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因此,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 “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近两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和优化结构,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两年来,中国对外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06年分别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和《外资公司并购管理条例》,成为外资政策调整的重要转折;2007年3月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则成为外资政策调整的重要里程碑;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万商西进”也是近期外资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

外资政策的调整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并对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全国外资发展趋势,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本文对此加以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争论的焦点

由于“两税合并”是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最重要内容,对它的争论也是最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税合并”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上。主流观点认为不会造成很大冲击,但也有专家和学者认为会对外资进入中国造成较大不良影响。

(一)正面观点:“两税合并”不会对中国利用外资造成很大冲击,相反还有利于外资质量的提高

官方及“主流”经济学者较多认为,“两税合并”不会对中国利用外资造成很大冲击,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税收优惠已经不是外资选择投资中国的主要因素。外国投资者最看中的是中国稳定的政治局面、发展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不断完善的法制环境和政府服务等。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调查,在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20个主要因素中,宏观经济、市场容量、政局、基础设施等因素被排在前列,而税收优惠被排在倒数第5位。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有95%的外资企业看好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愿意保持或继续扩大投资规模。

其二,中国税率有一定的竞争力。有学者在研究世界各国的所得税率后发现,目前世界上企业所得税的平均税率为28.6%,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税率为29.8%,中国周边18个国家(地区)的平均税率为26.7%(印度30%、马来西亚28%、巴基斯坦35%、菲律宾32%、斯里兰卡35%、泰国30%、越南28%)。中国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定为25%,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其三,中国给予外资企业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外资仍享受中国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这样就减少了对外资的负面影响。另外,外资进入中国鼓励发展的产业或投资领域(如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治污项目),还能享受到政策优惠。

认为“两税合并”有利于中国引资质量提高的理由是:“两税合并”后,税收优惠不再泛泛地给予各类企业,而是给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这将更有利于吸引高新技术的外资进入中国,进而减少引进外资的盲目性,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而且,税收政策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将有利于坚定外商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两税合并”对利用外资而言,是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二)反面观点:“两税合并”不利于中国外资引进

认为“两税合并”不利于中国外资引进的主要理由是:

其一,当前如何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到本国投资仍是各国的竞争焦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促进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指出,2006年全球出台了147项使东道国环境更有利于外资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低公司所得税和扩大投资促进两方面。目前中国越来越受到来自南亚、东南亚吸引外资的挑战,如印度、越南,同时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减弱。这时候不但没有降低外资企业税率,反而提高其所得税率,极有可能导致投资者选择其他税率低的地区进行投资。

其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商投资的诸多优惠政策已逐渐取消,如果目前连税率的优惠也取消,势必会对已经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外资大量撤离。

二、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一)对不同行业外资企业的影响

高新技术行业:“两税合并”有利于高新技术行业外资企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新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高新技术的外资企业仍可享受这一优惠政策。

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不涉及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行限制。

劳动密集型行业:“两税合并”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资企业短期内影响不大;长期来看可能有较大不利影响。这是因为,根据新的外资企业法,对现有的外资企业将给予5年过渡期的照顾,在过渡期内外资企业仍享受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因此其税率上调至25%有一个逐步递增的缓冲过程。但是,过渡期后,这类外资企业的营业成本可能会上升较大,从而造成比较大的不利影响。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新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对这类外资企业的影响都不大。

而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可能会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为新增限制类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服务行业:“两税合并”将有利于服务行业外资企业的进入。这是因为旧税收优惠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服务性的外资企业同样需要承担33%的税率,新税法出台后,税率会下降到25%,“两税合并”对这些已设立的服务型外资企业来说,不仅不会增加税负,反而还会减少5―8个百分点,是个利好消息。

而中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也有利于服务业外资企业的发展。

(二)对不同区域外资企业的影响

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中国努力的目标,近期外资政策的调整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它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鼓励东部地区外资结构升级。

东部地区:“两税合并”可能对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国家除了对五个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继续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做出规定外,没有对东部其他地区的外资企业给出特殊优惠。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将主要影响广东、福建、江苏等加工贸易发达沿海省份的加工贸易类外资企业。因为新的加工贸易政策规定:海关分类为A、B类的东部地区企业,均需按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有分析认为保证金调整可能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成本上升30%。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较快,存在大量成规模企业,并从2004年起就开始向东北、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受此次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而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较慢,目前仍以来料加工的小规模企业为主,受政策调整冲击较大。

中西部地区:“两税合并”对中部地区没有做出特殊优惠的规定,因此中部地区的外资企业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对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大,因为新税法规定,将继续执行西部大开发地区鼓励类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加工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应该对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较小,并有利于加工贸易从沿海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新加工贸易政策会引起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因此他们将面临转移或转型两种选择,转型所需资金投入大,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而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对大多数企业就相对容易。

“万商西进”工程的实施完全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最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外资企业的发展。

(三)对不同国别外资企业的影响

中国外资政策调整并不针对具体国家的外资企业进行限制,但是,由于不同国别的外资投资动机有差异,如香港地区外资的进入主要是看中内地的廉价劳动力,欧美地区进入的外资主要是看中中国的市场,从而导致政策的调整对他们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来华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在中国生产产品,再返销回国或转销世界其他地方,因此此轮中国外资政策调整可能对他们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但具体到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来说,影响会有差异。

下面以亚洲地区对华投资最多的港澳台地区、日本和韩国(2006年这三大来源地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占亚洲地区的89.5%)为例加以分析:

港澳台资本对中国大陆的投资主要是出口导向型投资,以利用大陆廉价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为主,其投资技术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且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显然,从长期看,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对这些地区的外资企业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

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都经历过两个明显的阶段,其中日本企业在90年代末、韩国企业在2002以前,主要把中国作为组装加工基地。他们最初对华投资主要都是看中中国廉价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地价以及政策要素等,投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以出口为主。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强,日本从90年代末开始、韩国在2002年以后对华的投资就从仅注重生产的低成本到生产成本和市场并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不断加大。因此,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不同类型的外资企业的影响不同,对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政策要素的企业来说,负面影响比较大;而对主要是看中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所处行业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来说,有利因素会更多一些。

欧美地区:欧美企业来华投资主要是看中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属市场寻求型投资,技术层次较高,而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也正是想提升外资质量,因此,从长期看,对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是有利的。

部分自由港:此次外资政策的调整应该会引起自由群岛外资的撤离和减少来自自由港的新外资进入。中国目前还存在不少“假外资”,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由港进入的,而外资政策的调整对假外资进行了限制。新《并购规定》就引入了“实际控制”原则来控制假外资的流入;新税法的也会将假外资挤出中国市场。这是由于外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比内资企业享有更多优惠,现行税制的不平等使越来越多的内资走上“假外资”之路,而内外资企业统一税率就减少了假外资政策性的套利。

三、对利用外资发展趋势的影响

(一)总体趋势

自2005年开始,中国利用外资已经结束了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平稳、低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内,由于外资政策的调整,中国利用外资很可能呈现低速增长或者略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以适应性技术为主的研发项目投资会加快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将趋于优化、合理,利用外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行业引资趋势

从投资行业看,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服务业领域外商投资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重点集中于运输业、计算机应用服务、分销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建筑业及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则会受到抑制。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额可能进一步下降。广义农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中西部引资趋势

从投资区域看,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总体格局尚不会有根本变化,但差距将会有所缩小。因为受成本、东部产业结构升级、国家进一步实施“万商西进”工程鼓励外资进入中西部以及中西部投资环境改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投资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四)外资来源地趋势

从投资国别看,外资来源地预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亚洲地区仍是最主要的来源地。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占到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欧美投资的稳定发展势头,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一些关键领域上,如金融、电信领域,市场准入限制了这部分外资的进入。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欧盟、美国对华投资比重将会有所上升。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对美国在华企业的一项调查,90%以上的美国企业对今后5年在华业务持乐观态度。由于所得税优惠的取消,来自自由港的投资相信将趋于减少。

(五)投资形式发展趋势

就投资形式而言,从全球跨国投资趋势看,资本流动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在新建项目中使用的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少,采取合并与收购方式更加普遍,证券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入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日趋增加。由于国家关于外资并购的法规逐渐完善,外资对中国长期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增强,一些重要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的投资价值充分显现,并购投资方式将继续增加,尤其是东部地区以节约土地资源为主要目的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以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为目的的并购投资将会有明显增加,所涉及的行业不仅包括电子、家电、机械、钢铁等制造业,还将包括零售业、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资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建议

一、前言

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企业,是指遵照中国法律,由外国企业出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不包括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一般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对其出资的企业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求得生存、赢得市场必须高度重视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外资企业也不例外,只有不断加强财务管理水平,企业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二、财务管理的含义和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是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在企业整体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投资、融资、资金运营和利润合理分配的一项管理活动。通过财务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组织和控制资金运作,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实现企业利润、企业价值、股东收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监督等职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一)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犹如大海中的一艘船,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风浪的侵袭,而企业财务管理正如航船的导航系统,能够为航船指明方向,降低风险。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景气因素和自身管理水平的制约,存在主观和客观的风险。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帮助企业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为发展提供动力。

(二)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企业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高收入、加强运营资本管理、合理支配企业的资金,从而利用有限的资金带来最大的收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具有重要的管理、监督作用。

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管理监督机制。科学的制订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分析的全过程内部控制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作用,优化企业的管理水平,避免事后管理和监督,在企业中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三、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相比国内很多企业,外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建设起步较早,组织建设上比较完善,内部账务账目也比较清晰。但外资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因为管理不到位而频频爆出的外企高层管理者的腐败丑闻,已经严重影响了外资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形象。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外资企业虽然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上有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部分外资企业把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看做手工操作的替代工具,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保障。企业缺乏真实有效的信息,必然影响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没有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各部门信息缺乏及时的沟通及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二)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的外资企业目前缺乏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资金调控制度和信息传递体系。尤其对大型外资企业来说,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外资企业无法做到实时地在境内外之间汇划资金,实现资本流动。因此,母公司难以全面掌握子公司的财务和资金状况,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系统的支持,财务部门难以合理配置资金流入、流出比例,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差。如美国APP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公司,由于未能准确测算投资总额,母公司不了解子公司运作情况和中国国内的法律法规,造成建设期内不停的增加注册资本,不仅严重影响投资项目建设,而且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以美元投资的项目工程成本持续增加。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外企的财务管理模式目前仍然比较落伍,企业的预算不够精准,往往把管理过程放在事后阶段,未能对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高层管理者很容易绕过企业的管理制度,从而滋生腐败问题。近期发生的葛兰素事件,就是由国内高管腐败,而其母公司未进行有效监督的典型案例。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外资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呆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缺乏对高层管理者的有效激励,加之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高管容易出现,不顾企业长远发展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五)财务管理评价机制不完善

我国外资企业现行财务制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经营业绩为考核标准,以高层管理人员任期为考核时间。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容易让企业管理者只重视任职期间的业绩增长,利用公司全部资源,促进业绩短期增长,容易搞政绩工程,竭泽而渔。忽视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服务质量、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仅仅看到眼前的资金收入,缺乏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关注。

(六)国内财税法规与母公司所在国财税法规不一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范畴。现阶段,我国税收法律与绝大多数国家税法实现了单边征税,我国会计制度也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但也存在与母公司所在国特别是维京群岛、加勒比地区等避税天堂地区的财税法规有不一致的地方,这些势必对外资企业支付利润,核算定价等方面带来风险,也会对母公司合并损益等财务处理带来障碍。

四、我国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综合上述问题,外资企业在必须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顺应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一)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

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金的流动进行实时全程跟踪,促进各部门财会业务的及时交流,现金流、物资流、人力资源等因素及时被母公司掌握,避免信息的封闭,杜绝形成“信息孤岛”。

(二)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

母公司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管理子公司,这套制度要以预算为工具,现金流控制为手段。子公司在合理限额内的资金管理,可由子公司自行决定,然后及时上报母公司。对于超限情况,子公司必须上报母公司,由母公司负责统一规划、调拔资金,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财务部门要整合好财务资源及数据,完善资金管理系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必须建立完善的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体系,提升财务管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事前控制由预算控制与授权控制构成,对企业财务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和预警。事中控制是通过各种控制手段适时地发现企业财务控制的不足,及时进行完善和调整实行的一种实时性检测手段。事后控制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评估和考核,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财务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外部审计,查找问题根源。

(四)丰富财务管理激励机制

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股权激励制度,激发管理团队的潜能。通过丰富财务管理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管理层和员工的积极性,激发潜能,有助于他们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投资与消费、积累与扩张的关系,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机制

外资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评价机制,除了要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外,对无形资产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产品质量、服务信誉、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等也应加强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评价机制,加快形成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带动企业发展。

(六)加强对中国财税法规的研究

外资企业作为在中国国内注册的中国企业法人,必须按中国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活动,其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依托中国财税制度进行管理。因此,外资企业母公司为了更好的考核子公司的财务结果,必须学习和研究中国的财税法规,避免因法规的不同造成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五、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是外资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外资企业在财务管理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信息化程度不够,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本文指出了外资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和资金管理系统,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外资企业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余劼.浅谈外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1(17)

[2]王海军.外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化管理评价之我见[J]. 中国总会计师. 2011(03)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已取得

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银行是中国现代银行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先驱,最早可追溯至1917年。那一年,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了分行,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大陆以外布局经营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脚步明显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并在近些年加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开始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作为当时专营外汇的专业银行,又率先开始设立境外机构:1979年,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成立,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银行业在境外设立的第一家营业性机构。由于当时的银行体制,其他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因各自有不同分工,都将国际化的重点放在境内国际业务部的建设上,与境外银行建立关系,而不是单独到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因此,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海外业务拓展方面独领,先后在美国纽约(1981年)、法国巴黎(1981年)、开曼群岛(1982年)、澳大利亚悉尼(1985年)、日本东京(1986年)、澳门(1987年)和德国法兰克福(1989年)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进入新世纪,中国改革的力度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更深,突出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特别是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启动以后,银行业的管理能力、人才储备、经营手段等出现飞跃发展,银行也从战略的高度开始着手布局海外市场。经过近些年的推进,海外市场工作已出现若干明显变化。

海外分支机构及网点数量快速增加。根据各家银行公开披露的有关资料进行加总统计,大型商业银行至少已在海外设立一级分支机构110家,中小商业银行(包括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至少已在海外设立一级分支机构17家,政策性银行至少已在海外设立一级分支机构7家,覆盖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2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分支机构业务类型和品种不断丰富。截至目前,海外中资银行的主要业务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境外贷款、境外债券投资、境外证券投资、流动性资产管理、离岸银行业务、QDII业务等,还广泛涉及其他各类新型业务,比如财务顾问和全球现金管理服务,以及保险、证券、衍生品等金融服务,为中资企业在境外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并购成为“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中资银行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境外收购模式,既有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巴克莱银行式的财务投资,也有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式的以业务多元化为导向的控股权收购,还有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目的在于突破市场准入障碍,获取被收购方第一大股东地位。这些收购不仅规模庞大,视野广阔,目标市场也从港澳以及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周边地区向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的英美等地区扩展,中资银行参与全球竞争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增强。

员工素质和风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多年以来,中资银行一大批外派员工通过境外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逐步形成一支储备充足、综合素质良好的境外员工队伍,在各个业务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为满足东道国监管要求,普遍设立了首席合规官、首席风险管理官等职位,合规工作日益深入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当中。此外,通过国内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的协同合作,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和对境外资产的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中资银行“走出去”要面对

诸多国际风险

中资银行的海外拓展已取得不错成绩,但是,“走出去”还有众多挑战需要面对,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国别风险有增无减。变化莫测的世界政治格局,以及各国不断变化的政治策略及对华态度,会产生很多相关风险。例如,欧美等经济和政治大国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制裁加强,不断向其认为对其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国家或有潜在关联交易的国家和机构发难;非洲、拉美、中亚等地区国家政局动荡不定,政策朝令夕改,民族宗教冲突不断,武装暴力活动频繁,这些因素都给中资银行在海外拓展市场与业务带来了困难。

国际监管制度日趋严格。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国际监管协议的标准也在不断升级,对跨国经营的监管设限越来越高,监管要求越来越严。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东西方不仅在语言习俗、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就是商务惯例、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也迥然不同,“水土不服”问题依然突出,稍有不慎就会跨入“雷区”。

中资银行“走出去”

还需客观理性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已是共识,但还需稳妥谨慎。

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旺盛的活力,使银行业也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资银行首先要立足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自身核心主业,避免国际化战略成为空中楼阁。与此同时,结合自身情况统筹考虑、慎重选择,确保海外扩张规划服从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由此,中资银行“走出去”必须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静观海外金融市场发展态势,理性选择潜在并购目标,准确把握最佳出手时机,既要防止机会主义“抄底”思维,也要避免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同时,远离高杠杆或创新过度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坚持经营原则,绝不“人云亦云”。

注重强化风险管控。中资银行“走出去”面对的业务环境和投资环境肯定更加复杂,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科学拟定风险管理目标,明确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国别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偏好指标水平。通过海外机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切实提升对海外经营各类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控能力;通过母行对海外机构各类风险的并表管理,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各类风险条线加强管理和指导,综合运用统一授信、限额管理、压力测试等多种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动态监测、掌握各类风险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将各类风险敞口有效控制在整个机构的容忍度范围之内。与此同时,中资银行还应加强合规管理,努力熟悉当地银行业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加强与当地银行监管当局的充分沟通,避免规模盲目扩张。在此基础上,中资银行还应充分利用在当地经营的信息优势,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规避政治、法律、文化以及市场风险,实现银企发展良性互动。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一、影响未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国内外主要因素分析

(一)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分析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持续快速增长后,2000年达到14919亿美元的顶峰,然后受世界总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经历了2001到2003年的低谷,2004年以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并购为主要动力,又出现了持续的增长的态势,跨国直接投资总量迅速恢复。同时,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陆续出台吸引外资新政策,加大吸收外资力度,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快速增加,发达国家之间投资自由化程度逐步加强。可以预见,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总量近期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未来两年内影响外商投资规模的国内主要因素分析

从国内看,近期影响外商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利用外资的增长,但同时宏观经济中也存在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等压力。二是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上升,两税合并,外资优惠政策调整,使我国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三是人民币升值导致外资的投资成本上升,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使外资出口加工型项目的收益预期下降,可能影响部分外资对华投资的积极性。四是服务业进一步开放,金融、商业零售领域的外资准入放宽,将为跨国公司在金融保险、商业和运输服务等领域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五是我国交通、通讯、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中外文化的加速融合、奥运商机等因素,增强了我国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

二、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和并购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两税合并、外资管理政策导向的转变可能使外资增长速度趋缓,但外资质量和结构将逐步优化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以所得税为核心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将有所改变。2007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待遇将被统一,实行25%的所得税税率。原来大多数外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享受着24%和15%两档优惠税率,以及“两免三减半” (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的待遇,两税合并后外资企业的实际税赋会有所提高,而内资企业税赋降低(由33%变为25%)。统一所得税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下降,可能使外商投资流入量会因此回落。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促进了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把税收优惠转向了对行业调控。农、林、牧、渔业项目、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两税合并使外资企业税负水平提高、经营成本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利用外资的结构,避免外国企业将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企业向我国转移,推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高端方向发展。有助于引入技术含量高、国内配套比例高和利于增加就业的项目和资金,可以促进外资更好的服务于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两税合并有利于从行政引资、追求外资规模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资转变,也可以避免内资企业将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返程投资”)以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减少国家税款流失,避免市场扭曲。

当前,我国的外资管理政策的导向正在经历由“引资”向“选资”的转变,2007年2月,商务部发出了《关于制止层层分解并考核招商引资指标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重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明确划分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总体上看,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思路变化体现在引资机制上是从行政引资到市场引资,引资质量上是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引资待遇上是从外资“超国民待遇”到国民待遇,引资地区结构上是从外资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全口径,包括金融行业)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06%。其中,全国金融领域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较上年下降33.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6.64%。加之劳动力、土地价格上升,外贸出口压力加大等因素,都可能使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放缓。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不再把引进外资数量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工作方向,工作重点转向了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调控外资进入的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

(二)外商投资的独资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剧,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将不断增加,研发力度将不断加大

外资的独资化倾向在新世纪以来开始加速发展,外商独资企业的实际投资额由2000年的192.6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462.81亿美元,占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也由47.31%增长到66.62%,独资企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主导方式。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占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35.23%和16.20%下降到2006年的20.70%和2.79%。2007年1―7月,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上升到77.93%,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为19.75%和2.07%。

外资投入研发环节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经历了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从早期的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制造活动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活动升级;从制造业转移向研发机构和地区运营总部扩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中国加入WTO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跨国公司加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以最新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赢得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研发机构将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地域上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苏州等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

(三)金融、商业、服务外包、重化工等行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利用外资比重将有所上升

以知识为核心要素,以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将逐渐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和咨询以及信息、电子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则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重点领域。

自2006年12月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在履行入世承诺基础上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保险行业中除了寿险外资股比不得超过50%外,保险市场已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取消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地域、数量和股权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下放了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的审批权。外资进入上述第三产业的并购、参股和新设投资将逐渐增加。

当前,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成为我国当前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商务部自2006年起在全国推行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并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我国具备较好的承担国际服务外包的条件,包括人才储备、研发能力、体制环境等,在服务外包领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逐步增加。另外,近年来由于我国国内基础原材料、设备需求的持续旺盛,加之国际产业转移进入重化工业跨国投资的第三波浪潮,在制造业中,重化工业在吸收外资中的比重也将可能有所增长。

从利用外资的地域角度看,中、西部利用外资近几年将有所改观。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修订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引导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倾斜。2006年起国家八部委和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政府共同发起举办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会),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商的投资目光。自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万商西进”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1万家境外或东部企业到中部六省投资,并可延伸到与中部相邻、条件相近的西部地区。

(四)投资方式逐步调整,外资并购所占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并走向规范

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外资并购金额在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例还比较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3至2005年全球外资并购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3.24%,53.55%和78.18%,而我国相应年份仅为7.14%,11.16%和11.40%,未来几年外资并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外资并购的数额和比重还将不断上升。另外,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的调整也将推动外资加快在华并购,并购的重点将集中在装备制造、零售、食品、金融等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

外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体变化趋势 产业发展趋势 外包发展趋势

一、跨国公司的投资主体变化趋势

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很不均衡。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输出方兼输入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量占到了世界投资总流入量和存量的90%以上,反映了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势力的渗透,例如拉美地区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日本超过1/4的投资直接针对东亚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在发达国家分布很不均衡,在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状况也是如此。

第二,北美、欧盟、亚太三大经济圈内部投资加强。作为当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三个经济圈,北美、欧盟、亚太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内部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就是很好的投资伙伴。与此同时,欧盟为了充分利用统一化大市场的优势,也纷纷与联盟内国家进行相互投资。

二、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趋势

第一,经营业务归核化。二战之后,许多跨国公司基于风险分散的考虑,纷纷采取多元化业务经营战略,这种战略在刚开始实行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经营范围的过渡扩张,加上一味追求业务的广度,忽略了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导致这种经营方式的弊端日益凸现出来,表现为公司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举债经营。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又将多元化经营模式调整为原先的集中化经营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归核化战略。这种战略的要义在于:将业务集中到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将经营重点放在优势最集中的行业上;着重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可见,归核化战略已成为新时期下跨国公司的主导战略。

第二,投资经营服务化。所谓服务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向全球范围内的服务业倾斜。据统计,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1/4,到了90年代初期,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超过了一、二产业的总和, 并集中体现在贸易和金融两大领域;二是制造业企业开始把服务业作为增加附加值、获取利润的重要领域。例如IBM、惠普等老牌电脑制造商开始积极致力于由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商的角色转变,这一变化在汽车、家电、医药等行业也有所体现,例如日本的索尼公司正在向娱乐服务商的角色努力转变中,大型医药企业也纷纷向医疗保健品领域进军。

跨国公司之所以向服务化发展,原因主要有:1、服务业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2、第三产业与传统的一、二产业相比,投资范围广,风险小,回收期短,收益也更高;3、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对服务业的需求,特别是贸易、金融、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无疑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重要动力;4、科技的发展要求企业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竞争方式,而应当积极寻求更为独特的竞争方式和服务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和顾客。

第三,跨国公司的联合趋势无法逆转.一方面,大公司难以像过去那样保持在技术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选择共同开发技术的方式,既节约开发成本,又可以结成战略联盟,实现共赢。另一方面,跨国并购成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表现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并购主要是一国内部企业之间的互相兼并,二战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企业为了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有利的市场地位,开始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起初并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后来慢慢地向服务业转移。总的来说,今后的趋势会是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移,服务业集中于金融,贸易,尤其是高新产业。

三、跨国公司的外包发展趋势

就全球外包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言,包括外包活动离岸化、外包模式成熟化和外包阶段异步化三个层面。离岸外包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企业作为外包活动的主体,其发包与接包的动机为外包活动提供了直接的动力。过去企业主要看重的是外包的成本,而现在则更加关注商业价值。外包作为专业分工的产物,既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分工,也体现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分工。欧美处于外包发展的成熟期,而亚太则处于外包发展的初期,正是这种差异,为离岸化外包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外包活动的普及。

按产业划分,外包发展趋势又可以分为制造外包发展趋势和服务外包发展趋势。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制造外包从行业间和行业内制造外包向按照产品工序或区段制造的产品内制造外包阶段转变。从制造外包的特点来看,已经形成了日、美、台三足鼎立的制造外包模式,三大模式相互联系和作用,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随着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外包中心,但是由于成本优势的不断丧失,大陆制造外包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制造外包之后,服务外包成为另一大亮点。与制造外包不同,服务外包中信息技术的因素更加重要。服务外包的主要发展趋势是:1、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流程外包成为新宠儿;2、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包市场,而欧洲则开始异军突起;3、服务外包的目的和方式开始变化,企业开始将外包和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

总之,跨国公司在发展趋势方面的变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结果,同时,跨国公司的变化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只有正确认识跨国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才能更好把握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