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标体系;熵值法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24-05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实施期间更是将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作为环保产业的基本组成部分――环保企业,是提供环保服务或者生产环保产品的企业,其市场竞争力指的是在市场竞争中合理、有效地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能否把握产业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适合环保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对提高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环保企业作为环保产业与环保产品发展的承载体,其市场竞争力水平不仅决定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区域环保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产品的社会效益。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企业的盈利能力。创造利润是盈利性企业的共性与目标,优秀的创利能力不仅能够反映企业投入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程度(即效率水平)和资产组合运行的质量情况(即效益水平)[1],还能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内部资金保障。因此,盈利能力成为了复杂经济系统中的企业的竞争力构成要素之一。环保企业作为中国企业大军中的一个分支,其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必然受到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第二,企业的成长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代表企业当前的创利能力,而企业的成长能力反映企业未来的创利能力。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塑造和提升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只有从战略的高度充分地考虑企业的成长能力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才能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后劲。因此,成长能力成为了复杂经济系统中的企业的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2]

第三,企业的技术实力。环保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环保企业的发展具有技术依赖性。众多环保企业的实践证实了落后的技术水平只能导致环保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无益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无益于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先进的技术形成了企业的内生竞争优势和独特的专有资源,可以说,技术实力是环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3]

第四,企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体现在政府政策和外部融资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的环保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从而使得环保企业带有一定的政策依赖性,政府的扶持影响着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4]其次,环保企业的发展具有资金依赖性,不同于传统企业,环保产业的细分行业大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创期或是成长期,投资风险大。因此,金融资本不愿意投向环保产业的相关企业,资金来源就成为环保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瓶颈。[5]

(二)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实用性等原则,指标的选取要既能体现环保企业的独特属性,又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实际情况。本文在厘清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效益、企业发展、企业技术与企业环境四个视角出发,将指标体系划分为四个模块。

1.企业效益

企业效益指标侧重于对企业在现有的条件下取得利润的能力进行衡量,该模块是环保企业经营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由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成本率[6]、主营利润比重四项指标构成,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四个不同侧重点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

2.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指标衡量的重点是环保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体现企业的长远扩张能力。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侧重于考察企业在生产环保产品和提供环保服务等主营业务上的表现;利润增长率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的未来利润扩张能力;总资产增长率则综合反映外部投资和财政支持下的企业成长潜力。

3.企业技术

环保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属性决定了企业的技术支持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技术人员所占比重、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外购技术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等反映环保企业的技术投入能力;专利授予数量则反映环保企业的技术产出能力。

4.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指标考察政府和银行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的支持力度由政府补贴和税收返还两个指标反映,银行的支持力度由银行愿意为环保企业提供的借款即银行贷款指标来反映。

基于以上对环保企业竞争力四个子模块的分析研究,本文建立了环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法的运用实践中,根据确定权重的不同,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指专家依据个人经验确定权重,客观赋权法则是根据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权重。[7]本文主要运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进行评价分析。

熵值法是指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权重。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8-9]:假设由m个待评项目和n项评价指标构成一个评估的原始数据矩阵X={xij}m×n。依据信息论原理,信息熵H(x)=-∑nj=1g(xj)lng(xj)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它可作为解除随机事件的不肯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的解释。可以借助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亦可用其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某项指标值离散程度越大,则信息熵越小,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大,反之亦然。因此,可以根据各项指标的指标值离散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

二、评价方法的应用

在环保产业的众多细分行业中,除尘和脱硫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仅选择该行业中的某一家上市环保企业进行分析。该上市企业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环保产品研发制造及技术服务,在除尘和脱硫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过去30年,通过不断地调整战略,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本文立足于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该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行评价,剖析企业效益、企业发展、企业技术和企业环境这四个因素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为属于该细分行业的其他环保企业提供一个外部竞争性标杆。评价方法应用的流程见图1。

根据表2中的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赋权,结果见表3。在权重值大于或者等于0.05的指标中,企业效益指标占了3个,企业发展指标占了2个,企业技术指标占了2个,企业环境指标占了2个。企业发展、企业环境、企业效益、企业技术的累计权重依次增加,企业发展指标的作用最小,而企业技术指标的作用最大,但是各指标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这说明提升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做法应该在侧重企业技术水平和企业盈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协调好企业效益、企业发展、企业技术及企业环境间的关系。这一结论在最近几年该企业实施的以提升盈利能力为重点,大力培育新产品、新技术,大力培育核心制造能力,大力培育技术人才的发展战略中得到了验证。

以年份为横坐标,以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或各二级指标为纵坐标,对表4的指标评价结果作图,得到相应的变化曲线,见图2、图3。图2表明,自2003年以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2003―2006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所减弱,而2007年之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稳步地增强。图3表明,2007年之前的企业效益、企业技术和企业环境指标值均低于2007年之后的水平;而企业发展指标则相反,2007年之前高于2007年之后。

图2、图3反映的变化趋势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互印证。2007年之前,国家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弱,企业从外部得到的投资或借款有限;企业主要通过引进他人的技术来实现产品生产,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重视不够;虽然这一阶段企业的成长潜力较大,但是由于企业发展指标所占的权重相对较小,其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作用弱于其他指标,导致2003―2006年企业竞争力缓慢减弱。2007年以后,随着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环保政策不断出台,环保标准进一步提高,环保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在这一宏观环境下,企业得到了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持,通过专利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企业在开发特有产品的同时注重传统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企业产品市场占有量的增长。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包含14个具体指标在内的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分别对企业效益、企业发展、企业技术和企业环境进行评价,以此确定环保企业市场竞争力指数。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方法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情况。通过分析各级指标的变化趋势,笔者认为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技术因素,而企业发展因素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最弱。这一结论可以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为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该方法还可用于多家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即利用熵值法计算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指数以及各二级指标指数,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之间的差距和产生差距的具体环节,使企业能有针对性地对企业活动进行规划。

[参考文献]

[1] 尹子民,余佳群,初明畅.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29(1):122-125.

[2] 江若尘,吴烨.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2004―2011年的数据[J].财经问题研究,2012(5):80-87.

[3] 尚杰,姜睿.要素禀赋对区域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Kim-Marion模型和Moreno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166-173.

[4] 汪毅,陆雍森,王娟.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J].环境保护,2003(5):46-49.

[5] 吴洁昀,高明.福建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2(3):57-61.

[6] 王军,耿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2(22):169-171.

[7] 高春玲.基于熵值法的湖北省绿色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70-72.

[8] 杨青青,潘杰义,李燕.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9):62-64.

[9]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市场营销;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49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0 引 言

绿色市场营销发展是以良好的绿色经济建设为基础,按照市场实际经营发展的目标,不断完善全球化资源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市场发展机制,以合理的生存标准,营造有效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制定良好的挑战标准,尽可能地提升绿色经济市场发展水平,提升绿色营销战略水平,努力为实现我国综合经济实力而奋斗。

1 绿色市场发展的营销标准理论内涵

绿色市场经济活动营销发展与实际的周围环境有直接关系,根据生态环境基础,不断分析影响实际市场的环境因素,根据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为企业带来良好的资源,不断完善绿色产业经济活动,逐步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走有效可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不断完善资源的利用价值,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绿色宣传的有效引导,为社会带来良好的预期标准和建设。

2 绿色市场营销的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绿色营销较晚,为了有效改善污染,控制排放,需要对工业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完善全球化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逐步改进生态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2.1 建O绿色化的营销发展目标

建设绿色营销发展目标是需要企业按照市场营销的发展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市场利益,明确实际宣传标准,确定企业的决策效果,重视环境保护的协调作用,走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之路。我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的有效开采,对可能存在的各种污染和浪费进行处理,引导市场建立良好的准入制度,确定绿色营销的发展目标。

2.2 绿色市场企业化生产营销的成本控制问题

绿色市场营销往往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是针对高消费人群的经营模式。绿色营销受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为企业的整体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获取企业短期利益和营销模式,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营的发展时评,实现产量、投入、浪费能源的控制管理,最大限度进行绿色产品经营的管理,控制企业的成本水平。

2.3 绿色消费水平较低

我国还处于绿色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整体消费水平不足,绿色产品市场的有效占有率较低,加上绿色产品消费成本较高,产品引进市场需要交付巨额的费用,这导致绿色产品整体价格水平需要提升,造成企业与消费之间价格利益关系的困境问题。

3 绿色经济营销市场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良好的绿色政府职能管理标准

按照环境和生态发展建设过程,对国家和宏观的经济利益发展问题进行判断,明确全球一体化建设进程,以政府实际主导思想为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职能标准,运用政府、经济、文化发展的各种手段,不断提升我国生产经济产品的建设效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保治理办法。根据我国人口的量级,制定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准入制度,明确实际经济增长和调节的标准过程,对政府污染、排污渠道、企业生存发展标准等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充分保障市场发展环境标准水平的建设。

3.2 提高绿色环境保护意识、管理水平

以绿色营销为长期的服务任务管理标准,对我国绿色经济基础进行规范建设,建立完整的任务管理标准,尽可能地加强企业生产营销的绿色建设,按照企业实际培训过程进行宣传,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消费者的认同度,提高绿色经济的理念意识。按照固有的消费标准,不断提高消费群体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对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服务。

3.3 加强绿色法律规定的建设

加强绿色生态企业的经营发展建设,按照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实际的经济发展需求,逐步规范、修订、完善企业的绿色法规标准,提高企业整体法律规定制度的可以依靠性。提高我国的污染治理水平,不断进行绿色产品经济建设,实行有效的生产、传播宣传发展,加强多媒体的监督,全面解决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证绿色市场营销发展建设的合理性。

3.4 创新发展绿色产品经济

绿色产业经济创新发展是以有效的绿色知识经济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成果的研发。以绿色技术促进产品经济的发展,满足企业产品和服务规范水平的需求,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目标,提高市场低端能耗、低排放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竞争标准,以良好的企业市场改革处理标准进行快速建设,明确绿色产品服务营销理念,对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水平进行明确,确定企业实际环境保护的可循环性、可再生性。

3.5 产品组合定价的绿色营销策略分析

产品的组合定价是依照实际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产品的价格进行有效的互补分析,明确产品实际销售利益标准,充分发挥企业多产品的效益组合,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定价标准。例如,根据实际的价格和价值进行频率效益的定价分析,明确实际互补产品的高低标准,对非互补性产品进行定价,以有效的捆绑经济进行定价,保证产品销售的合理性。

3.6 新产品绿色定价策略标准分析

依照实际新产品的定价标准策略分析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符合化的分析,充分满足顾客可以接受的品质价格和购买意向,对企业实际短期内的产品市场进行判断,充分研究渗透市场的价格策略范围。按照产品实际需求和价格弹性标准进行判断,确定产品市场的价格敏感程度,对可能产生的生产成本和分销成本进行控制和调整。

4 推行绿色促销的策略

4.1 提高人员推销的绿色策略服务标准

按照实际需求逐步完善人员推销服务管理效果,明确实际推销组织建设的产品结构,按照区域推销划分标准,明确产品推销组织构建,提升产品推销组织构建标准,对实际的推销组织结构进行复合化的分析,确保实际产业划分的宣传和说服力,充分激发顾客的购买行为,以良好的策略服务标准进行交接和分析,促进交易,提升策略诱导效果,保证产品营销效果的合理性。

4.2 加强广告产品的策划宣传工作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广告信息内容进行宣传,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制定合理的科学广告策略管理办法,明确决策保准方案,对广告的实际经营目标、预算策略标准、信息决策过程、广告媒介决策内容、评价广告效果等内容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充分加强广告产品的策略宣传。

4.3 加强绿色营销策略的快速推广建设

依照企业实际的科学营销推广决策建设标准,合理地分析建立营销推广的目标,选择营销推广方式进行完善,明确实际规划营销的推行制度方案,按照有效的预期营销推广进程,采用和实施控制策略营销方法,准确评价营销推广的价值和效果,不断完善营销推广的标准方案,进而确保实际产品派送、折扣、现场演示的过程。

4.4 加强公共关系的绿色策略化分析

按照公共服务关系,准确分析公众通信沟通标准,明确实际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互相了解程度,逐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按照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发展标准进行完善,提高外部环境活动的发展效果。依照公共服务关系的相关内容,利用现有的传播媒介宣传标准,逐步构建社会福利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举办各类专题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完善公共关系,明确实际企业职能标准。

5 结 语

绿色市场经济发展是以有效的环保发展为前提的,企业需要加强消费的应对效果,明确实际利益的发展标准,加快可持续稳定建设步伐,营造合理的绿色产业营销环境,为人类的良好生存建立适宜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吕以维,陈沫,朱佳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营销问题对策性研究[C]//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2002.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fdi 环保产业 

1 引言

我国的环保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突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环保业进入较快发展。至今,我国环保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从整体上看“局部改善,整体恶化”,刚过去的“十五”计划中环保任务未完成。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显示,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产业仍处于被动跟踪状态。在产值上,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仅占gdp的2%,而发达国家为5%左右。在投资渠道上,政府为主体,民间和外资资本进入少。在技术发展上,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基于国情的重大生态环境和关键技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和环保成套设备不足。另外,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环保产品开发及环境技术认证制度,环境咨询服务体系落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fdi(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3我国位居世界引进fdi东道国的第一位。在fdi的投资重点上,明显倾向于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而且部分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迁移到中国生产。随着我国加入wto,fdi也面临着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倾向于吸引fdi向西部地区,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2 利用fdi推动环保产业的市场化的动因分析

2.1 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政府主导的行政管理型产业,政府的高投资引起的财政负担和产业低效率,即资金和技术的压力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环保产业的预计投资需求为1.4万亿元,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谁污染、谁付费”的制度约束会促使企业的环保需求增强。我国众多中小企业面临技术改进成本过高等困难,因此,呼唤具有规模效益和技术优势的环保服务部门进入。

2.2 fdi进入环保产业的有利因素

从fdi自身的进入意愿来看,环保产业的高盈利性正吸引着更多fdi进入。我国政府承诺,入世后将逐步将现有的环保产品关税税率从13.4%调低到2008年的6.9%,大大激起了外资投资中国环保市场的热情。作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环保业将成为未来我国引进fdi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已经把其作为鼓励外资进入的领域,仍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的发展差距来看,为fdi进入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达国家 在绿色电力、绿色化工废物处理、环保汽车、绿色建材、生态农业、“3s”农业、卫星遥感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无土栽培等国内不能生产的污染治理设备都存在明显的技术优势,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已经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发挥作用。

从环保产业的国际性分析,由于世界环境的不可割裂性,环保产业本身就是国际化的产业。中国已与27个国家签订了20多项环境合作协定或备忘录。在国际上,有关治理污染和生态建设的贷款很多。发达国家的优惠贷款、技术援助资金、无偿援助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国际援助等都是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3 利用fdi进行环保产业市场化的效应分析

3.1 从技术转移和利用角度分析

从技术溢出角度看,引进fdi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标是通过fdi进入的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发展本地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形成市场化的良性运转。一方面,fdi能够对本地企业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和学习效应。通过fdi与本地企业的合资、合作,可以有效增强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本地企业的吸收技术能力将影响环保产业的最终发展,按照fdi的技术转移理论,当本地企业的技术能力比较高时,fdi进入能产生比较大的溢出效应,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形成本地技术进步——fdi引进——本地技术提高的良性循环。

环保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技术是其最重要的市场要素,技术要素的市场流动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应当积极建立环保技术的买方和卖方市场,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发展环保营销。另外,一个健全的市场离不开中介服务机构,环保服务、咨询等中介机构是健全环保市场的重要媒介。中小企业污染占我国工业污染的80%,但是由于环保治理技术不高和成本过高而往往存在侥幸心理逃避环保任务,大企业也存在治理成本高、达标率低而对委托有需求。环保服务企业的规模效益,使企业与环保服务型企业形成污染治理的“委托——”需求。环保服务市场包括环保技术咨询服务、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环境投资风险评估服务向企业推销环保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等。我国的环保服务市场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存在着很大的技术转移空间,2000年我国环保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例为年收入的38%,环保产业年收入为211亿美元;而1996年美国环保服务业年收入为1 811亿美元,环保服务业为889亿美元,占环保产业的49%,美国在1994~1999年环境服务产值占了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

3.2 从利用国际贷款角度分析

据统计,目前环保产业的70%资金由政府投入,资金的短缺和单一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外资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拓展资金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我国的fdi总量大,应发挥产业导向作用引导资金向环保产业等高科技化产业发展。

外国政府贷款作为对华援助的一种形式,以其贷款额度大、利率低、还贷期长而具有巨大吸引力,跨国公司与国际金融组织有着天然的联系,国际金融组织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金融服务。在操作上,可以利用fdi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天然联系和fdi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管理经验,更好地利用国际贷款为本地环境建设服务。如采取fdi、国际贷款组织和本地企业三方联合的方式,fdi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的管理,本土企业在与外资合作中吸收、模仿外来技术,并负责fdi合作企业与本地的联合,满足fdi经营当地化的要求。

3.3 从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其他要素分析

在环保意识方面,割裂企业利益和环境保护的一致性是导致企业环保意识差的重要原因。只讲生产成本、不讲环境资源代价,生产技术落后是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很多跨国公司在环保方面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和绿色品牌,以市场绿色为目标而自觉改进技术,减少污染。如宝洁公司、福特汽车、壳牌公司等优秀fdi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新能源开发上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这方面可以为本地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从从业资质角度,环保产业的从业资质即职业资格,在发达国家中对企业从事环保产业有明确系统的资质考核和监测,而我国环保产业资质管理混乱和市场无秩。目前我国环保涉及的资质有工程咨询资质、专项工程设计资质、施工资质、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设施运营资质,存在着多部门分权管理,部分省市各自为政的问题。在引进fdi后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熟悉“绿色壁垒”,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和其他国际环保指标的优势,加强我国环保产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

4 政策建议 

4.1 市场化的制度建设

我国环保产业应该按照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建立引进fdi良好的制度环境。比起优惠的税收条件,fdi更看重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过去由于我国相应的环保市场规则不健全,以市场盈利为目的的跨国企业对预期收益率及风险指数的担忧使其望而却步。

制度环境建设主要以下几方面:从环境税费方面,主要是许可证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税收等和相关法规如环境标志、押金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从技术专利的保护方面,应明确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和向本土企业转移的技术所有权;从企业资质管理上,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方法》规范环保服务市场,环保公司根据所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应具备国家办法的相应专业资质,如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资质、环保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资质等和相应的从业规范;从产品价格支持上,规范环保技术的有偿服务,在研究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的社会平均治理成本的基础上,制定指导性收费标准、收费渠道,并且对部分外部性强的环保产品提供国家统一收购价,按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其产品。

4.2 产业导向

如果东道国技术和跨国公司相差太大,有可能抑制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上,应从以下两方面定位,一是加强引进fdi进入环保产业力度,给予国民待遇同时享受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特殊优惠,如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关税调节、税收优惠等,并鼓励fdi以独资、合资、贷款等多种合作形式,以资金、环保技术、环保知识产权、环保设备等出资方式投资于环保产业。二是对以本地企业为核心的环保产业的培育,从技术、资金、资质等方面,通过技术配套环境建设和产学联合培养本地企业的环保创新能力,并加大企业内部r&d投入,对这部分投入国家可给予部分贴息贷款。

4.3 把fdi与国际环保贷款结合起来

外资贷款的担保问题,外国政府援助贷款要向国家财政部提供政府担保,如果环保项目自身缺乏还款能力,地方政府将承担还款责任,巨大的还款风险使地方政府裹足不前。另外,环境保护利用外资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有寻租机会。

在引进fdi进入环保项目后,可以通过非股权安排实行贷款方、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三方联合,解决国外贷款地方政府的还款风险和寻租问题。非股权交易形式多样、应用灵活、风险较小,适用于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政策处于变动中的环保产业新的国际合作方式。而许可证交易、合同安排或技术咨询的非股权安排符合投资方和东道国双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军平.环保企业发展瓶颈因素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03(2)

2 梁利辉.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的动因及方法探析[j].经济理论研究,2004(1)

3 郑小兰,王素君.实施“十一五”环保目标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07(1)

4 楼佳.外资环保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04(6)

5 庄芮.fdi流入的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国家视角[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 杨丹辉.全球竞争:fdi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伍海华,朴明根.外资与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33-02

引言

系统动力学简称SD(System Dynamics),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始的。它以数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的仿真软件(Vensim PLE)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大体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二步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划分系统的子块与层次,确定局部的与总体的反馈机制;第三步建立规范的、数学的模型;第四步进行实例仿真与评价。

一、系统模型主要决策变量设计

(一)设置三个流量

为服务于存量,系统需要为各个存量设置相应的流量。为“创新收益”设置“创新成本增加额” 和“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 ,为“R&D投入”设置“企业创新投入”。

(二)设立四个存量

根据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本章的研究目的,在SD流图中设立“发明设计投入”、“知识保护力度”、“R&D投入”和“创新收益”四个存量。将这四个设立为存量,因为存量具有累积功能可以通过观察其数据的变化,来对自主创新的产生的利弊及其投入进行评价。

(三)设置十四个中间变量

在SD流图模型中,存量往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控制流量。因此为“企业创新投入”设置了“内部创新投入率” 、“市场竞争度”和“企业内部创新投入”三个中间变量。为“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设置了“创新高技术附加值”、“技术含量”、 “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吻合度”、“新增产品销量”、“新增市场占有率”、 “原产品销量”。为“创新成本增加额”设置了“市场吻合度”、“技术含量”、 “新增市场占有率”、 “销售费用”、“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新增产品销量”、“市场推广费用”。

(四)设置常量和辅助变量及其初始值

为了在模型中变量之间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为此设置一些辅助的变量;为满足模拟对基础数据的需求,需要设置一些常量。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的主要指标和数据,结合德尔菲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后得出模型中需要的常量和辅助变量以及它们的初始值。

1.相关系数

α1=0.02;α2=0.01;α3=0.02

2.环境因素

政府采购=0.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5

市场规模=100 000

风险投资=1 000

银行贷款=721.6

国家技术基金=1 063

地方财政投入=4 272.2

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600

二、模型结构分析与方程设计

(一)创新投入子系统

企业R&D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子系统中,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为流入变量,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市场竞争度、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银行贷款、地方财政投入、风险投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优惠税率、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为变量。α1,α2,α3,即为相关系数,得到以下子系统公式: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入十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

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创新收益

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α1*企业创新意识+α2*市场竞争度+α3*优惠税率

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企业的融资

市场竞争度=创新收益/高技术企业利润初值

(二)创新收益子系统

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就是实现盈利,在此子系统中自主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自主创新成本增加额为流入和流出变量,高新技术含量、自主创新产品高附加值、市场吻合度、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销量、原产品价格、高新产品销量、销售费用、产品产量、市场推广费用、生产成本、市场为中间变量和辅助变量,市场营销费用比例固定为10%。得到下列子系统公式。

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原产品价格*新增产品销量+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原产品销量

创新收益:(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创新成本增加额)*(1-优惠税率)

创新成本增加额=生产成本+销售费用+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市场推广费用

产品产量=新增产品销量*0.8

新增产品销量=市场规模*新增市场占有率

新增市场占有率=市场推广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市场吻合度*0.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3+政府采购*0.1

原产品销量=市场规模*原产品市场占有率

原产品市场占有率=0.2+0.2*新增市场占有率

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0.4*技术含量

销售费用=新增产品销量*0.7

技术含量=R&D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

原产品价格=原价格初值/市场竞争度

生产成本=产品产量*0.6

三、仿真结果分析

(一)市场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起作用相似,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起到积极、正向作用。所以,政府应加大市场环境建设,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不能限制、干预市场竞争,但是政府可以为市场竞争提供平台,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性和秩序。

(二)科学技术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科学技术环境与另外几个环境因素相比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小。科学技术标准化增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壁垒,高新技术改进可以很好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后期企业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改进工作。对于这一环境因素建设,政府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三)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因子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很大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影响也很大;各类咨询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建设力度,把对各类咨询机构建设放在次要位置。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重点把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成为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社会文化,用以给创新者减少后顾之忧,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消费者对正版产品的购买意愿低,这可能与黑龙江省现有的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关。建设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于建设这一环境因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员,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103.

[2]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6-54.

[3] 孙静娟,戴忻,杨际昌.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界定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8,(4):4-6.

[4] 石沛,蒲勇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4):11-19.

环保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Withtheliteraturematerialandthemarketanalyticmethod,havecarriedonthediscussionandtheresearchfromthemethodologyangleto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analysis’sbasiccategoryandthemethod.Believedthatlookingfromthemacroscopicenvironmentandthemicroscopicenvironment,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mainlyincludestheenvironmentwhichthepoliticalcontext,theeconomicenvironment,thelarge-scalesportseventbuilds(opportunity),thesportsconsumerenvironmentandthecompetitorenvironment5baseelements,andtothelawsandregulationsanalyticmethod,thelifestyleanalyticmethod,thefashiontrendanalyticmethod,theforecastlawandthesurveyprocedurehasmadethemainanalysis.

keyword:Sportsindustry;Marketmanagement;Conditionofbusiness;Methodology

1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关于体育产业市场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3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转2.3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2.4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5竞争者环境分析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