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治思想;德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74-01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教育的课程。其中这门课程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课成为了学生培养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脱离实际的现象、单纯强调升学率等,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严重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课中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过后、所有制、组织形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不仅为学生的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观念。更重要的是社会上网络媒体的大力兴起,更是为腐朽的文化提供了蔓延的机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较多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所说的各种社会问题,相关教育部门严格要求学校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坚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逐步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中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必修内容的同时还增加了八个选修课程,这样便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育发挥提供了更多有效的途径。

但是从目前学校的德育状况来看,大部分德育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并且存在大量存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思想教育效率低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地位较低。高中师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语数外等课程;其二是思想政治课程德育的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通过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没有较大的关系,还有一部分认为德育脱离实际的情况更是严重;其三,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落后。目前,很多高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直接灌输式,这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便导致思想政治课德育缺乏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德育优势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明确思想政治德育的目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思想政治课的品德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够达到社会规定的标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课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功能的发挥。要想让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并且制定出清晰明确的育人策略。

(二)加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力度,创造有利于德育条件

在应试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很多高中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授过程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是单纯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而严重忽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以根据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正确的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政治素质发展状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提供重要的保障。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坚持将结论性的评价和形成性的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转变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坚持实现主体多样化,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使师生之间能够共同参与交流活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应该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促使思想品德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作为政治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素养;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多元化的教师培训课程,以此来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队伍建设。

(四)理论联系实际,把时事政治引入课堂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判断能力较强。常常感觉到目前思想政治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严重脱离社会实际,教师所讲的内容也与自己的生活不相符。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让学生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到位,对社会生活产生困扰。因此,需要让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联系实际,不断融入实事政治,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能够更好的发展。

(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思想德育

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能够更加适应思想政治德育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政治思想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单纯应付考试,而应该重视学生思想综合素质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通过实际证明,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利于顺利完成思想政治教学任务,以此来提高德育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现状;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高校大W生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属性表现出的心理上的接受和价值上的选择,进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笔者选取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材料学院、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学院的207名在校生,通过调查问卷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相关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认同现状进行分析。

二、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主要内容

1.思政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对思政理论课程价值上的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个人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从而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2.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教育环境传递正确的认识与理论知识,最终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教学方法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认同。

3.思政理论课程的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呈现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展开,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认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教材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认同。

4.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素质。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的成效。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素质的认同主要是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209份问卷,有效问卷共205份,问卷有效率约98.1%。在调查对象中,男生108人,女生91人(缺失值为6)。通过对收集材料的分析整理,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认同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

1.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存在良好认同。(1)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这一观点,52.6%的学生比较认同,24.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这一观点,59.3%的学生比较认同,19.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一观点,38.2%的学生较为认同,21.7%的学生完全认同。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设置比较认同,认为其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实现全方位的成长。由此可见,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关键作用。(2)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观点,58.5%的学生比较认同,11.3%的学生完全认同;对“教材内容紧跟时展,教学方式手段能够吸引大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一观点,42.7%的学生比较认同,25.6%的学生完全认同,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教学方式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充满了信心。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选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3)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比较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观点,60.1%的学生比较认同,22.5%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遵守法制和纪律”这一观点,64.1%的学生比较认同,21.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这一观点,49.8%的学生比较认同,10.1%的学生完全认同,这说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比较认同。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够发挥教育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知识牢固,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将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认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良好的认同表现,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不贴近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能力素质偏低;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不高。

四、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探究

笔者通过梳理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并给予启示。

1.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政治认同的教育任务,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达成这一目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坚信思政课程能够引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与现状,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的思想文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围绕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说服力较弱,这较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中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现实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社会实际,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其学习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价值。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应突出多样化、灵活化、学生主体化的特点,借鉴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心理学教育中心理疏导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不断增强。

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使他们善于学习和研究新问题、新理论,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理,使思政理论课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各项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制度以及实践教学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思政理课程建设。

五、结语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指导,使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增强对思政理论课程实际价值的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爱萍.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WWw.133229.CoM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25-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履行社会主义大学职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旨归所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的意义所依。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概念和含义是开展研究的基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阐释

实效是指事物或者是行为达到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通过和特定的目标比较而得出的。实效性,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或者结果接近目标的程度,就是所谓的实效性。实效性是人们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实践价值的标准。同时,实效的获得也蕴涵着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因此实效既是实际的效果和要达到的目标,也包含了实现目标取得效果的实践过程,是目的、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实效既是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行为的最终归宿。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特征分析

(一)内涵的复合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衡量其效果的重点,不仅仅是大学生当前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即“当前量”,更重要的是经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一渠道后在原水平基础上的“增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静态水平,又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动态增量,其标准应该复合这两方面的元素。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渐近的、连续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当前,更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

(二)目标的契合性

根据“效果”一词的含义,效果是某种行为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这种行为的结果和原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后得出的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相比较后得出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契合度越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就越高。“实效”是“行为结果”和“行为预设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定得越具体,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性也就越容易彰显。

(三)过程的动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处于社会中的发展个体,其思想行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处于发展的社会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地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纳入其中,教学对象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这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过程具有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性”。

(四)效果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个体――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大学生因其成长经历和阅历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大学生个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对于知识的接受、认同、内化、外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也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的内涵解析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行为,就其本身来说,衡量其教学有效性也应该包括知识层面接受、理念层面内化、实践层面外化三个维度。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体系课程化、体系化后,按照教学要求和大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教学的形式,以知识的形态传授给大学生,以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行为能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理论的认知层面,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各种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激发政治情感、形成政治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因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性维度。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澄清几个认识。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的误解。诚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导和观念的形成。没有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领和观念的形成就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会自发形成,正如列宁认为“社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只能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并不能自发形成,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而形成。因此有效的“知识传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前提。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衡量不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在于“知识接受”。这种接受,不能停留在外在压力下的“被动接受”,而必须是政治认同下的“主动接受”。因此,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仅仅用卷面考试成绩来衡量,显然是片面的,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必然也必须要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掌握程度看作一个重点考查因素。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之一,是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形成知识性接受。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初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指导实践,也即是说将知识内化为思想观念,观念再指导行为。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维度。

理念内化,就是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其自身思想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外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改造,实质上是在外界思想引导下受教育者自身产生思想,进行思想体系的“建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场域内,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其本人原有的思想素质、周围环境影响、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有关联,只是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已。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准确把握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并“因势利导”地克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影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影响,这些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内化,其动机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这种接受只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记忆,那么这种接受是被动的,这种内化是浅层次的、暂时的。只有这种内化的动机来源于内部,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所承载的政治理论,理论的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种接受才能变为主动,这种内化才能变为深层次的、永久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程度,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理论体系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难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意义所在。

(三)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

人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又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对社会发生作用,能动地影响、改造着客观世界。因此,观念的形成,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后,外显出的实践活动状态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的重要结果,这才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者、实施者最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终极性维度。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的支撑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归宿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目标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内容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实践成果来验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归宿,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离开了“行”,去谈“知、情、意”是没有意义的,离开了外化的实践去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也毫无意义。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中,一方面,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取讨论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增加知识”,更要“增强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考核为手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实践性的因素,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单纯的知识考核模式,不足以或者不可能衡量出一个人思想素质的好坏,同样也无法评价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高分低能”不仅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完全消解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来说都是无益的。

当然,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化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体现的三个维度,而且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我们不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维度来谈教学的效果。从某种层面来说,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化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的衡量不能或缺任何一个方面。从另一个层面说,知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起点,理念内化是过渡点,实践外化才是终点。因此,这三个维度对于教学实效性来说其含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体现,其实现过程和衡量标准也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过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特点和维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 参 考 文 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38,1237,1504.

[3]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M].学术交流,2009(9):168.

[4] 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体系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参考标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和理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的原则、方向和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为让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基地,其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科建设要从专业建设做起,专业建设首先要从课程建设开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一、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人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1]。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离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就失去其最终方向,因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就不可能。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因为人的现代化是衡量社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2]。简言之,人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从传统状态向现代状态的转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素质也应适合时代的需要,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因此,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素质外化为行为与观念的重塑。由于人处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传统因素的影响,因此,人的现代化在每一个国家与地区有不同的内涵,但个性标准蕴含共性标准。

国内学者在分析国内外个性标准时提出共性标准,人的现代化特征包含以下方面:(1)自主意识:(2)创新意识;(3)个人效能感;(4)竞争意识;(5)求知欲:(6)科学精神:(7)公民意识:(8)开放意识;(9)协作精神;(10)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人的现代化”的普遍模式,或称共性标准[3]。

实际上,人的现代化主要包含观念与行为两个层面:就观念层面而言,包括价值观、民主法制观、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等;以行为方式层面而论,包括自主性、创造性、高效性、竞争协作精神、生活方式现代化等。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呢?人的现代化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教育的结果。英格尔斯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从其社会功能看,是为实现现代化为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人的现代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改造、教育与塑造,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又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深化,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人的现代化与课程设置

如何培养既能满足现阶段所需思政专业人才,又能为未来中国社会现代化储备人才,这就要求当下在高校的思政专业中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通过课程体系进行明确。培养目标中学生所具有各种能力是通过相应课程学习而获得的。因此,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由于中国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政专业培养目标应分为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或最终目标。从其短期目标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面向当下主要体现在社会中培养与塑造现代公民意识;从长远目标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面向未来时应着重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只有明确了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学科性质、专业内涵。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其学科性质、专业内涵,又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体现学科性质与专业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转变人们的思想和指导人们行动”,这一内涵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与根本方向。“突出了它的政治性和自上而下的指引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立场、观点和出发点的社会行为”[4]。因此,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面向当下主要体现在社会中培养与塑造现代公民意识。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的特性。如何正确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具有政治性、指导性与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应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需求作为其导向,以培养适应社会转型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面向未来时应着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目标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内涵与根本任务,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张澍军认为课程建设可以重点考虑五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二是内容精细化层面的;三是历史层面的;四是国际层面的;五是交叉学科层面的,并认为直接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应占有二分之一左右[5]。五个层面从宏观到微观,从纵向到横向,涉及方方面面。从其五个层面的课程设置看,实际上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与拓展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出发,其本身固有的体现专业本质特征的课程应该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类课程由于专业本色,在短期内不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改变。从其外延看,由于社会变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亦相应变化,以适合社会的发展。因此,此类课程是相对变动的。

第一类课程的建设主要依据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本质特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为其目的,其根本任务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涉及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分。如果教育主体不具备现代人的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谈何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也就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因此,教育主体的培养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凸显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其目标的保障。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课程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其本质特色。第一类课程又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体现出思政专业的内涵。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二是思想道德修养,此类课程一般作为公共课程开设,但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征,在其本质要求方面要高于其他专业,因此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应加重比例,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才能真正“立德树人”。三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学科,“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6]。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人相关联,通过思政专门人才去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从而达到其目的,这需要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宣传的策略,使党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法规通达于人,使人真正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公民意识,从而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因此,此部分应注重传播学等相关知识的训练与培养。

第二类课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从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课程的类型看,它属于选修课范畴,体现时代特色。鉴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政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课程应依据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服务范围与对象而进行构建。一般而言,现阶段高校思政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能胜任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须得到相邻学科的支持,如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只有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丰富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具有现代视野的复合型思政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与服务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延课程可以从几个学科门类进行构造。第一是哲学课程,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或者哲学通论一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哲学修养,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第二是政治学课程,如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第三是法学类课程,主要以了解当今中国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为目的,如法学概论;第四是经济学类课程可以开设中国现代化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等;第五是社会学类课程可以开设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其他课程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地方特色弹性开设,拓展性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地方高校面向基层服务,可以相应地增加社区工作或农村工作等相关课程,具有灵活的特性,反映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性课程维持专业本色,拓展性课程适应时展,既体现出专业内在的相对稳定性,又体现随着社会发展的可变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乃至最终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它是改造人、教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从学科特色开始,学科建设要从专业做起,而专业建设则反映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大量专业的思政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始终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专业内涵发展,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即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许晓春等,编写.二十一世纪展望.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01:64.

[2][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05,第1版:7.

[3]马兆勤,周恩善,编著.新时代与新德育.西安出版社,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