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理解教育 中职英语教学 教学作用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将“学会共同生活”的价值观运用到教育、培训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以期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促使学生认同、尊重、了解不同文化;并且学习和睦相处的修养和技能,探讨共同的价值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充分体现了全球化时代教育价值的基本精神,要求“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反映了胸怀世界的一种开放心态,体现了民族自信心。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理解教育现状

1.理解教育意识的淡化。教师的淡化意识,使其难以全面地看问题,英语课堂教学重视语言知识的灌输。即使是面对应用英语、外事英语专业的学生,学校开课也重视基础英语的开设,而淡化了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较重视知识和技能层面的学习目标,相对于文化与方法,社会价值的学习目标不够自觉。英语教师擅长于讲解知识点,分析知识点、语法点和能力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却恰恰淡化了阅读能力,听说能力更差。

2.理解教育在生活中的缺失。将近20%的中职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近一半的学生只要求及格;20%左右的学生根本不在乎英语成绩,认为将来工作不需要出色的英语能力,这来源于学生对社会的误解。有的认为学习英语困难太多;有的低估自己的学习能力;有的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为英语距离生活很远,对英美文化不了解,交流有很大困难。学生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在学习英语,结果发现英语无比枯燥乏味。在这种背离了交际文化环境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只是考试的工具,当不再需要考试工具的时候,英语学习就成了鸡肋。英语更重要的是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工具,若能用英语进行生活会话与交流,那么学生的思想才能激活,视野才能开阔,理解教育才能实现。

二、理解教育在中职学校英语课堂实施的理论依据

1.理解教育要求学会共同生存。中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对社会现象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但这种判断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不理性的、不深刻的。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态度。

2.理解教育要求文化的多元平等。泰勒说:“我们所有人都必须承认不同文化有平等的价值。”英语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媒介,学习这门语言的人要采取宽容的、客观的态度对待它。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从而得到较好发展的过程。

3.理解教育需要一定的文化理解力。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教学。中职英语教学应该就某个主体提供不同视角,并使这些视角的民族语文化背景清晰明了。要提升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体认其他文化。“外语课也和其他课程一样,应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结合外语的特点,是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逐步增强世界意识和形成健全的性格”。

三、理解教育在中职学校的推动方法

1.共享教育资源,创设有利于理解教育的物质环境

将理解教育植入中职英语课堂,需要必要的物质支持。学校教具的使用,不再是单一的课堂,而是以大屏幕投影仪、移动电脑、网络教室、校内网为依托的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实物,如图片、图画、海报、课件等形象化工具辅导教学。

2.拓宽胸怀与视野,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作为理解教育最关键的执行者,英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主动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人们在进行交流时,不是单纯的外部交流,而是心灵、情感和文化的交流。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的态度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将交流建立在他们关心的共同感受的问题上,才能实现理解教育。在两年一次的中职英语综合能力比赛中,参赛的选手们就包罗万象的话题进行训练,从材料积累,话题讨论,内容补充,到形成书面文字,就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手们群策群力,共同分享学习心得,在各层次比赛过程中很好地展示了英语语言风采。可见,学生不是不会说,而是缺少必要的锻炼和良好的语言环境。

3.树立多元意识,提高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英语的实践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平时可开展国际视野下的“礼仪文明”课题研究,了解西方就餐礼仪、乘车礼仪、接待礼仪,等等;选派部分教师赴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与学习;尝试专业的国际交流。只有理解和尊重外国人相异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才能和他们友好相处,并能从不同的文化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文化价值。

学生是理解教育的受体也是推动的主体,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的客观存在。在学生接受教育的生活中,理解把学生的人生、生活、经验、精神与教育的整体意义发生关联,形成了他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他的情感和态度、经验和行为。

四、结语

“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参与多元文化背景的沟通和交流不可避免。中职英语教师应日益重视理解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推进理解教育,掌握英语,提高对外交流能力,以便在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立场,又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中职英语在内容上要适应国际化,增加国际交流的内容,以利于推进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更需要关注文化之间的差异,能进行换位思考。同时对句型、语法及词汇进行精选,让学生学到那些进行语言交流所必需的内容。现在基本形成了一些教学模式,如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异域文化背景、人们是如何进行交往的。还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理解”的价值和重要性,逐步形成一种国际参与意识,一种文化理解精神,一种交流合作能力,一种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树生.关注国际理解促进教育共生[J].新课程研究.课改风向标,2014.06.

[2]谢淑美,熊梅.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主线、问题反思与发展趋向[J].教学与管理,2015.02.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教育 中小学 语文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文学教育是个热点问题。人们一致认为“文学教育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1]。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状却是问题重重,矛盾突出,与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一.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 

定了位才能谈得上到位。文学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究竟应处于什么位置?有论者认为“‘语文’与‘文学’之争是现实的,也是深远的,至今还远未‘到位’”[2]。首先是人们对“语文” 名称的具体所指理解不一。“语”,大家都一致认为其所指是语言;对于“文”的理解,大家的看法不一,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不同观点。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是指“口头语”,文是指“书面语”。其实,我们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说“文”是指“文字”,不可能是指一个个单个分散的字,它必然少不了“文章”;说它是指“文章”,那么写文章则一定离不开文字;说“语文”是由口头语和书面语组成,这书面语当然包含文字和文章,因此这几种不同的说法,所指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学者指出:“‘语文’这个名称太含混,不鲜明”,“对于语文教育发展史来说,是总结了一个世纪的经验,造成了半个世纪的混乱”,时至今日,语文学科“仍然没有摆脱几千年传统的综合性社会学科、文章学科(包括文学)的羁绊,没有成为明明白白的语言学科,所以造成了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内容以及教材和教学体系的混乱。这种混乱局面已经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终结”[3]。因为对“语文”具体所指的理解不一致而造成了语文学科性质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我们从未见有将文学性作为其学科性质特征提出来。人们可以一致承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等性质,可是对于其文学性却很少有人论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中小学开设语文学科的目标在于训练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个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一致认为语文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提到文学性,人们要问,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以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反映人类生活、揭示社会现象本质的,具有形象的生动性、可感性特点,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是作家独特的情感思想模式和主观审美评价的反映。我们认为提出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特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功能,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自身,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文学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从而养成纯正高雅的文学欣赏能力。 

由于对“语文”涵义及语文学科性质的观点长期以来无法达成共识,因此人们关于中小学文学教育如何定位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大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无关”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语文还应该是语文”[4],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集中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过于突出强调文学教育只会造成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多元化,顾此失彼,对于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观点对文学教育的意义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在当前凸显人文教育、加强语文课程人文性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的背景下,这种观点显然具有片面性。 

2.“手段”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文学教育是为语言教育服务的,从属于语言教育,即语文知识教育或语文能力教育,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实施的”[5],“语文教育实质是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一般意义上是作为语言教育的手段而存在”[6]。这种观点虽然肯定文学教育与语文知识教育、语文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关系,但只是把文学教育当作达到知识教育或能力培养的手段,实际上也是从根本上否认了文学教育独立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3.“部分”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们认为既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选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也理所当然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7],质疑“文学教育能包打天下吗?”[8]这种观点固然认识到了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但并没有赋予文学教育以明确的地位,也没有认识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将语文学科分设为偏重语文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的“语言”课程和偏重人文情感的“文学”课程,是解决当前“语文”涵义众说纷纭和文学教育定位问题莫衷一是的最好方法。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文”的真实学科面目,“语言”课程,注重它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运用等方面的基础训练及能力培养,至于涵养学生审美情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方面的学科目标内容,可以在另外开设的“文学”课程中得以实现。我们需要清楚认识“语言”与“文学”两方面不是互不相干的对立,而是都有着连接自身的丰富外延,都有彼此可资借鉴的经验,只是未能有明确分科设置的形式。当然,分设“语言”与“文学”两门课程,仍需面对各种各样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语言”课如何选择语言材料,“文学”课怎样设计,如何培养师资队伍,如何调整语文考试评价体系等等,但这一切,在分别设置“语言”、“文学”课程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明确。 

二.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实践问题突出 

上述中小学文学教育理论研究、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到位,致使中小学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诸多矛盾 由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没有科学明确地加以区别,两者至今仍然混杂在一起,致使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 

1.语文课“包打天下”,兼职太多,耗时低效 

语文课除了语言听说读写运用能力训练外,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政治伦理、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这一类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但是,由语文这一门课程来承担这么多教育教学的任务,只能是不堪重负,是不能够完成的,所以要分设课程,每门课程承担各自的任务。各门课程互有联系与各司其职、各有特定任务是并不矛盾的。当前的语文教育,把文学教育和语言训练搅合在一起,实际上只能是互相削弱,所以要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任务并列开来,否则,“只能使这门课两不像,两不沾,两败俱伤”[9]。 

2.语文教育目标与语文教材不协调 

一方面语文教材选文要选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要选经典的文学、文化名篇,其中占很大比例的是优秀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有论者警示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事实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中的文学作品,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连古典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10]。 

3.语文教师处在两难矛盾境地 

语文教师处在以上两种自相矛盾之中,切实无奈地感到语文教学的艰难处境,既无法利用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名正言顺地进行现代科学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运用能力,因为要张扬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无法展开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因为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内容制约着方法,语文教师按两不靠、两不像的方法在耗时低效中摸索。广大的语文教师无奈感叹:语文课越来越难上了。 

(二)功利化阐释盛行 

我国的教育价值观长期趋向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具有“重集体轻个人”的教育文化传统,这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价值追求把社会、国家、集体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考虑的较少,这种价值观积淀于人们的心中,无形中控制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单一片面的功利化思想在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无处不在,它使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方法、文学阐释话语、教育评价等都被刻上了功利化的烙印。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文学阐释话语系统的片面功利化。 

首先是对文学作品纯知识的肢解分析。文学作品成了语文考试的附庸工具,成了一只只被解剖的青蛙,语文教师也成了肢解高手,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词语、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几大块切分下来,就算万事大吉。有的教师甚至按照考试的出题模式把文学作品分解为几道题,让学生去背记标准答案,这种对文学作品的纯知识化分解从根本上损坏了文学作品形象具体性、情感感染性、审美愉悦性的基本特性,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僵化、冰冷的讲解分析中,无法获取对作品情感的整体感受,更谈不上获得审美愉悦,结果学生原本可能产生好感的文学作品反而变得枯燥无味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文学作品整体的形象美,不能得到作品情感的熏陶与审美的体验,既不可能培养起丰富的想像力,又不能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采摘花瓣的人,得不到花的美丽”。 

其次,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阐释评价过于单薄。教学参考书本来只是用来教学的资源之一,但是却助长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惰性心理,有的老师甚至视教学参考书为“圣旨”,进行知识的机械传输,成为教材知识的“搬运工”。由于长期受单一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材、教参的阐释话语系统本身就显得单薄而功利,比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是爱国主义思想的化身,《孔乙己》是反对封建科举的代表作,《红楼梦》被解读为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小说,《项链》的主人是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受宗教信仰的感化被认为有思想局限……这种种单一片面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政治化说教意味,它无视文学作品中丰富与复杂的人性,忽无视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导致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严重扭曲或者丧失。“文章阅读讲究‘笃行’的时效,而文学阅读着意陶冶情操,并不急于追求立竿见影的近效,可以陶冶于主观世界的感染”,而对文学作品的单一片面化解读正是违背了这一规律,走向急功近利。同时,“文学阅读是对文本许多‘未定点’构成的‘召唤结构’所做的想象性充实、填补和建构,呈现出形象、含蓄、空灵的特点”[11]。可见,单一片面化的阐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阐释的多元化空间。 

(三)文学理念滞后 

多年来,我们中小学的文学教育教学实践与文学理论界的文学研究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状态,当代文艺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中小学文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3篇

一、提高中职语文教师教育学素养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学素养的缺乏,在学习和借鉴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照抄照搬、生拉硬套现象,犹如盲人摸象。没有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对象的差异,不能看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背后教育思想,缺乏辩证思维。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在知、情、意方面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语文教师教的现状与学生语文学情现状的矛盾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教育学理念素养和方法素养的提高,提高教的水平,增强语文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中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教育学素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方面的素养。

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取向和精神支柱,决定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本人对教育教学信念,更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方法依据。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的教师要通过科学教育理念的掌握,通过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反思,形成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用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只有有教育思想的教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语文教学形成的理性认识。由此可见,科学的语文教育理念对搞好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性的发展,语文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意语文教学的任务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更好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具备成为社会人的基本人文素养,叶圣陶说:语文是发展心灵的学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育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语文,应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语文教育的使命应该是提升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发展人的个性。

(二)方法性的教育理论

语文教师除了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语文教育的内涵之外,更要懂得传道授业方法,教师要掌握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师系统地了解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分析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采取有针对性教学策略,了解教学方法的种类,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可接受程度,去进行教学策略构建、选择教学方法。善于把握中职学生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从教学法著作中汲取营养,从学习名家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而在实践中形成适合自身教学特点,适合学生接受,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风格,例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要导到什么程度,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如何去调动发挥,如何将五育融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语文教育理论方面修养,增强自身实践的科学性。

1、认识教育教学对象的方法。要想使教育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知、情、意的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原有学习基础等因素,安排教学内容,找到并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交流,采取课堂上交流等正式方式和课下交流的非正式方式,以此了解学生语文基础、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以及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只有深刻认识到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才能有针对性。

2、处理语文教学内容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既要对语文教学内容了如指掌,又要了解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了解发展最新动态、行业标准,使语文教学服务专业教学,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选取语文教学内容方面要综合考虑制约教学安排的因素、考虑教学内容所承载的价值功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学侧重要有所不同。

3、科学选择适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和人格为本位培养人才目标而展开。作为教师要了解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原则,一是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什么教学内容适合讲授,什么教学内容适合情景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掌握每一种教学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有的适用于理论教学,有的适用于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的适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 儿童文学素养 语言教材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因年龄和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大部分不具备阅读能力。 幼儿只有通过第三者转化成声音等形式来接受文学作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成人,幼儿教师则是向幼儿传递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人物,其的儿童文学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和方法,进而影响着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方卫平教授认为,印在书上的文学文本,如果没有成人的辅助和转达,对于婴幼儿来说也许毫无真正的文学意味。 所以在幼儿文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因素,调控与规范着整个文学欣赏过程,教师的儿童文学认识水平影响着幼儿文学素养的培养。那么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认识的调查就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在了解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为幼儿教师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顺利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二、问卷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教师的基本信息和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认识调查。问卷共30个题目,29个客观选择题,1个主观题。问卷回收之后根据作答情况,剔除3个客观题。题目选择的来源是儿童文学自学考试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回答。问卷共发放了13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是76.9%,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是85%,采取SPSS16.0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地位的认识

调查中97.6%的幼儿教师认为儿童文学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儿童文学和语言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与目前幼儿园语言课程资源都来自儿童文学作品的现实是一致的。

2.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理论的认识

虽然大部分教师在观念上能够认识到儿童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对于儿童文学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问卷分析表明:虽然大部分教师认同儿童文学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价值。但是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9.4%的教师系统学习过儿童文学这门课程,24.7%的教师自学过儿童文学课程,没有学过的占25.9%。在职的教师参加过儿童文学知识培训的也只占了32.9%。教师在文学阅读量方面也令人担忧,我们常说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问卷调查表明:只有1.2%的人看过很多儿童文学方面的书籍,69%的幼儿教师只看过一点。从数据来看幼儿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还很浅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和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幼儿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来自于幼儿教师的引导,文学作品的价值传递也是通过教师对作品的解读和引导来实现的。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关于儿童文学知识素养。但是调查中发现:了解儿童文学发展史的只有7.1%,了解很少的占了40.5%。同时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的认识需要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3.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价值的认识

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即儿童文学对儿童个体需要的满足和对增强儿童个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和意义。教材中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包括:提供阅读乐趣、提供间接经验、补偿儿童心理、培养自我意识、增强儿童自我效能感、增长文化知识和拓展想象空间等。 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认为儿童文学的个体价值中,居第一位的是发展想象力,其次是提供乐趣和强化叙事能力。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中,居第一位的是发展语言价值,其次是促进阅读价值,审美价值和情感价值。

4.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质量的认识

在问卷调查中85.9%的幼儿教师对语言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满意的,说明语言教材中的选文是得到幼儿园教师的认可的。但是有42.4%的幼儿教师对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太熟悉,幼儿教师作为教材的诠释者,如果连自己都不太熟悉教材中作品,那么在开展文学教育时也一定是一知半解的。

调查显示:90.6%的教师认为语言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是切合幼儿的兴趣的,而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有57.6%的幼儿对文学教育兴趣一般,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在解读作品时没有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提升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建议

1.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针对准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在高等院校开设儿童文学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如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史、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赏析、儿童文学文体学等, 扩充其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以此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的准幼儿教师,提升准幼儿教师的幼儿文学素养。

2.幼儿园开展多元化的儿童文学学习活动

幼儿园管理者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学活动,加强教师间、园所间的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并定期邀请儿童文学专家和学前教育专家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其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儿童文学教学的具体操作能力。

3.幼儿教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接近儿童的职业优势,保持一颗童心,挖掘教学中的素材,突破教育者的身份,抓住儿童的天性和情感需要,自己去创造符合儿童心理,富有想象力、感染力和独特审美趣味的儿童文学作品。

要想成为一位“有文学味”的幼儿园教师,老师们要保证阅读质量,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只有教师自己成为文学世界的“美食家”,才能帮助幼儿品评美味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

[2]方卫平.文本与接受[J].浙江师大学报,1994,6.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2-0097-04

美国教育家卡扎米亚斯曾说过: “即使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 [1]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政治方向问题,这就是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缘由所在。高校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是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认同形成的关键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如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当前,传媒领域、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面对舆论斗争形势的新变化,一方面,高校师生已成为微时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但另一方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真假对错的辨别能力和掌控能力还有限,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新的问题。因而,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开展,须认真分析和探索“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解决“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非常关注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接受和遵从。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和培育、践行的自觉性,这也是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微时代,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影响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1.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缺乏现实针对性。目前,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注重知识性、逻辑性、学理化的讲授,理论对现实的关照不够,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不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微时代,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着各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纷繁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多样的变化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思维模式和教

育方式要顺势而为,要从教学和育人这一中心工作出发做出积极的回应,把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方向上来,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和目的性。

2.传统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正在被网络化解构。高校是现代文化吸纳、传播的前沿阵地,青年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新媒体,他们很容易接受各种新异信息,难免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的网络化生存现状正在解构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包括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网络社会要求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能够采取一种更为民主、更为自由、更为生动的教育模式,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需要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出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3.意识形态教育转型发展面临难题。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所要应对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既要明确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不是“洗脑”,而是为了传播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也要认识到改变硬性、枯燥的教育方法,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要承认年轻师生的网络原住民身份,又要努力澄清理论、强化教育,提高青年师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传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也要有意识地解决理论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学生浅阅读习惯的矛盾;既要加强微平台的建设,推进理论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也要考虑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新模式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旧模式的统一问题。这些都是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并探索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发展模式。

二、“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的挑战

“微时代”主要是指以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为代表,以微表达、微观点、微语录、微阅读等为表现形式,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遭遇严峻挑战。应对挑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充分认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真正肩负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和责任。

1.微时代的文化发展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微时代唤起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也让大学生获得了相应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使其对自我的存在状态有了深刻的领悟。一些大学生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终日沉迷于新媒体平台不能自拔,他们在意志上缺乏奋斗和抗击挫折的精神与能力,在学习上不求甚解,在生活中懒散懈怠,在思想上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质疑和偏见,这造成了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低效。同时,微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其微文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与价值认知,他们善于使用微话语,着眼微观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价值。因此,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必须认识到多元、层次、差异、共生的“微”元素成为认同教育的主要因素,高校开展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需要形成简练、丰富、新颖的“微”话语,引领“微”体系,进行意识形态认同体系的自我构筑。

2.微时代的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微时代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构筑的虚拟空间,使得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非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扩张,也有个别教师成了非主流思潮的迎合者和支持者。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交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趋向感、认同感大为弱化。如何处理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引领、对话关系,寻求共识,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新媒体结构的多元化、分众化和立体化,助长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蔓延,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多元化、立体化的网络空间强化和扩大了文化价值的多元特征,各种意识形态在网上相互激荡,导致不良思想、邪教和迷信活动在网上蔓延,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高校师生在网络的空间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反对意见,他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不再是单一而被动的接受或拒斥,传播方式的这种深刻改变,导致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降低。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攻击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政治民主、政党体制、社会管理、言论自由,将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贫富差距、官僚主义、道德失范等问题无限放大,严重冲击着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主流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降低,事关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与民心向背的大问题。因为,“在信息时代,哪一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意识形态就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更为有效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忽视或者放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都将导致意识形态领导权乃至统治地位的丧失。” [3]

最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削弱。其表现在:依托互联网西方国家蓄意制造意识形态和学术的割裂并把马克思主义归入意识形态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的架空;受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冲击,教师队伍中出现对马克思主义自信不足的趋向,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存在不足,网络化程度也很薄弱,网络话语权亟待增强。

3.微时代的传播特性对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微传播对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构成了挑战。所谓微传播就是向特定用户进行一对一信息传播,它能够了解受众需求,是有较强针对性的精确传播方式,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受众的个性化以及传播的双向性。微传播在形式上更具渗透性和隐蔽性,使大学生在充分自主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接受教育内容,实现其教育目的。而我国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还是一对多的方式,缺乏双向互动,教学方法单一,过分重视意识形态立场的反复灌输,缺少多元化的教育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固守教材,无法对社会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扩展教学,也缺乏令学生信服的科学化解释,降低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课堂教育趣味性、实效性。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革。

三、“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着力点

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要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微话语、微元素、微体系,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对象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原则,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1.要着力于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核心任务没有改变。高校要增强政治定力,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首先,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做好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保障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条件。就是说,高校要高度重视和有效激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缩水,教师地位低,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学分,造成教师和学生对中央的方案调整基本精神不能真正受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 [4]因此,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次,高校需要建立校级“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促进意识形态认同的微教育正规化、常态化、科学化。根据微时代的客观要求,高校设立“微教育”专门领导小组,能够为全面开展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支持。在学校各方支持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实现教育话语的现代转向,要学会灵活使用微话语,掌握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话语权。

再次,高校要着力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微力量”。教育工作者需要形成微时代的教育理念,营造微文化氛围,使用微话语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第一,营造微文化氛围是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条件。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校要确立一种良好的文化理念和思想语境,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对我们的政治形态产生理解与认同。这一点必须通过文化的同化与思想的共通才可能做到。微文化氛围的构建才能保证微力量的发挥。第二,构建理论教学之外意识形态教育的微体系,把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网络平台延伸到实践层面。微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微体系应包括社会实践精品微播放、理论热点难点网络讲堂、主题互动论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领袖培养,等等。高校给予教师一定的激励措施并长期推行下去,意识形态教育的力量就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三,提升教师的网络话语权,形成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话语体系。微时代对教师课堂权威的解构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权一定程度的弱化,通过积极争取网络话语权,才能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教师需要学会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转化为网络上认可的形式,并采取网络语言进行解读,使大学生从中能够解决思想上的怀疑和迷茫,获得新发现、合理解答和科学分析,这样才能获得网络话语权,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威的维护。网络话语权与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威的融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非常有益。

2.要着力于培育优秀的教师,抓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队伍建设。抓好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重点应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的思想状态,常常决定了他所教学生的思想取向。教师应该认识自身的角色和肩负的使命,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要多用社会责任这杆秤来衡量。只有建设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主导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才能发挥出价值导向的作用。

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工作。高校的理论研究与理论传播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条件。教师作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体和研究专业群体,本身需要在思想深处解决“信不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果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主观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工作。只有教师认同并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才能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任,也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认同。

二要针对教师队伍进行“微权威”的培养与建设。其一,高校要重视教师媒介素养的建设。高校通过网络技能培训使教师具有整合新媒体资源的能力;高校要培养教师使用网络交流平台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借助微平台,以专业的视角、开阔的视野、整合的能力选择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并以此为中心议题设置模块讨论,体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性。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演绎好‘把关人’的角色,做好多元信息整合筛选工作。” [5] 其二,高校要重视教师的网络话语权的培养与建设。针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网络上的强势影响,高校需要构建全媒体话语平台,打造全员、全过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培育工作,激励教师开展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的研究活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多样化和时代感,从而形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的合力。这种话语体系的力量能够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其三,高校要实施教师队伍积极健康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感,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和事业忠诚度。总之,高校要培育一批对党忠诚、理论功底厚实、方法手段丰富多样的意识形态骨干队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普及。

3.要着力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与根基。搞好固本强基工作,必须因时而动,改革创新。

一是关注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需求,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体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6]这就是说人的思想、行动的发展总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总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专注社会实践的变化和需要,推进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创新是引导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表达、传播与灌输都不能脱离现实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现实需要,否则提高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将是空谈。要关注“95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95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热衷网络新媒体,专注个性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表达方式,才能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并形成价值共识,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实现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传播话语体系转化。具有短小、精炼等特征的微话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内心,更能激发大学生交流的热情,从而真正地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必须凸显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人本精神,要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存在、现实需求,以及他们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等,将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目标置于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部过程,置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之中。

二是搭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虚拟课堂”,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模式。“虚拟课堂”的培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善用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生活化的网络话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这有助于改变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实效性弱的窘境。借助“虚拟课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渗透性,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虚拟课堂”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双向和多向交流,能够推动大学生对意识形态产生兴趣和学习自觉,最终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要整合传统课堂教学与“虚拟课堂”,既要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又要把互联网新媒体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精心构筑能够为社会所共同认可、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体系,更好地宣扬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高校在实施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还应注重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途径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