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第1篇

1.自媒体时代的来临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迈入高速成长期,SNS应用、P2P技术、IM即时通讯、BT下载等等纷纷登场,互联网信息传播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博客的出现,个人日记、照片、评论等可以,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了表达舞台,出版“我的日报”成为可能,表达公民声音的“自媒体”随之诞生了。个体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公民个人的话语权具有了与传统媒体机构角力的空间平台。但是,由于博客写作的门槛较高,电脑的携带不够方便,这种自媒体的普及受到了限制。大规模的自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则主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它是伴随智能手机的出现而被广大公众接受。2009年初,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下来,智能手机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大江南北,自治区也不例外。可以说,微博的出现促进了“自媒体”的成长,而微信的普及则使“自媒体”在中国大为兴盛”。②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的数据显示,2010年6月,我国互联网完成历史性一跃,用户生产的内容流量超过了网站专业制作的内容流量,即博客、论坛、SNS、微博、问答等应用流量超过了新闻、搜索、电子商务等流量的总和。③这意味着网民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中一种主要的力量,UGC(UserGenerated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冲击和动摇了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机构集中控制主导信息的互联网体系;用户生产信息、记录新闻、选择应用、设置议题等等,使得其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用户“当家作主”的时代———自媒体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2.公众对于自媒体的希望和憧憬

2014年,笔者和23名藏族学生分赴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地,开展“新媒体与社会公众关系调查”等3项互相关联的专题调研,共计收回有效问卷612份,其中藏族群众占到受访总人数的91.3%。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质性调查反思,初步做出如下判断:公众现已形成对手机的严重依赖,社会公众使用媒介的年龄分层差异特别明显,他们对于一些涉藏新闻信息网站比较冷漠,多数人浏览新闻信息时不跟贴、不发言、不表态,存在着“沉默的大多数”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网络管理过程中的敏感词限制、普通网民的意见表达“力不从心”等都影响和制约着公众网络表达和交流的积极性。在“您认为手机能否成为自媒体?”的项目调查中,92.35%的被调查者则选择了肯定回答,他们对于以手机为代表的自媒体表现出特别喜爱和热切期望之情。他们认为,手机可以拍照,把自己看到的生活情景通过图片发送进行交流;可以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做现实生活的记录者;可以聊天交友,可以参与社区活动,甚至可以进行语音交流、视频交流等等。有些公众认为,自媒体能够反映藏族群众的宗教文化需要和风俗习惯,填补了被主流媒体常常“忽略”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公众自身认为有意义的现象与问题的报道空白。他们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似乎找到了价值和尊严。

3“.数字公民”的形成和崛起

互联网中网民个体力量的强大,正是网络适应了个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P2P(PeertoPeer)即点对点技术应用,实现了用户之间的直接互联、直接交换和共享内容,这种技术、构架和思想暗合了互联网的元思维———“非中心化”的对等联网,使得人人能够交互传播。④而网民作为独立个体能够自由表达,也使得传播回归到西方语言“Communication”的根源“共有和交流”的本意当中。⑤“数字公民”(DigitalCitizen)或曰传媒公民(MediaCitizen)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并成长起来。“数字公民”是在网络已经媒体化的社会里,具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即利用网络接受和消费信息,又利用网络生产和信息的使用者。它不同于传统的受众。原来的受众概念,立足点仍然是传者本位,突出的是传者控制信息的采集、筛选和播放的权力。而“数字公民”强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民个体的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得到张扬,公民以受者和传者的双重角色活跃在网络世界,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自主化、个性化传播成为时代的特征。“数字公民”的形成和崛起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与自媒体的诞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自媒体是“数字公民”生产、传播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数字公民”则是操作、运用自媒体的主人和施动者。(1)在我国,“数字公民”诞生可追溯到19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站和BBS(电子公告牌)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最早的一批网民开始了ID(InternetI-dentification,网络身份)交流、对话,自媒体的雏形开始出现,最初的“数字公民”由此孕育而生。(2)本世纪初,随着P2P、Web2.0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博客、播客、维客(WiKi)等随之诞生,自媒体进入快速成长期,“数字公民”的队伍发展壮大。(3)除了技术条件以外,“数字公民”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一个重要因素。(4)国家法律制度的跟进。2004年,我国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这是国家对公民权利的高度回应和庄严承诺。后来,国务院又颁布实施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民依法享有了知情权等权利。⑥(5)2009年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自媒体普及化,“数字公民”迅速崛起。随着3G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年也成为以手机为代表的自媒体的主力军。他们常常关注被主流媒体“忽略”的一些话题;对社会事件,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敢于发表评论,如对2014年尼木县“8•10”特大交通事故后交管部门出台的“三限”规定进行热议,提出合理建议,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管理参与意识。⑦2015年4月,藏族80后新人结婚照在微信圈走红,虽然说这组照片的主人公来自四川省,但是多数照片的拍摄地却与自治区密切有关。他们是藏族青年,拉萨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城”,转经筒、牦牛、碉楼和游牧场景等藏族文化元素成为照片在网络走红的重要原因。⑧他们向往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也充满怀念;他们生活在自治区之外,而信息生产、传播的风景内容却来自自治区之内,手机互联网的传播已经解构了地域的内外之分,内外的界限已经在互联网世界模糊或者说消失。

4.自媒体中的极端声音

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者,互联网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和使用的公共空间。然而,由于网络用户素质的差异和责任感的不同,自媒体生产和的信息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质的区别。从负面的因素来看,自媒体传播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自媒体中存在散布虚假信息的现象。个别用户缺乏社会责任感,或者缺乏专业知识,对事件或问题一知半解,仅凭印象就信息,造成了错误传播;有些人甚至故意制造或散布谣言。(二)有些用户盲目跟风,缺乏判断力。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容易引起自媒体的关注,有些用户“见到贴子就转”或者点赞,“刷屏”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存在感。(三)猎奇心理驱使,一些用户在自媒体中传播涉嫌性或低级趣味的内容。有少数人以为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的约束,对一些涉嫌性或低级趣味的图片、视频等信息特别好奇,随意传播。自媒体传播除了这些与其他省市区的共性问题之外,在社会还存在一种特殊的问题需要关注,这就是“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

“处于反对分裂祖国斗争的第一线,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与十四世达赖集团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⑨我们需要警惕极个别的自媒体中的极端声音,防止以各种方式进行的分裂活动,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捍卫祖国统一。5.舆情治理的基本路径是对话与引导互联网使得传者与受者的交流变得日益重要,个人的兴趣、价值和权利得到尊重和彰显,“数字公民”借助自媒体赋权而逐渐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和独立。马克思终生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在形式上实现了人的自由平等的歌颂,还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人的实质上不平等、不自由的剖析和批判,都内在地蕴含着个人主义的基本诉求即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平等。”⑩即马克思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互联网不断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在方向性上是一致的。换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社会转型与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需要经济体制以外的重要因素革新,才能克服险关,顺利向前”。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数字公民”的崛起,“推动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的传播,并加强了对公平和正义的全民话语解析”,促使他们参与到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改革之中去。輯訛輥的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解除的束缚和克服的困难更多。具有强大惯性和超稳定性宗教传统的社会,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产生的震荡会更剧烈,在自媒体传播中的表现会更复杂。面对纷繁错综的网络环境,我们不能采取简单粗放的治理方法。那种认为自媒体报道缺乏客观性、滥用新闻自由、漠视社会责任而一味否定自媒体的观点,輰訛輥是不可取的。同样,完全美化自媒体,对自媒体传播中无视法律的现象听之任之,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遵循网络媒体、特别自媒体传播的规律,相信绝大多数网民不是刁民。我们对待自媒体的态度应该以对话和引导为主。网络时代的传播不再是主客体间的单向传播,网民既是话语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輱訛輥自媒体用户在社会信息生产和交换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体地位。哈贝马斯指出,传统哲学将人类的生存活动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控制,忽视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把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体,只有交往行为模式“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达成全面沟通的媒介”,在平等、自愿、真诚的言说情境中,参与者通过交往活动在3个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形成共识。輲訛輥中国社会到了自媒体时代,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实现才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使得“互构”(coconfiguration)和“协商”(nego-tiation)成为可能,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正是信息时展的趋势。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要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根本任务。我们对待自媒体传播亦应如此。在网络舆情建设中,要赢得人心,尊重、理解是前提条件。这也决定了我们对待“数字公民”要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任何一个热点事件,其背后隐藏的诉求都是来自现实社会,因而应对网络舆情,最根本的还是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

本届中央政府强力反腐,广大群众拍手称快,这是赢得人心的重大举措;同时,不断加强民生发展,实施惠民政策,政府的公信力也逐渐树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地方政府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舆情引导。对于自媒体中暴露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公开事实真相;自媒体对事件也可能了解得不客观,我们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全貌,及时消除误解;如果问题一时无法解决,也要说明原因,公布正在采取的措施,回应“数字公民”的疑问。如果一味地、简单化地强行控制,可能会换得暂时的安宁,但是长期地积压反而会使得抱怨情绪聚积,导致矛盾冲突增加。我们也绝不能对于网络世界中的极端声音掉以轻心。的特殊区情,决定了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在进行民主改革是巨大的历史跨越。我们必须建立舆情监测分析机制,及时准确地搜集有关极端信息,认真进行分析和研判,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必要的和反馈灵效的预警系统。不能把普通“数字公民”在自媒体中反映一些问题、一些牢骚信息当作“维稳”的对象来处理。对于网络管理必须坚持法治原则,坚持用法律手段制止不法分子的挑衅行为和破坏活动。要区别对待极端分裂分子和盲目从属人员,对于盲目从属人员要采取教育、规劝、告诫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性,传播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播的多元文化和自由,用实际的社会现实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来回应、释散各种疑问和困惑,争取盲目从属人员在事实和真相面前的醒悟、悔过和自我救赎。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舆情;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影响,他们对于校内外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很高,随时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途径将自我^点或态度进行即时陈述,这些言论经过转发和传播,会迅速在高校中形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负面影响,对高校教育者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

1.1 自身权益保障类

当今,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这一有限空间内,但对各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度并不低,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懂得通过各种渠道使自身权益得到保障。面对这一前提,特别是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某一事件、问题或话题一旦出现,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被传播,如果高校因为监管不到位、应对不积极、引导不及时,就会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高校中产生网络舆情,如校园暴力事件、招生就业问题、校园安全事故、学生服务质量事件、学校名誉事件等。2011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45名学生集体放弃高考事件;2012年4月四川大学百名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2012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运动会取消长跑事件;2013年4月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2014年1月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场作弊事件等,与大学生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事件,全部产生高涨的网络舆情。

1.2 社会热点、焦点、时政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群体,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热点、焦点、时政类问题保持高度的关注。当今社会,很多突发事件本身具有爆炸性、不可预料性,在自媒体这个开放性的平台上也比较容易成为热点、焦点话题,进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中日关系问题、转基因食品安全话题、新疆乌鲁木齐案、中越领海纷争、长江沉船事件、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两岸领导人会谈等等,都成为高校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热点、焦点、时政事件及问题。

1.3 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类

在中国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保生态问题、自然灾害频发已受到大众关注和热议,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和环保意识的特殊群体对此非常关注,他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微缩的传播各类话题。面对自然灾害,大学生们爱心满满、正义满满、能量满满,他们愿意守望相助、倾心相待,为所有受苦难的人祈求与祝福,为逝者哀悼、为伤者祈福。面对环境污染,他们责任在肩,敢于评论、敢于呼喊,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转发,并持续关注。

2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2.1 责任感的缺失与道德感的弱化

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失真性、匿名性、快速传播等特点,高校想对网络舆情进行导向非常困难。在网络环境中,很多大学生面对网络信息会出现错误的角色扮演,不经思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自我的各种潜在的意识无声的被放纵,甚至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责任感严重缺失。同时,由于大学生的防备感较弱,一些激进观念与看法便乘虚而入,导致大学生道德意识的逐渐弱化甚至消失,进而产生消极、扭曲、负面的网络舆情,造成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

2.2 价值观的扭曲与信仰的迷失

理想信念是人们向往、追求和奋斗的根本目标[5]。大学是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容易接受新观点、新事物,具有着较好的可塑性。在自媒体时代下,网络上一些虚假、庸俗、错误信息的传播形成的网络舆情却冲击着大学生单纯的心灵,导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反政府机构和组织等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一些激进反动的虚假信息、不良思想,而大学生的好奇心重、明辨是非能力弱、喜欢接触各种新事物的特点,很容易被这种“不良思想”产生的舆情所诱导、腐蚀,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以及民主制度,最终导致大学生信仰的迷失,理想信念产生偏差。

2.3 创造性思维的僵化与学业的荒废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平台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渠道不断增多,广泛程度也随之上升,这些信息很容易被大学生获取、阅读,甚至传播。由于网络文化的这种较强的冲击性,导致一些负面的网络舆情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中,以致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僵化、甚至荒废学业,引发很多大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所学知识难以得到巩固和应用,产生随波逐流的习惯,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构成。

3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机遇

3.1 网络舆情打破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时空范围

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资源上缺乏、比较分散,往往集中于像教科书、纸质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介之中,辐射范围小、传播速度慢、更新周期短、贴近现实难,这诸多因素限制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内容更新易等特点,脱离了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理想信念教育更加立体开放,受众范围广。高校可以利用自媒体通过在微博、微信、QQ上信息、发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文章及评论,及时对大学生的不良理想信念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疏导。

3.2 网络舆情增强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吸引力

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以“两课”教育为主的课堂教育,强制灌输,内容较单一,让大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毫无新奇,也没照顾到每个学生在个性特征和理想信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自我教育就更无从谈起。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可以很好地借助大学生关注和喜爱的网络平台,依据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群体推送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教育内容。同时,在推送内容的编辑上,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数据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逐渐学会对获得的网络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研判,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从让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3.3 网络舆情提升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在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取任何事件当前的网络舆情,对于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网络舆情,他们都会主动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部门大学生也会参与讨论。高校教育者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对于网络舆情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和教育,由热点事件讨论或交换意见形成的网络舆情,可以增进高校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作用,也可以消解大学生由于老师与学生的身份而引发沟通上的防御心理,在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中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己理想信念的塑造,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教育者在信息沟通平台上中心化的地位,而网络舆情传播者与接受者身份的界限也逐渐淡化,大学生作为舆论信息传播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当大学生们接触到或遇到自身权益保障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时政焦点问题、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时,他们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自己的爱国意识、维权意识、公平正义感等无意识的流露出来,他们也有主观能动性,在接受信息时,不被动接受,而是在自己固有的认知基础上主动接受信息,对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甚至将经过自己理解和重构的信息二次发送。因此,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把双刃剑,高校教学者需要日常的工作中,有效规避其负面效用,讲传统教育手段和自媒体平台有效结合,实现理想信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王芳,王晴.微博舆情的演化机理、价值特征与治理机制[J].情报杂志,2014(1):121.

[2]邓欣,秦宏毅.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研究[J].学理论,2015(1):119-120.

[3]邢文雪.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研究[D].湖南大学,2014.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第3篇

一、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

1.外在原因:社会多元变化和复杂的媒介格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困惑、矛盾和压力交织重叠,社会心理出现震荡和失调。同时全球格局复杂多变,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复杂多变,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尤其是西方对我国加紧了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敌对势力和媒体对我国进行恶意报道的攻击,严重损害了我国对外形象和国家利益。同时,随着人们的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大,思想活动越来越独立,使得我国在满足人们信息多样化需求并用主流舆论来引导社会思潮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其自身优势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在媒体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对传统媒体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两者在相互竞争中加速融合,形成了跨媒介合作。与此同时,由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在经济的推动下和政策的倾斜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渗入传媒业,形成跨产业融合,导致复杂的媒介格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复杂的媒介格局造成了多种舆论场的并行存在,这些舆论场常常存在一定的隔阂,有的时候甚至存在尖锐的对峙。

2.根本原因:不同利益人群思想之间的博弈。网络舆论场之所以产生舆论冲突和舆论博弈,是因为舆论场中不同声音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毕竟任何舆论主体都是无法摆脱利益原则的。在网络舆论场中,有代表政府的政府舆论,有代表主流媒体的媒体舆论,有代表西方势力的舆论,还有网民自发的舆论,多种不同利益阶层都在发声。造成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的原因,除了利益诉求外,还取决于网民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对同一事件持不同见解,从而会出现舆论差别,众意的纷然杂陈,直接表现为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的行为、动机与追求,而实际是现时代多种经济因素和精神传统汇合成的社会意识的综合体。

二、网络舆论场引导偏差的原因

1.政府禁语:信息不公开,网民因言获罪而带来情绪对立

自媒体舆情事件广泛、多样,各类理性与非理性的情绪在自媒体舆论场中发酵,舆论生成多元化,舆论倾向复杂化。我国早期网络舆论引导重视维稳,曾采用删帖、删号、禁言等方式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然而以“禁、堵”为主的方式不仅无法实现网络舆论一律,反而易激起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弹,将导致工作陷入被动,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

同时,网民因在自媒体发表负面言论遭跨省追捕、因言获罪等也引发各方争议。因言获罪本身会成为自媒体舆论场的引爆点,不合理的因言获罪更易在情绪的集结中带来网民情绪的抵触和官民情绪的对立,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初衷背道而驰,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2.媒体失语:议程设置不当带来分裂与隔阂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了自2007年至2014年底的舆情热点,通过对八年中160个舆情热点的评估可以看出,“2009年,湖北邓玉娇案、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70码事件等一系列负面舆情事件,使得该年网络舆论对政府的认同度最低,而网民和意见领袖舆论场内部各自的共识度较高[1]。”批判质疑的声音如此一致,不难看出,2009年社会舆论场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现象严重。”

两个舆论场的自说自话实际意味着自媒体舆论场对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蚕食与瓦解,传统主流媒体对于自媒体舆论场话题的视而不见与失语将加速社会舆论的分裂,逐步消解自身话语权和引导力。

3.媒体错语:错误信息传播导致公信力与引导力下降

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信息海洋中,对无法核实的信息,网民期待主流媒体的核实、澄清、纠错与校正,对主流媒体的专业性、理性具有高期望值。主流媒体错误信息传播无疑会导致自身公信力下降,消解话语权威和引导力。

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展现专业能力、澄清谣言、塑造话语权、打造公信力的关键时刻。2014年云南昭通市鲁甸地区发生地震,在地震报道中两大主流媒体对于救灾官兵是否使用浑水煮面说法不一,致公信力受损。又如2014年底亚航客机失联报道中,两大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对于客机失联事件描述不一,致使网民对媒体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导致媒体公信力和引导力下降。

三、网络舆论场引导与治理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及舆论场引导偏差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网络舆论场进行治理。

1.遵照舆论场运动规律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舆论场作为舆论形成的温室,加剧了舆论圈的扩散和融汇,使人们的情绪由积郁走向激荡,迅速形成巨大的意志合力。舆论场一旦构成,一场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难以避免,因此要想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或者避免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应该在舆论场形成之前进行引导。在网络舆论圈状态时,意见的求同和交锋就已经展开,相同意见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出现了意见一致且活跃积极的舆论人。因此应重视舆论圈的初始信息,及时把握舆论中心动态,掐断舆论“燃点”。

此外,在网络舆论场中表达意见的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绝大部分网民在面对社会事件是不发表意见的,他们成为舆论场中的“暗流”,只采用“围观”的方式观看舆论场中各种力量的博弈。但是不发表言论并不代表没有意见倾向性,隐性舆论和显性舆论在一定时期是交互转化的。因此,在进行舆论场治理时,不应只重视显性舆论,更应该重视潜在的隐性舆论。

2.网络舆论主体协同互动形成正面舆论

网络舆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都与政府形象或信用挂钩,政府应当避免舆论引导中出现“塔西佗效应”;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应该注重现实议程设置功能,主动掌握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网络舆论场博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舆论或产生的谣言及时澄清引导,保障传播的有效性,从而推进舆论的有序化演进;网民则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及常识判断,理性对待社会热点事件,不要被舆论所绑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个人思想独立性,避免陷入“沉默的螺旋”或情绪化的宣泄中,同时注重和发挥网络舆论领袖在重大舆论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话语权。

在舆论引导中,应当形成以政府舆论为基准,媒体舆论为抓手,网民舆论为着眼点的协同促进机制,在网络舆论中应当共同作用,让政府所代表的主流舆论在博弈中占据主流,促进正面舆论形成,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演进。

3.意识形态博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互联网的使用和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他们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和话语霸权,使得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大肆宣扬和渗透西方价值观,输入意识形态信息,在出现社会问题或社会突发事件的时候,这些舆论以有组织、有阵地、有诉求等方式充斥在网络舆论场中,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这就无形增加了主流舆论博弈获胜的难度。

张维为在走访100余个国家后,在他的《中国三部曲》中指出,“西方民主模式在发展中国家鲜有成功的例子,中国的政治改革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如果西方真心诚意要在发展中国家推动民主,就应该认真总结自己民主发展的历史,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民主化的顺序。这个顺序如果搞错了,一个社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2]。”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思想体系是最先进的,但它的历史仍旧很短。与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成熟程度及其拥有充分的传播工具相比,与这种旧意识形态具有的某种传统优势相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需要一个继续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在面对网络舆论场中意识形态博弈的问题,应当重构公众价值观体系,这并不意味着政府采用强制手段遏制网民发声,限制多元化价值观和多元化舆论的产生,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既能体现政府包容多元化舆论的存在,又能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4.建立建全网络舆论引导法律保障机制

在加强对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帐号名称管理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在内的现有网络监管立法的执法工作,强化这些立法对网络运营商监管责任的规定,增强网络运营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利用网络表达或传播内容健康向上思想、言论的组织或个人[3];积极探索调动发挥评论引导人员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制定考核细则;积极加强对于在网络上传播的一切个人作品的审查力度;共守“七条底线”,立法严惩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切实达到利用法律手段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以柴静视频事件为例,柴静视频根本上不是视频本身问题,而是由视频所反映出来的舆论场喧嚣与躁动问题。这种舆论场的喧哗,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重大舆情事件估计不足,对舆论流疏导、截留、弱化、对冲不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网上舆论产品或作品,我国的管控制度尚处于缺失状态。柴静视频,不是我国传统说法上的“党和人民喉舌”的媒体产品,其仅代表了个人观点或者是她服务的某组织观点。然而,这种作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传播。这类现象,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四、结 语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并明确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我国具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征的网络舆论场,我们应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这一工作要求,坚持“依法监管、积极引导”这一基本原则,以“扶正祛邪,兴利除害”为己任,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推进网络舆论队伍建设,解决“正确的不发声”问题,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把握好引导网络舆论场的时、度、效,抢占舆论时机的制高点、舆论道义的制高点和舆论表达的制高点,使我国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参考文献:

[1] 祝华新.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两个舆论场”趋于交集[EB/OL]..2014-12-25.

[2] 张维为.中国触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媒体;舆情;信息传播;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8-0010-05

舆情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舆情工作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与特定的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紧密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形态正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媒体”(omnimedia,也称“新媒体”)一词逐渐浮出水面。它被用来指称一种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融各种媒介手段(移动互联网、电脑、数字电视、无线通信网、手机等)为一体、立体地和全方位地表达传播内容的新的媒体形态。虽然这种媒体形态正处于成长期,但其发展态势十分强劲。有业内人士甚至称,人类实际上已进入“全媒体时代”。这种新的媒体形态逐步镶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互动关系中,不仅对社会公众的观念形成、价值诉求、认知协调、情感表达产生重大影响,而且正在改变着传统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模式。有鉴于此,站在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发展的高度,前瞻性地从理论上概括全媒体或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有助于全面把握新形势下舆情工作的新特点,认识传统媒体运作及舆情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找到顺应媒体发展要求并符合信息传播一般规律的工作思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一、全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

1.全媒体的性质。一般认为,全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媒体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包括无线通信网、移动终端设备(3G手机等)、物联网、云计算等。起初,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进一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并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犄角之势。随后,各大媒体之间呈现相互借鉴、融合与扩张之势。随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步伐的加快,一种基于互联网等新技术、促成各大媒体融合的新的整体运作方式或新媒体形态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依托新技术的微博、SNS、UGC等应用服务形态加入其中,从而构成了全媒体形成过程中的新亮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底,国内微博用户达2.5亿;有近半数的网民使用微博,比例达48.7%。总的来看,全媒体(新媒体)之“全”体现在多层次、全方位、跨媒介;其“新”体现在信息和传播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它不仅已经或将要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融合,而且已经或将要实现公共媒体与自媒体问的融合。它所形成的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整体运作方式,所带来的是传播理念和传播机制的变革。

2.全媒体的特点。全媒体虽然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但它并不等于互联网,它在兼有互联网海量、自由、互动、去中心化、自组织等一般特性的同时,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融合性、跨域性、全程性、快捷性、离散性等。所谓融合性,是指它是各种信息(文件)载体(如文、图、声、光、电等),各种媒介手段(如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各种工作平台(如看、写、编、播、摄、录、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与运转等)的聚集与整合;所谓跨域性,是指信息(文件)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传输介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在多个终端上呈现,这使得传统媒体间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起来;所谓全程性,是指信息传播过程的持续性和跨时空性;所谓快捷性,是指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甚至是瞬时性生成;所谓离散性,是指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和3G手机等先进媒体的介入,使得媒介信息主体趋于分散化以及信息传播受众日益“碎片化”。

3.全媒体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媒体的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却不可逆转。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异军突起。在汹涌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前,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置身于外,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全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必然造就出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或传媒“航空母舰”。第二,微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由于微博所具有的强大整合功能,以及其“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在未来全媒体发展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专家预言。微博的崛起将改变媒体的生态格局。第三,职业媒体人的作用更加突出。即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媒体人及具有公共性质的媒介机构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第四,全媒体将更多地嵌入社会结构当中,对社会及其群体的互动式影响更为直接。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媒体”。

二、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生成与传播的新特点

任何时期,特定的舆情形态总是同特定的媒体形态紧密相关的:前者作为后者的内容而后者作为前者的载体;不仅如此,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它不仅以嵌入的方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社会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使全媒体时代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1.易感性。如同一个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复杂系统(如气象系统)一样,舆情信息在其生成与扩散、与接收过程中,往往因受到一个微小的“扰动”(如一条新闻、一则爆料、一张图片、一个“段子”),就有可能酿成重大舆情热点事件,从而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热点舆情事件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以微博为例,业内人士指出,一条“微博”既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它好比一个微小的“杠杆”,能够撬动一个行业,撬动一级政府组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2.不可控性。全媒体语境下,舆情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没有舆论集散地,没有固定的“关口”或“渠道”,传播渠道和终端分散,传播主体多元,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网民可以任意选择网络入口,可以进入任意网页浏览、发言,可以在任意位置点击“超链接”进行跳转,还可以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互动形式。无处不在的传播和互动形成了离散式的“去中心化”的舆论传播结构。同时,舆情信息呈海量增长,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且瞬息万变,人们很难从中确切把握舆情信息的类型、发生方式及走向。

3.复杂性。由于高新技术的介入,舆情信息的形成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和书信传递,也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的相对单一的机构与渠道当中。而是呈现在由大众媒体与个体媒介所构成的媒体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不仅隐匿着不同阶层的人群和个体,而且交织着各种利益、权力、欲望、目的和情感,常常使舆情的样态及趋势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同时,网络的无国界性、渗透性、弥漫性,为网上与网下、境外与境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提供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所有这些,无疑加剧了舆情信息的复杂性。

4.弱导向性。在全媒体语境下,由于媒体间的融合,传统意义上单个媒体传播的空间限制被逐渐打破,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界限在不断地被模糊。例如,任何一个地方性小报,借助于电子版和网络传输,都可成为“全国性”的报纸。从受众角度来看,网络成为公众进入各种媒体(包括主流媒体)的重要通道。这样,信息传播的主动权被分散到广大受众手中,而受众进入媒体的通道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使原本单向的媒体议程设置控制关系变成了公众议程的自我设置。在社会关系层面上,网民之间的无差别性,以及全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对等性,使得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大众性”或“草根性”特征。过去“沉默的大多数”现在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自媒体、全媒体记者而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然,这些都将大大减弱舆情信息传播的导向。

三、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美国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舆情工作模式。当前,舆情工作正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

1.舆情种类越来越多。在全媒体语境下,媒体化的介质无所不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就好像无处不在的“眼睛”和摄像机,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以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注视和记录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并以更加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和诠释。就舆情内容而言,以往的舆情大多数只涉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而现在的舆情已突破了过去那种简单的利益诉求,触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从国家大事到个人诉求,无所不包。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编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的统计,2010年至少有133起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热点事件,涵盖物价、房价、社会保障、户籍改革、收入分配、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环境问题、食品安全、交通、动拆迁以及涉法涉警等10多个基本类型。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社会舆情类事件频频曝光的同时。诸如官员不当言行、企业家违法犯罪、名人涉案、学者造假、明星隐私外泄等个人舆情也暴露在公众面前。舆情事件,此伏彼起,往往一起事件引起的震荡还没有消退,另一起事件已经炒爆了网络。如此数量众多、纷繁复杂的舆情信息,已经并将继续给舆情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2.媒体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网络的出现减少了人们之间因地理位置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带来的阻隔,在舆论事件中往往形成对主流媒体权威的挑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话语权的分置。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渠道迅速增多,公民使用媒体的权利增大,消息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传播主体复杂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网上舆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且缺乏权威性,不同政治见解和个人言论可能对舆论造成错误引导。其中,别有用心的人还会利用全媒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煽动民众不满情绪,恶意制造舆论事件。再者,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高收视率、高发行量、高点击率和大量的广告投放,有的媒体不惜一切制造轰动效应,有的媒体甚至不顾后果地制造谣言,导致不严肃的、欠准确的乃至虚假的信息频频出现。另外,“网络打手”这种低端的网络营销方式也混迹于网络环境之中,不仅损害商业公平竞争环境,而且造成社会信息传播的紊乱。对此,如果舆情部门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网络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导致虚假信息流行、情绪化言论满天飞,进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

3.舆论的无序波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舆论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严重。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由于压力巨大而心态浮躁,时常把网络当成情绪发泄的场所,抱着“看戏不怕台高”的“看客”心理,不负责任地对网络信息进行“顶”或者“踩”,导致舆论越来越远离事情原貌,继而给社会制造紧张空气,激化社会矛盾,危害社会和谐与稳定。二是舆情容易失真。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监管体系和问责机制,许多网络媒体只是一个信息平台,没有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审核。结果,一些不严谨、欠准确的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被歪曲和放大甚至演变成谣言,造成群体的盲从与冲动,最终引起社会恐慌。三是舆论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一旦受众就某一事件进行群体讨论,不管最初的观点正确与否都有可能被强化,致使原本温和的观点变得强硬,甚至走向极端。四是负面舆论具有极大的煽动力和破坏力。一些不良舆论,尤其是涉及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的不良舆论,一旦处理不当,再经过网络的发酵和无序传播,很容易引发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不良舆情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将直接扰乱社会秩序,甚至诱发动乱。

4.传统媒体应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在处理方式上,在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的突发事件方面,传统办法通常是对敏感网帖进行封、堵、删,或对网络舆情事件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冷处理”。在工作机制上,网络舆情工作主要集中在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也就是倾向于在宏观管理制度和事后应对策略上做文章。现在看来,这些工作较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行政命令等手段而没有顾及舆情的网络特征。没有科学的方法及技术手段作支撑,容易导致研判工作的本末倒置和舆情处置的被动状态。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往往是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和放大。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官员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将与媒体对立转变为与媒体合作。

5.对舆情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1年第二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中,四川会理因地方政府领导主动、及时地与网民沟通“悬浮照”事件而位居榜首,而江西抚州因为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连环爆炸事件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排名最后。类似排名给各地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建设敲响了警钟。它表明,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对舆情工作队伍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大致说来。舆情工作队伍至少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出色的网络操作能力、独到的舆论引导能力、较强的抗压能力和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才能胜任诸如舆情信息的搜集、分析、研判、发帖、跟帖、回复、撰写并发表网评文章等舆论引导和应对工作。

四、全媒体语境下舆情工作的新思路

当前,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总结概括舆情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的作用,积极顺应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做好全媒体语境下的舆情工作。就一般工作思路来说,应当从更新观念、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改进方法、完善技术等五个方面入手:

1.确立与新媒体形态发展相适应的舆情工作新理念。首先,确立媒体与信息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它要求我们从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角度认识新兴媒体,并从战略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主动认识和把握新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做到“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壮大媒体产业,才不会游离于世界信息技术和媒体产业发展的大门之外。其次,确立现代社会“治理”的理念。它要求改变传统主流媒体的“老大”心态以及媒体至上而下的行政等级架构,各种媒体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合作;承认公众网络媒体设置议程的客观性及其作用,并承认可控范围内“网络公民社会”的地位及其自治功能;最终由信息与管理的单向度的垂直管控结构逐渐向垂直性与扁平化并重的治理结构转变。再次,确立新闻宣传与反映民意相统一的理念。它要求在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的同时,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疑虑,切实做到“无舆情,不决策”。对于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来说,则应当切实履行职业要求,担当起舆论监督的重任。最后,确立以疏导为主、靠内容取胜的理念。它要求舆情引导工作主要依靠引导和疏导的方法,而不是过多强调至上而下的单方面“灌输”,更不能一味地对负面舆情实行封堵、管控。只有树立堵不如疏、盖不如开、敷衍不如诚恳、拖延不如及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预防等舆情理念,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置舆情信息和引导舆论。

2.消除不利于新媒体形态与舆情工作良性互动的体制。当前,这种体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首先,在网络与媒体发展层面,由于全媒体涉及技术、产业、信息与安全、文化与新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其管理体制基本上仍表现为多部门、多行业的“条”、“块”分割。而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多头管理和权力过于分散、效率低下、过度竞争等弊端。例如,对内容的管理,电信技术和商业网站与文化部门的管理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当中因为“利益链”的存在,往往给色情、非法等内容留下了空隙。此外,由于管理与运营的过度行政化,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商业性网络组织和传媒集团难以形成,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难以真正对接。在媒体与舆情层面上,作为媒体传播内容的舆情也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难以形成舆情联动与整合的机制。例如在工信部门、部分文化事业机构(新闻、出版、文化市场)之间,“各自为阵”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有的是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而功能上又“泾渭分明”,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难以有效协调。在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层面上,舆情信息的采集、研判、预警和引导与舆情热点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常常是相互脱离的。舆情的处置和引导涉及到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突发舆情的防范及危机管理的能力问题,单纯的舆情监管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由于这两者的脱节,相关部门(如宣传部门)要么疲于“救火”,要么力不从心。对于这些体制性问题,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体制。

3.建立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在创新制度的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围绕舆情工作的目标、重点和热点,激活系统要素的组合及有机构成,并以制度固化的方式形成稳定的工作流程及组织形式。当前,突出的是要转换舆情工作机制。包括舆情汇集、分析及报送机制,舆情传播与引导机制,舆情与通告机制,舆情反馈与监督机制,突发舆情事件的处置与应对机制,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就当前情况来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防范与应对机制的建立应当成为工作的重点。鉴于全媒体语境下舆情的不确定性、突发性以及不可控性,建立上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外,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过程中的信息通报与舆情沟通也十分重要。那种试图将公之于众的舆情事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如当网民深究事件原因之时,做些表面的承诺与应付,而当事件似乎不再引起网民关注的时候,则采取使新闻“失踪”,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淡化处理,最终蒙混“过关”等陈旧做法,在全媒体时代是非常不可取的。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公众舆论、新闻舆论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舆论形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网络时代中传播媒体应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一、公众舆论、新闻舆论及‘舆论滚雪球’效应

(一)公众舆论

又称舆论。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如《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英文p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见。喻国明老师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而刘建明老师认为“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笔者认为,公众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并通过言谈或文字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的定义学界颇多,如“通过新闻活动表达出来的舆论”:“通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舆论”。笔者认为,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播者模拟公众对新闻事实的评价及体现的一致性意见。新闻舆论的主体应该归于新闻媒体,而非普通的社会公众。新闻舆论更多是记者及媒体部门的意见而非社会公众意见,用媒体的宣传意图去构造的一个舆论环境。

(三)“舆论滚雪球”效应

公众所欲认识的世界来源于媒体的呈现,公众所认知的世界是媒体为其构造的“拟态世界”。笔者认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不仅决定公众的视野内容,同时亦左右公众对于事物及问题所持的态度,媒体的舆论引导不仅体现在认知层面,同时还影响到公众舆论的态度层面,例如对“日本国的问题”,媒体通过对日本国信息报道与不报道、报道得多与报道得少的问题来主导人们对日本国家的关注,同时通过去日本国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来决定公众对于日本国的态度。诚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体影响公众舆论态度情况与公众对于议题的相关联程度有一定关系,显然上述情况是针对超出公众亲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对曾经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的公众群体,新闻媒体这种影响的情况可能不太明显。

由于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公众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取源于传统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力图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入到媒体所构建成的“拟态舆论环境”上。媒体无论是构建“拟态环境”去左右公众舆论方向,还是以媒体本身意图去控制公众态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经由新闻媒体传播的舆论在媒体不断重复传播过程中,舆论力度及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出现“舆论滚雪球”效应。

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F的公众舆论特点

(一)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网络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表达欲望得到充分激发,特别是对于公共事务,网民的参与意识极高;另外,网民群体呈现多元化“细众”特点。所以,传统新闻媒体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的主导作用不再那么绝对与强大,由新闻媒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舆论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现,更不会出现雪球越滚动越强大的情况,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不再主导舆论。

(二)舆论环境趋于复杂化

语言暴力、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现象在网络中时有发生,错误网络舆论也将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网络主导形成的舆论雪球,即便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也很难保证网络舆论雪球的发展方向及规模,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所以,网络在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表达真实想法或寻找共同语言的平台的同时,也给不当行为及舆论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让公众舆论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三、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如何传播与引导公众舆论

进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情况下,新闻舆论不再主导公众舆论,在传统环境中的舆论滚动雪球效应亦能发生,那么新闻媒体将如何面对新媒体中的公众舆论?媒体又将如何发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并受到公众认可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特点

由“抵制家乐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舆论主体主动利用新技术的动机极强,熟悉网络技术,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国内媒体,不再是传统上“单向式宣传”中被动接受灌输的一方等。所以,在网络中,个体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传播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制造舆论并力求个体意见能够得到共鸣产生实际的影响。

(二)坚持信息透明公开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无论是“抵制家乐福”事件,还是其他由网络等新媒体引发的舆论风暴都有一共同点,就是更多的公众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变得狭窄导致舆论升级。所以,我们的新闻媒体应该坚持和完善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还公众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压制舆论不能解决舆论问题,反而进一步恶化事态、导致舆论矛头转向的危险。

(三)积极呼应舆论,实现与舆论的互动

对于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媒体不仅要直面舆论,而且要积极呼应舆论、引导舆论,抢占舆论的主动权。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引导舆论的发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留下泪水时公众给予更多的理解、共鸣与赞美,我们也给予媒体一种崇高的敬意,这正表明了媒体积极引导舆论,积极呼应舆论,积极与公众舆论进行互动,能够完美地实现媒体引导舆论的功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