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功能定位 金融景气指数 金融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定位的层次性

笔者认为,金融中心从功能定位上也应该区分为几种层次:一是全能型的金融中心;二是功能复合型金融中心;三是单一功能型金融中心。因为金融中心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如交易结算服务,融资服务,薄记服务。此外,在金融自由化前提下,金融中心主要交易产品的价格形成将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并通过金融资源的流动带动其它物质资源的重新组合,因而从具体功能上也应该可以区分为交易型金融中心、融资型金融中心、薄记型金融中心。如果这些具体功能有一个或者两者是复合的,则称为复合型、功能型金融中心,否则称之为单一功能型金融中心。

全能型的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等世界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其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交易、结算服务,也提供多样化的融资和投资渠道,其市场体系相对完善,既有基础性金融产品市场,也有衍生性金融产品市场,既有交易性的金融市场,如外汇交易市场,也有融资性的金融市场,如证券市场,且市场体系多元化,既有一级市场,也有二级、三级市场。同时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既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也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期货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市场细分和多样化的产品结构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从服务的范围上看,其既服务国内客户,也服务国外客户。这种金融中心,既可以满足支持具体产业发展的融资服务,也可以满足投资、防范风险、交易便利等多样化的服务,并且可以通过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不断满足新生的金融需求。

从金融辐射区域和影响度而言,全能型金融中心对全球资源的配置都产生重要影响,就是因为全能型金融中心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的利率与汇率水平、股票价格指数、债券价格指数以及各种衍生品价格指数都将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机制影响到其它市场的相关金融产品价格形成,并再而影响到资源的全球配置与流动。因而,金融中心还具有引导资源配置和形成金融信息的功能(见图1)。

笔者认为,上海可以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全能型金融中心,北京可以建设成为资金结算中心、金融信息处理和政策制定中心、银行批发业务中心,并发挥对环渤海经济圈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功能。而深圳则应该利用其与香港邻近的优势发展成为珠三角的区域金融中心。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目前上海基本已经成为我国的融资中心,对长三角的金融辐射功能也在逐步增强,因此,上海目前应该更加注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金融中心创新能力的提高。如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力争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国票据交易中心。尽管上海期货交易所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一些产品也发挥着国际定价中心的作用,但目前还没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联动效应还不明显,因此上海必须不断强化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地位,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统一的债券交易市场,使债券价格成为反映国家货币政策的工具;在外汇交易中心的建设上,要让外汇交易中心成为真正的外汇卖买市场,而不是银行平衡头寸的市场,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境内外币清算系统的建立与发展;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特别是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建设区域性再保险中心;与此同时,建成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

在金融产品创新上,上海应该依托现有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石油期货、个人黄金买卖、黄金期货、市政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创新,推动银证、银保等交叉业务创新和网上金融业务创新。目前,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已经上市交易,国债的开放式回购已经展开,股票的权证交易已经展开。

建议上海建立自己的金融景气指数体系,通过金融景气指数的变化来指导金融中心的建设和风险控制与防范。其意义如下:

了解上海金融业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态势,预测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为宏观决策提供参照。我们通常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来衡量金融业的发展,但这一指标缺乏稳定性,很容易受单一因素波动的影响,不能对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态势作出综合反应,特别是金融市场化进展和金融深化程度得不到体现。而金融深化程度是社会资源流动性大小的重要标志,折现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难易程度。因而用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这一指标是无法反映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真实水平的。

建立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为金融景气指数是一个综合、动态的指标体系,不仅反映金融规模水平,也反映金融效率水平和金融安全程度,不同金融市场根据其在金融业中的相应地位和发育完善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权重,而不是单一的简均,从而更为科学。重要的是,金融景气指数是一个动态、具有时间序列特征的指标体系,既有先行指标,也有一致指标,还有滞后指标,因此可以通过对金融业发展景气程度和与国民经济运行的相关变量,如GDP的增长水平、消费景气指数、企业信心指数等作相关性分析,找出当金融业的有关指标发生变化时,国民经济运行会有怎样的相关性变化,从而为宏观决策提供有力参照。同时,金融景气指数也可以为全社会其它行业提供可资借鉴的业务发展参数,通过和其他行业的景气指数进行横向比较,做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的参考。

有利于推进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并建立监测预测体系,可以及时跟踪上海市金融景气的运行情况,较为客观、精确、量化地反映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波动轨迹,分析制约上海市金融业发展的实质和内在因素,从而合理调剂和优化配置各种金融资源,为推进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某种参考。也通过与国外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找到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水平下上海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差距和优势,从而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推出金融指数是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上海市金融业的进一步规范与发展,也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减少其信息搜寻成本。景气指数本身就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景气度的高低变化本身就是金融市场运行的数量刻画,反映其运行与发展,从而可以透过数据信息的表面,发现上海金融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变化轨迹,也可以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金融各项指标对国民经济运行起到指导作用。建立金融景气指数,可以通过金融先行指标提前观测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全面掌握经济走势,为决策服务。可以通过建立季节因子曲线,将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剔除季节因素和不规则要素的指数曲线与该项指标的季节因子曲线作对比,从而观测到季节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景气指数的金融预警机制,保证金融运行安全,当金融运行态势出现拐点或峰值时,监测预警指标能及时地予以显示,从而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

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是:金融管理与结算中心,资金调度与支付结算中心以及金融批发业务中心。以银行业作为北京金融业发展的重点。目前北京集中的主要是一些金融管理机构以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成为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有自己的优势。银行资金清算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内部的资金清算,主要在各大银行总部进行;另一部分是银行之间的清算,主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进行,由于各大银行总部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都在北京,控制着全国约80%以上的银行资金,这些资金都要汇集到北京进行清算;银行间的资金清算则都通过央行来进行,而中国人民银行也在北京。同时,中国国债登记结算中心、中国证券期货登记结算中心也在北京。因而北京成为全国的资金调度与支付结算中心也是可能的。北京银行金融机构聚集程度比较高,可以大力发展银行批发业务,逐步成为批发业务中心。与上海相比,北京缺乏金融市场体系,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以环渤海地区为其金融腹地,促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首先成为环渤海地区区域金融中心,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规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逐步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从发展方向上看,北京应该着重发展银行业,利用信息优势和金融人才优势,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创新,特别是银监会出台银行间衍生产品管理规定后,银行间衍生产品交易取得了一定合法地位,应该尽快使北京成为中国银行业管理中心和政策性金融业务中心,成为中国银行间衍生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同时大力发展保险与信托业,吸引多种金融机构的聚集。

深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

珠三角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比较发达,高新技术企业比较多,再加上深圳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设立,深圳可以首先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和创业投资融资中心。深圳应该立足于珠三角,将金融中心定位于具体的产业支持型的金融中心,而不要过于追求金融中心功能的多元化。鉴于深圳目前金融资产规模比较小的劣势,深圳应该鼓励现有的金融机构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等多种手段发展壮大,最终实现金融企业的规模化经营。

深圳城市建设年代较晚,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接受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较快,因而深圳可以利用自己的这些优势争取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验区。目前在我国香港和国外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民币NDO和NDF交易,深圳可以利用我国香港开放人民币交易的优势,首先在人民币衍生交易结算业务上积累经验,取得先行优势。随着CEPA合作的深入,深圳可以成为与香港进行金融合作的中心,纳入到香港金融中心的资源循环体系中。

参考文献:

1.黄运成,杨再斌.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J].管理世界,2003(11)

2.杨再斌,黄运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及约束条件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1)

3.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张泽慧.国际金融中心指标评估方法及指标评价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5.程治中,杜春艳.论国际金融中心与“世界工厂”的融合性―兼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 1)

6.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J].财贸研究,2004(1)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银行业国际化;历程;影响

一、前言

作为开放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国际化,伴随着世界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和一体化,其步伐不断加快,通过利率、汇率、信贷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使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和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有时会影响到国内银行业甚至金融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且这种情况也容易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特点和对东道国的影响均与其所处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投资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本文从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阶段入手,就其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二、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主要进程

(一)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上,理论界一般将银行业国际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欧洲时代、近代的殖民地时代和现代银行业国际化阶段。

在早期的欧洲时代,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极为有限。在殖民地时代,虽然跨国银行伴随殖民统治的扩张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的银行业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因为殖民地国家已经丧失了国家,对外开放市场是被动的。全球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业国际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时期银行业国际化的发源地在西欧,其国际化进程较快,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其缘由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前提和两个基本条件。

两个主要前提是:其一,战后欧洲经济与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主要货币开始自由兑换等因素促成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使银行业国际化进程跃入了一个新台阶。其二,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以及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而实施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巨额的资金来源渠道。如规定利率上限的Q条例等政策使美元大量地流向欧洲,进一步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乃至扩展到以后的欧洲货币市场,并在欧洲形成了伦敦、苏黎士、卢森堡、巴黎等西欧离岸金融中心。由于这些中心所在国监管当局对外资银行活动的管理比较宽松,众多的外资银行纷纷进入这些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两个基本条件是:其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为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从20世纪60年开始,西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活跃,许多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不断涌现;进入80年代中期,金融创新达到高峰,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尤其是零售业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产品空间。票据发行便利(NoteIssuanceFacilities)、互换交易(Swap)、期权交易(Option)、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RateAgreements)这四大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创新产品的推出,为金融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并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被广泛使用的金融投资和避险工具,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1]其二,技术的进步为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计算机和电子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客观上为国际化银行的经营管理创新、降低经营成本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发展阶段

受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银行业的国际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并于90年代末达到高峰。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加快了对外开放市场的步伐,银行业国际化开始向其他地区扩散,其国际化重点区域转向环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大陆部分国家,传统的领先地区走向了以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带动银行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放松金融管制,极力推行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出现了快速的国际化,如中东欧、拉美、亚洲和非洲等一些国家。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大规模跨国并购成为银行业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形式。金融全球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国跨国银行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规模效应,通过扩大经营范围获得范围经济以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超级金融寡头”之间的跨国并购成为扩大银行规模的一条捷径。据2003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数据,世界前10家大银行中,有5家是自1995年以来通过跨国并购实现规模扩张的。[2]二是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朗化,带动了全球银行业不断走向全能化,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三)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为: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绩效日趋改善,各国银行市场呈现不断开放势头,且形式多样。据统计,2004年,54家国际大银行股权回报率在全球平均达到了11.5%的高水平。[3]开放程度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开放水平高低不一。开放方式上,东道国允许外资通过新建方式设立银行、允许外资银行参股本国银行、采取合资银行的方式。开放区域上,国际性银行分布广泛,在北美地区、外资银行控股比重较大;在欧洲地区,银行业国际化趋势突出,近年来欧元区内有很多银行通过跨国并购的形式来达到国际化的目的。另外,拉美国家外资银行的比重高,而东亚地区国际化速度较快。

三、现代银行业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主要影响

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分析,银行资本作为国际资本的一部分,其国际化的实现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流动速度和规模不断升级;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其数目不断增加,信用创造功能进一步扩大。所以,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和发展使各国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且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扩大,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的国际化以及金融立法、交易习惯、监管等方面,对东道国的金融、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影响面不但涉及行业本身,而且关系到一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影响其国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

(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东道国银行业的效率和稳定性

1.正面效用。从影响金融业宏观经营环境的角度分析,跨国银行以国际金融中心的母行作为依托,具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方便快捷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而目前多数发展中国家金融业较为落后,出于竞争等方面的需要而对外开放市场会促使东道国不断改变现有的金融环境,有利于促进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同时,为了适应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东道国采用国际通行的银行业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提高银行体系的信息披露及透明度,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有利于金融业的稳定。从银行业国际化的“示范效应”角度分析,伴随跨国银行的进入,新的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先进的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培育等机制,完善的业务制度也会相应进入东道国,有利于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推动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或提高。

2.负面效用。从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按照以梅森(EdwardMason)和贝恩(JoeBain)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思路,即“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所以国外银行进入后会通过竞争机制使东道国银行业在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进而使其效率改进或提高的同时,还会加剧市场的竞争形势,对银行业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外资银行会极力通过各种经营策略和手段来抢占市场份额,使国内银行原先受到保护的租金和特许权价值(FranchiseValue)受到侵蚀,其筹资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对业务的争夺也会更为激烈,导致业务规模萎缩,经营收入下降,间接对国内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冲击。Barajas,Steiner&Salazar(2000)、Clarke(2000)分别对哥伦比亚和阿根廷的外资银行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两个国家银行业国际化后,其原有的利润率水平很难再保持,利差下降,国内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大幅度上升,本国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4]

(二)影响货币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加大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

由于东道国市场准入、资本管制等条件的放松,伴随外资银行的进入,一方面,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会导致东道国的外汇储备同幅度增加,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所增加的外汇收入会相应地转化为本币供给的增加,进而加大货币量的调控难度。为了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客观上要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其他手段来进行大规模对冲和常规对冲操作,如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外汇储备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储备进行干预和投资与国内资金成本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等已成为当前问题的焦点。另一方面,外资银行进入后使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如在原有信贷规模的基础上国内信贷市场进一步扩大,会导致货币市场规模的扩张或结构变化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当东道国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或者经济预期不景气时,可能引起外资银行信贷业务的收缩或者资本外流,使国内货币市场萎缩,严重时还会危及国内银行业的稳定。国际清算银行统计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各成员银行的信贷总量较少了20%;John&Rankle(1993)、Mishkin(1999)证实: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剧东道国国内银行风险集中的趋势。[5]所以,如何测度并预防市场开放后对货币市场的影响以确保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客观上要求东道国对外资银行实施严格、有效的监管。

(三)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汇率风险加大

随着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银行业国际化会使国际资本的流动更为便利和快速,导致东道国外汇市场在流量和存量规模、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化,改变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市场预期因素增多,汇率确定难度增加,汇率风险增大,并通过利率-汇率机制的作用加大对该国金融、经济的影响程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还可能导致一国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尤其是在金融管制存在缺陷或进一步放松的情况下,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在增强金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同时,还会加大国内银行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使东道国金融、经济领域中的虚拟成分越来越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际资本的投机活动更为活跃,客观上为东道国的银行业埋下了系统风险的隐患。[6]这一点可以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得到验证。Weller(2001)通过对1973-1998年间27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数据的分析建立了一个“金融自由化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的传导机制,该机制显示银行业国际化后,会有大量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入到新兴市场国家,使汇率高估乃至产生货币危机,随着本国货币的高估,银行危机也随之而来,且发生的概率逐步增加,因而这些国家在银行业国际化后较有可能遭受银行危机冲击。[7]

(四)加大了资本市场与其他资金市场的联系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以后,尤其在东道国资本帐户不断开放的情况下,国际和国内资金可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业的信贷和证券等业务这一渠道流入或流出东道国资本市场,这样,东道国的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原本“被隔绝”的通道会被联系起来,尤其在银行业不断走向混业经营的形势下,情况更是如此。东道国在其内外均衡经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将会处于“三难冲突”的境界:资本的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和自主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Pierre-RichardAgenor(2001)的实证分析认为: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资本账户的开放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银行危机的爆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资本账户开放后,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且面临更多的道德风险,同时国际游资会大量涌入,会严重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8]所以说,如何把握好资本账户的开放速度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抉择。

四、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银行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国外银行的进入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带来竞争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对国内银行业形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借鉴、探索国际同业在国际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开放各国金融经济理论界、决策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当国内金融业尚不够发达且金融体制还不够健全时,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背景下推进银行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全局意识出发,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冒进,应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银行业国际化对国内金融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一是银行业国际化效应的发挥要受到东道国金融业内在的金融结构特征的制约,尤其会受到银行业初始竞争状态、金融制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第3篇

编者按:在国内商业银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国际化运营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将是实现银行各类战略目标的一条可选捷径。事实上2007年以来,国内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掀起了新一波的收购浪潮,在此之中显然也有许多战略亦或操作层面的东西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为此,本期特组织了一系列文章,力图通过展示各路专家的最新见解,抛砖引玉,为势必到来的更多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活动提供可能的智力支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也正加速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目标迈进,这种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进程蕴含着我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外资银行的“引进来”与我国银行的“走出去”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全景。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自身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日益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环境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选择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在有效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积极发展海外业务,主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在经济金融一体化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审时度势,科学地、积极稳妥地制定自身的海外并购战略,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与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以海外并购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

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国际化经营趋势使得大规模的银行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银行业务综合化和组织体系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为了逐步融入世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并为国内客户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活动提供全过程的金融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银行纷纷发展跨国经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06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达2267.9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但与国际领先的跨国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服务对象基本上还是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究其原因,固然有体制、机制以及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从国际化经营的方式上来看,中资银行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分行或者子行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与设立分支机构相比较,并购更容易让中资银行进入到壁垒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国较少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推进国际化经营也是制约我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并购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扩大银行规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从国际银行并购的实践来看,并购对银行经营的意义在于:第一,并购能够迅速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是银行扩充规模的最佳和最快的途径,是银行进行业务扩张最便捷的方式。根据国际经验,银行规模与客户信任度以及市场占有率呈正比变化,规模大小对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当今全球l00家大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大规模的并购迅速壮大的。如果以汇丰金融集团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汇丰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收购史,正是通过并购重组,从而扩张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使其由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地区性银行扩张为全球性银行(见表1)。又如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从原来的第十六位升至第九位。第二,并购能够通过经营、管理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大幅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例如l999年德意志银行并购美国信孚银行后,其每股收益从l998年的3.5欧元上升到其后两年的5.05欧元和9.02欧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39%;并购后的第二年,投资银行部门创造了整个机构50%的利润,而两年前投资银行业务的利润仅占整个机构的29%。第三,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实现经营风险的分散。对于并购银行来说,它兼并收购的目标银行所处地理范围和业务领域范围越广,其承担的系统风险越小。如花旗集团的分行、附属机构和参股银行遍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而对于被并购的银行来说,参股的外资银行越多,其股权配置机制越趋于合理与公平,这也是各国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多个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以来,工商银行并购澳门诚兴银行、购入南非标准银行股权,民生银行参股美国联合银行,国开行战略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等收购案不断增多,国内商业银行纷纷通过收购或者并购的手段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拓展自身业务的范围(见图表2)。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银行业的两极分化程度将不断加深,中资银行正在兴起一轮前所未有的市场化并购浪潮。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当前流动性过剩与资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伴随着中资银行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极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业银行将选择通过并购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能力。未来几年,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是大趋势,我国的金融资本将加速在国际市场的融合。

国际间银行并购的趋势与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并购风潮此起彼伏,“航母”式的新银行不断出现。1997年美国银行兼并了美国国民银行;1998年德意志银行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1999年汇丰集团收购美国利宝集团;2000年JP摩根和大通曼哈顿合并为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六大银行美一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美国第一银行,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收购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07年以来,仅法国银行业用于并购的资金就达到252亿欧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并购资金就达到了100亿欧元。从整个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主要呈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逐步转向“强强合并”。上世纪90年代以前,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国际银行并购主要以“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为主。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银行并购开始转变为以强强联合为主。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后,总资产超过7030亿美元;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成为美国最大金融集团;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成为欧洲大型银行之一。

并购的区域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并购区域由美国延伸到世界各国,欧亚地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国际银行并购的重点战略区域。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和相互并购成为热点,而且推动了欧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跨国并购。其中,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荷兰的国际银行集团、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均发生并购活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也纷纷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欧美银行大举并购亚洲有经营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金融机构。仅1998年,涉及亚洲各国的银行并购案例超过100例。

并购形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转向混合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银行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可以减少同业竞争对手,扩大相关市场份额。随着西方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近几年的银行并购出现了混合并购的态势,银行业的经营逐步向全能银行发展。如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以及汇丰集团的全球并购,使其合并后的经营范围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与信托等业务,成为了真正全能化的银行集团。

并购目标和功能定位日趋多元化。近年来的银行并购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通过国际化并购来完善银行的服务手段和金融功能,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并购的具体目标包括调整结构、争夺市场、降低成本、获取技术等,银行并购趋于务实。如汇丰银行通过收购米德兰银行,奠定了自身在英国主要清算银行的地位;通过收购美国利宝银行,拥有了纽约州最大的银行服务网络;通过收购法国商业银行,扩大了在欧盟的市场并积极推广“财富管理”服务。

并购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当前国际银行并购通常采用的交易方式有两种:现金收购与股权兼并。其中,后者主要包括证券交换证券、证券交换资产和证券交换债权等三种方式。在实际并购交易中,常常出现多样化的并购方式。如工银亚洲对华比富通银行的收购采用了现金收购与股权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约25.3亿港元的收购交易中,有7.5亿港元以9%的工银亚洲股权支付,其余部分以现金支付。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战略抉择

海外并购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中资银行在制定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中,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准确把握全球和区域发展环境,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二是以利润为核心,找准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并购对象进行重点拓展;三是循序渐进,因时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并购整合,有效控制风险。结合国际银行并购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并购战略。

积极稳妥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国际化发展是我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但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要跨国经营,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实施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二,中资银行在实质性拓展海外市场时,选择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入海外市场要进行多方位的考量,既可能采用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的其中一种形式,也可能同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比如,拥有最大海外机构网络的中国银行,可重点采用资本重组方式,通过整合海外市场资源,实现海外业务的发展;而以国际性银行为发展目标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可采用并购建立控股或参股子行的形式,高起点地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此外,也要充分考虑海外目标市场的准入管制和业务限制。比如新加坡、泰国与印尼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的国内银行股权,菲律宾允许在本国银行中拥有60%的股权等。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并购初期应该以中小银行为主,逐步增强实力。以汇丰银行为例,正是通过“由小到大、逐步推进”的并购重组来扩张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使其由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地区性银行扩张为全球性银行。第四,银行并购最大的挑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只有把人员、业务、企业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壮大实力。贝恩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研究显示,80%左右的国际并购失败案例直接或间接源于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而只有20%左右的失败案例出现在并购的前期交易阶段。

从长期战略布局的角度可重点考虑综合化经营的并购战略。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多元化发展也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今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性合作或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开展综合经营。从国外银行业的并购趋势来看,并购形式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开始向混合并购转化,银行业的经营逐步向多功能的“金融百货公司”发展。目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平安保险联手汇丰银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工商银行通过债转股直接持有长航集团的股份等更体现了监管当局鼓励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那么,中资银行的海外混合并购将可能成为国际化综合经营的首选路径。

实行差异化的并购战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必要的差异化并购策略,应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从业务的互补上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来看,未来的海外并购战略重点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发展个人零售业务。零售业务以其风险分散、资本占用少、利润空间大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和大部分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如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分行后,获得发展香港业务所需的网点渠道、人员、系统、产品和客户,从而快速搭建起在香港的零售业务平台,增强为零售客户与商业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二是通过并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其次,从资源的有效整合来看,应注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收购对象,包括其市场地位、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以及特有的网络、客户、产品优势、服务经验等。如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控股9.9%股份,原因之一在于联合控股旗下的美国联合银行是全美最大的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银行,不少管理层人士具有华人背景,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经营理念和文化的整合。

确立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将并购地域锁定在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中资银行海外收购和投资应多关注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和部分亚洲市场,因为中国企业更容易驾驭和整合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而且新兴市场具有高成长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进入和中国有互补关系、在文化上认同感较强的高成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过多专注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工商银行制定了“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海外扩张路线图,其中将尝试通过兼并重组、股权互换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的区域放在了亚洲和非洲地区,2007年工商银行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的股权与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则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第4篇

日前,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版)》。《办法》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在符合有关审慎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与国内银行在互助基金分销上享受同等权利。此《办法》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所谓互助基金,又称共同基金,通常由投资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通过发行基金证券由投资者认购的方式筹集资金,然后投资于证券市场上各种上市公司的股票、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有些互助基金还投资于期权、期货,以及货币市场上的各种短期金融工具。

毫无疑问,上述规定将为外资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渣打银行中国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表示,放开外资行代销公募基金,将为外资行的客户带来多元化的产品选择,有助于客户更好地平衡资产配置。

汇丰中国个人金融理财业务总监邱怡静也表示,“最新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版)》,明确了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对此,汇丰表示欢迎。我们计划在获得监管批准之后,积极地开展此项业务。”

尽管外资行在中国的体量还很小,但是这并不能阻挡其发展的雄心。普华永道的最新调查报告《外资银行在中国》显示,2010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127家外资银行,仅占据了1.83%的中国银行市场份额。但是,这比一年前的1.7%,已经略有提升。同时,参与调查的42家外资银行仍明确表示,其对中国的承诺坚定不移。

从无到有基金销售开闸

政策受限一直是外资行在中国发展的障碍之一,每一项业务均需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批,使得外资行在网点的扩张、业务的创新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不过,外资行对于前景还是很乐观。普华永道第六次《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在融资限制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出人意料地比以往更看好在中国市场的前景,预计未来三年的收入会继续保持增长。这种乐观源自于持续开放的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向可兑换货币的过渡。

日前,证监会正式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2011修订版),根据该办法,商业银行(含在华外资法人银行)、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机构,可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外资银行的基金管理人可以办理其募集的基金产品的销售业务。

该《办法》不仅仅是让外资银行有销售基金的权利,也意味着市场期待已久的独立基金销售公司的大幕将启。此举将改变基金业目前的生态格局,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令金融服务业逐步向民间开放。

拓展业务外资银行乐观

今年10月1日后,有条件的外资银行将可以代销基金。这无疑将会促进外资行业务的多元化。对此,各家外资行的态度都非常积极。汇丰中国相关人士表示: 代销本地基金,将对外资银行现有的财富管理产品线提供有益的补充。凭借本地基金、QDII和结构性产品等在投资市场、风险水平和保本比例上各具差异的、多样化的产品种类,外资银行将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完整的一站式财富管理的解决方案。

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表示,四年前,我们法人银行成立时,就盼望着这一天了。销售内地基金方面,我们已经为备战国内公募基金的代销和托管做好了初步的准备。目前只待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即可抓紧向客户推出该项服务。

事实上,与基金合作,能使银行赚取相对比较大的费用,银行自然对基金销售青睐有加。从“行规”看,中资银行代销基金的收入,主要来自基金申购费和管理费两块。其中,占销售金额1.2%至1.5%不等的申购费全部归银行所有,1.5%的管理费由银行和基金公司分成,银行一般以“客户维护费”为名拿提成。

对基金公司来说,显然也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出售基金。“那是好事,我们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跑了。”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说。

不过,从对市民的方便程度看,显然网点的多少是重要因素。外资行中,目前网点最多的汇丰中国,其网点数也就100出头,与中资行动辄成千上万家的网点没法相比。

不过,“从无到有对外资银行来说肯定是好事”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而业务类型的增多变全,显然有利于提高外资行对高净值人群的服务能力。

业务细分看好中国市场

几年前,当外资行正式进入中国竞争的时候,“狼来了”的呼声很高。不过,几年下来,外资行与中资行从规模上显然无法抗衡。

“现在看来,无论是网点的数量,还是业务规模及对客户的理解等方面,中资行都要强于外资行。”一位中资银行人士说。

不过,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市场份额无法反映外资银行如何继续重新定义中国的细分市场。他们相信中国仍然能够提供大量的增长机会。我认同他们的观点。中国经济的扩张速度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快,但仍然快过这些银行的本国市场。此外,随着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外资银行将有更多的商业机会。”

一位外资银行人士认为,“外资银行主要靠产品的创新以取得优势,中国的市场这么大,因此发展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而对于放开外资行代销基金,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主管合伙人容显文表示,这将为外资行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带来利好。

“多了一项业务,就增加了赚钱的渠道,对外资行肯定有好处。”上述外资行人士说,“以前外资行只销售国外的基金,现在如果可以销售国内的基金,显然可以增加银行产品的多元化,增加资产配置的范围。”

普华永道的调查还显示,未来三年,外资行的重点产品领域将是零售业务,其中对投资产品、房屋抵押和针对高净值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尤其看好。显然,代销基金业务对外资行而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外资银行市场前景范文第5篇

一、压力测试在美国的实践

(一)分三阶段逐步扩大压力测试对象

从2008年开始,美国的监管机构根据监管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将压力测试对象逐步从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扩大至包括保险、证券在内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第一阶段:监管资本评估计划。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为了监测银行资本充足率,了解美国2008年末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19家主要银行的资本情况及风险容忍度,美国财政部主导了监管资本评估计划(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SCAP)。

第二阶段:综合资本分析评估。2010年,监管权从美国财政部转移到美联储手中,美联储将SCAP更名为综合资本分析评估(Comprehensive Capital Analysis and Review,CCAR)。2011年,美联储资本计划规则,要求总资产达到500亿美元的银行控股公司在美联储公布的压力测试情景的基础上,作出对未来9个季度的预测,用以预测金融机构未来资本短缺等问题。

第三阶段:多德-弗兰克压力测试。2013年,美联储根据《多德-弗兰克法案》要求对5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控股公司及受美联储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多德-弗兰克压力测试(Dodd-Frank Act Stress Test ,DFAST)。

(二)压力测试的主要路径

压力测试遵循从情景假设、损失估计与资本规划要求的路径。一是设定情景假设。美联储一般会于每年11月15日左右公布用GDP、失业率、房价、利率、股市等压力指标来描述的基准、比较不利和严重不利三种情景假设,同时要求银行结合自身情况至少另外设计三种类似情景,并据此进行分析预测。二是压力指标是一套综合指标体系。最初只包括本国GDP增长率、失业率、房价等三类名义数据,后来又新增道琼斯指数、国债收益率、抵押贷款利率等多类数据。三是重点评估金融机构潜在损失。损失估计主要包括信用风险相关损失、市场风险相关损失、运营风险相关损失等三大类。四是根据压力测试,对满足资本充足率需要的资本(监管资本,Regulatory Capital)规模进行测算,并据此要求金融机构进行资本补充。银行需要提交为达到最低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拟采取的实质性措施,如出售现有资产组合、发行监管资本工具等。

(三)对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做出“个性化”的调整

美联储公布的2016年压力测试指导意见要求,将复杂性低的银行与复杂性较高的银行区别对待,根据不同银行对金融体系产生的不同影响,对压力测试做出“个性化”的调整。对于资产超过2500 亿美元或海外风险敞口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提出了更严格的压力测试要求;对于资产在500亿美元至2500亿美元之间或是海外风险敞口不超过100亿美元的银行,风险衡量、模型使用方面可以差异化对待,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更低。

二、美国压力测试对金融监管的指导作用

美国监管机构将压力测试嵌入监管流程,评估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状况,决定其资本运作规划,针对金融市场特定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并将压力测试结果作为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效果的工具。

(一)将压力测试嵌入监管流程,并要求金融机构强化审慎标准

压力测试已经成为美国监管当局的核心监管工具,美国两大监管机构(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为提高压力测试可靠性,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治理框架,并将压力测试嵌入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流程,制定《对银行控股公司和外国银行机构的强化审慎标准》,特别强化对外国银行机构及所在银行集团的延伸监管。如美联储特别要求,在美非分行资产规模在5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银行机构,必须设立中间控股公司。通过设立中间控股公司,美联储可以按规定将中间控股公司的资本隔离,以保护美国金融机构利益,降低流动性支付压力。

(二)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资本充足状况

通过压力测试,美联储加强了对银行资本充足水平的前瞻性和综合性监管,大多数银行的资本规划和充足率得到改善,部分银行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减少有毒资产和加强资产负债表管理增强了资本实力。例如,2009年美国财政部进行了第一次压力测试,目的是了解银行资本缺口状况,并据此分配7000亿美元救助资金。测试结果为19家银行存在746亿美元的资本缺口,财政部据此对救助资金进行了分配,此外,美国政府还要求“不合格”银行通过部分国有化、普通股外部融资和向政府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等三种方式完整资本补充。

(三)根据测试结果决定银行资本运作规划

美联储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可以要求不达标银行限期修改资本规划,当美联储不同意资本规划时,除非美联储书面表示不反对分红,银行控股公司不得分红。例如,2010年11月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银行压力测试,目的是评估未来两年的资本运作计划,并对未来9个季度的收入、损失和资本状况作出预测,美国四大银行中个别银行分红计划被否决。2015年参加美联储压力测试的31家银行的资本抗压能力全部达标,28家银行的资本提案获得通过,但仍有1家银行未能过?P,其增加股东分红计划仅得到有条件通过。特别是针对外国银行机构的压力测试,如果美联储不认同其测试结果,将面临以下惩罚:一是提高资产维持储备,在美分行持有的合格资产必须超过负债的108%;二是对集团内资金流动加以限制或提高分行在当地的流动性要求,在美分行和附属公司都需要持有流动性缓冲或受到流行性限制。例如,2015年压力测试中,美联储认为,两家外国银行美国子公司资本提案未获通过,在评估损失和识别风险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暂不能增加分红。

(四)针对金融市场特定风险进行压力测试

针对全球金融市场负利率的极端情形,2016年美联储压力测试纳入了负利率这一假设因素,严重不利假设情景为:全球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失业率上涨至10%,美股市值缩水一半,以及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为负值。此次参加美联储压力测试的所有33家银行均达到或高于最低资本要求,但有两家外国银行美国子公司连续两年未能通过美联储压力测试。

(五)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从压力测试结果对市场影响来看,美联储压力测试结果对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效果较好。如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所作的SCAP压力测试结果公布显示,测试银行需要补充的资本远低于市场预期的资本缺口数,也在市场可承受范围内,有效缓解了当时市场紧张情绪,大幅提升了投资者信心,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初步走稳。

三、美国压力测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根据监管需要及时调整压力测试对象

首先,所选取的压力测试对象应具有代表性。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资产规模应具有代表性,全部测试对象的资产规模之和应占整个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大部分,在测试对象数量、工作量及测试结果代表性等指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二是在评估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时,测试对象的资产结构及风险敞口应具有代表性。其次,应及时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状况对压力测试对象进行调整,从而准确评估和把握金融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如美联储不断调整压力测试对象,从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展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适应监管需要。

(二)结合本国实际选择压力测试指标和情景假设

情景假设需要选取压力指标并选取合适的时间窗口,对指标变动作出预判,在同一次压力测试中设定基准、不利、严重不利等多层次的情景假设体系,并要求测试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自行设定更加丰富的情景假设,压力指标选取也应根据测试时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冲击类型进行灵活调整,如美联储压力测试选择了房地产价格指数。

(三)充分考虑数据可得性和测试对象的差异性,选择恰当的压力测试模型

压力测试模型选择应坚持监管主导和银行主导相结合,测试对象的损失预估及盈利预判均需要通过适当的模型进行,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测试对象需要将情景假设中的指标逐一对照,并最终体现为资产负债表的相应变动。模型建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可得性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发展水平不一,业务数据采集状况差异较大,模型如果太过复杂会由于数据缺失或不准确导致结果无法判断,太过简单又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损失估计和盈利预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反馈效应、尾部风险等。

(四)对测试不达标银行制定严格的约束措施,但不应频繁改变规则

美联储认为,金融监管规则应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不是频繁改变,应鼓励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的匹配,面对系统性风险苗头,压力测试主要是作为检验银行风险补偿能力的工具,提示银行是否存在错误定价而导致的过度风险承担,据此对银行提出资本规划要求,而不是对规则进行频繁调整,大量临时性、应急性和碎片化的规则,不但会破坏规则的系统性,还会降低监管规则的效力和权威。

(五)压力测试信息以适当方式披露,以提振市场信心

压力测试的一个关键原则是可信透明,由此保证测试结果更好地为政策目标服务。测试主体及测试对象之间应保持充分沟通,测试过程及结果应以适当方式披露,当测试结果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时,可以进行披露;当测试结果涉及到商业机密时,则应选择审慎公布,如美联储SCAP压力测试中设计到单个银行的经营细节,会影响个别银行股票价格,因此未公布具体机构的测试结果。

四、完善我国压力测试,提高金融监管成效的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开展时间较短,在压力测试对象与指标选择、模型应用、约束机制建立等方面还需要改进。在总结美国压力测试经验基础上,对改进我国央行压力测试和提高金融监管成效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

(一)选择合适的压力测试模型与指标数据,使模型能够真正反映潜在的压力变化

目前我国银行业压力测试面临国内金融市场化时间较短,数据基础薄弱等问题,可能导致压力测试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外在条件变化。特别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尚未经历一个由于外部经济传导而导致内部经济下行的完整周期,模型可能难以识别深度危机情境下的风险。同样,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0以来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繁荣-萧条的周期,在进行房地产市场压力测试时同样面临数据的选择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加入专家经验的判断。

(二)压力测试应关注境外风险的外溢效应

从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来看,风险因子的选择应关注国外风险,如境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人民币兑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化以及离岸货币市场的利率、汇率变化,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规模扩大趋势下,境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变化很容易传导至国内金融市场,因此应将境外风险变化纳入压力测试范围,并关注风险因子的相互关联和联动效应,从而更准确的把握压力情景下金融市场的总体抗风险能力。

(三)从静态测试转向动态测试

我国目前的压力测试是静态时点压力测试,即压力测试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是在当期一次性完成的,没有考虑风险积累的过程,而美国的压力测试过程中,风险因素进行传导有9个季度的窗口期。考虑到风险传导的累积和演变,应修订静态假设,实现对压力测试各类资产增速的动态事前预测,对银行的分红计划作出合理假设,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压力测试窗口期。

(四)将压力测试与宏观审慎监管结合

压力测试作为一?N前瞻性的风险分析工具,在经济周期中利用压力测试对风险的跨行业、跨周期传染路径、风险强度与结果进行模拟测算、对逆周期调节机制和金融体系宏观审慎调控政策效果进行评估,能够提高预警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应进一步探索将压力测试广泛运用到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的各环节,将压力测试嵌入金融机构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流程,充分发挥压力测试结果在人民银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MPA)中的重要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