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农村建设

新型农村建设

新型农村建设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第1篇

文化的独特功能决定了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对于造就新型农民必然有独特的作用。李德顺教授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按人的方式改变、改造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来培养人、装备人、提高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精神动力而言,新型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提高他们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这是主体意识的需要;就智力支持而言,则是主体能力的需要,由于文化建设的功能在于培养人、塑造人,所以新型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包括培育新型农民的目标,而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更有利于推动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新型农村的整体建设。可见,发展新型农村文化与培育新型农民存在互动关系,二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构成良性循环,处理不好则会造成恶性循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新型农民培育的问题,就是通过查找影响新型农民养成的文化因素,从而找到新型农村文化建设造就新型农民的现实路径。

二、影响新型农民养成的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中的小农意识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养成

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业文化沉淀成了我们的传统民族性格和思维模式,在转型期的现代农村,我们依然可以觉察到传统民族性格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其中不乏艰苦朴素、勤俭自强等积极方面,但也有一些消极方面,集中的表现就是小农意识。主要表现为小富即安、封闭守旧、目光短浅、重男轻女、自由散漫等方面。小农意识会降低农民追求更好生活水平的冲动,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阻碍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阻碍新型农民养成的内在因素。

(二)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不利于塑造新型农民

近些年来,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增长较快,但是从全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仍然突出。一个是总体投入的不足导致分配到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数量有限;另一个是区域差距造成西部一些财政较困难的农村基层无法保障农村文化建设费用的足额支出。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文化设施缺乏或者残缺不全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农民享受不到基本的文化权利,农民培训费用匮乏,从而影响新型农民的养成。

(三)农村文化设施功能不能发挥影响新型农民培育

农村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电影院、农家书屋、球场、文化广场等;二是农民文化活动设备,如电脑、电视、桌椅、图书、宽带、光盘等。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尤其西部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的来说还比较薄弱,并且出现的问题较多。如有活动场所无活动设备的问题、没有专职文化服务人员的问题、文化设施长期闲置形同虚设的问题、图书光盘长期得不到更新的问题、电影下乡走过场惠及面小的问题等,这些其实都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农民群众对文化、科技等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反而让封建迷信、聚众、打架斗殴等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民的养成。

(四)农村教育发展困局造成农村精英人才外流

农村精英人才外流又被称为“孔雀东南飞”现象,据此,阮荣平、郑风田提出了“教育抽水机”假说,他们认为“目前教育体制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将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从农村抽吸到城市,将本来可能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人力资本变成了仅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4]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固然是农村人才的智力流失的主要因素,但也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局有关,一是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与农村经济增长也未表现出因果关系;二是旨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导致短期内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落后影响新型农民养成

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落后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重经济轻文化的理念导致了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进而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二,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模式阻碍了新型农民的养成,持续拉大了城乡距离;其三,政府包办文化及其带来的低效益影响了其它社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其四,僵化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导致了农村文化人才的流动不畅甚至人才流失。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落后直接造成了新型农民培养机制的落后,进而影响新型农民的养成。

三、新型农村文化建设造就新型农民的现实路径

(一)倡导农村新文化运动启蒙思想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梁漱溟曾说,“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有思想力才有行动力,今天的农村迫切需要一场新的文化运动来解放农民的思想,解决新型农民养成的深层次问题。农村新文化运动的主旨就是要逐步消减小农意识,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民主科学意识、文明法治意识。当然小农意识并不是农民的专利,也并非所有农民都有小农意识,是否有小农意识跟一个人的家庭影响、受教育程度、区域位置、民风民俗有关,是一个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大环境是主要因素。农村新文化运动就是通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来改变这种大环境,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启蒙,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倡导他们做积极进取、开放创新、崇尚科学、文明守法的现代农民。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作支撑,用以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维护、农民培训费用支出等问题。首先,国家应该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基础性作用,保障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稳步增长,这也是由国家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现实决定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落实好地方财政的文化建设资金配套,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再次,农村基层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筹备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办文化,主动解决资金缺口,这也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农民自己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文化投资,主动花钱接受文化熏陶,提升个人素质,这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设施作用促进新型农民养成

发挥农村文化设施的作用首先要健全农村文化设施,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力争做到各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各乡有多功能综合文化站,各行政村有多用途文化活动室,各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一个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桌。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落实相应的经费保障和人员服务,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长期免费向社会开放。如切实提高农村文化服务人员的收入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及时更新图书杂志,使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能够就近找得到、读得懂、用得上;配备并及时更换必要的体育器材,引导农民乐于流连球场远离;改善电影下乡的放映条件,精心选择农民群众需要看、喜欢看的电影资源,保证电影下乡的实际效果等。这样更多的农民才能感受到文化的阳光普照。

(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留住农村人才

长远看,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仍然是新型农民培育的根本出路。但在短期内,为克服“教育抽水机”机理的影响,当务之急是先培养出一批有能力、留得住、用得上,真正能够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本。为此,在目标定位上,要培养一批立志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在分类管理上,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固本强基,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农村职业教育院校要根据当地产业和行业的特点,开设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组织开发和编写体现地方特色的教材,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农村教育事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服务农村发展的职能。

(五)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助力新型农民培育

首先,把握好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三贴近”、“双百方针”,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真正服务于农民。其次,坚持分类改革的原则,一手抓好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一手抓好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事业要坚持公益性,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农村文化产业要遵循价值规律,规范市场管理。要打破政府包办文化的局面,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农村文化发展,以文化产业带动文化事业,逐步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再次,深化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着眼于农村文化的长远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待遇,建立合理的人才竞争机制,发现、培养、留住农村文化发展人才,使更多有才能的农村文化工作者更好地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住宅 社区活动中心 人文关怀 地域性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中国的社会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变革,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转型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嬗变。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无可阻挡的,但相对改变的巨大,农村的信息滞后、发展缓慢也是无法改变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

在“乡村城镇化”政策的背后,雨后春笋般的立起来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没有规划、没有规律,显得很突兀,而且和家庭结构变化很不协调。乡村独有的轻松休闲的模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农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的一道风景,有保留的必要性,可以作为城市的后花园。现阶段家庭类型基本就核心家庭(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或收养子女两代人)和主干家庭(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两种类型,而且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有意识的了解现状,在生活中从不同角度审视倾听不同人群的心声,实践中设计满足大家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住宅格局。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设计师也应该从自己专业角度为这些特殊人群营造一个场所,可以为大家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心理上的疏导,让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坚强快乐的渡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以“设计师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竞赛为例,具体分析:

农村住宅不同于仅作为生活居住的城市住宅;农村住宅不是“别墅”,也不可能是“别墅”;农村住宅不是“小洋楼”,也不应该是“小洋楼”。农村住宅具有生活、生产的双重功能,农村住宅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建筑,而且还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因此,农村住宅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识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在山西,响应农村城镇化的号召,住宅要集优整合,要将一个村子搬迁到新的地址。场地为坡地,分析利用地势,缩短日照间距;布局时,相互错位,既能充分享受阳光,还可以围合出邻里之间的区域作为公共活动,利用坡地的高差层次,为大人小孩创造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居住空间灵活性设计:

户型设计中,本着老百姓“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的原则,造型上简洁明了,矩形布局,虚实对比,灰空间的营造,创造视觉上的丰富多彩,简单不无趣;功能上着眼于人们的行为举止,考虑到生产生活需要,配备了很多储藏空间,从实际出发,提高实用性;还考虑到有些老年人残疾人不方便,加入了电梯,细节上体现人文关怀;最主要的空间卧室,一层有一间,主要作为客卧,主要还是在二层,这样动静分离,提高了居住的品质。

院子的设计,应该是必不可少,沿袭了四合院的传统,也是乡村生活简单快乐的来源,促进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彼此之间更了解,提供了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的场所,童年有更多的欢乐。

公共活动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公共区域,具有社会性,会随着社会属性的不同而改变。相对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具有地域广阔,人口密集度不高,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活共同体。现代社区中心不仅提供了物质生活,还承载了精神认知。社区中心为大家提供了共同活动交流的室、桌球室、咖啡区、健身区等活动区域,丰富大家的业余时间,促进大家的相互了解,也为年轻人工作之余休闲放松提供了可选择性。

结语:

新型农村建设,应建立在乡村实际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立足满足农村生活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更高层次的站在不同人群的多种角度,体验不同人生经历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设身处地的理解空巢老人的孤寂,响应的配备丰富的业余活动,心理咨询师对其内心的倾听疏导,为他们物质和精神上排忧解难。同龄伙伴的陪伴会带来欢乐的童年,很大程度上冲淡内心对父母的想念,丰富多样的开发智力的游戏活动会给他们强健的体魄;还应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多方面多角度的信息知识可以武装自己,眼界开阔,对未来充满想象和信心。

参考文献:

《新型农村住宅精粹》 作者:骆中钊 中国城市出版社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第3篇

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农业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终究需要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进行管理。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现代社会下的农业发展,需要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由此可见,培育新型农民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1新型农民是改变农村现状的需要现阶段,提出的新型农民指的是有文化、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人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过程中,农民是其核心,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能够对农村的现状产生直接影响。如农村的教育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都会对农村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也是改善农村核心的关键。只有这个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有利于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1.2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所谓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农民在建设新型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与农村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并且有丰富的经验,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他们的指导和管理。新型农民的存在更好地促进新型农村的发展,所以,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2我国在培育新型农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传统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低现阶段,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素质低等现状是制约新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教育基础较差,导致文化素质低,迷信、等现象一直盛行;二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对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在农业生产中难以利用先进的知识促进农业的发展;三是农民缺少对农业方面的管理能力和经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

2.2政府对新型农民的培育不重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在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国家已经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就建设成果而言,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较少,如教育经费的低投入,使得师资队伍的教育素质偏低,导致农民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新型农民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二是我国政府对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各个农村的发展情况不一,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过程中没有依据各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养和建设。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实际上,农村人才的流失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现状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投入得不到对等的收入,使他们逐渐对农业生产丧失了信心,便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

3强化培育新型农民的策略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遇到的阻碍和种种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

3.1着力培养文化型农民在培育新型农民这一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关键。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善教育条件,逐步完善教育体系;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使农村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的服务。与此同时,不断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和谐的文化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文化型的农民,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准备。

3.2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师资队伍,进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在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政府不能仅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还要担负起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不断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意识的转变,进而培养出新型农民。

3.3重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想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存在,这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应该重视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农村的教育建设,同时积极引进高技术水平、高知识含量的人才,为农村的建设组建一支庞大的队伍。

4结语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

引言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村经济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新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生产者成为真正的生产主体和利益主体,潜伏在社会中的生产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在新的制度安排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当新制度刚刚展现出其较好的制度效率时,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因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需要而随之发生,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生产的制度安排被确立,集体化制度安排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最初生产者同样以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加入到团队生产中去,但是,由于集体化生产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更主要的是利益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与此同时,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更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密化使用,在土地产出受地力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的情况下,过密化劳动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队生产效率,也降低了队生产成员的经济福利。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对集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它通过科学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制度而确立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又一次调动了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的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创新是在国家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下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农民在没有外在经济机会和比较利益选择的情况下,对土地的专注投入的确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产出,但这种产出的提高是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产出而言的。相对于计划体制长期的低效率和产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示出了。但是,在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有效释放出来,这种制度所包含的潜力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释放完毕,使得当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农村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很难完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与城市经济主体大致平均的利益,城乡收入差距由此逐年拉开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二元经济制度,使农民能以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主体相对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内在要求变革二元经济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新农村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作为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本文拟围绕农地制度改革、二元制度改革、非正式制度创新及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界定模糊,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要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法制和保障难民土地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家庭承包使用的多重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多重存在形态,为各级政府通过集体组织侵犯农民土地权益设置了制度空间。在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上,有些学者提出土地私有化模式或国有化模式,应当说,这两种模式都认识到了界定土地产权主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从目前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有些学者主张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承包制来界定集体组织和承包家庭之间的权利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多重产权结构,从而也就达不到制度改革所预计的目标。从立法方面来看,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都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利作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既有产权主体结构。只要继续保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上多重主体构造,“农民长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为此,就构建一种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上,则是作为管理者而不是产权主体行使职能,避免了国家和村委会既是管理者又是产权主体而发生角色错位。至于集体经济组织,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性在现实中难以作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而农民家庭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组织,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则是顺理成章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重产权主体并存而导致权利界定不清的局面。当我们明确地找到产权主体时,产权的界定自然也就明确了,产权排他性行使也就得以实现。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确立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是在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把承包土地的产权完整地赋予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拥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完整的产权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其次,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家庭是唯一合法的土地产权主体,国家和村民委员会则作为农村土地管理者发挥作用。农民按照利益最大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家和村委员会作为管理者主要负责因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需要而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产权在彼此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转包、转租、代耕等各种自发的土地流转形式,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状态。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产权流转因为产权主体的明确化将会变得更加规范、稳定和有效。

二、二元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前提

新型农村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27-02

一、空心村背景下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所面临的空心村现状

1.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农村空心化造成大量土地荒废,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质量也不高。农村空心化是与居住用地的扩展同时产生的,这就更加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空心村中大量人口流失,农民不再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农村田地都荒废,同时农村又存在着土地荒漠化、农业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

2.空心村中的养老问题突出

空心村的出现不仅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同时使农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人口集中向城镇流动的问题,造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更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镇从事非农业的工作,农村的常住人口就是老人和小孩。而老年人在农村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就引发了空心村养老的问题。

3.宅基地的闲置

由于大量空心村的出现和蔓延,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非常严重。“空心村”宅基地的闲置主要为:一方面由于村庄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完善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出现农民乱占、超占宅基地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人口外迁造成了大量宅基地不能充分利用起来,大部分荒废。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空心村的对接

近些年来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尤其是一些地方没有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意愿与现实需要,只是一味根据某些官员的一厢情愿去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结果酿成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使农村社区建设在一些地方遭遇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在准确把握农村社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真正构建一个符合农民意愿、服务农业发展、功能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解决空心村所面临的问题,更好地对接空心村,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1.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可以在社区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活跃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能够身心愉悦,而且可以较好地排解空心村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所造成的孤独感。二是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养老院,解决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各地可以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契机,本着就近和实用的原则,规划建设社区养老院,以人为本,解决这些空心村老人的生活起居及精神层面的实际需求。三是要重点构建空心村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体系。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助老志愿队伍,帮助空心村老年人解决切实困难。

2.编制科学合理的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应集中对农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也要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和利用率,要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这都有利于解决空心村问题。在规划过程中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好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稀有资源,同时还要考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的总体要求及空心村的整治要求,做到各方面的协调,找好平衡点。

3.建立有效农村土地流转使用制度

首先,必须开展农村宅基地的综合整治。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的清查整治,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空心村一户多宅的现象。其次,对于土地的流转,应承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完全物权化,要运用法律手段来保证土地相关制度运作的合法性。最后,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对“空心村”空心部分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为农村新型社区的整体规划提供条件,保障农村经济发展。

4.推进农村集居化建设

政府应大力支持推进农村集居化建设,积极引导村民集中到规划区建房,或将小村合并成大村,有步骤地整体搬迁,使空心村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推进农村集居化建设,要合理引导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流向和研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5.探索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

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动,而忽视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伴随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日益加剧,使得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能够解决人口增长给城市带来压力的问题,也是一条有效应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农村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研和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面这四个方面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逐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向特色农业;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向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向农业之外的领域;四是不断创造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环境与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

(一)加强城镇规划,科学规范城镇布局

在空心村这个背景下,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合理规划农村布局和土地使用的情况下,必然会面临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城镇规划就是在原有城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城镇现有的公共服务资源,使城镇发挥应有的各种功能,大城镇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促进城镇与农村的统筹发展,最终能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基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加上传统村庄建设与规划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出现空心村的现象。户籍制度改革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人口城镇化成为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去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一切私人利益,恢复户籍制度本应有的人口信息统计的基本功能。同时还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

(三)充分利用土地,提升产业水平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当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重点围绕保障农民利益和节约用地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土地统筹管理,这正顺应了空心村的整治趋势,同时也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径。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切实保护好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切实推进土地整治,加强农村土地规划,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有效化解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这也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

三、空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整治空心村的必要途径

农村“空心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整治农村“空心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社会稳定问题。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我国农村社区的建设进而整治空心村,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必然结果

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现实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情况。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在保障农民的利益、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前提下,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一个方法和措施,是解决农村落后问题、城乡统筹发展问题非常有效的手段,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各大中小城市、各中小城镇、各农村社区统筹发展、共同促进的城镇化。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恰好符合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以新型城镇化为结果产生的一种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因而,新型城镇化是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必然结果。

(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推进空心村的有效治理

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通过规划整合农村空心村的资源可以推进空心村的有效治理。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改变了空心村零散的现状,优化了空心村建设布局,并且节约了大量土地,解决了工业项目发展用地的问题;通过流转复垦土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空心村各项产业全面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重心,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促进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新型城镇化能够解决空心村农民的收入问题、劳动力问题、农业生产和污染问题,彻底改变空心村的落后面貌。新型城镇化必然会促成农业现代化,解决空心村整体的发展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也是农村长久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困惑与思考

在治理“空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考虑政府扮演了什么角色,是独立主体、仲裁者还是保护者,政府是否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由于考虑自身主体的利益而出现与农民争夺土地的现象。这就需要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应当思考怎样避免这一过程中的权力寻租与腐败现象。

在当前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其中有一多半是农村土地制度带来的,、贪腐案件也大多跟土地连在一起。从2004年开始,中央下决心把房价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但事实是房价还是涨而没有降。经观察,全国655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每年都在1.5万亿左右,占财政收入的60%以上。耕地大量减少,必然导致粮食生产萎缩,也必然导致农民既失地又失业的经济和政治风险。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领域,应在不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存量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实现增量,在妥协中稳步向前。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论中国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J].城市观察,2012(3).

[2]张英.“空心村”中看得见的孤独[N].中国青年报,2011-09-23.

[3]张茜,张俊.农村“空心化”现象的经济学解释[J].生产力研究,2008(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