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收到上报的高危孕产妇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66)。对照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小学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25.3±10.5)岁;观察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初中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4.9±11.2)岁。两组孕产妇在生活环境、个人背景、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但给予正常的孕产妇产检检查。观察组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①对高危的孕产妇实行三早措施:早期建册、早期发现、早期处理;②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二定期检查:定期孕检及随访,定期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功能、B超及心电图;③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一会诊制度,即妊娠合并内科病:肝炎、糖尿病或危重病如妊高征,中度以上的请内科或全科医务人员会诊及提出治疗方案,必要时转送上级医院处理。此外,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实行个案管理,根据不同高危病种,提供不同的保健、医学指导及干预措施。对每例孕妇于孕12周前建立孕前检查档案表,常规执行孕12周做一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孕中期(24~28周)前行第2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腹围,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在28周后开始记录胎动情况;孕38周行第3次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进行骨盆内诊、胎儿监护。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高危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临床上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孕产妇和胎儿的双方面,一方面,孕产妇出现高龄产妇、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以及异常的妊娠病史等情况时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另一方面,如出现巨大儿、多胎妊娠以及胎位和骨盆等异常也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具有上述这些高危妊娠因素的孕产妇,即可称为高危孕产妇。临床上,在确定为高危孕产妇后,及早的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有效的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我国现阶段已普遍实施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广泛推广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应用、并重点筛查高危妊娠,及时介入适当监护和管理。三级管理已经深入到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地方,建立了完整衔接层次,以最大程度保护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手册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降低了“三率”(指孕产妇的死亡率,病残儿的出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此外,高危妊娠更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包括婚前和孕前的积极咨询,孕早、中、晚期的适时保健等。①婚前孕前积极进行遗传咨询和系统的体检,有利于早期防治高危妊娠。②怀孕前3个月应及时进行各项筛查工作,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等,并注意孕产妇身体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等。③怀孕13~27周时即是进入孕中期,该阶段是系统筛查的重要阶段,详细的系统筛查和高危程度的分级,有助于早期做好准备,以尽可能保证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安全。④进入孕晚期后,主要是针对胎儿进行检测,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帮助胎儿顺利娩出,并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的管理后,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P<0.05)。王辉等人关于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显示,给予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后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高达47.2%,重度高危发生率为5.6%,筛查后给予处理显著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两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4结语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危妊娠;健康管理;危险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2月南京市六合区妇幼保健所共有3926例建卡孕妇,所有产妇均为在南京市六合区居住的常住人口或流动人口,产妇的年龄22~42岁,平均(28.64±3.76)岁;其中在第1次建卡或者孕24周转卡前发现有488例孕妇为高危妊娠,发生率12.43%。孕24周转卡以后发现的高危妊娠孕妇由接产医院管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高危妊娠判断标准[2]:每次产前检查使用高危妊娠评分标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评分,标准中包含基本情况、异常妊娠分娩史、妊娠合并症、环境及社会因素内容。患者的高危评分累计得分≥10分的被诊断为高危妊娠。高危评分越高,妊娠风险越高。

方法:对被确定为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高危妊娠专案管理,每次产前检查时预约下次产前检查时间,或者转上级医院诊治。高危妊娠孕妇妊娠20~24周全部转卡到接产医院,转卡半个月进行随访,确认高危孕妇已经到达接产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针对性地对孕妇实施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直至分娩。产后结案。观察指标:分析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统计高危孕妇接受健康管理后妊娠结局情况。统计学方法:对于患者的结果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使用%表示,对于数据比较结果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经分析发现,瘢痕子宫、流产≥2次、年龄≥35岁、辅助生育技术是高危妊娠的最主要因素,其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另外,双胎、合并慢性肝炎、乙肝病毒、甲亢等疾病、围产儿死亡、畸形儿史、体重指数≥28kg/m2、宫外孕都是引发高危妊娠的重要因素。

高危妊娠的分娩情况分析:本院对488例高危妊娠孕妇予以健康管理后,472例产妇自然分娩或通过剖宫产成功分娩,成功分娩率96.72%,分娩成功率较高。高危妊娠剖宫产率79.10%,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剖宫产率。

三、讨论

高危妊娠的危险性很高,随时都会危及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尽早发现高危妊娠,并针对性地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及胎儿的危害程度,从而降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保证分娩的安全性,对于提升我国人口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示对高危妊娠予以健康管理能够有效保证孕妇顺利分娩。高危妊娠健康管理是对高危妊娠产妇实施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在产妇产检时通过对妊娠风险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妊娠风险,通过评估筛选出存在高危妊娠风险的孕妇,对其给予针对性的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

近年来,二孩政策的颁布使更多家庭决定生二孩,然而很多产妇在第1次分娩时采取的是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因此现阶段很多产妇都有瘢痕子宫,而瘢痕子宫是高危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设计合理的分娩方式来保证分娩的安全性。此外一些产妇在分娩前已经经历过多次人流,而人流对患者的子宫及身体的损害都较为严重,多次流产很容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这也是高危妊娠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另外随着晚婚趋势的发展,二孩政策放开,部分产妇年龄都已经超过35岁,属于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的分娩危险性高。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一些孕妇结婚多年不孕,需要通过辅助生育技术来完成妊娠。以上因素都极大地增加了高危妊娠的发生风险。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指导、干预才能保证分娩的顺利开展。本研究中对488例产妇予以健康管理后,100%的高危孕妇在Ⅱ级以上医院住院分娩,96.72%的产妇都通过剖宫产或自然分娩完成了分娩,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高危妊娠健康管理应用于临床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高危妊娠产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针对性地对患者的高危妊娠风险进行分析,并予以相应的诊断治疗,指导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分娩成功率,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唐志娟,江雪芳.社区高危妊娠孕产妇的风险因素预防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77-278.

[2]胡小红.高危妊娠产妇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5,21(14):20-21.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孕产妇;高危妊娠;孕期健康教育;监测管理

高危妊娠患者的监测及管理是围生期母婴安全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母亲及胎儿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3]。为了做好孕产妇围生期的工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丽江市古城区5个乡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有孕产妇5284例,筛查出高危妊娠1278例(24.19%),本文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情况进行回顾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金沙乡、七河乡、金安乡、金江乡和大东乡5个乡2003年1月~2007年12月筛查出高危因素孕产妇1278例。年龄18~35岁,平均24.8岁,其中年龄﹤20岁12例(0.94%);20~24岁297例(23.24%);25~29岁675例(52.82%);30~34岁248例(19.40%);≥35岁46例(3.60%)。单一高危因素者1068例(83.57%);2种高危因素者187例(14.63%);3种及以上高危因素者23例(1.80%)。高危因素发生时间:孕早期(﹤13周)发现高危妊娠248例(19.40%);孕中期(13~27周)高危妊娠116例(9.08%);孕晚期(≥28周)914例(71.52%)。孕早期高危因素有异常孕产史1053例次(82.39%);孕中期有异常孕产史和本次妊娠异常为主;孕晚期以本次妊娠异常为主,高危妊娠1183例(92.57%)。

1.2 方法 (1)按《云南省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管理实施方案》中的“高危评分标准”逐个进行筛查、监测,筛查出高危因素孕产妇1278例。对每个高危孕产妇及时立案,将“高危孕产妇登记卡”于每月5日前由各乡卫生院上报到古城区古城保健院,并进行分级管理监护至产后42天。相关资料由古城区古城保健院每年汇总统计分析,并及时将必须采取的相应措施通报各卫生院;(2)比较高危因素孕产妇与非高危因素孕产妇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等分娩方式差异;(3)比较高危因素孕产妇与非高危因素孕产妇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情况。

2 结

2.1 高危因素顺位 高危妊娠1278例有高危因素1511项次,高危因素前20位构成比及顺位见表1。

2.2 高危妊娠分娩方式 (1)高危孕产妇1278例中,住院分娩1230例(96.24%),家中分娩48例(3.76%);自然分娩699例(54.69%);手术产579例(45.30%),其中剖宫产523例(40.92%),阴道助产56例(4.38%);(2)非高危孕产妇4006例中,手术产725例(18.10%),其中剖宫产595例(14.85%),阴道助产130例(3.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5.85,P<0.01)。

2.3 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情况 高危孕产妇1278例中,孕产妇死亡2例,死亡率为156.49/10万;非高危孕产妇4006例中,无孕产妇死亡,两者之间差异明显(χ2=6.27,P<0.01)。高危孕产妇1278例中,围生儿死亡54例,死亡率为52.25‰;非高危孕产妇4006例中,围生儿死亡48例,死亡率11.9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9,P<0.01)。

3 讨

高危妊娠管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发病率的重要措施,是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的重点。我区5个乡5年筛出高危妊娠1278例(24.19%);高于马效兰[4]报道的13.37%,低于郭华[5]报道的30.54%。

本资料对高危妊娠1278例管理分析显示,高危因素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是:胎位不正、体重>70 kg、流产≥2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析原因可能与社会上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增多等现象有关。多次流产造成子宫壁损伤,导致胎位不正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增加。而胎位不正及病理妊娠又增加剖宫产的可能性,形成恶性循环。本资料显示高危妊娠剖宫产率高达40.92%,剖宫产手术指征放宽,也是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而古城区5个乡非高危孕产妇4006例中剖宫产率仅为14.85%,远远低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的结果。与和士兰[6]报道的丽江地区玉龙县10年剖宫产率平均13.35%较接近。通过加强对育龄妇女,特别是婚前婚后青年妇女健康教育,做好避孕指导,防止人工流产;产科医师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减少因这些因素造成的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分布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19.40%、9.10%、71.50%,本次妊娠异常1053例,占晚期高危妊娠的92.58%。提示高危妊娠监测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孕晚期,即孕28周以后。将高危孕产妇列为重点监护对象,加强监测管理,积极治疗并发症和高度重视围生期的各种不利于孕产妇的胎儿疾病的处理。并进行高危追踪,动态观察高危因素,尽可能使高危妊娠转为无危或低危,积极防治相对高危因素,使高危妊娠者的危险度降至最低限度。

本资料中,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156.49/10万,而无非高危孕产妇死亡;高危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为非高危孕产妇的4.3倍。提示我们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测管理和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的重要性。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有限有情况下,对高危妊娠妇女主动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加强产科抢救技术培训就显得尤其重要,从而真正达到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目的,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利均, 韩建梅, 朱锦士. 1058例重度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 当代护士,2008(3):33-34.

[2] 黄惠娟. 1653例高危妊娠系统管理结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68-4069.

[3] 汤雪娟. 6640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6):543-545.

[4] 马效兰. 485例农村高危妊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8):48-49.

[5] 郭 华. 953例高危妊娠管理与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19-20.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评审;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37-02

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反映社会与国民健康水平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也是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郑州市2011年死亡孕产妇的评审, 找出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本文对2011年死亡的16例孕产妇的评审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评审对象

2011年在郑州市有正式户口及户口不在郑州市而暂住我市的孕产妇,包括计划外妊娠的孕产妇;嫁入郑州市,但尚未迁入户口的孕产妇。

1.2 评审组织

市级评审是在死亡发生医院讨论和县区级死亡评审的基础上, 由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进行逐例评审。

1.3 评审资料

包括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病历、调查附卷、孕产妇死亡评审表、妇幼卫生统计报表等。

1.4 评审方法

按十二格表评审法, 实行一案一评,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郑州市2011 年度统计活产数为109726例,孕产妇死亡16例(因1例无详细资料,实际评审15例),死亡率14.58/10万。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5例,死亡率为12.39/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11例,死亡率为15.86/10万。计划内妊娠10例,占66.67%;计划外5例,占33.33%。初产妇9例,占60%;经产妇6例,占40%。高中及以上4例,占26.67%;初中9例,占60%;文盲2例,占13.33%。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者2例,占13.33%;4000-8000元者5例,占33.33%;1000-2000元者5例,占33.33%;1000元以下者3例,占20%。

2.2 分娩地点构成

省市级医院8例,占53.33%;县级医院4例,占26.67%;乡级医院1例,占6.67%;未分娩2例,占13.33%。见表1

2.3 死亡地点构成

省市级医院5例,占33.33%;县级医院5例,占33.33%;乡级医院3例,占20%;家中2例,占13.33%。见表2

2.4 孕产妇死因构成

15例孕产妇死亡中,直接产科死因5例,占33.33%,其中羊水栓塞3例,占20%;产科出血2例,占13.33%。间接产科死因10例,占66.67%,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4例,占26.67%;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急性肺栓塞、重症肺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妊娠合并肝癌各1例,分别占6.67%。见表3

2.5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2011年孕产妇死亡16例,评审15例,其中可避免死亡2例,占13.33%;不可避免死亡13例,占86.67%。

2.6 影响因素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从3个环节4个方面的十二格表评审法填写的标准评价出本地区影响孕产妇死亡前3位首要影响因素:个人家庭知识技能问题10例,占66.67%;区县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4例,占26.67%;乡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1例,占6.67%;个人、家庭的态度问题10例,占66.67%。社会其它相关部门的管理问题7例,占46.67%。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

2011年郑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了29.87%,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农村、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6.56%和6.28%,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稍高于城市,但死亡孕产妇的绝对数值农村显著高于城市。因此,今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在农村。

3.2 死因变化特点

郑州市孕产妇可避免死亡及不可避免死亡的比例显著改变,可避免死亡仅占13.33%,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产科出血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9年以前一直居第一位死因, 2010年及2011年均为第三位,合并内科疾病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间接产科死因占66.67%,这说明我市的产科质量在不断提高,同时,孕产妇死因顺位的变化给围产保健工作及产科临床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羊水栓塞、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及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救治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因此,强化妇产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的防范意识,早期识别及诊断内科等相关疾病,重视避免引起羊水栓塞的诱因等都非常必要。

3.3 死亡孕产妇基本情况特点

死亡孕产妇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4岁的生育高峰期,73.33%的孕产妇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而经济水平较高者仅占13.33%,计划外妊娠者占33.33%,虽然2011年我市80%以上死亡的孕产妇均进行过一次及以上的产前检查,但产检还是不系统、不够规范,真正纳入高危管理并给予正确的孕期指导及治疗的并不占多数。所以提高广大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医疗保健意识,加强基层孕期检查管理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3.4 孕产妇死亡及分娩地点情况特点

2011年孕产妇死亡及分娩地点在省市级医院者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县级医院,主要原因是郑州市每年举行的培训班,基层医院对高危孕产妇都进行了转诊,截留病人的现象得以遏制。同时,“降消”项目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新农合的实施,使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比率大大升高。

4 干预措施

4.1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许多孕产妇因为经济原因不进行产前检查,发生危重病情治疗时缺乏资金支持,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实行免费产前检查,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报销比例,从而减少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死亡。

4.2 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把握住孕前、孕早期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关口,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孕期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保健意识,增强其主动接受服务和利用服务的能力。将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查结合起来,对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妊娠的妇女劝其禁止妊娠,以免使病情恶化导致死亡。

4.3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妊娠的专案管理

对怀孕的妇女要做到早孕建卡。详细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发现患有不适合继续妊娠疾病的孕妇实施终止妊娠。对患有疾病但在密切观察下能够继续妊娠的孕妇, 要加强保健系统管理, 增加检查次数, 给予安全必要的治疗。对有危险因素的孕妇要严格按照高危妊娠管理方案进行严格筛查、评分及专案管理,及时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原因;干预措施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trend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Zhuzhou from 2004 to 2014,and to explore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maternal death. Methods:Retrospective study using data from Maternal Mortality Surveillance(2004-2014)in Zhuzhou.Results:The maternal mortality declined in the past 11 years in Zhuzhou.The top five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 were maternal haemorrhage,amniotic fluid embolism, pulmonary embolism,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pregnancy with heart disease.For maternal death,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prevailed: lower education,less and non-regular antenatal care,more intrauterine surgery,unplanned birth and medical level,etc. Conclusion: Reducing the maternal mortality needs the cooperation of each social department, strengthening health care education,consolidating and regularizing the foundation work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and cure capability to high-risk pregnancies of medical staffs.

Keywords: Maternal;death causes;interventions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地区卫生、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指标,是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我国各级政府均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纳入到两个《纲要》和五年《规划》目标中[1]。因此,对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变化规律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控制孕产妇死亡具有积极意义,也必须作为妇幼保健长期坚持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研究对本地区2004 -2014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进行调查、分析、评审,查找死亡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监测本市2003年10月1日 -2014年9月30日常住户口或流动人口,从妊娠开始到产后42天死亡的孕产妇,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不包括意外死亡者。

1.2监测方法 根据《孕产妇死亡监审方案》的要求,专门组织孕产妇死亡调查小组,深入死亡孕产妇家中、医院调查,了解孕产妇家庭状况、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经过写出调查报告,各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控制。死因诊断和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 (ICP-10)进行评价,参照WHO推荐的十二表格对每例死亡个案进行县市、省级评审讨论,查找死因,明确诊断,发现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和评审意见。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当年活产数*100000。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2.1孕产妇死亡率 本地区2004-2014年活产数为558708例,孕产妇死亡共107例平均年死亡率19.1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表1。

2.3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有:文化程度偏低、产前检查少且不规范,宫腔手术操作多、计划外生育、医疗救治水平等。(未列率)

3讨论

3.1孕产妇死亡率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由于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积极采取综合服务措施,使得我国多数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本研究中2004―2014年孕产妇由36.45/10万下降到14.58/10万,孕产妇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幅度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干预措施[3] ①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妇女保健常识,使妊娠安全、母婴保健等妇幼卫生知识深入人心,重视围孕期保健,避免多胎、计划外妊娠。②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加强孕情摸底,严格实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分级管理,提高处理产科危急重症的能力及医疗保健服务能力。③规范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完善修订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进一步使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达到程序化、制度化和规范化。④全面落实《母婴保健法》及两个《纲要》提出的重要指标,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常规及岗位责任制,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结合孕产妇评审结论,对结论为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有责任的医疗机构与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综上所述,降低孕产妇死亡是一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各部门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协作机制。倡导宣传科学的性常识,提高围孕期保健意识,减少婚前,对生育年龄妇女全面实施妇幼卫生信息化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建立专案,落实分级诊疗,全程监管到位。定期组织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与应急演练,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将孕产妇死亡控制在最低水平,保障母婴安康。

参考文献:

[1]赖忆,赖微,刘平.宜宾县2003-2007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 97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