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第1篇

1.坚持有意义学习,实现知识迁移

人类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学习者本身具备意义学习的心向(内需),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相应知识。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坚持有意义学习,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前提。因此,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学习动机迁移,巧妙处理学习材料,努力创设喜闻乐见的具有逻辑意义的问题情境,降低旧知识与新知识衔接的难度,激发、维持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获得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知识,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为后续学习迁移奠定坚实基础。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理财的素养,我以“周老师的理财方案”为情境主线,截取周老师的四个理财片段“储备教育基金、股海扬波、买债三更起、让家庭拥有平安”,并针对每一个理财片段中蕴含的核心内容步步追问:问题一:储备教育基金体现什么投资方式?收益如何计算?没有任何风险吗?问题二:股海扬波体现什么投资方式?说说你对这种投资方式的看法。问题三:买债三更起体现了什么投资方式?只有热烘烘的国债一种吗?为什么这种投资方式比较划算?问题四:让家庭拥有平安体现了什么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对个人有何保障作用?这个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渴望,成为学生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加以适当联系的内驱动力。因而,小组探讨起来人人勇于发言。

2.运用比较法,促进知识迁移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是矛盾的双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两种学习内容刺激相似,反应不同,容易产生负迁移。因此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相似或相近知识点的异同,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防止发生负迁移,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主旋律。例如,教学政治生活第六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时,人民政协是一个学习难点,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初步体验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但在解题时还误认为人民政协是一个国家机关,特别容易把新知识“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和旧知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相混淆。所以,我又精心设计了图表问题让学生“补白”——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异同,力求抽象问题简单、明了化。

表1 人大和政协对比图表

通过逐条对比,学生严格划清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界限,生成新的知识,即两者的联系,提高了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避免了负迁移。

3.整合教材知识,保障知识迁移

能否实现知识的迁移,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否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因为零散、杂乱的知识是无法进行迁移的。因此,政治课教师在新授或复习教学中要以核心概念为龙头,主干知识为骨架,把重要知识点上连下串、左支右伸,并用明确的线条把新知的前后顺序、从属关系、新旧知识联系串联起来,建立浑然一体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搭建灵活切换和运用政治知识的绚丽舞台。例如,以思维导图为媒介,集思广益,把思想政治选修三《 国家和国际组织 》全册的知识网络构建起来,如图1:

学生在脑海中有一幅这样纲举目张、俯视教材、可利用性强的知识体系图,在运用知识时就可信手拈来,彼此交融,不至于使知识散落在脑子里。

4.利用时事热点,推进知识迁移

思想政治课知识的迁移,最终落实在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上。因此,把时事热点与教材考点多角度链接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显著标志。政治课教师在课内外要引领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热点的习惯,以事联理,事理结合,推进知识迁移。如果坚持对热点时事进行多角度、立体分析,并潜心思考、反复“咀嚼”,使解读的思路和结论深深地内化在脑海中。

5.加强训练,深化知识迁移

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通过适当的练习,引导学生把书中的观点迁移到答卷中,强化对正确知识的理解,消退错误知识,揣摩解题方法,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途径。例如,教学政治生活第七课《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时,我立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基础性、典型性、分层性,精心设计一组渗透热点的递进巩固习题“串”,既检验了教学效果,又训练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下面附部分习题:

判断并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答题:2011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会议中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2)假如你班同学准备以“维护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为主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就倡议书的内容,从政治生活角度列出三条提纲。

在学生紧张的训练过程中,我通过巡视发现学生解题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点,指出学生的疏漏和偏差,引出正确方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结构,提升认知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了学生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

6.总结方法,升华知识迁移

加强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生能变熟,掌握各类题型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这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核心。例如,政治课教师可运用横向迁移,将主观题进行归类强化,反复训练,在扼要点评中与学生一起总结方法和规律(逐步成为自动技能),并促进学生解题技能的迁移,即使遇到新的问题时,也能明确思路,使问题迎刃而解。以哲学主观题为例,哲学主观题主要有四种题型,其解法各不相同。体现或依据类问题应先区分其哲学范围,然后圈关键词链接哲理体系,锁定匹配的最佳哲理,答案力求原理、方法论和材料分析紧密衔接。建议类问题应先明确用哪些哲理,再依据情境提示推敲措施,而且措施和相关哲理要一一对应。分析意义类问题应先确认所用的哲理,再紧扣设问内容或情境关键词分析其政治学意义或经济学意义。评析某种看法类问题必须先锁定哲理,再对辨题中观点辩证分析、论证,肯定正确部分,说明哲学理由;指出错误部分,并分析哲学理由,总结正确态度。但当新的构思巧妙、条件隐藏的主观题情景无法纳入学生所建立的知识结构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扣住背景材料中的关键词对问题进行“变式”,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再依据设问类型使求解的假设更加逼近答案,强化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题的变通能力。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课程教学; 育人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2-0023-0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功效和能力。作为知性教育与德性教育的统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以丰厚的人文意蕴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思想、法律意识、人生态度和审美能力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对象涵括了社会普通公民,但主要对象是大学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但核心功能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故此,本文所要探讨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特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担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尤其是伴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诸多成绩。但就实际效果而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状况仍不够理想。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前提:强化育人意识

教育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实践活动,必须有先进的育人意识作指引。某种程度上说,育人意识决定了育人行动,进而间接决定着育人功能的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缺乏自觉的育人意识,就不会有自觉的育人行动,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也将成为空话。当前,一些高校之所以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育的思想性、政治性,忽视教育的知识性、学科性和人文含量,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片面强调其学科具有的学术性、专业性,刻意回避甚至故意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业务发展轻教书育人的问题等,都是因为自觉育人意识不够所致,严重削弱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概言之,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前提在于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包括德育为先的意识、育人的责任意识和科学育人的意识。

1.强化德育为先的意识

树人德为首,可谓是古今中外的一项基本共识。儒家经典《大学》首篇第一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代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实现道德的完善。原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形象地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1]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言人杜威也曾指出,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等等。[2]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更是反复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强化德育为先的育人意识,要求所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释疑解惑和教育引导工作”[4],要努力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塑造健康人格方面发挥更大价值,在解决学生的思想与现实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都担负着育人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应注意克服两种偏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重视业务知识传授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偏向都无益于教书育人。因此,强化育人的责任意识,一方面,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负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含量,传授学生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责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为主要特征的,但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研究与建设”[5]。事实上,强调知识教育责任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强调要“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的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6],讲的也是这一道理。另一方面,要使其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认识到,他们也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责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学科的建设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学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其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因此,他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性,牢固确立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观念,消除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7];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大学生德育的责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在业务上要树立和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全面关心大学生的进步成长;在作风上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8]

3.强化科学育人的意识

强调科学育人,即强调育人的方法、内容和路径等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强化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一方面,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育人实效性欠佳的问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在于育人工作的知识性、学术性先进而科学性不足。强化科学育人的意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实效性,要求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等关系,坚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说服力和实效性”[9]。另一方面,要强化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师的科学育人意识。应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做到既充分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学科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开展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也要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理想信念引领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通过传授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身心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青年一代肩负的社会责任。[10]

二、关键:坚持德智并进

这里讲的德智并进,指的是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统一,并行推进。从人的全面发展指向看,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是辨证统一的。知识教育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载体,是思想教育获得成效性的基础,而思想教育是知识教育的深化。一方面,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基础所在。从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规律而言,如果忽视知识的教育,思想教育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目的。列宁就曾深刻指出:“如果以为不必领会共产主义本身借以产生的全部知识,只要领会共产主义的口号,领会共产主义科学的结论就足够了,那是错误的。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1]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正处于理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的阶段,如果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层面的传授,忽视思想教育,就不能发挥其影响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进而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充分掌握。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这种辨证统一性表明,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

然而,在现实当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存在着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分割开来的误区。如,在高校教育中,不少人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简单地“对接”,从而在客观上忽视了德育本来就具有的知识教育价值;同时,也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与学生的知识教育简单地“对接”,从而在客观上忽视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本来也具有的思想教育功用。这种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立起来的现象,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分裂化”,这是导致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发挥得还不够理想的重要因素。避免此类误区,真正实现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是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功能,切实做到“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2],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育,“关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论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的思想道德理论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则。”[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处理好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切实加大自身的知识含量、科学含量,注重以真理的力量打动人,以科学的力量征服人,以丰富的内涵吸引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建设方面,应随时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成果,来引导学生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需吸收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理论成果,在批判继承、扬弃创新的基础上,及时充实到教学、教材之中,为我所用。总之,在现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智育化,又要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不注意吸纳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成果而流为空洞的说教;既要努力增强教育内容的科学含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感召力,又要努力探索理论知识向理想信念转化的规律、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知识型掌握向信念型掌握转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先进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14]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传授本专业知识以及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发挥自身的思想教育价值。在2002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讲话中,曾深刻揭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的强大思想教育价值:“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15]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作为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统一,“担负着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展开、深化、呼应的作用”[16],对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精神境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教育价值,其一,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之上。这是因为,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价值引导的,离开真理的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这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日本著名教育学者小原国芳曾将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性问题”的“修身教学”斥之为“一种虚伪的教学”[17],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在脱离了真理性的同时无法实现教学的价值性。其二,还应该牢牢建立在对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在专业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精心设计。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L・Boyer)曾经提出过“内涵丰富的主修专业”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3个基本问题,即“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他提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18]博耶的观点,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是很有启迪的。

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还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交流机制。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教师在资源共享、学科交流、互相支撑方面异常薄弱。为克服这种状况,双方应从不同的视角,经常交流研讨教学中碰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热点、难点、疑点和兴奋点问题,交流研讨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路径,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契合点等。要以交流研讨为动力,积极探索构建跨地区、跨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要通过研讨交流的平台,促进全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所有教师在面对重大的教育问题时,保持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形成各门课程教学相互配合、促进的合力,实现所有教学环节的知识育人和思想育人功能的最优化,保证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功能在全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三、保障:形成合力机制

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功实现需要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有效互动。然而,当前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9]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的合力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是当前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保障。

1.纯洁师德,牢固夯实育人合力机制的思想根基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合力机制的思想根基所在。只有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满腔热情,促使他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强化育人的理念,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无限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模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促使他们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一切以学生为本,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团结协作,共同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并以真心诚意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反之,如果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师德师风不纯正,只关心个人利益,将大部分时间忙碌于个人创收或者其他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将无法有效发挥,构建育人合力机制更是无法实现。

2.开发载体,充分整合高校与社会中的育人资源

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合力机制,必须开发载体,推动高校与社会育人资源的整合,充分合理发挥校内校外两类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的作用。一是开发载体,促进各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如,近些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网络管理平台建设、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学术期刊建设和学术网络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以及一级、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也较好地整合了优秀教学资源,提升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的整合共享,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开发载体,整合校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资源参与育人工作。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这对于大学生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各高校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邀请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到高校开展高雅文化表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

3.培训教育,提供育人合力机制的人才队伍保证

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20]同样,形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合力做好育人工作,关键也在教师,尤其在于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事实证明,通过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训体系轮训队伍,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构建思想政治方向正确、梯队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热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是强化育人意识,形成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合力的有效举措。如,国家多部委联合组织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在“十五”末起步,在“十一五”期间已经进入常态化举办的阶段,每年举办多期,数千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受益。各地也纷纷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与国家多部委举办的研修活动相互呼应,构成了多层次的立体化培训体系。这对于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的育人意识,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力育人机制,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1]

4.创建制度,引导高校教师切实践行育人的职责

邓小平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2]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实现的合力机制,制度的问题同样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党的教育工作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为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类教师更好地践行育人职责,高校应制定与完善相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制。尤其应该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教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入教育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23],依此形成共同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5.加强领导,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制

形成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制,对形成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合力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有力、责任明确、管理到位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强大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不断加大投入。高校党委要统一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工作,经常分析育人工作状况,制订总体规划,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把育人工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与此同时,学校各相关部门也应明确各自责任,密切协作,确立教学工作的正确思想政治方向,加强相关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各门课程在德育功能上的互补协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在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8-159.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3.

[3].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2.

[5]顾钰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7-31.

[6]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7][9][23]沈壮海.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5-02-08(3).

[8]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上强调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切实担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5-03-11(1).

[10]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0-03-10].

[11]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9.

[13]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63.

[14]沈壮海.把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10-19.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76.

[16]吴倬.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J].高校理论站线,2006(10):40-44.

[17][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M].由其民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07.

[18][美]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4.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78-179.

[20].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语境; 政治哲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48-02

1西方政治哲学首要主题:建构政治秩序

西方政治哲学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与政治危机相关,它的推动力是建构新的政治秩序:《理想国》是在雅典衰落之后探讨城邦和个人生活的正义,探讨真正理想之城邦的秩序构造;《毛主论》是马基雅维里进谏佛罗伦萨统治者,以强有力的统治使意大利摆脱外敌入侵、内政混乱的危机局面;《利维坦》写于英国内战,霍布斯试图以强大的拥有绝对权力的政府来为英国提供和平;《政府论》则是詹姆斯二世时期国王与议会之间因“排斥法案”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刻,洛克为议会派提供革命性理论资源的努力。可见,政治哲学的进步在于对政治制度的危机和挑战的回应,当制度无法整合政治各种社会力量、以往的价值理念和观念资源无法继续成为大多数人的信念,从而社会失序、混乱丛生、人的世俗生活和精神领域都得不到安宁的时候,往往需要思想家们反思已有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进而为重新建构秩序提供思路,也为未来的新制度构建意义。因此,政治哲学思考的首要主题是秩序与和平,使某种范围内作为群体的人类能够和平地生存下去。

中世纪的政治哲学家们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将国家当作为教会和宗教目的服务的机构,从而建构起神学的政治秩序。15至16世纪,从意大利北部地区发端并迅速波及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被用来反对神学。思想家们开始关注世俗事务,提倡理性和个性自由,反对神性与等级桎梏。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把个人理性当作精神信仰的唯一依据,抽空教会在上帝和信徒之间设置的思想钳制和清规戒律;加尔文在路德思想的基础上主张预定论,肯定个人的努力和现世积极谋取事业成功。经过韦伯的注解,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成为资本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最为适宜的“伦理精神”。

2西方政治哲学基本倾向:理性、权利与自由

除了建构秩序之外,自古希腊至近代英国的西方政治哲学至少还有以下基本倾向,即理性、正义、保护个人权利与自由。

如上所述,在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大部分时段,思想家们都在追求或运用人类理性的力量。西方政治哲学史是从理性到信仰,又从信仰到理性的过程。古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于解说”,除了因为他们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最先写出有别于纯粹编年表的历史书,对于政治哲学而言,则是因为他们“自由地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这种不为任何枷锁束缚的状态就是理性的状态。柏拉图代表的古典作家认为理性可以被用来发现真实的真理或观念,因此以理性作为政治知识的基础,《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等人在言辞中建立理想城邦即是古希腊人把理性当作政治思考的基础的典范。

虽然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政治哲学关注的首要的问题是构建社会秩序,但是正是西方政治哲学以人的理性为基础,探讨秩序建构和保护个人权利与自由、从而达成社会正义的一面对中国近代政治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为,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所极力强调的正是以等级制度建构的稳定政治秩序,儒家从家庭等级秩序到国家等级秩序的思想对中国政治具有最为强大的支配作用。

3现代政治哲学在中国的引入:语境中的政治哲学研究

当西方思想进入中国的时候,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它在中国的境遇呈现以下几种特点:

3.1以彻底反传统为开端。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政治哲学的初步认识是以“启蒙”这一关键词为起点的。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启蒙运动的发端。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核心阵地,把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归结为落后的封建文化,主张为了民族生存而割裂民族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来造就全新的中华民族新文化。这与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进入中国之后激起的改革呼声和举措都有所不同: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改革是以拯救民族及其文化为宗旨,而新文化运动则在某种强烈刺激之下采取以激进方式拥抱西方文化的态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这与以人的理性为基础,高举科学与人权的启蒙价值完全一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正如欧洲启蒙时代思想家们力图摆脱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哲学中等级和信仰因素一样,中国新文化运动努力做到的正是与中国原有文化传统划清界限。

3.2以经济自由为第一要义。新文化运动的完全反传统思路在中国“”时期得到夸张而扭曲的附和。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无论知识界,还是普通大众,学术思想和人们的思维意识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政治长期占据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空间之后的大解放中,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关心的最为重大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向何处去”以及“人应当如何生活”,答案就是中国要走向现代化。16经历了“”带来的物质、精神全面压制之后,中国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解放思想,另一方面发展生产力;但80年代末的休止符被认为是思想过分自由、全盘西化的结果。当学术界热烈的思想争论被中断之后,意识形态的导向和人们的自愿性选择一道(两者的力量均十分强大),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基本国策,将中国推向急速市场经济化进程。工业革命和英国在近代世界帝国的确立使人确信:经济自由的力量堤无穷的。这样的经验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市场经济起到很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4当前的重要问题:一种反思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与现代化相关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化”的结果,然而现代化过程中西方理论进入中国的过程所呈现的特点也造成了今天我们必须面对的—些根本性问题。

4.1以彻底反传统作为中国现代化开端的新文化运动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加上“”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再次批判,原本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中国政治模式和人们政治思维乃至生活方式的儒学传统成为僵死的学说。尽管近年来有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学者做出颇有影响的成果,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传统文化已经死了,其仅仅是象牙塔内学院派研究的对象,远不是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标准。

4.2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以全力发展经济为主要方向的政策导向使得经济自由取代政治自由,经济理性取代政治理性。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政治哲学向经济发展的转向发生在自由主义政治理论臻于完善、代议制政府已经确立、自由观念深入人心的时候;近年来西方实证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中用经济人理性假设研究政府行为问题,也是发生在西方以契约论为基础的责任制政府运行良好的时候。中西方政治发展的时间差导致中国在引入西方理论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中“隐蔽的主题”——对于西方人而言已经没有必要再说出来的真理,常识,或者说,中国尚未遇到西方人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而西方人现在则不必思考中国现在的处境。

4.3意识形态作为学术研究的标准,是国内政治哲学研究另一种潜在的危险。由经济自由取代政治自由、以经济理性研究政治行为的倾向导致一种世俗化倾向,这种世俗化与既定意识形态紧密结合,造就粗俗的所谓政治科学。这种世俗化不追究政治理性,对政治正义和公平也不怎么关心,它仅仅是一系列极端简化的最容易理解但往往与真理并不相关的政治信念。施特劳斯认为,政治哲学关注的问题是“善”和“正义”;它对政治具有价值判断,以获取好生活和好社会的知识作为明确的目标。因而政治哲学是具有超越价值的、求“真”的,对于政治的判断使它具有未定之未来。与之相对比,在极端的情况下,就意识形态而言,“普通百姓都认为它是正确的;哲学家认为它是错误的;政治家们则认为它是有用的。”Ⅲ意识形态则具有明确方向性、自我封闭性,“强势意识形态具有高度的自我封闭性,它往往与现代知识隔绝,甚至与常识隔绝。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本土化;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

经过查询大量文献可以看出:关于各种不同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比较的文章不多,且更多的是对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的认识,对他们之间的外在区别和内在联系、共性与个性没有太多措辞,本文旨在对不同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进行比较。

一、高等教育哲学观概述

(一)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布鲁贝克,出生于1898年;1924年,26岁的他取得硕士学位,在达特茅斯学院讲授高等教育学,之后30年任耶鲁大学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教授,又10年在密芝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授高等教育思想述评,1969年退休,1978年出版《高等教育哲学》,1982年再版。该观点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1]。作者认为普通教育哲学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把高深学问作为全书的一个基点,也是此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强调价值判断,考虑价值问题;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强调社会本位,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服务人才;把高深学问作为手段,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达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大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知识之翼;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是有限的[2]。

(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鲁贝克,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上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影响;把高深学问本身作为目的,以一种闲逸的、好奇的态度追求知识,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不考虑其他因素;强调知识本位,忽视知识之外的社会现实;认为应该在学术和现实之间划一条明确的界限,崇尚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追求高深学问的客观性和纯理论的研究,认为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而且要求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3]。

(三)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楚廷,1937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后回到家乡湖北。1955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数学系,1979年以后历任数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后又研习教育学,并任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2000年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该观点逻辑起点是人的发展。张教授认为,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外部特征,人才是关键所在,应该把人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认为人的生命特性体现在人的精神性,教育起源于人特殊的生命活动,高等教育具有超越性;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一种张扬个性解放、精神活力的特殊“人本论”;以人本为主线,从人的本体论出发阐述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的智慧和修养,高等教育的主要论述对象是人,人才是关键所在,应把人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点;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最终出发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5]。

(四)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周光迅,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专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院长;1998年晋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生导师,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科研工作。该观点的逻辑起点是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周教授本身是哲学专业,他利用自身的优势专业结合对教育的认识提出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应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寻求高等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该观点的主要内容包括:认为将哲学和教育联系起来的是大智慧;哲学是爱智之学,是教人产生强烈“爱智激情”之学,最终是教人追求大智慧;教育是使人开智的活动,真正的教育也是教人追求大智慧;哲学与教育是一致的:哲学是让人树立起爱智理念,教育是使人开智的途径;哲学让人“爱智”,教育使人“开智”;作者还高度概括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哲学思想的四大主题:天人合一、不言之教、明理灭欲、知行合一[6]。

二、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存在的一些共性

上述高等教育哲学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以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为源头,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在布鲁贝克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提出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这几类高等教育哲学的新探索,事实上既是对布鲁贝克等前人研究的超越,又是一种继承创新,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引用贺武华在《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自醒》一文中阐述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兴起的几大特点:

(一)高等教育哲学研究从经典解读到自主寻思。一直以来,由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之普遍的经典权威性,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形成了对作为鼻祖的布鲁贝克学说的研究传统和路径依赖。国内学者对于这本经典在中国的引进大致经历了从工具书式的引进到书评式的引进再到反思与批判式的引进这样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开始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实情,在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贺武华提到:基于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范式的考察,进一步提出我们需要的是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体系研究而不是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建构[7]。

(二)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的建构。《高等教育哲学》原著的名称是On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而不是thePhilosophyofHigherEducation。所以,作者的本意应该是关于高等教育哲学方面的论述,不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是对各种哲学流派的融合,不是提出一个新的哲学流派。高等教育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中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哲学在新兴之时,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强调体系创建是有必要的。

(三)高等教育哲学研究密切关注实践,不断丰富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时下,运用这种哲学方法提炼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思想的理论水平,促进教育实践的理性化反思与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新增点,不断丰富高等教育哲学的思想理论[8]。

三、本土化的高等教育哲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联系

(一)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张楚廷教授提出来的。他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出的论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政治论基础”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认为,虽然布鲁贝克把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与大学确立自己地位的两种途径看作同一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大学的本性肯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学的功能、作用、地位并不能完全取代对本性的确认。而且,他通过对教育本性、教育原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直到教育方法进行考察,并对既有哲学的考察和对数种不同类型大学诞生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的两种高等教育哲学不完全有效[9]。张楚廷教授的睿智在于并没有把目光停留在怀疑的层面,而是用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高等教育哲学。他深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活生生的人存在,认为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其核心就在人,追寻一个怎样的社会更有利于人,核心就在人的发展、人的个性、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解放、人的幸福、人不再被异化。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原本是作为人生活的一部分而诞生的,高等教育是人的特殊生命活力的进一步腾升和上扬,进而提出“以生命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并以此为依据关照高等教育可能的范围、程度、目的和方法等。由此看来,张楚廷教授并不是凭空提出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的,而是基于对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分析,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两论的质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在布鲁贝克两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样看来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还是有渊源的。

(二)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与政治论和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周光迅教授的《哲学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学》极大地丰富了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是中外高等教育哲学研究成果的传承与创新,无论是在研究视角、分析范式,还是在建构学科体系等方面,他都揭示了自己的独特与创新之处。布鲁贝克主要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曾经遇到的八个基本问题;周光迅教授从哲学基本立场出发,运用哲学一般原理研究高等教育问题,论述极富思辨色彩,是一次真正的哲学反思、哲学追问、哲学批判。因此,在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看来,教育所承担的价值使命,或认识论的(人出于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认识世界、掌握世界)或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必须对民族、国家的发展承担起应有责任和义务;人们探索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或生命论的(以人本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以让人拥有一种“大智慧”为前提,这种引领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大智慧”才是高等教育哲学存在和发展的最高使命。此外,周光迅教授跳出“社会本位论”、“知识本位论”、“个体本位论”等以往研究教育的功能的套路,独具匠心地提出了高等教育哲学的三大基本功能:重塑大学理念、提炼时代精神、引导文明走向[10]。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是由布鲁贝克提出并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的;生命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都以人为出发点;智慧论的高等教育哲学都涉及古代经典论述;无论是哪一种高等教育哲学都与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既是对两论的批判反思,又是对两论的继承创新,并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从古至今,思想开放的时代也是学术大为发展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学者们的愿景[11]。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单从“认识论”或“政治论”分析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问题日渐凸显其片面性,缺乏说服力,缺乏实质性的意义,就需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

[4]张楚廷.高等教育生命论哲学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9).

[5][9]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6][10]周光迅著.哲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7]赵军.高等教育哲学的补白与旁释———兼论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5(5).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范文第5篇

当代新儒家耆宿牟宗三先生有道统、学统、政统三统之说(见牟着《道德的理想主义》、《中国文化的特质》等书。)道统指儒家内圣之学,学统与政统则为外王之学。他的道统若是指的宇宙人生的最高与最后真理的追求与认识,则不止中国有道统,西方或其他文化大传统也当有它们所信仰与坚持的道统。但牟先生显然把道统看成中国文化优良的特质,表现在宋明儒学(尤其是宋明心学)的道德形上学上面。他认为中国文化只有道统而无学统与政统,这是由于他把学统看成科学的传统而把政统看成现代民主政治。他的用意是批判中国历史上的现实的政治与学术,启发知性,建立科学的学术与民主的政治。但他却认为这个建立是可以自道统的‘坎陷’中开引出来的。此即是他为学者所知的‘内圣开出新外王’的‘良知坎陷说’。牟先生的这个说法经过了多年的讨论、批判与正反辩驳,目前可说有了较清楚的了解。‘良知坎陷’应该说是一个用意引起误导的说法。因为良知作为道德理性是否能够‘坎陷’,以及如何‘坎陷’都包含了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道德理性不应该取代或掩盖知识理性的发用与运作,也就是说,牟先生说的‘道德的形上学’不能垄断一切,而应留下空间给‘知识的形上学’去发展科学知识。2在此理解下,我认为更深入的说法应是:为了开出科学与民主我们必须与应该反本归元,澈底掌握人之为人的本性上的知性与良知的双行发用,而不得有所偏倚,此即我所谓‘人性本体’之‘中’。但‘人性本体’之‘中’不是静态的结构而是动态的平衡发展的过程,用传统儒家的话说,一方面是格物致知以求诚意正心,另方面又是诚意正心以求格物致知。如此方能达到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的境地。因此我们可以对‘人性本体’之‘中’作出如下解释:‘人性本体’之‘中’就是人能执人性知意两端以见含容及超越两端之本体并以用于事与行,此即为‘用中’,也可以说是执人性之两端以求德智互用、仁智并进的全体。这种执中与用中的能力就是我说的蕴涵于知识与良知两者之后或其中的‘本体理性’。在‘本体理性’所开拓的空间里,科学与民主作为道德理性与知识理相影响与结合的成果都有它们应得的地位。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动态的相互损益只是一种整体系统中的调整关系而已。

有关牟先生的三统概念上的分别与联系还有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只有道统而无学统与政统呢?这是涉及我们对所谓学统与政统或统的定义与理解问题。如果我们把文化传统看成是一有机性的活的体系,我们就很难想像一个整体文化中只有真理的传承而无学习方式及政治规模的理想及其传承手段。这也就是说中国有中国文化中的学统与政统,即使中国的学统作为方法学并未体系化为系统知识的来源,而中国的传统的政治文化也未革新为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我们必须肯定,同样的,在现代西方尚未发展出现代科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之前仍是有其内在于其文化之中的学统与政统。无论在希腊、罗马及中世纪时代都可看到道统、学统、政统交相影响的情状。显然,我们必须实际的区别三者,并进一步分别历史上事实存在的三者与一个文化体系中理想投射的三者应有的相对的内涵与关系。我的看法是:我们应首先认知一个传统的形成必须具有下列几个因素,即时间流程中凝聚的制度格局,可以维护此一制度格局的意识形态与价值信念,广大的社会群与知识份子的实际维护的力量与实践。从这个定义看中国文化,我们实际所面对的是一套传统历史的价值文化、学习文化与政治文化。价值文化是道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并有其相关的制度与权威的支持者。学习文化从古代的六艺到后来的士子学也是斑斑在目,这是学统的体现。在所谓政统方面,尚书可说大致提供了一个政治的理性框架,但在实际政治中却无疑是权利运用的现实主义,因之制度的变革,甚至改朝换代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历史的根本特征。秦代之际严刑竣法的政治变革是对战国分裂局面的整合,汉代文景之治的黄老作风是对秦的严刑竣法的订正,到了武帝采纳公孙弘之言独尊儒术,却又是整合一个大帝国的重大的政治措施:用三纲五伦的意识形态来规范和制约社会。但变革尽管变革,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体制却从未改变。是否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政统就此定型在专制帝王的朝代循环上呢?由于变革的存在,固不论隋唐的变革,宋明的变革,满清的变革,其中反映的显然不尽是治统的问题,而是政统与治统交相影响的问题。不但政统与治统交相影响,政统也与学统与道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文化的统合性使然。如何辨别三者并使它们相对的独立起来,也相对的自我充实起来,这是基于理性的工作,也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也不能否认在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的确形成了一个传统,根植于民间信仰与传统大多数的士大夫心目中。这个政治传统流行了两千年。从今人眼光看自然是为害甚巨,它也正是辛亥革命要推倒的。3牟先生的政统是从西方现代文化经验与科学理性主义立足的,显然这不是中国传统历史事实上的政统。激起民主与科学的理性要求就是对此一历史政统的批判,同时也是对间接维护此一政统的政治儒学(三纲五常与忠孝节义)的学统的批判。用民主反专制,用科学反对儒学,的口号与价值取向是极其明朗的。这是对传统的政治(或其所形成的政统与治统)所作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的学术(或其所形成的学统)的批判。这是由于传统的儒学自汉以来都与政治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一起的。这可能自孔夫子以来就种下了根。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表明学是为了从政。这从儒家来说是有理想性的学术导向:学应是知行并重,而行的最高点就是治国平天下,是用学来主导政或改造政,这却是道统了。因之对政治文化的批判与教育或学习文化的批判也不得不延伸到对道统的批判与挑战。事实上,自汉以来,更明显的是既成的政治权力利用学与道为其服务以维护及合法化政治的权力。因之,在五四时代,批判政统的同时就必须要批判学统与道统。政统倒了,学统与道统也失其依归了。但我们要问,学统与道统必须要依附一个政统或靠一个政权来支持吗?建立一个独立的学统以建立一个独立的道统,在有一个独立的道统来提供一个合理的政治规范,因之是刻不容缓的事,这就涉及学统与道统、道统与政统、学统与道统的社会功能的认定与知识份子在广大社会中的相对独立的政治与经济保障问题了。在此说的学统可以看成是知识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而道统则可看成是价值理性及本体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而所谓政统则可看成是决策理性与行动理性的活动空间与规范。

我们可以说的真正精神在建立一个植基于国家公民的新政统与一个对社会进步与发展负责的新学统。五四的知识份子是否认清这一点是一个间题。后来新儒家要作的工作是要在政治之外复活儒学的精神,对社会与文化负责,而不是要主导政治或建立政统。然而此一立场却面临了民主政治的挑战,到了牟宗三先生而不得不提出从儒术中‘开出民主’,亦即‘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主张。首先这意味着儒家或儒术的复兴。这应是划时代的工作,绝非可能在一两代可以完成的,因为这也意含了用儒家的社会伦理教育整个社会和整个一代,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实行儒治。但是这也是一个具有极端吊诡性的工作:‘重建儒术’可能意味着儒家政治哲学中的道德权威主义的复活,固不论此一道德权威主义的是非好恶是否将有害于民主多元化价值选择,4而‘开出民主’则意味着民主化与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不可能容许儒家中心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存在。当然,儒家必须凭借其自身的合理性与理论性来建立理性的权威与影响力量,而这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论说过程,犹如基督教的神学伦理所需要的不断论说发展下去一样。当然在基督教还多了一个教会组织与说教论坛。而儒家在今天却没有任何固定的论坛来作持续的发言。5为了要重建儒术而不影响民主,一方面不能不建立儒学的独立性与普遍性,另方面却还要证明及发展儒学的民主性与包容性。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看却尚未完成。这也涉及到西方已建立的现代性理性与启蒙性与儒家人文主义情性主义的关联与融合的问题。为了此一关联与融合我们则又不能不从更深入的易学思维方式及本体宇宙观方面进行探索与梳理。(注:这也是我多年用心之所在。)

至于开出民主,光说没有用,而必须要行或实践,而行的要点在尊重他人权利,容忍他人差异,不强调非理性的个人权威,制度化合理化权力使用与传递。从个人作起,然后推己及人,而且要推之于全民。显然这是新儒家可以以身教以身行的。是否已做到以及如何做到都是可以讨论及检验的。再说,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不可能从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典范中演绎出来的。这也是何以牟先生的‘开出说’受到多处批评的缘故。

此处再想就传统中国文化中的现实的‘政’和‘学’是与理想的‘道’的关系略加说明。传统的‘政’与‘学’及‘道’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说密切到密不可分的地步。儒家的理想是学以致道(论语:‘君子学以致其道’--19.7),道以导政(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故一切以学为本,故论语又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2)6当前中国哲学中最大的问题应是如何把此三者区划开来,使其可分且又相对的独立、相互的激扬,并理顺三者的关系,务以学为本,藉以认清是非,追求真理,建立正义标准的社会功能与人格典型,方能督导政治,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也就是先要以理智为基本,作为学的开始,然后建立道德意义或价值意义的道,以作为政治规模制度建立的参考与支持准则。

以上就当前中国的文化问题提出了文化发展应努力的方向。在此框架中,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中国文化的经验基础上厘清及重建中国哲学中的真实与终极价值问题。我们不必‘照作’传统儒学或宋明理学讲,甚至也不必‘接作’传统儒学或宋明理学讲,我们可以综观历史源流在整体的理解上综合的、透视的讲。这样我们并没有与传统断绝又无须受制于传统而出主入奴。厘清及重建中国哲学的真实与终极价值问题是在正本清源,还我独立的理论的特色,还我精神的原来面目。这自然也就涉及到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认知与评价模式与其所形成的世界观与宇宙观的问题上。要对此有所理解则又是不透过原典与本文的研究与理解不为功的。但如何正确理解及解说原点与本文则又不能不涉及到意义与指谓的诠释问题。于是众端参观、深入理解并建立一个‘知识的形上学’与‘知识的方法学’也成了当急之务。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也就不能不深入西方的哲学发展及其分析诠解的传统,批判的掌握它的工具性与理性能力,借以疏解中国哲学之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纯粹方法之运用,如采用逻辑分析法、语言分析法、现象分析法或存有分析法与结构分析法等。二是哲学问题或哲学范畴问题的启发。西方哲学有西方哲学的问题及其范畴,也有其发展渊源与特色。如何掌握西方哲学的诸多问题及特性以开发中国哲学的内涵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我们却不可避免也不必避免,因为这涉及到理性的共通性与语言的共同性的问题。注意到这两点,我们可以说‘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也可进一步说‘他山之石,可以燃薪’。在此理解中,显然我们不是要把中国哲学化约成为西方哲学的,事实上也不可能作此化约的,因为它有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经验与观念发展基础。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确认中国哲学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对人类追求真实与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及现况的种种比较、对照与关联,透过理性与现象的双重分析显现出来。然后我们可以站在对人类命运与前途的终极关注的高度立场上,进一步探讨哲学概念与范畴的融合与会流,以求建立一个包容多元超一的整体思考、认知与评价及决策体系。此一体系也可以看成是一套世界哲学,它可以是每一传统都可以接受及贡献的宇宙观、知识观、价值观、伦理观、与行为观;它也可以是每一传统可以参与与应用的宇宙学、知识学、价值学、伦理学、与行为学。它的存在与运用将能减少人类诸多文化的冲突,相反的,它能增加人类作为一个大家族的文化和谐与协作。

相对于以上所说的,我们可以把有关中国哲学发展的问题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中国哲学的正确认知与理解的方法与理论的前提预设问题。我所讲的本体诠释学就属于这个范围。第二类是中国哲学内部的理解问题,包含中国哲学的主题、特色与发展轨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这一范围是很广的。因为它既涉及到中国哲学史,又涉及到中国哲学内涵、主流与诸多分支与会合以及其自身的反思评价、再发展与定位问题等等。因之我是把它看成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所在。但要解决这类问题却有不能不涉及到第一类的前提方法与理论问题,以及两者的批判与评价问题。此类问题的理解自然也不能不涉及到第三类及第四类的问题,因为它必须在世界理性网罗中定位,也必须面对世界理性网罗与人类整体理性与人性本体作出贡献。第三类问题是与西方及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哲学传统对比、认同及吸取方法与概念的精华以为发展中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表述之用。这可以是一种以中国哲学的发展为目的的中西比较哲学问题。最后,第四类问题则是如何寻求一个世界哲学的框架使中国哲学的优点与特色能够作出世界化与世界性的贡献。从某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超越中国哲学的历史性走向全人类的分享过程与协作发展活动。这自然涉及到沟通理性、一体多元、以及文化上的相互涵容与彼此参与等问题。我们可以把这四类问题看成四个层次,而且是四个彼此息息相关甚至循环相关的层次。对中国哲学的探讨或基于中国哲学的探讨都可以与这四个层次相应的联系起来。因之这四个层次并不限制中国哲学家自由的发挥与创造,反而可以作为中国哲学或任何哲学自由创造的分析架构。但这种发挥与创造却不能不与这四个层次联系起来才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上的创造。在这一种理解上,显然可以说第一类问题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与中国哲学的原始问题与思维认知评价模式联系起来才具有中国哲学的真实历史性与经验性。

更有进者,从这个问题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在走向系统诠释、走向中西对话后的评价与问题建构,以及走向世界哲学与应用哲学。这将是中国哲学的活力所在,也将是中国哲学的潜力所聚。

现在要问的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指什么?很显然的,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不只一个,也就是说不能用一个问题来范围所有问题。核心的意义是历史的根源性以及价值上的重要性,而此根源性及重要性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一直具有积极的主导与典范作用。但即使用此标准,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也不只是一个。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核心问题圈。凡是在这个核心问题圈的就是核心问题。基于此一理解,我在此可以举出我所看到的有关中国哲学理解重建及发展的九个核心问题。我在此不拟细加分析,只是依照我的内在的分析以及已作的研讨工作与论述,以一定的历史性与理论性的综合评价所订的重要性次序排列出来。

一是 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其体证的宇宙论的源起、特质与经验基础。

二是 中国哲学的内部的学派分疏与整合,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问题。

三是 中国哲学中的基本存在、真实、价值概念等范畴与观点的分疏与统合问题。

四是 中国哲学中的终极关怀及其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问题。

五是 中国伦理学的分歧性、整体综合性与整合化问题。

六是 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及中国历史哲学的现象与本质问题。

七是 中西哲学不同层次的对话、对比、沟通与融合问题。

八是 中西文化中的价值与抉择行为的冲突与融合问题。

九是 世界哲学的发展以及中西哲学的相互定位问题。

显然,这九个核心圈问题的提出是以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整体性为潜在目标。它不一定是充分的列举,但却是必要的列举。因为它与我说的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整体性的目标是密切关联的。其次我并没有特别提出那一家或那一派的实际哲学问题。但我可以举出我所思考过的或论述过的中国哲学问题作为说明的例证,以为对此等问题关心的学者作为参考。

相应于一 我曾提出回归周易哲学以建立一体多元的思维模式与‘观的观点’的宇宙观与学,并为中国哲学史的原点问题作了建构。

相应于二 我曾提出‘易之道’与‘道之易’的分疏以确认周易哲学与儒家及道家传统的关联与儒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定位。

相应于三 我曾提出‘本体诠释学’中本体理性兼含根本有关意志与理性 / 道德与理智 / 价值与知识 / 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的冲突与谐和 / 分疏与统合的辩证过程与结构问题,并探讨朱王哲学的一致性与完备性问题以回应牟宗三哲学。

相应于四 我曾探讨儒家哲学中的自我与自我修持的动态可行性及其限制的克服问题,并与西方犹基体系的超越形上学与神学的给与、付出与负担作一比较。

相应于五 我曾就中西伦理学发展史比较以作出融合德行、责任、功利与权利伦理学的整体化建构并借以说明儒学的发展潜力。

相应于六 我曾就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探讨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特质,并对中国史与世界史的发展作了评述。

相应于七 我曾就中西哲学中一切重大问题作了批判与分析性的对比与评价,涉及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来不利兹、休谟、康德、怀德海、蒯英、海德格、德利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