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品质圈管理;手术室;消毒中心;一体化管理

我院我提高手术室及消毒中心一体化的管理效果,于2012年1月开始将品质圈管理应用到手术室及消毒中心一体化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管理方法

1.1计划时期,制定对策首先,组建品质圈管理小组,主要组成部门为护理部、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其次,选定管理主题,我院将"降低区域空气及物表医院感染率"作为品质圈管理小组的管理主题,同时利用头脑风暴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对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三个区域管理管理流程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估。然后,通过鱼骨图方式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同时对基本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通过对关联图及因果图的分析对问题的重点进行明确,同时通过对条形图或直方图对目标值进行设定。最后,制定对策,以"5W1H "原则为依据,并根据相关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措施具体、目标明确,并且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1.2实施阶段 品质圈管理小组成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对策,对无菌区、污染区及清洁区管理中存在的环境、人流、物流进行三种颜色统一的视觉管理。①人流改进,将污染区设定为黄色,将清洁区设定为蓝色,将无菌区设定为绿色。并根据颜色基调统一的原则,对三个区域内的工作人员的着装进行相应颜色设定,同时要将工作人员着装规范图及穿脱流程图张贴在区域进出口位置,从而对流动人员携带的医源性感染进行控制。②物流改进,对三个区域的无菌包、清洗槽、物品架等物品进行黄、绿、蓝等颜色区分,从而对不同区域内物资人为流动引起的交叉感染现象进行控制。③环境改进,在地面、空间、墙体等位置设置相关警示标识,且标识颜色要和区域颜色标识保持一致,比如将污染区内的标识牌设置为黄色,同时将该区域内的通道、地面、墙体等用黄色油漆涂双横线等,从而清晰的对污染区、无菌区及清洁区的标识进行区分。

1.3效果检查阶段通过落实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区、污染区及清洁区的视觉管理,有效的达到了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人流、环境及物流颜色视觉一体化管理的效果,并对环境、人流、物流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使物流、人流更加合理有序,从而有效的对院内感染现象进行了控制。

1.4标准化建立阶段品质圈管理方式的应用,合理的对工作流程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同时有效的对相关操作规范、考核细节、质量标准及专业人员培训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对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同时还制定了多种应预案,并加强和了对监督机制及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视,实现了质量持续改进及定期检查的目的。

2 管理效果

质圈管理实施后手术室及消毒中心的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学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有效的改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P

3讨论

品质圈管理即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人构成一个专门的小组,通过对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运用,激发个人潜能,同时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对群体智慧进行结合,从而对各种问题进行持续性改进的管理模式[1]。由于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往往存在较大的物流量及人流量,且对环境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手术器械从手术室到消毒供应中心有着较多的环节,极易导致人流、物流、区域出现院内感染现象,因此,往往会对患者预后及手术疗效产生严重的影响[2]。因此,将品质圈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及消毒中心一体化管理中,有效的提高管理效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虽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会直接和患者进行接触,然而其工作对预防及控制医源性感染及医院感染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往往会对患者的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产生直接影响[3]。而对医疗机构手术室及消毒中心中存在的医源性感染及医院感染中存在的管理风险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估,同时对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能有效的防止感染现象发生。

通过对品质圈管理方式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护理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使其逐渐向着护理管理文化发展。同时通过对颜色视觉系统的应用,使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更加的标准、规范。此外,通过对区域颜色及视觉的统一管理,实现了对各区域内环境、人流及物流的有效控制。

本次研究表明质圈管理实施后手术室及消毒中心的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学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参考文献:

[1]蒋新艳,章晓玲.植入物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8(29):167-169.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 空调设计 节能

【Abstract】With practical examples, describes some of the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energy-saving methods, optimization of operating department, including building layout, divid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secondary air treatment process installed in the air road, constant air volume valve, fresh air unit and the cleaning cycle unit are set using variable frequency fan and the transition quarter, and non-operating room working state of the operating mode.

【Key words】operating room;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energy saving

引 言

随着医院建筑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医院洁净室正在从洁净手术室向洁净手术部方向发展。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明确规定了我国洁净手术部用房的洁净度、温湿度、送风量和新风量等主要技术指标,这对我们进行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且建设部颁发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已经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施,对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提出了节能要求,目的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针对医院手术部空调净化系统能耗特别高的特点,设计既满足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又节约能源的净化空调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有很多,包括选择二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洁净手术室的正压控制、采用热回收装置和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等,具体内容见参考文献1。本文主要以天津市某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一些节能措施的具体应用。

1.手术室概况与平面布局

该医院的新建洁净手术部主要服务于“器官移植”手术,位于医院建筑的13层东、西两侧和12层东侧(建筑平面分为东、西两侧,中间由空中走廊连接),其中13层东、西两侧主要由16间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清洁走廊及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组成,并且16间洁净手术室包括6间I级手术室,4间II级手术室, 6间III级手术室(包括一间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另外13层西侧包括一部分ICU及其辅房,但是ICU的净化空调系统与医院手术部相互独立。12层东侧主要由家属等候室、病梯厅、客梯厅及手术部办公辅助用房组成。该医院洁净手术部12层和13层的建筑平面布局。

2.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法

2.1 优化手术部建筑平面布局

该医院手术部由于手术室数量较多采取了环形布置方案,手术室洁净辅房位于建筑平面中间,这样的布置方案具有流程短捷,效率高的特点。手术部的通道布置采用双通道方式,中间通道设为洁净走廊,外廊设为清洁走廊,这种方式便于做到洁污分明、疏散方便。同时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的有关定义:手术部是由若干间手术室及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房间组成的辅助区组建而成。辅助区内的用房又可分为直接或间接为手术室服务。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功能用房可设置净化空调系统,为洁净辅助用房,而且应设置在洁净区内;非洁净辅助用房应设置在洁净手术部的非洁净区域。因此,在此医院手术部的建筑平面布置中,把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功能用房(包括一次性物品、无菌敷料及器械与精密仪器的存放室、麻醉准备室、刷手间、治疗室和检验室等)与洁净手术室一同设置在13层;把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功能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教学观摩室、值班室等)设置在12层。

在此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设计方案中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所规定的洁净手术室与主要洁净辅助用房分级标准合理设定一些功能用房的洁净等级,比如把手术部洁净辅房和洁净走廊设计为10万级洁净区域;把恢复室、更衣室、手术部办公辅房和清洁走廊等区域设计为30万级洁净区域,把卫生间、病梯厅、客梯厅以及家属等候等区域设计为非洁净区域(舒适性空调区域)。

因此,优化手术部建筑平面布局的目的不仅是使手术部流程更加合理,而且便于在医院手术部的净化空调设计阶段划分不同功能用房的洁净等级,并将一部分不必划入洁净区域的功能用房设计为舒适性空调,从而根据净化空调和舒适性空调的设计标准的差异通过降低这些功能用房的送风量和/或新风量,达到减少送风能耗的效果。

2.2 合理划分净化空调系统

在此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方案中,考虑到手术室及其辅房位于建筑平面内部只有室内热负荷需要常年供冷;清洁走廊及手术部办公辅房位于建筑平面存在通过护结构的传热,夏季需要供冷、冬季需要供热,因此根据不同功能用房的冷热负荷的特点,需要对此医院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进行内外划分。并且,手术部的16间I级、II级和III级手术室和10万级手术室辅房全部采用二次回风方式的全空气净化系统,30万级手术室辅房以及非净化区域设计为舒适性空调全部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所不同的是30万级净化区域的送风末端采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非净化区域内的送风口采用散流器。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有关规定:1)洁净手术室应与其辅房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2)Ⅰ、Ⅱ级洁净手术室应每间采用独立净化空调系统,Ⅲ、Ⅳ级洁净手术室可2~3间合用一个系统;3)新风可采用集中系统;4)各手术室应设置独立排风系统。因此该医院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划分情况如下:

(1),6间I级手术室和4间II级手术室采用一拖一形式,设置10台净化循环空调机组,空气处理过程采用二次回风方式。10套系统设置1台新风机组集中处理新风,各手术室独立设置排风系统。做到用哪间手术室,开那间的室内循环机组,以节约能源。

(2),1间正负压切换III级手术室采用1套净化循环空调机组,其他5间III级手术室分别采用一拖二和一拖三的形式,设置3台净化空调机组,空气处理过程采用二次回风方式。3套系统设置1台新风机组集中处理新风,各手术室独立设置排风系统。

(3),手术部的十三层西侧洁净走廊、10万级手术室辅房和空中连廊(洁净走廊)设置1台净化循环空调机组;十三层东侧洁净走廊、10万级手术室辅房设置1台净化循环空调机组,空气处理过程采用二次回风方式。2套系统设置1台新风机组集中处理新风,该新风机组同时负担十三层东侧手术部办公辅房的新风。此外,13层手术部东侧洁净走廊和10万级手术室辅房设置1套排风系统,13层手术部东侧清洁走廊和30万级手术室辅房设置1套排风系统;13层手术部西侧洁净走廊和10万级手术室辅房设置1套排风系统,13层手术部西侧清洁走廊和30万级手术室辅房设置1套排风系统。

综上所述,根据医院手术部不同区域的冷热负荷的特点,按内外分区方式划分成15个净化空调系统,共设置净化循环空调机组15台,新风处理机组3台。这种内外分区方式不仅便于管理,而且避免了在同一净化空调系统内出现外区需要供热、内区需要供冷,即同时供热和供冷的现象,从空气处理过程的角度出发避免了冷热抵消的现象,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2.3 净化空调系统全部采用二次回风处理过程

医院净化空调系统与一般舒适性空调相比,在空调的热湿处理过程中具有送风量大、相对冷热负荷小及送风温差小的特点,传统净化空调系统夏季采用一次回风处理过程如下:

本净化空调方案夏季所采用的二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如下:

对比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可以发现采用传统一次回风处理过程容易造成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备体积大,冷却、加热盘管冷热抵消的现象,而使用二次回风处理过程来代替再热过程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下面以一间I级洁净手术室(夏季室内温度:23℃,相对湿度:50%,面积:38.10m2,层高:3.0m,人数:10,室内热负荷:4.5Kw)为例进行能耗计算以证明二次回风处理过程的节能效果。此间I级手术室的一次回风和二次回风的处理过程。

由此可见,对于这间I级洁净手术室,若室内净化循环机组选用美国麦克维尔空调公司生产小型洁净室用中央空调,根据机组承担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则一次回风处理过程需要的制冷输入功率和制热输入功率分别17.2Kw和17.8Kw,二次回风处理过程只需要的制冷输入功率是4.3Kw。假设这间I级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每天运行12h,电价按0.8元/(Kw?h)计算,在天津夏季空调设计工况条件下(室外干球温度:33.4℃,湿球温度:26.9℃),采用二次回风处理过程比一次回风处理过程每天节约电费多达295元。因此,对于高净化级别的洁净手术室、洁净走廊和10万级手术室辅房采用二次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可以明显达到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节约能耗的效果。

2.4 送风主管道安装定风量阀并且新风机组和净化循环机组均采用变频风机

保证手术室的送风量对于手术室洁净效果影响很大,因此要对送风量进行精确的调节。为了保证洁净手术室的正常定风量运行状态并且避免空气过滤器积尘对系统送风量的影响,可以在各手术室送风主管道上安装定风量阀。

另外,可以在新风机组和净化循环机组上采用变频控制。新风机组采用变频风机的目的是根据手术室的运行情况对新风量进行变频调节,保证各手术室净化循环空调机组的新风量在冬夏季工作班运行模式按设计工况新风量运行;在非工作模式按维持手术室正压状态所需的最小新风量运行;在过渡季工作运行模式按最大新风量运行。手术部净化循环风机新风管入口设2个分支,其中新风主支管安装电动两态阀,实现冬夏季工作班设计工况新风量和非工作班正压新风量之间的转换,另1个分支安装电动密闭阀,冬、夏季为关闭状态,过渡季节为开启状态,实现过渡季工作班的运行新风量。循环净化机组采用变频风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送风末端高效过滤器阻力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稳定送风量,从而维持手术室的气流模式和洁净度。

2.5 设定洁净手术室非工作状态和过渡季的运行模式

该医院洁净手术部空调净化方案采用净化循环空调机组与独立的新风(正压送风)组合系统,并且新风系统不仅承担正常新风量也承担各手术室的正压风量,每间手术室拥有各自独立的净化循环空调机组,它的风量变化不影响手术部的正压分布。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使每间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和维持正压两大功能分离,同时又能将整个洁净手术部联系在一起。

洁净手术室的运行模式分为冬夏季工作运行模式、非工作运行模式和过渡季工作运行模式。对于处于非工作运行模式的手术室,当手术部中只有部分手术室工作期间,只需运行部分手术室的净化循环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对于其他非工作的手术室只输送少量新风维持其正压状态;在手术部非工作期间,可大大降低手术部的温湿度要求,关闭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只输送少量新风以维持其正压、无菌状态。

对于处于过渡季工作运行模式的手术室,利用春、秋两季新风焓值低于或高于室内空气焓值的特点,适当加大净化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利用新风替代冷源可以缩短制冷机的运行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虽然过渡季加大新风量将增加新风机组的风机电耗及初、中效过滤器的负荷,但总体来讲仍然节约能耗和运行费用,是目前净化空调系统常用的节能措施。并且,手术室的排风机采用双速风机,过渡季节按高速运行,非过渡季节按低速运行。洁净手术室在不同模式下的具体运行方式如下:

1)在某手术室冬夏季工作运行模式时,启动净化循环空调机组风机,开启新风送风主支管上的电动两态阀

1(控制冬夏季工作态/非工作态)高风速送风,关闭新风分支管上的电动密闭阀

2(控制过渡季工作态);同时开启回风总管电动密闭阀3和排风总管电动密闭阀

3,排风机连锁启动并按低档风速运行。

2)在某手术室非工作运行模式时,关闭净化循环机组风机,开启净化循环风机新风主支管上的电动两态阀1(控制冬夏季工作态/非工作态)低风速送风,关闭新风分支管上的电动密闭阀2(控制过渡季工作态);关闭回风总管电动密闭阀3和排风总管电动密闭阀4,排风机连锁关闭。

3)在某手术室过渡季工作运行模式时,启动净化循环机组风机,关闭新风主支管上的电动两态阀1(控制冬夏季工作态/非工作态),开启新风分支管上的电动密闭阀2(控制过渡季工作态)实现高速送风;关闭回风总管电动密闭阀3,开启排风总管电动密闭阀4,排风机连锁启动并按高档风速运行。

此外,对于正负压手术室的压力控制,设置2台排风机,根据正负压需要切换排风机,正压运行时,启动低风量排风机;室内为负压运行时,启动高风量排风机。因此,设定洁净手术室的非工作状态运行模式,停止运转循环风机及排风机,只提供少量的新风量维持手术室的正压状态,可以降低风机和制冷机的电耗达到节能的效果;设定洁净手术室的过渡季工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新风作为天然冷源,通过推迟制冷机的启动时间和降低制冷机的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结 语

在进行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时,在满足医院洁净手术部保障体系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节能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医院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达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费用、节约能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涛涂光备等 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的节能[J].煤气与热力,2004,24(10)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通讯作者:颜平

【摘要】 目的 评价层流洁净手术室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检测结果,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方法 采用9 cm平板暴露采样30 min监测手术期间不同时段的细菌菌落数。结果 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时细菌菌落数较高,但符合Ⅱ类手术区域的标准;手术期间细菌菌落数符合Ⅰ类手术区域的标准。结论 层流洁净手术室与使用紫外线和乳酸消毒相比更具优越性,加之手术室科学管理,可保持手术环境的洁净和稳定,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层流手术室; 菌落数; 消毒; 手术室管理

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以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创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细菌数低的手术空间环境,使患者在手术时组织受到尽可能少的损伤,并大大减低感染率,尤其是无菌要求很高的颅内手术和烧伤手术,以保证患者术后能更快更好地恢复。目前,许多医院建立了层流手术室,对空气净化效果进行监测,是层流手术室防范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空气菌落总数的测定是评价空气净化效果的主要指标,大部分采用自然沉降法来测定,为比较手术期间不同采样时段对空气菌落计数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作了一些尝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空气采样方法

1.1 采样时间 分别在开机后30 min、手术开始前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四个时间段采样。

1.2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 m2,设一条对角线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 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m2,设东、南、西、北、中5点,其中东、南、西、北点均距墙1 m。

1.3 平板暴露法 用9 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垂直高度80~150 c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分别暴露30 min,采样完毕后盖好立即送检细菌室。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37 ℃培养箱培养48 h,计数细菌菌落总数。平板暴露法结果计算公式: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 50000 N/A×T,式中A为平板cm2;T为平板暴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cfu/平板。笔者采用5点布点,4个检测时段,共20个平板,分别在2010年8、9、10三月共作3次,共计采样60份,求出每个时段的平均细菌菌落数,用cfu/m3表示。

1.4 结果判定 Ⅰ类区域空气细菌菌落总数≤10 cfu/m3、Ⅱ类区域≤200 cfu/m3为消毒合格[1]。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for windows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2 结果

手术开始前与手术结束时空气细菌菌落数高于术中时段(P<0.01),但仍符合Ⅱ类手术区域标准;手术期间符合Ⅰ类手术区域标准。见表1。

表1 手术各时间段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层流净化手术间与过去使用紫外线和乳酸消毒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2]。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较差且对人体有损害,乳酸对室内物品有腐蚀性,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损害,在手术操作中不能同时进行消毒,无法稳定保持手术过程中的清洁环境。层流净化手术间可进行全程空气净化消毒、调控室内温度湿度,提供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因此洁净手术室除菌措施比普通手术室更有效。

根据国家规范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菌落数标准[1],本次检测结果表明:医院洁净手术室净化系统净化效果良好,沉降菌数符合国家标准。手术期间可达到Ⅰ类手术区域标准;手术开始前及结束时细菌菌落相对较高,分别为(10.1±0.4) cfu/m3和(12.3±0.3) cfu/m3,仍符合Ⅱ类手术区域的标准。本文认为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时人员流动和出入频繁,造成室内正压减弱,空气层流流速下降,导致空气中细菌增多;而一旦人员工作就位、出入减少后,菌落数则迅速下降。

因此,层流洁净手术室应优化工作流程、科学管理,以利层流手术室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本人认为要在工作中做好以下几点:(1)进入层流手术室必须衣帽整齐、规范。(2)室内应尽量减少布类辅料的抖动,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清扫,清洁用物不宜使用容易掉纤维的织物。(3)室内保持相对密闭状态以维持室内正压,出入随手关门,应使用自动关闭门;应尽量减少手术参观,采用电视及多媒体教学。(4)室内手术物品应提前定位准备,手术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5)清洁工作应在每日手术结束后并且空气净化系统运行中进行。(6)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空气净化系统,规范操作。(7)定期检修空气净化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过滤网,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参 考 文 献

[1]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设计;布局;合理

合理的建筑与流程布局,是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结合医院实际需要,认真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合理优化布局,严格控制环境质量,人流、物流不逆行,不交叉;设计并新建具有现代化标准化的消毒供应室,使新建的消毒供应室各项指标符合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满意的无菌物品。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供应全院无菌器械和无菌敷料的特殊场所,有人把它比为医院的“心脏”,医院的“核心”,其功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特别是目前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消毒供应系统的建设也应与医疗水平发展相适应;近年来,一些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广泛使用,加上物品管理的多样化,如何更有效地使消毒供应系统的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合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曾参与投标的广东省中山眼科中心的消毒供应室的方案做一简要阐述。

1 消毒供应室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广东省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中心)审核验收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医院的具体要求,并收集国内外多家消毒供应室有关的资料,借鉴国内外先进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建筑模式,设计了适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消毒供应室的最佳方案。

消毒供应室的地点应尽量接近手术部大楼相邻的一层,方便与临床交接物品;周围环境应无污染源,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污物、洁物和无菌物品的运输。

2 平面布局与整体装修

消毒供应室工作区域布局呈强制通过方式,按由“污”到“净”的作业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即物品回收分类浸泡初消超声洗涤、机洗、干燥检查配备包装高压蒸汽灭菌检测无菌物品贮存物品配备装车物品发放。两个相邻的工序设在两相邻的房间,根据洁净度要求的不同分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缓冲区和一般生活工作区。到各区需经过缓冲间,采用强制性通道,将人流、物流分开,尽量作到不交叉,不逆行。

2.1 污染区

污染区为微负压区。清洗消毒间主要负责物品的接收和洗涤。靠西侧和南侧设有多功能清洗槽、不锈钢水槽和不锈钢工作台;在东侧夹墙处有两台双扉门全自动清洗机和两个不锈钢传递窗;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内部走廊进入更衣、换鞋后才能到清洁区,减少了工作人员跨区走动,防止了交叉感染。

2.2 清洁区

清洁区为微正压区,清洁程度要比污染区相对较高。我们按照标准,参照国内外先进消毒供应室布局设计,在洁净度控制较高的条件下,将打包间和灭菌炉区域融为一大整体,使空间既宽畅,又利于工作。左面设一独立的敷料打包台,右面设一独立的器械打包台。从清洗间传递过来的物品在打包间完成敷料打包和器械打包后由专用灭菌车推入灭菌炉,经过规定时间的灭菌处理后由专用灭菌车接收,而后摆放于无菌架上。与无菌区相邻处安装有两台进口的双扉灭菌炉,作为隔离屏障将清洁区和无菌区严密分隔开。在灭菌区预留一定的检修空间和压缩空气机组的位置。

2.3 无菌区

无菌区承担着无菌物品的储存与发放任务。内有不锈钢储物架和不锈钢器械柜,存放灭菌后的物品。无菌物品存放间下送车停放间均开有不锈钢传递窗,传递窗离地高约80到90 cm,不锈钢传递窗的尺寸大小为60 cm×60 cm×40 cm,这样工作人员在拿取物品时不用弯腰,直接用筐平移传递,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无菌区对空气洁净度要求高,在新建过程中将它设在工作间的一角,使之可成为完全封闭并可控制无关人员接近的区域;为防止其它区域对无菌区的污染,通过加大对无菌区供给的洁净空气量,使无菌区保持10~15Pa正压,级别为万级,避免了其它区域的空气进入无菌区。

2.4 一般性区域

包括男女浴厕、更衣室、会议室、护士长办公室、消毒员室、质检室和纯水间。另外还有对上下送车进行清洗开存放的房间,以便与无菌物品的领取。此区域的装修与清洁区的装修类似,只是清洗间的地面和墙面与清洗消毒间的装修一样。室内采用天井式分体空调,便于开启与关闭。

3 组织管理

消毒供应室供应系统的主要功能和规模取决于物品清洗消毒的方式和灭菌设备的性能,而后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再加上对先进的设备和环境的精心管理,加强人员的管理的素质和相应规章制度的执行,让消毒供应室为医院提供高质量的、满意的无菌物品。

3.1 物资管理

为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消毒供应室要采用局部电脑网络管理,各区设有一台电脑。从物品的接收与发放管理,过期物品的监控处理到仓库管理和日常统计,都要实行电脑化管理,达到快速准确,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消毒供应室的物资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2 信息化管理

为方便现代管理的需要,在消毒供应室设置一套内部智能化系统,其系统可完成区域内的群呼专呼的广播功能,以便于内部联系;还可以接入外线,方便消毒供应室与医院各个部门的必要联系;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以便缓解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状态。

4 基本设备及配置要求

4.1 污染区设备及配置

手工清洗水池,专用传染物品的清洗池、高压水枪、针头清洗机、超声清洗机、污染物品分类台、污物回收车、手套清洗、烘干机,有条件可备清洗消毒机。有去污、除热原、含酶等洗涤剂和贮存物品设备。

4.2 清洁区设备及配置

力蒸汽灭菌器、清洁物品装载车、器械包装台、敷料包装台、敷料架柜、手套包装设备、物品转运车等。有条件配置低温气体灭菌器和干热灭菌器。

4.3 无菌存放区设备及配置

灭菌物品卸载车、无菌物品存放架、无菌物品发放车、空气置换设施,有条件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出入口缓冲间(区)有条件设风淋设备。各区具有完善的空气消毒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如个人防护眼镜、防水围裙、防水鞋、胶手套等。污染区或清洁区和无菌区缓冲间的洗手设备应是流动水,开关采用肘式、脚踏式或感应式,有洗手液和干手设备。

5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消毒供应室(中心)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消毒隔离法规和标准,建筑面积与医院规模相适应,床位与建筑面积之比达到1:0.7~0.9m2(参照《关于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100张床位以下医院最小建筑面积为70M2。

(2)建筑位置合理,不建在地下室。供应室应接近住院部、门诊部和手术室之间,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避开垃圾处理站、食堂、洗衣房、交通要道等处,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3)严格划分区域:①供应室内设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和生活区,各区必须分开,有实际屏障相隔,有各自的设备配置、工作范围和功能;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之间的人流、空气流由洁到污,物流由污到洁,单向流程设置,强制通过不得交叉和逆行。②污染区是处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的区域,必须设置污染物品接收分类区、清洗区、传递清洁物品的传递窗、洗污物回收车的区域等,操作区域的划分按污染递减的处理顺序。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应设缓冲区(间);③根据三区内基本设备配置如清洗消毒设备、灭菌设备、运输设备、装配台、储存设备和专用的送物电梯等和功能区域划分进行建筑设计。④污染区和无菌区工作人员出入口设置缓冲间(区),缓冲间面积不小于3M2,有洗手更衣设备。⑤集中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设有专用通道。

(4)三区内设备及物品各自分开管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和无菌物品严格划分,在相应的区域内使用固定设施和设备进行处理。

(5)入室蒸汽压力总气源不低于4kg/cm2,减压后入炉汽源压力2.5 kg/cm2,设单独的蒸汽管路。

(6)建立220伏、380伏两路供电,设立独立的设备电源箱。

(7)消毒供应中心(室)常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不少于1.5kg。保证热水供应、水过滤和去离子、蒸馏水供应。

(8)室内通风采光良好,各区域的空气洁净度应符合《医院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环境分类和标准:无菌物品存放区按II类标准,细菌菌落≦200cfu/m3,;清洁区按III类标准,细菌菌落≦500 cfu /m3,;污染区按IV类标准。设置空气净化系统的,无菌区净化空气压力10~15Pa,清洁区净化空气压力5~10Pa,污染区净化空气压力—5~0Pa;未有条件设置空气净化系统的,必须有空调换风与空气消毒的设施,通风量8倍/m2/h。低温灭菌室必须建立独立的排风系统。

(9)建筑材料应满足易清洁、耐腐蚀的要求,室内墙壁及天花板无裂隙,无颗粒性物质脱落。地面平整、防滑、耐磨、易清洗。地漏必须在排水口的下部设置高水封装置并加密封盖,无菌存放间无地漏。污水排放管道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6结束语

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的合理化,是医院消毒供应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消毒供应室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的促进,是减少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强有力补充,因此需要医院其他部门与消毒供应室密切配合,要给消毒供应室提供一个高可靠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4]《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手术室区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作者单位:529700鹤山市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李珊: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及预防干预对策,以降低手术室感染。方法:对手术人员的管理、环境管理以及物品管理等可能导致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均为可控因素,应提高认识,加强有效管理。结论:临床中预防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因素较多,严格制定护理干预对策,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手术室感染。

关键词 手术室感染;感染因素;护理干预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46

手术室感染是临床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不仅会增加患者治疗的费用,还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其生命[1-2]。因此,加强手术室相关感染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手术室感染,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手术室感染因素

1.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造成手术室感染的因素之一[3]。手术室空气消毒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若手术间的物体表面未及时定期消毒,手术室内空气未消毒,手术间人员的流动过大,手术台接台时消毒未完善,手术次数过多,手术结束时回收废物品时护理人员将污染物品再次暴露或将其他物品污染,可使手术室内的细菌总数上升,对下例手术的患者产生污染的几率增大。手术室清洁区及无菌区分区标志不明,在进行无菌手术和有菌手术时未严格隔离。

1.2物品管理因素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清洁的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由于各种一次性手术用品以及器械和敷料未严格消毒或者出现质量不合格等,均会导致手术感染的发生;器械护士在手术过程中未及时清除器械上残留的污物或者血迹等,以上物品和操作均无形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引起严重后果[4]。

1.3人员自身因素人员因素主要包括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及患者本身。医务人员在对手术的各项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血液等相关污染物,并且更容易沾染上细菌[5]。若医务人员的手清洗不彻底,很容易将细菌侵入,从而引起感染[6]。同时,医务人员的手消毒若不到位,一旦操作中出现手套破损,易使手上的病原菌感染切口。另外,医务人员的着装不规整,使头发或者其他部位暴露的细菌落入到切口,最终导致患者发生手术感染[7]。 多数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知识相对比较匮乏,临床制度和管理不到位,进一步增加医院感染。同时,保洁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的

抹布和拖把很容易出现交叉混用,加之洗手的不彻底也会造成感染的发生。最后,患者本身由于创伤和手术所造成的切口开放和失血以及免疫力下降,手术的长时间和创面的大小均会引起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病菌侵入,最终导致感染[6]。

1.4生物因素手术用物消毒灭菌不达标和无菌物品打开的时间过长均会受到空气的污染。同时,无菌物品的过期或包装破损,以及无菌物品中一次性耗材的重复使用均会导致感染的发生[3]。

2护理干预措施

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因素较多,为降低手术室感染,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2.1加强人员管理(1)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8]。针对医务人员做好上岗前培训,必须合格后上岗,且做好定期身体检查。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时必须严格换手术鞋和手术衣裤,着装整齐,戴帽子、口罩。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外出时,必须要着装外出鞋和外出衣。同时,手术过程中不得佩戴饰品和染指甲。对于患有呼吸道疾病和手部感染的医务人员避免参加手术,且参加手术的人员需要洗手剪指甲,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手的消毒。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同时,充分掌握无菌区域使用的范围,并且不得跨越无菌区域,手术中的人员调换位置时应背对背,不能在医师的背后传递器械,参观的医护人员应与手术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加强保洁人员的管理[9]。保洁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医院岗前培训,并且做好手术室的专业性培训;同时,明确保洁人员的分工,对于无菌区和清洁区以及污染区由不同的人员管理,且不能够跨区域操作。(3)加强手术患者的管理[10]。手术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手术的认识,手术前做好自身卫生,如洗澡、理发和剪指甲。对手术区域皮肤按照外科的护理常规消毒和备皮,且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其自身的抗感染能力,进一步加快身体的愈合。另外,手术当天患者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再次检查身体,做好口腔的护理。

2.2加强环境的管理手术室合理的布局,并且严格分区[11]。一般手术室应设立无菌区域、污染区域及清洁区域,并做好明确的分界线。同时,手术室需严格按照科室分为百级手术间和万级手术间,不同的专科需要设定专门的感染手术间。另外,应依据手术的需求合理地设定手术间设备,并且不能够摆置过多[12],仪器摆放不应影响层流回风,避免手术间消毒的不彻底。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减少人员的流动。手术操作前需要打开空调进行层流净化,且需要确保空气质量达标,菌落数量一般控制在200 cfu/m3以内。手术结束时对手术间的物品和仪器设备全面消毒处理,并在工作结束之后检查,确保合格。医院应建立感染管理小组,由本科室的护士长与护士组成,严格培训之后上岗。

2.3加强物品的管理包括常规物品、无菌物品及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对于常规物品的管理应做好消毒,手术中的手术器械血迹应及时擦洗,并且确保其完整性和功能的良好性。手术之后应将手术器械及时送入特定区域清洗消毒处理[13]。对于手术的器械与敷料等应遵循消毒灭菌原则处理,不能耐高温的物品可以采取环氧乙烷进行灭菌处理;在实施高压蒸汽灭菌的过程中,应在每个敷料器械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且外包装应采取3 M胶带固定处理;采取环氧乙烷灭菌的过程中应采取专用的包装袋,并放置化学指示卡。无菌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则制度实施,设立专门的存贮间,并专品专柜,由专人负责和管理,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物品的摆放应按照要求进行摆放。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分类收集与处理,做好明确的标识,需要进一步的注明手术间号和时间,采取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和处理;手术中的利器应放置在锐气盒子中,标明使用的时间[14]。

综上所述,手术室相关感染的因素主要体现为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物品管理因素、生物因素等方面,临床中应依据感染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手术室感染。

参考文献

[1]周秀娟,高建萍.预防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26-427.

[2]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3]张东红,吴芙,周如聪,等.优质服务干预在预防手术室患者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20-1021.

[4]谢红娟.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3):129-130.

[5]Rahul S,Izurieta M,Azizan R,et al.Assessment of risk fac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eptic ulcer disease[J].Global Infec Dis,2013,5(2):60-67.

[6]曾莹,马晓玲.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66-1667.

[7]Morii T,Morioka H,Ueda T,et al.Deep infection in tumor endoprosthesis around the knee: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by the Japanese musculoskeletal oncology group[J].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13,14(11):51.

[8]高艳,魏慧敏.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533.

[9]李文红,李丽娜,刘真,等.手术室感染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27-128.

[10]Yang DD,He K,Wu XL,et al.Risk factors of gastroparesis syndrome after abdominal non-gastroduodenal operation and its prevention[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3,6(6):497-499.

[11]梁佳敏,程彬,侯亚红.细节干预措施对手术室患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7-1019.

[12]周秀娟,高建萍,赵悦.手术室新型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4):3832-3833.

[13]王丽娜.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A):177-178.

[14]姜云,李倩,高玮玮.加强手术室环节管理控制手术相关性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42-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