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障体系 预测预报 防火材料 自燃机理

中图分类号:TD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2

随着矿井高产高效集约化的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对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每一场火灾的发生,轻则影响生产,重者可以烧毁煤炭资源和矿井设备,更为严重者则可能引燃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烟毒化矿井。在煤矿里,通常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将矿井火灾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由外部热源如明火、放炮、瓦斯煤尘爆炸、机电设备运转不灵、摩擦、电流短路等原因引燃可燃物而发生的火灾称为外因火灾,外部火灾可以发生在矿井的任何地点,且属于偶然事件。

煤矿内因火灾主要是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如煤柱破裂、浮煤集中堆积又有一定风流供给)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聚集热量导致着火引起的火灾。

可燃物由蓄积热量发展发展成为火灾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潜伏期和自热期的时间较长,如果在潜伏期和自热期,破坏了外部的供氧条件或热量蓄积条件,自燃过程终止,便不能发展成为火灾。所以,内因火灾往往是由于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造成的。

就内因火灾的特点而言,它的发生是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而且有预兆,易于早期发现。但火源隐蔽,往往发生在人们难以或不能进入的采空区或煤柱内,要想找到真正的火源却非易事,因此不能及时扑灭,以致有的内因火灾可以持续数月、数年、数十年而不灭,烧毁大量煤炭资源,冻结大量开拓煤量。分析当前众多防灭火技术,发现每一项技术都有其特殊性和适用条件,利用每一项技术还不能完全预防和杜绝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预防为主”的宗旨指导下,加强综合防灭火技术研究,发展防灭火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每一个防灭火科技人员的责任和重担。

1 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保障体系

对于开采具有煤层自然发火的矿井,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保障体系,完善防灭火技术体系库,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矿井防灭火技术体系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矿井、采区、工作面巷道设计布置必须有利于防止煤层自然发火;矿井、采区巷道尽可能布置在岩巷中,工作面巷道应避开应力集中区、老巷等位置,当无法避免时就必须在设计时就采区防灭火技术措施。

(2)通风系统务求简单、稳定、可靠。矿井通风系统对煤层自然发火影响最大,要求通风系统合理,风流稳定、可靠、通风负压小;利用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软件,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当通风系统不合理时,必须及时进行改造;建立矿井火灾救灾专家系统。目前许多科研院所研究了许多这方面的软件,但缺乏现场的广泛应用。因此,每一个矿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通风系统数据库,使通风系统趋向自动化,实施通风系统在线分析优化、自动调整,提高矿井抗灾、救灾能力。

(3)巷道断面尽可能大,支护能力尽量强。巷道支护应推广应用以锚网、锚喷为主的巷道支护技术,减少巷道变形、煤体破碎。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越来越大,巷道支护难度也越来越大,有必要研究巷道支护新技术。根据现场统计情况,只要保持煤体完整,一般不易出现自然发火现象,所以提高巷道支护能力,减少煤体破碎程度,延缓巷道变形,成为研究巷道支护的首要任务。

(4)建立矿井防灭火技术数据库,应用到矿井各个生产环节;完善矿井防灭火设备;使矿井防灭火技术人员及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每一项技术,提高防灭火作业人员素质;防灭火技术和设备必须系统化;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及不同隐患点,创建矿井防灭火技术和设备优化分析系统,提高防灭火可靠性及有效性,减少无效防灭火工程。

(5)建立矿井防灾、抗灾指挥系统,提高矿井防灾、救灾快速应变能力,推行矿井防灾、救灾指挥军事化管理,在矿井上下建立矿井防灾、救灾指挥基地。

2 提高矿井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能力

煤层自然发火都有早期预兆,能够及时发现自燃发火早期现象,对避免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非常重要。因此,矿井必须建立的煤层自然发话哦早期预测预报网络和防控体系,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目前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仅布置了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对这些传感器布置的数量、位置不够完善、合理,不具有自然发火分析判断能力,为更好的服务与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测功能,应从以下几点继续改进、完善。

研制乙烯、乙炔等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传感器;布置完善的各类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传感器;根据每一个矿井的具体情况,建立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分析系统和识别系统,及时判断自然发火隐患的

位置。

(2)改进隐蔽着火源的探测手段

煤层自然发火一般出现在破碎的深部,若不能及时判断着火源的准确具置,很难做到防灭火的及时性,因此许多矿区出现很多“顽固性”高温点,久治不下,原因就在于此。目前研制使用的红外测温仪,受现场客观条件制约,只能测定煤体表面温度,对深部火源探测效果不好。有的矿区采用放射元素―氡探测大型火区,该技术对探测煤层埋藏较浅的大型火区效果较好,如太原理工大学组织实施的对大同矿区、新疆矿区进行的大型火区探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现场操作较复杂,探测时间较长,受现场条件限制等问题。所以研究快速可靠的隐蔽火源探测技术成为矿井治理自然发火的迫切

要求。

(3)扩大矿井安全检测系统与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兼容性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对乙烯、乙炔等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技术,一般仅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预测预报,且在对采空区进行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时布点困难。各矿使用两种系统一分为二,应合二为一,在巷道内布置采样点,弥补当前没有乙烯、乙炔传感器的缺陷,以便综合分析矿井自然发火隐患。

3 研究新型防灭火材料与装备

为了防治煤炭自燃,国内外广泛采用注浆、撒阻化剂、注惰气、注凝胶、胶体泥浆、三相泡沫、阻化气雾等技术[1]。这些技术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不足:采用注浆技术,浆体注入到采空区后,一般有高向低的线流动,扩散范围小,浆液容易流失,有时还会发生溃浆事故;注惰性气体,气体容易随漏风逸散,不易停留在注入的区域内,且灭火降温能力差;注凝胶、泡沫树脂等,流动性差流量小,成本高;注惰气泡沫,泡沫容易破碎,一旦水分挥发,防灭火的性能就会消失;三相泡沫利用粉煤灰、黄泥等的覆盖性、氮气的窒息性、水的降温能力,综合气、固、液三相的功能,在火区治理中具有较好的现场实用性,然而对于工作面的防灭火而言,现场实践显示三相泡沫的产生伴随也产生一些有味的杂质气体污染井下空气,适才井下人员大多不愿使用。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制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配制方面、绿色的新型防灭火新材料。

4 探索煤层自燃发火机理与规律

自十七世纪黄铁矿导引学说提出后,煤炭自燃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随后形成了细菌导因学说、酚基导引学说、及煤氧复合学说四大主要理论[2]。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认识的深入,在传统学说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对煤炭自燃机理新的认识:从煤岩相学研究煤自燃的机理发现,在煤温度升高过程中,因煤组分的不同,各阶段的氧化速率和放热强度以及蓄热能力均不同,所以煤自燃过程阶段的划分也各异[3-4];从煤体表面的反应热研究发现,温度对反应速率有直接影响,煤的氧化反应是从表面逐渐进行的,且随着煤体温度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气体;从煤的活化能入手研究,解释了煤自燃进程,提出了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理论[5]。

只有摸清煤层自然发火机理,掌握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治理煤层自然发火,确保矿井长治久安。随着人类对微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继续探索煤层自然发火机理与规律,研究其对应的治理手段,做到有的放矢。治理煤层自然发火是煤矿工作者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灭火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防治手段也将不断完善。只有经过人们不懈的努力,防治技术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满足矿井防灭火工作的需要,才能为我国煤炭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5 结语

分析当前众多防灭火技术,发现每一项技术都有其特殊性和适用条件,利用每一项技术还不能完全预防和杜绝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

根据多年现场工作的经验,认识到在新的科技条件下,必须在建立整套完整的防治煤层自然发火保障体系、提高矿井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能力、研究新型防灭火材料与装备、继续探索煤层自燃发火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做出努力。

文中一些观点是站在一个基层工作者的角度上进行的考虑,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现场的需求,对以后的矿井防灭火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德明.矿井火灾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秦玉书,赵玉田,张永吉.煤矿井下内因火灾防治技术[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3.

[3] 张玉贵,唐修义,何萍.煤分子结构与煤的自燃倾向性[J].煤矿安全,1989(7):1-5.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 一通三防技术 发展 进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煤矿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煤矿的价格也在快速的增长当中,这样就给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经济效益的出现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很多煤矿企业在实际的生产当中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了安全,造成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只有对一通三防技术重视,不断的研究和创新一通三防技术才能够保证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主要从矿井的通风技术和装备、瓦斯防治技术、粉尘防治技术、火灾防治技术以及安全仪器仪表这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煤矿一通三防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进行了探讨。

1 通风技术和装备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分析

煤矿在实际的生产中要想保证安全,矿井的通风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抗灾变能力对矿井的安全有最直接的影响。要想建设高效和安全的矿井以及一矿一面的生产方式,就会对矿井的通风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经历大量的研究工作之后,在矿井的通风解算以及利用计算机来对矿井系统进行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他们开发出了相应的软件,同时也研制成功了能够对风流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测的传感器,还有风门的自动控制技术和遥感技术,这样就为控制矿井的通风系统创造了比较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半煤巷和煤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长距离通风和大风量就成了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而在对局部通风机以及系统产品,适应大风量、高风压以及长距离通风的导风筒研发成功之后,上述问题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2 瓦斯防治技术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分析

在研究煤矿灾害的防治过程中,瓦斯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我国现在瓦斯防治方面基本上形成了有效的技术体系,在瓦斯防治技术的体系中就包括了下面这些技术:矿井瓦斯的预测技术、瓦斯煤尘爆炸的防治技术、瓦斯的抽放技术、瓦斯和煤突出防治技术以及矿井瓦斯监测监控技术等,除了这些领域当中的工艺技术之外,还有相应的专用技术设备,在煤矿瓦斯的防治过程中,上述的这些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煤矿生产安全得到保障的重要技术。比如说矿井瓦斯的预测技术,在矿机的通风设计、安全生产以及瓦斯的防治过程中对矿井瓦斯的涌出量进行预测是最主要的基础工作。而瓦斯的抽放技术则是矿井瓦斯防治技术中的核心,也是瓦斯防治过程中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煤矿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瓦斯抽放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瓦斯防治的实际要求。

3 粉尘防治技术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分析

粉尘对于煤矿生产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种危害,而解决粉尘的危害也成为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经过了不断的技术研究之后,我国在粉尘防治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也形成了综合的粉尘防治技术体系。在粉尘防治技术的体系中,向煤层进行注水是最核心的技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成功研制了专门用于煤层注水的高压水泵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而随着机械化程度的加快,采煤工作面的产尘强度也在增加,在这个时候也就研制出来了采煤机的内外喷雾降尘技术以及机采工作面的含尘气流控制技术等,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又出现了高效的喷雾降尘技术,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对粉尘进行防治。

4 火灾防治技术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分析

我国大部分的煤矿都存在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在煤矿中发生的火灾基本上都是属于自燃火灾,特别是在矿井中广泛的使用了非金属材料和制品之后,自燃火灾显得更加严重。在矿井防火技术中首先需要对开采煤层的自燃危险程度进行判断,而煤的自燃倾向性则是判断开采煤层的自燃危险程度的指标。对于自燃倾向的鉴定方法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采用的是双氧水法、K氏法以及S值法等,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始采用着火温度法,而后我国就开始采用色谱吸氧鉴定法。而最短自燃发火期则是另外一个开采煤层的自燃危险程度判断的指标,在对最短自燃发火期进行确定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类比法或者经验统计法。随后又研制出来煤自燃发火期的测试装置,然后配上相关的装备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效果要比经验统计法好一些。另外还有自然发火预报技术,煤矿专用的气象色谱仪以及火灾传感器。而要对采空区的自燃进行有效的防治采用的办法一般就是惰化。

除了上面讲到的几种技术之外,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和灾害防治的过程中,安全检测的仪器仪表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仪器仪表的发展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瓦斯检测的敏感元件以及检测的仪器、通风检测的仪表、对矿井火灾进行监测的装置和敏感元件以及对环境和安全进行监测的监控系统等。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都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样对一通三防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灾害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所以一通三防技术也应该要随着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变化而改进,这样我国煤矿生产企业的效率才能够得到提高,生产的安全才能够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朱金子.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评价系统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生产;应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062

据统计,每年因瓦斯事故引发的死亡人数占煤矿总事故死亡人数的四成以上。煤炭生产管理中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一通三防”指的是在煤矿生产时防治煤尘、防治瓦斯、防火和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简称。煤矿之所以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的落实“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因此,煤矿企业应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1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是矿井通风作为防治煤矿生产中安全隐患的基础,做好矿井通风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瓦斯、煤尘和灭火,通过矿井通风可以将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很好的排除,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井下人员,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掌握井下气体浓度、温度和风量等参数,对各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并结合以往矿井通风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井下通风工作。二是当瓦斯在井下不断积累到达一定浓度后,遇到井下的明火就极易产生爆炸。如果仅依靠井下同分来防止瓦斯含量高的问题那么还是不够的,因此还应采取瓦斯抽放的方式来降低井下的瓦斯含量,避免发生瓦斯爆炸的事故。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部分矿井已经将矿井监控技术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井下事故的预防有着极大的作用。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 优化通风系统

(1)对于矿井自身的回L系统,应根据矿井实际的分布规律来进行科学的调整,合理优化井下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依据瓦斯的含量和涌出量来确定,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通风系统有U型与U+L型,煤炭企业在通风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依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通风系统。

(2)应认真检查可能造成通风事故的隐患。工作人员在生产作业中应严格按照矿井生产所制定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将矿井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尽可能的消除。通过安全隐患的排查可以及时的发现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能够及时的处理。对于掘进通风,主要是依靠局部通风机来进行的,但如果局部通风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事实证明,矿井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与掘进工作面煤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掘进通风工作要加强监察力度,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工作包括:检查通风机安装位置、机电防爆性能和循环风工作是否正常等。

2.2 加大瓦斯的治理力度

做好煤矿生产时瓦斯事故的预防,首先要保证回风流里CO2的浓度不超过1.5%,瓦斯的浓度不超过0.8%,如果回风流里瓦斯浓度和CO2的浓度超过了限值,应尽快组织井下生产人员撤离,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煤矿生产中破坏最大、发生最多的就是瓦斯爆炸事故,因此要采取必要的瓦斯防治措施。

(1)对于瓦斯异常区域应加强管理。一般来讲,瓦斯涌出情况很难提前预测,如果发生瓦斯涌出情况将是十分危险,煤矿企业应认真研究以往瓦斯涌出的情况,总结瓦斯涌出的规律,同时在工作中还应根据井下断层、地质构造以及采掘工作面来分析瓦斯涌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2)瓦斯管理应突出重点。对于瓦斯含量较大的区域应加强管理,根据煤矿企业的管理经验,对瓦斯含量较高区域应制定科学的瓦斯管理和生产设备标准,还可以通过在回采工作中安装排风设备等,使瓦斯的浓度降低,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防火灭火工作

矿井中如果发生火灾那么危害也是极大的,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如果火灾遇到大风还会更加难以控制,对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煤矿生产时发生的火灾原因主要分两类,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需要首先弄清楚火灾发生的原因,在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2.4 加强粉尘治理

粉尘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降尘、减尘、阻尘、捕尘和排尘。减尘是矿井防尘工作的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粉尘的产生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粉尘危害人身健康。主要的减尘方法有:预湿注水和水封爆破。降尘工作也十分重要,矿井煤尘处理中通常采用水幕降尘的方式,水幕降尘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在于矿井生产过程日常维护是否到位。同时还可以定期清扫煤尘聚集较多的区域,严格控制该区域的煤尘管理。排尘方法是利用引风排尘的方式,对通过降尘、减尘和捕尘措施还未去除的游离粉尘进行治理,排尘主要方法就是加大通风量,并选择适合的风速。捕尘是将空气中的粉尘收集后进行专门处理,捕尘主要应用的设备是湿式除尘风机和除尘器。阻尘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井下人员的防护手段,工作人员通过佩戴防尘口罩等有效防护粉尘对人身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可以使用方爆破技术措施。

3 结语

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应放在首位,将煤矿“一通三防”技术有效的应用到煤矿生产中,对煤矿安全生产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不断提升,开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煤矿企业应提高“一通三防”技术水平,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促进我国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班柳青,李国明,白星.“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1).

[2]周英博.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通三防”安全体系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6).

[3]李腾飞,崔松涛.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矿井火灾;火灾预防;火灾治理

一、矿井火灾的发生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井下,或发生在地面井口附近,并能直接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

1、造成火灾的原因

造成火灾事故的额主要原因有可燃物的存在、引火热源和空气供给。发生火灾后,缺少任何一个要素,火就会逐渐熄灭,这是矿井防灭火工作的根本依据。

(1)可燃物是被氧化剂所氧化的物质,如煤、木支架、输送带、电缆、瓦斯、燃油等。

(2)热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放出很多热量的火源。

(3)空气供给提供了燃烧所需的氧气,使火灾得以发生和发展。

2、矿井火灾的危害

(1)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高温火烟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严重地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内,处理火灾过程中易诱发爆炸事故,扩大灾情及伤亡人数。

(3)产生火风压。火风压是指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流经有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火风压常造成风流紊乱,使某些井巷的风流方向发生逆转现象,受灾范围扩大,容易使灭火人员陷入火灾。

(4)产生再生火源。炽热含挥发性气体的烟流与相接巷道新鲜风流交汇后燃烧,使火源下风测可能出现若干再生火源,煤炭资源被大量烧毁或冻结,损坏了机械设备。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

1、按引火的热源不同分类

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通常将矿井火灾分成两大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2、按发生地点的不同分类

按发生地点不同,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及硐室火灾。

3、按燃烧物的不同分类

按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及煤炭自然火灾等。

三、内因火灾的早起鉴别和预兆

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挂汗”。

2、出现火灾气味,井下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或煤焦油气味是自燃火灾最可靠的征兆,而且说明自燃已发展到相当程度。

3、由自燃区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较高,煤壁温度骤增。

4、人体不适,感到头痛、闷热和精神疲乏等,其原因是空气中缺氧,有害气体增加。

四、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

预防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消防并举”。按发生原因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预防措施和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1、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杜绝产生火源:

①井下严禁使用明火和吸烟;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②井下进行电焊、气焊时,要制定专门可靠的安全措施。

③使用煤矿许用安全炸药,要严格执行爆破规定,不准用明火或动力线爆破。

④采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并使其性能完好;电缆敷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避免产生火花;保护系统要安装齐全;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⑤机械设备要灵活、可靠,复合要求,避免摩擦产生火花。

(2)设置防火门:进风井口设置防火铁门,并能严密遮盖井口,易关闭,防止井口附近地面火灾及井下。各生产水平进风大巷与井底车场的连接处要设两道防火门,以便一翼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切断风流,控制火势;在井下火药库和机电硐室出入口也要安设防火门。

(3)设置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井下要按规定设消防材料库,储备灭火材料和工具,并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4)设置消防供水系统:每个矿井都要建地面消防水池,贮存消防用水。井下各主要巷道、采区应铺设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阀门。

2、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减少各种发火隐患:

①采矿技术方面:正确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准区;正确选择采煤方法和开采程序;就爱强顶班管理,提高采出率,加快回采速度,不得任意采掘规定的阶段之间和采区之间的煤柱;进行预防性灌浆,注阻化剂和惰性气体等。

②通风技术方面: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正确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采区均压防火措施,加强通风防火管理。

(2)及时预测预报:掌握自然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阶段。

(3)及时处理:对采掘生产过程中一流下来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然发火的几率。如加强对废旧巷道处理、及时充填煤巷渣、及时处理高温度等。

五、矿井火灾的处理

1、处理原则

(1)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首先应识别火灾的性质、范围,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2)当井下发生火灾时,为保证迅速而可靠的额灭火,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切不要惊慌失措,擅自行动。

(3)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值班领导人应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抢险,并迅速通知井下受到火灾威胁的人员撤离危险区。

(4)在进行人员抢救、灭火及封闭火区工作时,要指定专人检查各种气体及煤尘和风流变化情况,并严密注意顶班变化,防止因燃烧或顶班冒落伤人。矿井易发火区域,特别是带式输送机巷应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可以扑灭火灾或者音质火势的蔓延。

(5)设置一氧化碳火灾监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时监测和发现火灾。

结语

加强“一通三防”日常管理工作。积极防范火灾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杜绝重大事故,实现煤矿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瓦斯;危害形式;分析;防治对策

The coal mine gas endanger a form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

Wen Ying-ming Li Yu-ping Han Yun-gang

【Abstract】The mineral well gas trouble is a coal mine safety produce medium most severity of endanger it a, in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line, if to gas understanding shortage, control not appropriate or management not arrive, may result in very much disaster trouble.Article with analysis coal mine gas endanger form and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plan for correspond point, introdu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as disaster the technique measure of the trouble and development trend, elucidation gas explosion troubl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is a coal mine safety work of a system engineering, have to put at safety work of first, then can make gas explosion the trouble and other disaster trouble be significant decrease.

【Key words】Coal mine gas;Endanger a form;Analysis;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plan

近几年来,煤矿事故已经明显下降,但是,瓦斯爆炸事故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中威胁最大、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或由于煤层瓦斯压力较高、地质构造较复杂、地应力较大、煤层破坏严重时,在此区域作业的采掘工作面极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导致瓦斯事故的发生。

1.煤矿瓦斯的主要危害形式分析

其主要危害形式有瓦斯窒息、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瓦斯爆炸引起的煤尘爆炸或火灾等。

1.1瓦斯窒息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如果通风系统管理不善;通风巷道风流反向、采空区或煤层中高浓度瓦斯涌出;工作人员误入未及时封闭停风的巷道;或由于停风导致瓦斯积聚而未采取相应措施等,都可能导致人员误入,缺氧窒息而亡。

1.2瓦斯燃烧

煤层瓦斯含量较高,生产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较大,通风不能将瓦斯及时稀释并排出,将在局部地点形成瓦斯积聚,一旦接近火源就可能发生瓦斯燃烧,酿成火灾,火灾引起瓦斯爆炸等一系列灾难性事故。

1.3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是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引爆火源和足够的氧气。井下的照明、爆破火焰、电气火花、摩擦火花等都可能成为引爆火源。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要完全杜绝这些火花的产生是很困难的。在井下瓦斯超限和局部瓦斯积聚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时,接近火源都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甚至引起煤尘、瓦斯联锁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巨大损失。根据煤矿井下生产的特点,全面分析工作场所及场所的分布,瓦斯积聚的原因及地点如表所列。

2.瓦斯事故的预防措施

2.1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2.1.1瓦斯抽放是减少矿井瓦斯涌出量、防止瓦斯爆炸和突出的治本措施,同时也是开发利用瓦斯能源、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手段。

2.1.2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

2.1.3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和采空区抽放等;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目前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1.4利用多分支羽状适用技术,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治理问题,以提高抽采率。

5)煤矿瓦斯治理应该与煤层气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

2.2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监测技术

矿井瓦斯浓度及火源的实时自动监测对于防止瓦斯爆炸非常重要,当发现瓦斯异常或有火源产生,立即采取措施可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了KJ90. KJ92.KJ94. KJ95. KJ73. KJ66等型号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以及各类检测传感器、报警仪和断电仪。很多矿井安装了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的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防止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2.3井下火源防治 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有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检测瓦斯浓度,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2.4优化通风网络及通风系统 合理可靠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和控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为此,瓦斯防治工程与采掘工程,必须同时设计,超前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5隔爆措施

矿井隔爆装置是控制瓦斯爆炸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瓦斯爆炸发生后,依靠预先设置的装置可以阻止爆炸的传播,限制火焰的传播范围,主要有被动式隔爆棚和自动抑爆装置。

2.5.1被动式隔爆棚。隔爆岩粉棚、隔爆水槽棚和隔爆水袋棚因成本低、安装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中隔爆水袋棚的使用最为广泛。目前研制的XGS型和KYG型隔爆棚,具有适应性强,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的特点。

2.5.2自动式抑爆装置。使用压力或温度传感器,在爆炸发生时探测爆炸波,及时将预先放置的水、岩粉、N2 . CO2等喷洒到巷道中,从而达到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目的。如ZGB-Y型自动隔爆装置采用高压氮气引射消焰剂,能将爆炸限制在距爆源40-60m之内;YBW-1型无电源触发式抑爆装置,适合安装在距爆源20-45m的巷道中;ZYB-S型自动产气式抑爆装置采用实时产气原理,当传感器接收到燃烧或爆炸火焰时,触发气体发生器快速产生的高压气体喷洒消焰剂,抑制火焰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