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思路及方法

审计思路及方法

审计思路及方法

审计思路及方法范文第1篇

1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表的审计主要是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并且降低财务报表审计使用者信息风险的一种借鉴方式,同过这样的见解中了解到现在的形式,在借鉴中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从第一步的财务报表审计在到内部的审计,这样的方式都是使财务报表更加具备准确性,使财务报表的思路清晰明了。

(一)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使问题一直存在,造成潜在的危险。通过对实际中的现状进行了解总结出主要存在问题是,报表在审计的过程中,没有关注细节,使审计工作没有更加细致的审查,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审计工作中内部的审核中更是存在严重紊乱的迹象,在内部的审计中,相互之间没有更好的监督方式,使问题一直存在。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是以控制能否及时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为依据的,但是,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中对于重要性水平的判断上出现严重问题。

(三)在思路和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

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审计中思路不清晰是主要问题,在思路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将继续在实践中实施,迫使审计工作的严密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将两种思路在整合的过程中没有更加有效的整合方案,使整合的思路更加混乱,在实践中得不到更好的运用。

2解决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中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和有效措施

财务报表的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能在实践中更好的体现出其所存在的意义,使财务的管理更加清晰,财务的运用情况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实践当中,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路进行整合时,将思路更加清晰化,使一个完整的思路能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

(一)对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了解

在财务报表的审计中,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为:在对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对报表中的每一项都要严格细致的审查,从任务中分析这一项中是否存在哪些问题,在对报表中的任务有不同意见时,应当在内部审计中进行提出,并且标明原因,为更好的分析原因做好铺垫。

(二)解决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思路

在内部审计的工作中,相互之间的审计的过程中,要对每项任务都要细致的检查审阅,并从中找到所存在的潜在问题,将问题在内部中提出,通过讨论的方式对所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意见。在内部审计过程中相互之间不能进行包庇,有问题就要进行提出,使问题能更加及时的得到解决,将问题灭杀在萌芽中。

(三)整合思路及实践的有效措施

风险评估是整合的基础,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应对评估的错报风险,要做到相互弥补,使工作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在整合的思路的中要考虑两种思路在整合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弊端,将弊端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整合的思路要清晰,思路要遵循审计工作的重要思想来定制,将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都在思路中清晰的体现出来,使思路更加具有实践性,能在实践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在实践中更加有效的体现出思路整合的重要性。在实践中要不断改进思路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能更好的观察出思路问题,将这样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使思路更加完整,并且在实践中更是起到关键的作用。

3结语

审计思路及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重构思路;上市公司审计基金

在发现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案中,负责对信息披露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经办人员多数都难脱干系。大家开始从各个方面思考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许多的解决办法。从审计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

一、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的理论和现状

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中审计者的独立性是有法制保障的。然而,实践中的情况却与理论和制度大相径庭。实践中,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实际上拥有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的决定权,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业务应有的独立性被严重践踏[1].

出现这样的局面,人们通常把原因归结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例如“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等弊病的存在。但我认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并不是根本原因。即使不存在“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目前作为审计委托人的全体股东也会倾向于与管理者合谋以得到积极的审计报告,即使该报告会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因为审计报告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也就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行情,股东作为股票的持有者,无论是留是卖,都希望股票市值上涨。积极的审计报告可以促成这样的结果,因而无论是主动促成还是被动接受,股东一般都很乐意看到积极的审计报告。而市场上持币观望的潜在投资者、上市公司的债权人以及政府等同样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却希望从审计报告中获悉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因此,要解决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的问题,关键在于使使用审计报告的人成为审计委托人。

二、几种重构思路的评析

思路一:审计业务转移

从会计师行业剥离审计业务,还原审计的公共监督色彩是这一思路的基本出发点。政府负责组织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实际进行审计的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会计专业人员。这种思路通过割断审计者与被审计者之间的利益联系和消除审计业务领域的竞争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不再仰仗上市公司的“俸禄”,因而不必看管理者和大股东的脸色行事;审计人员无需担心没有业务来源,因而不会为了生存而违背职业道德去迎合客户。

美国1933年制定《证券法》时就曾经设想由联邦政府设立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进行审计,这个方案最终被放弃了[2].这从反面证明了这个方案的不适宜性。首先,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从业人员会提出强烈反对,因为审计业务一直是会计师行业的重要业务之一;其次主张缩减政府开支的人士会提出反对。因为要供养一支庞大的会计师队伍将大幅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更为重要的是,由政府包办一切不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应起主导作用,只有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才能介入。如果出现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者合谋的情况,政府就将审计业务收回,市场经济就很难发展。

思路二:审计委员会委托

这一思路是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以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独立的第四方,在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形成隔离带。这种制度主要效法于美国《奥克斯莱法案》中关于公司审计委员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其成员全部由独立董事构成且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由审计委员会直接聘用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决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酬及其支付形式;被聘用的注册会计师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并对其负责。为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要求其成员除董事津贴外,不得从公司或公司的关联方或公司的下属企业领取任何报酬,而且要求他们必须是不受控股股东或管理层影响的非关联人士。应该说,这种思路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出发,通过对内部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来营造一个适合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良好公司环境,从而解决“独立审计不独立”的问题,是一个“标本兼治”的模式[3].但从我国目前引进独立董事的实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谁能保证从公司领取董事津贴的独董们就能为追求事实的真相、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保持独立性呢。

思路三:监管当局委托:审计收费监督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招投标制度

这一思路试图通过由监管当局行使审计委托权来保持上市公司审计的独立性。由于我国《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都确认了证券交易所的监管职能,因此这一思路又可分为国家证券监管当局委托和证券交易所委托两种模式。

在国家证券监管部门下设审计收费监督委员会,接受公司委托聘任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向公司收取审计费用和手续费;聘请符合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支付审计费用;将审计报告转交给企业;全面协调各相关监管部门工作。这样,审计关系主体三方从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保持了独立性,注册会计师避免了来自被审计单位由于审计收费金额而产生的压力[4].但是,由监管当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的思路与将审计业务收归政府负责组织的思路一样,将大大增加政府的开支,监管当局面对1300余家的上市公司将没有能力为之一一选择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其次,由监管当局来切“蛋糕”,割断了审计市场的供需关系,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再次,当出现审计失败时,监管当局是否应承担至少是选择失误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监管当局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既作为委托方又作为监管者而存在的。

证券交易所委托的基本思路是将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权从上市公司转移到证券交易所,同时制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招投标制度。证券交易所按此制度,在充分考虑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执业能力和执业记录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会计师事务所[5].有学者指出,由证券交易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切断公司与会计师之间的“衣食父母”的联系;可以从维系审计市场的竞争力的角度出发,适当多指定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改变审计市场垄断的局面。但与此同时,该学者也看到了问题所在:证券交易所本质上是由职业经纪人组成的行业团体,与会计职业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之分,由证券交易所来指定上市公司的审计者,会计职业人员未必服气,上市公司也未必满意[6].另外,这一思路存在与国家监管当局委托思路一样的弊端。

三、一种新的构想:上市公司审计基金

如上所述,这几种思路都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因而笔者在此提出一种新的构想,以期既能解决现有的审计独立性缺失的问题,又能避免出现上述思路所存在的缺陷。

这一构想就是通过设立一个独立于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益基金来代表众多审计报告使用者行使审计委托权。首先,基金名称可命名为上市公司审计基金,是经证券监管当局批准设立的代表广大审计报告使用者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并支付审计费用的非盈利法人。其次,基金的资金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金成立之初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政府拨款,成立之初的拨款是启动经费,运行过程中的拨款则是在现有基金不足而进行整改尚需时日时的补充;第二部分是在每笔证券交易中根据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向买方或双方另行收取的审计报告使用费。由于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频繁,而每年公司审计费用相对固定,具体到每笔证券交易中,此项收费金额必定不会太高,因此不必太过担心推行此项收费的难度;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初次发行股票或增发新股时从所募股本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审计报告预支费;同样作为使用者的债权人则可免费使用审计报告,因为债权人受审计报告影响最小,而且向其收费也最不现实。再次,为了避免基金管理层利用手中的委托权进行权利寻租,应加强监督,基金的使用即审计委托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由行业内专家组成专家库,随机抽选每次招投标的专家组成员,根据竞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业绩、问题率和竞标价等因素决定中标者。由于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为解决人力问题,招投标宜按照主营范围或经营规模等标准将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后分批进行。最后,由证券监管机构和机构投资者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基金,制定章程,并成立基金管理机构。为保持基金管理层的问责性,首先要在基金内部设立监事会,实现内部监督与制衡;其次,基金管理层应实行充分信息披露,通过年报等各种形式的公开文件实现财务会计公开,每年的审计委托情况尤其应予以公布,实现外部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监督;最后,委托问题应成为考核管理层的一个最主要的依据。

笔者认为,既要解决现有的审计独立性缺失,又要避免出现新的问题,设立这样一个上市公司审计基金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思路。首先,与现有模式相比,设立基金的思路可以解决审计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合二为一的问题。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是作为一个公共产品而存在的。正如前文所述,“审计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合二为一导致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的问题要解决,关键在于使使用审计报告之人成为审计委托人”。现实生活中,是谁在使用审计报告呢?股东、潜在投资者、公司债权人甚至政府都是使用者。由以上多个使用者共同作为委托人来聘请事务所并支付审计费用,实现“谁使用,谁委托,谁付费”,才能真正维护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这个委托人必须独立于政府、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公益性基金的思路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其次,基金模式可以克服监管当局委托思路和将审计业务“上缴”思路存在的弊端:设立基金可以避免政府开支的大幅增加,基金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只需占较少的部分;设立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不会改变社会审计的性质,而监管当局委托思路则难免有“计划经济”之嫌;基金独立进行审计委托事务,但接受审计报告使用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充分监管,这样既可以避免出现监管当局委托思路中委托方和监管者合二为一的弊病,也可以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督保证基金的委托权利不被滥用。最后一点,尽管不排除出现基金管理层会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寻租交易、狼狈为奸的可能,但由于基金独立于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层并不代表被委托人的利益,因此出现前述可能的情形时也不大会影响到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的只可能是中标事务所的决定权,而这完全可以通过专家库的随机抽选以保持其独立性来克服。最坏的设想是上市公司、基金管理者与中标事务所出现三方合谋,但实现三方合谋要较之现有模式下的两方合谋困难得多,何况在内外部的充分监督下,实现这种三方合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唯一遗憾的是,笔者尚未发现有哪个国家或地区正在采用或曾经采用了上市公司审计基金这样一个思路,因而无法通过介绍国外的成功经验来证实该思路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雅敏。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实质上的独立性[J].经济师,2003(3):3435.

[2]刘燕。会计职业改革任重道远———《索克斯法案》评述之二[J].金融法苑,2003(3)。

[3]裘宗舜,郑佳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2):3132.

[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监管制度分析及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5(3):1115.

审计思路及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控制 效能 素质 作用

现代内部审计是服务于组织经营管理的、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审计。现代内部审计的任务和范围随着企业组织性质、管理决策当局、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不同而相应变化、发展。内部审计应当包含更为广泛的控制环境,把重点放在帮助企业实现目标上。

一、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业务

内部审计部门每年都应当采取一定手段,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测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描述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内部控制评价都遵循三大基本步骤:调查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

1.开展审前调查

2.优选审计组成员

3.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方案

4.开展审前培训

5.实施现场测试评价

6.内部控制综合性评价

7.撰写评价报告

8.下达整改通知

9.开展落实整改后续检查

10.项目资料整理和归档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通过提炼、储存还可以在其他审计项目运用。

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能

企业内部审计是否能够有效发挥效能,首先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职能、责任、效用的认识以及对内部审计授权和领导力度;其次决定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能的责任心、素质、能力和水平。

1.内部审计建立方式带来的审计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是采取发文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这种强迫性方式违背了企业意愿,客观上形成了惧怕、被动、不支持、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建立完善的领导问责制度,转变企业管理层主要是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二是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宣传工作,使每名职工都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2.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职能、责任、目标、任务不到位和敬业精神不佳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内部审计部门要把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目标管理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发现企业重大、宏观、整体层面的重大问题和风险,增加企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作为恒久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内部审计工作对象定位在企业管理控制活动的整体和宏观层面,服务对象定位为企业的各级主要管理者。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打破以往的只盯具体事项、账本、资料的局限性,工作态度打破查几个具体问题交差的应付思想,以更宏观、更开阔的视野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控制活动进行探测、检查、分析,当好企业运行情况的检测“卫星”和“再生器”。内部审计方式应灵活多样,能大能小,注重现场、过程、时效。审计测试方式主要考虑实际效果,深入基层、深入员工、深入现场,当“经营监理”,做“管理监理”,更大层面上及时掌握企业整体宏观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堵漏挖潜,预报风险。

3.内部审计人员层次不高,结构单一,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会计人员和工程概、预算人员,来自企业领导、法律、信息的人员少,缺乏懂得企业管理和有综合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和工作经验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在后续教育培训方面,不侧重于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国际内部审计新理念,不侧重于企业管理制度、内部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等实用知识和培训,主要关注会计核算、工程决算、审计业务规范等基本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安排的培训时间短,应付差事。

4.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不能适应实现内部工作效能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内部审计开展的财务审计、工程决算审计、经济合同审计、专项审计、内部控制测试等具体审计活动,主要满足于在办公室看账本、看资料。

三、注重审计人员素质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适应形式发展要求的审计队伍,是实现内部审计的重要保证。一是注重政治素养。特别是领导班子的素质、作风和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审计团队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水平。二是注重业务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使业务经营的全过程、各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不留盲点。三是注重基本道德素养。内部审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已、洁身自好;要牢记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敢于讲实话、说实情,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反映问题。

1.思路决定出路

做好审计工作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思路,好思路才能有好出路、好成果。我们要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高度上、哈局“高效、快速、和谐、发展”的层面上进行审计工作。坚持服务大局、促进发展。要始终把审计工作放在哈局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始终把服从、服务于全局工作作为首要任务,针对新设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进行财务审计,规范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针对多经企业发展参差不齐进行经济效益专项审计,直接促进企业增强经济效益意识、减少损失浪费;针对基层站段领导干部权责不清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单位第一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规范其管理行为。实践证明,只有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哈局发展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审计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审计工作才能有为、有位。

2.思维决定行为

从本质上讲,审计不仅仅是对资产资金的监管、看护、守卫,更重要的是发挥警示、防范、预警、抵御和建设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发挥监督约束作用、查错纠弊作用和批判揭露作用,还要发挥好以下四个作用:全局性作用,即用全局和宏观统揽审计工作,在全局上、整体上和宏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服务性作用,即围绕哈局工作开展审计,跳出局部和具体的审计项目,服务于改革发展的大局;建设性作用,在查错纠弊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完善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中的建设性作用;前瞻性作用,关注风险防范,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审计思路及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审计实务;高职;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2-03

审计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更是重要的职业技能课,大多安排在高职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岗位、职业技能为课程目标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组织和教学方案设计正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由此带来审计方法和审计组织方式的系列变化。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迫切而必要。本文从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审计实务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依据对审计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知识要求,以工作任务为引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按照该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为: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结合审计的程序和主要内容,以单位内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以及单位主要财务人员等岗位对审计知识和技能要求为目标,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

二、课程目标

从教学目标上来说,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本课程的技能目标主要包括:能编制审计计划和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能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用随机数表法、分层抽样法等方法进行审计抽样;能正确进行库存现金、存货的监盘,银行存款、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往来款项的函证;撰写并正确使用审计报告。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了解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概念、职能和作用,与会计的关系,以及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构建;明确不同审计主体审计准则和审计的基本内容;熟悉审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审计过程,审计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掌握审计证据获取的方法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要求以及审计抽样方法;熟悉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掌握循环法下每个循环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主要方法;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不同类型意见审计报告的主要区别。职业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审计风险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的良好习惯,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修养。培养的人才能胜任企业内部审计岗位和事务所审计助理岗位的要求,为上岗就业做好充分的职业技能、知识和素质准备。

三、课程内容组织与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对审计行动领域分析,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审计实务课程内容可分为三个模块和六个学习情境。它们分别是审计基础、审计基本理论与技术、审计程序三个模块,审计基础、审计过程和审计目标的实现、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各业务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编制审计报告等六个情境。任务引领模式下审计实务的课程内容组织和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包括不同学习模块、不同学习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财务审计的主要程序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在实施阶段,根据审计方法的最新进展,现在实施审计多采用循环法,根据笔者近年对高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的主要工作多为深入现场实施审计,回单位进行审计资料整理分析,形成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实务是财经类专业课程中比较难学习的一门课。其难度首先体现在审计实务对前置课程的要求比较高;其次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具体的审计思路和技能只有经过实践反复练习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技能,没人会告诉审计人员具体某一笔账是对还是错,该如何判断,如何去追查,如何取证,实际工作中可能还会遇到诸多阻力。因此,教学中应根据上述这些审计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分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等不同教学方法,呈现给学生审计的一般思路和案例特征。在审计实务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难以取舍的问题,即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还是以国家审计为主,或者是以内部审计为主组织教学的问题。从审计程序上讲三者之间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审计规范性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相对来说更加规范和严谨;从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分析,多以内部审计岗位和注册会计师助理岗位为主,更需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关技能要求;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角度来看,熟悉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基于以上考虑,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在审计实务相关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为主,国家审计为辅的处理方式是比较合适的,这种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更合适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

四、课程质量考核评价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按照突出实践性与强调过程性的考核模式,本课程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期终考试两部分。过程性考核成绩主要根据平时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实训成绩、课堂互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期终考试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技能的全面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建议过程性考核成绩在全部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应该在一半以上,期终考试成绩占比在一半以下,以充分体现前述的课程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S].2010-09-0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审计思路及方法范文第5篇

明确思路,将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作为审计重点

2010年3月,审计署某特派员办事处派出审计组对A省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项目实施时,正值中央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为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要求,审计组集中时间对专项治理的有关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了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及审计工作肩负的职责。经讨论,审计组决定将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招投标人围标串标”等问题作为审计重点,提出“瞄准大案要案、着力寻求突破”的审计思路,即在摸清投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把项目的审计重点放在资金管理、项目建设、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并力争在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等大案要案上有所突破。

全面调查,某中学项目进入审计人员视线

在延伸审计B县时,审计人员在对该县10个初中校舍改造项目的立项审批、施工合同、竣工验收等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某中学项目存在施工进度慢、中标单价高、竣工验收面积与初步设计批复面积差距较大等问题,进一步调查该项目的招投标资料后发现:在两家投标公司(其中一家为中标公司)出具的《投标文件》中,直接工程费计算表与招投标公司出具的《工程预算书》中的直接工程费计算表完全一致,只是合计数不同。在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审计组一方面重点调查两家投标公司及招投标公司,判定其是否存在串通投标行为,另一方面向B县教育局调查了解该工程建设情况,以寻找其他突破点。

追踪溯源,串通投标问题浮出水面

为及时追踪线索,审计人员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辗转几百公里,分别向两家投标公司和招投标公司的负责人及工程造价员询问某中学初中校舍改造项目招投标情况及工程造价情况。起初,三家单位均矢口否认串通投标,并声称直接工程费计算表内容一致是纯属巧合,调查暂时陷入僵局。经过反复研究,审计人员认为应采取心理突破和审计证据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家单位相关人员分别寻找疑点并各个击破。一方面,审计人员利用“神机妙算”工程造价软件,对三家单位的直接工程费计算表进行反向还原,证实了三家单位的直接工程费计算表完全一致,纯系人为泄露相关数据所致,巧合的概率几乎为零;另一方面,审计人员要求三家公司提供直接工程费计算表的工作底稿。在审计人员的多次催促下,招投标公司提供了相关底稿,其余两家公司则表示已遗失、找不着。

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向两家公司负责人阐明中央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向其现场演示直接工程费计算表的计算过程,并通过科学佐证证明:三家公司的直接工程费计算表完全一致纯系人为泄露资料所致,不存在巧合的可能性。最终,在审计人员的心理攻势、明确佐证及科学推理前,两家投标公司承认在编制直接工程费计算表时参照了招标公司的相关资料。

顺藤摸瓜,一起工程建设领域腐败案件现出原型

在项目招投标取得重大突破后,审计组分析认为:招投标公司作为独立机构,将招标资料中最重要的、与标底直接相关的直接工程费计算表等资料泄露给投标单位,不合常理;根据经验,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建设单位的B县教育局直接插手干预招投标的可能性极大。为此,审计组决定:一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与检察、公安等部门沟通,为线索移交做准备;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对某中学项目进行现场调查,以期进一步发现问题。

锁定目标后,各小组捷报频传:检察院十分重视审计揭示的问题,愿全力配合审计组,力争让案情水落石出;同时,已于2009年12月通过县教育局竣工验收的某中学初中校舍改造项目,2010年3月22日审计人员现场调查发现,该工程仍处在装修阶段,尚未竣工,并且还存在多计146.16平方米建筑面积工程造价等问题。

在查明上述情况后,审计组将揭示的串通投标、泄露标底、虚假验收等问题的资料及时移交给公安、检察等部门,公安、检察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侦查,最终查明:B县原教育局局长王某、计财股股长田某插手干预某中学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在工程发包、付款过程中收受贿赂,王某、田某被绳之以法。

审计过程的几点启示

1.思路决定出路。科学、合理的审计思路使审计人员既善于抓住审计重点,也善于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另辟蹊径。该项目中,审计组首先确立了“瞄准大案要案、着力寻求突破”的审计思路,将抓大案要案作为审计项目的首要目标;其次,在调查招投标时碰到困难、一筹莫展时,审计人员静下心来,通过认真分析掌握的线索,采取“心理突破与采集证据相结合”的审计思路,最终突破审计瓶颈。

2.态度决定成果。审计贵在坚持,坚持既是优秀审计人员必备的业务素质,也是查处大案要案的一大法宝。审计项目开始时,是要浅尝则辄、满足于抓常规问题?还是瞄准重大问题、沉下心来、着力突破?不同的选择,其结果定是迥然相异;在调查中,当陷入困境时,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坚持下去?还是就此鸣金收兵?如果说“想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话,那么“想不远、肯定走不远”则是真理,其实,一个大案要案能否突破,有时,就地于你能否在困难面前坚持多走一步或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