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媒体冲击

自媒体冲击

自媒体冲击

自媒体冲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新闻摄影;消解建构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30-02

0 引言

现在,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像技术的传播也越来越及时,摄影技术实现了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含新闻图片的新闻资讯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新闻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人们可以随时拿起手机来了解新闻信息。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人人皆记者”时代,网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其本身也具备了信息和图片的能力,他们的出现使得新闻摄影操作起来更便捷、传播更广泛、内容更真切,新闻摄影的视角也更多元。这对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摄影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1 自媒体时代对专业新闻摄影的冲击

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不禁会担心,专业的摄影记者行业是否会出现惨淡的景象,甚至会导致专业摄影记者的失业。2013年5月30日,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宣布裁掉整个摄影部,28名摄影记者全部被解雇。

摄影记者失业,这是大趋势使然。传统的纸媒发行量在下降,广告在锐减,成本控制势在必然。报纸中所用的新闻图片来源不仅仅依靠摄影记者,自媒体时代,随着拍照和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者,每个个体都可能随时随地采集播放新闻图片。这严重挤压了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

不少人认为摄影记者或摄影部可有可无,摄影记者的功能常被带着相机的文字记者或是拿着手机的普通市民所取代,恶性循环如此下去,最惨烈的结果就是解散摄影部、解聘摄影记者。

事实表明,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挑战的确严峻而且咄咄逼人。“人人皆记者”对专业新闻摄影的冲击的确不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专业新闻摄影时效性的冲击

作为新闻的一部分,新闻摄影需要很强的时效性,第一时间捕捉真实的事件,争取让事件还原,给人以原生态之感。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对身边的新闻随拍随发,随时捕捉生活中的事件,天然占有新闻的时效性。同时,收看新闻的观众也可以随时观看新闻,及时了解身边发生的事件。

简单地说,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的传播不再经过复杂的流程,也不需要通过精心的编辑,新闻图片大多也无须精选角度。很多新闻的发生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当事件发生以后,谁刚好在现场碰上了并拍下了,然后传播了,这个才是关键。等到专业摄影记者赶到现场时,一些新闻已经成为“过去时”。第一时间新闻信息,有时在一些新闻事件中,能牵引舆论方向,从而引导舆论的走向。

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前,传统媒体的摄影记者担当着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作为信息采集传播的第一“把关人”,控制着信息和新闻图片的传播。而到了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除了在自己“一亩三分地”还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之外,已经没办法控制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平台传播实时的信息。受众成了传播者,可以信息和新闻图片,无须类似传统媒体的层层筛选把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把关人”的作用被弱化。

一定程度上,这得新闻言论更加自由了,对于一些热点的事件,人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图文并茂的“真相”,引起舆论关注。但是,很多时候,所谓的“真相”并非真相,而成了谣言。由于缺乏“把关人”的把关,图文并茂的谣言呈现“病毒式”传播,从而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现。

1.3 消解传统媒体的垄断权力和公信力

传统的专业新闻摄影代表着精英文化和官方文化,他们垄断着新闻信息和图片的权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媒体体现着官方意志,在一些特殊时期,有些媒体发了一些违背新闻规律的信息,让网友怀疑其公信力。比如前几年的“周老虎事件”“俯卧撑事件”“日记门事件”等。

在自媒体时代,受众拍摄的图片和的信息,更具有“草根性”。因为拍摄者和传播者就是新闻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而作为“当事人”,信息给受众带来了真实感、体验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更有甚者,很多受众宁愿相信网络流传的信息,也不相信传统主流媒体,他们认为,传统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上是代表统治阶级或者是上层建筑的利益的,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需要,往往会歪曲和隐瞒事实真相。“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要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围观”就有可能是“真相”,哪怕是虚假新闻和虚假图片,他们也会把它当成真实的,并加以转载和传播。这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1.4 消解专业新闻摄影信源的单一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解,可以不受其他舆论的左右,自主地对事件作出判断。但是,传统的新闻专业摄影的信息来源过于单一,造成了传统新闻传播和主流媒体的局限性。

自媒体时代,大众摄影已是事实,以其方便、快捷、高效、新颖、时尚而极具吸引力。新闻拍摄人员可以是专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可以是专业记着,也可以是普通大众或者是摄影爱好者,他们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拍摄技能,也不需要特别高端的设备,只需要通过手机轻轻一拍,就能将身边发生的事件展现给观众,通过微博和微信平台等各种形式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人们将新闻事件拍摄下来,再经过传播媒介的整合,使事件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可以还原事件的原貌,实现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例如,2012年的“微笑局长”事件和2009年“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还有陕西神木“房姐”龚爱爱事件,都是网友从多角度收集相关图片,最后使这几名腐败官员身败名裂,锒铛入狱。最近发生的“毕福剑不当言论”事件,也是网友在饭桌上用手机拍摄下来的视频,然后直接传到网上,引起大众哗然,央视对此发表声明,毕福剑因此离岗。

2 自媒体时代专业新闻摄影的建构

2.1 整合资源 多渠道采用可信的新闻图片

从自媒体时代开始,自媒体的应用人员可以与信源无限地接近,所以,现在很多新闻事件都是由自媒体报导出来的,自媒体具有强大的捕捉信息的能力,更能够有效地促进事件的传播和解决。

在某些重大事件的摄影报导中,现在,普通群众反而能在事件的报导中依靠时空的优势,可以提供原生态的新闻事件。他们拍摄出来的新闻无限贴近新闻真实,更具时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新闻摄影的

缺陷。

现下,一些传统媒体在采编中逐渐出现这样一个趋势:通过编辑主导整合,非专业“草根”摄影队伍与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摄影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报导质量,更全面、多角度地呈现新闻事实。

2.2 加强自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传播的规范性

在自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新闻摄影图像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它们在很多时候只是“影像记录”,作为新闻专业角度来说,它们最多只是“半成品”,甚至不能被称作“作品”。因此,由于缺乏专业新闻素养,这种“半成品”很可能会导致新闻信息失真,导致信服力下降。

如2013年8月,遭遇强台风袭击的华南两广地区和肆虐东北三省的洪水被举国关注,然而网络上流传的很多洪水灾区照片,却是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虚假图片。其中,一张尸体横陈、触目惊心的所谓辽宁省清原洪灾图片,其实是2011年菲律宾洪灾时的图片,最终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同年,在北京,一条图文并茂的“扶起摔倒中年大妈,外国小伙疑遭讹诈”的网络新闻也被证实为虚假新闻,最终舆论逆转。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自媒体的优势体现在传播信息的速度高效和贴近性,但是,未能有效把关的信息反而降低了其可信度。

因此,在运用自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要不断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通过加强道德伦理建设,确保人们发表的新闻具有真实性,确保人们都可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评论新闻。除道德素质外,还应有法律规范的作用引导,道德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约束着新闻传播的行为,而法律则是通过国家强制力规范新闻市场的秩序,两者缺一不可。

在自媒体上上传照片时有些网民不署名,导致了自媒体上的新闻有效性和真实性下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其一,对待自媒体图片,需要格外谨慎,特别是对于没有任何消息来源的图片,就要多渠道核实其消息源,确保新闻事件的可靠性。其二,要提高判断新闻事件真假的能力,尽量让网民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从而辨别真假。第三,利用其他网友的所见所闻和图片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图片的真实性进行辅证,询问更多的现场细节。第四,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图片提供者署其真名,做到作者明确、责任人明晰。

2.3 加强专业新闻摄影者的专业素养

由于资讯的发达,真假信息纷呈,这更需要专业新闻人员,包括专业新闻摄影者。

专业新闻摄影者胜在新闻素养,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严格审核和把关。这也需要专业新闻摄影者保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作风,反复核对每个场景、每个细节,尽量保证不出现误差。在刊登图片说明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准确的文字加以描述说明。

面对自媒体,专业新闻摄影者可以从光影、拍摄角度、新闻人对新闻事件的理解等方面上下功夫,弥补在新闻时效性上的差距,从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占据第二落点,进而引导舆论传播。一张好的新闻照片改变一部法律、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一个历史进程的例子也时有出现,这依旧是专业新闻摄影者的优势,也是其生命线。

自媒体的出现和表现时刻提醒着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和专业机构,在新传播环境下,在以事实为依据下,摄影实践理念和创作行为都要与时俱进,抢占新闻先机和舆论阵地。

3 结论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人人都可以充当新闻记者的角色,新媒体时代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质量却成为了媒体行业面临的新的问题,所以,传统的新闻记者和传媒从业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审慎做出自己的职业行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从细节处反映新闻的内涵,使新闻更具可看性;同时,国家立法机关要完善新闻媒体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的途径来规范自媒体传播新闻图片的途径,整顿新闻市场秩序,只有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和公民摄影者共同努力,才能使专业新闻摄影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自媒体时代需学会利益分享[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

[2]潘祥辉.对自媒体革命的媒介社会学解读[J].当代传播,2011(6).

[3]陈晨.自媒体崛起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嬗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

[4]王维佳,王琦.自媒体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及监测策略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自媒体冲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5-0141-02

针对传统媒体的特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特性的媒介传播途径向社会传递新闻与信息,主要包括电视、报刊以及广播等三种传统媒体形式。但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了多种新型媒体,包括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为信息载体的传播途径[1]。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传统媒体的固定发展模式受到影响,迫切面临转型升级。

1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困境探析

1.1 传播速度

信息与新闻传播是传统媒体的根本职责,新媒体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明显不占优势。新型媒体借助技术优势,信息传播的途径与手段更加便捷,可实现随时的信息享有,全民皆为新闻记者,通过手机终端信息。而传统媒体则需要借助印刷、节目制作等中间环节,信息的传播速度远不及新媒体。

1.2 空间限制

传统的媒体形态在发展中,具备空间特点,受到区域的限制。例如针对先县一级的日报、都市报以及电视节目等内容,仅仅局限于县一级或者地市级内部的传播,在主观上受到空间方面的限制,导致信息传播的广度与空间受限。而新媒体则不然,无论信息的所有者以及受众人群身处何地,都能够运用手机终端实现信息的获取。这种信息获取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媒体传播方面的空间限制,信息传播及影响范围更加广泛。

1.3 大众平台构建

传统媒体的传播资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实现信息以及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也主要是倾向于单向传播,侧重点放在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所获取的信息,无法与大众实现交流,大众对信息的获取只能够通过固定的模式得到实现。而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这种方式得到更新。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便捷性特点,能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为广大信息受众人群提供一个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与空间,人们能够在其中主动参与媒体的交流。在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基础之上,影响社会的舆论走向。从这一方面,传统媒体则更加需要与群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其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内容,与舆论走向保持一致。

1.4 个性化服务

传统媒体受制于自身发展形态的影响,信息的受众群体以及信息提供方法不具备个性化的特点,媒体传播形态相对刻板。而新型媒体的出现,受众因素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媒体的属性因素,制作媒体产品。这样贴近群众所制定的个性化内容,更能够便于用户的接受程度。以新媒体手机新闻软件为例,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显示不同的信息内容,用户可依据自身的喜好,确定新闻显示的内容,满足自身个性化的要求[2]。同时,软件还能够针对用户对新闻的喜好提供新闻推送,尊重用户的选择权。这一特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针对以上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对比分析,传统媒体受到冲击毋庸置疑。但对于新媒体的出现,是社会时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媒体只能在冲击下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实践转型升级。

2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转型之路

2.1 传统媒体实现观念的改革

传统媒体观念迫切面临改革,充分适应新型的媒体环境。新媒体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媒体技术层面的创新,同时也是整个媒体环境的创新。只有传统媒体在新型的媒体环境下,能够快速适应,才能够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首先,在信息报道层面。传统媒体处于政治性、稳定性因素的考虑,针对负面的新闻在报告的过程中,通常无法深入的探究内在价值与内在含义,报告内容过于敷衍与模糊。长此以往,失去应有的客户群体。基于此,传统媒体在开展信息报道的过程中,应该自新闻真相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讲求事实真相,引导舆论走向的同时,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其次,信息采集方面,传统媒体的新文采编人员可以将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渠道作为基础的采编渠道之一,丰富传统媒体当中的内容。通过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既能够为传统媒体受众群体提供新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减少人力资本的支出。

第三,受到实效性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相关人员应该积极开设相关的新型媒体账号,及时的获取新闻信息,避免传统媒体出现的时效性不足的问题。

2.2 传统媒体做到自身的创新

传统媒体应该积极的探索与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进而增强在新型媒体冲击下的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针对地域特性的问题,是传统媒体的发展弊端。但如何在地域性发挥出传统媒体的内在优势,也是传统媒体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传统媒体应该自市场份额的基本角度,分析与寻找核心竞争力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即包括内容、形式创新,当然也包括媒体机制方面的创新。例如《羊城晚报》做出多次的改变,加强报道的深度与广度,突出在舆论体系中的内在优势[3]。当然,这也是县一级传统媒体需要借鉴的因素。

2.3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受制于人数、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限制,对品牌的影响十分明显。在这种媒体形态下,传统媒体应该持续保持与发扬自身的固有优势,提高受众群体忠诚度。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相比较而言,具备权威性与品牌性。这就需要通过专业人才队伍为其提供持续的保障及动力,增强采编队伍的专业素质,当然也可以广泛的听取群众的意见,在理解群众声音的同时,做好采编工作。吸纳优质人才,为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4]。

2.4 传统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传统媒体应该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最终担负起社会舆论的责任。媒体的舆论监督虽然不具备强制性的要求,但所能够反映出的力量十分强大,代表着社会的民意民情。传统媒体的发展,与新媒体形式相比较而言,具备权威性、公信力。能够在舆论的监督中发挥出重要的功能。当然这也需要传统媒体自身的努力,及时的制止网络暴力以及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秉承着理性与客观的态度,引导社会大众能够客观的看待负面新闻

事件。

3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该积极寻求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传统媒体面对新型的媒体环境,应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视新媒体对自身的冲击与挑战。积极的汲取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构建公众交流平台,在秉承客观、公正态度的基础之上,引进创新人才。进而在全方位优化在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地位,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梁榕榕.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探析[J].新闻传播,2014,10(18):123-125.

[2]邹娅.当下传统媒体中寻求转型之新媒体崛起[J].科技传播,2015,5(3):235-239.

自媒体冲击范文第3篇

其实媒体本身虽然拥有社会公器的属性,其报道内容要求具有客观公正性的一面,这也是媒体组织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一般人的意识中,所谓的商业文章或许与这样的属性相冲突,却不去想一下媒体本身就是服务整个社会,用户受众是其用户、党派、商业三重服务对象的其中之一而已,并非其全部,而服务商业也是其基本特征。

无论是传统的大众媒体还是自媒体,其服务属性是伴随其诞生之日就已经天生具备的,因此无论其表现出如何商业属性,怎样商业信息直接服务商业对象是由不同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而是否,多少商业文章都是其属性定位决定的,每个媒体都拥有选择拒绝服务商业的自由,却并不意味着服务商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或许这才是大多数媒体的常规状态。

自媒体需要一次自我精进的历程

回望近30年来的市场化媒体的发展历程,关于媒体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诞生初期的一份媒体,在一方面采取各种促销手段抓发行,要发行量的同时,也往往采取诸多非常规的手段进行广告业务公关,任何一个在中华大地上萌生的市场化媒体(有时亦包含党报),或许都有“野蛮生长”的那么小段的成人经历,也必然经历这样一次不同寻常的成人礼,或许更可以理解为一段“原罪”的历程,一种舆论监督与商业博弈的手段都或多或少的被使用。

而发展起来的传统媒体,通过其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慢慢已经能够树立其自我的品牌,也使得曾经“野蛮曾长”的传统媒体有条件放弃曾经的非常规手段,一种洗白的过程不只在一个媒体出现,更带来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冲击的今天,传统媒体的盈利能力和收入水平发生了一些变化,其行业发展表现为向下的发展路径,此时的危机时刻,被行业正规正统压制的所谓野蛮的基因又在其中潜滋暗长。

作为媒体从业者,有在体制内继续保持“兼职的专职”,也有独立于组织之外的“自媒体专职”,其群体的核心特征都是服务商业目的职业,这也是1.0时代的自媒体,也是自媒体萌生于传统媒体发展走向衰落之时,经历野蛮扩张的必经之路,或许这也是当下自媒体被誉为软文集中营的重要原因。

与传统媒体一样,当下的自媒体或许亦需要一次精进的历程,一次走向正轨的过程,一次洗白的洗礼,能否从软文集中营的安逸环境中走出来是其必须跨越的一步,是一次不得不做的升级精进的过程。

否则,靠吃传统媒体体量红利的自媒体总要面对坐吃山空的一天,当下的精进升级或许就是一次机会,无数的自组织是否具有行军蚁或者蜂群一样的协同性,向着共同的目标精进,而不需要一个有形的大脑的组织,这是横在每一个自媒体人面前的难题。

做媒体红利的坐食者还是做新生态的原著民

如果说今天自媒体群体的发展直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或许也可以说互联网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也带来的自媒体群体享受媒体红利红利的机会,仿佛眼前浮现出非洲大草原上一头雄狮斩获牦牛饱餐一顿之后,群起围食而来的豺狗……

或许你我都不能否认,自媒体群体享受传统媒体被互联网冲击红利的现实,或许可以模糊认为自媒体在一定程度冲击和实质性取代了传统媒体的某些功能,传统媒体广告主将广告费分成小份儿的营销费用花费的模式已经得到了众多企业主的确认。

享受红利的自媒体或许应该看到曾经影响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带来的所谓泛媒化,去中心化、人人的力量在深深冲击传统媒体的同时,也将对自媒体的品牌影响和公信力产生第二轮的冲击,因为你毕竟是根植于传统媒体之上,如果没有区别于传统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之处,或许下一轮直接受到冲击的就是你。

起早享受到第一轮自媒体红利的自媒体人,或许会迎来更多的自媒体人的冲击,先发优势和早起的红利将渐渐消失,僧多粥少的局面将在不远的将来走进现实,此时自媒体的稀缺性将不复存在,并且不能持续的历史原罪或许也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被当作优势,时空红利亦将耗尽。

自媒体的本质,是个体“信”品牌维护的工具

自媒体的核心本质更应该是个体维护自我品牌的工具,自媒体产品也是每个个体的即时更新的个人电子简历,其必然是辅助于个体树立品牌形象,维护品牌形象,确立专业性的基本工具,其最终的价值实现更应该表现在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变现过程,这种变现过程不仅仅是所谓服务商业的文章,或者是流量带来的广告,当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候,商业文章已经成为一种海量信息,而分散后的互联网巨大流量在每个个体自媒体产品前都将失去意义。

所谓的媒体,一方面完成信息传播,实现其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支撑其商业模式正常运作的或许不简单是广告盈利模式,或者是信息传播直接收费的模式,隐藏在这种商业模式的背后是一个“信”字,这个“信”是媒体之所以为媒体,而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媒介”介质的根本标志,就如人类区分于动物的那些本质特征一样。

曾经传统媒体的发家史或许可以通过野蛮生长、变身洗白的过程完成“信”的确立,而在移动互联网当下用户体验至上,在聪明的用户群体面前,曾经传统媒体发家所用的一切方法是否在当下继续被有效使用或有变数。

就是传统的门户网站,其商业根基的核心在于游戏或者是所谓的增值服务,纷纷占据7成以上的营收比例,门户网站更多的应该被定义为游戏公司,而非所谓的门户或者是互联网公司,然而门户网站作为企业的自媒体平台,其确立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成为其重要的营收工具,也是其游戏业务实现这种平台和品牌价值变现的基本辅助工具。

自媒体无论从概念上还是从当下的发展状态描述上,都是传统媒体一种自组织形式,而真正的自媒体或许在组织根基上体现互联网泛媒化趋势的影响,回归个性化的思想和观点的表达,表现为一种个性化的“信”品牌维护基本工具,而不应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确立在新闻信息的报道,或者是简单商业新闻的报道。

自媒体冲击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传统纸媒;新媒体;转型与发展;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9-01

一、新媒体冲击下,校园传统纸媒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基础数据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近几年,用移动电子产品、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数以阶梯式上升,而图书、报刊、杂志的市场份额占有率持续下降。校园里有许多纸质媒介,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有《理工之光》《大学生学刊》《心桥》《成都理工大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北辰》等。据调查,大学生们收到这些校内报纸后,75%的学生不会翻看;15%的大学生会在无聊时翻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些纸质刊物在学生中的阅读率不足10%。这是当下校园内传统纸媒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校园纸媒发展的瓶颈。

除此之外,纸媒的发行速度也制约着其发展。据实地走访调查,校内纸媒一般为月刊或半月刊,重大事件不能及时报道,这也是它们不再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因此,校园传统媒介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的转型与发展

(一)媒介融合是趋势。在当今大环境的影响下,媒介融合是趋势,“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让传统纸媒有了新的“助力”,传统纸媒对数字化拓展需要一个实践与探索的阶段。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新媒体融合是校园纸媒的一个有效应对策略。传统纸媒只有在整合各种资源,占领多种媒体传播平台,才能更好地在大趋势中有大作为。

媒介融合在新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校园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不断走向合作,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校内传播方式上可以实现多媒体传播,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二是传统纸媒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接收、储存、检索,极其便捷;三是纸媒发展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模式。

(二)发挥内容优势。纸媒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实行纸质内容数字化,才能提高校园内纸质媒介的竞争力。校园纸质媒介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有成熟的新闻采集运作模式,有传达引导思维的媒体人与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这之中,有多年积累的采访和编辑经验,有长期形成的舆论导向能力,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在与其他新媒体融入的过程中,校园传统媒介中的纸媒要发挥它的“内容优势”,再加上对新近发展的渠道的应用,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数字化发展。数字化发展可以改变校园传统纸媒的宣传形式和内容特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新媒体以其传播方式的巨大优势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受众,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冲击校园传统纸媒的强势地位时,结合新技术的数字化多元素发展,是传统纸媒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数字化是在一个更高形态上对校园纸质媒介核心能力的开发。校园传统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在数字平台上对媒体产品的重新组合,也不是对本身传统业务流程的简单整合,而是打破了校园传统的媒体边界和行业疆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对校园媒体产业链进行价值重构。

三、结语

校园纸媒与新媒体不是“冤家对头”,而是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校园纸媒转型、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新媒体竞争,而是为了未来的发展。以开放性的姿态拥抱数字化、主动推进媒介融合的变革进程,抢占校园纸媒融合的新高点,是当前校园媒体人与校园纸媒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校园内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形势所趋,每位媒体人任重而道远,校园内传统纸媒一定不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

参考文献:

[1]翟秀凤,李慧宁.从美国《新闻周刊》去纸化看新闻类周刊的数字化生存[J].中国记者,2013,(8):120-121.

[2]CNNIC.第33次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3]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15.

[4]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J].编辑之友,2015,(4):5-10.

[5]孙铭欣.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商业模式转型初探[J].新闻与写作,2014,(2):46-4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泽宇(1994-),男,山西太原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方向:媒介融合。

自媒体冲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冲击;电视媒体、报纸行业;应对策略

0 引言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时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有可能会走向消亡。为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做才能保证传统媒体的地位,在看到新媒体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时,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至关重要。

1 传统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1.1 新媒体基于“互动”优势来抢夺电视受众

新媒体对电视业的冲击可以透过其对电视的内容、受众、媒体机构和行业就业几个方面的影响有所了解。新媒体在两个方面影响了电视的内容和受众,它使受众变得比以往更为主动。一方面,接收节目的平台多了,除了电视机以外,还有电脑和手机;另一方面,节目的选择也多了。新媒体通过创作和自己的节目而抢走了电视节目的部分受众。现在,除了看电视,人们还可以上视频网站,上社交网站,在线收听音乐,看网络电影电视。即便是在收看电视的时候,人们也没有像以前那么专心,因为大家知道新媒体会带来许多新的选择。

1.2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受众也变成传播者

新媒体还可以把普通的受众变为制作人,创办个人的节目并且向全球,在西方一些国家,不少人都设立了个人的网络电台、电视台,并定期地播放节目,这无疑是新媒体给电视行业造成的威胁。早在2007年,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就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说,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彻底变革传统电视产业”。他认为,在线视频正以它的灵活性越来越受观众喜爱,相反,节目时段固定、不时穿插广告的传统电视将被冷落。事实上,不论谷歌旗下的YouYuBe和苹果公司的iTunes视频网站,还是中国的土豆、优酷、56、酷6等视频网站,无一不是以其众多的视频文件和数以千万计的点击率体现新媒体的强势。现在有一种说法,我们正进入“公民新闻时代”,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媒体。

1.3 新媒体让节目随时随地可以享用

对比传统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可以看到,传统电视是在同一时间把同一节目传送到不同受众面前,而互联网则是在不同时间把不同节目传送到同一受众面前,一个被动接受,一个自主选择。比较而言,后者更符合追求个性的受众。传统电视的频道资源和黄金时段都十分有限,业界为了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让广告利润最大化,通常会在被认为最好的时间段里播放选秀、访谈和连续剧等受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而这将很难满足兴趣多元化的人们。而在新媒体的世界里,新闻、资讯、娱乐、话题、科教、教学、育婴等各种各样的视频节目均可在网站里得到充分展示,受众的个性需求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众所周知,使用互联网大多是和它一起成长的年轻人,他们在电脑屏幕上浏览新闻、收看视频,形成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媒体消费习惯,这批人又恰恰是深受广告商垂青的消费群体,他们的喜好将决定着广告商投放广告载体的选择。从当前情况看,传统电视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互联网对传统电视产业能否取而代之,一时不可能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引发了传统电视产业的革新,如何应对新媒体这一挑战成为所有电视传播和广告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

2 电视业界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分析

传播学中的“媒介变形”理论,讲到媒介延伸的概念。媒介变形的理论认为,塑造未来的力量就是塑造过去的力量,新媒介不会自发和独立地产生,他们是在旧媒介的变形中逐步形成的,新媒体跟传统媒体是有很大关系的。媒介延伸,媒介变形,进而出现了一个媒介融合的理论,媒介融合是一个现象,新老媒体的融合、传播与商业的融合。从2005年开始,全球跨国传媒集团纷纷向新媒体主动转型,他们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传统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途径。

2.1 传统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

新媒体对电视行业带来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新媒体被广泛运用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改变了节目的特质;另一方面,新媒体直接与电视竞争,促使很多人使用新媒体而放弃了看电视。但是,电视业界也应看到积极的一面,一是新媒体对电视的内在影响改善提升了电视的特质,二是新媒体对电视的外在影响并不像我们担心的那么可怕。新媒体的运用明显有助于电视摆脱传统的制约。它既增添了新的内容,又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快捷方便地接收、参与、回应节目内容的多种方式,这意味着节目制作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谁是节目的受众,以及受众的品位和喜好。电视有稍纵即逝的特点,节目在空中播出后通常无法挽回和保留,但播客却可以使节目在播出的一段时间内继续被观看,就像时间迁移。当然,时间迁移并不是新媒体带来的新现象,在数码年代到来之前,受众是通过卡式录音带和录像带完成时间迁移和保留节目的,新媒体的出现只是使时间迁移变得更为方便。对节目制作人来说,时间迁移意味着能赢得更多的受众,不再受时间的限制,而且,即使部分受众是在播客上重温节目,对制作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反复收看节目,就意味着节目会被进一步吸收,节目会得到更好的欣赏。

2.2 报纸行业应对新媒体冲击的策略

报纸媒体应与新媒体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在冲击与挑战面前,报纸行业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并且随着新型媒体的冲击,报纸行业的这种优势将会得到放大,会变得更为突显。传媒的基本价值链是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分发,作为传统媒体,报纸的绝对优势主要表现在采集上,并且它的权威性、公信力、资源的垄断也是新型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替代的。但在信息资源的分发上报纸媒体就稍显逊色,其互动能力,传播速度,传播面积,娱乐功能,传播方式都是无法和新型媒体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报纸媒体和新型媒体应走互相融合之路,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得到共同发展。在现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超互动已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两种媒体的优势互补将会更大限度地放大双方的影响力。如:报纸媒介的公关活动制造能力和网络平台的展示能力相结合,在传媒中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力,这样即节省了传统媒体制造的成本,又提升了新型媒体的影响力同时还达到了盈利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的冲击带给传统的纸质媒体的不仅仅是挑战或灭亡,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合改革的机遇。报纸媒体在市场变革中走下去的前提就是要正视新媒体的发展,广泛吸收新媒体的有点,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走新旧媒体共生共赢的道路。只有抓住这个新媒体出现的契机,报纸媒体就可以在信息时代走出一条能够自我发展的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显示其巨大的优势,对传统媒体的地位产生巨大的冲击。传统媒体能否与新媒体并存,取决于传统媒体的应对方法与策略。传统媒体如何保留自己的地位,需要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及时做出应对,这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史佳.浅议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J].新闻传播,2012,06:103-104.

[2]龙雪飞.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的挑战[J].新闻战线,2012,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