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P键词:大学生;劳动教育;培育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的独特方式。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却在逐渐淡化,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不被重视,而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的主要场所的高校,其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弱化,在现阶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是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的。大学生是未来的劳动主力军,他们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劳动技能的状况,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德育实施意见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中都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

(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的根本体现,德育、智育、体育是社会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高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是可以培养其自理、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三是可以扭转学生劳动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的劳动情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造成劳动教育在多数高校教育中成为薄弱甚至是缺失的一个环节。

(一)劳动教育边缘化

一是劳动教育观念边缘化,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重德不重劳的思想,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特别当前教育体制下,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使学校用知识教育替代了劳动教育;二是劳动教育理论研究边缘化,与其他学科理论相比较,对于劳动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多、不深、不全,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使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乏理论依据,特别是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由于缺少理论支持而导致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主要表现在:1.理论体系不完整;2.理论研究中劳动教育往往被劳动技术教育所取代;3.学术界对劳动教育的成果不多,这需要引起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

(二)劳动教育功利化

过分强调劳动教育的外在价值(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从而导致其内在价值(即育人的价值)的弱化,将劳动教育本身视为达到外在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将实现教育的外在价值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教育的政治化倾向。不是把学校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过程,而是将劳动教育视为政治上的要求来进行。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化倾向。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缺少平台及场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将打扫卫生、清理校园等极为简单的劳动也由学校出资雇人完成了,学生失去了各种劳动机会。

(三)劳动教育片面化

片面是相对于全面而言的,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片面化主要是对劳动教育认识程度不够全面具体,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智育至上,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脑力劳动,过分看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思维及逻辑判断等方面能力的上升,把学生的智育教育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是教育的全部内容,造成其他教育弱化甚至缺失,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体力至上,这种现象是与智育至上截然相反,对待劳动教育是将肢体上的生产劳动看作是劳动教育的全部内容,认为体力劳动便是劳动教育;三是以生产劳动代替社会实践,很多教育与劳动结合的研究结论都过分夸大生产劳动的作用及其功能,认为劳动教育具有可代替性,并且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规律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造成对劳动教育内涵的一种歪曲。

三、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以及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劳动教育活动规划与目标的最根本认识和看法。要想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一是加强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建设,把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首位,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加强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发科学有效的教材,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严格认真落实考评;三是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制度,从国家、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的任务。

(二)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环境

经济要增长,教育是基础;人才要优秀,劳动不可少。外部环境是开展好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条件。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的教育环境,一是需要通过高校、家庭、社会三方联手构建立体的教育环境,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舆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视“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论,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不能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孤立无援、社会教育处于无力状态,三者缺乏有机联系与配合,直接影响当前高校教育的效果。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大学生能辨别对错是非,提高他们对快乐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使他们主动参与,并在劳动中感受快乐。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意识。

(三)完善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首先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已初步成型,但还要依据其身心发展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帮助其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提高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实效性。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校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社会生产力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二是充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内容科学合理,符合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三是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灌输”与“渗透”并重,方式`活多样。

(四)制订科学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由于劳动课特点所限,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还缺乏规范管理,尤其是缺乏规范的劳动教育考评制度。开放性的学科特点的考核体系,才能使劳动课的设置合乎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把劳动观纳入学生的德育考察范围,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只有凭借自身的创造力和辛勤劳动提高自身能力,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考核机制,把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杜绝形式主义和忽冷忽热;三是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劳动自觉性。劳动教育必须有严格的成绩考核。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建立不同的评价方式,理论知识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也可以论文的完成质量给出成绩。偏向实践型的教育内容,可以采取用作品说话的方式,而关于大是大非的职业伦理道德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等方式,从而能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掌握程度。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考评机制,有助于在大学生的道德层面扭转这种歪曲的认识,在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规范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任然等.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读天下,2016(18):330.

[2]杨素云.关于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31-32.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市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C-0006-05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各国以教育促进就业为前提,发展本国教育事业。当前,我国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人力资本提升通常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学校教育对未来劳动力的培养;其二,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劳动力,实现自身创新发展。[1]人力资本理论、符号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相继表明,教育与人力资本提升、劳动力市场选择具有交互关系,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与人力资本呈正比,进而提高劳动边际生产率,劳动力市场通过文凭筛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2]研究表明,劳动者所处行业和职业是其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3],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行业、职业分布。

教育与劳动者行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第一,各行业在职工选聘时,通常对其受教育程度和类型有要求。第二,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所处行业的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是行业内职工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与行业性质共同构成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4]第三,教育影响行业代际继承性,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其行业的代际开放性高于受中等和初级教育的子女。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所从事的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5]Spence在阐述筛选理论时指出,教育的最大功能是通过学历对求职者进行筛选,将求职者按教育水平的差异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市场职位匹配理论认为,与劳动者人力资本相匹配的职位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此才能使投资教育的劳动者获得该岗位的比较优势。[6]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从普通职员到管理者是常见的职业发展通道,内部升迁给劳动者突破职业的等级限制提供了可能,但通常会受到资历、学历的影响。

教育可以增加劳动者人力资本,以此成为健全劳动力市场的途径之一。本文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不同行业、职业的分布情况,将富有创新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相联系,以此作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数据支撑。在现阶段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为劳动者个体配备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方面承担重要责任。为此,培养与未来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人才,是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职业教育实效的共同要求。

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行业、

职业的数据分析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4年至2009年我国就业劳动人口数量由7.5亿增长到7.8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57.9%增加到58.4%。根据2004年、2009年的数据,可以初步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行业分布以及职业分布的变化。根据2009年数据,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各行业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职业分布上呈现的分层现象。此外,结合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与OECD国家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一)我国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与OECD国家比较

2009年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就业人口占比79.8%,与2004年相比,有较大提升。小学学历及以下的比例下降,这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在纵向上有一定提升。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劳动者中,高中、大学专科学历的劳动者比例呈下降趋势,总比例由2004年的18.4%减少到17.5%,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劳动者则增加0.5个百分点。2004年到2009年,我国低学历(小学及以下)的劳动者比例在下降,高学历(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劳动者比例在增加。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劳动者所占比例仍较大,受教育水平高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份额极低,2009年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劳动者仅占7.4%。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比较研究成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必然趋势。据2011年OECD的统计数据,25-64岁的劳动力中,中等教育程度以下占25%,中等教育程度占44%,高等教育程度占32%。同时,报告中显示,我国中等教育程度以下的劳动力为78%,中等教育程度以上的比例为22%,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7]OECD国家认为,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技能(high-skilled)劳动者的充足供给,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他们被雇佣的可能性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的国际竞争力将明显不足,其在行业、职业上的分布将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挑战。

(二)我国劳动者的行业构成和职业结构

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统计的19个行业中(如图1),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其次分别为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数量上看,劳动者在这些行业中均呈增长之势。在纵向上增幅最大的为租赁和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呈负增长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三大行业。有学者将行业分为四大类别:第一类为农林牧渔业;第二类为采矿建筑、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第三类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文化、体育和娱乐,房地产,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第四类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金融。[8]从现有数据来看,我国就业人员集中于第二类,而第三类的从业人员规模相对较小。

2004年、2009年劳动者的职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如图2)。具体而言,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等职业的劳动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数据表明,在这几年我国劳动力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较为明显,生产、操作类初级职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大,而专业技术等高级职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小。

(三)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行业、职业的影响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所进入的行业具有差异。以2009年初中学历劳动者为例,初中学历的劳动者在多数行业(建筑、采矿、住宿和餐饮、制造业等行业)占比大(如图3),由于制造业吸纳的劳动者人数最多,因此可判断初中学历的劳动者主要集中于制造行业中。同时,教育、金融业的初中学历劳动者比例低。两相比较,一方面表明初中学历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从事的行业差别较大;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对劳动者的最低受教育程度有要求。除初中学历具有这一特征外,大学专科学历的劳动者在行业分布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大学专科的劳动者在国际组织、金融业、教育行业占比高,而在其他行业则有明显降低。与以上两个学历不同的是,高中学历的劳动者显示较强的普适性,除农林牧渔、建筑业的高中学历劳动者占比较小外,其余行业中的高中学历劳动者占比相差小(基本处于同一曲线周围)。而小学以下和研究生学历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各行业的比例均较低,这与其在劳动力市场的总人数占比低有关。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行业,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在中等教育水平以上的占比大,以大学专科为主。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劳动者职业分布同样具有影响,基本形成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职业分层(如图4)。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表现为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趋向于从事不同领域专业技术职业,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趋向于从事农林牧渔生产。而高中水平的劳动者,与其在行业中的普适性相一致,在各职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为均衡。

从事相同职业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单位负责人从业者主要为中等教育及以上的劳动者,其中,单位负责人尤以高中学历比重最大(36.7%),专业技术人员以大学专科比例最多(29.1%),而商业和服务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则以初中学历为主,分别占比53.1%和61.2%,农林牧渔水利的生产工作则主要由初中及以下学历(94.1%)的就业人口构成。

综上可见,目前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行业分布上,大多数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教育行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职业结构中,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居多,这表明我国还有大量劳动力滞留在传统的农林牧渔行业,难以实现转移。此外,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者所处的行业和职业。一方面,受教育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职业分布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者已初步形成职业分层。另一方面,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集中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行业、职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学专科人才输出不均衡,对第二、第三类行业的人才供给不充足,影响我国未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三、健全我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以继续教育为导向提高在职劳动力素质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中等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占多数,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在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调查数据显示,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希望通过接受多层次的教育获得知识增长和学历提升,非传统高等教育将成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9]一方面,国家应鼓励各行各业形成劳动者从业的基本规范,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劳动者从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职业学校为企业服务的新常态。职业学校应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公益讲座为企业员工提供提升职业素养的通道,为在职员工提供适合的在岗培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劳动者继续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学费资助等形式,鼓励在职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学历水平。此外,还应为中等学历水平的流动人口进入大学专科提供便捷的途径。

(二)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结构

新世纪以来,“以省为主”的省域高等教育发展呈扩大态势,一定程度上符合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受教育程度高的专门劳动力的需求。[10]为提高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首先,应加强劳动力市场动态监测,形成区域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层次、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关注劳动力市场的未来趋势。其次,优化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结合区域产业升级和人民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11]最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职业院校应以缺口行业为专业设置导向,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度,提供适销对路的人才。

(三)形成劳动力市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为适应各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劳动力市场需求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和创业教育实效。[12]其次,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最后,在劳动力市场中提升劳动者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大途径,需要打破行业、职业的垄断和分割,通过不同岗位的实习,增加未来劳动者在行业实习中获得的边际收益,提高不同行业、职业的适应性。增加正规就业的灵活性和非正规就业的稳定性,鼓励人才自我雇佣,职业院校应为其创设包容的环境。[13]

参考文献:

[1][13]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创新型人才的涌现[J].教育研究,2011(9).

[2]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5(1).

[4]晋利珍.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在中国的验证[J].人口与经济,2009(5).

[5][8]李旭东.贵州省人口受教育程度对职业分层的影响及其关联度[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0).

[6]贺尊.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交互关系:一个文献综述[J].税务与经济,2013(1).

[7]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3: OECD Indicators [M], OECD Publishing,2013:74-97.

[9]李明华.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10]胡耀宗.省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变化与规模分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3(5).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某初中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锻炼其劳动能力,学校政教处精心策划,每周安排七年级或八年级一个班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在教工指导下参加校园义务劳动: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清扫绿化景观带,打扫教学区外的公共区域;定期更换、更新黑板报、宣传栏;走读生在学生公寓模拟体验宿舍整理……后来,该校八年级多名家长相约到校,要求取消上述活动。他们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校园义务劳动,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面对这场失败的校园义务劳动,政教处主任陷入了沉思:劳动教育,学校何为?

从传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文字表达来看,“德”与“劳”的育人重要性等量齐观。然而事实上,学校劳动教育有别于社会劳动培训,前者的侧重点是“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构建,后者是劳动技能的习得和提高。学前教育至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承载着更多“德”的功能。“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苏霍姆林斯基这些基于教育实践的论断,精辟地归纳了劳动教育的崇高道德意义。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劳动传承是教育的起源。无论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还是十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将“爱劳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劳动内涵日益丰富的今天,政教处主任“劳动教育,学校何为”的沉思,是对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现实追问,值得全体教育人共同关注并为之“负重而为”,重建劳动教育生态,回归应有教育常态。

一、理念生根之为

“精心策划”“利用班会课或综合实践课”“不得不妥协”,案例中的这些词眼,昭示着普遍存在的教育现实:作为“五育”之一的劳动教育,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应有的课程地位和育人地位,委身为德育智育的临时候补。小学、初中以及普通高中课程表中,不再有“劳动”二字,“劳动”隐身,说明学校教育理念的残缺。

劳动教育复苏,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理念重建开始。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神奇力量”,坚定“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马卡连柯)的信念,向往劳动、崇尚劳动,努力将劳动教育落实在课堂上、活动中。

同时,作为育人工程社会引领者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把劳动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为契机,营造尊重平凡劳动,做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氛围,凝聚各方正能量,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参与劳动的主动意识,能够劳动的基本技能,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真正“成人”奠定基础。

二、课程创新之为

“到食堂拣菜、切菜、洗菜,分饭分菜到桌,分发、回收、清洗盆碗;修剪草坪、拔除杂草,给花草树木喷水、施肥……”案例中陈述的“劳动”,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劳动,也许这正是家长们强烈抵制的原因。

劳动,无处不在;劳动教育,资源无限;劳动课程,丰富多样。

请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讲述创业故事,启示学生劳动改变命运,技术始于最基本的劳作;参观工地、工厂、种植地、养殖场,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奇迹,实现人生价值;组织诸如案例列举的狭义劳动实践,使学生享受到传统劳作对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家校结合开展家政行动,让学生懂得劳动使家庭生活更美好、更温馨;有针对性地到行业基地参观访问和劳作体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完整的职业印象,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改变着劳动教育“苦脏累”的刻板印象,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劳动兴趣、劳动情感和劳动意识。

三、活动落地之为

案例中,家长们抵抗的理由是“超出学生整理课桌、打扫教室等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责任’范围,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这场七、八年级校园义务劳动以前,该校的劳动教育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甚至在这班学生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早就退出了课程舞台。因为过去劳动教育活动长期缺位,无形推助了家长的思维定势,所以当劳动教育在今天复现时,家长接受不了,“学校百般解释,但家长们拒绝接受”。最后,“学校不得不妥协,终止了活动。”

从青少年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劳动教育就应该进入他们所受教育之列,早进入,低起点,慢渗透。学校要在全面理解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家庭情况、社区资源调研为依据,详细了解本校学生的劳动素养起点,掌握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教育资源等要素,构建与本校生源实际情况相适切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精心规划教育内容,从学生熟知可感的地方入手,在学生能力所及的地方着力,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生态化持续推进。

四、评价导向之为

案例中,家长强烈抵制校园义务劳动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劳动无用”功利思想作祟。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并未真正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更没有与中、高考直接挂钩。事实上,小学、初中阶段的素质报告单上,“劳动评价”普遍是信手填写的“优”,高中阶段的社会实践考评单大多也是经由“上网搜索――抄录填写――找人盖章”的程序完成,劳动含量极低。

为改善这种“约定俗成”的评价模式,需建立各阶段学生劳动素养品质标准,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运用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促使社会、家庭、教师、学生重视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善创造的新一代生力军。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1.可有可无,不受重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劳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常把劳动课让给语、数、外等主科。

2.教师队伍严重不稳定

由于对劳动课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劳动课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年龄偏大,身体不太好的老师担任。由于忽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对劳动课教学管理随意,教师不备课是普遍现象,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不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付的成分较大,课堂教学难以体现劳动课的学科特点,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3.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

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科研意识不强,平时很少钻研教法和学法。因此,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只是把劳动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很好的利用学与练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劳动能力的形成,如许多教师上制作课时,前半部分全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后半部分则是学生机械重复教师的操作,依葫芦画瓢,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带来的思考

1.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好劳动课教师(注意老、中、青结合),开学前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熟悉教材,理清教材体系,把握教材脉络。健全教研网络组织,把劳动课也列入教科研活动中,建立集中备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操作技能评比,不断发现优秀教师,培养该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此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2.从“传统”走向“现代”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观演示往往讲解不清,学生一知半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这都使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高,而此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示范过程展示给学生,特别的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现在农村有的学校计算机能上网,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以便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吸引到信息资源库中来。

3.做好“结合”的文章

⑴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如能渗透劳动教育,效果则较好。在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发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实验操作、实践调查等。

⑵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德育活动中,能使小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如学习叠被子、梳头、打扫卫生后,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帮助老人叠被子、打扫卫生,并开展评选“劳动小明星”活动,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劳动课的有些内容,如包饺子、插花、钉纽扣等,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需回家实践,教师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督促学生,从而培养良好习惯,使学校与家庭架起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的桥梁,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学会生活,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

2.注重劳动素质的培养

小学劳动课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质,劳动素质养成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从事劳动,成为具备一定劳动素质的合格劳动者。

⑴树立劳动观点“伟大的智者”伊索告诉我们:“人们的真正财富是劳动的本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诚实劳动致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须相结合等。

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劳动,认真负责,爱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反对奢侈浪费,引导学生把勤劳与智慧巧妙地结合起来,大胆进行创新等。

⑶增强劳动能力。个体的劳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劳动实践逐渐形成。

高中学生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益劳动;必要性;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169-02

一、开设公益劳动课的意义

公益劳动课是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扩大知识面,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因此,在高校开设公益劳动课是一个迫切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一)公益劳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1.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受教育者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是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型教育。劳动教育可以使德育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劳动实践中,进而内化为学生品德。通过公益劳动课,组织大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创造力;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不仅使自身的体力和耐力得到锻炼,增强了体质,培养了毅力,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公益劳动课,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劳动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

2.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和最高境界。公益劳动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技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创造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将课堂上学到的显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显然,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能有效地调动人的各种潜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二)公益劳动课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在高校中,开设公益劳动课其实质就是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它是通过参加劳动实践活动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具备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陈铸前辈曾经说过:新时代的青年不读书不行,光读书不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也不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青年学生一方面要努力读书,一方面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而参加公益劳动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学生成长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创新型人才。

(三)公益劳动课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及家人的呵护下成长,朝着攻读大学的目标奋发,全神贯注地投入脑力劳动,绝少参加体力劳动,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一来,使少数同学对体力劳动的价值观念发生偏移,甚至影响到自己正确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因此,在进入大学、即将毕业走向社会之前,必须给学生很好地补上这一重要的课程。

2.在高校中开设公益劳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成才,是造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第38届大会决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样做可造就熟练的劳动者,而且可以使教育与日新月异的劳动条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各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劳动和工作中受过锻炼的毕业生,大都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敬业、不断追求上进的良好品质,专业思想相对明确和稳定,事业心普遍较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人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

二、公益劳动课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奠基石之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其理解劳动实践的首要地位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2.团队意识教育。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树立团队意识,让学生深入了解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互助、互爱精神和团队精神。

3.劳动价值观教育。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了解劳动的辛苦,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和良好的环境是许多人辛勤努力的结果,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树立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价值观。

4.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包括劳动技术的教育和劳动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劳动理论教育的同时,通过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各种劳动的实际操作规程,使学生在保证劳动安全和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

三、高校开设公益劳动课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大纲。公益劳动课是一个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将其纳入教学进程。明确各部门、各院系的工作职责,做到有人策划组织,有人监督评价。

2.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教育内容。公益劳动课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技能教育等。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讲清公益劳动课的必要性和教学意义,让学生带着问题上岗,在劳动过程中加深体会,同时,逐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加强劳动纪律和劳动安全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构架广泛的公益劳动体系和基础。公益劳动课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更应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学校发展、当地环境等因素,从多角度、多领域开展,使之服务于社会,将其纳入社会服务体系中,从而建立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使大学生素质教育长期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素质教育中的劳动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5).

[2]姬海云,李运平.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安阳师专学报,2000,(1).

[3]滕青等.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4]李磊.公益劳动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之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5]张培营.如何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双向收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6]刘占柱,张莉.大学生劳动课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