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需要借助于语言,两者密不可分。学习英语就是学习与汉语完全不同的文化,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用英语交流信息……并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1]。即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与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般按照《大纲》要求传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忽视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不了解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就难以准确地把握、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日常交际都是在具体的文化氛围中进行的,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在实际交际中,轻则会造成彼此误解,互相留下不好的印象;重则会损害双方的关系,造成合作失败。此种交际失败的例子举不胜举,这说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进行教学,双管齐下,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著名英语教育家胡文仲认为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如开设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等,但最有效的是结合日常的外语教学从事文化对比。并提出结合日常教学可以从各个层面进行,例如,词汇、语用、语篇等[2]。

根据胡文仲先生提出的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做到:

1.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包括单词和习语、成语等)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深入了解。

例如汉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几年中国养狗人数在增加,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植于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受其他语言影响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相反,中国人喜爱猫,常用“馋猫”形容一个人贪嘴,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又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在中美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不相同。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等一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而在欧美,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指范围小得多。此外在美国,intellectual并不总是褒义词,有时也用于贬义,就像我国文化大革命中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一样。

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2.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翻译教学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汉语中人们常用“挥金如土”比喻花钱大手大脚,但是在翻译成英语时,“土”变成了“水”(water)。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十分发达;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此正确的翻译应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3.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二单元A课文为例,文章从事业和情感两方面简述Charlie Chaplin的生平。单纯从语言角度看,文章没有太难的语法知识,但要充分理解文章中一些句子的内涵,学生就必须了解Charlie Chaplin的一些生活经历和英国作家Dickens的相关著作。比如课文第一段提到“Dickens might have created Charlie Chaplin’s childhood”[3](狄更斯或许会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这句话的翻译不难,但是学生理解时可能会出现偏差,狄更斯在卓别林出生时早已去世,怎么可能“创作出查理•卓别林的童年故事”?此时教师在讲解时应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卓别林一岁时父母分居,六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发疯,很小就和同母异父的兄弟流落街头,生活凄惨,这些卓别林早年的生活经历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中的Oliver Twist很相似,因此才有了文章中的那句话。  4.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大学英语的教学的目的是让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能够进行自如地交流,同样也承载着英美国家的文化。因此为了改变高校中原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增加对英美文化知识的讲解,通过对英美国家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中蕴含的多层意义,加深对英美文化中习俗和思维方式的理解,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英美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英美文化;历史

一、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1.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强调语言技能的掌握,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以及语法的训练,使学生把精力放到了语言形式的学习上,却忽略了大学英语中对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以为只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对语法熟练应用就可以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大展身手,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忽视对英美文化背景传授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历史原因。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开始冷战,苏联政府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严格监督外语的教学情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下一代清楚地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血腥,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压迫以及主张侵略的殖民主义观念。受苏联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使我国的外语教学脱离了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之后我国经历了,使得我国的外语教学严重受挫,并且禁止外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推广普及。第二,现实的原因。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将英语应用到人际交往中,而是让自己能通过四六级考试,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主要针对词汇、语法、听力及阅读等考试中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教授,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漠不关心,虽然学生可以顺利通过考试,但是在实际的交往中会出现错误。由此看出,大学的英语教学不能只强调语言的系统,而是要把英美文化背景融入语言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英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美国的语言学家萨皮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样在教学中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的存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交流的关键,通过语言交流人们可以领会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语言与文化是不能分割的,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可以看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民族思维,可以体现文化从产生到传承的整个过程。语言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人与人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传达自己的思想、所经历的事情以及了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第二,就国家而言,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语言也同样影响着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长久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给语言的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人类的语言深受其文化的影响,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英美文化知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历史文化知识的影响。历史显示,英国受到罗马帝国长达400年的侵略,因此英国的文化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也充分显示在英国人之间的交流上,包括交流中英语词汇的使用和语法的应用习惯等,其中像美男子(adonis)、灵感(muse)等单词都受到罗马文化中神话故事的影响。大家所熟悉的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box)这一词的产生是来自古罗马的历史文化。另外,英美在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也深深地影响了英语,惨败(meetone’swaterloo)一词就来自滑铁卢战役。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对英语中的单词的来源进行讲解,对英语的词根和词缀的来源结合历史文化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文化的了解而加强对单词的记忆,达到学习语言的最好的效果。

2.宗教文化知识的影响。基督教不仅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英美社会的历史文化。在英美中几乎每一项文化都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教育、语言文化、绘画艺术、道德标准以及社会风俗文化等,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英语语言上。例如,圣诞节(ChristmasDay)和复活节(Easter)着两个单词就是来源于基督教,基督教的信徒们为了纪念耶稣的降生和复活而举办的盛大的节日,节日的重要性就好比中国的新年,还有很多单词也来源于圣经中的典故,例如Mass、baptism等。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要考虑到宗教文化的学习,将这种文化渗透到大学的语言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认识,认识到中西方两者之间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宗教文化知识的理解,加强语言文化的学习。

3.社会习俗的影响。英美的社会习俗文化信息量之大不仅影响到英美国家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且直接影响了英美国家的语言交流文化,可以说英语融会了英美的社会习俗。一些英语词组看起来虽然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单词组成,被大家翻译成书面的意思,其实他们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此单词有美国历史赋予它的意义。例如:“seadog”一词我们一看就会顺其自然的翻译成“海狗”,这是字面的意思,其实真正的含义是“大亨”“贿选的资本家”等意思。像这样的词组还有很多。这些单词不仅受到英美饮食文化以及娱乐活动的影响,而且在英美国家的人们比较爱养宠物的这样一个习俗的渲染下,赋予单词很多的含义。要想学好英美国家的语言,必须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习俗,英美国家的文化与中国的差异很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两种文化的对比,让学生形成一个记忆点,这样可以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同样也让学生脱离原有的习惯思维模式,形成双向教学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国家的人如果说别人是狗的话,说明这个人不好,但是英美国家用“狗”一词表示赞美,像“bigdog”就是指大亨。因此,了解英美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而且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

三、英美文化教学渗透策略

1.兼并地域文化的学习模式。由于我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如果单独地学习英美的文化,势必有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因此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态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英美的背景文化与外语教学相结合,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兼并,形成外语教学中独特的风景。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对外语文化背景的讲解,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并且用一种欣赏的姿态吸取不同文化带来的知识的补充,让外语教学方式变得新颖。将文化背景作为一种知识,让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不再只停留在表面,学生结合文化背景就可翻译出正确的英语单词的意思。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要打破对外来文化的依赖,突破局限,创新外语的学习。

2.模拟交际的模式教学。模拟交际模式的教学也叫融合模式,这种模式将外语的学习通过实际的交流总结出交际文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兼并地域文化学习模式中的局限,欧洲国家之间的交往非常的密切,加之欧共体的建立导致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改善语言教学的模式,因此就形成了教学与实际交流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方法。英语单词在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对含义的解释不再单一,更多的是体现语言交际的社会功能,从而可以有效地结合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但是缩小了英美文化的学习范围。

3.多元文化互动的综合模式。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而且可以在全球的范围进行共享,全球化已经逐渐兴起,这样也导致各种文化之间发生碰撞,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兴起了跨地域跨文化的国际交际教学,将它与哲学的思想相结合就形成了完美无缺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因此也称为多元化互动综合模式。弥补了“兼并地域文化学习模式”中的专注文化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缺点,也超越了后一种教学模式中涉及文化范围。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进行转变,不再是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地学习,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将欧美文化以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针对学习目标,学生可以在保留自己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为全球文化的发展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四、总结

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生在应试学习的模式下对英语的学习只是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丰富自己的学历,却不能将英语作为与人交流的工具。在英语学习中也不能结合英美文化背景,对单词的意思断章取义。为了改善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将英美文化的教学加入到英语的学习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冠杰.中国英语再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

[2]吴小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发展,2013

[3]陈俊.“中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现状及途径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

[4]解书,马云鹏,李秀玲.国外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13

[5]张哲英,林冰清.PCKg对我国师范教育观念变革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 听力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1.引言

在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听”作为一个重要而又不可忽略的环节被排在首位,这同时反映出人类语言学习的接受次序,听力是会话、阅读及写作的基础和桥梁,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力能力常被视为一种被动的技能,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经常仅从词汇量、语音及对资料的熟悉程度衡量听力水平,而忽略了对听力场景和场景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You learn a language,you learn a culture.”Kramsch说得更明白:“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语的第一时间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这不仅反映出了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系,还深刻说明了语言于文化的一种载体功能(戴炜栋等,1998)。如果想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作用。对于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中西方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民俗传统、价值观等截然不同,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受母语及母语文化的影响,中国学生习惯用中式思维分析理解信息,往往不能准确而有效地理解信息的内涵和话语中隐含的真正意图,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阻碍了听力理解。因此,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是听力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付佳媚,2010)。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背景知识对英语的影响及如何从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的问题。

2.国家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的影响

在英语听力中经常出现材料不难,但还是听不明白、答不对的情况。有时候即使知道句中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也不能透彻地了解其深层含义,这主要由于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应有的了解,导致听力理解上的困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听力中涉及背景知识的材料比比皆是,具备充足的文化背景知识,能使听者对所听材料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弥补听力技巧和语言能力上的一些不足。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文化背景对英语的影响。

2.1历史因素对于英语的影响。

听力题目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die is cast,we’ve got no choice but win the game.当时学生虽然大概知道是要取得胜利,但是对前一句的意思并不理解。这个短语源于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谋进攻恺撒时发生的故事。当时恺撒的领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处有条小河Rubicon。恺撒不顾反对意见,悍然率军渡河与庞贝一决高下。在渡河时他说:The die is cast。过了河,他还烧毁了渡船,(burn the boats)逼得士兵毫无退路,只好勇往直前,打败了敌人(平洪等,1999)。

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故事,在英语中留下了几个常见的习语:cross the Rubicon(渡过鲁比肯河),喻义决定冒重大危险,采取断然行动。burn ones boats(烧掉自己的船),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预示着事情已经决定,再也不能改变。这几个短语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就肯定觉得不知所云,但如果结合历史背景,则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记忆起来很方便。

2.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英语的影响。

英文中包含很多与海洋相关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未雨绸缪)。这是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对当地的文化造成不同的影响,语言恰恰包含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英国作为一个岛国,为了生存,人们经常与恶劣的海洋气候进行抗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许多与海洋有关的习语(平洪等,1999)。

此外,英国强大的航海业和捕鱼业使得大量与fish有关的习语相继产生。如:big fish(大亨),dull fish(枯燥无味的人),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比喻厚此薄彼,偏爱一方)。从这些角度来看,很多短语的理解就变得容易多了,在讲解的同时,不仅学生对语言加深了印象,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也更进一步。

2.3生活常识对英语的影响。

在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Forest Gump曾这样形容他和Jenny的关系:“We are like beans and carrots.”很多不理解西方饮食文化的人看到这句话会觉得难以理解,为什么两个人会像青豆和胡萝卜。这是因为在西餐中,青豆和胡萝卜总是作为辅菜放在一起,这个表达方式用来形容两人形影不离。

3.背景知识的获取能力

3.1培养学生兴趣和文化学习意识。

研究表明,有兴趣地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使用多媒体工具,灵活地传授英语国家的政治、宗教、历史、神话、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建立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听英文歌曲、演讲、看原声电影、视频、电视栏目等手段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3.2关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音因素对听力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早先的英语听力方面研究中,对这方面的探讨也较多,但在听力实践中,经常出现即便听懂了材料的字面意思,也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或是材料中说话人的“言外之意”的现象。这就会妨碍对材料的更进一步认识,是听者的非语言能力(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的缺乏造成的(麻金星,2010)。每当这种时候,应当鼓励学生自发地探究这种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

3.3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亲自体验文化差异。

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后查阅与所学单元内容相关的英美国家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并让学生分组以presentation(课堂演示)的方式介绍学习成果。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角、外教讲座、与外教交流,亲身体会所传达的不同的文化信息,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4.结语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听力教学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关系着语言教学效果。提高听力理解的过程不仅是传授技巧、学习语言,更是丰富知识的过程,因此,听力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不仅有利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展现自我,实现价值。

参考文献:

[1]Kramsch Claire.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戴炜栋,束定芳,夏雪林,等.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付佳媚.英语听力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0,(12).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文化教学 对策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即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即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经常遇到的交际受阻或失败,大多并不是由语言本身导致的,而是由于受文化差异的影响,误导了信息的获得,造成了交际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强调语言使用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中对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很重视,对与之配套的文化知识的讲授重视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在对外交际活动中不能正确把握不同场合、时间、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常常出现“汉语思维,英语形式”现象,甚至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一、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胡文仲教授曾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最终使其成为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提出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涉及许多方面,包括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方法、教材、课程设置和大纲等。虽然文化教学在以上方面都得到了体现,但与语言教学相比,占比很小,且没有形成体系,尤其对非英语专业这一现象更严重。

(一)就教学大纲而言,国家教育部有关外语教学文件和指导下的教学大纲都对学习外国文化的重要性做了强调,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学大纲还是围绕语言教学制定,没有把文化教学提高到与语言教学同等重要或应有的地位,更没有对文化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试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二)大纲存在的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新的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一门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目前中国内地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没有将文化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组织,科学地加以呈现,与语言教学配套使用的文化教学材料在市场上也不多见。以目前在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一至四册中的绝大部分文章与美国文化有关,文化内容单一,忽视了国际文化的多元性,与新课程要求不相符。

(三)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大多能开设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学、语言与文化、语用学等。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开设很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四)各类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主要围绕学生的语言能力展开,对文化知识的考视不够。如果测试不包括对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评价,那么指望教师和学生自觉进行文化能力的学习和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

总之,文化教学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次要角色,这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更符合外语教学发展的规律,更能满足学生增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加强文化知识教学。

三、加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几点意见

第二语言教学(second language teaching)通常被狭隘地认为是一种教学行为。因此,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大量文献只涉及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设计和使用。如果学生不学或学不好,通常被认为是方法、材料或者教师出了问题。然而,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指教学行为,更是一个包括一系列计划和具体实施过程的系统工程:教学大纲的制订、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教学方法和技巧、测试等。因此改革应整体推进。

(一)制定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大纲

在教学大纲中,文化教学应和语言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大纲中应有对文化教学的要求,标列出具体的文化项目,并把文化话题和相应的语言活动联系起来。如刘爱真曾把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类,微观部分包括习语、典故、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宏观部分包括价值观、语用规约、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特征等。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可取的,因为其微观部分立足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现实问题,宏观部分着眼于提供具有指令性作用的准则、规范等,使学生对文化因素体系有一个全景式的印象。文化项目的标列应以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目标为依据,有了文化项目细目表,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编写和选择教材、决定教学和测试方法时便有了一个可依据的框架,使文化教学更加系统化。

(二)选编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教材

新编写的教材应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体,既重视语言能力又强调文化敏感度。首先,教材可增添文化注释的分量,让学习者明白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的获得紧密相关。其次,教材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英文原版材料,增强真实性。再次,引导学生课后广泛阅读,使之增强文化意识。

(三)设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测试

文化测试方法取决于文化教学目标。现在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已经增加了文化方面的检测内容,对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知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和出国选拔考试等,考试内容中还没有专门对文化知识进行的检测。考虑到这部分应试者数量巨大,若能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使文化知识要求在试卷中予以明确体现,则能迫使师生提高对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最终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因为没有明确要求,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文化教学活动局限于零星文化知识的介绍,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或自己的兴趣向学生谈及一些文化主题,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大纲作出明确要求后,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及时跟上。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讲授文化内容,如重视课文背景的知识的传授并适当拓展知识面,中外古今的文化对比与变迁,流行大众文化的适时关注等。通过展现及剖析,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对相关的文化主题有更多的认知,能够在以后的课外学习或自主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目标文化知识框架,并逐渐得到充实。

结语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需要两种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对于交流的作用已经人所共知,但对文化能力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其实,交流中出现的不和谐、误解甚至摩擦,有许多是因为文化能力欠缺。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有文化意识,结合所授内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枯燥的语言教学因此而生动有趣,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了解外部世界,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汲取知识,为成为跨世纪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张有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3):41-53.

[4]刘爱真.关于研制大学英语文化因素细目表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44-45.

大学语文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知识 情境化教学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91-0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育界进行了语文基础知识大讨论,之后,语文学界又一次掀起了争论高潮。引起这次争论的主要原因是:(1)2000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针对课程标准的这一变化,语文学界有不同的声音;(2)现今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和排斥教授语文知识的现象。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指导因素,在当今语文课程提倡对话、体验式教学的背景下,语文知识对学生独立理解、体验文本,对师生间的对话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将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的人文性截然对立起来,认为语文知识教学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淡化甚至排斥语文知识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不少语文学界的工作者一再呼吁应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虽然如此,20世纪学术研究中留下来的两大问题——“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语文知识的有效教学”依旧是争论的焦点,这两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语文知识长久以来没有明确的定论。

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明确分类,提供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有效的语文知识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讨论也对语文知识的类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划分,但忽略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所承担的课程功能和课程目标的差异、不同性质的语文知识所需要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客观事实,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做法致使课堂陷入了讲与不讲、讲多与讲少的泥沼中。

“语文知识”概念是一个历史产物,是随着语文课程自身独立化而出现的一个名词,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调整而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文知识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不能脱离这种历史的境遇。关于语文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是语文知识在教学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方式,是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所教的语文知识的一种经验式的总结,它并没有具体论述分类的原因,也没有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

国外研究方法的引入,为我们划分语文知识类型提供了参考。现代认知心理学将语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种语文知识类型的根本视域和立场是学生,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宗旨,并有效结合了课程与教材目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它是人们对事物的状态、内容、性质等的认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人们关于活动的过程和步骤的认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学习的策略的知识,即如何确定“做什么、怎么做”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学习者能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知道自己目前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和调节。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调控、领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研究教材,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语文知识类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7年的“语文大讨论”,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地位由原来的霸主地位渐渐退居次要的从属地位。2000年的初高级中学语文大纲大大简化了语文知识的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只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课文四个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语文知识没有单独列出。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实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战略性转移,在基本理念中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不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学生阅读诗词和浅译文言文,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此,彻底摆脱了传统课程过于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实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转轨。

此次标准最大的变化是没有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其指导思想是“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把系统的知识转变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让知识的掌握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同时对语法等基础知识作出不作考试的要求。”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知识放在附录部分,语文知识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语文知识教学出现进一步淡化的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实际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知识内容也相应减少,先是逻辑知识被取消,然后是语法教学被淡化,再次是修辞知识被淡化,最后是词语教学被忽略。语文知识地位和要求的变化,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求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

得当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再把语文知识作为一项单独的目标提出,不主张系统地讲授,而是将必要的语文知识分散到阅读和写作目标中,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在这一要求下,实现语文知识的课堂情境化教学尤为重要。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语文知识主要以概念性质的陈述性知识为主,在课文的课后补白部分安排了较少的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分布于课文注释和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但这种记忆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有意义式记忆。人教版教材在编排这部分语文知识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编排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语文知识,以初中第一册课文《春》为例,这篇课文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运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盎然。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编排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一知识点,在这之前,学生接触过大量的比喻句式,但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准确定义模棱两可。在涉及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例句,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去体会。例如“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带动学生一起去描绘这幅画面,把抽象的定义化解为具体形象的例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语文教师也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环境中,例如在教授“张皇失措”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一词语表现的情态,学生不但记忆深刻还能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用该成语。一种知识得以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式的使用,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陈述性知识效度的重要策略。

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陈述性知识,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在运用中掌握陈述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板块中,在“课后研讨与练习”部分,安排了很多“仿句”题型,模仿课文中的句型仿写句子,这是学生内化陈述性知识的一种方式,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此外,通过“写作”板块,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是运用语文知识的途径之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能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一定的策略性知识是学生能独立体验和理解文本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渔”就是一定的“策略性知识”,即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教师主要采取引导探究的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独立沿着浏览路线一层层剥开其中的“策略”,即本篇说明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以达到深入策略性知识的“元认知”和实现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调控,全面地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并对自身某部分的认知进行新一轮的修正和建构。

语文知识教学的淡化而非语文知识教学的弱化和边缘化,缺少了语文知识,学生就失去了独立体验、感悟文本的认知基础,语文教学将变成一个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的过程。教师将语文知识教学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体实践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灵活掌握语文知识。教师适时提示知识在情景中的相互关联性,使学生对复杂的内容领域形成灵活而丰富的理解,实现语文知识教学的情境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秀芬.构建语文课堂知识生成观[J].语文教学之友,2011(1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黄伟.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J].中学语文教学,2007(11)

[4]王丽.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反思和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