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购管理措施

采购管理措施

采购管理措施

采购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有效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市场上的物资供需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在采购物资时对物资的质量、品种、价格等各方面都具有了充分的主动选择权,通常都是比价采购。但是,企业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物资采购模式不科学,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不科学等,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的有效管理。

一、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

企业物资采购的流程主要包括物资使用部门提供采购申请、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审核物资采购计划、市场调研、确定与选择物资供应商、运输、保管和使用物资等。物资采购流程不规范表现在:

1.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

企业在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时片面地依靠物资使用部门的需求,而没有有效地调查和分析物资使用部门的实际物资使用情况,从而导致物资采购计划脱离实际需求。

2.确定与选择物资供应商时不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企业在确定与选择物资供应商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确定与选择的程序不规范,也没有受到有效监督,从而导致企业在物资采购时可能人为地增加采购成本。

3.物资采购后的管理与使用不严格

企业在物资采购工作中重采购轻管理、重使用轻保管,从而导致物资采购成本提高,造成物资的极大浪费,进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失和财产损失。

(二)物资采购模式不科学

企业物资采购模式会影响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企业物资采购的模式通常包括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然而企业在物资采购时多采用分散采购,这就导致企业物资采购渠道分散,特别是当采购的物资种类繁多时,企业就难以全面地调查与核实物资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与服务水平等,进而导致企业的物资采购存在着许多风险。同时,有些企业还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物资采购,没有广泛使用电子商务和先进的招投标采购方式,这也会对企业的物资采购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物资采购库存管理不科学

企业的物资采购活动是一个连续性活动,不仅仅是物资购买,还包括物资采购后的运输、分发和保管等。但是企业管理者往往只重视物资购买,而忽略了物资采购后的分配、使用和保管等工作。企业物资采购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充分发挥采购的物资的最大效能,但有些企业只依据采购计划进行物资采购活动,在采购之后并没有进一步核实企业真实的实际需求,导致急需物资的单位无法使用物资,不急需物资的部门却存有不少的库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物资采购的有效管理措施

(一)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

企业要加强物资采购制度的建设,并全面落实。

1.企业管理者要认真核实各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采购计划。物资采购部门要现场核实上报的采购计划,同时备案登记,以便了解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情况,防止误报、乱报。

2.企业在物资采购时要多方协调,以形成合力。企业要理顺物资采购的管理关系,完善物资采购的运行机制,扩大集中物资采购的范围,夯实物资采购的建设基础,加强物资采购的工作指导,统筹调度、配置和使用各种采购的物资,使物资采购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物资采购工作的顺畅与高效。

3.要跟踪登记采购的物资的管理、保管及使用等各方面的情况,加强对采购的物资的管理,提高物资的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信息管理和市场调查

企业应该转变物资采购的意识和观念,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市场信息资源,以便降低采购成本。物资采购部门要通过相关物资报刊、互联网等及时获得国内各地区同种材料的价格信息,并将其整理与存档。企业还要通过现场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物资供应方的企业资质、信誉、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售后服务等信息,建立合格供应方和价格信息档案,以便及时掌握市场情况,为择优选定物资供应方,控制采购成本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时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加强市场分析,杜绝盲目采购,从而降低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集中采购物资

企业要想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就必须集中采购物资。集中采购便于企业统一管理、有效监督、顺畅高效地进行物资采购。集中采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招标采购。企业决策部门在全面了解了各部门的实际需求之后,直接面向物资供货商招标。采购应遵循效益优先以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比价采购,从优选择。

2.统一采购价格。统一质量要求和采购价格,同时公布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监督。

3.统一直接配送。物资供货合同要明确物资供货商的责任,要求物资供应方按照质量和数量要求及时给采购企业供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配套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

4.统一支付。企业总部出具物资采购中标通知书、采购物资验收报告、采购合同及原始发票等,各部门或企业分部按此统一支付物资采购费用。

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企业的经营和生产成本以及经济效益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环节,通过加强物资采购制度建设以及信息管理和市场调查,采用集中采购模式来有效管理企业的物资采购,以控制企业经营和生产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霍德宏,王建华.浅谈企业物资采购的监督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2):111.

[2]罗斌,胡文滨.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的途径[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8):40-41.

[3]张建晨.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0(19):28-29.

采购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 采购管理 加强措施 特点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和受控于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政党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在政府的统一管理和监督下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政府采购是一种非盈利性的采购;采购对象具有行政性、广泛性和规范性;政府采购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影响力大的特点;资金来源属于财政性资金,具有公共性等。此外,政府采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受到财政部门的全方面监督,通过国家制定的采购条例和法律法规来监督政府采购行为是否具有规范性,是否依法执行等。

一、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意义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建立完善、科学、合法的采购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首先,在社会生活的发展进行中,政府采购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政府采购活动进行不仅包括采购的整个过程,还包括在采购活动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法规、采购政策、采购程序以及采购管理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政府采购制度广泛运用,是国家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政府采购制度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行中产生,社会发展越迅速,涉及到的经济活动越多,政府采购活动范围越广,尤其增强了经济干预的职能,政府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需求的社会商品和劳动服务也在逐渐增加,在社会总采购中,政府采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次,政府采购活动的实现是保证政府发挥其社会职能的重要前提条件,合法的政府采购制度能够保证政府重大决策的顺利进行,保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采购从本质上说是将该政策与其他政策结合在一起,实现政府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行为。相对于其他采购而言,政府采购具有规模大、价格高、支付具有保证性等重要优势,通过政府采购,能够有效的引导生产商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引导消费者进行合理性、文明性的消费。

最后,政府采购制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能够有效的促进政府消费行为的市场化。在西方发达的国家中,政府部门的消费时向市场购买各种所需要的工程和服务,而不是在政府内部进行消费。而我国的政府部门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比较符合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情,政府部门的消费都是由政府内部提供的,因此,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受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等,其内部都具有一定的服务机构。

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措施

政府采购管理直接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执政,遏制腐败现象的出现。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加强我国的政府采购管理。

首先,加大政府采购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多方面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进行大范围、持续性的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广播等媒介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政府领导干部及广大干部职工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从思想上进行采购观念的改变,产生对法律法规的认同,更多的了解政府采购活动的程序和方式,为有效的开展采购活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严重违反政府采购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领导或者职工干部,要予以严重的惩罚,进行公开曝光等,加大惩罚力度,追究违反法规人员的责任,给予其他工作人员教育警示作用,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

其次,政府部门要提高采购预算人员的预算水平,增强预算人员的专业基础,加强采购预算的管理,使得采购更具计划性。在对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时,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目录,根据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对整个采购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杜绝浪费现象的出现,避免随意采购现象的发生,同样不能擅自更改采购标准和采购计划。控制好采购申报时间,推进采购人员尽快进行采购计划的申报,避免单位集中申报,扎堆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到申报质量和采购活动的检查质量。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对采购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采购制度,保证采购的整个程序有法可依,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公开透明的执行,采购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情况,要加大采购公开招标制度,强化供应商评审制度,供应商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资格证书,才能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最后,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一定要进行监督管理的强化,杜绝违规现象的出现,对于违规人员要严格予以惩罚。政府采购是在规范中进行的,强化采购管理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政府采购活动的进行。要建立健全采购体系,结合政府体制、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机制三个方面,制定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制度,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顺利执行。加大监督采购资金拨付的力度,在采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评审专家责任处罚法律法规,在评审过程中,如果出现专家违反采购制度评审规定、违反评审标准等的现象,一定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政府部门要接收社会监督。监督政府采购行为的主体要以财政部门为主,结合其他监督机构,结合纪检、审计等部门,对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有违规现象的出现,一定要通过媒体公开曝光,严惩违规人员,向社会进行公布。加大监督力度,能够有效的保障政府采购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完善监管和运行机制。各个地区和部门都要把握好我国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发展情况,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坚持政策功能,服务好经济大局和社会发展大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各项政府采购活动。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认识,重视政府采购管理制度,领导要带领着工作人员不断的总结采购工作中的问题,一起探讨解决,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采购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材料成本与企业的利润呈反比关系。材料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利润的高低,这就是很多企业把降低材料成本作为利润增长点的原因所在。而产品成本中材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所以企业要强化材料采购管理,把好价格关,最大限度地追求最低的进料成本。“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市场竞争中的价格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而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较量。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降低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降低材料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认为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生产消耗。其实对于许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其实是有限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挖潜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二)买方市场形势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会使材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包装等日益多样化。这就为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进行选择。而企业采购材料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比个人消费复杂得多,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管理。

二、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彻底转变。长期以来一些企业领导一味地抓生产、抓产值。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影响生产,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视了对材料价格的管理,更没有把它提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加以研究和部署,使材料采购管理出现了“真空”。

二是对材料市场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市场动态。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部分材料的价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没有建立企业自己的价格信息系统,对市场了解不够。不了解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和行业市场、国内市场对区域市场和小市场的影响,以及这些市场对企业所需材料价格的影响。对市场的了解肤浅,造成企业的供应商单一,制约了企业的材料供应。三是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设置了物资管理部门,承担着企业材料的计划、采购、存储保管工作。技术检查部门负责材料采购入库前的检验,审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监督,财务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的结算。这样的机构设置从表面上看很合理,但是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诸多弊端。如物资管理部门既管计划又管采购还管价格,造成计划、采购、价格决策没有相互独立,由一个部门说了算的局面。而审计部门的监督在不能系统了解市场价格的情况下也只能进行事后审计甚至抽查,起不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二、强化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的措施

第一,做好市场调查。影响材料价格的因素较多,价格波动较大,所以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另外,在目前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存货耗用量与销售量均衡几乎是不可能的,企业必须考虑季节性供求问题。如羽绒服厂是季节性生产厂家,销售旺季为冬季,为了保证羽绒服厂家商战时的货源充足,同时也为了降低羽绒服的生产成本,企业对生产羽绒服所需的面料等材料的采购应与之相应,错过季节要么无货可购,要么价格较高,甚至倍增。因此,为了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

第二,制定采购预算与估计成本。制定预算就是在组织内部进行稀缺资源配置。制定采购预算是指在实施采购行为之前,对采购成本进行预测。这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规划,不仅可以对采购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还可以建立资金的使用标准,以便对采购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随时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资金的使用额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采购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资招标采购 管理 措施

近年来,各大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规范,采用物资招标采购模式更利于全面了解当前市场物资供需、价格、供应商、物资质量等情况。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保证了物资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利于控制物资质量与价格,减少违规操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一、项目物资招标采购概述

(一)物资招标采购定义及优势

所谓的物资招标采购,主要是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通过招标的方式获取物资,并给物资供应商提供更加公平、公正、有序、合法的竞争机会,最终确保企业所采购的物资成本更低,质量更佳,最大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常企业项目物资招标采购都是面向全社会的企业经营行为,采购的相关信息、宗旨、要求都将公布于众,实现信息透明化,大大增加了企业物资采购的渠道,便于开发新的市场。同时,物资招标采购对于物资质量的要求更高,很好的限制了企业采购中的资金管理,避免了企业采购腐败现象的出现。从市场经济学原理来说,采用物资招标采购模式实行管理工作是符合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往往能够用最合理采购成本完成企业项目的物资采购任务,无限的接近物资本身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利用物资招标采购模式能够很好的规范企业的物资采购行为,并确保物资的质量,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物资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各大企业规模效益的不断提升,物资招标采购已成为实行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模式,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缺乏系统完善的物资招标采购制度。许多企业在项目物资招标采购上,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使整个工作流程形同虚设。同时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不适应物资招标采购的新要求,偏重使用传统的采购管理方式,在招标采购管理上缺乏一定的执行力。例如: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基建项目超过50万的设备,或是其他材料费用20万以上的需通过省网或是国网公开招标完成。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司将竞标项目拆分,尽量满足自行采购的权限要求。

其次,招标采购工作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由于企业项目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周期较短,所需人力也相对较少,因此往往没有专业的招标采购团队。在有项目需要进行物资招标采购时,临时安排工作人员参与,缺乏专业物资管理与采购经验,难以满足物资招标采购管理需求。同时,许多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对市场调研不充分,设计的采购方案不全面,会大大影响项目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效率。

最后,企业物资招标缺乏相应的监督,也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在公开招标信息前,内定中标供应商,出现虚假公开招标的情况;或是在对参加招标的供应商的物资质量监督不严,出现盗用相关证书、伪造信誉的现象;还有的企业过分注重物资采购的标价,使得供应商为了中标,大幅降低标价而忽视物资质量考量,使得企业招标采购的物资质量不佳。

二、优化项目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工作的措施探析

(一)建立完善物资招标采购制度,提高执行度

以往的企业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多以职能部门合同方式呈现,在确定好采购物资数量后,重点考察价格,对物资质量要求并不严格,大大影响了企业物资的质量,很容易出现因该请采购与关系采购而导致的采购腐败现象,形成采购漏洞,造成企业资金损失[4]。因此,在实行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关招标法律法规来建立与企业相符的物资招标采购制度。对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业务内容、职责范围、工作流程与问题处理进行规定,在物资招标采购中严格执行。

(二)配备专业的物资招标采购人员,提升整体业务素质

项目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成效,必须建立专业的招标采购机构,配备富有现场经验的人员,并对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业务技术、综合素质等进行严格考察,确保职能与岗位相匹配。同时,要加强对物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培训锻炼,尽量增加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采购水平,便于正确掌握物资招标采购的要领,完成企业项目的物资采购。当然,在进行物资招标采购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面面俱到,并要不断学习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更好的履行相关工作职责。

(三)加强对物资招标采购的监督,确保物资的质量

企业项目物资招标采购是一个涉及范围广的项目,为了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完成,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最终确保企业所采购的是价格合理,质量满意的物资。首先,需要对招标整个过程进行完善监督,进一步增加招标过程的透明度,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招标信息,资质审查公告,避免出现虚假公开招标的情况。其次,为了避免出现供应商伪造参与竞标,需要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尤其是对其物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并公开供应商的资质与采购单价。最后,企业要通过物资招标采购相关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并严格监督各个环节,尤其是物资质量。同时建立招标工作内部考核,对招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招标采购操作规范,物资数量、质量、价格与市场行情相符,最大化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中采用物资招标采购模式对于物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不断的优化创新措施,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丰.现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浅析[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8:51.

采购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 采购 管理

医疗器械是医院科研、教学、医疗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医院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彰显着医院的“硬实力”。医疗器械采购是医院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医院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的窗口,关系到医院的运行成本、临床工作的效果、甚至医院整体形象的呈现与发展。因此,做好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对于改善医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疗器械采购的现状

(一)责任不明确

通常,为一个医院医疗器械采购提供专家咨询意见的机构是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具体落实医疗器械的采购的机构是仪器设备科,决策者为院长。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组织结构是合理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问题重重。首先,申请器械采购的科室往往左右着医疗器械产品的选择,他们以专业知识与学术地位为由向仪器设备科施加压力。其次,仪器设备科在医院整体结构中的地位较为欠缺,影响力较小。这就导致了医疗器械的采购内容往往由各个科室做主,而仪器设备科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另外,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对医疗器械采购决策的影响也较轻,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主要还是申请器械采购的科室起主导作用。而这与医院职能部门设计的初衷相悖,导致责任混乱。

(二)价格不切实际

一方面,相对于药品行业产品价格而言,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价格不够公开、透明,没有明确的零售限价与政府指导价。同一品种、品牌、配置的医疗器械,在同一时段、同一地区,呈现出较大的价格差异。这就对医院的正确决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临床科室偏好选择新产品,供货商则受利益驱动而经常会巧立名目,从而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三)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网所公布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情况中,已退审医疗器械及质量公告栏中明确规定了有质量安全问题及隐患的医疗器械,但实际上,不少医疗机构还在持续购置上述医疗器械,这就不可避免地埋下了事故隐患。据报道,中国每年发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达4万件,呼吸机使患者致死、植入钢板体内断裂、高频电刀灼伤、一次性无菌产品引发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医疗纠纷、使用麻醉机时患者死亡等医疗事故比比皆是,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如何保证引进的医疗器械安全可靠,是医院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改进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措施的对策

(一)改变采购模式:实行院内议标招标采购

医院传统的医疗器械采购模式是:有医疗器械采购需求的临床科室申请――仪器设备科议价――正式采购。这种模式缺乏同类产品的比价与竞争,极易造成医院采购成本偏高,从而导致患者医疗花费增加。对此,应该对凡单价采购金额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实行院内公开议标招标,一次性医疗用品、药品、检验试剂、医用耗材、办公用品、日用品等均应实行一年一度的院内议标招标采购,水电维修物资、基建材料则按次议标招标采购。采购部应公开在医院网站上招标公告,载明招标项目的名称、性质、规格与数量。投标人必须在五家以上,不足五家则应向主管领导说明理由,经领导同意后实施。要选定合格的投标人入围,按时组织开评标,按照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与评价。

(二)医疗器械入库验收管理规范化

首先,新购置的医疗器械的验收工作应该在与其存储条件相符合的待验区域进行。验收人员要根据原始凭证,对购置的每一个器械进行逐批、逐次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限等,要检验其与单据是否相符;此外,还要检验医疗器械的包装标识、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如若发现有质量疑问或手续不全的医疗器械,要予以拒收,并严格按规定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进口的医疗器械应贴有中文标识,除了品名、规格、生产厂商、注册证号之外,还应标明商的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用于消毒灭菌的器械还应注明卫生部的消毒灭菌许可批件。验收合格,则由保管员将其置于相应库区,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医疗器械的分类与养护

保管员应按照医疗器械的温度与湿度要求,将其置于相应区域中。存储的医疗器械应按用途分类保管,依据批号与生产日期依次排列。保管员应每天定时两次做好存储区域的温湿度监测记录;如果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则应立即记录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

在医疗器械的养护方面,保管员应每季度对医疗器械的包装与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检查一般每月一次。但在下列情况下,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1、已发现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2、储存距离失效期半年(近效期)的医疗器械;3、储存时间长的医疗器械。

(四)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的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对供应商的评价工作,应当由采购中心组织,以采购中处于物流链环节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申请采购的科室人员为代表,组成评价小组。评价的对象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数量、时间、信誉、服务的保证度以及协议的执行度等。医院应当维护并发展好的供应商,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有潜力的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维持优秀的医疗器械引进来源。对于大型精密医疗器械,供应商的要求则更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是一项责任重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它不仅要求从业者掌握国家现行的医疗器械管理法规,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而且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敬业负责、勤奋进取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中顺利地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