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态势评估;不确定性信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220

1 自然灾害不确定性评估

对于自然灾害不确定性的分析和处理很多学者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Karimi等[1]探讨了不精确概率特别是模糊概率对于评估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的影响。左其亭等[2]基于模糊概率和风险分析计算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对带有模糊性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洪水风险分析实践中。魏一鸣等[3]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洪水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以及洪水灾害灾情评估等核心内容,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框架。黄崇福[4]提出了一种计算机仿真方法,用来检验计算模糊风险的模型是否可靠。任鲁川[5]归纳了灾害风险分析的内容及灾害风险分析的数学模型,将风险辨识、风险估算和风险评价作为风险分析的三个重要环节。刘德辅等[6]运用灰色理论、随机模拟等方法进行了洪水、风暴潮、巨浪等环境因素的计算,并进行了灾害经济损失的风险分析。程昌秀等[7]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洪灾风险区划指标模型,并以降雨、地形和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为主要指标,得出辽河流域洪灾风险综合区划。陈报章等[8]对灾害风险度和灾害损失度的相对等级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单一灾种和复合灾种灾害风险损失度相对等级的划分方案和划分方法。

2 自然灾害态势评估

根据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定义,自然灾害属于非常规突发事件,即前兆不充分、具有复杂性和严重的后果,应用常规管理处置模型具有很大的困难的事件。灾害评估是指损害和影响评估,根据应急原则,非常规处置可分为预处置、中期处置和后处置三个部分。各部分的目标能被定位为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的灾害评估及应急预案启动,连续的灾害评估的应急管理过程,当突发事件趋向正常时的综合损失评估。整个灾害评估过程存在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的信息特征和灾害评估目标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另一方面,灾害评估过程需要不断被更新。

(1)预处理过程的快速灾害评估方法:此时的评估又称为紧急事态快速评估,指自然灾害发生后,确定最初拯救生命和维持生命的需求,及确定逼近危险的全部直接相关行动。这时的信息特征是模糊的、缺失的或者冗余的,具体涉及到救生需要、重要基础设施的状况、人员转移的数量及连带事件信息等。快速的灾害评估是估计人员伤亡、财产、经济和其他损失,确定事件的类型和程度并配置相应的计划,从而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分配有限的资源及请求快速而准确的援助。应用的主要方法包括统计分析、3S及模糊数学等。其中,统计分析是快速灾害评估的重要方法。当然,经验评估方法和相关性评估也是可利用的。此外,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也是预处理中有效的方法,可补充数据的不足,并具有对信息实时记录及分析后期的突发事件的功能。

(2)中期处理阶段的态势评估方法: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灾害信息是冗余的、大量的、多样的、半定量的和定量的,并有多个不同的来源,评估需要不断的被动态性的修改。这时的灾害评估的处理过程是一种态势评估过程,“状态”指的是突发事件当前的状态,“态势”指的是基于未来的当前状态的发展趋向。该灾害评估阶段一方面是连续的、及时的评估当前的状态;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评估是获得和评估影响将来趋向的大多数关键信息,目标是采取适合的减灾措施并将态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态势评估分为评估当前的状态和将来的状态,如贝叶斯理论、相关度理论、博弈论、改进的FAHP方法、搜索算法、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方法等都能被用在当前的状态评估中。将来的状态评估,主要集中在情景分析,即假定某种现象或某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前提下,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作出预测的方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作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更适合动态性、复杂性的灾害特征,更有利于理解突发事件管理的“情景-响应”模式。

(3)后置处理的灾害整合评估方法:即综合损失评估方法,包括直接损害和经济损失评估、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及心理影响评估几个部分。其中,心理影响包括受害者和参与灾害应对人们产生的心理疾患,一般只能通过对其影响面和程度作估计分析,很难准确评估。

参考文献:

[1]Karimi I,Huellermeier E,Meskouris K.A fuzzy-probabilistic earthquake risk assessment system[J].Soft Computing,2007, 11(03):229-238.

[2]左其亭,吴泽宁.模糊风险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22(03).

[3]魏一鸣,范英,金菊良.洪水灾害灾害风险分析的系统理论[J]. 管理科学学报,2001,4(02).

[4]黄崇福.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检验自然灾害模糊风险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02,10(01).

[5]任鲁川.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 1999,14(03):243-245.

[6]刘德辅,逯义军,李奉利,荆昆.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风险分析法及其在防波堤设计中的应用[C].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研讨会.昆明:中国海洋工程学会,2005:378-384.

[7]程昌秀,周成虎,陆锋.协同GIS软件体系结构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1,6(01).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S1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269-02

风险分析在近20~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技术应用和工程等领域。但针对某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现有的成果也不很完善。今后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应该向哪个方面发展,是从事这一方面研究的工作者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其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1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国内研究,有李世奎、霍治国、王道龙等[1]主编的《中国农业灾害风险评价与对策》一书,此书以风险分析技术为核心,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分析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但是,有关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理论的基础研究仍相当薄弱。邓国等[2]提出用解析概率密度曲线法估计粮食产量序列的风险概率,对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进行了分区研究。薛昌颖等[3]利用河北及京津地区1949~2001年的冬小麦实际产量资料,选取历年减产率的变异系数、历年平均减产率和减产率风险概率作为评价指标,估算了干旱气候条件下河北及京津地区历年冬小麦产量灾损的风险水平。黄崇福等[4]针对湖南省各县市1979~1993年的灾情资料时间序列短、数量少的情况,引入模糊数学方法,对干旱等农业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估算,并通过专题图直观地展示了风险的分布及其空间变化趋势。经文献检索,在风险评估方面,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

朱自玺等[5]做了小麦干旱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他们从降水资料出发,先按降水负距平绝对值的大小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干旱等级,再求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概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小麦气候干旱风险指数模型Ic=α1Is+α2Ie,式中Is为全生育期风险指数,Ie为小麦拔节期风险指数,α1、α2分别为其权重系数。然后又从作物需水量和供水量出发,按作物缺水程度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干旱等级,算出不同干旱等级出现的概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作物干旱风险指数模型Id=α1Is+α2Ie+α3Im,其中Is、Ie和Im分别为小麦全生育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作物干旱风险指数,α1、α2和α3分别为其权重系数。最后在气候干旱模型和作物干旱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干旱风险指数模型I=(Ic+Id)/2,其中Ic为气候干旱风险指数,Id为作物干旱风险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干旱风险进行了评估和区划。中国农业大学的王素艳[6]做了北方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及风险区划研究,对北方冬小麦干旱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北方地区的光温和气候生产力进行了评估,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做了北方冬小麦干旱灾损风险区划,这是对小麦干旱风险评估和区划的一次系统和详细的研究。

1.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风险评估研究中,往往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将模型分为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潜在风险及综合风险等类型,各个类型内部又包含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多个估算模型。以社会风险为例,所谓社会风险是指相对于某一给定的区域,或某一给定的人群,由某种灾害所引起的受损害的人数与其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常用FN伤亡频率图表示。至于其评估模型,有Piers提出的AWR模型[7],Carter提出的SRI模型[8]及HSE提出的COMAH模型[9]等,其中COMAH模型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与规划方面。美英等国是国际上最先提出风险理论和应用的国家。美国学者WilliamJ.Petak和ArthurA.Atkisson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与减灾对策》一书中对美国主要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书总结了美国主要自然灾害的风险与损失期望值,并在风险决策,特别是灾害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减灾效益分析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针对农业灾害的风险评估技术基本没有涉及[10]。日本继美英之后也比较注重风险评估和区划的研究,其针对强,注重实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于1998年建立了风险分析协会,其研究重点在环境和环境恶化方面。他们认识到,由于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使原本脆弱的环境更加恶化,原本复杂的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10]。总体上,国外学者在风险分析研究方面多侧重于经济领域,对具体的某一种农业灾害风险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

2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2.1风险评估指标中存在的问题

经文献检索,在国内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一般有干旱风险评估、涝洪风险评估、冻害风险评估等。但在风险评估指标上,尤其是在干旱风险评估指标方面,虽然指标很多,但在评估中实用的指标很少,几乎所有关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文献中,都用降水负距平作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指标,即从某地某一时段(作物一个生长周期、某一生长段、年、季、月、旬、周或规定的天数内)的降雨量(观测值或预报值)与该地区该时段内的多年平均降雨量相比较而确定作物干旱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作物产量灾损程度、作物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和区划等一系列工作。用降水负距平作为作物干旱评估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作物干旱灾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作物田地土壤墒情的好坏、土壤性质、当地地下水位的高低、某一时期大气降水量的多少、人为水分补给量的多少、作物当时的表现症状等。其中跟作物干旱有最直接、最大关系的就是土壤墒情是否适宜,即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在短期内,某一时段降水偏少,如果前期降水量偏多,则土壤墒情也会较好,作物并不一定发生干旱;或者地下水位较高,或者人为进行了灌溉,作物地块土壤墒情也不会差,作物也不会发生干旱。长时期的干旱,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偏少所致,才有可能导致土壤干旱。因此用降水负距平作为作物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干旱时期越长,评估结果才会越准确。而对于短期干旱或干旱期间采取了灌溉措施,用降水负距平作为作物干旱评估指标评估的结果准确性较低,缺乏科学性。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灌溉面积的增大,再单纯的用降水负距平来评估作物干旱发生的风险情况,则不但短期干旱评估不准确,恐怕连长期干旱评估的结果都不可靠了。用土壤墒情作为作物干旱评估指标,因为作物根系直接生活在土壤中,是从土壤中而不是从大气中吸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土壤墒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墒情良好,作物生长顺利,表现较好;土壤墒情较差,作物生长不良,表现出干旱症状,并进而影响产量。不管用何种方式补充土壤水分,只要土壤墒情较好,作物就不受干旱影响。因此,用土壤墒情作为作物干旱灾害评估指标,既克服了用降水负距平作为干旱评估指标的缺点,又克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无论是对短期干旱或长期干旱评估都会较为准确。

2.2风险评估及区划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人们进行风险评估的内容大多集中在较大的方面,如对中国的粮食产量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估算,对华南南部的热带果树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等。这些风险评估的对象都是针对整体农作物和果树,单一的对某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农作物的农业气象灾害,或某一种果树的气象灾害进行系统化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成果少之又少;且在对总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时,所用的评估资料基本上都只是建立在粮食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对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气象要素考虑较少。在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研究成果方面,所用的评估指标有待改进,现有的成果也不很完善。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范文第3篇

1.1情景设置要素

灾害损失由致灾因子强度、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决定,其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导致灾害损失范围与程度的不同,可基于致灾因子的相关属性选择具体指标进行情景设置。结合地震灾害的具体情况,可考虑将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以及震源深度等指标作为地震情景设置的基本要素。

(1)发震时刻。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建筑物倒塌和破坏造成的。地震发生时间不影响建筑物毁坏程度,因此某一时刻人在室内的概率可以表示地震发生时间对人员伤亡影响的概率。

(2)震中位置。不同震中位置附近的房屋结构不一、脆弱性不同,因此地震发生在不同位置造成的灾害损失也不尽相同,可按照震中位置划分为若干个地震情景。

(3)震级。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地震灾害的损失范围与程度。按照地震部门预测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内震级范围,可细化为不同震级情景。

(4)震源深度。震源深度也可以影响地震灾害损失,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针对浅源地震建立地震灾害损失模型,本文中也不再对此进行情景分析。

1.2要素生成概率

理论上,地震可能以任一震级和深度发生在任一时刻,但震中位置却会受到地质结构的影响,部分地区地震出现的概率高,部分地区地震出现的概率低,也就是说地震情景设置中各要素也存在出现概率的问题。从作者的日常业务出发,本文重点考虑震中位置的生成概率,对不同发震时刻、震级等出现概率理论上也会影响地震情景的生成,不做重点讨论。

1.2.1地震发生概率分析

从日常业务出发,初步考虑主要断裂带分布、历史地震分布以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2001)等3个要素作为判断年度地震危险区内各区域出现地震概率大小的主要依据。其中,从发震机理上看,断裂带分布的密集程度与地震发生概率基本成正比关系;历史地震分布大体可以反映离断裂带不同距离范围内地震的活跃程度;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2001)展示了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分布[5],由此可以反推50年内每个点发生不同震级地震的概率,它是通过历史地震统计分析得出的地震发生概率的具体结论。理论上看,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可以最好且直观地表达地震发生概率,但实际操作中反推地震震级较为困难。经多次的日常业务实践,以断裂带分布和历史地震统计相结合,作为判断危险区内地震发生概率的依据更可操作,即区域内既有断裂带分布,又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高;区域内仅有断裂带分布或仅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次高;区域内既没有断裂带分布,也没有历史地震发生,则该区域发震概率低。

1.2.2震中位置布设

(1)震中位置布设方式。地震年度危险区内同样概率区域内震中位置的布设应符合均匀分布。

(2)震中布设选取的最小单元。理论上,对地震年度危险区内所有点,按照1km网格进行选点设置情景,可以较好且准确地反映地震风险,但考虑到实际的业务能力和需求,可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和断层走向等要素,选取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情景设置。经业务实践,可以地震危险区内所有县驻地为基本选取点,如果县驻地位于危险区外,则以该县损失最大为原则,确定县内震中点位;其次,在已选取震中位置分布情况下,在不同地震发生概率区域内,再均匀设置震中点位,以完成震中位置的整体布设。

2地震区域情景分析

地震区域情景分析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地震情况的分析,例如,某一个行政区域跨越多个地震危险区,则对其开展年度风险评估的情景设置时还应考虑多个危险区的复杂情况。

2.1单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

单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是某一行政区域内仅存的一个年度地震危险区发生地震时的所有可能情景的集合。如果危险区内只发生一次地震灾害,只需要考虑地震要素生成情景,但在危险区内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发生多次地震,则需要考虑地震发生次数等复杂因素。例如,2013年10月31日-11月23日,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先后发生5.5级、5.0级、5.3级、5.8级、5.0级地震,2014年2月11-12日新疆于田县先后发生5.4级、7.3级、5.7级地震,造成灾区重复受灾,灾情呈现明显的“放大”效应。可见,对一个行政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地震灾害过程开展情景设置,对分析行政区域的年度风险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对于震群型地震发震机理的研究尚不足以支撑地震情景的设置,因此本文只提出相关需求,不做具体讨论。

2.2多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

多个危险区地震灾害的情景设置是某一个行政区域内存在的多个地震危险区内发生多次地震时的所有可能情景的集合。例如,2014年4-10月,云南永善县、盈江县、鲁甸县和景谷县先后发生了5.0级、6.1级(之前刚发生5.6级地震,6.1级为此次盈江地震序列的最高震级)、6.5级和6.6级地震,导致云南全省地震灾害损失巨大。另外,不同地震影响区内灾害损失差异明显,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而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仅造成1人死亡。显然,面对同一行政区域内存在多个危险区、不同危险区内地震灾害损失差异较大的情况,对该行政区域的灾前准备和应急救助力量的布局十分重要,这也是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3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表达

3.1年度风险评估方法

区域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某一区域内出现灾害损失及其概率大小的评估(风险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评估结果为具体的灾情指标损失值及出现的概率。地震危险性一般包括地震强度和发生的可能性两个因素,本文中地震危险性以地震部门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包括危险区范围、可能震级2个要素)为基础,其中,地震强度用预测的震级表达,发生的可能性用1表达,即地震部门提供的危险区内本年度会发生相应级别的地震。承灾体为地震风险评估关注的主要对象,根据灾害救助的主要需求,本文中将承灾体定义为不同区域公里网格内的居民人口和住房;承灾体脆弱性以居民住房脆弱性评估为主,采用作者所在单位多年来积累的历史地震案例中不同结构居民住房倒损率矩阵(分为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3个等级)。

3.2年度风险评估结果

基于上述评估方法,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结果主要分为2大类(图2)。第1大类是单一情景下的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即某一区域内本年度地震可能导致的房屋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的数量;其中,这里所说的区域取决于评估结果的用途,可以为行政区域,如考虑到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为便于与灾害风险管理及社会经济数据采集单元保持一致,通常以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基本区域;也可以为自然区域,如地震部门给出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区域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依赖于对若干参与评估的基本单元的统计汇总,评估单元可以根据所掌握的相关基础数据、评估所需数据的详细程度和完备程度,评估单元按照覆盖区域由大到小可分为地震危险区单元、县域单元、乡镇单元和公里网单元。第2大类是多个情景集合下的年度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即某一区域内本年度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房屋数量及其出现的概率,也就是灾害风险。此类评估结果是在若干个第1大类评估结果集的基础上,根据评估单元不同(4种评估单元)、房屋倒损类型不同(3类倒损类型)和房屋倒损数量等级不同(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评估单元、3类房屋倒损类型及不同数量等级出现的概率。例如,××地震危险区(评估单元)2014年度发生地震灾害导致10万间以上(数量等级)房屋倒塌(倒损类型)的概率为63%;××县2014年度因地震灾害而出现1~5万间房屋倒塌的概率为41%;××乡2014年度因地震灾害而出现0.5~1万间房屋倒塌的概率为30%等。3.3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主要是对地震危险性、地震承灾体脆弱性、地震灾害风险等的表达。一般而言,地震危险性情景主要表达地震危险区范围及可能的震级,地震承灾体脆弱性情景主要表达承灾体与地震强度间的关系,一般用承灾体脆弱性矩阵或脆弱性曲线表达,地震灾害风险情景主要表达某一等级损失及其出现的概率,一般用一系列风险等级分布图表达。然而,与常规表达不同,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中存在区域情景,即:某一区域范围内,存在多个地震危险区,且发生地震的震级可能不同,地震导致的房屋倒损数量及其概率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表达同一区域内不同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灾害年度风险水平,可能会造成个别地震危险区的风险被人为“缩小”,而个别地震危险区的风险却被“放大”;如果针对不同的地震危险区采用单独的表达方式,则会出现多个地震危险区灾害风险不可比的现象,不利于区域地震灾害风险的综合防范。因此,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情景的表达在常规表达的基础上,要重点考虑同一区域内存在多个地震危险区的情况,评估表达既要满足地震危险区间灾害风险的横向可比,也要充分体现各个地震危险区内的自身差异。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本年度区域防范灾害风险提供依据,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专业机构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然而,当前地震预报的不确定性、社会稳定、资源配置不平衡、经济发展等仍是影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信息公开的风险因素,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同一地震灾害年度风险评估结果的表达也应有所差别,包括评估结果中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与具体含义、风险内容表达的专业性、风险地图制图单元的选择等。民政行业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分级方法》(MZ/T031-2012)中针对灾害风险管理者与研究人员,将灾害风险分为极高、高、中、低等4个等级,并详细介绍了风险分级的具体步骤;地震预测预警等级划分为4级,分别赋予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等级,考虑到预警等级后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同预警等级所针对的对象有所区别,预警等级为一级时,对象为地震部门、县以上政府、指挥部成员、预警区公众,而预警等级为四级时,对象仅为地震部门,用于指导开展震情跟踪。

4结论与讨论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灾害;风险管理;评价方法

一、灾害与灾害风险管理评价

灾害应定义为:某种不可控制或未能预料的破坏性因素的作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突发性或累积性的破坏或恶化,并超越当地社会经济系统容忍限度而引起人群伤亡和社会财富灭失的现象和过程。灾害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本文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损失是指对人、企业和政府等经济主体的生存权益或者财产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事故。风险管理是关系人类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个复杂、普遍的系统工程。所谓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管理科学,是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决策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灾害风险是灾害的演变过程中所处的一种状态,是灾害在孕育期与潜伏期的表征形式。它是一种潜在的灾害,灾害风险是否会演变为灾害取决于灾害风险的控制机制或限制因素、传递过程及受灾体的分布等。只有当控制机制失效,并由自然生态环境传递到受灾体,造成受灾体严重损害时,灾害风险才完成向灾害的转化,进而爆发灾害。并不是所有的灾害风险都将转化为灾害,除了风险的限制因素外,灾害风险的大小也是灾害风险是否转化为灾害的决定因素,只有那些风险值大,危害性后果严重的灾害风险才有可能转化为灾害。因此,对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灾害发生和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1]。

二、灾害风险管理评价

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步骤,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有时是同时进行的,有时是分步骤进行的。但是,风险衡量是对风险状况的客观反映,风险评价是依据风险衡量的结果对风险及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总体的认识和评价[2] 。

1.灾害风险评价概念。所谓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把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原因综合起来考虑,衡量风险损失的影响,并对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技术管理的基础。因此,本文认为灾害的风险评价是指在灾害发生的全过程中,依据灾害风险衡量的结果,对灾害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灾害风险区内的某种灾害进行风险评价;二是对灾害风险区内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之和,即综合灾害进行评价。

2.灾害风险评价内容与原则。目前,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灾害风险的定义,灾害风险评价不仅要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要评估由此引起的可能损失程度和频率,对预期的损失状况进行综合和全面经济评价。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灾害模型――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重现期,获取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并建立灾害强度―频率关系;抗灾性能模型――确定遭受灾害影响的可能区域以及其内部的主要建筑、固定设备、内部财产以及人口数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根据灾害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抗灾性能和易损程度,以及灾害风险区的灾前预防预报措施、灾期的抗灾救灾能力和灾后的自救恢复能力和保险措施等因素建立承灾体易损矩阵;灾害风险区价值模型与风险损失估算――价值模型是指确定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价值,以及价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灾害风险区的价值模型,结合灾害模型以及不同承灾体抗灾性能,可以估算灾害风险区可能遭受的直接、问接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状况;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绘制风险图。

三、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随着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正逐渐由定性分析走向定量评价。下面对主要的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概括。(1)资料分析方法。包括自然记载的资料和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2)实验模拟法。实验模拟法在一定灾害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实验方法模拟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规律,可以净化致灾因子,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深刻揭示灾害形成机制,为灾害风险预测、区划提供依据。(3)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是利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价,目前模糊数学、概率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均有文献在应用和探讨。(4)遥感GIS法。遥感GIS法遥感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的调查和灾害的动态监测,GIS主要用于数据的管理和模型的预测等。

常用的风险评价技术经方法有数理统计和概率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 ,蒙特卡罗模拟技术,CIM模型(Controlled Interval and Memory Models)、影响图等八种[5] ,下面选择最常用的三种方法,粗略介绍其用于灾害风险评价的意义、原理和分析步骤,以及优势与不足。1.风险度评价法。风险度评价是指风险管理主体对灾害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的频率或者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风险度评价又可以分为灾害风险频率评价和灾害风险损害程度评价。按照灾害可能发生的频率,将灾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划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极低五个层次;然后根据这五种可能性,把灾害频率风险度评价分为10个级别,这十个不同的级别分别用阿拉伯数字作为刻度,与五种可能性构成对应关系。

2.调查和专家打分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易于应用的分析方法。它的应用由两步组成:首先,辨识出某一特定灾害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列出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可能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评价,进而综合成整个项目风险。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适用于决策前期,这个时期往往缺乏项目具体的数据资料,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决策者的意向,得出的结论也不能满足灾害主体风险评价的具体定量值,而是一种大致的程度值,只能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3.层次分析法。在灾害风险分析中,层次分析法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易于理解的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此种方法在灾害风险预先评价阶段使用。层次分析法使风险管理者能在投标前就对灾害的风险情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判断出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以决定是否进行控制灾害的进一步发生。层次分析法的有点在于:其处理问题的程序与管理者的思维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并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即把整个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包,再逐一考虑每一工作包的风险程度。在考虑过程中采用专家评判,并用定量原则检验这一评判的正确性,最后再综合整个项目风险,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结果,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项目全过程中风险情况的机会。

4.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蒙特卡罗方法又称为统计试验法或随机模拟法。该方法通过对随机变量进行抽样试验实现,其目的是估计依若干概率输入随机变量而定的结果变量的分布。对此最初由Von Neumann用来模拟核反应堆中子的行为活动而首创,后来广泛应用于求解数学、物理、工程技术问题的近似解,因为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可以估计结果变量的分布,因此它也常常被用于估计项目风险。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是一种处理多元素变化的方法,可以直接处理每一个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减少不确定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所作决策的偏差或失误,并把这种不确定性在成本方面的影响以概率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目前,应用蒙特卡罗方法评价风险,可以通过编制电脑软件来实现模拟过程,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综合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四、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建议

在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2005年北京年上,东京大学灾害研究所教授向大会提出了一种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这种风险管理模式把灾害管理和非灾害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专门的技术知识和相关的政策和管理联系起来,把灾害管理与城市计划和管理联系起来,对预防和处理多重性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提供了宏观框架。我国更需要建立一种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把防灾减灾放在一个国家风险管理的优先战略高度,并且把灾害风险降低最小的评价模式,即将灭害风险纳入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系统前提下,加强自然灾害研究,构建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方法。

综合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体系,是实现“灾害风险最小化”的标准,为实现综合减灾提供决策支持。这种综合灾害风险评价要同时将减灾与经济建设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整体考虑,制定社会经济与减灾同步发展评价体系,为建立有效的城市减灾、企业减灾、农业减灾以及科学减灾提供系统和科学支持。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风险,为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周寅康.自然灾害风险评价初步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9,3:26-28.

[2]赵勇,孙永广,吴宗鑫.防洪减灾经济学研究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2,1:37-39.

[3]黄崇福,史培军,张远明.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一级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1994,6:57-59.

[4]许飞.琼灾害损失评估及其系统结构[J].灾害学,1998,9:22-24.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范文第5篇

今年7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在解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出台背景时,曾这样概括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短腿”:“灾害救助准备措施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灾后救助制度缺乏,救助款物监管不严等。”可见,在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观察,我国的救灾救助体制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我国灾害救助机制的完善,应按照国务院最新颁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进行,总体原则是: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具体说来,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完善和加强灾害预警体系建设。预警能力不强是我国灾害救助中的“短腿”。许多自然灾害如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等巨灾,都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发生的,以至酿成惨重损失。要加强对地质勘查和气候预报的分析研究,依托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建立暴雨、洪涝、旱灾、高温、雨雪冰冻、低温严寒、大风雷电、大雾、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同时加强天气中长期预警预报工作。要建立预警信息快速机制,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扩大预警信息的社会覆盖面,提高群众的预警信息接收能力。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关键是完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要积极筹集资金,增强水利设施的抗旱、防洪、排涝功能;提高各类建筑物的质量,提高住房、办公生产用房、商场、桥梁等各类建筑物的抗灾标准,严格执行验收程序,杜绝“豆腐渣”工程。

第三,加强灾害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培训工作,提高国民灾害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目前,我国国民尤其是农民灾害危机观念淡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要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手机短信,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形式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广泛深入开展减灾防灾知识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己村庄所面临的灾害风险、特点及其危害,让“减灾防灾”理念深入人心,为抗灾救灾奠定可靠的社会基础。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农民在农闲时开展就如何应对诸如洪涝、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演练,使农民掌握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知识,掌握基本的逃生手段和保护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强化对农民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杜绝乱砍滥伐林木、随意排放污染物的现象。要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走科学致富之路。

第四,建立较为完整的国家灾害救助标准体系。目前,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制定了系统的国家灾害救助标准,如印度的国家灾害应急救助基金的救助标准,明确了29个补助项目和补助额度,每5年修订一次。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特别是贫困人群的风险抵御能力普遍薄弱的情况,农村灾害救助要适当降低接受救助的资格条件,将低收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在其陷入赤贫之前,针对其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风险,给予预防性救助,避免他们的困境进一步恶化。

第五,建立救灾资金多元投入体制。反观国外经验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救灾资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那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救灾工作的需要。要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一是国家应建立专项救灾基金,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用于投资,由救灾部门统一管理。二是大力拓宽救灾资金的渠道,建立企业、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国际社会和灾民自己的社会化救灾资金投入体系。在完善现有的社会捐助、救灾基金、商业保险和国际援助的基础上,还应该探索更多的资金筹集方式。

第六,发展巨灾保险,建立灾害风险社会共担机制。目前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成功实施了14个巨灾保险项目,如美国的全国洪水保险计划、夏威夷飓风减灾基金、日本地震保险株式会社、台湾财团法人住宅地震保险基金、加勒比海巨灾风险共保体等。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还比较有限。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的作用,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通过国内外再保险市场,将保险风险有效地加以分散。

第七,建立专业化的救灾队伍和群众性防灾组织。根据多种灾害突发性和灾害应急工作的特点,市、县两级都要组建一支灾害应急救助队伍,通过培训演习,形成多层次综合应急救助队伍。民政部门要和地震、水利部门一样,建立不同类型的紧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灾装备,平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紧急救助训练,灾害发生后及时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与此同时,也可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民间的救援队伍,注意发挥社区、群众的自救互救作用,形成专业救援和群众自救相结合的庞大救护援助体系。

第八,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救助管理。要统一组织管理,设立专门的灾害救助指挥机构,负责救助资源的统筹和分配、救助工作的行政管理、救助政策和法规的拟定。要建立灾害观察员、灾情信息管理和灾民救助卡“三位一体”的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受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助。

第九,建立灾害救助制度的评估和监控体系。灾害评估从时间上分为灾前评估、灾中评估和灾后评估。从内容上分为灾害预测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灾害救助评估。灾害的评估与监控有助于了解灾情,提高灾害救助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也有助于规范救助工作,提高救助水平。建立灾害救助制度的评估和监控体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制定自然灾害评估法规;二是要明确自然灾害救助评估的标准;三是要建立灾害救助评估的组织;四是要加强灾害救助评估的监督,建立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

第十,科学对待灾后重建。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 需要国家各部门间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共同协作。要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以人的安全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凡是地震带和山体滑坡地带,基本上都要列为禁止开发区域,不应再建城镇甚至房屋等。要防止在没有弄清楚灾害发生地基本情况时,就匆忙地建造房屋、修复城市原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