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推广论文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推广论文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思想性医学论文是专业性、探索性很强的文章,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未知,具体讲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即提出前人从未提出过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然而,医学论文同样要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医学科学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同时,在医学科学研究工作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要遵守国家法令,执行著作权法、保密和技术专利等有关规定。做到尊重科学,讲究道德,反对作假,反对剽窃。让医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如其人”;所以,医务工作者有了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主题,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好的结论,最后才会有好的。

第二:创新性科学贵在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社会才会进步,医学科学也不例外。所谓“创”,是指医学论文所报道的主要科研成果是前人没有做过或没有发表的“发明”、“创造”,而不是重复别人的工作。所谓“新”,是指医学论文所提供的信息是鲜为人知的,非公知公用,非模仿抄袭的,即指医学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此外,即所谓推广性课题研究:在此类研究当中,如果是模仿和重复他人课题或研究,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作者应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见解,产生出一种新的理论或技术,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才会从新的角度反映出新的成就。如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推广应用,以及老药新用,古方今用等项目,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边缘学科等三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性课题。

第三:科学性衡量医学论文水平的首要条件是论文的科学性。在评价医学论文时,主要看科研设计是否严密合理,方法是否正确,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依据是否准确并符合统计学要求,结果是否科学严谨,结论是否妥当并有充分依据等等。医学论文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包括“三严”和“五个体现”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贯彻“三严”精神。众所周知,按医学论文来源分类:

(1)、分为原著(包括论著、著术及短篇报道)和编著(包括教科书、参考书、专著、文献、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两类;

(2)、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

(3)、按医学学科及课题性质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四类;

(4)、按论文的研究内容分:实验研究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实验研究论文、资料分析论文、经验体会论文五类;

(5)、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文献、综述、述评、讲座、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和医学科普论文等。

所以,作者必须根据自己研究工作和研究资料的内容,选择相应体裁的论文表达形式。1、坚持严肃的态度:有一种观点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医学工作者只有思想端正,对待科学严肃认真,不夸大其词,不掺杂水份,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2、坚持严谨的学风:如果没有严谨的学风,心浮气躁,沉入不到你所从事的研究当中去;或者被别的议论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实验过程,均难以得出正确的3、坚持严密的方法:每一项实验或者临床观察,均应有严密的计划和步骤。在应用严密的操作和相关的程序当中,更不允许随意更改自己的科研设计和论证。所以,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诞生,既要有好的选题,好的设计,又要有具体的实施和认真的总结,作者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到“严肃、严谨、严密”。有的人临时想写一篇论文,平时没有选题、没有设计、没有素材、更谈不上积累,怎么能临时写出论文呢?所以,医学论文来不得半点想当然、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二方面:撰写医学论文必须具有“五个体现”

1、体现真实性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

2、体现再现性医学论文报道临床或实验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以及得出的结果,都必须经得起他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相同条件下的重复,并能得出相同的结果。例如,我国有的医学论文虽然发表了,但别人重复不出你论文当中的结果,这样的医学论文没有任何价值。再如,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医学论文寄到国外医学杂志发表时,其杂志社均有严格的审编过程,必要时有相应的机构再现你的论文结果,考察其可靠程度,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发表。

3、体现准确性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例如:有的论文作者演算数据错误,编辑也未严格把关,不知不觉中统计学出了差错,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最后在评职称中,错误被评审的专家核查出来了,当事人未能晋升上职称还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样的教训值得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自己的论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因此,在你的论文完成之前,那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符、一个数据你都必须核对得准确无误。

4、体现逻辑性我们写作医学论文,必须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不能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更不能证据不足,论证不力,导致观点不明。目前,对医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各家杂志社不尽相同;因此,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参阅你想投稿的医学期刊,每一种期刊都有它相应《投稿须知》或《稿约》。通常情况下,以中华系列杂志的《稿约》要求为标准,从文题、署名、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主题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把握全篇。

5、体现公开性医学论文的作者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对临床实验结果要如实所映,不能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例如:某人做一项临床研究,对200例病人进行药物疗效观察,结果只有50例有效,有效率为25%;而作者若舍弃100例无效病例,只报道100例,仍保留50例有效,会导致有效率为50%的错误结果。此外,我们引用他人科研成果或文献资料时,必须亲自查阅,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优秀教育论文的一些特点:

1、“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有科学价值。

2、“新”:观点、思路、题材、内容新颖独特,能吸引人。

3、“精”:文章精炼,能够将教育工作实践、科学实验业绩、成果的精华奉献给读者。

4、“准”:论点、论据、结论富有科学性、思想性,文字准确无误。

一篇优秀的教育论文,内容要充实,观点要新颖,富有说服力,要有实践上、理论上的创新与提高。

二、确定教育论文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1、应选择自己熟悉的、体验最深刻的、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为题材。一线教师的优势在于接触教育工作实际多,工作经验丰富,只要充分发挥优势,不愁找不到好题材。反之,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地追逐热点,则很难写出有力度、有价值的教育论文。

2、理清科学研究、科学实验与撰写论文的关系。有些教师感到论文难以完成,实际上存在着误解。科学研究、实验应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实践——总结——这一系列流程,不是凭想象或粗浅经验就能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并在实践中认真搞好资料经验的提取、积累、总结、提高。这样写起论文来就会有一种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感。

三、“三多”是提高教育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多看:为学习、充实的需要,广览教育专业乃至其他门类的报章杂志、参考书籍,是开拓眼界、开拓思路的有效途径。

2、多思:在学习与实践的同时,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多想几个怎么写。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第3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二,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

1.中英文摘要

2.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3.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

4.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5.结论

6.参考文献目录

7.必要的附录

三,论文的质量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5.不同论文形式的要求: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不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调试;

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不包括工业工程领域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工程设计类论文要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

6.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附表:论文评审参考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工程设计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设计内容与方法

20%

设计方案合理,设计结构正确,设计依据详实可靠,设计方法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附录完整.

5.知识水平

20%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

6.成果评价

10%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研究论文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阅读量,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技术的先进性

15%

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5.理论水平

15%

理论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硕士问题的水平

6.成果效益

15%

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成果的学术贡献

7.创新性或独立见解

5%

创新性成果或独立见解

8.论文写作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第4篇

一、网络时代阅读的特点

(一)丰富性。在实践过程中,大众的工作及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在网络的帮助下,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查询以及阅读所需资料与文献,信息的查询较为便利。由此可见,网络阅读具有便捷性。然而,网络资料过于丰富,很可能存在不良书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家长要对青少年进行引导,防止该群体受到不良影响,进而避免其威胁社会安定。

(二)及时性。对于大众来说,网络资源极为丰富,再加上检索、查询以及阅读等方面的便捷性,使大众能够迅速找到所需资料。因此,网络阅读具备了及时性。在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帮助下,网络阅读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并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挑战

(一)阅读环境受到了冲击。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较快,大众的阅读时间并不固定,只能采用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所需内容,阅读环境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大众的阅读耐心与阅读体验极差。再加上网络资源更新过快,审核不够严谨,导致部分资源错误百出,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而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难度较高,所需阅读时间极长。久而久之,大众对于文学作品的消化能力越来越弱,阅读兴趣也在持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受到了部分阻碍。

(二)阅读体验有所改变。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门槛较高。究其原因,此类作品成书较早,由于年代久远,其行文逻辑与现代作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作品的阅读难度极大,导致阅读体验直线下降。由于快餐文化的盛行,大众的阅读耐心越来越差,离奇的故事情节逐渐成为网络资料的核心要素。与此同时,玄幻、修真以及魔幻等题材的网络小说占据网络资料的主流地位。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承。

(三)传统文学经典的地位受到了影响。由于网络资源极为丰富,更新速度很快,能够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再加上人们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大众在阅读过程中,期望通过比较轻松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而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门槛较高,时代背景久远,不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大众进行阅读选择时更倾向于现代网络资源,从而造成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读者习惯,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帮助读者尽快找到所需资源。

三、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推广模式

(一)建立分级阅读推广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作品特点和受众年龄,选择恰当的推广方式。简单来说,推广主体要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推广,经典文学的受众群体、作品内容以及适读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推广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以及性别年龄等因素,也会对推广效果构成影响。以学生群体为例,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升该群体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知识水平,同时完善其知识体系。此外,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助于人们借鉴作品内容,丰富自身阅历。由此可见,对经典文学作品和阅读群体进行分类,并实现精准推送,有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推广。需要注意的是,经典文学作品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属于较为特殊的网络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阅读平台既要筛选优质的推广方式,又要区分不同专业领域,从而逐步提升推广效果。

(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大众的阅读习惯、阅读选择以及阅读方式也随之改变。在网络的作用下,大众可以随时随地检索、查询以及阅读所需资料。除此之外,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及时性和便捷性等特征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阅读需求。以线上阅读为例,作品推送与APP性能至关重要。因此,网络阅读平台要对作品进行分类,并不断优化APP性能,在碎片化阅读的影响下,大众的阅读耐心与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质量持续下降。基于这一点,网络阅读平台要结合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的特点,将两者进行融合。此外,网络阅读平台在进行线上推广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这种方式既可以维持线上盈利,又能带动线下推广,从而逐步激发读者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

(三)加强线上汉语言文学交流探讨。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学审美水平和文字感知能力,读者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也能了解传统文化。随着网络阅读平台的迅速崛起,读者获得了更多阅读选择。不仅如此,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也随之增加。基于这一点,汉语言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线下的交流过程中,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越来越深,解读角度不断增多,阅读兴趣也愈发浓厚。此外,随着解读角度的增加,经典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也直线上升,读者的阅读热情大幅度提升。在交流阅读心得时,读者要对作品背景、成书时代以及作者写作习惯等内容进行延伸阅读。在掌握了相关资料后,读者的知识面、阅读体验以及交流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另外,进行线上交流时,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查询相关资料。因此,线上交流能够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探讨空间,从而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交流。

四、结语

阅读推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新时代;开发;三维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与红色文化开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和制度财富的总和[1],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红色文化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深化和中国建设发展而持续扩大外延、丰富内涵的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成长属性。

(一)红色文化对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2]。红色文化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升华,是最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保护赓续、传播弘扬红色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应承担的文化使命。

2.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和引领文化认同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重任,其要旗帜鲜明地展现立场、把好舆论导向,以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红色信仰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最为根本的自信,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洗礼、淬炼。3.有助于贯彻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2017年“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提出,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要求高校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3]。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校园红色文化的活跃基地,研究红色文化开发有助于开拓高校人才培育的新形式、新渠道、新路径。

(二)高校图书馆开发红色文化的现实需要

1.红色文化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承担高校文献保护、资源建设的重要职责,红色文化建设是其工作重点。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学校文化建设需求,及时开展红色文化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及其他载体资源的收集整理、组织工作,并对这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以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2.红色文化是高校图书馆宣传教育的优秀载体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宣传窗口,肩负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能。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红色文化在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思想水平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高校图书馆应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占领思想高地,深入教育实地,引导大学生守正道、走大道。

3.红色文化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有力支撑

新时代红色文化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完善与提升服务理念、增强和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动力和支撑,其已成为深刻作用于高校图书馆外部服务环境、内在服务意识的系统性、大众化红色生态文化。高校图书馆必须强化使命意识、时代意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基础服务工作,提高创新服务能力。

二、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调查分析

近年来,红色文化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领域,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相关核心期刊论文393篇、硕士学位论文584篇、博士学位论文46篇,其中高校图书馆与“红色”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的相关论文较少。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研究还在浅层初期阶段,有待深耕。因此,文章主要以不同层次和地区的10所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其红色文化建设与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内容及现状分析

文章调查对象为5所“双一流”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5所普通本科院校(贵州理工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南通大学、嘉兴学院)图书馆。文章主要调查上述高校图书馆近三年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开发、红色阅读活动推广、校园红色文化建设以及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开展情况,从而归纳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的路径。

1.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开发

近三年,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得到高校图书馆的重视: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推出“革命文献”相关图书资源;复旦大学图书馆接受捐赠延安时期鲁艺版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图书文献等资源;武汉大学图书馆收录展示大型纸质图书专辑《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延安大学图书馆着重加强红色特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数字化,自建“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嘉兴学院图书馆新增“红船精神研究与红色文化数据库”;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建书屋”,分类推荐党刊、党书;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推出“馆员推荐专辑”,从馆藏文献中精选红色文化相关研究文献。

2.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

近三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各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出与“党建”“党史”相关的“读书月”系列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除了举办传统类型的红色主题文献展、红色影展、文献图片展,一些高校图书馆还推出特色精品活动。例如,复旦大学图书馆举办多期“旦旦思政”读书会,精选符合“立德树人”宗旨的图书供师生交流;东南大学图书馆开展“100本”红色电子图书推荐活动;武汉大学图书馆举办红色建筑影像大赛;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举办第十五届读书节,并推出30多期“红色悦读”,讲述红色历史。

3.参与校园红色文化建设

近三年,这10所高校图书馆开始打造红色文化空间,成为高校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以李大钊之名建立了革命文献专藏阅览室—“大钊阅览室”;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打造了红色文化学习空间,汇聚多类型党史学习资料,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南通大学图书馆建立“传习书屋”,为全校师生提供红色书籍借阅、研讨和举办专题阅读分享会的场所;嘉兴学院图书馆成立红船精神研究和红色文化传播资料室;延安大学图书馆设立红色文献阅读室;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成立西安高校首家“红色文化”图书馆。

4.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大学图书馆制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主动对接相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内容和服务支撑。复旦大学图书馆建立360度全景在线展览的“毅公书屋”,推出“陈毅元帅生平”小视频、陈毅元帅的藏书书目,供师生在线浏览学习,集参观、学习与研究于一体。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第二课堂”平台已投入使用,2021年在“第二课堂”平台举办第六届“书香大使”活动,以“在基层一线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为工作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反哺家乡书香远播”为主题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引导学生利用微信参加线上党史学习竞赛,以此学习“新时代红色讲堂”数据库内容。西安工业大学图书馆打造学“四史”第二课堂,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四史”教育进课堂系列活动。

(二)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

1.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挖掘不足、发展不均衡资源建设是红色文化开发和利用的根基。现阶段多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尚在起步阶段,馆藏资源以纸质书籍为主,规模不大、不成体系,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不足。甚至有些高校图书馆直接将红色文化相关主题的图书资料集合在一起,收集整理流于表面,对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文献界定、资源类型、建设力度缺乏整体规划,对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有效整合有待加强。

2.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类型趋同、模式待创新特色资源推荐、主题图书荐读、朗读大赛、系列讲座、知识竞赛都是高校图书馆常用的阅读推广方式。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时,活动形式同类化趋势明显,不能很好地呈现“红色”这个特殊主题,红色文化核心价值提炼不足,其阅读推广活动形式需要创新。

3.校园红色文化建设布局偏小、特色不明显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图书馆打造的红色文化空间大部分类似红色书屋或者红色文献资料室这样的展示空间,缺乏软、硬件的有机配合,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总体来看,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布局上考虑不充分,未能充分利用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心的优势,打造独具本馆特色的文化品牌。

4.思政教育功能开发重视不够、效果待提升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相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而言,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思政教育方面的资源、技术、人力的投入少。投入少的深层原因在于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仅把思政教育当作阅读推广活动的一部分或者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种延伸服务,对高校“大思政”教育体系下的图书馆角位定位不够明确,缺乏运行机制,呈现的育人效果不能持久长效。

三、基于三维方向研究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路径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近三年高校图书馆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在具体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总结10所不同层次和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开发红色文化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长度、实践广度、时代高度三个维度解构和研究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路径,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延展理论长度:守正创新,为红色文化开发提质

1.牢记立德树人,培养红色文化开发人才队伍

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发红色文化,一是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具备红色意识,紧扣时代脉搏,站稳人民立场。近年来,众多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展“主题党日”“四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不断夯实馆员红色文化教育,守牢图书馆宣传主阵地。二是要有创新意识,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新时代要求,重视人才队伍培养,才能进行红色文化创新性、可持续性、多元深度开发等各种探索研究。例如,东南大学图书馆举办“首届馆员服务创新案例大赛”;北京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评选,旨在鼓励馆员创新意识,激发馆员潜能。

2.深化理论研究,构筑红色文化长效开发机制

徐建华等人提出“红色专藏”主题概念,从图书馆学角度认为红色文化是一种需要系统收藏、与系列主题相关的资源集合,需要加强知识系统传播[4]。伍巧等人深入思考影响红色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要明确工作思路,建设统一标准体系,在注意形成特色的基础上推动行业整体性研究[5]。众多学者不约而同地谈到红色文化开发是项系统性、常态化建设工程,需要构建长效运行机制。高校图书馆要总结建设成功的案例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整体规划和系统思考,从顶层设计到资源整合、人员配置、推广策略、过程管理、反馈评价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构筑红色文化开发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符合本馆特色的开发模式,为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外拓实践广度:多元协作,为红色文化开发增效

1.以红色文化为中心,联合打造特色开发高地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指出,高校校园文化的标志性高地和精神内涵体现在图书馆特色馆藏上。红色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还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我们要鼓励红色文化“迎进来”:鼓励各种要素共同参与,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复原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招募专题展览讲解人,通过对实物、历史、价值等多方面的解读,创造红色文化空间建设新功能;鼓励各部门联合开展,明均仁等人的调查显示,高校图书馆已逐渐形成以本馆为主、联合校内外其他团体共同参与来推动红色文化建设活动,以特色促进活动优势互补[6]。唯有集众人之力,走特色化之路,高校图书馆才能摆脱红色文化开发的同质化困境。

2.以红色文化为支点,多方撬动跨界开发大局

我们要鼓励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开发“走出去”。自2018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利好下,以“红色”为主题的“红色研学”进入图书馆学界视角,形成可行性很强的教育实践活动[7]。红色文化是历史见证,是生动教材,是宝贵资源,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资源属性。【】总书记参观北大红楼时强调,要用史实说话,生动传播红色文化[8]。例如,嘉兴学院图书馆联合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史志办等多家单位[9],研读“红船”文献,建设数字“红船”,以文旅结合深度发展思路打造“红船”文创品牌,推动红色文化阅读推广活动向更高品质发展。

(三)站在时代高度:与时俱进,为红色文化开发赋能

1.契合时代精神,盘“活”红色文化思政功能

要搞“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讲求“内嵌外融”,高校图书馆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普通高校图书馆更要主动融入“大思政”体系,向内深耕作为馆藏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资源的红色文化,向外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发课程,紧扣时代脉搏,把红色文化嵌入课程讲学、现场教学、实践研学,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宣教方面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环境优势、生态优势,盘活红色文化这一具有强烈底色的思政大棋。

2.数字重塑生态,提振红色文化开发前景

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态势,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流网等技术与经济、产业加速融合,虚拟现实市场、网络视频市场已成规模[10]。高校图书馆应将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如贵州理工大学图书馆推出的学党史系列主题线上展,不仅展示红色艺术作品、党史学习教育资料,还有在线VR全景、即时轻互动、长征知识问答等趣味互动环节,探索在线全景VR沉浸式体验红色主题展示等;延安大学图书馆建设“延安时期红色文献数字研究平台”,应用热词分析功能。随着数字技术应用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兴起,高校图书馆要借助阵地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构建立体化、智慧化大阅读体系,成为红色文化的“生态共建者”。

四、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