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图画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73-02

一、我国儿童图画书市场存在的问题

1.原创和引进在数量和质量上严重不平衡

据有关研究者调查显示,在2010年对于当当网和卓越网的儿童绘本出版发行调查中,国外引进作品共1355本,占市场总量的81.6%,国内绘本共304本,占市场总量的18.4%[1]。而在2014年当当网儿童图画书销量榜前200本样本中,只有8本是中国原创,其中6本都是中国台湾的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市场上的图画书引进版占了很大比重,原创图书急剧缺乏。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售书平台,国内原创图画书都被淹没在引进版的洪流中,这是目前儿童图画书市场上存在的最明显的一个问题。

不仅如此,仅存的几本原创图画书的销量也很难跟引进版的图画书相抗衡,结合这些图画书的销量排名来看,中国原创图书最靠前的是信谊原创的《一园青菜成了精》,在2013年当当图画书畅销榜的107名;高洪波的《小猪波波飞系列》排在第130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我国原创图画书在质量上也难以与引进版的图画书进行分庭抗争。

2.创作题材缺乏新意,创作理念目的性过强

(1)创作题材缺乏新意,对传统题材挖掘不深。据调查,目前我国原创的图画书主要是改编一些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或者是写实性的内容。其次,虽然很多专家学者在探索原创图画书时都有意识地提到了传统文化,但是市场上存在着一种打着图画书的口号,却改造老故事的图书。这些故事虽然经典,但只靠着老故事的反复使用不仅不利于原创图画书的发展,还有可能引起读者反感。

(2)创作理念差异:主题现行还是内容为王?图画书本身就是为可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图画书的题材和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贴近儿童生活。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原创中有很多作品呈献给孩子们的是一些说教内容,很难跟现在的儿童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妈妈买绿豆》《团圆》《请到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等这些都是比较写实的一些故事,完全呈现着浓厚的乡村气息和怀旧氛围,很难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正如儿童文学研究家方卫平所说“当前中国儿童文学的通病是文学干有余,编织故事的智慧和能力不足。”

3.综合性原创人才少,绘者和文字作者分离

目前中国儿童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23%,而国内原创队伍的规模却远远无法满足。据儿童文学评论家谭旭东称:“目前有8000多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大约有800人,而专业作家中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更是凤毛麟角。[2]”当然,即使是专门创作儿童读物的作家,对儿童图画书的发展也不是完全有利的。因为在儿童图画书原创作者中,主力军都是长期研究儿童文学或者长期处于儿童图书的制作岗位上的老师,不可否认,这些老师的年龄和阅历是他们的优势,但是想制作出孩子喜欢的图画书,拥有一颗童真的心和善于接触新鲜事物的眼睛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能够懂得儿童心理、从儿童角度出发的高素质人才在我国也是非常缺乏的。

4.家长对图画书的认知度和使用度存在误区

首先,家长对于儿童图画书的认知度和了解度还比较低。很多家长不了解图画书,也不知道这类图书与其他儿童读物有何差别,他们更愿意选择那种看起来可以让孩子学到一定东西的图书,家长对于图画书的使用行为并不完全正确。在调查中,很多家长对儿童阅读有极高的重视,他们也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行动,但更多的是他们对图画书使用当中的一些困惑。

二、对我国原创儿童图画书出版的对策研究

1. 内容和形式围绕“儿童”入手

(1)内容符合儿童特点,进行分级出版。图画书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内容和题材都要符合儿童的特点和性格特征。原创题材不能仅限于传统文化,还可以更多地着眼于对当前儿童生活、儿童心理和儿童状态的呈现和挖掘。但是目前的图画书很多都是围绕智力、能力培养展开,对于孩子心灵和趣味上反而很少关注。

另外,在对于图画书的内容上要按照儿童的不同年龄不同阶段进行分级选择。特别是对于儿童图画故事书来说,2岁的孩子和6岁孩子可能会看同一本,这也就导致有些家长说的,有的孩子认为太简单,有的认为太难孩子看不懂。因此这就说明编辑在策划前就应该尝试着用分级阅读的理念做选题。

(2)设计方面从细节上进行创新。虽然在调查中发现,图画书在形式上基本是固定的,但是图画书本身就有很强的故事感,如果能够在形式上配合故事去进行一些创新,很容易就能够吸引到目光。比如《月光男孩》讲述了一个男孩从天上的月亮到水里的月亮的故事,以上下翻页的形式非常奇妙的展现了这个过程。还有一些图画书在封面或封底做一些小设计,比如在《隧道》的封面,就画了一个又黑又大的洞口,一个小女孩正头朝里用力往里爬,这种神秘感设计让人忍不住想跟随主人公一起去探个究竟。但是无论如何,这种形式的细节创新都要与图画书的故事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培养综合性人才,加强作者和编辑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1)综合作者人才培养。作者相当于一个出版社的软实力。我国图画书当前问题之一的原创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图画书的原创作者太少。这里的原创作者并不是指绘者。实际上在我国,每年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但是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的相互配合,这就需要作者既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又要有绘画技术。

另外,前面问题也提到了,当前我国绘者不在少数,但是具有原创精神和想象力的绘者非常缺乏,模仿痕迹明显,因此从技术上来看我国目前的原创多是根据故事改编,另找绘者绘画的。因此我国在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更倾向于思想性和原创性。

(2)编辑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判断力和综合力。儿童图画书本身就蕴含着包括出版学、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内容,这就要求编辑人员不仅仅要有编辑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国外,少儿编辑的专业性体现在他们对幼儿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上,他们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非常准确,而在目前国内儿童编辑队伍里,这种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在儿童出版单位中,除了一部分积累了很多出版经验的老编辑外,年轻编辑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虽然这能够为出版社带来很多新鲜先进的思想和风格,但是出版毕竟需要专业功底,这种专业型的编辑越来越少,因此出版社可以提供一些多学科培养课程,但更多的还是需要编辑人员自身主动去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3.多方应提高图画书的推广能力

(1)出版社要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方式。出版社可以与绘本馆合作举办儿童阅读推广活动,适当邀请一些儿童阅读专家等进行图画书阅读培训,在引起大众特别是家长对儿童图画书的关注同时,也能够扩大出版社的知名度。而且,绘本馆作为一种图书阅读和推广平台,利用本身特点和图书品牌积累了一定的读者,出版社可以和绘本馆合作,提高图书的延伸服务能力;出版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一些网络上的知名绘者,拿出一部分精力和资金进行培养和合作,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减小风险,又为原创出版积累很多经验,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许在不经意间就可获得成功。

(2)相关单位应该成为图画书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我国政府应尽快将这一块纳入阅读培养计划中,出台一些相关文件扶持鼓励原创图画书,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资金帮助;相关协会应尽快成立一项能够代表中国儿童图画书大奖,以此来激励更多有能力的作者、编辑。目前虽然华文原创儿童绘本领域已经有了两年一次的“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急需创建一个具有权威性、专业性、中立性的评价奖项,来推动儿童图画书在国内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3)作者要积极提高推广自身能力。创作者应该积极提高推广图书的能力。日本著名图画书创作者宫西达在创作的同时不断向大家推广图画书,而且举办各种演讲,亲身讲述自己在创作中的感想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们了解一些背后的故事,也能够提高作者的亲和力,培养更多的忠实读者。

三、结 语

从2003年“绘本”概念引起图画书市场的热潮,至今已有11年了,在这十余年间,儿童图画书也一直受到多方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儿童图画书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版内容老旧、原创实力不足、质量鱼龙混杂等。因此,本文结合这些问题,在对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之后,通过出版社、编辑人员、作者、相关单位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但是,这些问题都有着很多深层原因,也不是一时之间就能纠正过来的,但是就像熊炽先生所说的:“儿童图画书的发展必定是一个缓慢而流长的过程”。只要各方不断努力,本着“提高我国儿童图画书质量”的心态去做,图画书市场总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颜.试论儿童绘本页面的空间营造[D].西南交通大学,2010.

[2] 贾芹.浅谈当代低幼读物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出版,2011(3).

[3] 方卫平.中国原创图画书正在兴起[N].文学报,2006-09-14.

[4] 彭懿.从头到脚细说图画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7-26.

[5] 陈香.阿甲:图画书大爆炸[N].中华读书报,2007-01-17.

[6] 段弘.以儿童绘本为例看少儿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出版广角,2013(7).

[7] 陆莉莉.对低幼图画书出版策略的探索[J].出版广角,2013(12).

[8] 王玉.儿童阅读图画书的基本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5).

[9] 周利.对儿童图画书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J].出版广角,2012(12).

[10] 马先丽.儿童创造力与儿童图画书书[D].湖北美术学院,2012.

[11] 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现状研究(2008-2012)[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12] 张金玲.儿童绘本图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神州,2012(15).

[13] 杜丽花,尹国强.幼儿母亲参与亲子阅读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7).

[14] 张镨匀.儿童图画书插画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范文第2篇

究的分级阅读读本的研制、实践和营销推广的做法。

热词:分级阅读 大数据 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体系

所谓分级阅读,就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读物。

分级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在欧美已经进行了60多年,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分级阅读体系和分级标准,如蓝思分级法、A―Z分级法等,已被广泛证明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范式。

借用分级阅读概念,缺乏真正应用

分级阅读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后,在出版界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很多出版社和文化公司纷纷看到了分级阅读潜藏的巨大商机,各种“分级阅读”“阶梯阅读”“桥梁书”应运而生。在当当网上搜索“文学分级阅读”关键词,就能找到几十种形形的汉语分级读物。但是如果对这些出版物进行归类整理,就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分级阅读”其实并不严谨,与严格意义上的分级阅读有很大差距。

当下主流的汉语分级读物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借用分级的概念,将世界名著换个包装。其实只是根据文章长短大概归了类,或者是将过长的原著进行了改写或缩写,并没有具体的分级依据,这种分级做法是最简单随意的一种。二是将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用分级的概念重新包装。篇幅短的放到低年级,篇幅长、难度相对深一点的放到高年级。三是由名人编选的分级读物。编选者的学术水平决定了这类读物选编质量还是不错的,作为课外读物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作为分级读物来说,其分级方法依据个人的学术眼光和经验,比较片面,有些篇目的分级也不甚合理。

基于阅读教育,进行分级阅读研究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分级阅读读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级阅读,或者说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分级阅读读本呢?

就这个问题,我社市场部在全国近百所小学的图书校园行活动中,进行过问卷、研讨等不同形式的调研。通过对近百所学校上千名校教师和数万名小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

教师面临的共性问题是: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应该如何衔接,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成比例,阅读兴趣与教育功能如何结合等。学生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家长给买的书往往不是自己喜欢的,而自己喜欢的书家长不给买,书里的生字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书看完以后就扔到一边了,很少会深入思考或写读后感等。

这些共性的问题给我们的选题策划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分级阅读读本能帮助教师和孩子们,解决他们的困感。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王蕾副教授于2012年牵头组织成立教育部社科儿童分级阅读研究课题“基于阅读教育的小学阶段分级阅读研究”项目组,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研究的重要学术力量。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有儿童阅读教育研究者、儿童文学研究者、儿童文学创作者、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涉及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儿童文化等多学科的整合探究。请这样的专家团队来进行分级阅读读本的研制是再合适不过了。

结合理论与实践,策划分级阅读读本

我社于2014年与王蕾副教授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参与分级阅读读本的研制与实践工作。

我们按照文学史的脉络,海选了各个时期世界各地代表作家的作品,按“由文本到儿童”的原则,将作品按字、词、句、文体、主题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难度进行分级,发给之前参与调研的学校,让学生阅读,并借鉴美国三大阅读素养测评体系PISA、PIRLS、NAEP的阅读框架,设计内容版块,编制测评习题,对学生进行阅读素养的测试与评价,进而根据实践数据对作品的分级标准进行调整和优化。

经过我社与课题组的合力打磨,科研成果图书《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推向市场。强大的科研与实践背景是丛书与市场同类书的最大区别,在研制实践优化的漫长过程中,丛书形成了以下编写特色。

1.根据选文的难度系数,将丛书分为12册。每册书的封面上有1A、1B、2A~6A、6B等标识,共12册,即12级,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小学阶段的孩子既可以按1~6年级的顺序选择阅读,也可以根据自身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不同需要自由选择,比如,4年级的孩子不一定就要选4A、4B,也可以选择5A、5B或3A、3B等。

2.文学体裁的安排以儿童的适读性为核心理论。低阶段的作品以童话、寓言、儿童诗为主,中阶段增加了散文、小说、科普美文,高阶段又增加了纪实文学,体裁更为丰富。除此以外,每个主题单元内文体也进行了合理搭配。比如,1A分册“上学了”主题单元中的三篇文章就分别是童话、故事和儿童诗。这样既尊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让孩子感受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折射出的文学光芒。

3.每分册选文及主题的设计与编排,既体现文学本位、儿童本位、教育本位的主导思想,又体现分级理念。丛书选文按主题的形式进行整合,主题围绕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生命四大全人教育主题展开。低阶段着眼于自我认知、与同伴交往、亲情等主题,如1A分册中,考虑到孩子刚上小学,对新环境、新朋友、新生活充满好奇,安排有“上学了”“结识新伙伴”“上学要识字”“问不完的为什么”等小主题。中阶段拓展到大自然、童年回忆和生活中的科学等主题,如“童年的水墨画”“天蒙蒙亮的时候”“自然中的科学”“生活中的哲理”等,高阶段引入人物传记、生命主题、战争主题、环保主题,如“生命的色彩”“为爱种一片树林”“向生命鞠躬”“战争中的孩子”等。这些主题的选文贴近孩子的生活,长度、难度适中,以期能引进孩子的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4.对阅读教育目标的评测也体现分级。很多教师反映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成比例,那是因为很多读本缺少科学的评测体系,对阅读效果没有很好的检验。丛书每个主题单元都设置了“阅读成长”板块,是按照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体系编制的游戏化的练习。

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体系中对儿童的阅读能力进行整体感知、信息提取、形成解释、做出评价等方面的归纳,而这几方面的能力也是递进的,整体感知最容易,做出评价最难。丛书“阅读成长”板块中练习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如,低阶段以整体感知、信息提取为主,体现在客观题的单选和多选中;中阶段则对形成解释提出了要求,通过主观的问答让读者联系自身经验,对文中的关键词、细节、人物行为、表达方法等做出合理的解释。高阶段则加大了做出评价能力的训练比重。例如,6A分册15单元的问题“《细马》中的邱二爷、邱二妈分别是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要求读者就曹文轩作品《草房子》中的两个重要人物给出自己的评价,并结合小说细节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让孩子们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好的阅读习惯,边阅读,边自问,边思考,从而达到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提升。

转换科研成果,营销分级阅读读本

《海绵儿童分级阅读书丛》的研制出版带给读者的最大惊喜在于它是切切实实的科研成果,而非出版机构单方面“策划”出来的分级读物。这样的科研成果不应该只局限在课题参与学校使用,而应被推广到广大读者的面前,让更多孩子、家长和教师受益。

针对这套书,我社分别做出了针对教师、家长、孩子三套推广方案。通过教师培训、讲座的形式,让教师了解读本如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如何延伸阅读;通过校园公益大课的形式走进孩子们中间,根据他们的阅读状态和水平,为他们支招,选择合适的读本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困惑;通过群分享、家长会、微课,让家长们知道如何为孩子选书。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范文第3篇

从21世纪开始,儿童阅读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儿童阅读推广日益引发关注,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状态。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以“文化立市”为发展战略的城市,深圳拥有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便捷充足的公共阅读资源、活跃的儿童阅读推广实践,深圳的儿童阅读推广拥有来自政府、图书馆、书店、学校、幼儿园、家庭、媒体、社会机构和个人等各方面的推广力量,让深圳儿童阅读氛围逐渐浓厚,儿童阅读推广意识逐渐加强,儿童阅读环境逐渐优化,让深圳儿童阅读推广拥有比其他城市更好的基础。深圳率先实现将儿童阅读推广从民间上升为政府工程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2深圳儿童阅读推广的独特城市环境2.1浓郁的阅读氛围,为儿童阅读推广奠定了基础2000年11月,深圳设立“深圳读书月”。以“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为运作模式,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促进阅读为核心的活动进村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从不同的角落把市民吸引到读书活动中。统计数字显示,十届读书月共举办活动1916项,参与人次5740万;读书月举办以来,深圳的阅读环境逐渐改变,“以读书为乐,以读书为荣”成为深圳市民共同接受的生活方式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城市阅读氛围浓厚,重视阅读理念深入人心。2006年,深圳在中国首创推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将老百姓的“生活福利”量化成21项指标,以此反映居民的生活福利状况及动态,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被列为其中一个指标,提出了2010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1800万册(含电子文献)、常住人口人均藏量达2册的目标。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深圳对阅读的重视,阅读已成为民生需要。

2.2经济实力为儿童阅读推广的政府行为提供财政保障2009年,深圳生产总值8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根据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92771元,比上年增长8.9%,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平均汇率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581美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1〕。深圳经济实力在全国历次城市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具备承担由政府推广儿童阅读所需要的财力。

2.3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儿童阅读推广提供服务保障

2.3.1覆盖全城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与服务作为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成果,截至2009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617座,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3座、区级公共图书馆6座、基层图书馆608座,在中国率先实现了每1.5万人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目前已经有140个网点设在人流密集的居民社区、工业区和地铁站。在“民生净福利”专项拨款支持下,截止200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1495.36万册,总流通人次1523.18万人次〔2〕。深圳公共图书馆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及“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共同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形成了覆盖全城的服务网络,也将公共阅读资源、公共阅读空间和公共阅读服务送到了儿童生活圈。

2.3.2丰富的图书供应与舒适的购书环境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市民拥有得天独厚的购书环境。深圳拥有全国第一个书城,还拥有世界上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目前,深圳有四个营业面积超过万米的现代化购书中心,还有大陆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图书营销系统先进活跃。除了大书城,深圳还星罗棋布着很多小书店。在《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引2009》中,列出近100个分布在各社区的书店,事实上,深圳书店数量可能比这个更多,据统计,仅南山区文化局审批过的小书店就有136家。便捷舒适的购书环境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深圳人有机会接触品种超级丰富的图书。深圳人均购书量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一〔3〕。市民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受到感染也会沉浸其中”〔4〕。3深圳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活跃深圳地区成立了IBBY深圳分会,是中国三个地区分会之一;南山区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授予的“中国阅读促进示范区”。

3.1教育系统阅读推广全国领先越来越多的深圳教育工作者将校园阅读文化建设运用于办学实践,从校园环境塑造、读书组织建立、阅读活动开展、师资力量培训、发动家长参与、阅读效果展示、阅读成果激励等措施全方位推动阅读。涌现出了一些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典型,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的文化阅读、后海小学的快乐阅读、翠园中学的社会主题调查、红岭中学的生态阅读、滨河中学的校内图书漂流、南头中学的阅读广场等,这些案例有的上过中央文明办简报,两位校长被评为全国“推动阅读年度十大人物”。许多幼儿园开设早期阅读课程,或以阅读作为办学特色。2009年,深圳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市多家幼儿园进行《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副主席艾利斯•万斯参观深圳南山后认为,“南山在促进儿童阅读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达到了国际水准”〔5〕。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亚当娜女士说:“南山的阅读推广经验应该让全世界分享。”〔6〕

3.2民间儿童阅读推广组织活跃深圳目前拥有三叶草故事家族、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民间儿童阅读推广的公益组织,而且发展迅速,非常活跃。

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2009年5月成立,目前拥有4个固定的活动场地,正式义工50多人,5个QQ交流群,近千人参与活动。三叶草故事家族2008年10月成立,从刚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遍布全国的将近2000个家庭。通过故事妈妈培训、专家讲座、社区故事会、主题文化沙龙、新书试读会、年度古诗讲述大赛等形式,推广阅读〔7〕。

3.3儿童阅读推广,政府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行动深圳“读书月”指导委员每年精选出版物50种,推荐给全城儿童。2008年“读书月”开始“书香校园”评选,以促进儿童阅读推广的全面展开,截止2009年,108所中小学荣获书香校园称号。2009年第十届读书月专门为儿童策划出了“阅读•成长”版块。深圳儿童阅读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举办“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研讨会”、“首届全国未成年人阅读文化论坛”、“儿童阅读文化国际论坛”、“通过公共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中英阅读文化交流论坛”等。图书经销商经常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推广儿童阅读。2009年三大书城共举办儿童读物主题书展32项,作者签售见面会18项,讲座20场,讲故事比赛、辩论赛等活动25个系列。公共图书馆采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推广儿童阅读。沙头角街道图书馆制定为期5年(2007-2011)的“小桔灯”儿童阅读推广计划。2009年,深圳公共图书馆界开展儿童阅读活动798项,12万人次参与。

4以政府工程推广儿童阅读:城市发展战略基于深圳的实际情况,将儿童阅读推广上升为政府工程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深圳该在中国率先实现以政府之名,合全社会之力,将儿童阅读推广带动到一个新的高度。

4.1制定儿童阅读推广政府发展战略将儿童阅读作为深圳全民阅读的切入点,用比较长的时期对儿童阅读进行系统推进。建议由市政府制定推广儿童阅读的纲领性规划,包括总体目标,30或50年长期规划,5年、10年、20年分阶段目标,实施步骤,成效评估等,下定决心,从儿童抓起,将深圳市民培育成热爱阅读的高素质市民。各行政区划、各职业集团应积极配合,结合地域、经济、文化实际状况,制定本区域、本职业集团的长期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创造丰富多彩的儿童阅读推广方式和方法。这势必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提升为全社会的核心工作之一,并将各行政区划、各职业集团的各种推广行动凝聚在一个声音之下,使这个声音更集中更有力量,最终让儿童阅读推广理念和儿童阅读推广方法深入人心。

4.2重视对早期阅读、亲子阅读的推进0-3岁是养成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期,3-6岁则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8〕。“爱书和爱读书的基础,是在生命的头五年中奠定的。”〔9〕早期阅读和亲子共读,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办法,也是整个社会最节约成本的推广方法。中国的父母重视孩子教育,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早期阅读所具有的意义,还没有了解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因此,建议政府利用强制力量对这些理念进行推广。比如,能否将早期阅读、亲子阅读作为孕期教育讲座之一,孕妇必须参加。新生儿父亲需先聆听儿童阅读教育讲座,方可领取出生证明。向新生儿赠送礼包,里面是儿童阅读指导书籍。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入学阶段,每个家长至少参加一次家长学校的培训,学习相应年龄段儿童阅读特点。政府应该资助和鼓励各职业集团和民间机构开展各类讲座和推广活动,持续培训家长,推动家庭阅读的开展。

4.3推动一卡一生计划和分级阅读研究尽早让每个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借书证,能否将借书证作为幼儿园入学礼隆重颁发给儿童,让儿童对阅读产生庄严感和神圣感。采用一定的方式,激励儿童善用借书证。比如能否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分别将到图书馆参观、到图书馆上一次检索课作为某个年级的规定课程。政府可制作内容活泼适合儿童的专题片或是公共图书馆地图,引领儿童熟悉整个城市的公共阅读资源,并让儿童了解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图书馆。图书馆员应为辖区的孩子介绍本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分布,教会儿童如何利用图书馆。采用读书奖励计划,对读书较多的儿童进行奖励和表彰。通过组织各种读书会,引导儿童对所读图书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公共图书馆亦可与学校图书馆开展合作,定期为学校图书馆更新图书,方便儿童在学校里借还图书。集中各领域力量,开展分级阅读研究,为各年龄段儿童提供阅读推荐和指导。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童心教育;儿童阅读;研究道路

【作者简介】 韩琳,市区教学能手,梁涛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课程创建的重要成员,《童心教育》期刊执行主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参与课改实验成果丰硕。张伟,武昌区“教学能手”,武昌区优秀班主任,武昌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课题先进个人,少年军校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汉小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小学魅力班主任。师从湖北省特级教师梁涛老师,崇尚并着力推行“童心”教育。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校获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小学童心教育实践研究”中,围绕以学科重建为重点的童心课程教学范式和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取得进展,但随着课改深入,课改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我们认识到:一是课程分科化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心理需要及生活经验相分离;二是教学的同步性制约了儿童的个性化、个别化发展;三是教学时空相对封闭和固化,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学习的规律。这些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新一轮课改寻求解决。在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同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学校编制“武汉小学十二五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求发展推动问题解决,以问题驱动助力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也纳入到学校重点建设的“学校课程图”中。“基于对儿童精神人格关照下的‘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列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小学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现将该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 让“童年悦读”建构在学校课程的坐标上

我校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赋予的权责,以“童心教育理念”为主线,以“儿童、知识、社会”作为学校课程统整优化的思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建设支柱,以对学科课程的改造和重建以及对校本课程自助创建为基本路径策略,以儿童学习力和人格教养发展为课程设计目标,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小班化、生态化、活动化、生活化改造和创建,以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文化。“童年悦读”课程是学校创建的三级课程一体化重建逻辑链上的一个课程点。在学校课程的坐标中,首先要理清课程建构的逻辑关联,从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学校重绘“童心课程图”。“童心是童心教育之根”,围绕“童心教育”理念,解读“童心”。我校创造性生发出七个校本课程创生点,七大行动理念,七大课程系列分枝:即:1.童真――珍视童心,崇尚童真――童理课程系列:儿童哲学、童心拉拉勾;2.童权――尊重童心,呵护童权――童权课程系列:如“桥文化”、“国际理解”;3.童趣――顺应童心,激发童趣――童戏课程系列:如传统的游戏、动漫设计、陶艺、课程狂欢节;4.童慧――引导童心,开启童慧――童慧课程系列:如数学思维体操、机器人设计等;5.童力――历练童心,壮大童力――童力课程系列:如少年军训、游泳、爸爸妈妈进课堂;6.童蕴――润泽童心,涵养童蕴――童蕴课程系列:经典诵读、书法、童年悦读、光影秀等;7.童梦――融入童心,放飞童梦――童梦课程系列:如文学社、读书俱乐部、管乐团、动漫社等学生社团活动。以上学校重绘的童心课程图中,“童年悦读”属“童蕴课程”系列。

其次,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造中借鉴其经验,同时“童年悦读”坚持课程创建的开放和自由度,坚守儿童立场,使“语文”与“童年悦读”优势互补,各展优长。

1.守护一个理想。呵护童心、保卫童年,为孩子构筑自由快乐的童年的精神家园,为孩子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打下精神底子。

2.启动一项计划,即“七彩童年”大阅读推广计划。计划是在小学阶段六年中人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达到360-500本的阅读目标,六年分年级、分层级实施完成:一、二年级读经典绘本,一年级读绘本故事侧重于以读图画故事为主;二年级绘本阅读以图画阅读带动文字故事,阅读绘本文字故事精选自世界经典童话;三、四年级以读儿童的成长小说为主,选读书目以国际获奖小说(60种)和中国百年儿童文学经典(50种)为参照;五、六年级阅读选取经典作家的经典名著为主,阅读书目从“滋润心灵300本书”阅读菜单中选取。

3.构建一种“课堂”。从儿童的视域建构从容、简约、真趣、至柔、澄明的“童年悦读”课堂。

4.倡导三种阅读方式:①主持荐读。儿童阅读荐读人(教师或家长志愿者)将“儿童阅读等级菜单”课程化,通过“童年悦读”创设形式多样荐读体验活动和指导策略,让孩子们爱阅读,会阅读。②自主阅读。课堂荐读重在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品鉴,指导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达到不教”,即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荐读的延伸。自主阅读强调学习者生命自觉、自主、自悟,在阅读中追求人格精神是独立、自由之境。从阅读时空,读什么、怎么读、和谁分享,孩子们有选择权和决定权。③亲子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有两种形态:一是陪伴式阅读,另一种是平等分享式阅读,前者是当孩子读书缺少独立和自主性前提下,父母可以将自己阅读理解通过朗读与讲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营造书香之家的良好氛围。而平等分享式阅读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阅读能力的提高,父母可以和孩子互荐阅读一本书,平等分享阅读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创编一套教材,计划在3-5年内编写一套1-6年《童年悦读》荐读手册,共12册。

二、倡导 “童年悦读”课程田野研究四步曲

我们倡导儿童阅读田野研究,就是使学员明确我们的研究不是行走“云端”,而是走向田野,走向儿童,走进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走进真实、常态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现场。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建立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阅读研究。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从而为儿童营造童年的阅读生活,为儿童的智慧和精神成长奠基。围绕“儿童阅读与儿童言语智慧及精神成长”课题,聚焦高效课堂,我们展开了如下课题研究:①从儿童的视域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②儿童的视域与文本解读方式及策略研究;③儿童阅读趣味与阅读层级的研究;④诗教与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⑤城乡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比较研究;⑥儿童文学课走向儿童语言的建构;⑦儿童阅读课,将儿童的阅读体验转化为言语智慧;⑧“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

围绕研究课题,我们以儿童教育责任与使命,教育的信念和志趣走在一起,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我们用智慧与真情,演绎田野式研究四步曲:

1. 序曲:田野调查

名师工作室在武汉小学各年级先后开展了两次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的田野调查活动。调查活动,是采取两个方式来进行: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阅读现状的集体问卷调查;二是每班随机抽取五名学生,进行个案谈话。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和数据收集,就孩子阅读现状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阅读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在这次调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武汉小学学生的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武汉小学的学生阅读现状及特点,发现学生阅读还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力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了解当下成人物质文化等非儿童文化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影响,以此寻求有效的对策来保护,构筑儿童的精神家园为专题对话和教学实验探索寻求支持。

2. 间奏:专题对话

专题对话是我们研究教学问题又一方式,在导师引领下,展开伙伴式的平等对话,以此寻求一种智慧碰撞和智慧的生成,为研究寻找路径和策略。本学期围绕“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儿童阅读趣味与绘本阅读指导”等专题不拘形式地展开多次对话。如围绕“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与我们的对策”的主题,我们从三个层面展开:① 童年与儿童阅读;② 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及分析;③ 儿童阅读与我们的对策。在对话和智慧分享的碰撞中,大家对儿童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调查结果显示:近80%―85%的儿童喜爱阅读,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孩子在读书中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非功利化阅读已成为了儿童生活的一种方式。最后,就儿童阅读接下来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① 继续一如既往地推动“儿童文学经典”的阅读;② 关注儿童阅读的趣味,加强儿童阅读分段分层的研究;③ 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深化阅读教学改革;④ 发挥班级读书会的作用,营造班级读书场,让读书活动在班级里延展;⑤ 做好校园阅读的推动工作,让阅读成为师生的共同生活方式。

3. 宣叙调:现场辩课

(1)从儿童的视域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

围绕研讨主题“教学勇气和童年阅读课堂的建构”,整个研修活动分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演示、互动评课、专家专题点评。工作室的导师梁涛老师做专题研究的主旨发言,希望课程实践要担当起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的角色,以崭新的教育姿态亲近儿童,引领儿童,拿出足够的教学勇气,建构属于儿童的语文课堂:“删繁就简”,回归课堂的简约之道;“避重就轻”,演绎课堂的至柔之美;“少规多引”,创造课堂的真趣之味;“去蔽彰明”,追求课堂的澄明之境。让我们的孩子在童年阅读的课堂上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

(2)儿童文学课:走向儿童诗性的语言花园

我们如何在儿童阅读中唤醒孩子诗性智慧,让孩子在对语言的建构中搭建自己的生命花园。围绕研讨主题,张伟老师执教了一节中年段的儿童诗欣赏《听听,秋的声音》,彭渊老师则执教了高年段的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课《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两节课虽然类型迥异,但都从儿童诗性文化层次和儿童语言构建的认知层次做了大胆的尝试。

工作室负责人梁涛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整体点评,就以儿童阅读“走向儿童语言的建构”的研究专题做了指导,并提出,在这个承载多元文化理想和审美的大众阅读消费时代,教师们应该引导孩子的人生,让他们去读一些能给予孩子启示的好书,教给孩子实实在在的阅读本领,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眼光,以儿童的方式,赋予儿童阅读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使孩子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生命得以安顿和自由舒展。

儿童读物市场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插画;绘本;艺术特征

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配图、卡通吉祥物、影视海报、游戏人物设定,以及游戏内置的美术场景设计、广告、漫画、绘本、贺卡、挂历、装饰画、包装等多种形式,这些统称为“插画”。儿童插画,并不是指儿童画的插图,它是针对儿童阅读杂志或书籍,如封面、童话书的内页或单独的绘本。按照儿童的审美习惯,它的颜色较鲜艳,画面生动有趣,造型简约、可爱。通过多于文字的画来给孩子讲述故事,一些优秀儿童插画老少皆宜。

中国最早的插画以版画的形式出现,随佛教文化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变相”图解经文。目前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版画作品是唐肃宗时期刊行的《陀罗尼经咒图》就是插画的前身,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有了长足的进步。欧洲的插画历史与我国相似,最早也是运用于宗教读物,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书籍、文法书籍和经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中。

儿童插画往往编辑成册,采用绘本的形式流通于市,儿童绘本的起步与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多”,最后“从多到好”的过程。凭借业界不懈的努力,如今越来越多烙有中国印记的儿童绘本在国外受到高度赞誉。随着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儿童绘本的处境也在时刻变换着,随着绘本出版机构的增加,创作人群和阅读者在不断扩充,绘本市场兴旺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儿童绘本读物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中国儿童插画无论从插画质量和插画创作人群的数量较之以前有了极大的发展。插画绘制水平提高了,质量也随之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从事少儿动漫工作及图书插画人员数量已有数万人之多,相关工作室大大小小也有数千家。同时还有众多的动漫及插画爱好者,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状态。

当今的儿童插画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各种儿童图书出版物层出不穷,商业儿童插画就成了儿童绘本的主要部分,并且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种类,引领整个儿童插画的方向。

2 当今儿童插画艺术风格及问题分析

一部分人群片面地理解儿童插画不过就是一些涂鸦,更有甚者认为儿童对插图要求不高,只要可爱、与众不同就行了。其实,儿童插画不仅可爱、与众不同那么简单,它应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艺术风格上应将自己对绘画的表现采用利于儿童欣赏的角度及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对当今儿童插画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儿童插画拥有共同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的个人绘画艺术特色,无论它是抽象的,还是写实的,均烙下了作者鲜明的艺术风格。

国产绘本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不乏优秀的作品诞生,这些作品不仅深受国人喜爱,同时也被世界认可。近年来,国产儿童插画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场面。当你置身书店儿童专区时,你会发现国产儿童插画作品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真是不少,宣传与推广活动也积极主动,但实际售卖情况却远落后于进口绘本。

儿童绘本的受众毫无疑问是儿童,但家长作为绘本的购买者及儿童阅读的引导者,他们同样是儿童绘本的受众对象,却常常被创作者忽略和不被重视。另外,儿童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行为能力与认知能力有天壤之别,兴趣和喜好也截然不同。因此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非常必要。当今,儿童插画从属于艺术却无法摆脱市场的束缚,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获得成功与发展。

随着电脑技术和网络的进步,儿童插画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另一方面,计算机绘图也给儿童插画创作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抄袭之风。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如果某一种类型的儿童插画受到了市场的认可,于是各种类型的读物开始从画面色调、人物造型、故事题材盲目地进行模仿。这种模仿不是为了画出更好的儿童插画,而是为了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样大量的相互抄袭,相互模仿现象充满着整个儿童绘本市场,一门艺术如果没有创新就会走向消亡。

3 如何解决国产儿童插画存在的问题

上述问题非一日而成,国产儿童插画在面临这些问题时也不能一蹴而就,在解决问题时切不可心急、浮躁。

3.1 创作者自身能力及艺术修养的提高

提高自我能力是创作者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创作者应当对自己和作品有严格的要求,不断夯实自己的创作功底,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此外,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地,身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下,需要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加大改革力度,提升高校在校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水平。

创造力是艺术的灵魂,儿童绘本的创作更是如此。国产儿童绘本趋同,原因显而易见。程式化的创作方法,相互抄袭已然成风,这让国产作品魅力大打折扣。社会对创新精神的鼓励固然重要,但让创作者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更关键。另一方面,出版机构应该给予原创国产作品更多的物质回报,以此树立创造力的榜样,达到改善行业创新环境的目的。要让创作者明白,若缺乏创造力的作品必然会丧失生命力,他的艺术生涯也不会走得太远。

3.2 组织机构间应建立协同运作机制

从长远来看,要使国产儿童绘本有更好的发展,建立相关交流合作的组织和协会十分有必要。国内从事儿童插画的人长期缺乏交流与沟通的环境,要想在短时间把这件事做起来很有困难,但也绝非是一件难以操作的事情。国内的相关从业者人数庞大,也渴望拥有这样的交流环境,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我们可以先从小做起,慢慢一步一步壮大,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最后逐渐形成影响力。通过组织有影响力的美术机构或者协会挑大梁,建立规章制度。例如,采用会员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议,举办赛事、策划展览、出版刊物年鉴等。这样中国插画事业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也是中国儿童绘本行业最大的福音。

总的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插画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儿童插画艺术不局限于孩子的世界,它已经受到更多成人的喜爱,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添加了许多的色彩。艺术的商品化和许多新的绘画材料及工具的出现,让插画艺术进入了商业化时代。在商品经济时代,插画的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插画的意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类,当今商业插画界的画家不是在某一风格中独立成长,我们常常发现在一幅画里有多种技法和材料,它表现出来的效果让人感到插画艺术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计惠.儿童插画的设计造型手法作用探析[J].中华民居,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