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房设计思路

儿童房设计思路

儿童房设计思路

儿童房设计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木乐园 色彩

引言

幼儿园是儿童茁壮成长的平台,关系到幼儿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它不但为儿童提供生活及活动的空间,还影响着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幼儿园建筑设计,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快乐、优美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幼儿园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1.1平面设计

幼儿园的平面设计要做到有条理、无干扰。设计时要考虑当地气候、风向等等。一般来说,放置于东南向的应该有幼儿的活动室、寝室,而对于阳光等要求不高的供给房等就可以安置成朝北面向,同时满足其对干爽和通风的要求。总的来说,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平面设计要考虑到对于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管理的易于进行,游戏场地的面积充足及其日照的充分保证。这些都要与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相符合。

1.2室内、室外设计

幼儿园的室内设计要从空间的分配、细部的构造以及色彩的搭配上整体把握。对于幼儿园首先进入人眼睛和联系整个建筑的门厅,要设计得大方得体,尽量将其高度,宽度放大些。在这样的前提下门厅要与室内紧密的衔接起来,这样能在视觉和行为上给人以较强的连续性。总之,要追求衔接自然、丰富多彩的空间。一些建筑师在设计时仅仅考虑到功能和造型设计,而不注意会对儿童安全和方便产生影响的细部构造。因此,细部构造也应当成为设计者重视的方面之一。在进行室外设计时,考虑到幼儿的喜好,游戏器具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游戏器具要与幼儿园的水池、沙坑、跑到等等结合起来设计,使之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又有统一性。室外设计的绿化部分也是尤为重要的,绿化做得好,意境营造得好,就可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兴趣,对于其性格的养成也有莫大的帮助。

2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幼儿园建筑设计

2.1工程概况

规划总用地面积3663平方米,规划建设为12班的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928平方米。

2.2设计要点

区别于其他建筑,幼儿园建筑有它自身的特点与设计要点,在一些设计细节方面需要考虑到幼儿这一特殊群体生理及心理各方面的需求。

(1)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的心理以及生理行为特征要求。

(2)建筑设计应该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新、美、奇、趣的特点,设计良好的空间环境,发挥优秀的教育作用,使幼儿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幼儿园建筑还必须依据温馨设计的理念,合理的布置,柔美的色彩,精美的布局结构,都可以减少幼儿的焦虑心理。

(4)根据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尽量做到统一与变化相衬托、均衡与稳定相协调、错落有致、虚实变幻、直观鲜明、视觉与视差相搭配的构图原则。

2.3设计构思

设计以把幼儿园建设成为一个地域性的富有生动造型和色彩的幼儿园建筑为设计原则与设计指导思想,努力做到:

1) 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周遍环境,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2) 统筹安排、科学管理、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和进行交通流线设计,各区间既保持相对独立,又便于紧密联系。达到“外观现代化、布局人性化”的建设目的;

3) 强调建筑的先进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4) 注重建筑的标志性与可识别性。注重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因地制宜,努力营造出亲切和谐的儿童活动氛围。

建筑平面布局设计上适当采用单元化的设计,使建筑造型兼具韵律美感的同时,强化校园的整体性。

2.4总平面设计

本地块的东侧是一条10米宽的规划路,南侧是一条15米宽的规划路,其余周边均为居住区。基地东面和南面噪声相对较大。基地南侧,东侧隔马路为居住区用地,北侧西侧紧邻金沙洲居住新城规划的居住用地。用地的南侧设置人行主出入口,西南角以及东北角设置后勤行车出入口。校园的交通组织结合消防的需求采用环路的方式,教学区及生活区内部采用步行系统,结合绿化庭院的设计,使整个校园规划尽量避免机动车对教学区的干扰。

项目基地为四方形用地。根据现状特点,我们将用地清晰地划分为普通教学行政、后勤、音体美等辅助活动用房、活动用房五大区域。其中,将较为次要的教学行政、音体美等用房布置在用地南侧临马路,活动用房尽量靠北端设置。活动用房的东面山墙与东侧规划路相邻,主要的南面和西南面则对着室外活动场地和庭院绿化。后勤布置在基地西部和西北端,与其他功能分区互不干扰。由于广州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所以将厨房放置于基地西北角。基地东南角和东侧临街为公共的活动场地,尽最大限度地阻隔道路噪声的影响。(插图1)

2.5平面布局

功能根据朝向、风向,分为幼儿活动用房,幼儿功能用房,办公室,以及后勤用房区。各班幼儿活动用房及寝室均为独立单元设计,各单元独立设置,用风雨连廊连接。建筑各功能体块之间间隔合理,利用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尽可能开阔的绿化内庭院空间。

本方案共3层。南面主入口首层处为主入口广场以及一个半室外的入口过廊。过廊处设置晨检室。入口过廊往右通往幼儿活动室区域,往左依次为音体活动室以及医务隔离室、洗消以及厨房等后勤用房。二层、三层的东面以及东北角的4个独立单元均为幼儿活动用房,西面以及南面用房为办公以及综合用房区。功能分区清晰、明确。

2.6色彩设计

(1)色彩搭配。基本色调:由于幼儿园建筑的形态构成要素十分丰富,建筑造型变化多样,所以在基本色调的选择上就不宜用色过多。反之,以简洁、明快的浅色调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既可以衬托建筑形态的生动,又可以获得统一、和谐的建筑整体效果。

局部色调:由于儿童对喜闻乐见的事物必定在颜色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一般不会拘泥于一种颜色或色系,所以在建筑局部色彩的选择上要大胆采用不同的亮色。若干亮丽色块的点缀会

使建筑突显活力,使其更能表达幼儿园建筑的个性。

(2)色彩识别。运用不同的色彩以增加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幼儿园建筑常由标准活动单元组合而成,各个活动单元在空间构成以及房间形状方面几乎是一种模式。对于儿童来说,认识自已的班级首先就要有一个过程,而让儿童在雷同的空间单元中将自己的班级与其他班级区分开来就是更为困难的事情。此时,可以

借助色彩的作用,以不同的色彩作为各班空间单元的色彩基调,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轻而易举的解决。

(3)色彩指示性。儿童视知觉在对建筑空间形状、大小方面的感知上还不够敏感,所以幼儿园的交通空间及其中的标识物宜采用丰富、鲜艳的颜色。比如,在走廊的天花板上按照儿童行进路线设置彩带或者彩色装饰物,一方面可以提高交通路线的明晰性,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加儿童在行进途中的趣味性。

结语

现代幼儿园建筑不仅是一栋房子,还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及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小朋友可以进入的玩具。作为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师,应该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积极思考,为塑造一个良好、舒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孩子们生活、学习、健康成长的多元化幼儿园空间而不断摸索新的创作思路

参考文献

儿童房设计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设计;探讨

1国内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农村地区作为人口最多的地方,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孩子上学。作为学前教育类型之一的幼儿园教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3至6岁的儿童。为了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就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学校开始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儿童适应性、创新性的不断发展,让其个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样才能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出合适的人才。伴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重视,全国各地尤其是乡村正开始兴建许多新式的幼儿园以适应儿童的更好发展,同时乡村幼儿园也引进国内外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著名的蒙台梭利式教育法。这些新式教学都是秉承遵循人的成长规则和心理学原理,以激发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发展。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就提出要尊重儿童的观念,鼓励孩子从内心去学习,把孩子的智慧与品格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教育的宗旨。当下,因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改变,蒙台梭利式幼儿园在全国各地兴起,这种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孩子家长的热烈支持。譬如说,青岛明星幼儿园、北京神墨幼儿园培训机构;此外还有瑞吉欧式幼儿园、音思派教育等。以上所列述的都是一些大城市比较有特色的幼儿园,除了这些,在我国农村地区也陆续出现一些符合当地地方特色的幼儿园,适合孩子的全面发展。

2适应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乡村地区按其地方特性,幼儿园建筑设计分为三部分,幼儿生活用房、幼儿供应用房、幼儿服务用房以适应儿童的健康发展。

2.1生活用房

因为农村地区土地便宜,人口较多。幼儿园在建设时都会布置几个生活用房,是用来给孩子提供休息、睡觉、生活的房间,并且房间设计要求很高,符合布局、采光、通风的要求。生活用房的设计理念是方便孩子,所以房间有活动室、休息室、更衣间、卫生间等设置,同时在布局上也是很有讲究,对于使用频繁的房间一般设置在幼儿园的楼下,而休息室这样相对安静的房间一般设置在楼上。这就是在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地方特色。

2.2服务用房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是特别发达,功能性用房设施配备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医务室、值班室、办公室等基本功能性用房。而对于这部分房间的布局主要是设置在首层,比如医务室、晨检室等房间因为事服务用房,需要方便使用而对于其他房间可以设置在相对高一层的楼层,互相隔开,避免相互干扰。也可单独设置使用应具体要求。

2.3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一般是功能性不是很强的房间,主要是一些辅助作用比如食堂、茶水间、洗衣房等生活场所,他所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非常大,而迎合了乡村地区的建筑特点,土地丰富,面积宽广。一般是独立设置避免和其他房间相互干扰。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校区的建筑分为两种,集中式和分散式。在场地确定的条件下,应按要求设置协调好各个分区、房间的关系,以免造成干扰和浪费,使得其校区面积利用率最大。

3农村地区幼儿园建筑特色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要突破孤立的班组空间

中国的幼儿园建筑与国外的幼儿园建筑布局相差甚大,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主要是沿用固定的活动单元模式,所有的儿童就限制在几间房间或活动室中;而相比国外的幼儿园教室布局,他们多采用自由式的平面布局,围绕多功能厅来组织空间,打破原有教室独立封闭的班级空间,把以往传统的走廊连接教室的布局手法转换成儿童互动、游戏、社交的综合性空间。这样不仅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还促进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交往,从而形成生机勃勃的儿童天地。

3.2要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以班级为基础,从而导致在我国农村幼儿园建筑模式趋向于管得太死的特点。从农村幼儿园的建筑方式上就可以看出,大小教室隔开,走廊长连,所有孩子都按年龄、班级分开在不同的教室,各班的老师和孩子互不往来,都是以班集体为中心。然而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早就证明,孩子要健康成长就必须和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一起活动和游戏。所以应将幼儿园的建筑与其他不同性质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可以和小学、中学、等其它的公共建筑一起联建,这样就可以让儿童和不同年龄段的人沟通交流。在不同人群的交往中,他们可以学到不同知识,开阔眼界,促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建筑上突出交往空间的设计,打破分割、封闭格局,更多的为孩子创造公共的交往空间。

3.3要增强室外趣味空间的设计

因为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对农村幼儿园建筑来说要求比较高,就必须要求面积较大的空旷的室外环境,用以设计满足儿童游戏、娱乐的场所。而游戏又是开发孩子智力和学习知识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比如冒险游戏、“连接体”游戏其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农村幼儿园建筑只有迎合以上三点要求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教学提供自己的特色,使农村孩子能够真正的打破固有模式和城市幼儿园一样有自己的学习模式。

4结语

面对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孩子的教学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村幼儿园建筑已经不单纯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房子了,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是儿童可以进入自由畅游的工具。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师,应该从多方面角度去思考,为孩子建造一所良好、温馨、舒适、且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同时有利于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多功能特色幼儿园空间。

作者:郑涛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路,卢健松.湖南耒阳市毛坪浙商希望小学[J].建筑学报,2008(07).

[2]谢国杰.北京宝星国际小学及幼儿园[J].建筑学报,2007(09).

[3]刘德刚,刘华,孔翔榆.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才智,2010(32).

[4]张艳.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心理学分析——以浦东凌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07(05).

儿童房设计思路范文第3篇

拟建成一所集儿童康复、教养等为一体的非盈利性公益学校。

针对学龄前的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肢体障碍的残疾儿童,学校以“关爱”为设计之题,将关爱贯穿设计始终,以舒适、生动、阳光为设计之本:

“舒适”是一种方式:通过全面的无障碍设施,明确的分区、建筑物的合理的退让,达到使用(保证儿童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的目的

“生动”是一种空间:通过活泼生动的的平、立面,“积木”的体量穿插,达到联想(营造儿童快乐的学习、康复训练的氛围)的目的

“阳光”是一种形式:通过架空廊、外廊、活动平台、露台、建筑内外庭院、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的设计(充分采光),让阳光普照在儿童的身上,照进儿童的心里,达到鼓励(创造儿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目的。

一、总平面设计说明

(一)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建设用地总体呈狭长状长方形,场地地台标高均比周边道路高出4米多。

(二)场地布置

根据项目用地现状,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结合项目自身功能要求,在总平面布置上综合考虑如下:

1.本项目的主入口布局在规划用地的东北侧,保证对十字交叉口的退让,综合考虑现有地块与路面的标高,按实际交通情况,将地块标高分级处理,并设置缓坡通道和无障碍通道,通达建筑物主入口。

2.总体布局应力求体现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将主要功能用房布局于一栋单体建筑内,并尽量考虑为残疾儿童留出适当的室外活动空间。

(1)考虑到项目设有康复、教养等功能,为保证残疾儿童的康复和学习环境宁静,将新建的大楼布局于地块的西北部,尽量远离公路。考虑建筑动静不干扰的原则,沿道路展开停车场、运动休闲广场和主体建筑物,

(2)入口和停车场:入口设在项目用地的西北角,人车分流,通过缓坡通道,进入停车场,外来车辆只允许进入停车场,然后通过无障碍坡道和台阶,通过运动休闲广场,到达主体建筑物,以保儿童的安全通行。

(3)室外活动空间为残疾儿童康复教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在停车场和主体建筑物之间,分别设置小型运动场、健身广场及休闲绿地,既做到动静结合,又可作为项目建筑与沙石公路间的天然屏障,减少沙石公路车流对项目建筑的噪声影响。体现对儿童康复教育环境的“关爱” 。

(三)环境绿化与活动场地设计分析

本项目是为0-6岁的残疾儿童提供教养和康复服务,设计多层次的“立体” 绿化和活动场地空间,充分体现“舒适、生动、阳光”的关爱设计准则。

1、校园内,设计分层坡地(护坡)绿化,利用道路两侧配种绿化带,停车场配置植草砖;布置篮球场等小型运动场地和休闲服务设施,位于建筑物的东南面,不被建筑物遮挡,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

2、建筑物内,立体分层绿化和休闲活动场地

首层的架空活动为儿童提供室内的休闲活动场地;

中庭的绿化活动场地,为儿童提供室外的休闲活动场地;

二、三层分别设置活动平台和阳台,为儿童提供室内外的休闲活动场地;

(四)道路和广场布置,交通分析,停车场地设置等;

1、交通布置合理

道路顺着场地的标高而行,设置无障碍的缓坡道路和无障碍通道、台阶,人车分行。

在建筑物和停车场之间,设置小型运动场和休闲广场,以此,既做到动静结合,又可作为项目建筑与沙石公路间的天然屏障,减少沙石公路车流对项目建筑的噪声影响。

2.广场采用混凝土路面与广场砖相结合的方式,并配有室外健身器械、休息长椅等。

(五)竖向设计

1、现状分析

项目场地现状,南面相邻福利院用地,现为福利院的室外活动场地,标高约为20m,在福利院用地内规划了一条西高东低的道路。

在东侧现状是约比相邻市政道路高6米的挡土墙,相邻市政道路,为用地的出入口位置,

北侧是一厂区的宿舍楼,临建约10米高的挡土墙,

西侧是10米高的挡土墙,相邻为一条规划道路旁的空地。

2、竖向设计

因为项目入口必须设置在东侧6米高的挡土墙的现状道路旁,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场地内的土方施工,项目场地竖向设计西高东低,具体如下:

考虑到项目出入口及沿街道路的景观,林街挡土墙必须拆除,出入口设在用地的东北角,此处标高约为14m;

入口经过一段8%的坡道,进入停车场,停车场入口的场地标高约为15m

停车场进深20米,中间道路,两侧停车,顺着相邻市政道路坡度找坡,由15m升至16.5m,相邻市政道路空出2m的位置,进行绿化护坡,保证良好的道路景观;

在停车场的南侧,依据场地的标高,将此段设计为设备用房;室内标高我16.5m,层高为4.5m,屋顶设置绿化。

停车场与休闲健身广场设置1米高差,中间设置3米宽的绿化护坡,场地平整设计,停车常与休闲广场通过西侧坡度为8%的无障碍坡道相连接。

主体建筑物室内+0.000为绝对标高18.8米,主入口处利用5%的缓坡与休闲广场(18.5米)相互连接,后勤处的入口标高为18.5米。

二、建筑单体方案设计

(一)平面布局、功能分析、交通流线;

1、主体建筑物

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流流线通畅,在首层布置接待区、肢体康复中心、儿童活动区(含架空层)、食堂及其配套用房),在二层布置聋儿康复中心、肢体康复中心、聋儿教学区,在三层布置训练评估室、特需儿童早期干预中心、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教学区及其康复中心,在四层布置行政办公区、配套设备用房。

(1) “舒适” ――达到使用(保证儿童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的目的

功能分区合理,交通流线清晰,为儿童的教养康复提供舒适的环境

合理布置电梯及楼梯等交通空间,尽量避免设置尽端式走道,方便到达和疏散,创造舒适的使用空间;

全面的无障碍设计

出入口:建筑出入口,东面开门。出入口内外应留有足够轮椅回旋面积,室内外高差以5%的坡度过渡,并设置提示盲道。

电梯:设置二台残疾人电梯,电梯门大于0.8m,轿厢深度大于1.4m,轿厢宽度大于1.1m,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置安全扶手,轿厢正面高0.9米处至顶部,安装镜子,按钮高度应设置0.9~1.1m间;并设有盲文按钮及电梯到达音响,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楼梯:楼梯净宽大于1.5m,踏步的宽度大于0.26m,踏步的高度小于0.14m,楼梯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

门扇:采用自动门或平开门,儿童使用用房,考虑到乘轮椅者开启的需要,门扇下方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

走道:室内走道净宽不小于2.10m,不设高差和门坎,走道两侧设置扶手,走道墙面设置0.35m高的护墙版,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应为弧墙面,;

卫生间:学校还设置有儿童专用的卫生间,并配有儿童专用的清洁卫生洁具。并设有无障碍卫生间

(2)“生动”―― 达到联想(营造儿童快乐的学习、康复训练的氛围)的目的

电梯厅在方形空间内,设置一圆形的中庭,空间生动

各层连廊及平台的变化,营造生动有趣的交通和休闲空间

庭院旁疏散楼梯的转角布置,生动有趣

活泼生动的的平、立面,“积木”的体量穿插

(3)“阳光” ――达到鼓励(创造儿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目的。

电梯庭旁的阳光中庭,阳光从天上散落;

通过首层架空廊和建筑内庭院,各层外廊、活动平台、露台的设计(充分采光),让阳光普照在儿童的身上,照进儿童的心里。

(二)空间设计和剖面设计

本项目设计,为保证足够的阳光和通风,将南面部分房间做成架空廊或阳台、露台,并将西侧庭院打开,通过大进深的庭院,组织建筑物内的通风对流,保证儿童使用空间的“舒适”和“阳光”

儿童房设计思路范文第4篇

美术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看”。从“看”的主体而言,“看”不仅仅是一种生理行为,同时也是心理活动,负载有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以后,美术教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随意翻阅不同版本的小学美术新教材,我们都能发现这样的特点:在美术创作课中都穿插着引导创作的图像资料(内容图片、步骤图片、作品图片、材料图片等)。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在规定的环境中进行创作教学。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习惯于将收集的图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待这些图像,学生该如何看、看什么,他们真能够“所见即所得”吗?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何“看”,教师所能提供的只有引导。笔者尝试以图像引导视觉思维,以图解到图构为引导策略开展图像阅读,激发儿童的生活记忆,提取美的元素,为创作提供充分的准备,打开创作的通道,创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

一、图像认知的创造性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韦特海默在《创造性思维》—书中,从儿童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的思维过程,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阐述了创造性思维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在看到整个情境之后,去发现问题,再根据要求掌握其具体结构,发现结构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我们对结构的重新理解与组合,即将—个不完整、不适合、不一致的结构转变为—个完整的、合适的、—致的结构。换言之,就是将一个坏的格式塔转变为—个好的格式塔。考夫卡根据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实验结果提出,对于新情境的适应和新问题的解决,在于能对旧的格式塔进行改造而建立—个新的格式塔。阿恩海姆也曾根据研究指出,为解决—个问题,人们必须能随时改变事物自然呈现于我们心灵中的固定状态或结构。由以上理论可见,我们可以将“看”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图解和图构两个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相互作用,在视觉思维的过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方式重新排列组合成新奇的意象和图式。

1.图解

经验告诉我们,心理因素能对眼睛的反应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往往自然而然地将眼睛转向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受这一意识的支配,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我们习惯看的,也就是经过心理因素选择出来的东西。“看”的质量优劣,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毕加索曾说:“把自然形态打破、解体,形成接近于抽象的形态,并在作品中根据自身的需求以一种新的序列组织关系,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可采用图解的方法。在阅读图像时,将图像看成一个视觉语言体系,将其复杂的构造分解为元素和符号。最基本的图解,是把整个图像的基本部分确定下来,分出较大的单位,然后进一步分为较小的单位,如点、线、面、色、形、体、质等视觉形态元素。图1至图3是《各种各样的树》一课中树形线及纹理点、线的图解示意图。有效的图解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图像信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解图像中的具体形象,使其适应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视知觉体验。图解打散的视觉信息被视知觉主动接收,再经由视觉吸收器重新组合建构成结构更完整的单元,然后传送到大脑中的视觉系统,成为视觉表达的素材。图解对儿童“心眼”的开启与创造因素的“激活”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开发儿童“看”的视野,拓展儿童“看”的层面。

2.图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重心在学生自己,知识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去建构,他们必须将新的讯息与自己先前知识、背景经验产生关连,而后经由外在刺激,重新统整既有的知识,结合旧经验与新刺激,形成个人的知识建构。儿童的眼睛接收图像信息刺激后,将捕捉的信息与自己记忆中的原有图式信息进行比较,两种信息发生匹配,与原有的图像信息交汇在一起,“破”掉原有概念形对思维的禁锢,加入表现新的美术语言,从而使学生自主建构出想要落笔在画纸上的最终造型。因为每个儿童原有的图式信息和阅读图像后所获取的信息都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表达既在规定的路线里、又有各自的特点。以图像“激活”儿童的心理活动,引发情感联想,进行“为我所用”的自主改造和完善。如,让儿童在阅读图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联想它的情感或它与其他事物的相通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建构;在儿童图像阅读时,有意识地导入“超现实主义理念”,打破思维定势,建构全新形象;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入创作教学,等等。此时,在图像所提供的绘画元素而产生的刺激中,加入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实现新旧信息的沟通与再生成,并建构每个学生的信息储备和审美感知图像,从而使学生重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视觉心象,这就是作中的图构。

“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图解就是见到事物的表象,图构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在抽象意义层面上的“形而上”的思维,是一种智慧运用的过程,也是形成独立见解、在认知上取得创新性发现的最关键、最困难的一步。

二、触发之道一图像的思维触发点

1.形态的提炼

由于儿童对现实世界缺少仔细的观察,因此,儿童在绘画创作时,只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和模式进行。无论是想象画还是记忆画,这些作品只是他们以前作品的再现,其中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往往只是重复过去,致使他们的绘画造型趋于概念化和程式化,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创新和发展的意义。儿童绘画似乎被简化成了一种单调的拼图游戏,只是对画面情节设计和内容的重新组合。

图像将丰富的、立体的现实世界凝固在同一平面上,要引导学生根据物体的主要外形特征,来确定基本的几何形体。这时,就要去除其外形上的一些小变化,用最简单、合适的几何图形加以概括。以图像的造型不断触发儿童对生活的记忆,并进行大胆的重新组合、取舍加工,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自主的变形夸张等艺术处理,既降低了儿童造型的难度,又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如《可爱的猫:卜课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图像干预,可以用—个椭圆形表示猫的头,再画一个椭圆形表示身体,在这个椭圆形之下画几个长方形表示腿。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提炼基本的几何形。这样的形体结构是许多哺乳动物都具有的。然后对先前的概括作些小变动,正是这些小变动抓住了猫的独有特征。此时,短时间滞留于学生印象中的图式,与他们的想象混合作用,成为他们创作表现的重要参照。图4、图5正是学生通过撕纸的手法将猫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既培养了儿童的观察能力,又丰富了儿童对生活实际的认识,不断更新他们对事物形象的表现形式,使作品充满创新与变化。

2.联想的启迪

要求学生在阅读图像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逐渐忘掉物象的自然属性,联想它的情感或它与其他事物的相通之处,然后再进行艺术上的加工与联想。《云儿朵朵》一课中,云朵是小朋友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以它为创作元素,学生的热情很高。通过对云朵图像的阅读,再联系记忆中的其他形象,并对造型加以改变。这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儿童的联想转化为其他的艺术形象。如果我们要求学生的观察是建立在纯客观的基础上,就把学生引入一个以客观为尺度的现实世界,表现的结果将比较单一;而要求儿童的阅读是带有主观联想性的,我们就能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调动起学生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运用变形的手法完成对象描绘。

3.构图的启示

通常,我们在中视距的空间位置去观察客体时,会习惯性地以—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看待并感受世界。而用特写、俯视、仰视等构图形式,引导儿童换个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事物,从小建立一种多维的空间概念,养成以多视角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的习惯,并且认识到,通常的视角看到的仅是事物的一部分,看物象、看世界还有更多的视角。通过换个角度、换个方式观察习以为常的世界,能够使儿童获得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他们寻找不同视角观察物象,特别是从那些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就会获得新的感受、新的信息。在教学《弯弯的小路》一课时,引入多张梵高的风景作品,研究梵高作品中路的位置,直观地理解在平面纸上的空间划分,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带领我们走进你的画中”,让儿童经过一番讨论和内化,形成路的不同安排形式,从而创作出丰富的构图。(图6至图8)

4.构成的发现

平面构成是现代美术的产物,它有意识地打破物象的自然秩序,按绘画者主观审美意识进行重组,具有很强的装饰趣味。构成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的画面叠映、镜头切换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有的连环画在单页画面上叠映许多相关画面,来表现同时发生的多个事件。构成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对称、渐变、重复、节奏、韵律、动态,这些表现形式需要和谐有序地组织,并要符合人们的视觉追求。这是一种由创作者凭主观自觉而组织构建的样式。通过让儿童找出图片中蕴藏着的内在秩序,再对绘画主体的秩序进行重组、解构、打破、移位、变形等,形成儿童自己的视觉表达。《五彩的烟花》—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烟花的图片中找一找点的运动规律、颜色变化的规律,以及烟花燃放过程的变化,一幅幅蕴含秩序美的作品就诞生了。(图9、图10)

5.拟人的引导

儿童喜欢童话故事,喜欢看动画片,因为他们喜欢让静止的画面都会动,会与他们玩耍。他们的思维常处于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之间,而这种状态正是艺术表现的最佳状态。把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引入创作教学,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将这种想象力转化为艺术表现。以《下雨了》—课教学为例,在生活中,人们每每会遇到下雨时避雨的情形,可是避雨不只是人的行为,有很多动物也会惧怕雨水;因此,以避雨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创意也在此时得以产生。(图11、图12)让学生表现这个主题比较直观、真实。这种联想思维训练,在保持物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其某一特点进行分割、替换、改变、共用等手法的加工,可创作出出奇制胜的艺术作品。让孩子们的创造力源于生活,让他们领会创意思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拟人画法有意识地把不同形状的物体连在—起,创造出崭新的形象。拟人化的阅读改变了过去“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的单—模式。

6.色彩的迁移

色彩在造型艺术诸要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儿童的美术世界中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色彩直觉敏感是儿童美术能力的—个重要方面。以图像的色彩阅读来提升儿童的知觉与感官,使儿童逐步走出原始的色彩表现方式,体验色彩统一、和谐和对比所产生的效果,让儿童的色彩世界更丰富,进而将色彩的知觉运用到艺术创作上。特别是一些大师的作品,它们在色彩上的运用,对于提高儿童的色彩表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只要教师精心选择适合儿童欣赏习惯和表现水平的图像,儿童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如《生长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以卢梭的《丛林组画》引入,从色彩角度设计问题:猜—猜画家喜欢什么颜色?你能看出画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吗?重视内容与学生审美经验的互动,通过儿童的感知介入、经验对接、情感互动来认识色相,感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丰富变化,在直觉表达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画面色彩的提炼,追寻色彩表达的源头,这样的学习可以实现儿童感知的关联和提升。所以,从色彩的发现,到色彩特点的表达,最后形成色彩表达意义的提升,这一系列整体性的学习过程,关注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关注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形成了学生对图像语言的二度创作。由卢梭喜欢的颜色和色彩搭配联系到植物生命的颜色,此时,学生已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其中。然后教师展示不同植物的图像,请学生介绍主要的色彩和色彩搭配;教师再以课件展示有明显色彩倾向的植物风景图像,让色块和色块之间产生或互补、或对比的关系,使学生从色调上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创意,大胆运用色彩表现自己心中的热带雨林。(图13、图14)

7.技法的启发

大师作品的表现形式是丰富的,有油画、水粉、剪纸、版画、镶嵌画等。在创作时,画家往往将其情感和思想融入作品中,并以作品为媒介,用各种不同的技巧,将所思和所感表达出来。在学习大师的作品风格的同时,让儿童直接感受和了解大师的思维过程,锻炼他们尝试借鉴大师的经典作品,并将感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好大的向日葵》一课的教学中,引入梵高的名作《向日葵》,通过图解作品中形与色的表现技法,让学生尝试用有力的笔触、扭动的外形表现,学生的作品都有了新的面貌。(图15、图16)

三、用例说话——一《房间一角》一课的创作教学

引导儿童阅读梵高作品《梵高的卧室》(图17),提供儿童自我发现与体验的空间,感知和把握原型中的这种潜在变异,提取其中有意义的成分。最初阅读作品时,并不急于让儿童展开有关画中卧室的话题,而是设计一系列问题进行解读,以此引发儿童对卧室的回忆和美感的体验,图构他们心中的房间,完成《房间一角》的创作。

从主题内容方面设计的问题:A.这幅画在表现什么?B.谁是主人?

儿童以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来诠释画面传达的讯息,即画的主题。例如,一个学生是这样解释的:这幅画看样子画的是—个老人的房间。他有点穷,因为房间不大,十分简陋,房间内的物品很少,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床也很简单,像是一个人睡的,主人没有衣橱,衣服只是挂在墙上。不过挂了很多的画,大概是个喜欢画画的人。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画家梵高以及他在阿尔的这间卧室,学生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感受。.

从线条造型方面设计的问题:A.地板和床的材料是什么?B.观察地板和床,描绘的方法相同吗?C.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

通过课堂互动建立图画或图式对话的基础,形成丰富审美感知的图式和语言。儿童的知觉意识和图象符号有了很好的连接,形成了知觉唤醒的有效通道。从中感悟到线条的美妙,感知物体的方位、大小、形状和轮廓。以线条形成的笔触可以表现画中物体的质感和状态。在技法上为儿童作引导,使学生有法可依。从梵高的卧室联系到自己的卧室,有哪些物品?分别有什么特征?是什么材质的?能找到哪些线条?等等。用课件图像引导儿童认识和把握卧室物品的造型特征,将视觉发现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儿童感知表达,也有利于同学间的知觉互动。同时展示多种的卧室用品的图像,至此,房间的物品也有形可依了。

从色彩运用方面设计的问题:A.猜—猜房间主人喜欢什么颜色?B.你能看出面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吗?

重视内容与学生审美经验的联系,通过儿童的感知介入、经验对接、情感互动来认识色相,感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对比。在直觉表达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画面色彩特点的认知,追寻色彩表达的源点,这样的学习可以实现儿童感知的关联和提升。所以,从色彩的发现到色彩特征的表达,最后形成色彩意义表达的整体性,关注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关注了学生的审美个性,构筑了学生对图像语言的二度创作。由梵高喜欢的房间颜色和色彩搭配,联系自己的房间颜色和色彩处理,此时,学生已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然后展示学生带来的自己房间的照片,请学生介绍主要的色彩和色彩的搭配,用课件展示有明显色彩倾向的房间布置图,让色块和色块之间产生某种或互补、或对比的关系,完成视觉感官上的愉悦。

从透视构图方面设计问题:A.你在欣赏时,是否好像进入了画中的房间?B.画家是怎样把各种物象安排在画面中的呢?

分享表达,关联个性化的体验,通过师生的互动,特别是建立在图像对话的基础上的交流,理解处理绘画空间的方法——透视法,具有深度感、距离感,带给儿童新的视觉思维和感受。画家梵高将卧室的物品用透视法安排在了画面中,“怎样才能带领我们走进你的画中”。教师展示平面的空间划分,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使他们有了直观的感受;学生心中有了基本的空间感,也有了构图的思路。

从欣赏评述方面设计的问题:假如绘画大师来到你的房间,还会给你什么建议?

用课件图像启发学生回忆、感受、发现其特点及风格,再利用大师的艺术语言拓展新的表现空间。根据所选择的大师风格,表现自己的个性追求。此时,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机灵的小脑袋里已经装满了新意的画面,不需要我们再说什么了。(图18、图19)

儿童房设计思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医疗设计;安全性;趣味性

一、儿童医院设计的背景以及主要特征

医院最初的成立是与教堂分不开的,而修女往往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医院也逐渐从教堂中分离出来,而如今,人们对医院的需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性化医院”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当今的医院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接纳病患于医院暂住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二以减少病痛为目的,对病人施与专业化的医学治疗。而儿童医院又是整个医院大环境中比例较特殊的一个模块空间,儿童医院面对的就医人群是以儿童接受治疗为主,家长陪同治疗为辅,同时由于儿童年龄以及心智的关系,对于就医空间环境有着以大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因此,一个优秀的舒适的儿童医院就医环境对于儿童心理感受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易使儿童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当代设计师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设计出一个以儿童病人为中心,安全系数高,功能多种多样,完全创新型的儿童医院。

二、儿童环境产生心理对儿童就医的影响

儿童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周围环境与儿童的心理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儿童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儿童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12岁以下儿童,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儿童就医同时有家属陪同,然而儿童与家属,医护人员的交流时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更需要设计者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设计出更合理的人性化空间。一般认为从零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都属于儿童范围,因此儿童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学龄段的儿童主要考虑他(她)的心理活动,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而婴幼儿主要应该设计母婴喂养室等。因此,在儿童就医时,医院的室内环境会无形地反映在儿童的身上,室内空间的大小,色彩,分割方式,会带给儿童不同的体验。在儿童生病处于身体敏感期间,营造出一个缓解儿童病痛的温馨的趣味性或者游戏性的空间,对儿童身体病痛的缓解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儿童医院室内的色彩搭配要柔和且明亮,利用色块的变化来吸引儿童的视线,设计有童趣的装饰增加视觉的跳跃性和流动性等[1]。从建筑学方向来看,国内外有关儿童医院的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来看对儿童医院的内部医疗空间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进行研究归纳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内部医疗空间设计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研究出儿童医院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根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空间的设计研究

(一)功能分区明确

不仅是在儿童医院设计中,对于任何一所医院的设计者来说,明确的功能分区一定是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不管对于医护人员还是就医人员来说,简捷快速的流线,清晰明确的分区,简单明了的导视,都加快了整个医院运转的速度,帮助就医人员快速得到了治疗不会延误病情,方便医护人缘提高工作效率,使整个医院在快速运转的同时实现功能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儿童医院的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要根据医院内人流分布以及活动时间的长短等,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流线规划,从而使医院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自身相互作用又互不干扰[2]。1.门诊部:门诊部是患儿进入医院最先接触的区域,儿童医院的门诊部一般分为一下四个部分:门诊大厅,预诊处,急诊部和分科门诊单元。门诊部人流比较集中,人员也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或者产生空间的拥堵现象。因此设计者在解决了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基础要求后,考虑到患儿以及家属在各个空间所处的时间有所不用,在门诊大厅处应着重于进行等候空间的设计,其他部门的空间不需要过大空间的等候区设计,但是更应注重通道设计,确保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同时,如若发生大型灾害,能快速疏散人群。2.诊疗部:儿童医院的诊疗部基本设施都比较齐全,主要分区有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急救药房等,所以主要设备有消毒设备和隔离设备。按照不同的医院设备需求,空间划分上就要有相对应的房间。3.住院部:住院部是患儿和家属长期滞留的地方,因此住院部就要最大化地为病人提供最高效的护理治疗。住院部主要由病房,住院药房以及出入院处组成。因为病房是儿童医院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总平面中所占的面积最大。病房的自然光线充足,可以让病人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室外环境,清除在长期住院治疗中的焦虑感,让病人和家属都能感受到像在家中一样的温暖。

(二)材料设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儿童医院的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环保与安全。根据儿童健康的考虑以及儿童心理学上的分析,在选材上尽量避免出现过去尖锐,冰冷以及有气味的材料,更应该选择柔软或者原生态的材质,例如:实木,原木。皮革等。材料的环保指标也应该严格把关,儿童的抵抗力本来就比成年人要弱,因此设计者更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就医环境。儿童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设计者在儿童医院内部设计上要做到把控每一个细节,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1)应避免出现大踏步的台阶,设计者更应考虑儿童的尺度。(2)栏杆之间的间距要小于0.1米,防止儿童发生坠落事件。(3)对于各种家具的边角设计时应选用圆弧角,不能有锐角的出现,以防儿童出现碰撞事件。(4)在插座的设计上更应考虑安全性,尽可能设计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如必须设计到儿童可触及地方,一定在插座外观设计防护盖,防止儿童触碰。(5)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例如:门诊部,药房等要留出充足的空间,应避免发生拥挤,碰撞事件。(6)在卫生间及住院处走廊双侧设计扶手,儿童医院扶手的高度应为0.70m。(7)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门诊入口以及室内空间的无障碍坡道,考虑到儿童体力关系,坡度比例应设计为1:20,确保儿童上下坡方便。

(三)公共空间的趣味性

1.充满童趣的家具以及配饰:在儿童医院设计中,除了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之外,夸张或者有趣的造型,比如卡通人物的壁画或者家具,鲜艳明亮的色彩,会让孩子马上放下心中的恐惧与戒备,马上融入到整个医院环境中,也会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找到归属感,对后期的治疗很有帮助。2.医疗器械的造型改变:庞大的医疗器械会给儿童带来冰冷的感觉,会加重他们对医院的恐惧,从而和医院以及医护工作者产生了距离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将那些巨大且外观冰冷的医疗器械,设计一些卡通的造型,,加入一个儿童会喜欢的明亮的色彩;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给紧张的小朋友们投影播放一些儿童们最喜爱的卡通影片,让胃痛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会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使治疗过程加快。比如儿童如果不慎骨折,用石膏固定接受治疗,可以在石膏上画上卡通人物,也可以选择让儿童自己作画,这样不仅消除了儿童因受伤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3.游戏区:在后期康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儿童们设计娱乐场所提供娱乐。儿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娱乐场所对儿童治疗和康复的作用,在这里,儿童们不仅可以做游戏,更可以交朋友,好的心情对儿童病痛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区的设计中,最应该重视的是游戏设施的安全性,采用环保材料,经常对游戏设施进行无菌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

四、家庭化设计

(一)儿童病房家庭化设计

由于儿童不能够独立在医院完成治疗,必须有家庭成员陪同,所以儿童病房在使用上往往需要比成人病房更大的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应在细节处理上贴近居家生活的同时,加入童趣的配饰,比如:小动物图案的吊灯,卡通人物的墙绘,自然元素花纹的床上用品等。使家庭氛围有良好的体现。

(二)公共空间家庭化设计

公共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沟通功能,家庭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会让儿童之间促进交流,在交朋友的同时可以暂时忘记病痛。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多加入柔暖舒适的家庭的感觉,会让本身严肃的医院氛围多了一丝温馨的色彩,比如在医院的候诊区或病人的活动区:柔暖的皮革沙发,和谐温暖的灯光,充满张力的墙绘或装饰画,极大了增加了儿童以及家属的安全感[3-4]。

五、儿童医疗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医疗建筑是代表人的生命健康而存在的,因此医疗建筑空间比其他空间显得更加重要。医院的功能性繁多,且具有复合型,可变性。因此在医疗空间设计,特别是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种,医院不再仅仅是追求治疗疾病的一个场所,也是需要通过病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安静,温暖,童趣的医疗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对医护人员本身的救助工作有着积极的帮助,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就医的紧张情绪,也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疲劳的工作状态。这种以人为本,以儿童体验为基础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也为未来儿童医疗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在国内外,也已经出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医疗设计模式的雏形也已经出现。以下两个案例一方面能代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儿童医院医疗技术和设计,也为今后我国儿童医院设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

该医院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各种的家具配置都有儿童的尺度,同时在病房设计上都是单人病房,给了患儿和家属绝对的私密空间。在护理区和治疗区在中间又加入了一个中景,延续了生态的概念,讲绿植带入室内的同时,延长了护理病房和医疗部的距离,让儿童减少恐惧感,给儿童回到社区回到家的感觉。此外,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又一个深受儿童喜欢的地方是将动物元素与娱乐空间相结合,比如在急诊部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珊瑚礁水族馆。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缓解了儿童在进入医院时的紧张情绪。布里斯班当地盛产鸟类,所以将鸟类元素融入医院室内空间设计中也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方式。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是一家将生态观念与家庭观念融合的十分完美的一家儿童医院,同时又不缺乏童趣。它也在光照上面大量运用自然采光,更加建立了将室外走进室内的概念。同时在色彩搭配上面,大面积柔和统一的浅色调,局部用亮色搭配出精彩部分,加上绿色植物的渲染,是一个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都带来安慰以及美好的感受的儿童医院。

(二)加拿大艾伯塔儿童医院

艾伯塔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是色彩丰富具有变化的积木玩具,致力于实现儿童友好型医院。艾伯塔儿童医院入口有五个,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主入口,急诊入口,医院职工入口,物流入口和定期来访者入口,使各种人群不互相交叉互相打扰。此外,该医院还设置有游泳池,手工艺制作室等,健身室等。让患儿和家属在医院的治疗的时光显得不枯燥。艾伯塔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3H(Hope、Help、Heal),即希望、救助和治愈,该医院致力于创造一个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治疗的医院环境,来减少儿童精神上的压力,有利于医治,更快地促进儿童的康复。在装饰上,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在,都运用了儿童喜欢的积木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

六、结语

总之,在儿童医院设计上,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先进的医疗方式,不过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我们国家的当地的特点和国情,设计出符合我们儿童生活的医院[6],在治愈儿童生理病痛的同时,也关爱着儿童心理的成长,让孩子们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让孩子们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郑斐匀.杭州儿童医院空间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11):80-82.

[3]陈曦.儿童医院门诊部候诊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5,(17):130-131.

[4]林楠,于新宁.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3,(06):261.

[5]建筑事务所.澳大利亚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J].城市建筑,2015(1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