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工业设计

环境工业设计

环境工业设计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改革措施

1.引言

毕业设计是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道专业性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迈向更高的学习平台前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展现。毕业生在进入最后一学期后,往往受就业压力、研究生考试复试、公务员考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压力很大、心态浮躁。因此,毕业设计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直接关乎毕业生在进入新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时的自信心。

从专业特点来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基本分为废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三个方向,属于纯粹的工科学科。本文从毕业设计选题和设计模式两个方面举例,浅议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改革措施。

2.毕业设计选题的创造性

选题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毕业设计的首要问题。选择题是完成毕业设计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因此,选题的正确性决定着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和毕业设计的意义,甚至是决定毕业设计撰写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时,一定注意题目要具有创造性,紧密结合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性,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以固体废物处理方向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议选题的创造性。

(1)从“小处”入手。目前,“垃圾围城”已成为重大世界环境公害,我国更是深受其害[1][2],而一些发达国家却能从容应对[3]。目前,我国的关于解决垃圾围城的研究往往缺乏一些最基础的信息或资料,如“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出路、办公区生活垃圾源控制”等,这些方向的选题非常基础、非常“小”,但通过一定量的基础调研就可获得一些较为可靠的基本结论或数据,可操作性极强,非常适合学生作为调研类选题。

(2)从“远处”入手。餐厨垃圾处理是固体废物处理一大难题[4],在传统的生物能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大胆地在本科毕业设计中设想出更新颖、更超前的研究选题,去探索一些诸如直接产能等的转化途径。固体废物处理研究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我们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发现和研究,而这非常适合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探讨,因为它不像科学基金研究,不需要承担风险。

当然,大学毕业设计的选题主要取决于相应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教育背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使选题多元化,避免出现同一个毕业设计选题年年做或若干学生同时做的情况,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反而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从而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产生创造性的设计选题。

创造性地设计选题,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例如,某大学里某位教师针对墨西哥漏油事件,就以该事件为背景设计了“含油废水海湾扩散模型研究、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设计”等选题,结果学生争先抢选,竞争之下,质量自然提升,效果非常显著。从这个角度而言,就要求教师自身采取一些主动措施,如:(1)平时积极查阅学术文献库,掌握学术发展新动向,积累新想法;(2)参加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使毕业设计课题与生产结合显著紧密,同时提高课题的生产意义;(3)及时上网掌握环保动态,从一些专业论坛或官方网站中及时获取一些专业发展动态,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为毕业设计教学提供相关素材和参考内容。

3.毕业设计模式的针对性

除了创造性地选题,毕业设计的模式也至关重要。无论能力水平高低、成绩优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和兴趣点,因此,要让学生针对性地结合自己专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如此,可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就要求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安排。

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一般包括三类:方案设计型、工程制图型、实验设计型。对于纯粹的方案设计类型,如“化工厂脱硫除尘方案设计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等选题,该类选题偏“软”,往往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考察相结合,最终可形成设计方案,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对于第二类工程制图型,往往是在学生熟悉的专业知识范畴内,提供一定的设计参数,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工程制图制作,如“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某市垃圾填埋场设计”等;第三类实验设计型选题,往往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得出一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设计方案或工程图纸的制作,如“含油废水的A/O法处理工程设计”,相比于其他两类,该类选题任务相对较重,比较适合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

因此,在毕业设计模式设定上,教师需根据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供合适的设计模式。对于那些毕业后有意从事工程设计或管理的学生而言,可多开展工程制图型设计选题;对于毕业后有意前往事业型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来说,第一类选题比较合适;而对于毕业后继续选择研究生学业的学生而言,实验设计型无疑是最合适的选题。合理的设计模式可能会使毕业设计教学事半功倍,而如若设计模式针对性不强,则可能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而事倍功半,毕业设计质量自然无从保证。

4.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必须在毕业设计课题质量方面有保证。本文述及的毕业设计选题创造性和设计模式针对性实则都是针对设计课题而言,良好的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大保证。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刘云.如何把“垃圾围城”变成“资源围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6):63-66.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第2篇

1工业设计的原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原则。产品实际设计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产品自身存在的属性,也就是产品的结构、造型及材料属性;另一方面,产品的内在属性,这是整个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属性,也就是产品对人们的使用功能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在产品结构、造型、材料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小成本、舒适健康等功能,产品内在属性注重产品实现人们生理、心理、物理功能需求,人们一味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很少关注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以往的工业设计中,将以人为本作为重点,认为只有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就都是好产品。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形成,公众通过加强实践对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改善,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重视度得到了提高。但设计活动实行后,应从三个方面科学评判设计价值:首先,设计是否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条件;其次,设计是否将文化环境的优化作为主要职责;再次,设计是否以平衡人的需求为约束。现代工业设计均提倡以人为本的概念,同时还要求设计过程中以该概念为基本出发点,但却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核心部分。针对此情况,我们应突出产品的人性化特征,高度重视生态设计原则,因为产品自身属性不仅涵盖在环保范畴中,产品内在属性也存在一定的环保价值。

(2)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共涵盖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当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环境观念也随之改变。出现了“征服自然”等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的思想,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破坏了自然平衡。设计一定程度上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所以其属于一个自然范畴。优秀的设计能够实现社会环境效益和物质环境效益的统一。设计能对效能产品加以改善,能对机械装置与工艺进行更优的设计,防止能量的大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护好生态环境。

2工业生态设计的意义

(1)实现污染预防的重要措施。污染预防能够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治理压力。大多数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均由产品设计阶段所决定。设计阶段中,对现有技术条件、原材料保障等各类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考虑,有效处理环境资源环境问题,从而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有利于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实施工业生态设计能够使企业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对污染预防措施进行整体性考虑,通过科学的结构和功能设计,明确绿色环保原材料及易拆解与利用率高的部件,以真正实现产品回收、利用和最终处置的责任要求,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保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贯彻落实。

(3)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生态设计这一先进设计理念应充分应用现代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来完成节能、节材、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任务,并研发无毒害或毒害低的绿色材料,资源利用率高及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制造技术也成为当前重点。

(4)注重环境与人和谐相处。环境与人和谐相处是生态设计的重点之一,这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一致。同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一直存在于中国的自然观中。该思想和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讲相一致,都将人作为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开展的活动应和自然之间保持良好协调,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结语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工作室;应用型人才;教学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培养社会市场需要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工作室模式教学应运而生,人才的培养也必然由传统的理论型、大众型转向新兴的项目型、实践型,转向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

1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发展现状

工作室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学院(Bauhaus)。包豪斯的设计作坊即为现代设计工作室的雏形,此时发达国家在工作室模式运用于设计教学中已趋于完善,[1] 其教育体系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发展的黄金阶段,2001年中央美院较早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工作室制的教学改革,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与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注重交流,除基本技能的教授,大部分能力相互交流学习;注重研究;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2] 之后,许多艺术类院校根据自身特点,纷纷建立相关专业工作室模式教学,通过紧密的产学研联系,以学期为单元,为教学配置课题,将课题引入工作室。通过实际或虚拟设计课题的教学与推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室与行业、市场有了更密切的联系,并创建融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产学研架构,成为高校对执业能力应用型人才进行深化培养与精准教育的新平台。

2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2.1 新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众多优势

它能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拥有正确的心态和观念,通过对实践项目的接触和学习,让学生树立职业素质观念,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它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独立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分组式练习培育了每一个人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还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高水准和技术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2.2 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产学研一体化,以学促产,以学促研,产研为学服务,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共同完善,使学校在教学水平以及设计成果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施行的导师责任制,以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为主要负责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安排,并积极参与各类国家、省级设计竞赛和承担社会项目工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容易达到默契,促进工作室的稳定发展。

2.3 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它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施工技巧,与业主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变、沟通能力。工作室作为开放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在工作室模式教学中,直接深入地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模拟教学,缩短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培养出具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市场行业的需要。

3 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工作室模式教学虽有许多优势和特色,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教师在任教时克服和解决。

3.1 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冲突

目前,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与工作室教学模式存有一定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课程实践、课堂作业等方面。学校的相关制度是平衡了所有的专业,在整个大环境下制定出来的,传统统一,而环境设计是操作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需要一定的自由度和开放空间,光靠课堂纯理论知识讲授,只会显得空洞乏味,限制学生在教室无法直观现场,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此,理论的课程内容需要配合现场教学和外出现场教学实训来完成,可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课堂不能随意外出,这就导致矛盾的出现。并且,工作室在承接社会实际项目上也会被学院制度所制约,和施工人员、现场监理见面沟通交流得不到时间上的保障。课堂作业更是虚拟的项目较多,缺少了内在的实用性,学生提交的作业显得呆板单一,施工图或多或少不完整。

3.2 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设施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中,年青老师比重大,双师型教师数量少,学历大部分为本科,职称结构为中级,导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有部分老师不是环境设计专业出身,而是由美术学转过来的,更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较少,科研能力薄弱,教学成果、实训工作经历较少。同时,许多高校设备不足,配套设备跟不上学生人数比例。以笔者任教学校为例,环境设计专业班设置近二十个,学生人数多,虽配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但数量少,配备也不合理,不能满足现状需要,上课前需提前预定多媒体设备,学生积极性受挫,这些因素均影响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实践环节的深入开展。

3.3 创新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大量的设计公司都只愿吸收具有活力、具有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强的毕业生,因此培养具有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环境设计教育的迫切要求,但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与市场需要还存有差距。工作室模式大同小异,授课内容、教学模式和效果都在一个层面上,趋于程式化,缺乏改革和更新,学生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实践课程也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室教学实践机制势在必行。

4 小结

工作室模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就业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环境设计行业的升温使得社会市场对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工作室模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工作室模式教学的构建,归根结底是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的发展状况,采取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团队组建、教学设备的配备入手,规范健全工作室教学的管理体系,培养出具有执业能力的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第4篇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双赢的最佳方式。毕业设计与科研相结合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科研课题成为毕业设计题目时,须根据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将具体研究方向合理地组合成若干个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且具有一定探索性、创新性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实验室,了解课题的背景和任务,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开展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指明课题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技术路线,进行科研攻关,对在毕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可及时与学生讨论和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同时,高水平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学生走向人才市场,进入用人单位的一块敲门砖。

2.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毕业设计也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本着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设计任务和目标,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工程技术,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题目可以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出,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要求和预期结果由学校负责审批。设计过程也可以在企业内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在学校进行,以保证毕业设计成果评判标准的统一。这种模式既可缓解目前毕业设计题目陈旧、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不足的情况,又可解决教师指导过多学生的矛盾。同时也为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到工作单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高效率地工作。

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所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工程领域创新人才的要求,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学生竞争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面。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服务于社会,让社会充分认可环境工程专业,同时,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校调整培养方案与课程结构,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通过素质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4.与学生兴趣爱好、择业方向相结合。

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大学四年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择业方向选择,这样就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一些不是与本专业严格紧密相关但也达到学校和学院下达的毕业设计难度要求的题目。学生选择这类题目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后,锻炼和培养了自身的能力,挖掘了自身的潜能。另外选择与自己择业方向一致的题目,可以给学生带来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成绩和能力的机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目前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这类人在走上社会面临择业是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可能与之后的择业相关的题目来完成,会使他们毕业后较和谐地融入社会。

5.加强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毕业之前最后一个学期的必修课程,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完成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起来,并从中提炼出一个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解决一个生产应用中的具体问题中去。这就需要学生在充分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点,寻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指导教师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三到四次。这就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对学生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非常重要。这种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全面深入的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归纳和应用,对部分学生还可能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另外,毕业设计完成时期正是学生即将结束大学生活走向工作岗位的时期,很多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这些负面的情绪往往会影响他们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这个时候指导教师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定期约见、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疏导和指引,这对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身心健康地走向社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6.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力度。

虽然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整个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向系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申报设计题目;

(2)所有设计题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

(3)指导小组向所有指导教师下达设计规定,指导教师向各自的选题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4)学生按照设计任务书开始进行设计,从文献调研到数据计算整理、设备选择到画图;

(5)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和论文,进行小组预答辩;

(6)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织答辩委员会正式答辩;

(7)组织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8)将全部参加毕业设计环节的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分和归档。以上环节构成了基本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规范管理体系。

环境工业设计范文第5篇

(1)新媒体的概念

媒体,是能够承载文化、思想、情感等信息的物质形态。而新媒体,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重新组合起来的媒体,与一切传统的、旧的媒体相异,简而言之就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例如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等。

(2)新媒体的特征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是新媒体的共同特征,正因为它的出现,新媒体才作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事物呈现在大众面前。二是大容量。新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且不仅仅局限于信息的本身,其相关信息的链接更为丰富。三是互动性与超时空性。互动性指的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传者可以进行及时或实时的交流,达到互动性的基础便是超时空性。新媒体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多方面大大优于传统媒体。

2.工业设计概述

(1)工业设计概念

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最早是由美国的艺术学家约瑟夫西奈尔提出的。其概念说法不一,总结起来就是以大批量和机械化为条件,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为目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它是科学、文化与艺术的综合。

(2)工业设计的方法

工业设计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问题,即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工业设计以工业思维为向导,利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研究用户的需求与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设计出工业产品。主要的设计技术方法包括感性工业技术、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基于知识整合的工业设计方法。

二、新媒体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

1.新媒体对工业设计思路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率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和快餐式文化的冲击愈发明显,工业设计作品越来越向着简便实用的方向前进,从而对设计者的思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愈发流行,实用性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新媒体对工业设计思路影响的一个标志。同时,新媒体给大众带来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天地,设计者通过与大众的交流,更能充分了解大众需要,使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使工业设计产品真正惠及万民。

2.新媒体对工业设计方法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告别了往日以手工为主、进入了全新的高技术时代。众多设计软件的出现丰富了工业设计的手段,增加了设计素材,完善了设计的美观性与准确性,使大众对设计的理解深入化、形象化、系统化。工业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受众的不同需要,设计者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使设计达到要求,而新媒体的出现使这些方法更加多样化。在评估工业设计的合理性时,我们可以用到软件构建产品的3D模型、快速模型,对其进行预判,从而得到一个心理预估。例如,在汽车的设计过程中,将汽车的模型利用投影仪以各种角度按照真实比例的大小投影到墙面上对其进行评估。

3.新媒体对工业设计过程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在工业产品从设计完成到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从设计的计划开始,整个工业设计小组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组织虚拟设计方案,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细节进行远程修改与决策。其次,在工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下的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的各种参数的精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确保了可用性。最后,通过网络控制产品的生产,使每个步骤程序化。

4.新媒体对工业设计理念的影响

工业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学科,而这个学科本身具有交叉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新媒体技术促进了工业设计崭新环境的形成,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意语言,使设计更富有活力。在新媒体时代,工业设计产品的个性化、多元化、文化的包容性日益增强,产品更加讲究,可针对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这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息息相关。我国在互联网、数字电视、互动媒体等领域中加大宣传传统文化,产品不仅仅是单调的民族符号和纹饰的简单叠加,而是更为系统地把和谐理念融入其中,极大提高了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三、新媒体环境中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

1.工业设计利用新媒体环境提升人文内涵

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性化的设计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工业设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多样性的特点,逐渐向个性转换,更加注重产品的人文内涵,使设计更加多元化、细腻化,更能彰显人文内涵。

2.新媒体环境中,工业设计应注重实用性

当今的新媒体技术提供了多种手段,功能强大的软件层出不穷,设计者可通过新媒体手段评估设计的实用性、可行性,同时,可通过新媒体手段全面展示工业设计产品,使公众真正了解它,从而更好地使用它。

3.新媒体与工业设计应更加紧密地结合

当今信息化时代,工业设计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了,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新媒体能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使其更加完善;工业设计也能反馈更多的需要,为新媒体技术的革新起到推动作用。

四、新媒体技术推动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涌现,新媒体的发展也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对工业设计提供更大的帮助。

1.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展望

(1)新媒体技术将更加深入大众生活

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与生产生活越来越贴近的一部分,它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媒体与大众生活紧密连接的另外一个标志便是物联网,它的广泛运用使得新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使新媒体成为以信息传递为中心的社会服务者。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将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网络已成为大众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产生的舆论压力将为社会变革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新媒体对于选举也具有极大的作用,例如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选举日当天,Twitter共产生3100万条相关信息,极大地推动了选举的进行。

(2)新媒体的发展将进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技术作为新媒体技术的标志,对国家管理、经济发展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分析将作为主流的技术推广开来,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

(3)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将改变新媒体的发展形势

由于移动终端的多样化,互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加深,网络共享进一步扩展,新媒体技术将在网络进步的前提下向着更加快速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媒体的又一大标志。社交媒体的融入,使社会新媒体平台不断延伸,引发了新的发展形势,使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加深。

2.未来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工业设计发展展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设计也将从中得到巨大好处。首先,仪器功能不断增强,使得设计者能够从各方面评估工业设计,并设置更加精密的参数对工业设计产品进行准确的控制;其次,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实现了资源共享与合理的互动交流,在这种条件下,工业设计将不仅仅由一个人、一个单位完成,而是由众多相关企业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完成工业设计。最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工业设计产品的用户体验计划,使得产品在大规模推向市场之前得到最完备的用户反馈,使得企业对于整个产品的评估更加全面。同时,新媒体技术为工业设计的宣传与推广提供了便捷,把工业设计产品更为便捷地推向大众,让大众充分了解其功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