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部门规划

部门规划

部门规划

部门规划范文第1篇

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0以下并趋于正常。人口计生整体工作质量继续坚持在全省前列。主要目标是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7%左右。

主要措施是

一)坚持抓宣传。廓清群众中流传的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各种错误理解和认识;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基本国情、国策宣传,不时强化各级党政领导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职责和意识。

二)坚持抓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技术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切实采取措施化解计划生育家庭生产、生活、生育中客观存在各种困难,调动维护好群众参与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积极性。

三)坚持抓基层。加强对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当好市委、市政府顾问,发挥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作用,推动基层有关人口计生工作的认识、责任、措施、投入“四个到位”加强对基层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协调地方党委、政府,积极稳妥地解决好计生专干队伍建设和管理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真正在基层落实到位。

部门规划范文第2篇

一)加快规划编制进程。

1编制完成乡村近期建设规划。

2加快园区整合步伐。编制完成园林、杨市、总口园区整合规划。积极打造优势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3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编制完成旧城改造、新区开发、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4加大专项规划编制力度。编制完成商业网点规划、乡村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文教卫体设施布局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货运铁路线路和站场规划以及电力设施等专项规划。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形象。

5继续做好管理区(农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6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布置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认真组织测绘生产。

1规范测绘市场行为。严格落实测绘法律规定。规范测绘市场秩序;加强测绘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提高测绘产品质量;完成丈量标志维护管理工作,提高测绘标志使用效能;完成全市乙、丙、丁级《测绘资质证书》持证单位年度注册。

2积极组织测绘生产。认真组织。积极为城镇规划、全市重点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提供及时、准确的测绘效果,满足各项规划和建设需要。

3加快数字效果更新步伐。将数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纳入今年年度计划。

4拓展数字效果应用领域。全市选择几个需求多的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作为推广的重点。

5积极做好市委、市政府布置的测绘保证工作。

三)加强规划控管力度。

1加大规划法律宣传力度。认真制定宣传方案。让市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支持规划,形成自觉维护规划、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

2制定规划管理技术规范。制定出台《市城乡规划管理方法》市乡村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等规定。

3切实加强日常管理。认真落实“一书两证”法定顺序。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批前、批中、批后的跟踪管理;不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有效规范执法行为。

4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规划控管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设。积极争取支持,有效组织力量,下大力开展违法建设强拆活动,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5积极为市政府收取城建配套费2000万元。

四)不时强化内部管理。

1深化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制定年度计划。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水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平安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队伍良好形象。

部门规划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增强全局干部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充分发挥法制机构服务与保障、监督与把关的职能,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保证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政策、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真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认真贯彻执行《纲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作为指导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各分局和机关科室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纲要》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正确理解、准确把握,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建设。

一是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根据市局的统一安排,认真制定《纲要》的学习、宣传和培训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抓落实;要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四五”普法和干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采取集中辅导讲座、部门组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抓好本单位对《纲要》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准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纲要》的贯彻落实。要根据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抓好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切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对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及行政不作为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或案件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是认真做好案件核审、听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工作等日常性工作,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形象。

二是加强对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对达到移送标准和要求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法制科以及各分局法制监督员要加强对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的监督检查,对达到移送标准的案件,要及时提出移送意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联系,抓好联系会议制度的落实,加强沟通和协调。同时主动与区检察院定期研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增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认真做好《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制度》(行政执法)部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狠抓落实上;按照《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市执法责任制条例》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严格执行市局执法责任“四制”规定,对在执法过程中因故意和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造成错案的执法人员,依法追究其执法责任。

四是认真做好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年内按照省市局的布置,在日常督察中,加大《行政许可法》执法检查工作力度。

五是加强规范性文件法律审核、备案工作。严格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规定,认真开展以本机关起草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事前审查和事后备案工作,实现对规范性文件的全面监督,坚决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规范性文件,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顺利实施和政令畅通。

六是根据无照经营突出的情况,认真做好案情简单、事实清楚、当场发现,后果轻微,证据确凿并有法定处罚依据的较轻违法违章行为实施当场处罚的规范工作。为各分局加大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保障。

七是继续做好清理执法案件工作。根据遵循监督执法与促进执法相结合、纠正错误与改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围绕案件的事实、性质、证据、适用法律、处罚种类和幅度以及执法程序等方面,采取自查、复查的方法,认真做好清理执法案件工作。

八是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按照《省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继续做好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法律培训,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证件的年审和日常管理工作。

四、抓好法制队伍建设和法制工作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法制机构的自身建设和法制队伍建设。根据派出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后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法制联络员的配备工作。

二是按照建设学习型工商的要求,抓好《区工商局执法人员法律学习考核制度》修改、完善和落实工作,加大督察力度,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局干部政策法规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法制研讨会制度,通过以案说法,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办案机构在行政执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党组学法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五、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执法保障能力

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服务全局、保障执法、勤于实践、甘于奉献”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法制机构“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责,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二要加强对分局法制工作和执法办案的指导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对分局查处的大案、要案、疑难案件要提供法律服务,保证案件准确、及时查处。通过学习、培训、考察等方式,提高法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是抓好制度创新和经验交流。对依法行政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执法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查研究,分析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中形成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不断推进依法行政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

六、其他工作

部门规划范文第4篇

一、保证民生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制度,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评审团票决程序,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低保适度提标。五保供养确保应保尽保,年供养规范提高到1500元;农村敬老院规范内部建设和管理,完善制度,落实五保对象基本生活待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抓好落实,力争全年实施医疗救助1500人以上。不时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制,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措施,及时抓好灾情的核查、上报和灾民的生活布置,确保困难灾民生活有序、住有所居。要通过努力,确保城乡困难群体、优抚群体和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要全面完成省市县各项实事任务。认真抓好农村安居房改造建设,搞好农村贫困无房户、危房户、少房户的调查,新建安居房300栋。抓好柏市镇敬老院改建扩建工作。要引导和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加大慈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捐赠和慈善救助活动,推动县慈善事业蓬勃发展。要通过几年努力,实现湘之县长提出的三个一”目标,即年筹资1000万元,救助1000人,人均救助不少于1000元。今年争取募集慈善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同时努力在全县推行结对帮扶救助机制,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和党员干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形式,解决靠政府救助难以解决的特困对象的实际问题。

二、发展民主

促进村级民主决策。全面推行社会救助村级评审团制度,要以城乡社会救助评审团票决制度为抓手。将城乡低保、农村安居房、救灾款分配、解困救济对象和特困优抚对象走访慰问名单确定全部纳入村级评审团评审票决范围,进一步完善评审顺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要以社会救助评审票决为推手,促进基层民主,落实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参事议事权和民主决策权。要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考核为抓手,促进村级民主管理。要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乡镇必需由主要领导或主管民政工作的领导负责此项工作,乡镇民政办专抓此项工作。要进一步细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考核细则,把社会救助评审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完善考核方法,采取重点督查、面上普查、电话抽查等各种形式,推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进行。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凡乡镇领导不重视,主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不抓此项工作,民政办不负责此项工作的乡镇民政工作不得评先评优;凡村级社会救助未经评审团民主评议票决的村级政务、事务、财务管理混乱引发群众上访告状的考核中列入最末等次,并不得评为县和乡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要以农村社区建设先进村为导向,促进村民自治。抓住我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的契机,加强对里旺、罗家坪、新联、新塘、下洞等5个全国试点村和高楼市级试点村试点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确立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村级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一起抓的思路,打造县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同时,以农村社区建设先进村为导向,指导各村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不时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促进村民自治。

三、服务民众

全力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要不折不扣执行优抚安排各项政策。深入开展关爱优抚对象活动,着重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保证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同时,不时研究解决新形势下优抚安排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化解涉军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认真抓好婚姻和收养登记管理,全力服务社会大众。婚姻登记要切实抓好规范化建设,努力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收养登记要规范程序,依规依法,确保登记合格率100%要切实抓好社团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登记管理,全力服务经济建设。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严格依法对各类社团组织进行登记和年检工作,上半年对社团组织进行一次培训,下半年对社团组织的财务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社团组织依法依规运行。与财政、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一道共同协作,规范整顿社会团体服务和收费行为,促使我县民间组织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认真做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经济协会组织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进村级民主管理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要依法抓好老龄、殡葬等各项工作,全力搞好社会公共服务。抓紧抓好殡仪馆施工建设,争取今年9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殡仪馆主体工程项目,年内启动殡葬改革工作。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依法救助乡村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切实提高救助能力和救助管理水平;加强福利发行管理工作,争取全年完成发行任务1000万元;健全行政区划界线联合检查制度,积极与周边县市互访交流,调解纠纷,建立边境稳定长效机制,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设立106国道沿线行政村地名标识;积极开展孝亲敬老年活动,争取年内制定出台新的老年人优惠政策,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社会优惠服务。同时要抓好城关镇雪花社区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机构养老服务的新模式。

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与此同时。着力解决民政对象反映的合理诉求,完善处置群众性、突发性事件预案,准确掌握研判上访动态,及时发现和就地化解不稳定因素。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监督,确保每项民政政策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每个行政行为都做到合法合理,顺序正当,高效便民。

必需从如下六个方面入手,要完成年民政工作任务。真抓实干,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工作经费配足。各乡镇民政办要争取按10000∶1比例配齐配强民政办工作人员,并依照不少于上级民政拨款比例的2%配套安排乡镇本级民政办工作和敬老院工作人员经费,确保民政工作人员经费到位。

第二。并得到群众公认的好制度,必需坚持。今年必需让这一制度在城乡社会救助领域实行全覆盖,尤其是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安居工程、救灾款分配到人、救济款分配到人、特困对象走访慰问名单的确定,必需由评审团票决确定。要坚决纠正少数地方不按评审顺序操作或变通处理的现象,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

第三。乡镇主管民政工作的领导专管,民政办要专抓。每个乡镇要建好两个以上的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此项工作上水平。要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抓手,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人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要把民政社会救助民主评议票决制度纳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以此推动民政各项工作上水平。

第四。民政干部的形象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民政工作部门必需把行风建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要求全体民政干部做到两个干净”三个不准”即:做干干净净的人,做干干净净的帐。不准接受乡镇民政办到县城设宴请客,不准接受下属单位的礼金礼品,不准优亲厚友违规使用民政资金。要倾注爱心做工作。带头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六个一”活动的号召,进村入户,解民情,倾听民意。民政局机关干部实行联系乡镇民政工作制度,每人每月下乡两次以上,走访农户20户以上;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对所在乡镇民政工作走访每人每年在一次以上,并记录在案。开展“六个一”活动的情况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带着责任做工作。人民群众面临天灾人祸,最需要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的时候,民政干部必需第一时间演讲灾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组织救援。要平等相待民政对象。对弱势群体要平等相待,和气办事。做到四个一”一张笑脸相迎,一张椅子请坐,一杯清茶请喝,一片诚心办事。

部门规划范文第5篇

 

通过15年的部门预算改革发展,原有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预算管理和控制不够科学、预算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约束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模式,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决定实行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即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中央部门和各省都要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标志着全国层面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正式实施。本文研究了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央部门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方面存在的中期财政规划和其他规划衔接不畅、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内设职能不相匹配、年度预算调整困难、中期财政规划内容不实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的背景和总体思路

 

(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的背景

 

我国自2000年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中央部门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部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暴露出预算管理和控制不够科学、预算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约束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为顺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在总结之前15年预算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分别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于2015年4月了《财政部关于推进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就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总体思路

 

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5个方面:与相关规划衔接、实行逐年滚动管理、突出政策与预算相结合、增强预算约束力、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在实施范围、时间安排、编制方法和程序及组织实施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

 

二、中央部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中期财政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畅,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目前从全国层面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各中央部门也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发展纲要、专项规划、事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等,且各类规划的制定由不同部门负责,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不尽相同。中期财政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更关注于“钱”上,而其他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更关注于“事”上,前者更具体更微观,后者更宽泛更宏观,容易出现其他各类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脱节或者匹配程度不高的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好多项规划之间的关系,缺少匹配性和统筹性,甚至出现规划与规划脱节、“两张皮”的情况,那么中期财政规划就起不到优化预算资源配置、提高预算管理可持续性的基本目的。

 

(二)相关制度建设尚未完善,操作层面可能出现无章可循的情况

 

中期财政规划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实践,其有效使用为政府在强化财政政策的延续性、实施战略目标的可行性、稳定财政收支的平衡性和加强财政纪律的严格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较成熟和有效地在中期预算下制定年度预算的做法,我国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还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财政部预算司选择了河北省、河南省焦作市、安徽省芜湖县分别作为省、市、县级的中期预算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探索,各地方的中期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中期预算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从整体试点情况看,中期预算改革推广的阻力较大,效果并不明显。目前财政部已经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预算评审工作的通知》,在项目库建设、预算评审、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解读和要求,但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对原有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变革,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制度规定也较宏观,尤其是编制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时,各中央部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操作层面出现的问题无法运用有效的制度来解释和要求,容易出现偏差。

 

(三)部分中央部门的财务司(局)无计划规划职能,导致在编报中期财政规划时遇到困难

 

中央部门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的职能进行本部门内设机构的设置,有的中央部门的财务司(局)无计划规划职能,其相关职能一般落实在发展规划司或者设置于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等职能部门下。在原有部门预算编报制度下,由各业务司局提出资金需求,由财务司综合协调安排预算,财务司更多的是体现资金分配的职能。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体制对财务司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但要“管钱”,更要“谋划”。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职能,往往会出现没有“发言权”的尴尬局面,无法体现出中期财政规划应有的作用,对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中期规划具有更强的预算约束力,年度预算的调整将非常困难

 

中期财政规划是政策、规划和预算三者的有机结合。要充分体现中期财政规划在财政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力度和实施效果,如何把控中期财政规划在规划期内的有效性和对每个预算年度的预算约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财政部的要求,规划期内,“各部门年度预算安排不得突破中期财政规划确定的对应年度部门中期财政规划”,采用“第一年约束,后两年指引”的做法,不断强化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除发生全国性重大事件,财政部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追加和调整,部门因紧急突发事件所需资金通过内部调整结构的方式予以解决。可见中期财政规划具有更强的预算约束力,年度预算调整将非常困难。

 

(五)中期财政规划内容不实、质量不高,难以发挥作用

 

中期财政规划是预算收支安排的3年的财务收支计划,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行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破解“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困局,更好地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下,已经存在的预算编报不够科学、年度调整需求较多、“重预算轻执行”、年度结转和结余资金金额较大、年底突击花钱、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模式下依然可能出现。

 

目前,中央部门的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的质量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的规划编报随意性较大,各中央部门的二级项目设置的依据和内容有所重复;有的规划后两年项目细化不够或完全照搬第一年,无法体现出规划的滚动实施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规划内容不实,无法体现部门的职责;有的规划“头戴三尺帽”,水分大;有的规划无法体现延续性管理要求,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脱节;有的规划在部门内部评审阶段走形式、走过场;有的规划绩效目标设置太空,无法真正开展考核。

 

三、完善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将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与其他规划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形成合力,促进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报中期财政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谋划长远而不是盲目和短视。为避免出现中期财政规划与其他规划“两张皮”的现象,首先要以谋划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各业务部门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本部门规定的职责范围,在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提出发展规划的内容,进而考虑一级二级项目的设置,并完善中期规划的编制,否则中期规划将会纸上谈兵。其次,要不断增强全局观念,从单位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从战略高度和整体方向谋划发展。中期财政规划要打破原有的编报模式,实现由点到面,与其他规划互通有无,在层次、内容和具体要求等方面做好区分,协调好各项规划间的关系,协同推进,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使各项规划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部与中央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提升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期财政规划编报和执行的每个环节都要以有效可行、规范合理的规矩为前提,这里的规矩就是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建章立制来形成刚性约束,用制度保障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才能保障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和有效运行。

 

2016年是中期财政规划实行的第一年,还有很多未定之事、未尽事宜。对财政部而言,一是要在编制程序、范围、组织保障等各方面继续细化各项要求。二是要不断加大信息化手段。根据目前项目评审、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需满足多人同时在线操作、跟踪项目状态、预算实际执行管理等多项功能,必须通过完善操作系统来实现。

 

三是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使各中央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中央部门而言,首先要充分认识国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研读财政部的政策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并据以贯彻落实。其次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好财政部的“规定动作”,在项目级次设置、中期财政规划的项目评审、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必要时还可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中央部门自己的配套管理办法。再次要积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与财政部请示沟通,配合财政部完成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的稳步推进,共同提升管理水平。

 

(三)理顺内部职能,部门内部齐抓共管

 

具备内部职能调整条件的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内设机构职能的调整,将计划规划职能调整到财务司,并直接参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发挥计划规划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中的职能,充分体现出财政规划编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具备调整条件的或条件不成熟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编报中期财政规划的实际需求,适时成立中期财政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且需要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领导挂帅担任组长,充分调动部门内部各种职能、人力物力和财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做好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统筹当前和长远,突出保障重点,体现规划约束力

 

科学的理论思维是做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充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审视以后的发展方向,逐步把握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也需要运用战略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开拓思路、开阔视野,而不能照本宣科、停滞不前。

 

二是要坚持辩证思维,充分研究中期财政规划编报的重点难点,善于在实际编报过程中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既要体现保障重点又要兼顾全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坚持法治思维,善于依法依据在法律文件规定范围内开展工作。法是“高压线”,是“红线”,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范围内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去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和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梳理,对项目设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现状更要谋划以后年度的长远发展,既要保障规划期内重点工作又要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证中期财政规划编报合理、预算资金使用有效,保证中期财政规划的约束力,提升预算执行质量,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切实加强项目库管理、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保证中期财政规划落到实处

 

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不是无本之木,不是空中楼阁,切实加强项目库管理、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中期财政规划不实的问题。其中规范的项目库管理是基础,预算评审是有效手段,绩效管理是重要支撑,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是要做实项目库。项目库是部门职能、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科学规范的项目库设置能够充分反映出部门的主要职责,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入库项目具备了良好的可行性。健全项目库的立项研究、可行性论证、入库、评审、排序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把项目库做实做细,为实际预算执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切实有效的预算评审工作。

 

预算评审是提高中期规划编报质量、优化财政资金有效分配的重要手段。为加强预算评审工作,财政部已将预算评审中心和各地专员办纳入到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流程中,各中央部门也应积极开展评审工作,运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包括内部评价、集中评审、分级评审、中介机构评审等多种方式的项目评审工作。预算评审的生命力在于结果的有效运用,中央部门应将评审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申报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结果运用等多个环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中央部门应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目标的设置应建立与工作任务的高度匹配,应与财政规划的内容紧密关联,应合理可行、忌空忌大,应能够合理地量化和细化,便于考核。绩效目标经过审核后要突出绩效管理的结果运用,与预算安排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