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第1篇

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根据教科室的统一安排,本学期全组教师都参加了校本培训活动。主要的内容有:组内公开课、试课、专题讲座。开课教师都能认真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并有层次性。课后我们能及时安排交流、反馈。每次都有主评、记录。郑兴利、林丽丽、孙启会等老师的课受到好评。汤志凡、余秋莲老师的新授课别出心裁。缪招娣老师做专题讲座。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此外我们还分备课组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针对疑难课、专题复习课等不同的课型。由主备教师主讲,其他老师参与研讨。研讨中我们进一步明晰对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和复习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我们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专题培训。每次模拟测试后我们组都能及时做好交流、总结,对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下阶段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改进。

二、以语文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语文组老师积极参加县市级教学教研活动,如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复习会议,县xxxx年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提高班活动。县九年级质量分析会议等。会后我们都能及时探讨、交流,针对不同的课型,及时反馈,不断促进教师的成长。

三、参加各类教学评比,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组郑兴利老师、缪招弟老师、孙启会老师参加县初中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荣获二等奖,童小燕老师的论文《立足校内,内外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的探索》荣获县三等奖。

四、及时开好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情和学生的需求。

本学期进行两次学生座谈,主要针对学生课堂学习、作业及考试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考前心理等问题。另外要求学生对本班语文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大部分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我们能及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以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予以解决。满足了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教学常规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第2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大事。目前我国很多民族院校都担负着民族预科培养的任务,竭尽全力为各大高校培养合格的预科生。提高预科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良好教材的使用。目前我国民族预科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编订的材。我校也不例外,一年制A科B层使用的英语教材正是民族司指定教材《英语》(2014年

版)。英语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主修课程之一,是最难教也是最难学的课程。教材是实现教学理论、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建设和合理使用预科英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该研究的对象是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15级一年制本科预科B层班级的学生,共450人(有效问卷438份)。调查的问题是关于他们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英语》(2014年版)的使用及评价情况。

2.研究工具。针对预科英语教材,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设计了“关于一年制B层《英语精读II》课程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个人情况 2)学生对《英语》教材编写内容的看法 3)学生对英语精读教学的看法。所有问题均为选择题,除最后一题外,其余部分每题均设计4个选项。

3.数据收集。笔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民族教育学院使用该教材的45个B层班级中,每个班级随机抽取10个样本学生。各班英语精读老师在课后安排一些时间让样本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调查数据输入电脑后,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数据,下面将我校一年制预科B层学生对预科英语下册教材和教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1.对《英语》编写内容的看法及建议。预科英语教学主要围绕词汇、课文阅读、练习和语法四个板块进行,因此问卷也是针对教材中这四个方面的编写内容进行调查的。超过60%的学生认为所用教材的内容和语言比较贴近现实生活,整体比较满意。但有24%的学生认为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难度比较大;29%的学生认为词汇量比较多;55%的学生认为语法比较系统,但也有37%的学生认为课后练习对巩固词汇和语法的帮助一般。

在最后的开放性问题中,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对英语教材的看法或建议,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有些文章内容较陈旧枯燥,建议更新一些当下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文章。(2)课后练习有的题型已过时,建议结合英语四级考试设计练习,比如短文选词填空、段落翻译。(3)教材过于重视阅读,缺乏口语练习。

2.对英语精读教学的看法及建议。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语法知识或词汇积累不够导致阅读困难、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导致不能较好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阅读技巧导致难以理解文中长句或把握文章大意。因此,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帮助他们改进这些问题。

75%的学生认为老师应该详细讲解书中单词及其相近词汇的用法辨析,并结合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7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解课文之前要有相关话题导入,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分析文章的发展脉络、文章大意和结构等。

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着重讲解以下几方面:语法、词汇、翻译、语篇分析、做题技巧。68%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课比较注重课堂气氛,因此77%的学生希望老师采取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老师能够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在最后的开放性问题中,学生主要是建议老师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多组织一些课堂或课后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结论

总的来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一年制,2014年版)是不错的,秉承补预结合的原则,将词汇进行梯级标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能力掌握不同等级的词汇。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课文题材多样,而且练习形式也丰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增加了补充阅读和段落写作部分。但是从预科学生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教材的趣味性有待提高,包括文章的文体形式、文章题材与内容、课后练习内容与形式等方面。

当然本项调查研究只是代表了我校1所民办高校部分预科学生对《英语》(2014年版)的看法,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而且调查问卷对相关问题广度、深度和精确度的设计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本项研究仅是探索性研究,且受调查者人数少,涉及的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有限,因此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谢智乐,覃红.近10年来我国高校民族预科英语教材与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建议

高中语文的内涵和深度相比小学、初中来说,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不少高中生反映对高中语文都不是很感兴趣,觉得很枯燥,如果老师的讲课方式没有什么新颖之处,更会加重这种心态。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这种问题,积极解决这种问题。

一、适当改变师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和地位

以前课堂上,总是老师在不停地说,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听,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完了,学生并没有接受多少知识,课堂上睡觉的、做别的作业等各种行为。这种现象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出现是很平常的。而在课改后的课堂上,老师应该一改以往的作风,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

二、营造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多提问

语文课堂本来是一种多彩多样的课堂,但是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现如今在各个学科中语文课反而是大家最不重视、感到无聊的课堂。因此,笔者建议在课改以后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一种活跃的氛围,而不是压抑和死气沉沉。老师应该多提问,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在这个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最关键的是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有兴趣,学到更多知识,考取好成绩。

三、老师除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应该设置多样的活动

传统教学就是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流程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现在我们应该提倡老师可以花一点心思,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活动,或者让学生试着来讲课。这种形式比较新颖,可以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四、针对语文各个板块而教学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实例新课标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42

本文以2015年江苏省J老师的高三英语课堂为对象,从新课标的角度解读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课堂分析

J老师的课题为高三英语的Reading部分,其教学内容以六个词汇为中心,同时辅以文本的阅读赏析。

首先,J老师以个人秀开场,将本课主要的六个词汇串联起来融入其自我介绍中,既预热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自然地引出了教学内容,并给出交际语境下的使用实例。这正是J老师充分立足于课程标准,对于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的体现。

其后是课文内容阅读。一是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之前所示的六个中心词汇,然而J老师似乎忽略了评价过程,在学生答对时没有赞赏性的鼓励,答错时也缺乏实质性的回应,没有落实新课标“评价建议”中“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这一条,作为观摩者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答完坐下时失落的表情。二是要求学生对一幅图片进行描述,但J老师似乎过分执著于预期目标,不断提示和诱使学生往预期答案上靠,当三次诱导失败后便抛开学生,给出答案让学生直接朗读。这不但无法实现课标所要求的“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习者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甚至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标准答案”而放弃思考,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课堂的第三部分是对于六个中心词汇的解释与应用训练,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这里采用了选词填空、同义词替换、辨别词性、句型操练等方式解释和巩固词汇意义及其用法,遵照了“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要求。其中“虐待小狗”的图片描述环节尤其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激起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渴望和需求,使其在真实的交流中主动运用和掌握语言。但J老师仍更多的关注于既定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流程,常常错失师生互动中本可以激发思考和观念碰撞的机会,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核心教学理念。

在课堂后半部分,J老师播放了有关课文中美国脱口秀明星的视频。这一做法立足于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拓展文化视野的窗口,“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之后,J老师以一首乐观积极的原创小诗结尾,体现了课标“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要求。课后作业是请学生搜集有关笑容的名言谚语,与班级同学分享和交流。这个任务虽然简单,但对于拓宽知识面、增进同学友谊、加强英语学习氛围十分有益,且不会占用高三学生太多时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

二、讨论和建议

在本次课堂观摩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对于教师理解和实践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有以下几点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其个性差异,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创设真实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感受语言的内在魅力;注重学生话语所表达的意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创作,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妥善处理语言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错误。

对语文老师的教学建议范文第5篇

我校处鄞州西部,是一所农村学校。相对于别的科目来说,语文学科研究一直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培养年轻教师这一方面,一直是我们盲点。而现在的教研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与不足。教师上完公开课后,其他教师对其进行评课,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里评一点,那儿评一句。上课的老师无法正视自己的不足,也无从下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系统的反思与改进。这样的评课方式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现状要求我们教研组必须开展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讨活动,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发展。那么如何引领教师在创新精神和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提高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自我研修能力,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呢?即如何实施四大校本研修策略,让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究、学会发展”。经过探究与摸索,“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校本研讨活动随之产生了。

二、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的指导思想

“会诊”,原本是指各科专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是与传统的“全科门诊”不同的。我们将此专家分科“会诊”运用到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开展“会诊式课堂诊断”,“会诊”的对象是某位年轻教师的某堂课,“会诊”的医生是参加校本教研的全体语文教师,通过教师的“会诊”,对教师的教学各方面进行诊断,细数健康状况,描述病情表现,分析病情原因,提出治疗方案,进行调理治疗。

宁波市北仑区蔚斗小学的严雪霞老师认为,会诊式行动研究实际上是反思性教学的一种形式,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注重教师的自我反省和集体协作反思。同时,会诊式行动研究具有很多行动研究特点,它更加遵循研究规范,更注重理论在研究中的价值,更强调合作在研究中的作用。

三、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的实施过程

1.根据课型,确定内容,进行执教――寻找病情

从2008学年起,结合我校的教研活动主题,每个学期开展一次“会诊式课堂教学诊断” 校本研讨活动。学期初,先根据本学期研讨的课型确定公开课内容,然后指定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先自行设计课例,确定“问诊”(执教)日期。教研组按年级段成立六个“专家会诊小组”,手持“问诊单”(课堂观察记录表) 进行现场听课。

以精读课文为例,我们从目标落实、学生倾听习惯、口语表达、朗读、书写指导和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等六方面进行会诊分析。

以略读课文为例,我们从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精略相辅、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等六方面进行会诊分析。

以口语交际课为例,我们从目标落实、教学效果、学生倾听、自主学习习惯、口语表达、合作学习、语言训练层次和教师教学评价等六方面进行会诊分析。

每一种课型的研讨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根据课型来制定课堂观察记录表,体现了会诊课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专家诊察,组内交流,分科会诊――分析病情

上课后,被“会诊”的年轻老师根据“问诊单”(课堂观察记录表),首先逐项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会诊小组”成员先以年级段为单位围绕各自“诊疗目标”,根据课堂观察记录表,细数“病人”(上课教师)的“健康状况”,描述“病情表现”,年级段内达成一致意见后,由组长进行局部分析,提出初步的治疗方案。

如在一次略读课文教学――《果园机器人》的会诊活动中,诊察“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诊小组老师发现执教老师的“病状”是教师讲得过多,抑制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提出“治疗建议”: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又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观察中的发现》的会诊活动中,诊察“语言训练层次”的会诊小组的老师发现执教老师的“病状”是:在“语言训练层次“第三层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努力用言语打动别人,为下面的写作做准备,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讲述不够生动具体。提出“诊疗建议”: 在第二层次训练――能用上具体的事例来夸奖别人时,应当大面积地让学生说。可以先让优秀的学生先说,再让其他学生仿说。

3、组内研讨,改进方法,提出建议――寻找良方

在这一阶段,执教老师和六个会诊小组成员集中,展开教学研讨沙龙活动。先由执教老师反馈自我诊断情况,然后由六个会诊小组的代表汇报各自年级段“诊察状况”,提出局部“治疗建议”。接下来,大家一起集体会诊交流,从整堂课的角度进行“病因分析”。执教老师更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可以对“会诊专家”提出的“病状”和“治疗建议”进行解释或反驳,经过集体讨论还可以消除一些“误诊”。最后,会诊小组和执教老师达成一致意见,开出“良方”,提出详细完整的“治疗方案”。

如在上述的略读课文教学――《果园机器人》的会诊活动中,经过研讨后,参加会诊教师提出“治疗建议”: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根据教研组教师的研究,建议上课的老师设计一份“自主阅读卡”,先选择一个重点进行分析、讲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习得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这样既体现了略读课文“精略相辅”的教学原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4、确定课例,吸取建议,再次执教――验证良方

第一次集体会诊后,执教老师根据“治疗方案”,对执教的课例进行反思、修改、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执教老师还要在语文研究小组老师的协助下,商讨教学策略,通过学习教学经典,观看名师录像,对照自己上课录像等方式寻求更合适的良方,以快速有效地治疗自己存在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有意识、有目的、有条理的“治疗”之后,执教老师再次上课,以验证良方。

5、再次会诊,自我诊断,针对分析――解剖药方

第一次会诊时,那些“专家”给出的药方是否具有实效性呢?执教老师对照第一次会诊中出现的病症,对二次课例进行自我诊查反馈。会诊小组的专家从课的整体着眼,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诊查,会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重复出现的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比如老师第二次执教《果园机器人》时,教师根据会诊小组开出的药方,设计了一份“自主阅读卡”,要求学生自行研读“在发明机器人时,碰到了什么困难,分别是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堂上,教师讲得不多,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篇文章阅读提示中要求把握的重点是:要求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神奇、有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教师对文章教学重点的把握发生了偏差?“专家小组”经过反思,得出了原因:是因为开出的“药方”中还缺少指导教师如何把握略读课文教学重点的建议。

6、共同反思,集体研讨,提高效率――治愈疾病

第二次会诊,反思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执教老师要反思:在二次上课中“毛病”是否“痊愈”了?会不会发生“老的毛病”是“治愈”了,但是却出现了“新的毛病”这样的情况呢?会诊小组的治疗方案有没有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药效”如何?我该怎样彻底治愈“疾病”?其次,会诊小组成员也要反思:会诊小组开出的“药方”对这个教师适用吗?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如果有,为什么会产生?怎样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呢?我们的“治疗方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对这位年轻教师的成长有没有帮助?

如在略读课文教学会诊中,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药方,经过“专家小组”的集体会诊,得出了以下的建议: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

(1)教师要学会做一名高明的教练员,帮助学生自我建构。

(2)教师要学会做一名灵敏的导航员,帮助学生纠偏掌舵。

(3)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关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把握,“专家”的会诊意见是: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这才能做到该”精“的精,该”略“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