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1、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数学阅读,通过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练习,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所以说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4、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二、数学阅读的基本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求认真细致。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阅读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证明、推理,做一定量的练习,直到弄懂含义。其次,设置导读提纲。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更有效。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因而,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第三、反馈阅读信息。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4、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技巧。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在教学中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阅读理解 思想价值 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于是,多元理解被老师们纷纷引入阅读教学实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少偏差,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不和谐的现象。

一、“价值取向”的来源

任何文学作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客观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作者创作一部作品,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或有比较明确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或艺术形象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也就给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另外,文学作品一经选入课本,就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定性,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再开放型的教材也会有一个或严密或松散的体系,要做好这个工作,编者自己心中对作品有一个明确或基本明确的与作者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结论。

二、“多元理解”的产生

任何人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纯客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一个读者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因此,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往往与作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感受、体验和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读者中,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很大不同的感受、体验和认识,从而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

三、“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价值取向”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在对话过程中得到的共识,具有共性。“多元理解”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独到感受和体验,展示个性。教学中,即要追求共性,又要张扬个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而且作好引导者,要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1.多元理解,切合文旨

切合文旨,是多元理解的灵魂。多元理解,应当紧扣文章主旨,利于深化对文意文旨的认识,或使人物角色的形象更丰满,或使情感的体悟更深刻,或使思维的领域更宽广……多元理解不得远离文本,个性飞扬不得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是胡思乱想。

一位老师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课末进行多元理解的拓展,“此时,你想对小鱼说些什么?”学生纷纷指责:“小鱼不应贪玩,以致被海浪冲上浅水洼;小鱼不应乱跑,要守纪律;小鱼不应离开妈妈独自乱闯;小鱼不应不听妈妈的话……”先且不说这种种“不应”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时代精神,是否利于学生的成长。更遗憾的是,课文的主人公是小男孩而非小鱼,课文的主旨是赞赏小男孩“富有爱心,珍爱生命”的举动与精神,而非小鱼的种种“不守规矩”。这样的多元理解偏离了文旨,失去了意义。

2.多元理解,顺应文理

顺应文理,是多元理解的命脉。人有人脉人气,文有文理文气,文理要通达,文气要通畅。多元理解必须整体把握文理文气,不悖文理文气。

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一位教师独具匠心,顺着“奚落”的线索,从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入手,紧紧抓住表现陶罐的“傲慢、轻蔑、恼怒”和表现铁罐的“谦虚、争辩”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朗读,品味感悟角色形象。

然而,关于陶罐,当学生纷纷说出“温和、温柔、亲切、针锋相对、有点伤心、心平气和、冷静、平静、苦口婆心”等词时,教师高兴地一味加以肯定。

对于铁罐步步升级蛮横无理的奚落,无论从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的过程看,还是从陶罐说话口气中的反问句和感叹句来看,陶罐一方面并非懦弱可欺和毫无原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和宽容的,“温柔、温和、亲切、针锋相对”等词显然不合文理文气,不合陶罐角色基调和情感发展变化。若用上“提高声调、有些不悦、严肃、责怪、正色、据理力争、语重心长、好言相劝”等似乎更为合适。

关于铁罐,当一些学生相继说出“有些生气、脑羞盛怒、满腔怒火、怒气冲天、忍无可忍、怒不可遏、火冒三丈,义愤填膺”时,教师同样大加赞赏。如果多元理解不顾褒贬,不分轻重,不顾语境,一味点头称是,不仅有悖文理文气,更可怕的是传播了谬误,造成学生是非不明。

3.多元理解,辨明主次

辨明主次,是多元理解的指针,不少作品涉及的角色形象,涉及的人物品格虽然是立体的、多维的、丰富的,但毕竟有主有次,多元理解教学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点。

像《西门豹治邺》一课,关于“你怎么评价西门豹”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西门豹善于调查研究,从“摸清底细”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从他说“我也去送送新娘”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造福百姓的好官,从兴修水利可以看出;有的说西门豹是个聪明的人,有的说是个不信鬼神的人,有的说是个很有计谋的人,有的说是个铲除恶势力有术的人……教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大加赞赏,教学就此画上句号。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均没有错,学生能细读文本,从文本中抽象如此的品格特点,反映了学生相当强的语文能力和广阔、深刻、灵活的思维。然而,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仅止于此是很不到位的。试想,善调查、兴修水利等是西门豹的主要特点吗?是文章反映的主旨吗?显然,文章主要反映的是西门豹的不信迷信、驱邪除恶和过人谋略。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理解再多元,也是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互动式阅读教学 师生关系

新课标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而“教会”的内涵其实主要是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怎样学习,以达到培养能力和完善人格的目的。为此,语文教师的方法首要任务应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让其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问题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应该说,不同时代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感知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时代不同,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当前,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大多是伴随网络长大的。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网络交流基本方式的互动,在调动学生兴趣上有相当的亲和性。在此前提下,把互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从理论的角度说,互动式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内涵上,它符合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也顺应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要求。

一、互动式阅读教学顺应了网络时代的新要求

互动式阅读教学,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语文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题,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显然,这是对传统重接受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互动式阅读教学,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育中要将学生作为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来看待,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其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从人性出发,沿着人性的道路,走向人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育人的乐园。所以,我们可以说,互动式语文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

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追求的传统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其教学实质是“知识专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知识成了中心。师生关系被定位为传授的关系,这种定位使教师自以为凛然不可侵犯,使学生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阻断了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也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这种方式,在理念上仅把教育理解成了工具,而没有同时把教育理解为生活。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效率,但从人的成长上看,它实际上是放弃了效率,因为生活的意义才是效率的真正归宿。与此不同,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双方彼此的影响是双向性的,不是施予与承受,而是互相施予。互动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发在师生与不同的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前结构出发所达到的一种视界融合。

二、互动式阅读教学是对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回应

互动式阅读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这样一来,教师不再是语文课堂的统治者,而是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被灌输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充满生命的独特个体,是与各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开放精神的对话者。这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依从关系,使教师从社会“代言人”和“真理的拥护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亲近学生。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一代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师讲生听,也不是单纯的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三、互动式阅读教学是学生自我建构的途径

互动式教学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就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自由地进行交流,他们之中没有权威、没有主次、只有平等的理解、赏识和领悟,他们会觉得自己与教师、作者处于同一水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主人翁精神得到赞赏,学习语文的兴趣必然会得到激发,学习语文的效率也必然会得到提高。在互动过程中诱导学生深入探究,求知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发现欲、表达欲,通过互动,学生们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似山间叮咚作响自由欢快流淌的小溪。他们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发现,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断向自己、向他人询问“为什么”。教师则在此过程中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深入探究,培养他们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在互动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任何一次发现、任何一种想象、任何一次发言、任何一种讨论,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学生立足于个人的、生活的、时代的独特认识在对话中得以完善和丰富,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的呈现过程。学生的学习自然地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个体化的独特体验为他们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也就逐渐学会了学习。

通过互动式阅读,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与他人对话的理性,并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而互动式教学赋予学生自主和自由、尊重和信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知识成了能力的载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实行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2] 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阅读,对于当代人来说,和吃饭穿衣、婚姻嫁娶、成家立业、生老病死一样,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来说,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还要有必要的精神需求。而读书就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一门集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性学科,这几者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而阅读作为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中的一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文教学诸个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其他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主体中的主体。因为,如果没有阅读,便无从写作,而阅读更是检验学生对汉字字形、读音等的掌握能力的检验方式之一。

阅读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来看,书面语言是比口头语言出现得晚的一种更高级的语言形式,使用书面语言是比使用口头语言更高级的语言能力,使用书面语言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口头语言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习得,书面语言则必须经过专门的教学才能掌握。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1.认真研读阅读的意义,使阅读教学具有一个明确的思想指导

关于“阅读”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读者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为读者自己的思想。”“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通俗地讲,阅读就是读文章。阅读不是简单地用眼睛看。它着重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是一个要求更深层地强调读者内心的过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意义和目的上,在教学要求和任务上,在教学方法和过程上,在教学价值取向上,既要明确,又要注意区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和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教师要抓住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使阅读变成一种发散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思想感情的过程,使之变成一种思想上的旅行。

2.教师在讲读时要注意“文史哲不分家”,密切构建学科联系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常所说的“文史哲不分家”,就是指文学的产生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历史背景等密切联系。例如在讲《史记》时,它的本质属性其实是历史的,但是因为史记本身的故事性强,语言纵横捭阖,气势汹涌,无论从思想的深度,还是内容的广度,或者是文采上,它都是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学作品。而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主流文化、风土人情等都是影响文学思想、内容、题材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之前,先树立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对文学进行整体的感知。教师在这之前一定要先做好示范,精讲阅读材料的写作背景。

在教学《鸿门宴》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下通过某种渠道,或上网查阅,或阅读相关书籍,以搜集楚汉之争的相关历史材料,使学生深入感受在历史关键时刻项羽和刘邦等人的紧张心情,通过人物临危时的反应揣摩古代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如教《隆中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部分剧情,使学生在声色并茂的剧情中感悟诸葛亮的传奇事迹,从人格精神和历史地位的角度对诸葛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学习内容产生深厚兴趣。如教《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教师可以介绍保定市狼牙山五烈士和的英雄事迹,并拓展阅读鲁迅在文中提及的《思旧赋》,如若学生在《思旧赋》中又有许多不易懂的地方,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对其进行钻研,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新的知识,还使他们树立了一种意识,即语文的学习,不只是学习书本,还要借助课本这一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又如苏秦、张仪对合纵与连横持有不同看法,学生需要了解苏秦、张仪的情况,可阅读《史记》中的片断,使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并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3.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认知心理学

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在于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挖掘文本信息的深刻意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应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积累,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的意义。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就不能忽视认知心理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重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其认知图式。因为无论是语言教学还是言语实践活动,本质上都是思维活动的外现,而思维本身就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内部的心理因素与教学这个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按语文教学的规律办事。这就需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合理地利用教学的外部条件去促进学生内在心理因素的积极活动。

一、图式的含义

图式(schema)一词在英文中原意为“图解”“概略”。关于什么是图式,很多学者都做出过解释,如: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J.斯腾伯格(Robert J. Sternberg)认为“图式是用以组织知识、创建相关概念的意义结构的一种心理框架(mental structures)”[1]。德国认知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rtlett)指出,图式是交际者已有的知识结构,在认知过程中,交际者只有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理解话语 [2]。

人通过社会生活或书本知识习得、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经内部信息加工系统的整合,形成了一个个整体的组织结构。图式是指用以组织知识、创建相关概念意义结构的一种心理框架。它以储存一般概念为基础,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都是具有内在结构的完整系统,我们获得了这个系统的知识经验,以一般概念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因此,记忆中象征知识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这个心理的网络结构就是图式。

二、图式的功能

图式的作用或功能可以概括为:在理解某种语言时,事先存在的关于阅读对象的经验或知识会影响人的心理操作。具体包括:1.补充功能。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对某些具体的言语信息省略不述,这是因为文章的这些信息是作者与读者所共有的。对于读者来说,这些信息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作者来说,如果读者能够利用心理图式补充出那些省略掉的信息,他们就无需多费笔墨。2.推理功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补充当时的感觉,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人们接触到一个理解项目,可以综合心理图式得出一个推断,心理图式提供了一个或几个整体知识结构来帮助人们进行判断,从而能够顺利地理解句子意义[3]。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图式还具有测量功能。当前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语文课是一门不够系统的学科,即使学生落下一堂或几堂课,不补课,也不会影响学习的进度和成绩。对此,笔者并不认同。当然,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有其特殊的习得性,但因此而完全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系统性、持续性是错误的。语文学习的系统性更多地表现在其隐性的深层学习心理上,即认知图式的组织和积累。图式是个体一切陈述性知识的组织结构,具有层级性。而学生学习语文是通过语言知识获得言语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得以实现需要对课文的学习,即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文本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过程,而是一个多种信息整合的过程,这就需要图式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文本的解读需要图式提供相关知识来促进信息的整合,如果图式不完整或不系统,即语文学习隐性的知识缺失,就有可能对以后的文本解读造成困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图式反映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层次、层级和数量。同时也可以说,图式可以用来测量阅读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基本含量,作为知识量化的标准或重要的参照,它可以促进知识的量化统计。

三、图式理论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心理图式是读解言语缺省现象的心理资源库,由此在阐释言语缺省现象教学程序设计之前,有必要先来明确一下图式理论的教学意义。

图式的形成和运用是高级的学习策略。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将其总结为:一方面,它有利于知识结构化,结构化的知识可以被浓缩成框架,组成网络,因而容易记忆;另一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被优化的认知结构使所储存的知识点之间具有高度的组织化,易于激活,便于迁移。这是指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容易在具体语境下,把语言知识转化成言语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只有保证交际双方(即课文作者和学生)能够顺利沟通,从而使学生逐渐掌握某种言语能力和言语技巧,语文教学才有意义。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掌握言语能力,也就是使学生的如何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能力,这其中心理图式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我们以文本言语的缺省现象为例作具体分析。

在认知过程中,图式主要是用来说明人的理解过程。人的理解过程实质上是一种释义过程。“释义”时需要个体已有的图式中相关知识的参与,通过分析、推理、对照、综合等心理过程,达到知识的运用和沟通,从而解决问题。具体到文本缺省现象来说,图式理论认为,阅读对象即缺省现象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意义蕴藏在读者的脑海中,取决于读者阅读过程中对大脑中相关图式知识的启动情况。我们说一个读者理解了某个缺省现象的内涵,说明读者具备与该文章相关的图式,并且成功地启动了相关图式。反之,读者大脑里不具备相关图式,或者读者虽然具备了相关图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启动它,那么缺省的含义就得不到正确的揭示,新的信息与旧的信息无法沟通,那么此缺省现象对读者来说就是不可理解的。这样,之前的知识积累也就无法有效地运用于当前的读解活动,导致读解活动失败,读解能力得不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图式理论对于将学生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能力方面意义重大。然而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没有自我培养的意识,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借助语文教师的指导,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构建认知心理图式的能力,图式的丰富和完善与否决定着认知能力的高低。

注释:

[1]王松泉,王柏勋,王静义主编:《语文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2]刘志雅主编:《思维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3][美]罗伯特·斯腾伯格著,杨炳钧等译:《认知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参考文献:

[1]Robert J.Sternberg著,杨炳钧等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Anderson,John.R.Learning and Memory[M].New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9.

[3]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