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渠道;渠道工程方案比选;工程方案优化设计;

1 背景资料

工程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引水渠道,优化设计选用φ1m预制砼管,总长6.9km,设计流量1m3/s,平均纵坡i=0.0025。

原工程渠道总长6.9km,设计引水流量为1m3/s,平均纵坡为0.0025。渠道横断面为梯形,上口宽4.02m,底宽0.6m,设计边坡为1:1.5,渠深1.2m。

2 优化设计原因分析

本次优化设计只针对渠道,主要原因为0+050~4+000为傍山渠,山势陡峭,施工难度大。

(1)从工程地质分析,渠道右岸多为尖顶,山势陡峭,局部滑落严重。从现状老渠道分析,碎石滑落对老渠道破坏严重,渠道内堆满碎石,现已无法正常通水。

(2)从施工分析,梯形渠施工分析:原设计梯形渠上口宽4.02m,底宽0.6m,渠深1.2m,右岸伴渠道路长6.9km,路宽4m,挖方量较大,从现场勘察,高边坡处理及场内运输难度大,渠道开挖断面作业面较大,。

砼管施工分析:选用φ1m预制砼管,取消右岸伴渠路,只保留1.5m行人便道,施工道路调整到山体坡脚河床内,减少了山体的开挖,缩窄了开挖作业面,预制好的成品从河床施工道路上采用吊装施工,解决了现浇方案中原材料运输问题,因此,施工相对简单。

(3)从工程造价分析,优化前概算投资为688.37万元,优化后概算投资为617.34万元,减少了71.03万元。

3 优化方案设计

3.1方案拟定

根据下游灌区的引水要求,本阶段在横断面设计中考虑以下两种方案进行优化比选:

方案一:渠线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渠线平均纵坡i=0.0025,设计引水流量为1m3/s,经计算,选用φ1m预制混凝土管。

方案二:渠线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渠与预制混凝土管相结合,根据地形,桩号0+550~1+270傍山渠线段采用φ1m预制混凝土管,原因是傍山渠线右岸山势陡峭,左岸局部滑落严重。其余渠线段选用预制混凝土U型渠。

综上,本阶段推荐方案一。

3.2优化方案设计

3.2.1 管道设计

本工程改造管道总长6.9km,选用φ1m预制砼管,壁厚120mm,单根预制长度2m,设计流量1m3/s,平均纵坡i=0.0025,分缝处采用聚氨酯填缝。管顶回填土厚0.5m,管底基础铺筑10cm厚的砂砾石垫层,砂砾料垫层中粒径d≤0.075mm的颗粒含量≤10%,砂砾石垫层相对密度Dr>0.75。

3.2.2 水力计算

预制砼管长度L=6920m>15h=15×0.74=11.25m,水力计算用迭代公式计算: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 ;

X―湿周,

C―谢才系数,

h―圆管水深, ;

R―水力半径,R=A/X;

i―底坡。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2014,设计流速不宜小于0.6m/s,本工程设计流速为:1.58~1.60m/s,满足规范要求。

3.3施工特点

桩号0+000~4+000为峡谷区傍山管道,主要为岩石挖方段,山势陡峭,这样造成施工场地不开阔,机械设备选型受到约束,施工机械效益受到影响。通过现场踏勘,本次优化设计把施工道路调整到山体坡脚河床内,河床内工作面满足施工机械设备要求,因此本工程预制砼管施工采用吊装施工,预制好的砼管从河床施工道路上吊装施工,选择吊装设备和运输能力与预制砼管吊运相适应,以保护砼运输的质量。

〔参考文献〕1、《混凝土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系列设计图集》 U形混凝土衬砌渠道设计图

孙竞武 :2011.03.01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 混凝土防渗 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水利 1998.03

3、《灌溉渠道衬砌》 渠道衬砌的设计和施工 D.B.克拉茨 水利 1980.02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清镇工业西区,供水工程,泵站布置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清镇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西区位于清镇市中心区的中北部,距市中心18-32km,距贵阳市区46-50km。清镇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西区供水水源工程是工业园区整体供水工程的一部分,本工程供水规模为6.0万m3/d。工程等别为Ⅰ等,规模为大(1)型。取水工程由取水泵房、配电室、上水压力管道、高位水池、输水管道、水厂管理用房、取水明渠围堰等永久建筑物组成,并包括与工程安全有关的岸坡帷幕灌浆、上水压力管道、输水管道附属工程等建筑物。

工程取水泵站位于红枫水库库区内,泵房内安装5台(3用2备)单机流量为900 m3/h的长轴深井泵。工程已于2011年11月30日完成一期3台水泵的安装,并投入运行。

2.工程布置

2.1泵站站址选择

根据清镇工业西区供水泵站的自身特点和重要性,站址的布置与高位水池场址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泵站站址的布置原则为:首先要便于向高位水池输水,减少上水管道长度;其次要根据供水保证率,选择取水头部低于红枫水库死水位的水下地形;最后要场地开阔,便于施工布置。综合比较后,毛家坪村附近白岩渡口地形及地质条件均符合要求,而且相比其他满足1227.5m以下地形的站址直线距离距离也更短。因此,最终选择白岩渡口作为泵站站址。

2.2泵站布置方式比较

因为本工程泵站需从已建的红枫湖水库中取水,根据国内已建的泵站型式,结合站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做出如下取水泵站方案进行比较:

(1)方案一:库中平台取水泵站方案

(2)方案二:岸边湿式泵站+隧洞+明渠方案

(3)方案三:岸边湿式泵房+明渠方案

2.2.1库中平台取水泵站方案(方案一)

由于站址岸坡平缓,为减少土建开挖对红枫湖生态的影响,可在库中建设一钢筋混凝土水上平台,主厂房布置在平台上,框架结构,室内3台长轴深井泵“一字型”布置,水泵吸水管深入红枫湖死水位以下,出水管连通后通过库岸交通平台到达岸坡上与上水管相连。副厂房布置在岸边空地上。

图1 库中平台取水泵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2.2岸边湿式泵站+隧洞+明渠方案(方案二)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而红枫湖上下游无通航条件。采用水中作业一次性施工投入费用较大,为减少水中作业不确定风险,可将库中泵房改为岸坡,故沿岸坡地形布置地面式深井泵房,主副厂房均布置在平台上,室内5台长轴深井泵“一字型”布置,水泵吸水管深入取水竖井,高程位于库区死水位以下,竖井通过取水隧洞+取水渠道与水库死水位以下库水连通。本方案不但减少水上作业,也避免站址岸坡坟地拆迁风险。利于增加设备投入,加快进度,节省工期。

图2 方案二,湿式泵房+隧洞+明渠平面布置图

图3 方案二,湿式泵房+隧洞+明渠纵剖面布置图

2.2.3岸边地面式深井泵房+明渠方案(方案三)

由于方案二中布置了隧洞减少征地范围。但增加了工程的复杂性,也增大了施工难度。为简化施工将隧洞改为明渠形成方案三。本方案其余工程布置同方案二。

图4 方案三,湿式泵房+明渠平面布置图

图5 方案三,湿式泵房+明渠纵剖面布置图

2.2.4泵站方案比较

三个泵站方案都为湿式泵房,均采用长轴深井泵的机电布置型式。因此,我们列表分析比较三个方案在运行维护、地形地质、工程布置、施工条件、工程量、投资等项目的优缺点,最终的到优选方案。

表1 泵站方案比较表

项目 方案一

库中平台取水 方案二

地面式深井泵房+隧洞+明渠 方案三

地面式深井泵房+明渠 比较

运行维护 库中平台泵站无法进行结构检修和清淤,库中维护较有难度。 岸坡泵站交通方便,取水流道布置闸室便于检修和清淤,后期维护便利。 岸坡泵站交通方便,取水流道布置闸室便于检修和清淤,后期维护便利。 方案二、三略优

地形地质 牡丹坡地形平缓,库中平台下部覆盖层厚2m-5m。本方案涉及水下桩基础施工,需搭建水上施工平台进行作业。或采用堆筑水上作业平台使用冲击钻机进行成孔施工。库中作业无需防渗帷幕。 岸边施工场地较开阔,可布置排架式深井泵房。站址出露基岩T2h受向斜影响较为破碎,完整性差,为Ⅳ类围岩。竖井、隧洞和渠道开挖时需加强支护,隧洞需进行超前固结灌浆。岸坡井挖、洞挖施工前,为避免库水内渗须布置防渗帷幕。 岸边施工场地较开阔,可布置排架式深井泵房。站址出露基岩T2h受向斜影响较为破碎,完整性差,为Ⅳ类围岩。竖井和渠道开挖时需加强支护。岸坡井挖施工前,为避免库水内渗须布置防渗帷幕。 方案三优

枢纽布置条件 本方案为初步设计阶段的推荐方案,库中平台土建工程量较少,结构简单、取水稳定性好,但施工难度较大。 本方案泵房布置于岸边缓坡平台,场地宽阔。便于建筑物布置和有利施工组织。但为避免迁坟增加了隧洞工程,加大了施工难度。且后期涉及岸坡岩塞爆破对施工要求较高。 本方案泵房布置于岸边缓坡平台,场地宽阔。便于建筑物布置和有利施工组织。将取水隧洞改为明渠后,减少了施工难度。但本方案后期同样要进行岸坡岩塞爆破,施工难度也较大。 方案三优

施工条件 本方案涉及水下桩基础施工,需搭建水上施工平台进行作业。施工期需要布置围堰,工程量大,水下拆除围堰施工难度大,施工临建工程量大。施工中水下地形不可遇见性,汛期进行水面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本方案涉及明挖、井挖、洞挖各种开挖方式。但取消库中作业,不需要布置围堰,或搭建水上平台进行水下桩基施工,需专用施工设备。开挖量较大,需进行渣场治理,后期需进行岸坡岩塞爆破。 本方案涉及明挖、井挖两种开挖方式。与方案一、二比较减少了库中作业,和隧洞作业。洞挖改为井挖后开挖量最大,需进行渣场治理,后期需进行岸坡岩塞爆破。 各方案均可实施,主要受施工设备及临建工程量的影响,方案三可靠性相对略高。

工期比较 总工期共11个月 总工期共11个月 总工期共10个月 方案三略优

工程量及投资

投资3899万,工程量最大,水下桩基施工复杂,单价较高,投资也最大。 投资3757.11万,土建工程量是三个方案中较小的,但施工中涉及多种不同开挖方式,施工复杂,工期保证性不高。 投资3697.52万,土建工程量是三个方案中最小的。本方案井挖工程量较大,但减少了开挖方式,降低了施工难度。 方案三略优

经以上综合比较,在同等的取水规模下,方案三在运行维护、工程地质条件、枢纽布置、施工条件、施工工期等方面优于其余两方案。方案一施工难度最大,方案二次之,方案三最小。工程投资方面虽然方案三和方案二相差不大,但方案二隧洞围岩破碎,施工风险大;且该段工作面狭窄,开挖除渣难度大。而方案三将隧洞改为井挖后,开挖难度降低,因此,最后采用(方案三)岸边湿式泵房+明渠方案作为本工程泵站布置格局。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一、水利工程当中顶管技术的运用优势

(一)对施工成本的控制非常有利。伴随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国内水利工程相关建设之中资金整体投入逐渐增多,然而我国财政却并不宽裕。所以,水利施工必须注重成本节约,进而使水利工程整体效益有所提升。顶管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运用实施之后,就不需要在城市地上进行挖掘,这样就省去了不少施工量,所以顶管技术能够对施工成本直接进行控制以及降低。(二)对降低附近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非常有利。在过去的水利工程之中,施工期间常常需要在地面上进行挖掘,这样一来,城市之中的水利工程存在很大施工量,施工技术过于落后,这给城市之中的基础建设造成很大影响。过去水利施工线路经过交通要道之时,如果直接进行挖掘会影响该地的交通秩序。但施工期间使用顶管技术之后,不仅不需要大规模的进行明面挖掘,施工期间还不用对交通进行封锁,也不用拆迁房屋。所以施工期间对城市之中的基础设施整体影响较小,能够降低施工压力[1]。(三)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有利。过去进行水利工程具体施工期间,普遍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挖掘,所以对城市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明面挖掘和房屋拆迁都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进而给城市造成严重的固体污染。而顶管技术在施工期间进行应用之后,能够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进而减少对城市现有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某一水利工程的顶管技术具体运用

2016年的设计运用案例:国内某县因为历史原因,有小溪流经县城,因为该地植被破坏严重,洪道淤塞,导致江水水位居高不下,而该县城地势较低,防洪设施尚不完善,导致该县洪涝灾害严重,对该地经济发展起到严重制约。2011年,该县防涝工程设计方案获得审批,在该地修建溢洪道以及土坝。该地溢洪道的初始设计方案是对溢洪箱涵进行深挖填埋,由于边坡具体稳定要求以及两侧已经建立了民房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施工具有很大难度。经过多方面的协商,对原有的溢洪道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调整,并且与工程布置、地质以及地形条件进行结合,给出两种变更方案,即顶管法对溢洪道进行施工;运用管棚法对溢洪隧道进行暗挖。(一)顶管法溢洪涵施工设计其实,顶管法是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方法,以设备形成的顶力为依靠,对管道与土壤间的摩擦力进行客服,把管道设计之中存在坡度顶入土中,而且运走取出的土。以主顶油缸以及管道间推力为依靠把管子顶到土层之中,把工具管与挖掘机推到坑内吊起,之后在二者之间埋设管道。顶管技术能够对管道埋设期间产生的道路堵塞以及城市破坏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环保领域展现自身优势。针对城市施工来说,使用顶管技术非常必要,能够对城市环境加以保护以及优化。最近几年,人们都非常重视非开挖这项技术,其主要是经过少开挖或者不开挖的形式开展水利施工。而非开挖这项技术主要借助地下铺设管线这种方式完成工程施工。DN800至4500是一般顶管的直径,借助工作井把管子顶到土层之中,能够成功绕过地下管线以及障碍物。借助顶管技术,可以及时对地下管道进行延伸期间出现的一些偏差现象进行纠正,特别是大型管径和中型管径,通过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对当地环境加以保护,同时还能增长经济效益。所以,顶管技术可以减少对建筑物整体破坏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具有安全、省时以及造价低等优点[2]。根据顶管技术具有的以上特点,其通常能够用在地下设置的排水管道以及石油、天燃气的管道的施工之中。利用顶管技术,能够对施工费用进行降低,并且降低对交通与环境的影响,所以该技术有着一定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二)管棚法+导管注浆加固暗挖形式施工溢隧洞利用管棚法进行施工,能够避免因为隧道开挖而造成的地表下沉和周围岩石松动等问题。所以,开挖之前,必须在断面的上半部分四周打入后壁钢管。如此能够在底层中对承载棚加以设置,进而对底层的承载力进行提供,对挖掘安全加以保证。管棚法普遍运用在软弱土层以及特殊困难之处,例如塌方体[3]。管棚有钢拱架与钢管组成。在管棚当中,钢管需要按照设计中具体规定进行加工以及开孔,同时在管内装一些水泥以及砂浆,进而对钢管刚度以及强度进行提升。在城市地下暗挖铁道的施工之中运用管棚法,在交通繁忙与高楼密集的区域,使用明挖法进行地下施工需要对大量房屋进行拆迁。但如今人们整体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且国家逐渐提升对环保的关注程度,所以施工期间使用暗挖方案能起到环保效果。最近几年,管棚超前这种支护方法已经实现广泛运用,其能够在软弱岩石之中进行隧道挖掘,这一技术早期只是作为隧道施工期间的辅助技术,但由于该项技术具有的优势,以及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的整体要求,其在隧道施工之中逐渐得到重用。而本工程经过方案对比的综合分析,尽管顶管法以及管棚法具有各自优势,然而在工程造价方面,管棚法比顶管法高出200多万,而且顶管法施工时间短,所以人们最后确定使用顶管施工这一技术方案。

综上可知,伴随城市水利这项工程之中顶管技术的大范围使用,使得水利工程整体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升。水利工程之中顶管技术有很多运用优势,如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对降低附近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非常有利。但是,在对顶管技术进行运用之前,必须对该地地质进行仔细勘查,并且对设计方法进行对比,将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和控制工作做好,保证水利施工之中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建设工程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

[2]黄孝涛.顶管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15):208-208.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长距离压力管 设计 施工

一、前言

1.长距离压力管道,对于小管径的压力管,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一般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对于大直径(DN>800)压力管设计和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场地施工条件差,尤其是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够,缺少管道施工的经验,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处理,造成工程事故,严重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有些问题必须要有经验设计人员现场解决;有些虽然问题解决了,却不是最经济和最合适方法;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已经有问题存在,施工人员却发现不了;有些施工问题在施工过程,有经验工程师只要多加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2.依据泰州市区域供水干管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和遇到问题进行探讨:大家都知道设计和施工必须按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精心计算和设计;并精心进行施工及验收。强制性规范就是法律,其最终目的就是科学、合理、经济、安全。

二、泰州区域供水长距离管线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

1.案例一

长江取水管,顶管施工遇到古沉船。古沉船为木结构,在地面以下约5.0米,年代非常久远,已经严重碳化,质地非常坚固,不清除干净,顶管就不能继续顶进。施工方送空气到前舱,让工程施工人员在前舱清除顶管前进方向的古沉船船体。船体清楚完后,发现原沉船处多为流淌装淤泥,继续顶管很容易产生冒顶,设计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建议施工方在古沉船处注浆。施工方按设计要求注水泥奖(水灰比为0.5~07),掺入3%粉煤灰及一定比例的水玻璃),在注浆达到初凝后开始迅速顶进,没出现异常现象,顺利穿过古沉船位置。

启发:在通航河道的滩地顶管,需加密勘探孔布置,应尽量探明地下是否有古沉船船、孤石等。地下障碍物可提前清除不会影响工期;对清除后产生松软土层可以提前加固不会发生冒顶、透水等偶然事故。

2.案例二

长江取水管,顶管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通风措施未完全到位,在顶进过程中,顶过内突然起火爆炸,造成顶管内工作人员烧伤。事发后施工方请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人员现场勘查,发现在顶管深度地面约5.0米,有大量沼气,插入导气管点燃后火苗有30~40公分高。安检部门到现场调查发现施工方通风措施不到位,才产生工程事故。施工方严格按安检部门要求加强顶管内通风,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未产生异常现象。

启发:在时间比较久远河道处或沼泽地进行顶管施工,应加强顶管内通风,避免大量沼气在管内集结,遇到火花引起爆炸等突发事件。

3.案例三

新铺设管道穿过现有管道,即姜堰市清水干管(DN1400)横穿现有泰州市输水干管(DN1400),再加上现有管线在太平中沟岸边经过,新铺设管道穿过现有管道的同时,需垂直穿过太平中沟,设计要求采用顶管穿过现有管线同时穿过太平中沟,取两管之间垂直交叉取处,规范要求距离河床底标高控制顶管深度。泰州市输水干管为DN1400球墨铸铁管,管顶覆土为1.2米,管底以下顶管位置土层为粉土夹粉细砂,有液化现象。管道主管部门要求对现有管道进行保护。经专家协商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采用压密注浆,对管基础进行注浆加固,注浆采用水泥和水玻璃双液型混合液:强度等级为42.5(R)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掺2%水玻璃,可掺10%~30%粉煤灰。注浆压力为0.5~1.5MPa,水灰比不小于0.5(参考值,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注浆间距为1.0米,注浆深度为管底0.8米以下3.0米,设地面标高为0.00,从-3.50到-6.50米,范围为管道两侧各3.0米。待注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穿顶管,顶管过程中对现状地面进行沉降变形观察,若发现地面有沉降变形应立刻停止顶管施工,请有关专家再协商处理。

方案二、采用灌注桩,对现有给水管进行固定,在现有管道两侧各打入两根灌注桩,避开管位,将现有管线通过钢丝绑于支撑在灌注桩顶的型钢梁上。灌注桩长度确定:取顶管之上的现有管道自重+管顶覆土重+架现有管到型钢梁重+地面活荷载,计算出单桩承载力,即可确定桩长。顶管过程中对现状地面进行沉降变形观察,若发现地面有沉降变形应立刻停止顶管施工,请有关专家再协商处理。

施工方根据根据管理方要求,采用方案一,由于顶管工作井底板渗水,施工方采用管井降水,在顶管过程中发现地面有沉降,设计院工程师到场后,让施工方立刻停止顶管工作。工程师分析地面沉降原因:是由于顶管工作井施工过程中封底没做好,引起底板透水,为不影响顶管工作,施工方在工作井周围进行降水,引起周围地面下沉,而现有管道距离顶管工作井较近。建议施工立刻将现有管线固定;泰州原水管如果由于地面沉降过大引起爆管,泰州城区供水会受到严重影响。要求施工方马上采用方案二,用灌注桩将现有管线完全固定,同时对现有管线进行沉降变形观察,结果显示虽然降水在继续,顶管对现有管线影响基本消除。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施工方便,有局限性,因为只对管下地基进行加固,如果管道附近采用降水,地面整体下沉,管道还是有下沉趋势。第二种方案,是直接将管道固定虽然费用高但效果明显。

启发:在现有管道下进行管道施工,将现有管线完全固定,不受新设管道施工影响,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4.案例四

泰兴浑水输水干管(DN1400)横穿古马干河。古马干河宽度约200米宽,河床常水位最深处为7.0米,二级通航标准。设计采用沉管施工方案。施工方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很快把DN1400钢管沉到设计要求的位置。但倒虹管制作过程中把管道接口落到古马干河常水位一下,麻烦事了!为了和陆地上管道连接,施工方在接口处,围堰降水后再进行焊接。因古马干为保证河堤稳定,河岸抛了许多块石,围堰虽然成功,却很难把水位降下去,焊接无法正常进行。施工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最后焊接还是请潜水员进行水下焊接。围堰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没起到作用,施工费用增加许多;且耽误了很长时间。由于采用方法不对,结果是费工费时。

启发:沉管施工,沉管与陆地上管道焊接接口应留在施工期间河道水位以上进行,尽量避免在水位以下焊接管道施工和防腐。见下图示意

5.案例五

姜堰市清水干管(DN140)经过泰州高港区马庄,施工过程中,正好赶上搞港区规划调整,在马庄位置建设一个高级商贸区及住宅区,并人工开挖一个近两平方公里凤西湖。如果施工方在开始施工时去了解一下当地规划,就会发现管线设计线路正好在凤西湖里,凤西湖里规划为现场地面下挖为5.0米,而(DN140)给水管道埋深约4.0米,可想而知,如果保证凤西湖完全按规划实施,管道必须避开凤西湖或者下沉到湖底河床以下。但施工方没有去了解规划,按原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主管部门去验收管才发现,已经铺设管道和新修编规划有矛盾。造成了不可挽回损失。

启发:管道施工,施工方技术人员不该忽视和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沟通,了解管道走向是否与当地规划有矛盾。

6.案例六

姜堰市清水干管(DN140)经过张甸镇,施工方现场准备施工时发现,管道是沿着道路一侧较浅水渠下面埋设,发现水渠正好是一个村办化工厂排污通道,附近一个垃圾填埋场污水也流到此污水渠里,且化验结果化工污水对钢和砼有一定的腐蚀性,施工方感到干净清凉的自来水管道在污水渠下面经过,应当不合适,请主管部门领导和设计人员现场踏勘,重新调整了管道走向设计,避开化工污水通道附近埋设自来水管道。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

启发:负责任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敢于提出问题,对不合理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值得提倡。

三、长距离管道设计和施工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设计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1.1现在管道设计首先考虑问题是不是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2设计人员需进行现场踏看,对管道实际走向有直观的了解并根据现场情况作优化的调整。

1.3要求对地形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勘察,遇到软弱地基,应有地基处理方案。

1.4对场地施工条件进行详细了解,地上、地下是否有其它已施工管线,避免新施工的管道与之打架;必须穿越现有管道,应设计准确的保护方案。

1.5对过河管道,要与水利部门和航道部门沟通后方可确定设计方案。

1.6管道横穿高等级公路,需要和公路管理部门沟通,设计方案应该得到他们认可。

1.7管道横穿铁路需要和铁路管理部门沟通,设计方案应该得到他们认可,必要时请他们提出设计和施工方案。

1.8设计过程中常和委托方进行沟通,要弄清楚设计委托方的意图也非常重要,对甲方合理的要求,只要合理,必须满足。

1.9设计人员和环保部门沟通也是必要的;对净水管宜避开垃圾填埋场,可能存在的化工污染和有严重腐蚀管道的地段,应尽量避开。

1.10设计管道走向在非城镇密集人口处,管道尽量走直线,但有时还要考虑避开不利地段和通讯光缆、高压线杆、民居、当地必须保留的大树、古墓、古文化遗迹等。

1.11对于过河、过路需要进行顶管施工时,宜单独讲明勘探要求;工作井、接收井是沉井和管道顶进过程中会遇到无法预料的情况,比如古沉船、可燃气体、古井、暗河、孤石、地下群桩等,有效地勘察,宜适当增加勘察数量及其它特别要求。

2. 施工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2.1工程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因此工程开始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不清楚应请设计部门有关专业的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2.2施工方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照图纸多次跑现场,查清楚设计图纸上管线走向是否与现场施工情况相符,查清楚管线经过处是否有障碍物等,也可以提出作为施工方的观点,以利于优化设计。

2.3管道施工人员宜了解当地规划,管道走向是否与当地规划有矛盾,因施工是最后一道关了,施工方往往只关心施工质量等,不关心规划,是个误区。长距离管道施工,施工方了解当地规划有时候极为重要。

2.4对于施工中每一个环节应有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和计划安排,应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安排每天作业。

2.5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对于不利施工地段,比如遇到软弱地基,地下水位较高,有些地段甚至有管涌流砂等,施工方可以提出处理方案,但必须和设计部门及经验工程师进行协商,双方确定方案可行后,方可进行施工。

2.6管线穿越河沟及池塘,宜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也可以提出工方最熟悉且最经济的方案:遇到沉管施工,施工方应对整个河床进行仔细测量,水下管线槽应整个成型后方可下沉,与陆地上管线连接,宜在水面以上进行;避免水下焊接施工,既不经济,又影响工期;在河岸上围堰降水后进行焊接,就更不可取了。

2.7顶管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穿越的河床进行详细测量,摸清河床高程和河床淤泥层厚度,确定设计顶管高程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不会产生冒顶现象;如果遇到古沉船或者孤石木桩等障碍物应提前搞清楚;顶管过程中可能遇到漏水或冒顶等突发事件,应该有急救措施;应加强顶管内通风,对现场工作人员有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和异常现象发生。

2.8顶管采用钢管时,每节钢管之间的焊缝应进行X光100% 探伤检测,同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长距离顶管需要加设的中继间应与钢管焊接接口平顺,焊接牢固,不要产生偏差错位等。

2.9管线穿越道路、通航河道、铁路、风景园林、文化古迹等应与有关的主管部门沟通,获得各个主管部门施工许可,方可进行施工。

水利管道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长输管道;水工保护;水土保持

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和环保总局等部委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相关文件中又明确要求,水土保持设施要在后续设计的指导下施工,在水土保持监测和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接受国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的后续设计既是对水土保持方案的细化和落实,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也是实现水土保持防治指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基本要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根据川气东送管道、榆林-济南输气管道等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实践,笔者对长输管道的水土保持设计作如下总结:

一、长输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项目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部分区域地貌组成物质松散,区域降雨量分布不均,多而集中,均是造成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长输管道工程线路长,施工方式种类多样,包括管道敷设、开挖穿越公路、山体隧道穿越、大开挖穿越河流等是造成土壤侵蚀的外在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有大量土石方开挖、回填,破坏地表植被,增大地表面积,产生水土流失。

二、长输管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原则

1、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即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因此,水土保持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相协调,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

2、根据管道安全运行需要和工程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施工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需制宜”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原则,采用以管道保护、地貌恢复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施工措施;

3、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便于操作的原则;

4、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弃渣场、管路形成的高陡边坡等区域进行重点设计;

5、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设计的原则

由于输气管道工程线路长,沿线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工程地质千差万别,尤其是管沟开挖前和回填后的地形地貌变化很大,加之,因开挖工艺的不同对原地形地貌的破坏情况也不同,因此,只有设计人员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图纸,确定保护和治理方案,才能更切合实际。还有一些潜在的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也只有在管沟开挖或回填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所以水工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施工图应以现场设计为主。

此外,设计人员深入现场,可进一步了解管道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水保方案与周围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协调,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建设环境。

三、长输管道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

1.把水土保持措施和保护管道措施相结合

水土保持和保护管道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水工保护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管道安全运行,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在具体设计过程时,水土保持措施既要实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又要具有保护管道安全的功能。

长输管道线路长,管线经过的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川气东送管道主要穿过山区、丘陵区、平原区,全线的坡、沟、渠、河流众多,水网密集;榆林-济南输气管道穿越地貌主要有毛乌素沙漠边缘、晋陕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吕梁太行山脉、汾河盆地、黄(海)河冲积平原,两条管道所经过的地貌类型多样且复杂,做好这些地段的水土保持,尤其是作为工程措施的水工保护措施,对管道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把水土保持和保护管道安全相结合是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2.把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加大植物措施力度

就长输管道而言,防治水土流失是保护管道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山区、丘陵区,管线内不发生水土流失,管道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沿线经过沙漠、黄土高原区,这些地区水土流失更为严重,在设计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原则,结合线型工程的特点,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保护管道安全措施与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防治体系,做到科学、合理、经济、可靠,通过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加大植物措施的力度,使其真正发挥保护管道安全,保护沿线生态系统,保持水土的作用。

3.把恢复利用与生态优先相结合

川气东送管道穿越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和水网区,这些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利用率和垦殖指数高。在设计中坚持:水保措施主要以恢复原有土地利用为主,同时在山区、丘陵区采取植物措施,植树、种草,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渣场、临时用地除满足堆渣容量、堆渣安全和防治水土流失的要求外,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尽量恢复利用土地,换填客土,进行林、草种植,凡有条件的地段进行复耕、美化、绿化。

4.把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长输管道的建设与施工,涉及到沿线地区千家万户当地百姓的利益。在本次设计中,除考虑保护管道安全、保持水土外,最大可能地考虑当地百姓的利益,千方百计地做到保护耕地,保护水质,恢复道路,保护当地的文物景观,力求做到施工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

5.运用径流调控理论,建立径流聚散工程体系

在山区、丘陵区建立完善的截、排水系统是保护管道安全、保持水土的重点内容,也是径流调控理论的具体应用。在管沟段沿等高线方向布设截水沟,在垂直或斜交等高线方向布设排水沟。截水沟可截短坡长分散水流,减轻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周边要种草、植树;排水沟(渠)要进行防冲硬化处理,设置消能设施,把汇集的水流妥善排引并与当地水网连接。

6.充分考虑落实水保方案的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