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脉诊方法

中医脉诊方法

中医脉诊方法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第1篇

许多患者去看中医时,并不主动诉说病情,而只是在医生面前一坐,伸出手来让医生诊脉,目的是“考考”医生的“脉理”如何?能不能“一指定乾坤”,号出他(她)的病来;若“号”准了他(她)的病,他们就信任你,否则就会心里犯嘀咕,这位大夫没本事。然而,这些人并不明白,以诊脉考医生,是看中医的最大误区,是对中医没有正确认识的结果。

“诊脉”是中医诊病的一种独特方法。运用于临床至少已有3000多年。它是通过诊察脉搏的次数、形态、节律,脉的气势和通畅程度等来认识疾病的。切脉不但对正确判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等意义重大,而且对诊断某些疾病,如心脏系统疾病的价值尤为重要。但是,大家也应该明白,每个人所表现的脉象一般认为不过28种(加上七怪脉也不过35种),最常见的则不过10多种。而内、外、妇、儿等各科所患疾病不下几千种,且一种疾病可见多种脉,一种脉也可见于多种病,因此,单靠诊脉来全面诊察判断认识疾病,显然是不全面的。大家都知道,中医看病的诊察方法有:望、闻、问、切四大方法,缺一不可。若想对某种疾病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必须结合观色、望舌、察苔、闻声、问症等诊察方法“四诊合参”,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也就是说,问诊是重要的四诊之一,对于发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过程、治疗经过以及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特别是了解患者的某种隐情等十分重要。不通过问诊,或患者本人不“实话实说”是很难让医生全面了解病情的。这样,也必然会影响医生对疾病做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也必然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功效。所以说,以诊脉考医生,危害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患者自己。

然而,为什么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诊脉的地位要高于其他三种诊法呢?笔者认为,一是脉诊方法比较独特,而不像其他三种方法那样直观明了,在多数患者眼中显得更神秘一些:另外,在中医诊断疾病过程中,对于判断寒热、虚实等疾病的本质,对于许多寒热、虚实真假疑似证候的辨别鉴定有时要“舍症从脉”,特别是对生死的最后判断,诊脉的意义尤其显得重要。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又会产生“病家不用开口,医生一号便知”的印象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些中医师本身故弄玄虚,把诊脉神秘化,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超:二是患者不完全明了中医诊病过程的真相。其实,医生在接诊病人搜集与患者有关的信息时,是从患者一进门就开始了:病人的年龄、性别,患者的言谈举止、步履神态、面色、表情、胖瘦、体质,有无咳嗽气喘以及病人与家属的谈话内容等,都会成为医生掌握患者疾病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诊脉时,再看看舌苔等,这样一来,虽说病人还没开口,其实医生已完成了“望、闻、问、切”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许多有经验的老中医,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于切脉与望诊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时,医生再与患者说他的“号脉结果”时,显然已不是无的放矢,也不单是诊脉的结果了,而是“四诊合参”得出的综合结论。只是因为这些诊察方法比较隐蔽,患者没有觉察罢了。即便是这样,医生仍会再通过问诊以完善诊查资料,以最后确定病人的病机和决定治疗方案。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中,不仅要特别强调“四诊合参”,同时还应广泛借鉴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这对于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促进中医现代化。其意义无疑是非常重大的。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第2篇

脉诊是中医重要的诊法之一,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医理论体系及诊疗实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一直把脉诊作为探测病因、病位、病性及预测疗效的根据之一,在临床诊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千年来,中医一直依靠手指触觉来体会患者动脉搏动时所提供的脉象信息,在判别脉象的属性方面仅停留在一些形象化的概念上。对某一脉象的认识,是以医生指下的体会结合该医生对脉象概念的领会来加以鉴别,缺乏客观指标作为判定脉象的标准,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因此,脉诊的客观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概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象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患者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现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上只讲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长期以来,众多医家对诊脉的部位、取脉的方法以及病脉和常脉等做了深入论述,但对脉象客观化的研究一直没有重大进展和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疾病脉象的客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如果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对疾病的脉象信息进行提取,并将脉象信息与疾病的生物信息进行关联研究,从而形成开放的脉象理论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将为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思想和认知系统。

2  脉象信息获取的测量学分析

    从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脉诊中普遍采用的“独取寸口诊法”是医者以自己的手指作为传感器,依靠指端的触觉、压觉、振动觉,对被诊者的脉速以及左、右掌后桡动脉寸、关、尺三部的脉动压力及其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指法的变化来检测桡动脉管在受到各种干扰力的情况下的动态变化。由于诊脉以手指为工具、以经验作为判断依据,因此,医者用手指测得的脉象并非是各个被测量的一个精确的数值集合,而是医者在不同的指法下对被测者脉搏搏动时其皮下桡动脉管的各种运动形式的感觉和总体印象。手指脉诊中所采用的传感器性能是不统一、不标准、不恒定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手指脉诊带有主观性,是一种模糊的、不准确的测量。此外,由于被诊者的人体差异以及医者师承经验的不同,使得脉象的辨认和识别缺乏统一、精确的标准,但若从各种不同的疾病中去仔细分析和研究,一定能体会到脉象的复杂分类与不同类型的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看,传统的中医脉诊是采用柔性感传器装置(医生的手指),通过阻尼系统(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组织)对柔性管路(患者桡动脉)以及其中的脉动液体流(患者血流)进行复杂的动力学分析后,经医生比较、综合,最后得到的脉诊结论。事实上,脉诊是一套完整的有机信息提取、处理和分析过程,这也是目前中医脉诊客观化遇到障碍的根本原因之一。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常见的单点式脉象换能器的脉象仪),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如光电容积脉搏波、阻抗容积脉搏波),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如现有的刚性多点阵脉象检测装置)[1]。

笔者认为,要实现脉诊的客观化,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对脉象进行本质研究,然后采用现代生理学的方法来阐明脉象的形成机制,进而用各种相关的物理指标来量化地描述脉象的特征、分析脉象的信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脉象的数理模型,最后采用相关的物理传感器来实现脉象信息的检测。总之,针对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应在符合传统中医脉诊方法学的基础上,提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通过更完善的信息分析与处理,在与中医脉诊实践的相互印证中,逐步实现中医脉诊的客观化。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脉象的客观化研究现状,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谭氏等[2]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对脉诊学的理论、诊脉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人体脉搏系统的信息检测和建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一直是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脏有节奏地间歇性射血引起主动脉内的压力和流量脉动,由心脏沿动脉向外周血管传播,其传播的波形随心血管系统性能的变化会发生敏感和显著的变化。国内学者根据中医脉诊的原理,研制了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作原理不同的脉象传感器[3-7]。利用这些传感器基本上可检测出中医诊脉的各种脉象。另外,在理论方面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对脉搏波的特征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8-11]。有学者认为,脉象研究要突破上述经验性表象描述的局限、真正与现代数理科学相结合,就必须从心脏运动和动脉管道运动的生物力学特征入手,建立脉象的生理、数理模型[12-13]。

另外,生理学研究表明,脉象主要综合了心脏和血管的舒缩运动、血管管道的弹性振动以及在手指压力的干扰下血流和血管运动的变化所产生的多种信息,是这3种主要运动在寸口处使医者的手指产生的连续时间的空间立体感觉[14]。据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脉象的信息构成进行了研究。李氏[15]概括了脉象的信息特征,认为切脉时浮取、沉取所感受的脉管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浮取时感知的主要是桡动脉管壁的位移,而沉取时感知的是压力脉搏波;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27种脉象各种指感的物理因素作了分析,对脉象的函数表达和曲线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各种脉象与相应的物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综合地反映了脉象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对脉象的一系列生理、物理研究以及实践都表明,上述各物理量的集合能够较为全面地表征指感脉象的特点。然而,这种表征方式存在着局限性,采用这些物理量只能建立脉象的经验性表象描述,并不能从生理机制上刻画脉象的内在本质。当然,也有学者开始思考利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方法进行脉象研究,该研究参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对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进行论证,结合临床对实际操作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心电图qrs波与脉象的联系有密切相关”的结论,认为参考心电图的变化,尤其是qrs波的变化,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有助于脉诊学的研究与发展[16]。

但是,脉象客观化研究举步维艰,不仅仅表现在脉象信息获取技术的局限性上(现有检测人体中医脉象信息的装置,或是信息量不足,或是所得到的信息与中医脉诊理论不直接相关,或是信息的提取有别于传统方法)。由古代中医从全方位对整体脉象的动态描述可以看出,脉象描述参数是多元的,是从整体着眼的,它不仅包含空间函数,还包含着时间函数,是一个综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概念。另外,古人对脉象的论述是与病证结合起来,是熔医、理、脉、法于一炉的。因此,这些研究还是简化的、局部的,在反映系统整体性和规律性方面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①对脉象特性缺乏统一的认识,对脉象的表述没有一致的方法。②脉图特征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多为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由于脉象形成极为复杂,它与血管结构和特性、管外肌肉和皮肤组织、血液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结果,若用单一的时域分析方法来处理采集到的非线性、非平稳的脉搏波信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脉搏信号提取方法来研究脉象是非常必要的。③关于脉象、脉图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多限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心功能4个方面,但能够反映心血管状态的病理指标(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脏和颈动脉超声、炎症指标、血脂异常等)和脉象、脉图参数的相关性研究报道较少。脉象和心血管状态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④目前脉象客观研究还尚未从脉象基本要素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也就是说,还没有学者去探索有哪些生物信息指标或脉搏参数对判断患者的脉位、脉力、脉长、脉宽、脉流利度、脉紧张度等基本要素可以起到量化作用。

4  方法探析

笔者认为,开展中医脉象客观化研究必须具备以下2个基本前提。第一,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确立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并贯穿研究过程始终的研究思想,是中医脉象理论现代研究不走弯路并能正确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坚持以中医药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才能使脉象理论现代研究的最终成果既能实现现代语言的科学表述,又能在确定自我主体价值的前提下进行传统与现代的渗透与融合,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第二,合理界定脉象理论体系和具体脉象的描述体系。中医脉象理论是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脉象特征及脉证关系了解与认识的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的,是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科学模式形成过程。要想验证经验科学所形成结论的正确性,必须回到经验科学的原始材料中去,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理出中医脉学的理论思想体系,确立具体脉象合理的特征标识,正本清源。

目前,国内外脉象客观化的研究往往是个案式的考察,没有对古代文献的脉象描述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研究。本研究拟以“中医药文献保障系统”为基础[17],对实验脉象进行穷尽式全面排查,编历出古代文献中与其相关的词语与概念,建立脉象描述体系(脉象特征)。该研究可以基本理清中医脉象构成各要素及其关联关系的基本轮廓。

5  相关探索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与方法,开发研究关键技术,针对中医药传统脉证知识,构建古代脉象数理模型,将该数理模型运用到现代生物医学及现代中医药文献中,并结合多知识源融合的脉象数理模型分析器,挖掘现代生物学、生化学相关关联指标,进而构建现代脉象数理模型,实现脉象的现代数理量化描述,从而形成脉象理论的开放系统,真正实现发展创新中医脉象理论的最终目的。

本课题组现已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开展针对专业文献文本理解的数据基础研究。研制开发中医药文献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系统,开展行文架构研究,研制中医药语义词典,为基于大规模真实语料的中医药各项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17-18]。②研制开发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辅助系统,并利用专业语义词典提供的多种词法及句法结构,进行词性、语义类以及共词排除等多种控制,这在国际上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是对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理论本身的一种创新与发展[19]。③将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应用到中医药脉象客观量化研究领域,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沙 洪,赵 舒,王 妍,等.中医脉象多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21-24.

[2] 谭延亮,游开明,陈列尊,等.脉诊客观化研究新思路[j].四川中医,2007, 25(8):21-23.

[3] 凌志远,杨大本.一种新型脉搏换能器的研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3):79-85.

[4] 黄献平,李冰星.bys14型心电脉象仪与mx811型脉象仪的比较[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9(1):66-67.

[5] 曹玉珍,张力新,王超文.三导脉搏波传感装置[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1996,(11):42-43.

[6] 梁中庆,阮晓声.光闸式桡动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6,13(1):55-57.

[7] 王国力,赵子婴,白金星.pvdf压电薄膜脉搏传感器的研制[j].传感技术学报,2004,12(4):688-692.

[8] 罗志昌,张 松,杨文鸣.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3):71-79.

[9] 胡家宁,阎述池,王秀章,等.脉象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系统模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34.

[10] 王炳和,郭红霞.人体脉搏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估计与脉搏波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8):193-195.

[11] 柳兆荣,徐 刚,陈 泳,等.动脉中血液脉动流的一种分析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24(2):205-214.

[12] 李晓阳,曾衍均.动脉壁三维含残余应力因素的本构方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28.

[13] 蔡绍皙,王贵学,欧阳克清,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膜张应力累加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1):9.

[14] 王东生,雷 磊,李新芳,等.从泊肃叶定律看中医脉象形成的机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6):5.

[15] 李景唐.中医脉象的客观描述和检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1,25(6):318.

[16] 卢贺翔,李 冀.脉诊与心电图qrs波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7,28(2):181-183.

[17] 王振国,刘 耀.对古代科技文献信息构建的理论与文法——中医药古文献的开发与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5,(2):32-34.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2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3-0061-03

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特色的辨识是从望、闻、问、切这四诊合参,以热、磁、电生理、血液流变、压力感受器以及计算机信号转化技术,研制出了各种具有中医优势特色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将人体的异常信息通过数据或者图像等直观方式表达出来,经专业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分析,解读亚健康状态。辅助诊断中医亚健康态的设备,如脉搏传感器、一滴血检查、红外热图、体质辨识系统等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其检查结果对临床早期发现身体异常信息,以及在人群中发现亚健康态患者的预防医学思想普及具有不可估量的实际意义。

1望诊

11面诊陆萍等基于面诊的证素辨证(即五色:赤青黄白黑),制作中医面诊证素辨证神经网络设计图,在MATLAB工具下构造一个层前馈式神经网络,通过输入预处理层、证素辨证计算隐层以及后处理层,对64例受试者检测分析,除了脾虚和湿证不能准确辨析,其余基本上都能得到准确的证型辨证结果[1]。上海中医药大学不仅在“色”,而且在具备中医辨证特色的“光泽”也有研究。李福凤等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二维线性可分性分析(2D)LDA方法对3600余例中实验专家判读一致的160例受试者提取面部光泽特征,对其分类判别,并对比实验不同色彩空间中的识别效果,发现在RGB、HSV、Lab类3通道色彩空间上的结果普遍高于其它单通道[2]。李洪娟等对316例健康体检人群在暗箱中采取目鼻唇额颊颏等区域的面部红外热图,对热值数据分析,发现此区域的温度变化与脏腑疾病的分布规律一致,可间接推断气血阴阳运行状态。此项比可见光的面诊更方便准确,并能排除受试人皮肤本来颜色的差异对可视光下面诊的干扰,因此减少了误差偏倚[3]。

12舌诊可视光分光光度计借助于特殊探针(非接触性)进行舌、颜面皮肤各部位的血氧气饱和度(SpO2)舌分光定量,对舌诊结果进行无创的、客观的、量化的研究。西原辰一等用这个仪器对81例健康人进行了检测,测量面部和舌各部位的SpO2,女性比男性敏感,更易受年龄的影响[4]。

中医舌色仪通过采集受试者的舌底图像 2~3 帧,对舌下络脉的形态、颜色以及舌下络脉管径最宽、最长径来比较舌下络脉的2异常程度。用计算机对舌下络脉的RGB值,并进行计算转换成I值。黄东华用中医舌色仪分别对152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分组检测,肿瘤患者舌下络脉异常程度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和正常人群,而肺癌患者的异常程度又明显高于其他癌症患者[5]。

13TT-M热成像IRT图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令受试者背对镜头,双手自然放在两膝上,距红外摄像机镜头15m处,屏气状态下用红外热像仪采取、记录颈肩部热像图,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后,结果发现:亚健康人群背部的温度与正常人存在差异性,左右两侧对称性也存在差异[6]。

14虹膜检测虹膜检测仪采集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及健康人群的虹膜图像,并依据虹膜定位图及相关理论对其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王佳佳等采集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420例,健康人群250例进行虹膜图像检测、分析,发现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虹膜表现按性别分组在胃环异常、卷缩轮无活力、卷缩轮星形或锯齿、肠环色重、肠环狭窄等方面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7]。

15微循环检测范海宁等采用多部位多功能彩色微循环检测仪对亚健康者行甲皱微循环检查,室温保持18~25℃时,令患者端坐并将左手无名指置于心脏水平高度,显微镜下观察微循环的管袢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等指标,并按田牛氏积分法计算积分,发现在形态积分、流态积分、以及袢顶与袢周积分上存在明显差异[8]。

16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亦称“一滴血”检查)郭广会等以南京康氏公司生产的超高倍镜显微诊断仪(MDI)采取小手指末端血,制成活血片与干血片,发现亚健康者与健康人群,在血液细胞学标准及其有形成分的改变及干血片整体动态平衡、氧毒素的足迹及形态、大小分布及内含物等特征存在统计学差异[9]。

17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THMMDI在MDI基础上将放大倍数提高20000倍,增加了病原体以及细胞学的检查。钱锦康等对86名志愿者采小指尖血制成血涂片进行检测,所得结果与临床检测结果比较,发现其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0%,能基本暴露出临床体检中发现的阳性现象[10]。

小结:望诊是较为直观的检查,医生经验的丰富直接影响诊断结果,但是通过客观、量化的现代化设备,大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面诊和舌诊较为简单易行,是中医特色诊断的直接体现,故投入临床的使用率较高;而一滴血、微量元素检查虽为有创检查,但理化检查直接分析体内异常变化,准确率较高。红外热图可视化在临床使用意义也较大,例如颈椎病的早期发现,但和面诊对信息采集的照度和色温有较高要求一样[11],红外热图也对摄像环境湿度、温度、空间等也有要求。有望今后在进一步提高望诊的准确率及推广率时,标准化望诊信息采集环境[12]。

2闻诊

21口臭仪Halimeter生产的口臭仪,通过对从口腔或鼻腔散发出来的难闻的气味中的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sulphur compounds,VSC)分子进行检测,VSC≥125 ppb 即表示存在口臭。杜泽园等人对125例纳入者进行口臭仪和传统闻诊测试,口臭仪在口臭的检出率上低于传统闻诊,但在操作方法上避免了医患双方的尴尬[13]。

22中医闻诊采集系统“中医闻诊采集系统”经小波包变换结合近似熵的非线性方法分析处理各组声音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得到分类结果,为研究最基本的中医虚实证候提供更客观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陈春凤等对308例受试者研究发现,正常与非健康、实证与虚证、气虚与阴虚各组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较高水平[14]。王忆勤等用此系统对81例慢性咽炎患者采集和分析声音信号,发现慢性咽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语音信号在不同频段上的能量特征具有区别[15]。

小结:嗅诊主要对排除气体中的各成分进行检测和判读,而声诊则运用现代声学技术和传统的声诊理论,客观量化声音,减少了因为听力异常、环境干扰等对判读结果的偏倚。声诊在辨识体质阴阳虚实方面的临床诊断有客观的发展前景,且因为对音频音调的分析判读使其在耳鼻喉领域亦有价值[16]。

3问诊

31中医心系问诊采集系统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实验室里运用量表法及计算机,对中医心系问诊症状采集的规范进行尝试性研究,研制出中医心系问诊量表,经统计学考核,基本达到研制目的,并在量表制作的基础上,制作出中医心系问诊采集系统,即在寒热、汗、头身胸腹、饮食口味、二便、睡眠、情绪、妇女等8个维度中,最终筛选出66个症状变量[17]。刘国萍等已将此系统应用于中医心系病证临床采集工作,已采集病例3000余例[18]。

小结:各类问诊量表可使问诊客观化、量化,但使问诊系统化、规范化能更有效地、熟练地收集病人的信息,这也是目前问诊研究的方向[19]。且因为问诊的多维化,故目前针对各个方向或者系统的研究有限,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确立一套完整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的中医问诊的程序和规范[20]。

4切诊

41脉象数字化分析仪上海中医药大学采集ZBOX-I型脉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2113例受试者寸口关部脉象,取7个压力段,最佳取脉压力段采集时间为60 s,其余压力段采集时间为10 s,选择最佳压力脉图备作脉图参数分析平、弦、滑及弦滑脉脉图,根据血液动力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压力脉图计算四种脉象对应的脉搏波波速(PWV)、反射因子(Rf),并进行比较[21]。

42脉搏传感器检测兰州理工大学利用HK-2000C集成化数字脉搏传感器,在人体左桡动脉采集脉搏信号,通过对脉象信号的分析来识别亚健康状态。但该研究的样本数目有限,对脉象特征参数的提取上尚不完善,尽管该研究对亚健康的诊、治评估可以提供客观依据,但运用于临床还有一定差距,以期提取更好的区别亚健康和健康状态的特征参数[22]。

43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赵兰平用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亚健康人群的脉动压力信息,从位、数、形、势四个属性对脉象进行研究,对获得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亚健康状态人群Pop、HR、CV、HB等特征量与健康组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亚健康状态人群脉图多呈弦紧状态[23]。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以标准胸前单极导联方式和脉搏信号通过血氧探头,采集脉搏功率谱峰值和脉搏传输时间,并作为特征参数。脉搏功率谱上的第一主峰的频率f1 反映心脏的搏动频率,因此提取脉搏功率谱第一主峰的峰值作为特征参数。而脉搏波传导时间,则通过测量心电图上R波与到达手指脉搏的脉搏波的时间差来确定[24]。

小结:腹部切诊即腹诊亦属切诊的一部分[25]。目前尤其对脉象的客观研究较为丰富,将脉象的形、态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直观结果,便于进行特征化统计归纳。

5讨论与结论

关于亚健康状态评测的方法还只是局限在量表评估和仪器评估阶段,至今也没有一种公认的评测方法。而现存的各项生化等辅助检查存在成本高,诊断过程相对复杂,且限制结果判读的准确率。但辅助检查是诊断过程中的一种检测手段,使诊断更加客观、量化并规范。临床上可采用主观指标与客观检测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亚健康状态,其研究价值在于可为亚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陆萍,林坤辉,周昌乐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医面诊证素辨证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9):2655~2657

[2]李福凤,李国正,周瑞基于PLS_LDA的中医面诊光泽识别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6):977~981

[3]李洪娟,沙莎,李婷婷面部红外成像诊法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7):787~790

[4]西原辰一,史载祥,酒谷薰健康人舌诊及面部望诊的可视光组织氧监测研究[J].中医研究,2009,22(11):18~21

[5]黄东华舌下络脉望诊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2006

[6]李顺月,张栋,宋晓晶,等中医"未病"诊断的初步研究-背部肌肉疲劳的红外热像图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6):535~536

[7]王佳佳,王天芳,王龄,等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虹膜表现特点的探索性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79~82

[8]范海宁微循环检测在亚健康诊治中的意义[J].海南医学,200718(6)145~146

[9]郭广会,徐莉,王雪梅MDI量化分析矿泉浴对飞行人员亚健康的调节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9):769~770

[10]彭娜亚健康诊断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324~1326

[11]宫爱民,邸丹中医望诊标准环境的选择与测量[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29~2030

[12]张成明红外热成像技术指导针灸干预亚健康临床的环境标准基础研究[J].泸州医学院,2010

[13]杜泽园,陈礼云口臭患者应用口臭仪与闻诊诊断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护理学报,2006,13(3):36~37

[14]qinWang,Jian-junYanC-fY-i,Application of voice signal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J].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2010,8(10):944~948

[15]董伟,陈春凤慢性咽炎患者中医声诊语音信号特征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2):202~204

[16]莫新民,张义胜,张建丽中医声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54~56

[17]刘国萍,董英中医心系问诊采集系统初步研制及评价[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20~24

[18]刘国萍,许朝霞中医问诊规范化研究的难点[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191~1193

[19]刘国萍,王忆勤中医问诊理论的源流及发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21~23

[20]唐利龙,王天芳中医问诊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71~74

[21]燕海霞,郭睿中医常见脉象脉图特征分析及识别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5(12):2295~2298

[22]张爱华,杨凤霞,王润东基于脉象信号的亚健康状态的识别[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32(6):82~84

[23]赵兰平,李海燕,朱庆文等亚健康状态数字化脉诊属性特征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3):197~198

[24]王琦,张爱华心电脉搏信息融合在亚健康状态识别中的应用[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26(6):1181~1185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 MRI; 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083-03

doi:10.14033/ki.cfmr.2015.07.04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主要因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所导致[1]。该病可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多有眩晕症状,虽临床症状发生短暂,但因反复性较强,因此严重干扰患者生活。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引发脑干缺血、小脑缺血,危险性较高[2-3]。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意义重大,可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条件。目前,临床上诊断方法多样。在此次调查中,笔者所在医院将主要对TCD诊断法、MRI诊断法及MRA诊断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0~66岁,平均(59.8±2.4)岁。病程为10 d~8个月,平均(5.5±1.1)个月。

1.2 方法

1.2.1 TCD诊断 TCD诊断中,主要诊断仪器为德国DOPPKer-Box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具体诊断方法为:调节仪器探头脉冲为2 MHz,经枕窗对患者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椎动脉舒张期及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等指标进行监测。若出现下述情况则代表诊断异常:(1)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在75 cm/s以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在90 cm/s以上;(2)平均血流速度在25 cm/s以下。

1.2.2 MRI诊断 MRI诊断中,主要诊断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0.2TMRI扫描器,具体诊断方法如下:MRI平扫SE序列。当出现下述情况则代表诊断异常:(1)无法显形;(2)管腔内狭窄,顺行血流消失;(3)椎动脉直径超出正常椎动脉1/3;(4)颈段的椎动脉血管有两个或以上的螺旋状弯曲。

1.2.3 MRA诊断 MRA诊断中,仪器与MRI诊断仪器相同,具体诊断方法如下:MRA平扫GRE序列,诊断异常情况与MRI诊断相同。

2 结果

2.1 TCD诊断结果

25例患者中,TCD诊断异常患者共22例,其诊断检出率为88%。患者诊断异常情况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患者8例,基底动脉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患者6例,脑部动脉硬化患者5例,血管狭窄患者2例,血管痉挛患者1例。

2.2 MRI诊断结果

25例患者中,MRI诊断异常患者共11例,其诊断检出率为44%。患者诊断异常情况为:脑干腔隙性梗死患者4例,脑干缺血性改变患者7例。

2.3 MRA诊断结果

25例患者中,MRA诊断异常患者16例,其诊断检出率为64%。患者诊断异常情况为:左侧椎动脉局部狭窄患者3例,右侧椎动脉局部狭窄患者2例,椎动脉明显变细患者1例,双侧椎动脉扭曲患者1例,基底动脉近端局部狭窄患者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患者2例,大脑后动脉完全闭塞不显影患者3例,双侧椎动脉多发性局部狭窄患者2例。

2.4 上述三种诊断方法比较

由上述结果可知,TCD诊断法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MRA,MRI诊断法的检出率最低。笔者所在医院对MRA主要诊断方向及作用进行总结归纳,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体系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向小脑、脑干及大脑半球后部进行供血,其在脑供血系统中具有占有重要地位[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主要临床症状为眩晕,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得病症恶化,发展为椎-基底动脉血栓,提高患者的病死率[5]。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TCD、MRI及MRA等诊断技术发展迅速,为椎-基底动脉功血不足患者送来福音,此类诊断方便操作方便,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6]。而在TCD、MRI及MRA诊断方法中,TCD方法应用较为广泛。TCD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它可排除动脉自身病变以外的致供血异常因素,降低临床误诊几率[7]。但TCD诊断法特异性较差,且其诊断结果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上不能完全依靠TCD诊断法进行诊断,而需与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结合,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MRA诊断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RA诊断法可对脑部动脉的整体状况进行显示,不论是脑部动脉发生曲折、受压迫或梗阻,MRA诊断法均可效诊断出,操作简单方便[8]。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诊断法而言,MRA具有操作简单等特点。MRA诊断中不需要使用对比剂,也无需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较CT诊断而言,MRA无放射性伤害。与此同时,还可对患者的颈椎及颅脑MRI进行同时诊断,进而获得更多的临床诊断资料。此外,对患者进行MRA诊断后,可以通过各个角度对诊断结果进行血管影像重构,虽MRA诊断法无法对椎-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精准判断,但对于出现严重阻塞性病变的患者,通过TCD联合MRA诊断可替代椎动脉造影检查[9]。该种联合法临床优势显著,具体包括:(1)可对血流量及血流速度进行直观的显示;(2)可反映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血流速度所受到的影响;(3)可反映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需要强调的是,MRA作为重构血管影像的一种方法,其图像品质将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移动伪影、参数的设定、重构自身的局限以及血管的走向等[10]。在此次调查中,MRA诊断法的检出率为64%。另有9例患者未被检出,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患者存在先天缺陷相关,需通过其他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与TCD检测率相比而言,该两种方法还是具有较高一致性的。同时,由诊断结果可知,MRA诊断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此次诊断中,MRI的检出率最低。但MRI诊断也存在许多优点,如分辨率高、无骨性伪影重叠干扰等。通常情况下,其在早期时间即可对小脑、脑干及大后部腔隙梗塞病灶进行诊断。同时还可多层次的显示出颈椎继发性病变和退行性变化,并与多种信息相结合,进而使得医护人员对原始图像充分了解。此次调查的25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被诊断出异常,检出率为44%。且主要包括脑干腔隙性梗死患者4例,脑干缺血性改变患者7例。但若将其与MRA诊断法相结合,则可得到更多的血管本身信息状态,并对血管周围的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对椎-基底动脉供血诊断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综上所述,TCD、MRI、MRA诊断法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都具有其深刻的价值,但每一种单独诊断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要想提高对椎-基底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则可将上述诊断方法相结合,进而提高诊断检出率及其特异性。从多个角度向医护人员展示患者的病程情况,让医护人员可以从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管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方面让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了解,为其后期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方俊标,李楚池,胡创武,等.经颅多普勒,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12):72-73.

[2]牛春梅.经颅多普勒(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脑血管病的病因诊断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3):101-102.

[3]张家琼,成祥林,汪华,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6(5):24-25,27.

[4]于秀云.超声诊断对发作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127.

[5]韩峰.探讨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8(1):265-266.

[6]王炜.MRI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13):255,261.

[7]陆敬民,刘金有,唐广山,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磁共振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4(3):1269-1271.

[8]邵永,李晓光.MRI与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2):22-23.

[9]谌阳,黄洪磊,刘振华,等.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1):314-315.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第5篇

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 要】舌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也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为舌诊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掌握舌诊理论,准确应用于临床,本文初步总结了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舌诊的论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这部著作中舌诊的特点。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舌诊;特点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充分体现中医诊法特色的内容之一。《临证验舌法》云:“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无证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唯有舌可验。”舌诊作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回顾舌诊理论的发展史,历代医家为舌诊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张仲景,我国东汉的著名医家,他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功不可灭,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舌诊的论述,继承了《内经》舌诊的经验,但在其基础上,又有了创新与发挥。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中记载的有关舌诊的条文加以分析,舌诊的特点可概括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内容的丰富

1.1 首次提出“舌青”,增加了舌色的内容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有瘀血。”此处首次提出“舌青”(即现在称“青舌”),同时指出,舌青是辨别瘀血的一个指征。

1.2 首创“舌苔”概念,丰富了舌诊的内容《内经》中提到的“舌上黄”、“ 舌焦”等舌象,毫无疑义是指舌苔的变化,但就舌苔的概念而言,《内经》中对舌苔的记载比较模糊,张仲景则最早使用了“舌胎”(即现在称“舌苔”)一词[1]。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29 条云:“何为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此外,《伤寒论》221 条, 230 条等条文中均可见到。

1.3 重视舌苔变化,有益于舌诊的成熟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1条云:“阳明病……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怅,舌上胎者,桅子豉汤主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2 条云:“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两条文指出,同为阳明病,一为热邪留扰胸膈,一为热甚伤津,反映在舌苔上,一润一燥,证理自明[2]。

2 临床运用的发挥

2.1 运用范围的扩展

张仲景发展了《内经》外感病中的舌诊内容,他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就有三经涉及舌诊;在内伤杂病方面,四十多种疾病中就有十四种疾病运用过舌诊进行辨证,而且总结了一定的规律。如观察三阳病及六腑疾病,重在察舌苔的变化;对三阴病及五脏病变,则特别注意观察舌质的形态[3]。据统计,《伤寒论》全文论及舌诊者共有二十三条,病证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少阴、三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等[4]。

2.2 临证诊疗的依据

2.2.1 通过舌象推寻病因

如《金匮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此舌黄是湿热积滞的征象,也是腹满的可下指征。

2.2.2 通过舌象阐述病机

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云:“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此条文阐述了湿病误下变证的病机乃是寒湿在上,阳郁不能升腾之故。《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风邪中脏,脏气不能滋养舌体,故舌体虚用而难言[5]。

2.2.3 通过舌象确立治则

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30条云:“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此外,《伤寒论》189 条、230 条等许多条文均有论述。

3 总结

就舌诊而言,《伤寒杂病论》继承了《内经》及各前辈对舌诊的认识,然与《内经》相比,虽然论及的舌诊条文并不多,但却又大大丰富了《内经》的舌诊内容,如《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舌青”,增加了舌色的内容;明确提出“舌苔”概念,丰富了舌诊的内容;重视舌苔的变化,有益于舌诊的成熟。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原文可知,其论述的舌诊内容大大扩展了舌诊理论与临床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张仲景重视舌象改变的同时,又重视四诊合参,临证中运用自如、不拘一格,为后世舌诊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居里, 严惠芳, 刘诤, 马永强. 张仲景舌诊临证辨证特色诊释[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73.

[2] 杨俊. 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75.

[3] 马居里, 严惠芳, 刘诤, 马永强. 张仲景舌诊临证辨证特色诠释[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73.

[4] 张华军, 何丽, 郭盛, 常学辉.《伤寒论》舌诊法浅议[J]. 国医论坛,2000,15(4):2-3.

[5] 杨俊. 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J].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