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范文第1篇

扶正祛邪对相关疾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钱彦方,李炳文

藏象理论研究与“时脏相应”说 郭霞珍,金光亮

对中医理论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赵宜军,张保春

论中医学研究方法之改进 王泓午,何裕民,严世芸

自由基与中医学的气、血、精 刘劲,曲长江

玉米苞叶对动物高血脂及AS影响的实验研究 甄彦君

复圣散对高脂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 雷燕,黄启福,王永炎

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的生化特点 莫新民,曾英,洪净

宣发膜原法对关节炎大鼠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吕爱平

中研Ⅱ号调解SIVmac感染猴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李平,关崇芬

超声促透对洋金花膜中东莨菪碱过量的影响研究 杨中林,邢桂兰

肿瘤复发、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鲜动物药蛇毒制剂疗效的初步观察 刘玉琴

维奥欣片对糖尿病患者TXB2、6-Keto-PGF1a及血流变的影响 张波,牛建海,高大伟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张晨,黄世林

阳痿病中医证候学规律新探 秦国政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王德惠,施阳,郗美华

中药葛根、吴茱萸对双氢埃托啡耐受小鼠的影响 李其松,马鸿建,沈煜

从十则医案看亡阳证的辨证论证思路 程东旗

电针刺激大鼠“肾俞”穴对下丘脑室旁核功能状态的影响 陈泽斌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许能贵

脉象变异性研究 李凌,王志中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概述 武晓冬,王沛

免疫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卢金玉

论治标、治本皆须求本 刘家义

试论“环境毒” 姜良铎

辨证论治新解 胡欣,葛秀梅

五脏疾病与掌相关系初探 郭教礼,郑怀林

中西医学地理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孙天胜,李艳梅,兰少敏

提高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疗效的思路 陈纪藩,沈晓燕,刘晓玲

试论脏气对血运的双向作用 孙益平,孟景春

脑络通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XB2、PGI2及TNF含量的影响 李净,王键,许冠荪

补肾益气中药对肾阳虚大鼠垂体-甲状腺超微结构的影响 宋春风

肾衰91冲剂对不同慢性肾衰大鼠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杨爱东

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马雄

论无症状疾病的辨证施治 李秀玉

神经症的证候和病因病机 陈光敏

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初探 高中祖

脾胃病患者胃阻抗图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姚静

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中医辨证关系的初步研究 程滨珠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 王慧珍

通心络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董明霞

经眼电刺激建立慢性实验性大鼠癫痫模型 张丽蓓

儒家“致中和”思想与中医稳态理论 王新陆,田思胜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严灿,邓中炎,潘毅

日本古都平城京遗址出土的医药木简残片考 肖永芝

论中医养生理论在消渴病防治中的应用 程汉桥,朱冬莉

河间学派三大家论治中风探析 黄政德

人类遗传学与中医学 丁维俊,王米渠

癌的基因治疗概况与展望 常志遂,石兵,王笑民

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炎症介质的影响 郭利平,张军平,杨洪涛

人参皂甙与川芎嗪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韩明向,丁旵东,周宜轩

白术、霍香等中药对胃排空、肠推进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金照

健脾理气中药对肝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孟志强

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模型的研究及在中医药抗肿瘤中的应用 李海燕,方肇勤,梁尚华

补肾药对肾阳虚大鼠下丘脑组织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高博,尹桂山

中研Ⅱ号对猴感染SIVmac251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变化的实验研究 徐淑玲,王慧,关崇芬

通心络胶囊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赵明中,高承梅,张宇洋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陈松盛

“胆病从肝论治”浅析 章学林,朱培庭,张静喆

葛根素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及TXB2、6-K-PGF1α含量的影响 罗伟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影响的研究 王杰超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 孙彦书,林勉生,赵磊

面神经损伤位电针刺激对神经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牙祖蒙

中医脉象模拟系统研究 汤伟昌,孙汉钧,徐建国,李斌芳

医学需要评论 刘艳骄

全国性学会科技期刊道德公约 中国科协

洋茴香提取液与挥发油的实验研究 丁剑冰,高丽,王亚男

温补肾阳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鞠大宏,张春英,徐世杰

补肾益气法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张雅琳

补肾法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海松,李曰庆

细辛用量研究 董良杰,王树明

肝炎后综合症见肝著证1例 王永军,王平

试论经气沿经络内外循环系统的闭式循行 陈重

艾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唐照亮,宋小鸽,袁静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其相关指标回顾 李广曦

量子波动信息与中医学 金永三,李欣荣,刘燕南

吴楚温补学术经验初探 张玉才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高尔鑫,廖圣宝,董昌武

坤宁安丸对更年期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张雅萍,王秀霞,张丽

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薛红丽,王文健,陈剑秋,陈伟华

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仝小林,周水平,朴信映,张志远

平肝熄风法治疗肝阳化风证的临床研究 李家邦,喻长远,易振佳,梁清华

头风病组方规律刍议 沈欣,杨洪军,庄严

除痹止痛方治疗风湿病临床观察 孟德青,张道云,陈书增,孟勤,刘顺海

金龙胶囊在重症风湿类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朱琬华,朱建平,朱良春,蒋熙

试论《伤寒论》清、下、滋三法对温病治法的影响 陈卫平

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 穆祥,段惠琴,陈武,高立云,杨佐君

针刺配合美沙酮对吗啡戒断大鼠β-内啡肽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宋小鸽,唐照亮,章复清,陈全珠,侯正明

胶原酶Ⅳ预处理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胃电的影响 周爱玲,邵政一,罗琳,何敏

武维屏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崔红生,常佩芬,杨勇

周平安教授运用药对治疗外感高热的经验 王丽华,李华

八正散临床新用 姚立新,姚淑华

用药“中病辄止”琐言 舒灯红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冯艳

防治并举,建立糖尿病系统服务工程 吴以岭

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吴雄志,陈丹,艾青,曾升平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将现代科技指标纳入辨证体系 孙志

200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索引 黄晓华

化瘀解毒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晏子友,皮持衡,高书亮,徐友妹,陈人骏

清肝利湿汤对兔胆囊炎胆石症模型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喻长远,李家邦,田永立

湿热环境对内毒素诱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吴智兵,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沈强

高血压病从络论治探讨 鞠大宏,韩学杰,谢雁鸣,于向东,王永炎,沈绍功,周文泉,王安民

升清降浊法在肛肠疾病中的应用 张燕生,刘仍海,李微,薛雾松,高晓光

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观察 齐京,关幼波

补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 周志昆,朱学强,曾小香

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研究 周小舟,郭振球,杨正望,黄献平

活血调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王桂生,谭凤森

麻黄应用举隅 吕宜民,李晓绿

中医治疗大量血性胸水一例 陈伯青

脑梗死痰瘀证63例左心功能分析 张页,林秋,王泳,黄基荣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 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曾征伦

针刺不同穴位对高尿道压型FUS尿道压改善的临床研究 申鹏飞,孔莉

参麦注射液抢救42例心原性休克、重度心衰的临床观察 唐喜玉,查名宝,武翔,周明林

医院药房的饮片管理初探 徐文萍,徐文海

"琥珀四苓强肾汤”简介 赵文远,王春霞

朱丹溪的痿痹分论 施仁潮

长期激怒致肝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研制 樊蔚虹,岳广欣,李素香,任小巧,卢跃卿,郭小玉,张明利

近二十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研究现状评述 熊录,张学文,范吉平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范文第2篇

在省级和校级项目建设经费的资助下,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1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在打破原有二级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重新组合,设立5门独立的必修实验课程体系:人体解剖学实验、组织学和病理学实验、分子医学实验、病原学和免疫学实验。另外深入建设了1个独立的、综合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及创新性实验平台,形成具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综合平台。

1.2实验教学体系多层次化在原有基础上,对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等多种类型。不仅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对学生起到较强的激励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每门实验课程具有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多数课程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绝大多数实验项目均有相应的虚拟或仿真教学内容,并含有相应的网络自测内容。另外,大学生探索性实验平台,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由实验中心资助设立的探索性实验项目。由实验中心统一组织,进行开题和结题答辩,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及创新能力。并在其中选拔结题优秀的项目成为校级或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目前获得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2项。

1.3教学手段现代化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指导采取教师传授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学生可利用数码实验室的系列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进行预实验,熟悉实验流程,降低实验成本,丰富教学内容。并可在课后利用实验教学系统复习并自测所学知识。部分与临床课程结合紧密的实验课程,如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案例、PBL教学,并与临床检验科、病理科打通,初步培养医学生临床诊断及研究的思维。扩大开放式管理的实验课程比例,组成实验小组。结合机能学实验竞赛,培养学生对机能学实验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1.4实施先进的实验管理模式实行实验中心统一管理的制度。由实验中心下达教学任务,中心秘书负责具体实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中心的实验经费由中心主任专门管理,明确教学经费使用方法。中心资源管理室负责实验教学的设备、耗材的供应及管理,负责每年教学仪器及耗材的计划制定。中心主任负责组织专家论证后划拨专款,保证教学各项运行经费的落实。中心制订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师听课制度,考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学生课程纪律、学习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等。中心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各类型的规章制度,对教学、人员、物品、试剂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监督并落实,保证整个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1,2]。

2示范中心建设的初步成效

通过江苏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狠抓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这根主线,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2.1建成开放的实验教学与管理新模式实验室

开放是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合理选择并开发多种实验教学方法,达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借助计算机网络使实验教学和实验中心管理网络化。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得到深入完善,建成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组织切片制作系统、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实验系统、机能学实验系统、病原学与免疫学实验系统,满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需求。建立虚拟网络平台,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辅助教学,使实验教学、实验室使用、仪器及其使用、预约、维修、报废;耗材的仓储记录,人员情况均在网络进行电子化管理。

2.2建立创新能力培养平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在实验中心开辟多个学生创新实验场所,开展探索性实验;并挑选学生以项目立项的形式进入创新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的运行模式,通过选拔确定一名同学担任学生创新组长,负责组织、策划和总结项目的实施。部分大学生项目得到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立项和“挑战杯”科技竞赛的奖项。

2.3以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建设促进学科建设

通过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手段、仪器及耗材管理的深入改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探索精神,并且促进实验室资源的有效共享,带动教师科研项目的实施。近4年来,获得30多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的资助,发表SCI文章30多篇。在基础医学隶属的学科中,4个学科被评为扬州大学重点学科,2门基础医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3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中心管理,并带动了学科建设。同时,极大地调动大学生投入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它们对实验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考虑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3.1教学资源的补充与积累在教学具体运行过程中,中心所拥有的实验场所、实验设施可满足所有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的需求。但对探索性实验项目来讲,目前的规模、实验场所及课题经费不能满足所有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的要求。只能根据实验中心带教老师的项目,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使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另一方面,数码实验室提供的电脑、软件及其运行环境需要及时的更新。对于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来说,所有的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均不能代替在尸体上进行的实际操作,而中心面临尸源短缺的严重局面,需要引起领导重视、并从媒体宣传上采取有效手段以解决该问题。因此,实验中心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从实验场所、实验设施、实验消耗品等方面进行完善[3]。

3.2实践教学评价和监控体系的完善一套可操作、并能够准确衡量与评价实验教学进程与效果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在现有基础上,必须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使其对实验教学过程实施多方位监控,并把监控措施常规化、制度化,保证实验教学规范、高质量运行。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实验教学监控队伍的组成:包括同行专家、学生、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因测评的角度不一样,评价内容应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三种人员之间还可以互评。②评价标准:不同评价内容、评价对象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及信息反馈系统。③加强实验考试和考核的力度。④管理层面上多项制度的支撑[4]。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范文第3篇

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习现代医学的同时,了解祖国医学的渊源、历史传统,熟悉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发展状况以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成就,为今后从事医学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重在了解,对学生不能要求过高过深,只要求他们熟悉简单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病治疗方法,了解中药的作用及组方原则和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中医理论的精髓,围绕以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为核心的生理与病理;以六气、七情为主的病因与预防;以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为中心的诊法与治则;以及基本的中药、方剂理论等,引导学生步入中医药学的殿堂。

2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

3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4突破传统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范文第4篇

该书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揭示了中医与易学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以及易学对历代中医理论家与实践者们所给予的智慧启迪。在人类发展史上,巫医是结伴而行的。《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它能够对中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于历代医家对易学的自觉认同,在于他们对易学思维方式的把握。正是易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医学理论与实践,都带上了易学智慧的烙印。自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开始,《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范畴系统对医学便表现出了的极为明显影响。

在分析主要医学典籍文本的基础上,萧汉明教授认为易学对传统医学的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与汉易的“卦气说”、“九宫图式”等内容,为传统医学提供了系统的、有机的思维方法,使传统医学对人的考察,能够着眼于放在整个自然的大系统中,对影响人的内外因素作整体的分析。二是《周易》的“取象比类”方法,即是将人体与自然现象相比附,医家视人体与天地同构,以及人体局部信息对整体的反映等,就是对“取象比类”方法的运用。易学对自然界的阴阳对称平衡、五行生克等现象的把握,为医家对人体的平衡、生克、变化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历代有成就的医家,诸如张仲景、王叔和、王冰、刘元素、朱震亨、楼英、李时珍、张介宾、吴有性、唐宗海等等,他们在医学上的成就,无不与他们自觉地对易学思维方式的运用、对易学智慧的吸收有关。三是《周易》与医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周易》中的原则、方法,对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介宾就明确地提出,医易之间是相通的,两者都是关乎阴阳之事,“《易》之与医,宁有二哉!”这种自觉的医易会通,正是传统医学走向成熟与完善的标志。

在总论易学对中医的指导意义之后,从中医原典出发,以专题的形式,具体地阐述了易学与中医的典型相关课题,将易学对中医的影响令人信服地展现出来。作者深入地发掘了《周易》对中医认识人体的影响,认为在中医的病源机理理论中,历代医家都明显地借鉴了《周易》的各种解释世界模型;医家在建构各种传染病的周期理论时,则受到了易学中“卦气说”的影响;在中医的辨证诊断学中,历代医家根据望闻问切所获取的病变资料,不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辨证理论,都自觉地运用了《周易》中的“穷神知化”的认识方法,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达到了解病源、病史、病变的症候,进而预知和把握阻止疾病的方法。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转化医学;基础医学;病理学;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136-20)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领域,其主旨就在于促进基础医学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因而,这是个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 and bedside to bench,简称 B to B )的双向连续过程[1]。其实质就是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打破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间的屏障,为医学研究发展开辟出一条崭新而便捷的新途径。同时,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到医学教育体系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学中开展转化医学教育的意义

病理学科是医学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肩负着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传承和过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之为“转化医学学科”。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作为解决当代医学生基础与临床脱节、临床实践技能匮乏、基础研究成果临床应用价值微弱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或许可以给予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借鉴[2]。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临床病例,结合本堂课的主旨内容,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渗透,使学生通过病例的诸多临床表现,整合自己头脑中的相关知识片段,把基础与临床通过病理学有机地衔接起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融会贯通,摆脱单纯的死记硬背。现今,在教学条件符合的情况下,选取一些临床专业班级尝试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即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从解剖、组胚、病生、病理到临床各个层面加以讲解并展开讨论式教学。

同时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临床重要检测指标的具体应用,在授课内容上增加了病理检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脱落细胞学等分子病理学的相关技术知识,简要阐述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领域,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在活体组织检查部分,重点突出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临床外检病理知识,使学生能对病理工作有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能紧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体现病理学科的临床价值。

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转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可结合每一章节的疾病种类,多媒体课件无疑成为形象而直观地显示疾病的大体和镜下结构的病理特点的良好载体。在课件制作中插入相关视频动画,可将一些抽象概念和致病过程生动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比如在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中血栓形成这部分内容时,用动态图象展示其形成的全过程,首先是随着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小板粘集,逐步形成血小板小梁,最后可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头、体、尾,即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血液回流受阻,远端血管流体静脉压升高。逼真的动态效果把疾病发展过程充分呈现出来,把抽象的知识与一目了然的形态特点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手段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模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方式掌握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化医学理念的渗透。

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融合

在临床医学发展的征途中,基础医学研究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一直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基础医学研究的结果仅为实验中的结果,究竟能否真正适用于临床,真正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起到决定性的预防和诊治作用,需要最后通过临床不断的实践、尝试、应用,才能得到逐步的证实和肯定,这样才能使基础研究成果得以应用,错误结果得以纠正,研究方向正确发展。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以及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结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肿瘤等各类重大疾病有关的基因研究越发深入,原本神秘的“基因工程”已广为人知,临床医学正逐步向“基因诊治”迈进,包括分子病理学等冠以“分子”的新兴学科分支也逐渐应运而生。这在一定基础上可使遗传学的研究受益,也可给一些相关领域带来新的前景,譬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除可以用基因工程制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外,对心血管活性多肽的研究已颇为广泛,介入性治疗亦已起步,如冠状动脉腔内栓塞的激光治疗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等。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研究较为广泛,譬如甲胎蛋白和EB 病毒的研究与肝癌和鼻咽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的相关性,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等基础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一些慢性病譬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病毒性肝炎均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发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各类病毒性肝炎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PCR) 检测,得到人类传播甲肝的证据,制成甲肝减毒活苗,同时给新生儿广泛接种乙肝疫苗,并研究了乙肝慢性化的原因,使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与人口老化的趋势,在生殖生物学与优生学、衰老与延缓衰老等方面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也将给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免疫缺陷病、器官与组织移植方面带来新的解决思路[3]。

实践证明,临床工作经验和教师授课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转化医学的精髓即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给诊疗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答案,最终将有可能影响更新现有的临床实践。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推进教学课程模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病理学与临床相关学科的联系,使基础医学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成效,可给基础医学教学带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arincola FM. Translational medicine:a two-way road[J]. Transl Med, 20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