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阅读材料 物理史实辩证法教育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我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也比较模糊,我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是:人的素质高低应可用个体行为表现进行推测。高素质者能对各种环境和事物,尤其对意料之外的或从未从事的或从未遇到的事物与环境,能够进行正确或较好的处理,这一结论与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核心观点,“学会生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与日常生活认识是一致的。在自己学过的专业领域取得成绩,被称为“能力强”,而在相当广的领域中取得成果的人被誉为“素质高”。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师现在都积极投入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这场改革中。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新教科书编写得非常好,它的主要特点为: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编排灵活,不似以往那么刻板。特别是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就使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和实践谈谈我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学科学家精神

当前中学生中不少人属“追星族”成员,他们把影星、歌星的名字可以说出一大串,每天嘴上谈的是“星”的趣闻轶事,身上着装模仿的是“星”的装束。但对于科学家,他们却说不出几个名字,对科学家的方方面面,更是一无所知。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介绍了牛顿、安培、法拉第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我把这些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我还针对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怕吃苦、不勤奋,又想取得好成绩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目的地介绍科学家的有关事例。“阅读材料”有些是以故事形式出现的,风趣生动,很适合初中生年龄及生理特征,学生很喜欢听。每当我介绍科学家后,总有一些学生进一步追问,想知道更多的情况。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的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利用“阅读材料”学物理史实,受辩证法教育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大多数教师注重让学生掌握的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知道得很少。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教科书在“阅读材料”中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些弥补。把历史上不同学派间的争论展示给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逻辑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科学发展是直线前进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理论与实践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的发展史。回顾历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开拓精神方面的教育。不同内容的历史,可以使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物理学史实中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介绍物理学的某段历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并接受辨证唯物主义。

三、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各种能力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技术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学的死,影响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阅读材料”广泛收集了物理学联系实际的事实。大到世界各国重视的能源问题,小到家用电器;上到无线电波,下到海洋开发;远到日本银行大楼的日光镜,近到常看的电影片。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把学生眼中用概念、公式堆积起来的物理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物理。

四、照顾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得

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知识面宽但知识相对简单,个别力能所及的学生感觉吃不饱,而阅读材料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自学,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教学中,我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讲授。有的穿插在教材中进行,有的单独讲,有的内容要详讲,有的则略讲,还有的让学生自己阅读。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当前中学生中不少人属“追星族”成员,他们把影星、歌星的名字可以说出一大串,每天嘴上谈的是“星”的趣闻轶事,身上着装模仿的是“星”的装束.但对于科学家,他们却说不出几个名字,对科学家的方方面面,更是一无所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电视、电影、杂志、画刊中频频露脸的都是这些影星、歌星,而极少向这些天真的学生介绍科学家.所以他们没有机会了解科学家,科学家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不起来.

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介绍了牛顿、安培、法拉第……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我把这些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

例如,当讲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介绍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介绍他一生对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还指出,法拉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重视实验,他的许多重要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等.法拉第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称颂.通过介绍,同学们既了解了法拉第,也从中学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中,我还针对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怕吃苦、不勤奋,又想取得好成绩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目的地介绍科学家的有关事例.如:爱迪生为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先后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才找到了磁生电的方法;现在看到的欧姆定律公式那么简单,但是欧姆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经历了多次失败,花费了十年心血,把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最终才把电学中的三个量U、I、R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即I=UR.

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理解了“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阅读材料”有些是以故事形式出现的,风趣生动,很适合初中生年龄及生理特征,学生很喜欢听.每当我介绍科学家后,总有一些学生进一步追问,想知道更多的情况.

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的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大多数教师注重让学生掌握的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知道得很少.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教科书在“阅读材料”中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些弥补.

如在热学部分,“阅读材料”介绍了历史上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后知道了历史上对“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热看成是一种特殊物质,即“热质说”;另一种认为热是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热质说”这种违背事实的观点,曾一度被人们所承认,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些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反复的大量实验,证明了“热”不是一种物质,从而否定了“热质说”,为分子运动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把历史上不同学派间的争论展示给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逻辑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科学发展是直线前进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理论与实践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的发展史.回顾历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开拓精神方面的教育.

不同内容的历史,可以使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例如利用“热机发展史”可以向学生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各种机器的发明,是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先进机械设备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发展又带动了机器设备的不断改进.社会要前进,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物理学史实中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介绍物理学的某段历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并接受辨证唯物主义.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技术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学的死,影响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阅读材料”广泛收集了物理学联系实际的事实.大到世界各国重视的能源问题,小到家用电器;上到无线电波,下到海洋开发;远到日本银行大楼的日光镜,近到常看的电影片.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把学生眼中用概念、公式堆积起来的物理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物理.

在介绍“阅读材料”中的“电冰箱”时,我特意把冰箱里里外外做了仔细的观察,弄清了冰箱各个部分的位置、形状、作用,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课堂上我既结合汽化、液化讲清了冰箱的原理,又给学生讲了使用冰箱时节电的关键是,缩短开机时间,延长停机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应注意尽量少开启冰箱门,减少冰箱内外的热交换.还要注意冷凝器的通风和清洁,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我在讲“海市蜃楼”时,把光的折射规律结合进去;在讲“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的杰作”时,把回声知识融进去.从“阅读材料”中,学生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阅读材料”中讲的物理知识并不深奥,但使学生感到了知识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物理实践活动.在学校,老师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学生总要利用课外时间,三三两两在教室、到办公室重新操作,仔细观察.在家中,学生找日用品作材料,亲自动手做课本上、习题中介绍的小实验.如:把缝衣服的钢针磁化后做成指南针;用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和电阻的关系;利用音乐生日卡上的闪光二极管做单向导电实验;还有制作潜望镜、小天平…….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因此,重视对边远地区初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策略的指导并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课外阅读实际上是与课堂上精读截然不同的泛读,因此教师要积极宣传泛读的好处,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与英语学习内容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水平。此外,教师自身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平时读到的好文章与学生分享。

边远地区初中生学习英语起步较晚,急需教师给予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我就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用眼不科学,每次只能看到几个单词,或是只转头而不是迅速的转动眼球;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字典,一词一句的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往往回看,重读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不仅影响速度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句的含义。我帮助学生逐步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劲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势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内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在学习英语时朗读确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课外时朗读加剧了阅读的心里负担,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阅读,在阅读正文过程中不停顿,要控制自己不出声,不用手或笔指点着词句阅读,逐步摆脱心译,而直接理解全文的中心内容和段落大意。

二、限时读与限量读

课外阅读和课堂阅读相比要宽松的多,如果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缺少紧迫感,不利于其阅读速度的提高。限时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内阅读量是多少,限量阅读就是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所需时间是多少。限时和限量因人和因阅读教材而定,一般30至50个单词左右,我给学生定的阅读总量为10万个单词左右,每天坚持10分钟,要求准确率达70%以上。实践证明一般的学生通过努力是不难达到这个指标的。

三、学会猜词,预测文章内容

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范围毕竟还很狭窄,在阅读文章会遇到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在所难免。这时有些学生就会常查阅字典,这种习惯对阅读是很不利的,既影响了阅读速度,又打破了文章的连贯性,因此学生要学会猜词义。这种猜词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准确的猜词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单词的记忆。因为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知识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同时阅读速度也大大提高。文章中词的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理解整个句子或段落以及词的构成等形式获得。

在没有阅读之前让自己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去预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阅读结束后发现自己的预测与文章一致时的喜悦难以言表,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认真选好读物

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好的读物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边远地区初中生年龄不大,词汇量偏小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对简单、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与消遣之中。我给学生推荐的《英语辅导报》,学生们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所选的材料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生词率空在在2-3%,难易适当,使学生读的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边远地区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如泰戈尔在《流萤集》中吟唱道:“伟大黑夜鼓励一盏胆怯的灯,倒点亮了夜间所有的繁星。”是啊,学生们正如繁星点点,每一颗都有属于自己的轨迹与璀璨,只是未被发觉,未能将潜能完全释放。从事英语教学对于我而言如静静黑夜般神圣、伟大,我愿化作其中的一盏灯,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点亮夜间所有的繁星,使点点繁星释放出更为炫目的光华。

参考文献: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4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撰的名联,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关注生活中的焦点,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考题中的阅读材料常常是时事热点,如2010年山东临沂中考语文试题以世博中国馆设题、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关注冰岛的火山,等等。所以我们要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电视、报刊、网络上的新鲜事、热点事,多思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技法指导】

“时事”的解释为:①最近期内的大事;②适应潮流的事。常出现在语文考卷的是后者。对于时事类阅读题关键是要弄清“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备”。

一、“考什么”

考题中时事类阅读常常涉及的文体有:介绍新科技、新技术、新产品的说明文,关于时下热议事件或现象的议论文,或是介绍一些感人的人或事的记叙文。

时事类阅读,从命题者本意来讲,其实还是落实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只是阅读材料关注时事罢了,我们千万不能被时事表面乱了阵脚。当然,我们平时应多关注一些时事,考前集中阅读相关材料,如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第六次人口普查进行、“天河一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中国高铁里程跃居全球第一等,都是时事热点,应多关注。

二、“怎么考”

对时事类阅读题,我们除了运用已经掌握的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相关技巧进行答题之外,因其阅读材料的特殊性,故而实际答题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用时代流行语答题。如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去远方》主张“张扬个性”、浙江东阳中考语文试题的孙道荣博文关注“危机处理”、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的愉悦》紧紧围绕“书香中国”……考前我们可以多收集这方面的语汇,阅读中就会轻车熟路。

2.要能把握好尺度与是非,这是针对一些开放性试题而言的。有的同学认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随意发挥,如山东临沂中考语文试题《大地的语言》最后一问:“城市化进程正日益加快。当然我们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有发展就难免会有损失和牺牲。请联系现实,谈谈阅读本文后的看法。”看似可任意作答,但“阅读本文后的看法”则暗藏玄机,需能自圆其说,观点鲜明。

三、“怎么备”

2011年度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的时事热点及易考文体是哪些,现罗列如下:

如: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关注理由: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已部署将隆重热烈纪念。中国共产党正在向“百年大党”迈进。重温历史再出发,90周年,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意义深远。易考文体:叙事散文类。

“天宫一号”对接“神舟八号”。关注理由:从“嫦娥奔月”到航天员太空漫步,中国航天大戏不断上演。而2011年,“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太空会师,又将拉开一波中国航天交响曲的序幕。“萤火一号”“嫦娥三号”以及“夸父计划”的太阳探测卫星等,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会相继闪耀太空。易考文体:说明文、记叙文。

纪念百年辛亥革命。关注理由: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大陆将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支持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纪念辛亥革命有利于团结两岸同胞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易考文体:叙事散文类。

2010年感动中国。关注理由:每年的CCTV“感动中国”是中国人的一道情感大餐,越来越引起媒体关注。易考文体:人物传记类。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热词游戏与世态百相

黄晴

近年来,岁末年终时兴“年度热词”评选,以此管窥过去一年中社会公众的兴奋点和关注点。这是新世纪新媒体条件下的一个新游戏,有一定的合理性,热词与公众关注之间的确有一种正相关性。2010年末,这一游戏在世界各地展开,选出的热词颇多。

在南非,2010年的年度热词是“呜呜祖拉”,这个词汇在南非举办世界杯时传遍全球,成了收入牛津词典的新词。笔者个人认为,与其把这个词视为一个非洲传统的发音器具,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兴奋而激动的非洲声音。众所周知,非洲曾被称为“被遗忘的大陆”,南非举办世界杯,让非洲首次获得了一种世界性的展示平台。人们更期待,兴奋而激动的非洲声音能逐渐成长为坚实而有力的非洲力量。

西班牙语的一个年度热词是“智―利”,这是一个在智利矿难救援中产生的变音词。智利矿难救援是一个奇迹,①一个生命顽强的奇迹,一个人类博爱的奇迹,一个不放弃、不抛弃的奇迹。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阴霾下,这是一个带来阳光和希望的词汇。

西班牙语的另一个热词是“水下贷款房”,反映了欧洲的一个严峻的经济现实。经济运行的链条断了,房贷者、银行相继被拖入水下。2010年,希腊、爱尔兰相继陷入债务危机,西班牙等国也处在危机边缘。这是一个继续发酵的词,2011年,这个词也许还会“热”下去。

美国2010年的年度热词是“紧缩”,这是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反映。多年来,美国过着寅吃卯粮的“好日子”,老百姓和政府都借钱过日子,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现在,美国老百姓有点明白了,要过“紧日子”了,但政府怕出现实体经济危机,还在大印钞票大放水,这种办法未必能阻止美国经济“下水”,如果一直坚持下去甚至会拖世界下水。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用地位看来要走下坡路了。

美国2010年的另一个年度热词是“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理念十分强固的美国,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从短期看,它同奥巴马政府实现医疗制度改革等措施的特点有关。从长期看,经济有周期,理念也有周期,上世纪中,美国罗斯福政府在经济危机时期搞“新政”,也被一些人抨击为搞“社会主义”,现在,“社会主义”一词的热行,或许反映了美国社会心理和理念上的一个周期或循环。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后,在欧洲,《资本论》成为“热”书,这种现象也颇为突出。

有句老话说,“从一滴水中可以看到太阳”,或许,我们也能从这些“年度热词”中看到2010年大千世界的世态百相。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1月6日)

1.请你根据材料,给热词“呜呜祖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2.网络评选中国2010年度的热词是“给力”,请结合下面两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词。

央行给力 货币政策名义宽松实转紧缩

这场球踢得好憋闷,不给力呀!

阅读之星事迹材料范文第5篇

一、改革阅读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采用了活动式评价。

1.资料促读评价

每周我们请同桌同学互查一次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读书心得、读书记分卡等书面材料。教师每学期抽查4次,普查2次。成绩在四颗星以上的作品,可以复印放进成长记录袋。如教师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张设计精美的“踏上阅读快车”评比台。评比台的底部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名字上一辆漂亮的小车正整装待发。车上依次画着20个小格,老师告诉同学们,读一本好书,小车就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可以是教师推荐的书目,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交给小组长查阅,然后由老师复查,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累计阅读量,评选小书迷。

2.展示激励评价

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把一些好词好句,独特感受以随笔形式记录在本子上,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为了鼓励学生深入地阅读,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写随笔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3.活动展示评价

学生在广泛的闲暇课外阅读中搜集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我们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阅读经验交流。班级内根据所读书目的内容,定期举行与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我们先让学生前后桌四人互评,把评价结果用星级显示在墙上的统计表上,看谁读的书多,谁背的诗多,谁的手抄报最漂亮。从四人中推荐一名选手参加班级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然后授予“演讲小明星”、“最佳创意奖”、“阅读之星”等称号,并发给家长一张喜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情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愿意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所以,在课外阅读评价中,我们除了采用教师评价以外,还采用了学生自评、同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查评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言行。学生自我表现评价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表现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我们采用学生课外阅读自我评价表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2.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互评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如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以及自由配对互评等。学生进行互评时,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生生评价,我们采取每周五的课外阅读时间评,以四人一个学习小组互评方式展开,用小卡片的记录方式将自己小组里的伙伴这一周闲暇时间的阅读行为如实记录下来,提出建议或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3.家长评价

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那么整个评价活动必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使评价活动成为真正的“亲子阅读”,让家长能有效地监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家校课外阅读联系卡”来监督学生的闲暇阅读。

三、举行评价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尽情地读。

1.日常展示阅读

日常展示由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推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立展示台,学生将自己的“采蜜本”展示给大家看。每天展示两三本,一周下来评出“每周之星”,一学期下来,累计获得的“每周之星”,评出“学期最佳”,颁发“阅读之星”。

2.家长会展示树榜样

在期中、期末的家长会上展示每个学生的阅读记录本或记录卡以及相关的材料。家长们通过这样的展示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成长的足迹,并根据自己的标准给孩子的阅读记录作评定,和孩子一起交流协商。学生也和家长一起观看自己、同学的课外阅读记录,找到榜样,明确了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活动展示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