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依法治教意见

依法治教意见

依法治教意见

依法治教意见范文第1篇

一、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程

(一)认真总结“六五”普法规划,为“七五”普法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我镇“六五”普法规划工作经过五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硕果,并顺利通过了市、县两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对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剥丝抽茧、扬长避短,按照“精选法治题材、创新法治方式、注重法治实效”的总体要求,借鉴“六五”普法成功经验,为有效、务实、创新拟定“七五”普法规划提供详实的大数据;同时,积极筹备全镇“六五”普法总结表彰暨“七五”普法启动工作大会,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投身于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弘扬法治精神,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大格局,使全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宪法至上,增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们务必深入贯彻学习在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把宪法宣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大力宣传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宣传覆盖面、增大宣传折射面,让法治精神家喻户晓、传播田边地角,从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履行基本权利和义务,用法律手段和法治思维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矛盾纠纷,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

(三)围绕服务群众、服务改革,加强民生领域法治宣传。着眼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贴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宣传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突出社会低收入群体、弱视群体的法治宣传,大力宣传残疾人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的法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依法保护人身财产权益,依法享受社会公共产品等权利,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同时,结合“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而进一步扩大主题活动的影响,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突出重点、因人施教,深入推进“法律七进”主题活动

(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人员,其法律素质、法律修养关系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引领、导航、示范作用。我们务必继续坚持完善《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党委政府领导学法用法年度述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促进依法执政、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带领全镇干部和群众贯彻落实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道路上凯歌高进。

(二)执法为民、依法行政。“谁执法谁普法”是加强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机制,我们务必首先建立健全《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部门年度学法用法评议制度》、《镇中层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采取定期培训学习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强执法人员自身法律素质,从而实践中,严禁依照法定程序、法定职责、法定权限管理行政事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与此同时,政务的公开、程序的规范,通过人民群众自身实践,从而知晓法律法规,形成知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性循环,致使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法治理念植入于人民群众心灵

(三)夯实基础、着重校园。“法制教育,从娃娃抓起”。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一方面完善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岗位工作责任制,完善学校法治教育“五落实”措施,促进青少年学生从小信仰法治、敬仰法治、祟尚法治,从而自觉遵纪守法、远离犯罪。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与学校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校园内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问题,坚决杜绝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净化校园一方热土。

(四)因人施教、以案讲法。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广大村民是我们普法的薄弱环节,但广大村民却是我们普法的主要成员,因此我们一定要针对村民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以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耐心细致地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加强农村广大村民的普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从而自觉利用法律知识,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切身感受法治的红利。

(五)寺庙宗教、正确导航。自由,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我们务必要客观、科学、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高度重视,采取强力措施,占领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尤其针对我镇莲花寺寺庙,我们一定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学法、用法、敬法、守法,在全区宗教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努力为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全力以赴、扎实推进、切实抓好“七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实施

(一)注重工作机制创新,完善普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媒体监督、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法治宣传的强大合力;不断壮大普法力量,广泛发动有关社会组织和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法治宣传,不断壮大和完善普法工作力量;建全完善镇法治宣讲团、法治宣传志愿者、文艺表演队、法治副校长和辅导员队伍、尤其是我镇创建的我县第一支“苗汉”双语法治表演宣传队;同时加强网络、板报、墙报、宣传专栏等传统阵地建设、重点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不断丰富、更新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完善公职人员、青少年和村(居)民普法学校等各类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推进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工作保障,重点是建立健全各类工作考评制度和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二)深入开展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利用三月法治宣传月、3.15、6.25、6.26、12.4等宣传活动平台,大力宣传人民群众关心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针对热点难点问题,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自觉采取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有效融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四、学以致用、务求实效、强力推进依法治镇活动

(一)按照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注重城乡环境卫生、摩托车交通安全、校园周边、企业周边环境治安环境等重点环节的依法治理,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落实《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县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行政部门”、“依法办事单位”、“依法行政岗位”、“依法办事能手”评比活动,增强政府公信力。

(三)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尤其是我镇中学务必精心培育、重点打造,以点带面、辐射全局,推动我镇依法治镇工作全面发展。

(四)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认真组织开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活动,促进广大公务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五、督促检查、认真调研、强化工作指导

依法治教意见范文第2篇

教政法[2003]3号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各地依法治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治校工作思路。但是从总体上看,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现就加强依法治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严格依法办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举办者、教师、受教育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

二、进一步明确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一)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要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精简审批项目,公开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要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依法监督办学活动,维护教育活动的正常秩序;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学校、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要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要依法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机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健全校董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要保证学校的发展规划、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对外签订的民事合同等符合法律的规定;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法人财产。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中小学要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必修课内容,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中小学要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要把法律知识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培训、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把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落实教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作为校长、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学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案件,学校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人、校长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六)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或者漏报。

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中小学一般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合法,符合规定程序;建立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高等学校依法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经过校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并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四、加强对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依法治校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推进依法治校作为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依法治教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的作用,由法制工作机构会同其他部门建立本地区依法治校工作的政策指导、组织协商、检查评估的协调机制,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各职能机构自觉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履行对学校的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形成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合力。

依法治教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法治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BX15024)(2016.01-2016.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2-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描绘出了“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法治中国建设涵盖各个领域,具体到高校,就是要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依法治校已经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2003 年7月17日,教育部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引发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实施依法治校的浪潮;2012 年11月22日,教育部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实施依法治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高校“铸魂工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也会受到辐射和影响。在如火如荼的依法治校进程中,如何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及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依法治校的内涵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教育部于2003年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全面阐释了依法治校的涵义。依法治校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从宏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在保证高校办学自的基础上,加强高校管理,规范高校办学行为;从微观上看,依法治校是指高校依照宪法和法律特别是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来决策和管理学校内部事务,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促进学校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年轻一代形成和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二、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

我国高校治理结构向依法治校进行调整和转变,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障,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内在必然性和统一性,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形势的必然性、高校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方式方法的互补性、人才培养导向的相辅性、内容及属性的相关性。依法治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新常态下相辅相成,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

(二)依法治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和内涵的延伸

在依法治国的视域下,切实推进依法治校是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扩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培养具有法治精神、务实肯干的新一代经济建设中坚力量,对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发展意义。切实将依法治校法治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对高校培养信仰社会主x核心价值观,既遵纪守法又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扎实肯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依法育人的教学氛围是高校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与创新的客观需要。

三、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

结合依法治校的内涵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必要适应依法治校的发展态势,加强教育主体的导向性,创新教育理念,让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向针对性、实效性方法路径研究阶段,切实落实我国依法治校工作部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制定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的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高校章程是依法治校的直接依据,也是法定权利之一。要遵循依法治校精神、坚持章程的促进创新、增强高校自的导向性。高校目前基本都制定了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章程,完善了高校治理结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充分发挥高校章程的导向性作用,落实高校章程中体现的、依法治校的原则和精神,是高校下一步发展的重心和难题。切实按照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反映高校教职工、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观,规范高校治理结构和高校管理权力运行规则,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及行业竞争能力,体现高校办学特色和教育发展方向,强化章程建设实效性,着力解决高校运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突出章程指导下的高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使章程成为依法治校、依法育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保障。

2.加强高校制度建设,逐步减少人治因素,促进高校管理向法治化转变。高校管理人治化是我国高校发展的顽疾,民主程序难以有效落实,严重影响依法治校的推进,也难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示范效应。高校制定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权益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涉及高校治理结构的制度,应公开征求意见、通过民主程序充分讨论,部分重大问题还应采取听证方式等各种不同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表达和体现。加强制度化建设的宣传和落实工作,使高校管理制度系统化、程序化、常规化,对偏离制度行为应建立惩戒机制,提高依法治校工作落实过程的合规性。

3.规范高校治理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加强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逐步养成需要依法治校的育人环境,规范决策行为和执行程序是依法治校法治环境的基础。高校要依法推动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可延展性,充分发挥高校理事会(董事会)机构的决策职能;高校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损失,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应依法追责。

4.健全高校民主监督机制,提升大学生参与程度。高校要积极拓宽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监督的渠道,健全学生代表大会,落实学生在可控范围内的民主选举权、自主决策权,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发挥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制定学生管理和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制定过程,积极探索大学生代表参与高校决策机构的高校治理结构。

5.积极探索高校家长委员会制度,发挥家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应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长拜访日,完善依法治校制度,引导家长委员会参与并监督高校管理,参与高校教学工作,促进高校与家庭良性沟通,扩大家长对高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资源与高校合作,进而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6.营造权利意识氛围,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学生工作是高校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对学生权利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要切实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学习、参与社团、社会实践等各项权利不受侵害,杜绝违规收费以及由于高校过错而造成的侵权行为。依法治校可以体现公平、公正、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法治精神和制度化建设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树立高校法治形象,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接受程度,提升身份认同感,规避不必要的抵触情绪,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条件,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局限,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必然是承担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选择和培养具有依法治校意识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至关重要。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教育,在依法治校的新形菹拢应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局限,重视和加强对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作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高度重视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转变,高校教职工自身专业素养要高,自身功夫要硬,否则难以以理服人。高校要切实强化教职工依法依章办事、依法治校行为意识,认真组织教职工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在新聘任教师的入职与在岗培训中,明确依法治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提高高校教职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8.依法治校改革高校职称评定体系,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需要释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潜能,创新高校职称评定体系,依法治校建立称职就应该顺利晋级的职称评定制度,革除职称评定领域权力垄断和寻租空间,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体现教育价值公平性,正向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价值取向提升工作积极性,学习和借鉴台湾等地区职称任期内称职即无条件晋升的自然晋级机制。改革现存教育课题和科研实践途径,废除学术成果和科研课题评定体系,消除“官方课题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问题,减轻职称评定评分过程“天下文章一大抄”、花钱买学术现状,尊重科研成果和学术创新,打铁必然自身硬,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样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学说服力和可信度,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9.依法治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解决教育效能和荣誉评价机构婆婆媳妇一肩挑顽疾。特级教师、政府层面荣誉等领域已成为高校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顽疾,是教育腐败历史性源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重灾区。教育效能及荣誉评价体系扭曲严重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成“课堂说一套,实践变一套”,难以自圆其说自我立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使依法治校成为空谈。应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及荣誉第三方评价机制,把选择和评价权力交给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无关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确保政府奖励和特级教师荣誉评审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承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专业教师能力和荣誉正向相关性,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10.建立高校大学生申诉制度,规范纠纷解决机制。建立高校校内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应当成为我国大学生权利救济主要形式,是大学生权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抓手,能有效解决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潜在的法律纠纷。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意识,增大高校治理中权力滥用的风险和成本,从而降低权力滥用和腐败可能性。大学生通过申诉机制行使申诉权利时,要遵守申诉制度,结合事实依据,提出申诉理由和申诉意见,必然对申诉制度以及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理解,对行为后果进行剖析、反省和预判,这个过程恰恰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鲜活案例,也是自我法治教育的良好方式,促使大学生理性审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法治观念,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目前,大学生行使申诉权问题依旧是我国高校目前值得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申诉权利“口头喊得响、行动落实慢”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申诉制度和申诉机制的缺失,难以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难以对权力形成有效抑制和反抗,更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公民基本人权、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等基本法治理念,理论和现实严重脱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课堂教学层面,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在依法治校过程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路径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渠道和挖掘的空间,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是具有持久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思考和探索,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法治中国为其提供了新的最佳契机和全新视角。我国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新途径,努力提升教职工的法治素养,营造高校良好的法治环境,将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引文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年1月19日)。

参考文献:

[1]闵辉.论法治理念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2(2):45-48.

[2]朱红萱,余礼信.依法治校启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5(8):47-48.

[3]何丹.依法治国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6):57-58.

依法治教意见范文第4篇

我校按照梅河口市教育局关于“七五”普法和2017年普法工作的要求,以《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经过学校班子会和校委会、海龙镇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共同努力,切实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和依法治理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我校以梅河口市教育局关于普法依法治理的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以解决师生及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了普法依法治校工作。全面落实了年初的普法计划,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法制校园”为主题,大力开展了普法依法治理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律、守法律,依法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意识,创建了“平安学校”“法制校园”。

二、为加强对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校园管理的立体结构

根据我校管理制度和领导班子的实际情况,为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确立梅河口市第四中学一体校法制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XXXXXX

各政教主任及班主任

三、规划落实了领导小组职责

(一)职责。负责拟定学校普法和依法治校的规划、实施方案及考核验收方案。组织协调全体师生学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培训,搞好考核验收。(校长室和党办)

(二)任务。每学期至少召开二次会议,总结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校长室)

(三)总结经验。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典型培养,总结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校长室、政教处、团委)

(四)检查指导。组织普法工作检查活动,对所属部门法制宣传活动提出指导意见。熟悉和掌握普法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适时传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政教处、团委)

(五)提出意见建议。组织开展普法、依法治理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适时地向党支部提出解决意见或建议。(政教处、团委)

(六)协调家校社区。负责社区、家庭、学校之间的协调、联系,定期听取意见,保证法制教育的普及、落实。(政教处、团委)

四、开展的活动

(一)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按照青少年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教育。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利用升国旗仪式、讲座、考试、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大力加强法制教育,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培育校园法治文化。

(二)开展了“法治进课堂”活动。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将法制课融入思品课当中,推进了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

(三)开展“法治进教室”活动。充分利用教室这个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每班出一期法制宣传内容的板报;二是每位学生出一期法制宣传手抄报;三是每个级部张贴一次法律知识宣传单;四是每个班级召开一次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

(四)开展“法治进学校”活动。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求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建立健全校党政班子领导学法制度,进一步提高班子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引导学校教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按计划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增强广大教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依法建制、依法管理。同时通过办板报、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五)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切实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建立人民调解制度,妥善、依法化解学校教职工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不发生集体上访事件。

(六)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的时间。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合理安排作业数量和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七)减轻过重课业负担。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对儿童成长规律、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有关政策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对“减负”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断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广泛征求教师、家长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全社会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八)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渠道。以强化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推进民主管理监督为重点。制定《XXXX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XXXX校务委员会制度》、《XXXX家长委员会制度》,完善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九)完善教育风险管理。积极推进校方责任保险参保工作,加强对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纠纷调处的指导,积极协调督促有关单位,使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事故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化解理赔,切实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十)规范招生、分班、排座、减负等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规范招生办学秩序,全面实施“阳光工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收费规定,严禁学校和教师个人乱收费。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参加补课班等。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创造性。注重对依法执教和廉洁从教法律法规的学习,把建设“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缺少创新。

(二)派出所到校宣传的次数少。积极与司法机关合作,由于XXX派出所业务繁忙,缺乏人少,因此到校宣传法制教育的次数有些少,聘请较难。

(三)介入现代媒体不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对加大宣传力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我校因受客观条件限制,电教设备不够用,因此,在使用电教手段上不够丰富。

(四)缺乏物质表彰。对普法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予以大会口头表彰,缺少物质方面的表彰。

六、今后工作

1.加强与海龙镇派出所之间的联系,多请派出所的同志到校作法制报告。

2.争取创造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依法治教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改革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大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纳入重要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然而,作为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还很薄弱。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拟结合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实际,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强化学校内部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和监督力度

权力必须得到制约和监督,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和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规范学校内部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制度化、程序化,防止权力被滥用。第一,要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要按照《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做到“凡是有关学校发展方向、基本建设、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第二,要完善重大决策执行制度。正确的决策是基础,正确的执行是关键。职业学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完善重大决策的执行制度,提高有效执行能力。第三,要完善决策监督制度。要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相对分设,相互制约,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并且,通过监督制度建设,实现对不当决策和执行的补救,及时发现重大决策失误,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明确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提醒决策者慎重用权。

二、完善社会化的资源支持和监督制度

学校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需要社会资源的支持。特别是职业学校,由于社会化程度最高,更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外部资源支持和监督体系。第一,要通过社会化吸引外部资源支持。按照《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扩大校企合作,要“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第二,要通过建立学校董事会等方式,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学校董事会的设置和人员构成要照顾方方面面,通过董事会来引入外部力量监督学校运作。以香港的学校为例,香港的大部分学校里面都有校董会,其中,校董会对具体的办学、教学方面不干涉,主要是以香港市民的身份去监督学校,对学校资金怎样运用,用在哪里等重大事项实行监督。

三、依法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

制度建设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的重要机制。依法治校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通过依法治校,实现各项工作法治化,避免人治的干扰,实现学校的平稳可持续发展。职业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情况直接反映学校管理的理念与水平。要做到依法治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依法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校要依法办学,首先要依法教学。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第二,要健全依法治校体系。通过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家长意见、公众意见、用人单位意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保证招生、就业、人事、资源配置等活动规范、透明,并实现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第三,要完善奖惩制度。通过完善奖惩制度,推动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依法治校。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职业学校的制度建设和全面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