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范文第1篇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 ;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范文第2篇

《病理生理学》涉及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难教”、“难学”、“难考”的课程。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目前《病理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框架一直保持20年前甚至25年前的状态,长期以来并没有太大变化,明显滞后于我国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医学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2)长久以来,病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为主,忽略了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3)在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极易形成依赖性的思维方式,使之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失去学习此课程的兴趣及动力;(4)缺乏实践、互动环节,造成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培养目标,教研组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2调整培养方案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国重点医学院校本科培养计划中,一般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这学期的学生刚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如本门课所要用到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对这些的基础知识仍较熟悉,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相对容易;另外主讲教师可以减少在讲授过程中对以上所学知识的回顾,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这样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弊端:这个时期学生还未接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具体疾病及其相关知识非常陌生,甚至一无所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困难,很多知识点不能理解,这也是学生感觉《病理生理学》非常难学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在培养计划制定上进行了创新性变化: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起将《病理生理学》的课程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经过3年教学实践,通过随机对临床医学专业570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结果表明:有一半以上学生表示在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同时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理解本课程中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发病机制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并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认识到了学习《病理生理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显然,对培养计划的调整是适应该课程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及学习规律的,增加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改革教学内容

3.1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有机融合

由于《病理生理学》涉及内容多、纵向内容深、外延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突出和强调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与融合,这样可使各课程之间不再是离散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对各专业课学习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不同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病理生理学》在临床上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明确地表明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也发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更容易带着问题来理解本课程,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

3.2与临床专业知识密切联系

《病理生理学》内容非常丰富,单纯依靠60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是无法全面讲解所有基本病理过程的,更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完全掌握全部的知识点。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整合,将理论课教学与临床病例密切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每个基本病理过程的讲授过程是与临床病例分析同步的,每个系统病理教学过程是与病例讨论同时进行的,让学生感到知识点不再枯燥难懂,而是愿意跟着授课教师一起分析每一个临床病例,从临床病例中学习本课程的知识点,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方法探索

4.1PBL教学法的应用

临床医学生今后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要求对其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培养,因此学习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这也是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是非常被动的学习模式,记笔记、看笔记、背笔记是传统医学生的学习三部曲。但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所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落伍。需要结合《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对于基本概念和机制的学习以老师引导为主,但也必须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从问题中学习知识。PBL教学法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从本质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引导学生以《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围绕临床病例应用所学理论展开对病例的讨论,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自发学习转化为自觉学习,最终具备终身自觉学习的能力,为生存和职业生涯打下基础。实践结果表明,PBL教学法不仅转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较好的根基,这种教学方法也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同。

4.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方剂学;兼职教学;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93-02

近20年来,笔者兼职从事中医教学,颇多心得,兹将《方剂学》之教学体会,略作概述。

1 主授理论兼顾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理论是指导实践和事业成功之本,但仅有理论,缺少实践,成天读死书,此举仅能是应付考试,以后奔赴临床面临复杂纷繁的各种病例,可能难以对付,或束手无策。故而笔者在教学中,常联系学过的内容,出示一些简要病案,请他们辨证诊断、处方。与此同时,择期带他们上医院或分别利用节休日来医院实习,针对不同病人,对照书本理论,进行处方用药,“百闻不如一见”,典型病例通过临床观察、诊疗,印象深刻。

2 温习基础贯彻临床

方剂,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唯方剂而方剂,使其基础与临床脱节或割裂开来,应瞻前顾后,前后贯通。如讲补中益气汤,为治疗气虚下陷的方子,首先讲气的功用(或请同学们回答)有五: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等。气虚之因,多为脾气虚弱,脾主运化,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中央,灌溉四旁”、“土(脾)能生万物”,脾气旺则诸脏荣。临床多科疾病如胃下垂、肝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均与气虚失摄、清阳下陷有关,此亦中医的“异病同治”之理。如此前后贯通所学课程,使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收效较好。

3 先中后西中西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作为基层医生,更应注重全科医学。在重点讲述中医药的同时,与西医药结合起来讲解。实际上,现代的西医,无论大小医院,大多医生能自觉不自觉地学一些中医药方剂知识等,如外科医生,常用保守疗法,运用中药大小承气汤治肠梗阻,大柴胡汤治胆囊炎或胰腺炎,大黄牡丹皮汤治阑尾炎;妇科医生能用桃红四物汤治妇女月经不调,生化汤治产后恶露不净,桂枝茯苓丸治疗输卵管炎症水肿、阻塞,还会用宫外孕方、保胎方等。西医能将中医有用的东西抄在本子上,能做到为我所用,亦甚有益。而中医更义不容辞,不可忽视。如将中医辛温解表剂(麻黄汤、九味羌活汤等)比拟西药发汗剂(APC)、解热镇痛或祛风湿剂(阿斯匹林、安乃近等);保和丸比拟酵母片(食母生)之助消化药;补气药有白蛋白、氨基酸样作用,补血药、滋阴药有代血浆样功能;清热、降火、解毒、凉血药多能抗菌、消炎、抗病毒;活血、祛瘀药亦能软化血管、降血黏度。绝大多数中药均能调节全身的分泌机能,并无多大毒副作用,此乃中医药之精华、特色,确与西药有着明显不同之处。

4 继承传统倡导创新

传统古方收入《方剂学》中,大多实用有效,历久不衰。必须扎实学习,认真继承。但作为现代医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扬创新,师古而不泥古,才能有所作为。没有创新是没有出路的。讲课中,结合现代医药不断更新换代等特点,进行串讲,如针剂青霉素衍生有氨苄青霉素,先锋(头孢菌素)由第一代至第二、第三代;片剂阿斯匹林作用为解热镇痛等,但现多用于软化血管、预防小中风;硝苯地平(心痛定)本为治疗心绞痛而发明,现却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诸病。如此老药新用,开拓创新,中医药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功效与主治,岂有不敢超越雷池半步之理?带教之中针对某方剂结合临床与现代之研究,同样贯穿其中。另提一些问题请同学们联想,有待今后探索:将中医的补益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与解毒或活血药等联合应用,能否在治疗恶性肿瘤、艾滋病等方面有一个突破。“不怕起点低,就怕人不为”,“验方数味,气死名医”。如能实现,一定能拿到诺贝尔奖。从现在起,就要有点异想天开、勇于创新精神。

5 全面理解重点牢记

“学好方剂,能当半个中医”。20余年的临床实践,切身体会到,没有学好(掌握)中医基本功,临证中的确难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门诊开方,某病需用某方某药,大脑空白,束手无策;如若取书找方,面临病人,十分尴尬;病人或同行提出医学问题,一知半解或一问三不知。能当好医生吗?当然只是医务界平庸之辈,不仅误了自己,还会耽误病人。所以,带教之中,笔者的要求是:灵活学习,重点掌握,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重点牢记;对于常用、实用方剂,一定要死记硬背,熟记于心。仅凭印象,过时即忘;今日熟记,一生受益。“熟背方剂二百首,不会开方也会开”。熟能生巧。学生时代不牢记基本条文,将来走出社会,随着年龄的增大,工作生活的复杂性,再想静下心来系统学习、记诵较多新内容,就有觉力不从心、感到困难了。

6 阐述重点分清主次

书本上的课文,不少内容看起采是理论一大套,讲得头头是道,但实际在临床上难以派上用场,指导意义不大。如《方剂学》行气剂中主方“越鞠丸”,为治疗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方子,其中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活血祛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等。其实,人体之郁证,总不外气郁为患,岂有如此之湿郁、食郁?还如半夏厚朴汤,是为治疗梅核气“咽中如有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方子。有是证,用是药,临床诊断并不难,但有的放矢用上此方,很难取效。究其因,此疾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慢性咽炎范畴,与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遗传及饮食辛辣烟酒等有关,中医多属虚火上炎之证候。而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苏叶、茯苓、生姜)乃一派温燥耗津之品,若一概用之,恰为相反,岂不火上添油!对于素有痰湿,肝郁气滞之证,可以收效。中医重在辨证,决非辨病。

相反,方剂中某些附方较主方有效而常用,如解表剂中麻黄汤与三拗汤,人参败毒散与荆防败毒散等,后者(附方)常用于前者(主方),故作重点讲解;某些章节临床运用极少,因而概略而过或免讲,请同学们自习即可。

7 精选名方自编歌诀

熟记方剂,不以歌诀形式来吟唱是很难完全背诵下来。自汪刃庵的《医方集解》、《汤头歌诀》至现今的《方剂学》,其中的歌诀多为“七言律”。尽管许多还久诵不衰,但诸多口诀与现代生活节奏及入门学医不相适应。所以,每一章节、每首方剂,除了药名以外,能减则尽量减去,自编或精选诸医家以精谌实用、爽爽上口、易诵易记之方歌,如六味地黄丸:熟山山,苓泽丹;左归丸:左归熟山山,牛鹿枸菟与龟板;右归丸:右归熟山山,杜鹿枸菟附桂当;三仁汤:三仁爬竹竿。补通滑夏来;龟鹿二仙膏,枸杞人参熬等。又如大承

气汤加减变化的四承气,方歌如: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效力强,阳明腑实痞满坚,泻下通便此方良。去硝名为小承气,调胃承气草硝黄,还有复方大承气,再加甘草芍菔桃。此八句,将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功效及主治病证均概括其中,还将小承气汤,谓胃承气汤和复方大承气汤的方名与药物组成等均予概述,扼要明了,一览无遗。

8 简要概括提纲挈领

笔者的讲课方式为:主释重点,系统归纳,重点部分书写上黑板,要求学生作好笔记。

每一首方剂不一定按教材常规讲解,依次为:①方名;②方歌(包括药物组成);③方解(以列表形式);④功用;⑤主治(中医主证);⑥主病(包括现代医学疾病);⑦临症加减;⑧方与方比较;⑨注意事项(特殊方剂、人命关天、马虎不得)。

临证化裁: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地黄丸,功用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加枸杞、,为杞菊地黄丸,功用滋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功用敛肺纳肾,主治肺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为都气丸,功用纳气滋肾,主治肾虚咳喘证;六味地黄丸加白蒺藜等,为明目地黄丸,功用滋水涵木,主治虚火上炎证。

9 横向联系纵向比较

每章每节分门别类讲完后,再进行系统复习,纵向比较,首先由同学们在作业或复习中解答。如:以数字命名的方剂:一贯煎、独参汤,二妙散、二至丸、二陈汤,三仁汤、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四逆散、四逆汤、四君子汤,五苓散、五仁丸、五味消毒饮,六一散、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七厘散、七味白术散、七宝美髯丹,八正散、八珍汤、八味肾气丸,九仙散、九痛丸、九味羌活汤,十灰散、十枣汤、十全大补丸等:两味药组成的方剂有:当归补血汤、金铃子散、失笑散、六一散、左金丸、枳术丸、香连丸、香附丸、二至丸、缩泉丸、水陆二仙丹等;专方主治专病的有:香薷饮主治夏天感冒,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如腮腺炎),十枣汤主治悬饮(胸腔积液),麻仁丸主治便秘,牡蛎散主治多汗症,四妙勇安汤主治脱疽(脉管炎),阳和汤主治阴疽(慢性疮疡)等;特定法用特定方:如增水行舟法用增液承气汤,逆流挽舟法用败毒散,引火归源法用交泰丸,急下存阴法或釜底抽薪法,用大承气汤,甘温除热法用朴中益气汤,培土生金法用参苓白术散等。上述并非全为中医药方剂学基本知识,亦乃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也。融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讲学方法,使学生缺课一次即感到遗憾。

10 诠释方药识别方意

每一味中药尤其是特殊性药物在方剂中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明了:试举《方剂学》中哪些方中有防风,各自作用如何?升麻或柴胡在补中益气汤、普济消毒饮、济川煎、升麻葛根汤、逍遥散、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中各自的功用如何?麻杏石甘汤与麻杏苡甘汤、九味羌活汤与羌活胜湿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大黄附子细辛汤各自的功用及主治证有何不同?归脾丸中用木香、十枣汤中用大枣、桂枝汤中桂枝与白芍、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玉屏风散中黄芪与防风等药配伍意义是什么?当归补血汤、当归六黄汤、归脾汤、牡蛎散、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各用多少克?若无如此复习题,进行问卷考试,可能就有难度了。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质量;理论与实验;病理与临床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9-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迈进了人才竞争的高速发展时代。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说到底,人才的竞争就是所具备的素质的竞争。温总理提出要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

一、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高校的医学教育肩负新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使命。既要注重提高人才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同时还要造就高医学技能,具有较广知识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素质教育第一线的各环节中提高教学质量。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涉及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形态改变与转归。连接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两大医学板块,以多门基础医学学科为基础,同时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理论常识。病理学课程目前是部级精品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乎能否将医学生培养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病理学内容丰富繁杂,逻辑性差,但也有很强的理论、实践性。医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好像比较难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跟不上,就会出现厌学情绪。笔者在多年的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摸索探究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和病理学课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手段。经过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激发学生病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兴趣,对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成功尝试

1.将实验课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病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笔者在教学中,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学期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注重理论课与实验课课时安排,将实验课穿插在教学课时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内容侧重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讲解学习,实验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能力。

将实验引入教学中,能够加深医学生对医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的基础知识。如,笔者在讲授《癌与肉瘤》时,对于基础概念先给学生明晰解释:癌——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肉瘤——间叶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虽然都称作恶性肿瘤,显微镜下组织形态差不多。但是不同点为发生肿瘤的起源组织、好发部位各异。在实验中,笔者精选标本切片,通过显微镜让学生自己观察形态与组织结构帮助理解两大概念,这样学生记忆也会深刻,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2.现场观摩尸体解剖。病理学是临床的重要基础,其病理变化决定着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尸体解剖观摩。如尸检,首先让学生课前掌握有关尸检的注意知识和事项,对于解剖需要安装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如何取材、在尸检的过程中,作为医生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给学生做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先在大脑中对人体各器官有个大致的直观概念。由于需要进行尸检的死者必定是非自然死亡,死因具有多样性。笔者首先让学生对死者的死因,做初步介绍,让学生得出初步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问题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对尸检细节的观察仔细度。笔者在进行尸检操作和讲解的同时,让学生做好详细的体表检查记录,从大小、状态、病变反面记录各脏器、系统病变的致死原因。

3.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病理切片实践。为了提高学生对病理变化重要性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为了丰富病理变化内容,将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笔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从事病理切片制作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的正确方法。熟悉处理有关组织的正确方法与合理步骤,掌握住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石蜡、切片——染色方法,找出哪些因素会影响切片质量。

在制作的过程中,笔者为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发展,给学生病例讨论的机会,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习惯和整体发散的思维方法,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出学生对病理学的探究兴趣。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笔者发现病例讨论能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但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病理学教学将现代化教学引入到教学中来,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助推之效。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学习生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病理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通过观察病变得出感性认识,加深基本理论和临床表现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病理学教师在授课中都会感到,抽象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由于文字性的描述与实物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讲解中,如果仅仅是描述性讲解,学生是理解不到位的。笔者在讲授中,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病理学《炎症白细胞渗出》一课时,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经过附壁、粘着、游出和趋化作用等阶段到达炎症灶,在局部发挥重要的防御作用。白细胞的渗出是将炎症细胞输送到炎症局部的特征。炎症反应防御环节,即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可吞噬和降解细菌、免疫复合物和坏死组织碎片。白细胞释放酶、化学介质和毒性自由基延长炎症过程。口述病理变化学生难理解趋化因子作用下做白细胞定向运动,笔者仅仅依托教材与病理学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多媒体制作成动态画面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白细胞渗出的全过程,学生看来一目了然,节省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学生在接受上很容易。

在病理形态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把微观的、静止的结构更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动态的病变过程。多媒体课件引入到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优化病理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单位的教学时间中,扩大病理学内容讲授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动集成特点,将抽象概念理论直观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减轻了教师的讲授任务,在理解上,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减轻,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不断拓展学生医学知识的学习思路。如在讲血栓形成、栓塞、肿瘤的转移、动脉粥样硬化等重点、难点内容,做成多媒体动画,教师根据课件去讲授,配以图示和语言讲解,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又能调动医学生病理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笔者多年病理学的教学改革实践看,上述方法均取得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探索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探讨摸索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以保证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医学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杨.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11-213.

中医基础理论全面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

Experienc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s i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fo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Ma Haiying Kong L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series of teaching reforms have been fulfilled, such as remediation of fundamental knowledge, teaching based “pict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self-culture,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comprehensive making.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words】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Teaching reformation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执行医嘱、附属于医疗转变为与医生共同完成医护任务、成为医生的合作者[1],而临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现代医学中也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除掌握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外,掌握与各种疾病治疗相关的基础知识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熟练灵活掌握是学生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可靠保证,在工作中不断理论联系实践,与临床治疗工作密切配合,从而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多为女学生,她们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但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力稍差,尚不完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同时要在教学法方面进行探讨,以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学科的知识。护理专业由于专业课程的规划,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时数较少,而实验课教学时数更是有限,这就使归属形态学科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听课不认真、学习不主动。针对以上特点,如何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就成了任课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本文就对护理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1.补习基础知识必不可少。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对形态学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尽管学时少,还是应该用1-2学时概括补习细胞形态、细胞器和功能及切片制备的知识,使学生熟悉细胞形态、细胞器和相关功能的概念,避免在后期知识的学习时有空中楼阁的感觉;同时让学生了解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学图片是如何经HE染色方法制备得出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发生。

2.以“图片”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组织学是形态学科,单纯的文字描述则显得枯燥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能够选择典型的组织学图片把相关的基本知识点概括地表达出来,既精练了教学内容,又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列出以前学过的图片,采取类似“看图说话”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和描述相应知识,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图像化想象与创新思维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特别是图像化的想象力,在大脑中构建一系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胚胎发育的动态图谱。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习和记忆这门学科的压力,而且有利于开启大脑的潜能,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2]。如果适当地加上趣味性的图片,学生即使记不住完整的语言描述,但对图片印象深刻,甚至多年后仍能记得相应知识的图片,这将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中,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课堂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组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但提供了以往挂图不可比拟的图片效果,而且可以运用动画制作动态地显示一些抽象的结构。但我们在本专业教学中也发现,单纯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而不进行板书,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记笔记的速度慢,由于忙于记笔记而来不及听课,结果一节课下来,只记下了一堆不懂的知识。本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多媒体课件上图多字少,大部分知识点用板书边讲边写,学生既能听讲课又能记全笔记,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应用恰当、形象的比喻与自做简易教具。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对抽象的二维图片或立体模式图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尽量举一些恰当的比喻和应用一些简单的自制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我们在讲述上皮组织的共同特征时,如果只对着一张单层扁平上皮图片或其它类型上皮图片讲解,学生不理解“细胞连接紧密,细胞多间质少”的真正含义。试把单层扁平上皮比喻为铺有多边形砖的人行道――砖平铺成单层,排列紧密,而且砖多、砖之间的物质少。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了。再如讲肝小叶的立体形态时,学生不理解“肝小叶为多面体形,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轴,像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我们就用粉笔盒做成一个多面棱柱体,一只粉笔做中央静脉,再用笔在横断面上画上放射状排列的肝细胞,使学生一目了然。

5.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功能与临床医疗和临床护理相结合。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枯燥的形态学知识的讲述通常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把形态与功能、功能与临床医疗及临床护理结合起来,对于刚刚接触医学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引导和启发。这个时期的学生只懵懵懂懂地知道一些医学知识和医学术语,尤其渴望知道某些疾病的症状、治疗和护理。比如在讲解胰岛时,我们可以先讲糖尿病的症状,进而引出病因,进一步简单介绍其治疗和护理原则,从而让学生牢固地记住胰岛的细胞组成和各种细胞的功能。

6.专业理论与常识知识及研究进展相结合。在胚胎学教学中,由于课时少,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述胚胎发育的形态演变过程。因此应该概括的讲解,而过于概括又很难将复杂的、逻辑性较强的知识讲述清楚。因此,本人的体会是对本专业的学生多讲常识知识、少讲理论。例如讲神经管发生时,只概括其形态演变即可,但若补充如何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等相关知识,就能大大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7.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地自主学习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平时不认真理解知识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应该注重平时的复习、提问和测验,并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反复强调重点知识,不但能巩固记忆,也能提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提高,创建新型国际化护理理念,适应新型护理模式已势在必行。这就对护理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的挑战[3]。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微观结构抽象、微细结构复杂、专业词汇丰富,其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难于理解和记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属非临床医疗专业专科,基础医学课程在本专业的教学时数少,如何使非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基础医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如何有的放矢、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适应现展的需要,更高效率地培养临床护理工作者,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惠兰.试论临床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