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亦很难诊断,临床上误诊、误治时有发生,以致需要再次手术治疗。1993年8月—2001年8月,我们对3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近期再次手术,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的10.1%(30/296),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本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9~64岁,平均35.6岁。于外院行首次手术者25例,其中16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瘤而行患侧甲状腺叶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癌,6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3例行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于我院行首次手术者5例,经手术中冰冻切片检查,4例报告为甲状腺瘤而行患侧甲状腺叶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报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首次手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0例,滤泡状腺癌7例,腺瘤恶变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乳头状腺癌1例。再次入院时体检患侧颈淋巴结肿大3例,B超检查发现患侧颈淋巴结肿大8例。

1.2 治疗

1.2.1 再手术术式:患侧残留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除30例,附加患侧功能性淋巴清扫7例,附加患侧传统颈淋巴清扫2例。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 d~3个月,其中20例于14 d内手术。所有病人术后均长期口服甲状腺素片。

1.2.2 再手术后病理:残留甲状腺及周围疤痕迹组织无残癌9例,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有残癌21例,6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再手术后病理类型与首次手术后一致。

1.2.3 再手术并发症:喉返神经钳夹损伤致声音嘶哑1例,术后半年声音恢复正常;甲状旁腺误伤致手足麻木1例,手术后3周缓解。

1.3 随访结果 25例(83.3%)获得手术后随访,随访时间4~11年,5年生存率为84%(21/25),10年生存率为64%(16/25)。1例再手术后2年甲状腺癌复发,拒绝再次手术,带瘤生存至今。

2 讨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认识不足及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如肿块坚硬、固定、气管压迫、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同时B超、CT、MRI及核素扫描等检测手段对甲状腺癌诊断缺乏特异性,术前可将甲状腺癌误诊为良性肿瘤。这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本组有16例病人于外院首次手术,由于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警惕性不高且不具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的条件而诊断为甲状腺瘤,仅做肿瘤局部切除,占本组误诊误治的59.3%。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又一重要原因。首次手术切除范围不足,不仅有癌组织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还会增加医源性的血行播散及局部种植机会。本组6例病人虽然在外院诊为甲状腺癌,但选择的术式欠妥。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能鉴别甲状腺良性或恶性结节,但由于受取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有5%的假阴性的误诊率[1]。本组即有5例发生误诊进而导致手术方式的选择错误。

甲状腺癌因首次手术治疗不当致癌残留及复发率较高,再手术有其必要性。王敬碹等[2]报道,甲状腺癌二次手术中甲状腺及周围组织中残癌率高达75%(24/32),本组残癌率为70%(21/30)。再手术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仍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本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64%,进一步说明甲状腺癌再手术是有价值的。

关于再手术的时机尚有争议。林胜璋等[3]认为3个月内进行再手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影响不大。罗运生[4]认为再次手术时机以首次手术后1个月内为好。我们认为,再手术间隔不宜过长,最好在2周左右,此时局部水肿基本消退,主要为纤维渗出性粘连,容易分离,只要熟悉解剖,并不会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再次手术的方式应根据病灶范围、病理类型、首次手术方式及病人的全身情况而予以综合考虑。我们所进行再次手术的基本方式为残留或复发的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的次全切除,喉返神经区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切除,若遇到颈前肌与残留的腺叶或病灶有粘连,也予一并切除。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作改良根治或传统根治,双侧颈淋巴结转移者予以一次廓清;对无颈淋巴结转移者我们也不主张作预防性清扫术,但术中必须仔细检查气管区、颈内静脉区等甲状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部位[5],若有可疑淋巴结者者便送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选择更合理的再次手术方式提供根据。

甲状腺癌再手术时,瘢痕粘连和癌肿浸润,颈部解剖结构紊乱,层次不清,并发症增多,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机会增加。保护喉返神经最好的方法是常规暴露喉返神经[6~8],如手术时无法暴露和显示喉返神经,应紧靠甲状腺包膜切断和结扎腺体表面的终末小动脉,这既保护了喉返神经,又可保留甲状旁腺的血供[9]。对不慎被切除的甲状旁腺,应将其切成碎片植入胸锁乳突肌内,以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顺,邱培才,王同佑. 甲状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普外临床,1992,6:340343.

[2] 王敬碹,倪文魁. 甲状腺癌按良性病切除后再手术32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79779.

[3]林胜璋,郑智强,许家熔.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治疗[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5):441443.

[4] 罗运生. 甲状腺癌误诊及再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3,12(10):790791.

[5] 叶真,余树观,马安民,等.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及机率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1997,24(8):627628.

[6] 熊吉东. 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法的探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21(1):80.

[7] 贺泽民,储容. 甲状腺手术中如何保护喉返神经(附312例分析) [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11(5):671672.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甲状腺瘤;甲状腺瘤摘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是颈部最常见的肿瘤,良性多见,恶性较少,少数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部分甲状腺腺瘤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检验(t3、t4、tsh)及超声波检查等进行分析可做出明确诊断。有些病例尚需借助核素扫描、ct、mri、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做出术前诊断,再根据手术中探查、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及冰冻病理检查做出诊断,其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最终诊断。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目前均主张用手术治疗。本科从2004年~2009年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2009年本科进行的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15例,男4例,女11例。发病年龄17~59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1个月,大多数在3年以内。患者以原因不明的颈前肿物,逐渐增大,局部有胀痛感(常为囊内出血所致)为首发症状。本组肿块最小者2×0.5×1 cm。最大者8×5×3 cm;肿块位于一叶者10例,双侧均有5例;自述颈部有压迫感3例,伴有性情急躁、易怒、心悸、多汗有5例。术前基础代谢率t3、t4测定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手术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颈丛加局部麻醉,此麻醉效果良好,且可随时了解声带功能。切口取胸骨上2 cm弧形切口依次切开颈部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在颈阔肌深层上下分离皮瓣,选择正中切口沿气管走向切开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与甲状腺包膜,充分显露甲状腺与肿瘤,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决定术式。本组根据肿瘤的大小以及肿瘤占据甲状腺的情况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11例,腺叶次全切除术4例。观察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无声音嘶哑,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1例,经适当处理,全部治愈。术后病理诊断:滤泡状腺瘤9例,状囊性瘤6例,术后随访1~5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3.1 甲状腺瘤手术方法的选择:手术的原则是既要切除病变瘤体,又要保留健康的甲状腺组织,以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瘤体小或确实有完整包膜的囊腺瘤,可行单纯瘤体摘除术,这种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包膜不完整,腺体周围粘连者施行腺体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疗效甚好,并发症少。对于多发腺癌,腺瘤合并甲亢或恶变倾向者在术中经冰冻切片证实后施行带瘤体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于合并有甲亢的腺瘤,应充分控制甲亢症状,基础代谢率基本正常后方可实施手术切除,以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

3.2 术后的一般处理:术后当天禁食,以减少颈部活动,术后第1~2天给流质饮食,术后采取半卧位。最初24小时内,应严密注意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引流情况。床边应备有气管切开包,拆线包、吸引器,以备发生窒息时紧急情况时抢救使用。

3.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3.1 术中喉上神经、喉返神经保护:术中尽量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切口暴露要充分。在处理甲状腺上动、静脉时,需先断甲状腺悬韧带以增加暴露,紧靠甲状腺上极或在腺体内处理甲状腺上动、静脉,这样可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处理甲状腺下动、静脉时,远离甲状腺下极或在甲状腺真假被膜间处理血管,这对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尤为重要。用弯血管钳尽量取与颈部平面相平行角度钳夹,逐步深入瘤体与腺体间的间隙,每次钳夹不宜过多。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肿瘤;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路径(CP)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对一定的诊断和手术做出最适当有序的和有时间性的治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照顾品质[1]。我院自2011年起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疗逐步建立了较完善的临床路径,并将CP的理念引入了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强调了通过制定准确的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以配合标准临床路径诊疗计划及围术期护理路径,更好地为病人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2014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3例行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病人实施标准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病人503例,352例病人术前经细胞学细针穿刺病理确诊,151例为超声高度怀疑入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时病人均施行全身麻醉;行甲状腺全切术14例,甲状腺全切术+一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32例,甲状腺单侧切除术+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204例,甲状腺全切术+一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43例。术后15h出现出血1例,经及时回手术室清创止血后恢复良好;手足麻木8例,经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接受放射性碘治疗285例。

2健康教育流程

配合甲状腺恶性肿瘤标准临床路径诊疗计划及围术期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流程贯穿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人的预约住院阶段(入院前1周~3周)、术前准备(住院1d~3d)、术后恢复期宣教(手术日至术后1d~5d)、131I治疗前期准备、出院前康复指导(术后5d~6d)、出院后1周随访指导和监测随访2年。

2.1预约住院阶段

甲状腺恶性肿瘤为择期手术,病人可选择合适的时间住院。门诊预约护士在为病人预约住院时间时,对于经病理针吸细胞学诊断已确诊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尽快安排手术时间,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初步了解病人的血压、血糖等与手术相关情况;建议女性病人避开生理期,吸烟者戒烟1周~2周;指导病人居家练习手术,时间从10min开始,逐步延长(不适即止,有家人看护);告知住院时需要携带的物品、费用等,并给予书面宣教单供病人及家属参考。

2.2术前准备

2.2.1相关检查宣教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路径规定了必查项目(一般为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和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如CT、气管的正侧位片、肺功能等)。临床护士需要及时评估病人术前的相关检查情况,并根据医嘱与病人通过有效沟通,让病人明白接受相关检查的意义、目的等。必查项目采取多病人集中宣教,选查项目采用一对一指导方式,帮助病人及时完成术前的相关检查。本组256例病人术前增加了颈部CT检查以明确肿瘤与颈部大血管关系,同时了解淋巴结情况;15例病人进行了气管正侧位拍片以了解气管受压情况。按临床路径,各项检查报告单应于当天下午送达病区,并经临床护士查核后及时向病人告知检查结果,满足病人对自己身体状况认识需求,以安抚病人的情绪。

2.2.2常规心理支持

考虑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恶性程度较低,且通过早期手术或术后131I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经治医师一般会在术前将病情告知病人。对术前超声检查高度怀疑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和病理已明确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病人,按护理路径常规给予心理支持,并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将心理干预提前到预约时段。本组病例中有2例病人因家属强烈要求而未在术前告知病情,其他病人对自己病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有1例病人了解自己病情后,情绪低落,失眠,不思饮食,床位护士及护士长、科主任及时到床边进行心理指导,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让其放下思想负担,坦然面对手术。

2.2.3术前宣教

一般在入院当天或入院后1d或2d开展。根据床位医师的手术医嘱,由责任护士对病人采取集体讲解或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进行术前宣教。如手术、麻醉知识、术前准备项目(禁食、水时间、皮肤准备、排空膀胱、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术后不适、引流管护理等常规项目采用集体宣教。对需要做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则采用一对一方式,详细讲解围术期的配合,让病人了解在医生在选择手术切口时,既会考虑手术的需要,又会充分权衡病人的美观感受等,告诉病人术后引流管全部接中心负压吸引,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让病人形成初步认识,做好迎接手术的心理准备。2.2.4手术日宣教宣教的重点是做好对病人的关心,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是否到位,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以及义齿是否取下、贵重物品请家属妥善保管等。如需注射术前针者(一般不用),则提醒病人要卧床休息,下床需有人搀扶防止跌伤,并及时询问病人是否有其他特殊情况等。

2.3术后恢复期宣教

术后1d~5d,除按临床路径做好常规医护工作外,应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宣教。①向病人或家属交代麻醉后注意事项,嘱咐病人出现手麻、脚麻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②指导病人术后第1次饮水、进食流质,做吞咽动作功能恢复锻炼,以及如何有效咳嗽、防止发生呛咳,引起伤口疼痛或出血。指导病人注意切口的保护;指导病人配合调整、头颈部制动等,防止颈部后仰牵拉伤口导致疼痛或其他意外发生。③讲解术后切口引流的目的、管道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拔管前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等。④讲解术后静脉输液的目的、作用。⑤交代家属不可在监护仪边使用手机、电脑,以免干扰心电监测。

2.4131I治疗前期准备

对行甲状腺全切及淋巴结清扫的病人,一般需在术后常规进行后续的131I治疗[2]。在病人出院前,责任护士等应及时与治疗科室联系,为病人预约治疗时间,讲解与治疗相关的饮食知识及停药时间,简单介绍131I治疗的相关知识,并由治疗科室提供书面指导材料一份,以方便病人及时接受131I治疗。本组病例中有285例病人术后进行了131I治疗,但其中2例病人因指导不到位等原因,未能及时停药,延长了服药时间,造成病人的不便以及131I的浪费。

2.5出院前宣教

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人术后2年时间需要进行治疗或监测随访。因此,应将手术后的后续治疗与随访的目的、意义等尽可能详细地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讲解指导。①疾病知识指导: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人详尽指导对疾病的认识、后续131I治疗知识及监测时间、随访意义。②药物指导:病人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在指导按时服药时,首先告诉服药的剂量,其次才是数量(药物规格不同),防止病人再次开药时因规格的不同错服药。本组1例病人仍然因剂量从50μg变成100μg而错服,其心率加快后及时电话咨询,未出现严重危害。③切口保护与颈部功能锻炼:拆线后1周内不沾水,不穿高领衣服,防止切口摩擦,强调加强吞咽及颈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防止瘢痕粘连,导致不适。④复诊时间:需要进行131I治疗的病人出院后按照预约时间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在短期内重复检查。单侧甲状腺切除的病人按照常规在外科门诊复查。

2.6随访指导

出院1周,由本院专职人员就病人居家遵医情况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伤口情况、并发症情况、服药情况、复诊时间及医护人员的服务情况。本组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8%,居家服药正确。病人术后1年~2年属于监测随访期。131I去除治疗后,可通过测定Tg水平和131I显像早期发现DTC转移灶和用131I治疗转移灶[2]。责任护士要配合医师为病人制定随访和治疗方案,并在去除治疗后3个月~6个月随访,评价疗效。如甲状腺去除完全,未发现转移灶,则1年后随访,1年后随访阴性,则2年后随访,如阴性,间隔时间适当延长。本组病例通过电话跟踪1个月~3个月的出院病人全部完成了3个月的随访。

3体会

实施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路径可保证病人所接受的诊疗项目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减少诊疗过程的随意化;而在CP的平台上建立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计划,将护理服务前移到预约阶段及延伸到出院后2年,不仅规范了护理服务行为,同时,通过系统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可在短期内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足病人对自身疾病的知情权,提高诊疗的依从性,对恶性肿瘤病人一对一的宣教,一方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一方面对病人进行的重点健康教育并及时评估,帮助病人强化记忆,在今后较长随访期内,病人可按照随访方案按时进行监测,从而有效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临床路径编委会.临床路径管理汇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11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34-02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据全身恶性肿瘤的1%[1]。甲状腺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局部毗邻复杂,周围血管及自身血管丰富,神经走行较多。因此在行甲状腺手术后,难免会发生并发症[2]。本文研究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旨在证明较早地发现并发症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2.3)岁,术前采用颈部CT诊断,并经术后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类型有状癌有1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有6例,未分化癌2例。采用的手术方式:单纯甲状腺切除手术17例,甲状腺手术加颈部淋巴清扫术1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对我院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主要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对并发症的早期观察:①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变化,及时发现切口有无出血及肿胀等现象;②术后定期血液生化检查,了解患者降钙素等变化。

1.2.2 护理方法

1.2.2.1 一般护理 主管护士在患者术后应积极与患者交流,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体格检查,将患者术后的病情发展及临床资料收集完全,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护理措施,以较好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

1.2.2.2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术前及术后给予心理指导,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甲状腺癌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面的知识,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及处理措施也介绍给患者,让患者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有个较好的了解。

1.3 饮食指导 饮食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注意补充热量,适当补充蛋白质的量,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给予病人高钙低磷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味等,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浓茶、咖啡、香烟、酒水、辣椒等,注意多吃能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红枣等。

1.4 出院指导 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神经损伤的患者,应按时按量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并试着锻炼,以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各并发症出现例数采用构成比描述。

2 结果

3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14/30),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足抽搐、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乳糜漏,各并发症所占比例,详细结果,见图1。

3 讨论

3.1 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状腺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四种病理类型。目前术前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较多,运用彩色超声多普勒[4]或颈部CT能较好地诊断,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颈部CT检查,效果较好,诊断率达90%。甲状腺癌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呼吸或吞咽困难,有放射性疼痛存在,颈静脉扩张及瞳孔缩小等症状。多发于青壮年,以女性较为多见。临床表现及体征缺少特异性,发现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或是并发有声嘶等表现,应积极做相应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等,争取做到早期诊断,从而减少癌症对患者的影响。但是本文研究的30例患者来就诊时体征基本表现为颈部明显包快,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手术切除后,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其中以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较为常见,占所有并发症的57.14%。为出现术后出血、呼吸困难及术后感染、窒息、甲状腺危险等并发症。

3.2 对各并发症的认识及护理体会

3.2.1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该并发症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手足抽搐,常由甲状旁腺误切、挫伤、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等引起,本文出现较多的轻微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大部分发生在手术的当日,有一例患者发生在术后第二天,表现为手麻木,医生,遵医嘱静推葡萄糖酸钙,2次/日,10克/次,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3.2.2 喉返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重要的并发症,常由肿块压迫、牵拉及操作不慎引起,本文14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均为一侧且为暂时性损伤,且均在右侧,喉返神经较易损伤与其与甲状腺的解剖关系有关,还与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分支及处理Berry韧带较易导致该神经损伤有关[5];喉上神经损伤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为避免神经损伤,需要在手术过程中细心,动作应该轻柔,避免牵拉,结扎上极血管时尽可能靠近腺体,注意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因此为避免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应分离好解剖关系,不能盲目操作,结扎血管时应避免损伤神经,同时术后积极采取措施,包括饮水情况、呼吸情况及言语能力判断神经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操作工程中应注意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

3.2.3 术后出血 1例静脉,1例动脉在手术室及时发现抢救成功。因此术中彻底止血,并做好引流,术后采用半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颈部是否迅速扩大,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等,同时做好记录,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咳嗽的方法,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3.2.4 手足抽搐 发生3例,由于术中误切或挫伤甲状旁腺,以致出现低钙抽搐。多发生于术后1-3天,口服钙片和VitD2,每周测血钙或尿钙一次,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以解除痉挛。

3.2.5 乳糜漏 该并发症的发生较为少见,主要是发生在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若患者在术后2-3天出现引流白色液体,则可认为是发生了乳糜漏。对该类患者的处理首先应积极保守治疗:进食及静脉补液;停用负压吸引,采用开放引流管引流;卧床休息;锁骨上加压包扎等,若上述治疗无效,则可考虑采用胸导管结扎术。本文发生1例,经积极处理,治愈出院。

3.3 甲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在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与患者交流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整体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许勤.甲状腺疾病病人的护理[M].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7.

[2] 张冬雁.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01,17(1):131-132.

[3] 郑益帼.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5):153-157.

甲状腺手术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超声;甲状腺粗针穿刺;护理方法;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51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 主要发生于成人中, 大多数患者的结节往往是良性的, 因此在接受治疗前对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诊断便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资料显示, 这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本次研究本院就诊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实施有效地护理,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41例, 女79例, 年龄18~82岁, 平均年龄(46.52±11.83)岁;病程1个月~8年, 平均病程(4.2±0.1)年。

1. 2 护理方法

1. 2. 1 穿刺前护理

1. 2. 1. 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穿刺检查的操作过程, 消除患者对穿刺检查的疑虑;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 使患者能够以积极地心态面对临床治疗。

1. 2. 1. 2 物品准备 护理人员准备好穿刺过程中需要的物品, 主要有碘伏、乙醇、棉签、注射器、活检枪、活检针以及止血物品等。

1. 2. 1. 3 患者准备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练习呼气后屏气的动作, 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穿刺可以避免患者进行手术, 这样能够降低手术带来的并发症。护理人员也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穿刺后可能会引起疼痛、喉返神经受损等情况, 让患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2]。

1. 2. 2 穿刺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取坐位, 提醒患者进行呼气后屏气的动作要领, 可以轻轻握住患者的双手, 以话语鼓励患者, 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关怀;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穿刺的进程,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情况, 应及时报告医师。

1. 2. 3 穿刺后护理

1. 2. 3. 1 并发症护理 ①出血护理:对于穿刺后针眼部位出现渗血或血肿等现象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立即采用棉球稍稍按压针眼10 min, 从而防止患者的针眼部位继续出血。②虚脱及晕厥护理:对于穿刺后出现虚脱现象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对于穿刺后出现晕厥现象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及时测量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糖等相关指标, 叮嘱患者口服糖水[3]。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保持平卧位休息, 为患者播放轻音乐,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使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

1. 2. 3. 2 随访指导 护理人员应掌握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 并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如果患者的诊断结果不佳, 应建议患者进行外科手术, 但若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 则应该告知患者不需要接受药物处理, 但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

2 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后, 一次穿刺成功的患者110例, 占91.7%, 二次穿刺成功的患者10例, 占8.3%, 穿刺总成功率为100.0%。穿刺后, 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例, 占2.5%。其中有2例患者出血, 有1例患者晕厥。针对患者的并发症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后, 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缓解。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出现往往与患者的生活压力、生活环境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诊断甲状腺结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能够明确患者结节的位置及其大小, 因此, 在甲状腺结节的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诊断时, 为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能够保障穿刺的效果。本次研究中, 围绕整个穿刺过程中, 主要从穿刺前、穿刺中以及穿刺后为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穿刺前的护理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有效地疏导, 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接受穿刺检查, 同时充分准备了穿刺中所需的物品, 并让患者了解到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使患者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从而保障了穿刺过程的顺利实施;穿刺中的护理缓解了患者紧张的情绪, 减轻了患者承受的痛苦, 保障了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后的护理有效降低了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障了穿刺的效果, 同时针对患者的穿刺结果给予指导性的意见, 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穿刺总成功率为100.0%, 并发症发生率为2.5%。提示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的患者给予有效地护理, 能够提升穿刺的成功率, 降低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粗针穿刺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法, 为患者实施有效地护理, 能够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穿刺, 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进而能够保障穿刺过程的顺利实施, 提升穿刺的成功率, 降低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兆华, 陈莞春, 周怀远.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18G)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12):118-120.

[2] 刘维芳, 张晴, 姚卫东. 超声引导下颈部肿块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4):16-17, 20.

[3] 吴双.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研究.吉林大学, 2013.

[4] 赵馥蕾. 超声引导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6):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