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村镇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标准 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010-03

一、引言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居住场所安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城镇化发展建设与扩大公共服务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村镇住房改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同时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新农村的建设是以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基础和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研究起源于英国。英国的霍华德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启了近代西方研究城市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先河;在“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1929年美国建筑师C·A·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思想;1933年,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中心地理论”等关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论。从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经验来看,公共服务的配置没有相应的标准,其配置模式和规模与其各自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因素相适应。与此相比,我国的村镇建设起步较晚,适应村镇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相对是缺失的,现有的配置标准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因此,研究制定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意义是重大的、急需的,是新的政策背景下、新形势下适应的新要求。

二、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一)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公共设施配置仍短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短缺不能满足村民正常的生活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1.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村民生活的基础,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摆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村民最关心、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滞后,供给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导致多数的村民在轻轻的病痛下选择不去就医。当踏入医院的那一刻即是疾病缠身,危及生命。子女上学难、费用贵;提高收入;就业;养老等问题是村民急需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

2.留守老人、儿童数量逐年递增。繁华大都市的生活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或居住,导致农村人口密度的降低,留守老人和儿童逐年递增。然而人口的密度高低决定了村庄的规模,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致使公共服务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0年间乡村人口数、乡村就业人员数逐年递减;第一产业及第一产业人员所占比重逐年减少(详见表1)。

3.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类型不全,供给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依附于基础设施,村镇的基础设施较薄弱,行政、教育、医疗、文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一部分村民、特别的是基层村的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较大。(1)行政管理水平低。多数中心村,基层村中只设有一个村委会。村委会占地面积狭小,其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一人多职。没有明确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乡教育水平、教育设施差距大。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村镇经济的落后,导致村镇的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施配置不齐全。多数农村没有设置小学,集中就近的镇上就读,与此衍生出校车这一交通工具。由于乘车人员较多严重超载,道路凹凸不平,校车翻车事件多有发生。(3)医疗水平低,卫生设施短缺。除中心村配置了以本村村民为服务对象的小型医疗站点外,缺乏基层卫生保健点,医疗机构严重缩水,设施短缺。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2010年全国各地区农村卫生室648424个;设置卫生室的村占行政村数92.3%;乡村医生和卫生院1091863个;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1.46个。(4)文化体育设施不足。绝大多数农村没有配置文化娱乐场所,只有不足10%的中心村设置供村民日常活动、交流的户外活动场地。居民劳作之余的消遣方式主要是聚众聊天,有时存在聚众的不良现象,严重破坏了村容、村风。(5)社会保障不到位。村镇养老院、福利院建设缺失。村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村镇居民保障水平低于城市居民,村镇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4.相关规范、标准缺失。长久以来,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规范、标准都是以城市和建制镇为准制定,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方面的规范、标准相对欠缺,没有具体的规划标准和配置要求;对建设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指导不具体。相关规范、标准的欠缺使得村镇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缺乏依据,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内容、规模不明确。

(二)存在原因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存在的影响因素很多,原因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原因。我国村镇星罗棋布的分布在所有地区。由于各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村镇呈明显的区域特点。同时由于区域地理的差别,如土地(包括土壤、地形等)、气候等自然因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决定了村镇的规模分布,村镇的规模直接制约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经济水平高,较富裕的村镇其规模较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对齐全。相比经济水平较低的村镇其村镇规模较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相对不足。

2.村民教育程度低,意识匮乏。村民的素质与接受教育程度相对于城市居民较低,对生活的环境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意识匮乏,只对居住的房屋加以重视。据2011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2010年农村各地区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平均每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5.7%;小学程度24.4人;初中程度52.4人;高中程度12.1人;中专程度2.9人,(详见表3)。

3.资金投入不足。村镇公共服务设施按其投资主体分为政府投资和村民自建两类。村民自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局限于保证村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会导致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失和供给不足,而且绝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村镇没有产业支撑,资金严重不足。因而,政府几乎是唯一的投资者,但是政府投资是有限的,没有能力长期承担供给齐全的设施和服务。

三、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原则

(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的建设规模、人口密度、自有资源和特点采取适用的配置标准。

(二)覆盖全面,集中布置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应全面,功能齐全。人口规模较小的村可享有与周边相毗邻的中心村或镇公共服务的延伸服务,避免同一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重复,资源浪费。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应尽量布置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有利于集中村民,活动,从而形成聚集效应,使其增强村民的娱乐积极性,更好地丰富村民的生活内容。

(三)体现公益性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目标既是服务,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这一标准。因此,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以公益性设施为主,经营性设施为辅,突出公共设施的公益性,从实际出发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增强服务村民公益事业的功能,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合理布局。

(四)以人为本,以民为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公共服务设施的载体是人,一切服务均是为人服务,因此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村镇这个群体中,村民是主要的受益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按照镇的标准,内容充分符合村民的意愿与需求。以民为准,合理配置,帮助村民改善村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最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全面化、效益最大化。

四、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分析

(一)配置规模

根据村镇人口数量确定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依据《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和《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将村镇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小型三个等级(详见表4)。

(二)配置类型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中将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集贸设施六大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充分体现其公益性,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的目标建设使用。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为公益性;商业金融、集贸设施为经营性。

(三)配置标准

以教育机构设施项目的配置为例,借鉴《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村镇标准》的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以评分方式提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该标准按公共服务设施对人生活需求的重要性给予评分。

教育机构设施项目配置标准:(1)教育机构必须独立选址,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布置。(2)中小学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相毗邻,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300m主要入口不应开向公路。(3)学校具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依据镇,村规模的不同设置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服务半径。一般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大于10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大于500m。(4)幼儿园、托儿所应独立建筑,远离交通,便于家长接送。有相关卫生、消防安全标准的许可证,有集中绿化场地,建筑层数不宜高于2层,一层活动场地保证日照5~8h/d。(5)村镇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充分保证学生安全。

五、结论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是提升广大村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保障。不同地区的经济不同,村镇规模不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与标准不同,我国主要的配置标准是以城市为准,没有考虑村镇的实际情况,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协调及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在国家的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自有资源,提出符合实际的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亦期望为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文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及实施保障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BAJ19B01]

参考文献:

1.王志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科学规范的村镇建设标准体系[J].2010

2.夏红宇.城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指标研究—以韶关市为例[D].湖南:中南大学,2011

3.张春华.成都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4.倪嵩卉,李国庆,倪嵩.城乡统筹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9(84-86)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2007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村镇规划体系;研究对策;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村镇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1村镇规划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人口大国,现阶段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人口基数较大,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高,1983年农业人口为7.837亿,占世界总农业人口的62.3%,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因我国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人口分布范围较广,目前,村镇建设仍处于自然演进的状态。我国恢复村镇规划与村镇建设管理已长达20余年之久,但村镇规划技术理论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跟上村镇建设发展的步伐,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村镇规划发展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当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村镇建设过程中,需要规划指导的内容远超于上述规划所涉及到的。那么,在村镇规划实践过程中,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应在村镇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加以运用。

1.2 实施过程缺乏完整的村镇规划标准

在我国村镇规划过程中,目前,国家以《村镇规划标准》为依据,从制定的针对性与内容看,《村镇规划标准》的技术规定是基于村镇建设规划的。从规划实践上来看,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应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实施。从目前实践的情况来看,我国应加快村镇规划的各类标准,使理论与实际能够及时、充分的结合起来,用来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

1.3 村镇规划中存在不合理的收费情况

我国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国家还未制定出一套相关的收费标准。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城市规划的收费标准为参考对象,这样就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造成一定的困难,也使很多不重视规划的单位提供了可乘之机。若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不仅给村镇规划技术队伍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到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当前村镇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感想

在近年来接触村镇建设的过程中,目前,有些单位和领导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似乎走入了一种误区,对现状农居布局和建设模式缺乏细致的分析与归纳,“一刀切”地强调整齐划一,使得以住的农村自然印象逐渐弱化。与之相反,当今欧美国家则提出应重视和学习古老的村庄布局模式,因为这是人类良好的居住模式的原型,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多年形成的,对自我生存空间环境建设的一些认识。

2.1忽视了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特点

新建的空间布局依据严格的功能分区,变的机械且乏味,缺少生气,简直像是城市住宅楼的翻版;整个村落可识别性减弱,以往村头巷尾的交流空间被压缩甚至消失。

2.2过分强调兵营式的院落布局方式

这样的设计不仅弱化了农村的自由感,同时,使农村群落空间的趣味性逐渐消失;以往宅前屋后那绿树成荫、儿童嬉闹的空间变成了统一化的规则绿地;超过屋顶的树冠所形成的天际线也成为了一种奢侈,农村一些特色生活方式被强行调整并规范,这是违反新农村建设初衷的。

2.3损害了个性的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违背了中国民居建筑群落的特点,以简单的体型进行灵活的组合,从而形成不可思议的多样性。反之,少部分豪华小别墅用地开阔,个体造

型繁复张扬,地位孤立不群,材料应用与众不同,虽然算是百家争鸣,但也与规划指导相违背,显得不伦不类。

2.4在规划过程中对原有聚集空间不够重视

在规划过程中,贸然改变其用地性质或将其转移,进而改变了原本良好的交往模式。正如北京的天桥、苏杭的沿湖风光,我们保护的地方特色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应包括地方习俗和生活风情,一些著名历史文化名镇的风情保护意识也应该融人大部分普通的村镇设计之中,这些就需要我们规划工作人员细心的品味与体察。最后,相信随着我们的努力,规划的理念能更加的深入人心并受到重视,同时,提高我们自己的责任感,将我们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为自己留下一份满意的回忆,也为他人留下一方晴朗的天空。

三、村镇规划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完整的村镇规划体系

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拥有一套完整合理的理论指导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村镇的规划建设同样关系着整个村镇未来的发展与大众的生活水平,因此,同样需要一套完整的规划理论来指导。

3.2制定出统一的收费标准

完善村镇规划的收费依据、指标和程序, 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村镇规划中的收费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出统一的收费标准,出台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行规范,

并严格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标准收取相关费用。

3.3明确规定建设规划期限

《村镇规划标准》明确规定了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上的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等方面的内容,这个内容的要求几乎到达了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内容的深度。但是规划期限却远远超出了城市详细规划期限。因此,有必要对规划期限作出适当的调整。

3.4充实环卫规划内容

现阶段,我国许多村镇都拥有专门的环保人员,而且这项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环卫工作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机构设置不全;人员和工具、设备不足;未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等等。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与生活,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5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目前,绝大部分村镇规划管理队伍涣散,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各方面的素质有所欠缺,这就使管理工作无法高效的完成。因此,要增强广大干部的规划意识,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质,从而改善管理队伍的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村镇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多样化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创新手段,改变传统观念,继续深化和完善内容与方法,加强对村镇规划的管理工作,使村镇规划设计切实对村镇建设起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宗秀. “旅游资本植入”下的村镇规划探讨[J]. 中华建设,2012,09:138-139.

[2]张永超. 织补理论在河南郏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及规划中的应用探析[D].郑州大学,2013.

[3]吴小红.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分析与模式探讨[D].浙江大学,2006.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范文第3篇

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依托外,尚得益于良好的村镇规划设计。

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就,代表了未来中国广大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村镇规划设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规划技术界的高度重视。

一、村镇规划理论体系没有形成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建设尚未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在这恢复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二十年的建设实践中,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村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目前,应用的主要是村镇建设规划和乡镇域总体规划,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上述规划所涉及的内容的。因此,在村镇规划实践中,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村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技术管理比较混乱。

目前,在理论上需解决的是:村镇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如果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体系,它应具有哪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何时和如何制定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哪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镇规划上运用与如何运用?

二、村镇规划收费无依据

在村镇规划收费方面,国家没有一个收费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要参照城市规划收费标准,这给组织编制规划单位的付费和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都造成一定困难。更为一些不重视规划的单位蓄意压低规划收费价格创造了条件,这是非常不尊重规划技术人员创造性技术劳动的一种倾向,长此发展下去,对村镇规划技术队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影响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村镇规划工作的重视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并抓紧研究、落实有关工作。

三、村镇规划技术规范、标准缺乏

村镇规划目前只有一个国家标准,即《村镇规划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从制定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看,其技术规定是应用于村镇建设规划的。从规划实践上看,小城镇总体规划也可应用此《标准》,从目前实践情况看,急需加快村镇规划各类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工作。

四、《村镇规划标准》尚应进行补充完善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村镇规划工作的实践,该《标准》尚应进行补充完善。

1.《标准》虽没明确规定建设规划期限。标准要求在建设规划上明确表示各项建筑及用地布局和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绿化、竖向设计等内容,这个内容要求几乎达到了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但是规划期限都大大长于城市详细规划期限,为10-20年。在这么长的期限内任何人也难以予见到如此详细的建设计划和规模。因此,有理由对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产生疑问,这样作出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然缺乏灵活性。

2.《标准》适用于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以我们黑龙江省为例,许多老的建制镇和农、林、场部人口都达到几万人,城镇建设占地有的达到10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其不是县政府驻地。如此规模的建制镇,如果也是执行《标准》,那么,从《标准》的内容上看,至少尚需补充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规定:

(1)充实环卫规划方面的内容。

目前在许多集镇特别是建制镇设有专门的环卫队伍对城镇进行环卫保洁工作,而且这项工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今后其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工作必将逐渐正式落实到政府工作计划中去。但是,在实践中,环卫工作尚存在如机构设置;人员和相关机械、工具不足;垃圾储运,中转用地不明确;垃圾不分类,难以回收利用,浪费资源;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址不明等诸多问题。环境卫生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水平。因此,必须予以十分重视,应将环卫规划纳入《标准》中去,以利环卫工作正常开展,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充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目前,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广大乡镇,由于城市中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农村转移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村镇建设环保问题十分突出,而小城镇是村镇建设的重点,其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十分紧迫的任务。如何避免或减小各种污染带来的长期危害,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环境保护规划工作应列入《标准》中去,加以强制性的执行,方可能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充实防灾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震区范围广大,涉及人口众多,防范地震灾害及震后次生灾害问题,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由于我国广大乡村居民生活的燃料结构主要是以农作物桔杆、柴、草等为燃料,相当数量地区农民的建筑为木质及草盖等易燃物质组成,农村火灾问题突出。因此,村镇防火规划问题应列入《标准》中去,使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通过规划,最大限度减小火灾的危险性和减少损失。

(4)充实集中供热规划方面的内容。

我国北方地区幅源辽阔 ,人口众多,虽然广大乡村,由于经济原因,近期很难能够实行集中供热,但是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的小城镇,近期已建有相当多的多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住 宅,而且这种趋势代表了今后的建设方向。因此,集中供热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对此拿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那应是实行区域集中供热,它所能带给我们的益处自不用细说。因此,集中供热规划应列入《标准》中去。

(5)充实有线电视规划内容。

目前,有线电视系统已进入广大乡镇,为便于其合理地进行建设市局,应在《标准》中充实有线电视规划容。

3.道路规划技术指标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生态县(市)、环境优美小城镇和生态文明村为载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优先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初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

1.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计划解决67.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9、2010年分别计划解决15万人、16万人、1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建设2处、2处、1处农村饮用水源地环保示范工程。

2.技术标准:一是采用打深井取水、消毒处理、压力罐加压、聚乙烯管道输水方式,供水能力不小于50升/人·天,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二是划定水源保护区,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三是供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每年定期进行1—2次水质检测。

3、责任分工: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由市水利局牵头,各级卫生部门负责水质卫生监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二)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工作

1.目标任务:利用3年时间解决农村地区工业企业超标排污问题,严防已关闭取缔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反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年,完成耐火材料行业的污染综合整治;2009年,完成铸造、档发行业的污染综合整治;2010年,完成豆制品加工、“三粉”加工行业污染综合整治,全面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2.技术标准:一是符合政策可以保留的企业,必须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通过环保部门验收。二是关闭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必须做到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除原料。三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必须做到拆除落后生产设施。

3.工作要求:一是凡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行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直至关闭。二是各级发改部门组织开展落后产能的排查工作,*年底前摸清底数,确保2010年底前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除资源型项目、技改项目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外,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必须进入全市确定的“一带九区二十个产业集群”。工业集聚区都要建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化厂房,方便中小项目入住。各乡(镇)、村不得层层设立工业小区,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4.责任分工: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各级环保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三)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

1.目标任务:*、2009、2010年,新建、改扩建“零排放”规模养殖场分别达到150个、500个、1000个,实行“养沼一体化”庭院养殖模式的农户分别达到6万户、8万户、10万户,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分别为50个、100个、150个。

2.技术标准:传统规模化养殖场要规划设计管理区、生产区、粪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区,设置绿化隔离带,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采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等措施,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池和固粪堆积发酵场,可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粪便、污水必须全部做到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生态养殖场要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养殖废弃物全部综合利用。

3.工作要求:一是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逐步取缔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二是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小区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三是全市132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项目建设单位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的365家养猪场户,率先应用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示范带动广大养猪场户建设生态环保养猪场。

4.责任分工: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由市畜牧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控制工作

1.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控制在20万吨左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40万亩,*、2009、2010年分别达到380万亩、420万亩、440万亩;地力监测点达到42个,*、2009、2010年分别发展到28个、36个、42个;建立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2处,*、2009、2010年各建立4处。到2010年,全市农药使用总量从670吨减少到570吨,减少15%,*、2009、2010年分别减少4%、5%、6%;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量从168吨增加到200吨,占农药使用总量的百分比从25%提高到35%,*、2009、2010年分别增加4%、3%、3%。

2.工作要求:一是建立耕地地力监测体系,形成覆盖全市耕地的地力监测网络。二是编写《*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指导》,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三是搞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3.责任分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控制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五)农村改厕工作

1.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新改建卫生厕所7.74万户,累计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2.93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2009、2010年分别完成改厕2.74万户、2.5万户、2.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65%、68%、71%。

2.技术标准:一是要普及推广沼气式、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二是厕所要达到“四有四无”,即有墙、有顶、有门窗、有化粪池并加盖;厕所内基本无蝇、无异味、无渗漏、粪便无害化处理。

3.责任分工:农村改厕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六)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1.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市新发展户用沼气18万户,*、2009、2010年各发展6万户。新建沼气工程100座,*、2009、2010年分别建成30座、30座、40座。

2.工作要求:一是加强质量监管。坚持模具建池,专业施工,持证上岗,合同规范;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施工,实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物料采购、统一施工安装、统一质量监管。二是搞好技术培训。采取分级分类培训,提高县、乡、村沼气管理和使用技术水平。三是强化沼气服务。确保服务网点建设全部到位,农村沼气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3.责任分工: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由市农业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1.目标任务:*年,各县(市)垃圾处理场全部投入运营,并分别建设1个乡镇级的垃圾集中处理试点和村级简易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试点。2009年,各县(市)1/3的乡镇建成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1/3的村庄建成简易生活垃圾处理(分拣)堆肥场和站(池)。推进区垃圾处理站(池)全部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全部完成乡镇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村庄简易生活垃圾(分拣)堆肥场、站(池)的建设任务,并确保正常运营。

2.技术标准:一是乡镇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选择较为稳定、运输便捷、取土条件方便的废土坑、废矿坑或大面积的洼地、山谷等场地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场分有害、无害两个库容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填埋场四周应种植杨树或其他高大树种,形成5—10米防护带。二是村庄简易生活垃圾(分拣)堆肥场建设。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四周围墙不低于2米,底部三七土夯实防渗,上部用彩条塑料面盖顶进行防雨,四周设雨水沟防止雨水倒灌。三是村庄垃圾收集站池建设。垃圾收集站池按200米一个进行设置,并按分类方法标明垃圾类型,底部水泥硬化,设倒入口和出口,每个口用彩钢瓦或玻璃瓦密封以防雨和臭气外泄。四是农户垃圾分类桶。每户准备4个大塑料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五是环卫队伍建设。组建环卫队伍,制定作业标准,实施制度化、经常化环卫作业;原则上500人配1名保洁人员,乡镇配备垃圾中转运输车辆及清运队伍。

3.工作要求:以县级生活垃圾处理场为中心,服务半径10公里内的乡镇,按“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的模式运行。县生活垃圾处理场服务区域外的乡镇,建设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按“户分类、组收集、村中转、乡处理”的模式运行。达到户有垃圾分类桶,组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堆肥场,乡(镇)有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要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点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和重点小城镇、集镇、重点村,应先行抓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4.责任分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由市城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1.目标任务:*年,*城南污水处理厂和尚集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2009年,*市*镇、*县*镇、*市*镇、*县*镇和*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投运;完善*至*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内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推进区内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应收尽收。2010年,在各县(市)选择部分人口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偏远农村,试点建设投资小、后期管理简单的先进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如沉淀、过滤、植物净化等);完善各试点镇污水管网建设,其他建制镇相继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力争“*”期末完成所有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2.技术标准:各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要适当超前,日处理能力要与镇区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相适应,处理后的生产生活污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以上,并尽可能综合利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环通,保证区域内生产生活污水应收尽收,全部集中处理。

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科学选择沉淀、过滤、植物净化等先进的生态化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同步修建村民生产生活污水排水管道(或沟渠),使污水能够由农户汇集到主要管道(或沟渠),便于集中收集和处理。

3.工作要求:城市周边及推进区内的乡镇、村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在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心镇筹划建设集中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在硬化村内、村际道路的同时,修建排水管道或沟渠,解决污水排放和收集问题。

4.责任分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由市建委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九)农村坑塘治理工作

1.目标任务:*年治理*市及各县(市)规划区、*至*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内的坑塘。2009年治理全市建制镇范围内所有坑塘。2010年完成所有沿国道、省道乡镇的坑塘治理。

2.整治标准:一是按照《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和《*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指导标准(试行)》,对坑塘整治不制定统一标准,要因地制宜,灵活利用。坑塘应及时清淤,保证其正常生态功能。二是搞好堤岸维护,配置保护自然植被,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坑塘实施安全防护整治,根据需要设置护坡。三是做好坑塘河道堤岸的环境卫生治理,保持堤岸和水面清洁。

3.责任分工:农村坑塘治理工作由市水利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农村河道沟渠整治工作

1.目标任务:*年完成曹操饮马河和小洪河等2条河道及其支流、沟渠治理试点,2009年和2010年各完成9条河道及其支流、沟渠治理任务。

2.整治标准:一是根据河道沟渠功能,搞好堤岸维护,配置保护自然植被,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河道实施安全防护整治,根据需要设置护坡。二是做好河道堤岸的环境卫生治理,保持堤岸和水面清洁,保障其正常使用功能和水景观环境,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3.责任分工:农村河道沟渠整治工作由市水利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1.目标任务:按“用材林围村、乡土树种上路、果树入院、闲置土地建园”的要求进行绿化美化,规划新增绿化面积13.87万亩,到2012年村镇绿化率达到50%以上。*、2009、2010年分别新增绿化面积2.77万亩、2.77万亩、3.47万亩。到2012年,规划建设生态廊道3419.9公里,其中*、2009、2010年分别建设513公里、684公里、855公里。

2.技术标准:一是围村林宽度50米以上,街道两侧至少各栽植一行乔木。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树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颍河、颖汝干渠、白沙干渠等,两侧各栽植10行以上树木;省道、景区道路、清潩河、贾鲁河、白沙支渠、纸坊支渠等,两侧各栽植5行以上树木;县乡道、三级支流,两侧各栽植3行以上树木;村级道路、沟渠,两侧各栽植至少1行树木。

3.责任分工: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由市林业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十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

1.目标任务:*年,完成3个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50个乡(镇)总体规划,717个村庄建设规划。到2010年,全部完成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

2.技术标准:一是农村新型社区要达到“五通”、“五化”,即水、电、路、有线电视、通讯网络通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社区绿化、环境洁化、整体美化。二是中心社区原则上都要建有以“一二三四五”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即一个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二个栏(宣传栏、党务村务公开栏),三个室(综治警务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四个站(救助帮扶站、医疗卫生站、计生服务站、农情信息站),五个队(文化活动队、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逻队、体育运动队、环境保洁队)。基层社区也要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工作要求: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应坚持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首先做好“城中村”、“城郊村”、“推进区内村庄”、“乡镇”及“中心村”改造规划,指导其建设成为农村新型社区,进而带动全市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4.责任分工: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工作由市规划局牵头,建设工作由市建委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四、工作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各地要结合实际,突出抓好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和城市周边、交通干线两侧、风景名胜区周边的村镇规划编制。村镇规划要符合自然风貌、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要把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使用、集中供水和水源保护、生态建设与保护等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要加大村镇规划的效能监察,保障村镇规划的有效实施,严禁未经规划许可的建设活动,各级国土、建设、规划部门要严肃查处违反村镇规划的用地和建设行为。

(二)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把农村环保工作列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确保按计划顺利推进。各级政府要逐级签订农村环保目标责任书,加强督察、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和措施到位。市政府目标办和市环保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村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定期进行考核,对未完成农村环保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的地方,按照《*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评先表彰中实行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的通知》(豫政办〔2007〕21号)规定,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对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建立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二是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结合村镇实际,科学规划环境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是要将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和庭院“一池四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建设卫生厕所,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四是要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确保农民喝上干净水。五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逐步实现“户户通”,让广大农民都能走上平坦路。同时,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日常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一个、建成一个、运行一个,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让广大农民满意。

(四)坚持以生态创建为载体

创建国家生态县、省级以上环境优美小城镇、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是做好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载体。各级政府要把生态创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生态环境的乡(镇)、村率先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县要率先创建国家生态县。各有关部门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解决一批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以点带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群众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和投资应逐年增加,坚持以城带乡、以工补农,要在土地出让金和城市维护费中划出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支持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工程。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以规划带动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将农村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行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村生态创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建成生态县、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的县(市)、乡(镇)和村庄进行奖励。

(六)加强农村环境监督管理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定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农村环境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应明确一名副乡(镇)长具体负责环保工作,各行政村要设立环保监督员,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建设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环保违法行为。

(七)强化农村环保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农村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村镇建设用地分类标准范文第5篇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把××镇近期“整乡镇推进”工作情况向你们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前期工作情况

1、抓好宣传发动,统一镇村干部思想。全县5月29日××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现场会和全县农组工作会召开后,我们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仔细研究了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6月3日我们又组织了镇领导班子、包村点长和村(街)主要负责人到××镇参观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并与当日下午召开了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动员大会,会上我们就我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统一了镇村干部的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使镇村干部真正认识到做好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提高我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推动我镇各项工作上台阶的组织保证。

2、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明确“整乡镇推进”工作目标任务。为按时完成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任务,根据我镇近几年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对照县委20xx年“整乡镇推进”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明确了工作内容和目标,研究制定了《××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并针对“整乡镇推进”工作的需要,在联村帮扶县直单位的指导下,我们又逐村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村(街)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为高标准完成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任务,我们根据11个村(街)现有的活动场所状况,分类指导,制定了具体的建设工作计划。××村、××村、××街道为新建活动场所村(街),已于7月29日、30日分别开始施工,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于10月20日前可以完工;××街道、××村、××村和××村为扩建改建活动场所村(街),在原来基础上进行装修、扩建、改建,提高档次,于7月20日开始施工,现已进行到工程扫尾阶段,预计8月底可以交付使用;××街道、××村、××村、××村为装修活动场所村,主要是优化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条件,已于7月24日前后开工,8月底可以完成任务。为了高标准完成工程质量,我们聘请了监理,镇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组,具体负责工程质量,村书记每天到工地监督了解质量情况。

3、开展农组业务培训,确保 “整乡镇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内容丰富,原则性较强,业务量大,为高标准完成此项工作,我镇于6月26日—7月2日对全镇××个村(街)的党建专干进行了业务培训和农组资料建设相互观摩活动,通过培训和观摩提高了各村(街)党建专干的业务水平,为确保我镇各村(街)党组织活动和农组“五大载体”活动正常开展,“党内温暖”工程和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我们于7月4日—5日又对全镇××个村(街)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建专干进行了党建知识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了他们做好党建工作的知识和水平,为抓好我镇的农组“整乡镇推进”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县直单位联村帮扶是开展农组“整乡镇推进”工作的坚强后盾。全县农组工作会议后,为了推动我镇农组“整乡镇推进”工作,在县政协戴克奎主席的指导下,11个县直单位党建指导员分别到各自联系的村(街)开展了联村帮扶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活动,摸清了所联系帮扶村(街)的实际情况,均制定了有针对性地帮扶村(街)的计划及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法。6月16日县政协××*主席又亲自主持召开了“整乡镇推进”联村帮扶对接会,县政协办公室、县水务局、统战部、计生委、交通局、机关工委、政法委、××*农场、县委党校、招商局等10个联村帮扶县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党建指导员参加了会议。各联村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就如何开展好帮扶工作做了表态发言,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在县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所需资金大部分已筹齐。

二、下步工作打算和安排

1、高标准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多方筹措资金,在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新举债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档次。在配套完善功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上做文章,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确保10月2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改建、扩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确保8月底完成任务;装修的村级活动场所,确保8月底前完成任务。

2、扎实抓好农组工作“五大载体”活动。为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先进性长效机制,利用我镇现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继续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及“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等工作,全面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向承诺制”,着力把各项活 动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使每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明显效果。在镇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财镇管、党组织建设及农组示范基地作用发挥上创特色、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