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的具体方法

审计的具体方法

审计的具体方法

审计的具体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5M1E分析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7(1)-0089-03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工作的生命线,决定内审的公信力,决定内审职能作用的发挥。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国外先进内部审计实务,都十分注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4年1月1日施行的《第2306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并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程序和方法的规范。5M1E分析法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越来越被产品生产企业所认可,我们可以将内部审计视为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5M1E分析法的介绍

(一)5M1E分析法的定义。5M1E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和控制产品制造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波动的六个因素:人员(Man/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以及测量(Measurement),从而更好地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由于这六个因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通常简称5M1E分析法。

(二)5M1E分析法的内容。人员(Man/Manpower):包括操作者χ柿康娜鲜丁⒓际跫寄堋⑸硖遄纯觥⑿愿裉氐愕龋人在产品质量控制中起主导作用。

机器(Machine):包含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精确程度、对设备工具的保修和保养等,机器能否正常运作以及工具的好坏都影响着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材料(Material):包含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要素。

方法(Method):包括工装选择、加工工艺、操作的规章程序等,其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产品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环境(Environment):包含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为持久生产优质产品创造条件。

测量(Measurement):包含测量的设备、标准、技术、方法等,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决定着产品质量水平。

以上人、机、料、法、环、测(5M1E)既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六个主要因素,也是分析和控制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方向。借助“鱼刺图”工具,通过系统地识别和消除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原因,形成产品质量控制5M1E分析法鱼刺图(见图1)。

二、通过5M1E分析法审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缺陷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通过5M1E分析法审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缺陷,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为例,通过人、机、料、法、环、测5M1E六要素来分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人”――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成为影响内审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内审队伍整体素质与履职及管理层多样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意识层面上,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所不足,动脑筋、想点子、找对策的主动性不强;知识层面上,对人民银行新业务、新系统、新职能的发展知识储备不足,信息获取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不牢;在技能层面上,风险评估、绩效评价、信息技术辅助审计工具的运用能力还难以满足内审工作的要求。

(二)“机”――审计标准缺乏系统性,正确理解和运用难度较大。人民银行在探索风险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审计标准一直是困扰内审人员的难题。从实践看来,审计标准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市场标准、案例标准、职业判断四个大类。审计标准是内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的依据,只有审计标准可靠、客观、公允,才能够被审计对象所接受。由于审计标准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审计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四大类审计标准对内审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料”――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不突出。审计证据是内审人员获取的能够为审计结论提供合理基础的全部事实,是形成正确审计结论、提出恰当审计意见、做出合理处理处罚的基础。内审人员受惯性思维影响,较多地关注书面证据和内部证据的取证,忽略其他的取证方式,导致审计证据证明力不足。另外,内审人员往往重视对问题类的取证,忽视对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意见等重大事项的取证,造成这类审计证据资料不充分。审计证据与审计具体目标及审计事项缺乏联系,与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缺少内在的逻辑关系。

(四)“法”――传统审计方法仍是主流,难以适应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既是顺应人民银行业务信息化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推动内审深化发展,在改进审计方法手段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部分业务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但从现实情况看,人民银行内审人员仍习惯于事后的、现场的、手工式的传统审计方法,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内审人员相对较少,与人民银行各项业务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大数据”审计方法的探索研究还远远不足。

(五)“环”――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尚未有效落实,良好的审计氛围尚未形成。内审的独立性要求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应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操作,不受到可能影响审计判断公允性的因素干扰。但内审的独立性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需要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内审部门协力共为,共同营造“重视内审、支持内审、自觉接受审计”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发挥内审职能作用。就目前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来看,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部门独立性是相对的,难以处于超脱地位。

(六)“测”――审计评价流于形式,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评价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评价水平的高低,是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但在具体的审计中,内审人员却对审计评价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评价单一笼统、主观片面等较为普遍,没有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原则。

三、基于5M1E分析法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从内审人员、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审计环境和审计结论六要素入手,把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最终形成基于5M1E分析法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鱼刺图”(见图2)。

(一)内审人员方面。主要包含内审人员素质、内审责任制、内审人员人际关系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加大内审人员素质培养和锻炼。内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一定专业和业务胜任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团队意识以及把握审计风险的能力等,有利于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内审人员选用以及对内审人员后续业务培训等方面。

2.明确内部审计责任制。建立审计组成员职责规范,促使内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执行内审准则和操作规程,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3.掌握内审人员的人际关系。内审人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中,难免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为保证审计事项充分公允揭示,在内审部门内部实行岗位轮换制,以避免舞弊风险,保证审计的质量。

(二)审计标准方面。主要包括审计适用的规章制度、市场标准、案例标准、职业判断等。具体控制措施:

1.学习掌握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合规性审计标准,也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性标准,是每一个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是解决好“对与不对”问题的关键。

2.了解市场标准的适用。市场标准是审计标准的重要形式,利用公认的市场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是很有说服力的审计评价方法,审计过程中要学会加以运用。

3.掌握案例标准和行业惯例。在审计中面对争议和问题时,应先依法依规,若没有相应的法规规章制度,内审人员应具备运用过往的案例或者行业惯例的能力。

4.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内审人员应在熟悉规章制度、市场标准、行业惯例的基础上,依据充分的审计证据做出客观判断,以展现内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审计证据方面。主要包含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审计证据要与审计事项相关。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的审计证据。

2.审计证据要真实可靠。审计取证应坚持事实求是、严谨的态度,确保审计证据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3.审计证据要能支持审计结论。审计证据在数量上足以支持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

(四)审计方法方面。主要包括传统审计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对传统审计方法要熟知。传统审计方法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内审人员要能熟练运用传统审计方法,并使用得当。

2.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要掌握。内审人员要能够利用辅助审计工具开展审计,降低审计抽样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审计环境方面。主要包括管理层、被审计对象和内审自身对内审工作的认识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赢得管理层的重视。对管理层,内审不能局限于被动服务、被动参谋,而要传导理念、营造氛围,寻求领导层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以更好地履行内审职能。

2.得到被审计对象的理解。对被审计对象,内审要加大交流和磋商力度,与被审计对象就风险分析、问题整改和业务改进意见达成共识,这也是促进问题有效整改的必要前提。

3.内审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审计中,内审人员要多从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向审计对象学习借鉴,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储备,促使审计思路和工作成果更加贴合业务管理需要。

(六)审计结论方面。主要涵盖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审计发现的准确性、审计意见的恰当性、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等。具体控制措施有:

1.审计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审计评价应遵循“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原则。

2.审计发现要真实准确。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提出审计发现的问题,不做没有依据或根据不足的判断。

3.审计意见及处理决定要恰当。审计意见应充分考虑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和重要性,处理决定应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等,力求恰当、具体、明确。

4.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应当依据审计情况,对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郭庆平.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探索(第二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

[2]毛再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14-115。

[3]唐欣荣.5M1E分析法在内部审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25-226。

[4]陶琼.试用5M1E法探讨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J].新智慧:财经,2014,(2):126-128。

[5]诸鸿飞,邓毅.审计准则框架下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与方法[J].金融经济,2012,(16):104-105。

审计的具体方法范文第2篇

作为财务会计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也作为企事业单位发展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对经济责任进行有效审计,才能明确各个领导干部和各领导人员的具体经济责任,实现权责明确,保证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具体性。对于经济责任而言,其具备相当的复杂性,积极面和消极面的构成,要求其审计方法应存在相应的区别和不同。本文首先对经济责任的两面性进行探析,对经济责任审计方法进行概述,进而阐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需满足经济责任的构成要求,并提出基于经济责任两面性应采用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关键词:

责任两面性;经济责任审计;审查;评价;方法

经济责任拥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而积极面和消极面又分别具有其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对经济责任的两面性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结合其各构成要素的具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方法,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高效落实。

一、经济责任的两面性探析

所谓“经济责任”,在本文的语境和研究范围内,指的是企事业单位中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其职务所要求的法律范畴内的,部门或单位的财务和财政收支及其它相关经济活动中需履行的职责和义务。经济责任可以分为多个类别。首先,从经济责任所形成的经济活动来看,经济责任可分为财务收支责任或财政收支责任、其它相关经济活动责任;其次,从经济责任应达到的要求来看,可分为公平性、真实性、环境性和合法性、效益性等多种经济责任;此外,从经济责任对责任人行为的要求来看,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经济责任两种。

全部分类形式对于经济责任的认知和审计工作的全面性有着重要意义,而要想实现对经济责任的有效审查和评价,就需要从经济责任的积极面和消极面构成特点出发,进行专门分析和研究。从责任的构成来看,如完成了岗位职责和应尽责任,达到了任期目标等,则可成为积极责任,也可称作责任的积极面;如未能如期如约完成责任,或出现违法责任和侵权责任等,则为消极责任或责任的消极面。对于经济责任而言,同样存在其积极面和消极面。这两者相互依存,消极责任是为了保证和促进积极责任而生,如无对消极责任的追究也就无积极责任。

(一)经济责任的积极面所谓积极经济责任,具体指的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下,必须负责并积极完成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相关工作任务要求等。其主要具备积极性、差异性和总体性特点,还存在着可计量性的突出特点。积极性则表明该责任需要领导干部通过积极努力方能履行;差异性则表现为各职责和任务上的差别;总体性表明其履行程度需经由系统审查方能准确判定;可计量性表明其可通过业绩、结果等指标进行有效计量。

(二)经济责任的消极面消极经济责任指的是被审计领导干部于积极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弄虚作假和造成浪费与损失等情况,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章程承担具体的处罚。其具备消极性、具体性和统一性特点,同时存在着风险性和职业判断性的特点。消极性表明被审计领导干部必须被迫承担相应责任;具体性表明其需要承担对应的责罚和惩处;统一性体现责任承担的身份无差别;风险性体现在审计判断错误风险性高;职业判断性体现在消极责任认定要求审计人员运用其职业能力进行有效判断。

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指的是对于相关领导干部应当承当的经济责任进行有效审查和评价并作出审计结果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受委托的审计机关,其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审计的准确性。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期间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于2006年出台的新修订版《审计法》,正式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合法地位。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所包括的内容并没有最终确定。在对被审计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一些人只关注经济责任的积极面或消极面,一些则无法明确审计主体,还一些则超出了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将社会和道德、政治责任均涵括其中。另外,一些审计机构不能深刻认识经济责任的内在构成,导致审计结果不规范,甚至出现不合理和不正确的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需满足经济责任构成要求

要想准确、高效地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就必须充分满足经济责任的构成要求,针对经济责任的两面性进行具体分析。经济责任有着较为丰富的构成内容,其各构成面又有着多种特点,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认知。一方面对经济责任的构成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基于不同的构成内容,采取相应的审计视角,并结合其具体的特点,最终确定审查、评价方法,以实现审计结果的高质量。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不正确的审计方法。一方面,有些审计人员挪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针对被审计领导人在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上的表现是否满足其岗位目标要求,对于其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业绩予以忽视,这就造成审计对象和内容上的不全面,容易出现审计结果的缺失。同时,一些审计人员虽然明确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各个方面,但在进行经济责任业绩的履行情况审计时,采取样本抽查的方式,不仅样本规模不充分,且审查程序和审计证据均不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审计结果自然无法做到具体性和可靠性。

四、基于责任两面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一)积极经济责任下的审计方法基于对积极经济责任特点的分析和探究,对于其审计方法中的审查方法而言,应当采取指标抽样审查法。一方面由于其差异性和可计量性特点,通过可计量指标的指标数值抽样审查,能够在确保其审查可行性的同时,保证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对被审计领导干部需承担的积极经济责任进行有效设计,使其成为可量化指标,再通过样本的抽样和数值计算和,得出积极经济责任履行的初步结果,再根据消极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进行调整和校正,便得出最终的审查结果。在审查过程中,应确保首先做好审计指标的合理化设计,保证过程的规范性,并将消极经济责任的审查作为验证参照。对于积极经济责任的评价方法,则应当采取指标分析评价法。此种方法即通过对积极经济责任量化指标的分析,最终得出评价结果。其具体实施过程,即首先将被审查领导干部相关积极经济责任履行程度与其应当达到的履行水平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其履行的充分性和先进性情况,并制作最终评价意见。在进行评价时,应当首先确保选取的对比标准的适当性,确保对比参照物的相关责任指标的统一性,其次则应保证评价结果中充分性与先进性的主次关系,以充分性评价为主。此外,应当明确评价数据可能受到的准确性影响,并避免在分析评价时对积极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定性分析,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差异性。

(二)消极经济责任下的审计方法对于消极经济责任的审查方法而言,应当选择逐一查实法。因消极经济责任具备其具体性和职业判断性,为了确保审查对象的专门化和具体化,避免抽样审查造成审查问题的漏查情况,同时避免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上的缺陷导致审查结果失真的问题,故需针对消极经济责任涉及的每问题进行专门的审查。消极经济责任采取的逐一查实法需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应当确保审查问题广覆盖和审查途径的全面性,可利用群众举报、媒体报道和积极经济责任指标数值参照等方式进行审查辅助,确保审查效率和审查质量。其次,应确保审查的彻底性和严格依法执行,并对相关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确定。消极经济责任的评价方法应为问题责任界定法。由于消极经济责任有着风险性和职业判断性等特点,也就表明其评价方法不应通过指标分析实现总体评价,而应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个的具体评价,进而对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具体界定,即问题责任界定。依据我国中央于2011年颁布的相关规定,消极经济责任主要包括直接、主管和领导责任三种,必须确保责任界定的准确性。同时,应确保消极经济责任评价中处理好现任和前任领导之间的责任关系,具体责任具体分析,确保评价的准确性。

五、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的明确应根据责任两面性特点,依据经济责任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特性,进行审查和评价方法的有效确定。经济责任的审查和评价是企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明确经济责任的审计方法,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实现管理上的权责分明,确保企事业单位发展当中的经济财务的安全性,实现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生.基于责任两面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12,03:9-14.

[2]郑石桥,杨婧.公共责任、机会主义和公共责任审计[J].中国行政管理,2013,03:104-109.

[3]代士林.内部审计实现增值功能途径和方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199-200.

审计的具体方法范文第3篇

摘要: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我国当前的审计教学存在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等问题。需要重新定位各层次审计教学的不同目标,重构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 :高职;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一、我国审计活动、审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审计活动“源远流长”。具有“独立的经济监督”特征的“国家(政府)审计”审计起源于西周时期,二十世纪初、中期,又从国外借鉴、引入“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等审计形式共存。

审计专业教学是向社会输送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自20 世纪80 年代初,随着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组织的恢复、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各层次的审计教学的蓬勃发展,专业课程相继设置,审计类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审计案例及审计理论专题”等课程。会计类相关专业通常开设“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案例”等课程。审计教学内容多有重叠、交叉。且不同层次审计教学课程体系几乎相同。

我国现行的审计教学,从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到职业教育的高职、中职各层次均有开设。但开设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同小异。由于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趋同性。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专业知识及职业能力”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的审计实际工作角度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职业能力的人员。高职审计教学基本目标,是由审计工作需要及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决定的。教学目标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掌握一定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能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机构从事初级审计工作或助理审计工作的人员”。教学内容应定位于“审计基础知识”与“企业财务审计实务知识”与“审计实训技能”等部分,不宜再过多过宽。可开设,“审计基础”、“财务审计实务”、“审计实务”等课程。

“审计基础”应包括:“认知审计种类、理解审计基础理论、熟悉审计基本方法及工作流程”等教学内容。“财务审计实务”应包括“以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为载体,主要的操作程序、操作内容、操作方法及常见错避问题分析处理”等教学内容。“审计实训”应包括“实务训练,即以财务审计实务为主要内容的仿真性模拟训练,全过程的实务作业,达到熟悉、掌握必备的审计实务技能的目的”。

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部分课程内容交叉重叠,加之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使培养出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要。

二、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一)根据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重新定位审计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现阶段传统审计与现代审计并存。“政府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共存。因而,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审计”侧重于“查错纠弊”,“民间审计”侧重于“经济监督与经济鉴证”,“内部审计”侧重于“改善经营管理”。他们对审计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与“知识”方面的要求。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对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表述为:①辨认目标、问题与机会的能力。②识别、汇总、计量、总结、分析、解释那些对处理目标、问题与机会有用的财务审计与非财务数据的能力。③应用数据、作出判断、估计风险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我国的审计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审计专业教学,向社会提供具有审计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的人才。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的审计教学目标可定位于培养具有“全面的审查能力、系统的分析能力、流畅的表达沟通能力”的审计专业人才。审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应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审计实务知识;应用写作知识”,除一般的职业能力与知识要求外,不同层次的审计教学目标应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硕士研究生应培养审计理论及审计实务的研究型人才。教学内容除审计基础、审计实务外,应侧重于审计理论专题。本科应培养注册会计师等审计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中、高级审计实务。高职应培养审计初级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初级审计实务技能与知识。

(二)根据审计教学目标,重构审计课程体系及审计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审计教学内容体系应以《财务审计实务》内容的构建为中心,向《审计基础》追溯和向《审计实训》延伸。《财务审计实务》内容应包括①初步审计活动:包括“认知审计流程、了解委托人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风险及评估、制审计计划”等。②业务循环审计:包括“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等。③审计业务完成阶段工作:包括“审计报告编制前的工作、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编制试算平衡表、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进行总体性复合、审计总结、确定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评价审计结果、发表审计意见”等。

《审计基础》课程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基础知识、方法。内容包括:①审计概述:具体包含“审计的定义、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职能、作用、特征;审计对象;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及其条件;审计职业道德的涵义、职业道德规范”等。②审计目标与审计流程:具体包含“我国会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会计报表认定;审计的基本分类;审计流程、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评估、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各阶段的工作项目”等。③审计方法与审计抽样:具体包含“审计一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的区别、顺查法与逆查法、错账查找的方法、审计技术方法及运用技巧。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样本的设计与选取;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重估抽样风险,形成审计结论”等。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具体包含“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独立审计的过程;审计依据的特点、种类”等。⑤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具体包含“审计证据的定义、作用、种类、特点,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种类、格式及编制”等。⑥审计报告与管理建议书:具体包含“审计报告的编制、管理建议书的编制”等。

《审计实训》按《财务审计实务》的体系安排具体的实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贵平.审计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体系构架研究[J].中国审计网,2013/4/30.

[2]付晓,姚晓刚.高职审计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探讨[J].商业会计,2012,21:126-127.

审计的具体方法范文第4篇

论文提要:审计风险理论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制约着审计质量,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上市公司的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更加紧了对此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怎样防范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便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一、审计风险概述

“风险”一词,英文拼写是“risk”,表示“遭遇危难、受损失或伤害等等的可能和机会”。现代汉语词典的解析:“风险”的一般意思是“可能发生的危险”。显然,风险可以归于哲学上的可能性或偶然性的范畴。将风险引入审计这一研究领域,便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涵义。但到目前为止,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风险。比如,审计人员在那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可能对实质上错误的财务报表提供无保留审计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指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恰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指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综观国内外审计职业界对审计风险下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将审计看作是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人为已经公允揭示的风险。这样的定义只是为了给审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操作提供规范,而对于审计理论研究来说,这只能说明审计风险的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审计风险的本质。

具体来看,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两种。因此,一个完整的审计风险定义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审计人员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审计人员发表了一个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

二、审计风险成因及其表现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而生。哪里有审计活动,哪里就有审计风险。审计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审计主体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证据的一系列活动;在本质上体现为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的主观活动的反映活动,审计信息则是这种反映的结果。由此看来,审计风险取决于审计信息的准确程度,而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则取决于审计活动的开展情况,因此对审计风险的考察必然依赖对审计活动的考察。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审计活动,审计活动是指处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下(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审计人(审计主体)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人(审计客体)监督评判的过程。审计活动系统的构成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环境和审计方法,这些都是构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1、审计主体。审计主体广义上就是具体审计组织,从审计工作的具体实施来看,审计主体即审计人员。由于审计人员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经验能力的有限性难免会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偏差,从我国来看,从事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很大一部分的年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实施审计工作往往力不从心。例如,北京中诚会计师事务所案件中,负有直接责任而被吊销资格证书的10名注册会计师平均年龄高达65岁;同时,审计作为一门专门技术服务,它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但由于种种因素,目前审计人员尚不能完全到达上述要求,这不可避免地会限制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审计信息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从审计体制上来看,审计组织没有完全脱离政府职能部门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和影响,加之审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影响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扩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客体。审计客体就是审计监督的对象,审计客体就是被审计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而审计客体的活动都是通过各种资料反映出来的,因此审计就是对审计对象的会计资料的审查。

首先,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对传统审计的认识程度。从审计内容上看,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审查,还包括对被审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这都会增加审计人员做出正确审计结论的难度。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被审计经济业务容量增大,头绪纷繁,错综复杂,这都增加了错弊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大。

其次,审计风险的产生还与被审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程度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客体的管理部门,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力保证。一般来说,一个单位如果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就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资财流失、效益低下,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出现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就大,审计风险也大。相反,如果一个单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那么审计风险也就相对较小。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这也就增加了发生错弊的可能性。由于财务报表由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编制,会计人员素质高低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其内部控制制度无法防范或纠正的情况下,审计风险不可避免。

再次,审计风险还受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行为的影响。根据委托-理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这样一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也就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高低程度。当前,被审单位管理者利用职权弄虚作假、篡改资料伪造证据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大大增加。例如,深圳特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原野工资验资报告不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野公司的管理人员提供虚假的出资凭证。

3、审计方法。首先,由于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和提示,不可能对审计的每一个细节都作出具体说明,任何技术方法都是以一定假设为前提的,审计人员很难准确把握所有的审计技术应用的条件。现有审计采用抽样审计方式,由于不是全面和详细的审计,可能会形成审计漏洞或真空。这是审计方法自身缺陷造成的审计风险。其次,我国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滞后,从国外经验来看,现代企业多采用注重于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为特点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新的审计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能力。就我国情况来看,即使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运用也不是很熟练,除了一些大型的事务所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外,大多数中小城市事务所的审计方法仍停留在账项审计阶段。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和运用问题,大多还处于朦胧之中。这也是导致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

4、审计环境。审计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依赖一定的客观环境。审计环境就是审计人员进行工作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

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对审计风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经济体制及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政治经济政策的多变和不明确带来了政策标准的不确定性。各种经济成分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差异,他们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乱中投机、以图私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会相应增加审计风险。

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主要在于法律的

健全程度。审计法规的不健全,或在某个领域内的审计法规空白,都会迫使审计人员在审计时,依据历史经验进行分析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也增大了审计风险。

最后,其他因素也会加大审计风险,如双重领导体制对审计人员的制约,审计准则的不完备对审计人员的影响、对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等等。

三、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审计风险的起因较复杂,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方法、审计环境等因素。审计风险对审计信息的使用者有很大的影响,为最大限度地避免审计风险,就必须对审计风险实行事前控制。笔者认为,防范审计风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是审计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与审计风险的大小直接相关。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审计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审计活动中始终保持独立性,规范自身行为,严格履行职责和权力;审计人员还应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法规,避免对现行政策不理解而作出不适当审计结论,构成审计风险;在业务素质方面,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对会计、审计等专业理论水平,熟悉贯彻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同时,审计人员还应该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自身素质的提高上来防范审计风险。

2、加强内部控制测评。由于审计客体中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信赖度把握不准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工作,以检测制度的严密性和有效性。

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了解,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功能性进行评测,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测评,可以发现和确定内部控制的优劣,为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创造条件。

3、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目前,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审计方法离有效控制审计风险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审计人员要根据经济环境发展要求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就是一种,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必须致力于这种新的审计方法的研究、学习、培训,争取尽快掌握和运用这种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新审计方法。

由于任何一种审计方法的运用都不可能保证审计信息绝对准确无误。因此,在审计活动中应该交叉使用各种审计方法,降低因审计方法的选择单一而诱发的审计风险。交叉使用审计方法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得更充分,从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来看,交叉使用多种审计方法无疑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的具体方法范文第5篇

(一)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存在缺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尤其是政府审计体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我国政府审计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在行政上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在业务方面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指导。这种制度安排在客观上制约了审计功能的发挥,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可见,在目前的审计体制下,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要对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经济责任人,特别是针对拥有一定权力的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价,必然会受到行政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会增加审计风险。

(二)我国审计法规体系不完备 审计法律法规因素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依法审计的关键所在。如果审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备,或者法律法规之间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发生审计风险的概率。在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目标直接针对经济责任人行为本身,审计结果要落实到具体的经济责任人及其承担的目标经济责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不完善、不统一,将会造成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人的审计评价不当,进而导致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 只有在具体实务环境重中,按照审计标准和具体经济情况合理的完成相关任务,该审计人员才能称之为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首先,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作为基础,这主要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的工作态度。具体而言,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与审计风险成反比从现阶段审计工作的实践而言,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基础性的相关审计,但是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专业审计,特别是在特殊领域和经济环境复杂的领域的审计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四)审计方法落后,急需创新 随着现代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审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富于挑战性,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这一现象显得更为突出。因此,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内涵的不断拓展,经济责任审计要实现评价经济责任人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的审计目标,就必须解决其现行模式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如,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审计范围不断扩大,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强,审计资源匮乏;审计风险高,审计质量控制难等。这些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从而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亟待进一步创新审计模式。

二、风险导向模型下经济责任审计策略

(一)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的设计 在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计划是审计方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对经济责任人按照责任关系,对其是否全面有效的履行经济责任而进行的统一的审计安排。在安排审计计划,既要考虑审计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具体行业的审计特点,同时要考虑被审计对象的环境。在兼顾宏观和微观的两个方面,确定明确的审计目标,科学选择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统筹协调,合理均衡地安排任务,避免重复,提升审计效率。

(二)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的一种确认和评价活动。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针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的相况进行判断,并根据掌握的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作出审计评价。为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关乎经济责任人的职业发展评价,更加了关乎社会公众的利益,为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具体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导向模式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某几个指标,而是基于多重因素的全面判断。因此,全面性原则是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所必须坚持和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在选择审计方法时要注意全面性。对于重点审计的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审计方法的运用,注意方法之间的均衡和相互印证,只有结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降低这些环节的风险。另一方面,根据审计证据对经济责任人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具体环境,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其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只有如此才能使得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状况进行的评价变得科学和全面。

(2)成本效益原则。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一样,成本效益原则也是一个重要原则。即必须保证实施审计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大于其所付出的成本的增加。在设计和选择审计流程、审计方法时必须考虑资源和时间的消耗与获得的审计证据之间关系,通过科学设计和规划才能,以较小审计成本的投入,获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在风险导向模式下的经济审计中,需要实现通过定性的方法确定审计的重点,而在这一确定过程中却离不开定量评价所提供的参考。在具体的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这些调整和变化也是离不开定性的职业判读。所以,要合理鉴证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设置定量指标,即是把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于此,审计人员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按照导向模式的思路,根据时间工作的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才能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实现审计目标。

(三)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流程的设计 在确定审计目标后,需要对经济责任审计流程进行具体安排。在导向模式下,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取决于对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评价的公允性,因此,在审计流程设计中,必须将对经济责任人的审计目标进行有效分解,通过这样的模式,才能更加精确的失败审计风险以及确定审计重点。在确定这些基础要素后,按照相应的模式进行流程安排:目标经济责任的确认、目标经济责任的分解、目标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测试、目标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评价、识别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实施基本审计流程等环节,最终出具审计报告。

(1)借鉴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来进行目标经济责任分析。在风险导向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对被审计对象的目标经济责任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在考虑经济责任人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环境后,确认经济责任人具体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这需要确认到具体的数字和指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鉴重要性的原则和思维,按照审计目标确定相应的责任标准。其次,再根据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审计目标,将目标经济责任进行分解,如针对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多层次的目标经济责任,可以将目标经济责任分解到组织内部各个委托环节;然后按照目标经济责任确立的原则、标准或规定测试经济责任人履行目标经济责任状况,评价其存在的重大缺陷。

(2)了解被审计对象的环境识别审计风险和确定审计重点环节。在确定和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后,需要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对象的具体环境。通过对目标经济责任和对被审计对象的履责报告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被审计对象的环境的了解从而确认影响目标经济责任能否有效履行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安排审计时间,从而提升审计效率和降低风险。

(3)选择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确定审计的重点环节后,需要进一步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审计方法。对重点领域采用严格的实际性测试,对于非重点领域需要较多关注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根据实质性测试和评价结果及取得的其他审计证据确定是否完成审计或追加审计流程。

(4)根据审计的实际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根据自己的掌握的审计证据是否能出具审计报告。与对企业审计的不用之处在于,这里不需要和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只要掌握了充分的审计证据便可以出具报告。如果掌握的审计证据还不能出具审计报告,则需要追加审计程序。

参考文献:

[1]姚爱科:《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主体探析》,《财会通讯》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