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研究

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主题教学思想是窦桂梅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创造总结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新模式。主题教学以“主题”带动课堂教学,以“主题”为主线引导课堂,将零散的内容串联起来,凝聚在一起进行教学。本文在对窦桂梅主题教学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探索主题教学过程中的优秀语文教学经验,并试图将其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窦桂梅主题教学启示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经过教师选择出来的文本关键所在,是能够开展教学的文本要点、核心,是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而主题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是对“主题”发现和体验的过程,是通过一个主题将内容串联起来,教学环节和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紧扣课文,使文章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是窦桂梅老师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结合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新模式。

一.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内容组成

(1)三个超越①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我们应该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但教材并不具有唯一性,窦桂梅老师提出,我们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超越教材,即不仅就书本上的一篇课文来进行学习,应该根据课文实际情况来创造性地拓展教材,并且选择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作为辅助阅读,从而拓展、延伸书本中的内容,超越课文,超越教材。②立足课堂,超越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场所,课堂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收知识和发展自己,但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定位,学生和教师不应该只是拘泥于课堂之中,语文学习的外延应该在课堂以外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要在把握课堂、立足课堂的基础之上超越课堂。例如窦桂梅老师会带领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悟情感,学习语文知识。③尊重教师,超越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建平台,让师生之间可以共同探讨交流,教学相长,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表达自我,也需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勇于去质疑,从而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要在尊重教师的基础之上,超越教师。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也是学习者和研究者,应当努力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⑵五个主题①主题识字在主题教学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窦桂梅老师提出了主题识字教学板块,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采用创设情境、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所谓的主题识字不仅仅是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识字和认字,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建立起与汉字之间的联系,从而领略和体会汉字中的历史与文化魅力。②主题讲读主题讲读是五个主题中的核心部分。主题讲读是指对教材中需要精读的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在深入解读文章的基础上提炼出可以带动全篇的主题词,再围绕主题词来开展教学。在教学之中,要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在明白文章文意、学会阅读学习课文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体会文章的韵味和情感,深入理解主题。③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依据划分的不同主题,将同类主题的文章串联起来,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阅读,从而构建起这一类别的框架。窦老师带领清华附小语文教师共同编写的《小学语文质量目标手册》会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的选择遵循“经典性”、“序列性”、“趣味性”的原则,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窦桂梅老师还会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主题推荐课外阅读,扩充课堂容量。④主题作文窦桂梅老师倡导的主题作文要求作文紧扣主题,以主题为立足点,学生围绕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写作知识,锻炼提升写作能力。主题作文以“主题”为纽带,架起了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可以围绕主题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激发起创作的欲望。⑤主题诵读主题诵读是在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围绕一定的“主题”,挑选合适的作品进行吟诵或是朗读,从而保证“日有所诵”,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窦桂梅老师非常注意学生诵读篇目的经典性,选取篇目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有传承意义的经典作品,丰富知识储备,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

二.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特点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主题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理解主题,把握工具性知识,更是帮助学生体悟文本背后的深刻含义,完成人文性目标。例如,在执教《村居》一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指导朗读时加入格律相关知识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也会通过带领学生思考诗人会在村居的何处,诗中的翁媪又是如何“相媚好”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更好地理解主题。主题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二者之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因此在进行主题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和分寸,有自己的正确判断。总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教学,就像一曲优美的充满了人文性的旋律,而与之交融一体的工具性也不再是脆弱的断续的音符,人文与工具,将共同演奏出富有生命激情的语文教育交响乐。
2.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主题教学既重视整体也关注部分,达到了二者的统一。主题教学在“为生命奠基”这一宏观目标下融合了识字、讲读、阅读、作文、诵读这五个部分。五个部分从具体实践层面出发,汇聚到主题教学这个总指引,每个部分缺一不可,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成主题教学的五个组成部分既有共同的目标,也有根据年龄和身心特点设置的不同阶段目标、分板块目标,这也是主题教学注重整体与部分统一的另一重要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窦老师注重对于主题的宏观把控,也重视对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句的把握,整体与部分互为支撑。例如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整堂课都围绕分析品味“好好儿活”展开的同时教师也会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扑”、“抓”、“忍”、“悄悄地”等关键动词和细节,帮助学生在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中更好地理解主题。

3.课内与课外的统一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无时无处不在,就像是我们生活的外延。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通过主题这一纽带将生活和语文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有机整合和利用了课内课外资源,让语文学习存在于生活的各处,更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例如在执教《晏子使楚》一课时,课堂伊始,窦老师就介绍了“晏子”这个名字的由来,通过《晏子春秋》引入课堂,使整节课的学习处于一个宏观的语言环境中;在对课文本身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窦桂梅老师引入了史学家对于“晏子使楚”的评价,继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最后窦老师基于对学情的把握,通过《伊索寓言》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更加客观的理解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在本课中窦老师广泛借助相关课外材料作为辅助和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尊严”主题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主题教学的课内课外统一让有限的语文课堂发挥出了无限的能量,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和提升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窦桂梅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以主题为教学主线,超越教材单篇课文的教学可能导致知识接收不够体系化,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教学中的“主题”可以让我们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将不同的篇目也串联起来。围绕“主题”开展的教学,将知识串联起来,方便教师更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例如窦桂梅老师以《再见了,亲人》和《我的老师》为主讲教材,围绕“亲人”这一主题为教学主线开展教学,在结合现实生活以及课外推荐阅读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与学生共同探讨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主题教学也是围绕教材开展的,因此还需要深入解读挖掘教材。教师要积极地审视教材和超越教材,只停留于课本的教师并不是优秀的教师,要根据主题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与改造,引导学生感受体悟文本。超越教材要求教师要在深度挖掘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造,仅仅学习书本上的一篇课文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延伸、拓展、重组教材,或辅之相关的课外文章,作为教材的进一步深化。例如,窦桂梅老师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就进行了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得课堂所传达和承载的内容超越了这篇课文本身。

(2)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激情带动课堂多数语文课堂以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模式缺乏新意,会导致语文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兴趣。主题教学中,窦桂梅老师开创了一套以“主题”为主线来开展教学的新教学模式,即“预学―共学―延学”。预学环节,是指让学生带着任务对课文进行预习,通过对课文的预学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阅读文本,在初步奠定文章情感基调地基础上了解主题;共学环节,是指共同学习,通过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来帮助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共同探究问题,从而完成主题的学习;延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加深对于主题的认识,同时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生活衔接,丰富多样,课堂当中的环节都是围绕“主题”来展开的,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窦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预学环节,首先是请学生发表阅读感受,其次是提问学生共同思考,到底毁灭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走进课堂;在共学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探索感受圆明园和毁灭背后承载深刻意义;在延学环节,窦老师带领学生超越文本,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历史。“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模式,围绕主题开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更好地整合课内课外教学资源,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具有借鉴意义。窦桂梅老师的课堂被称为“激情课堂”,所有人都会被她感染带动,让人不自觉的融入其中。在教师激情的带动下,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参与课堂,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沉浸于课堂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授课过程中,窦老师始终保持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示范朗读、创设情境,带动学生感受母亲“忍”背后对儿子的用心良苦,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对课文的感受,反复朗读品味“好好儿活”这一句话背后的深沉母爱,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主题,让这句话和主题一起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充满激情的课堂是让学生向往的,有激情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窦桂梅老师善于进入文本,分析文本,感染带动学生,让语文课成为一种享受,这是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教学经验。

2.主题教学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生命奠基教育不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过程,还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生命体验,主题教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范式。窦桂梅老师曾说:“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更取决于教师全新的适应未来的教育理念。”语文立人,是窦桂梅老师一生的探索和追寻。在主题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小小的语文课堂来进行大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悟生命,实现为学生生命奠基的教育目标。例如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教师抓住重点语句“好好儿活”展开,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三次“好好儿活”进行分析和把握。从最开始感受母亲需要作者好好活下去的期盼,再到兄妹理解母亲对自己好好活下去时的愧疚,最后延伸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由一个主题将整篇文章链接起来,将作者与学生链接起来,将课文与学生生活链接起来,带领学生理解文中母子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获得思考,最终获得属于学生自己的独特人生思考;在课堂之外会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悟情感,学习语文知识,实现语文教学为孩子们的生命奠基。

(2)加强专业素养,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该不断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教育和时代的发展。语文科目涉及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不仅要知得多还要知得透。主题教学是围绕“主题”来开展教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迁移和补充,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窦桂梅老师自己十分喜爱阅读,因此自己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可以较好地开展主题教学,她还主张团队建设,通过“同上一节课,共读一本书”等方式来形成教研共同体,给教师创造机会和平台,让教师之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运用好主题,教师需要具有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加积累,全方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语文课堂,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助力学生成长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长与积淀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沉下心来,慢慢积淀,通过自己的阅读积累,经验总结,与时俱进,在量变的累积下促成质变。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法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主题”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系统性的知识,加深对于主题的认识和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也只有在进一步分析和把握主题教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找到主题教学与不同阶段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从而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只是论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小部分内容,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和思考,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主题教学法,让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邹玉珍.窦桂梅主题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3]陈丹丹.对窦桂梅主题教学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徐颖文.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5]王艳桃.窦桂梅语文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8.

[6]李静.窦桂梅语文主题教学思想及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作者:杨莉 何清 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