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矿井灾害防治

矿井灾害防治

矿井灾害防治

矿井灾害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矿井水 防治 措施 技术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矿产以井工开采为主,为了确保井下安全生产,必须排出大量的矿井水。直接排放矿井水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煤矿企业在追求煤炭资源经济效益的同时,常常以损害环境价值为代价,甚至引起的环境价值损失以及治理和恢复环境所需要的投入远远大于开采利用煤炭资源所带来的经济产出。

存在的问题

1、矿井水中主要含有以煤屑为主的悬浮物,特点为色黑、加药后形成的矾花结构松散、沉降速度慢等。许多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工程,投入运行后设计水量和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主要是由于反应不充分、平流或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取值较大所致。另一方面,提升泵、供水泵、加药设备、消毒设备、控制系统和附属建筑物等均按设计处理水量设计,造成工程投资的巨大浪费。

2、由于不同煤矿的矿井水中所含悬浮物的浓度差异较大,所以投加混凝剂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混凝药剂选择和投加不当,使煤矿矿井水处理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再者由于不能及时对进水和出水水质、处理流量、加药量、水池液位等进行监控,许多矿井水处理工程只有水泵和简易的加药装置,而矿井水处理后的水量和水质无法得到保证。

3、煤矿井下生产使用的采掘机械需要使用乳化油和机油,而油类物质进入矿井水中,采用常规混凝、斜管沉淀和过滤技术不能有效去除,因此又增加了新的污染。

二、矿井水的利用

矿井水一方面是地质灾害之一, 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另一方面也是宝贵的淡水资源, 有着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老虎台矿的矿井水防治工作已经实施由被动防治向“防用结合”的主动防治方向转移, 将矿井水资源化, 纳入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范畴, 变水害为水利, 建立矿井水可持续利用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淡水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确立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 做到了有效防治与合理利用相结合。

利用矿井水的意义:水作为人民生活及企业生产的命脉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水资源不断减少,城市供水形势已十分严峻,节水已刻不容缓,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是企业当前和长远的一项大事,寻找和开发新的水源, 对缓解企业用水紧张局势,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矿井水净化利用,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同时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矿井水的综合利用,解决了矿区供水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利用了矿井水资源,节省了水资源费、环保费等项费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2、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煤矿矿井水经过水处理之后,其利用途径绝大多数是用于矿区及其矿区周边农村生产生活,主要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井下工业用水、煤炭加工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其中生活用水包括城市生活用水、矿区生活用水(生活杂用水如冲洗用水、消防用水、浴室用水等和生活饮用水)和矿区周边农村生活用水。井下工业包括配乳化液、防尘(包括煤层注水、工作面回采洒水、掘进洒水、装运点洒水、运输机洒水等)、灭火灌浆、运输机保养、空气调节、设备冷却(包括冷冻机房、温度调节器、瓦斯抽放等)。煤炭加工用水包括选煤厂用水、洗煤补充用水、机修厂用水等。另外,经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了选煤生产、电厂冷却用水和工业广场清洁撒水的标准,可用于选煤生产和电厂冷却用水,沉淀物经选煤厂压滤回收,还可与选煤厂煤泥一同供煤泥锅炉发电。

三、矿井水的防治

1、矿井水防治遵循的原则

(1)制定防治水工程计划前,应进行大量的实际调查和必要的预测工作,摸清来龙去脉,掌握变化规律。(2)坚持防治与利用结合、井下与地表结合、眼前与长远结合、多种方法结合、综合考虑的治水方针。(3)矿井工程布置,应按照矿井的开拓程序及速度,结合地形自然条件,采用由近到远、由线到面、由低到高、先重点后一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等原则。

2、矿井水的防治措施:就矿井防治水措施而言,开采急倾斜煤层与开采缓倾斜煤层是相同的,通常矿井的防治水措施可分为矿井防水和矿井排水两大类。前者利用各种方法不让水流入矿井或减少其流量,是一种积极措施;后者利用巷道排水沟、水仓、水泵及其排水管路来排除矿井水,是一种消极措施。矿井防水不仅可以解决许多矿井排水不能解决的问题,减少矿井涌水量,节约排水费用,降低原煤生产成本,而且能为采掘工程创造安全、有利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防止一切偶然事故的发生。

1、地面水防治:地面水的防治就是防止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暴雨、山洪等水体通过井筒、地表钻孔、塌陷坑、裂隙、小窑等灌入井下。因此,在防治时采用井口标高设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对地表水采用疏导方法,对透水通道采取填塞办法。根据各煤矿多年积累的经验,地表水防治措施主要有:第一、“拦”对可能灌入井下的地面水流,采用拦截在井田之外。第二、“导”,对位于山麓矿区或山前平原的矿井,为防止山洪流入矿区,进行挖掘山坡截水沟及排洪沟,把山洪疏导至井田之外。第三、“填”,在雨季前将可能向井下灌水的地表裂缝、塌陷坑、小窑井填实,如果填实陷坑工程量太大,可在陷坑周围挖环形截水沟,阻拦地表水流入陷坑。总之,地面防治水措施,必须根据地形、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综合使用。

矿井防水技术:煤矿防治水工作是建立在弄清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的,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防治与井下防治、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防治。防治水规划是矿区整体性防治水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分期分批逐年进行施工。应包括: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及存在问题和查情水文地质条件;防地面洪水、内涝设井下防水设施、防水煤岩柱、疏导放水降压、切断或减少补给量、注浆封堵突水点。矿井防水分为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地面防水的方法有: 将河流改道从而防止地表水的渗入,通过铺整河床、修筑人工河床将雨季涌水量减少、用黏土或水泥填堵进水通道、挖沟排洪及排除常年塌陷积水。在地面水防治工程中必须掌握矿区附近地形条件,掌握地面河流、河渠和有关水利工程分布及受水面积和低洼地带的分布地带,掌握当地上游地区历年降水量及周期性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疏、防、排等相结合的防洪措施。井下防水主要是预防井下突然涌水的应急措施,有防水闸门、防水墙和防水煤柱等。

结束语

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使煤矿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煤矿环境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依靠科学,加快煤炭开采及转化利用中环保技术的研发,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环保设备对煤矿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防治。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使每个公民都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从而达到人人保护环境、重视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矿井防治水措施很多,应遵循防治水原则,坚持治水方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本矿井采区的防治水措施,是消除矿井水对煤矿生产影响的关键,不能生搬硬套,否则达不

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玉和.矿区的概念与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4):14-15.

[2]桑义敏.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J].水处理技术,2006,14(1):1-4.

矿井灾害防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水灾分类;征兆;原因;防治措施

近一段时期,全矿煤矿水害事故接连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给我们从事煤矿生产的同事们敲响了警钟,要认真弄清事故的原因,吸取事故的教训,认真落实国家《煤矿防治水规定》,坚决杜绝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1.矿井水的来源及分类

矿井突水的主要水源有含水层水、地表水、老空积水、大气降水、断层水及岩溶陷落柱水。

1.1含水层水

含有地下水的岩层如石炭岩层、砂岩、沙砾层,当掘进巷道或采面穿越这些含水层时,其间的水就会涌入矿井。

1.2地表水

地面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贮存的水,在采掘过程中煤层上覆岩层受采动的影响,就会产生断裂和缝隙,形成导水通道,上述的水就会涌入矿井。

1.3老空积水

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采掘过程接近或遇到老空,积水会突然涌出形成水灾。

1.4大气降水

降水渗入地下含水层,通过含水层涌入矿井形成水灾。甚至暴雨地面无法及时排出,直接从井口灌入井下形成水灾。

1.5断层水

断层破裂带常含有大量积水,当受采动影响,通过导水通道形成水灾。

1.6岩溶陷落柱水

岩溶陷落柱往往有水存在,当受采掘活动影响,直接打通或裂隙导水,使岩溶陷落注水突然涌出形成水灾。

2.矿井水害的征兆

井下采掘工作面透水前一般都有预兆,这些预兆归纳为一下几点,发现下述征兆,要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生产调度室,并通知受威胁区域的全部人员撤离升井,采取相应措施。

(1)煤岩壁“挂汗”。这是由于积水透过微孔隙而凝聚于岩石煤壁表面。顶板“挂汗”多是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

(2)煤岩层空气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用手摸煤岩壁时有发凉的感觉。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地鼓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线,表明距水源已经接近,出现混浊,说明水源很近。

(5)出现水流声。煤岩层有水挤出,并产生“嘶嘶”声,这是透水危险的征兆。

(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异常,瓦斯、CO2、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

(7)煤层或巷道“挂红”,水味发涩或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水的特点。

(8)煤发潮发暗,是附近有积水的征兆。

3.矿井水害发生的原因

从全国许多矿井发生水灾事故,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地面防治水措施不当,防洪设施失修,管理不善,雨季洪水由井口或采动塌陷裂缝灌入井下。

(2)水文地质资料不详,对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不清楚,周边老窑老空涌水情况调查不清楚,盲目进行采掘活动,造成水灾。

(3)井口位置低于历年最高洪水位,或主要大巷位置选择不合理,在承压水位以下,导致洪水灌入井下或井下承压水涌出。

(4)施工巷道质量低劣,致井巷冒顶、跑沙,导通含水层发生透水事故。

(5)周边小窑越界越层,胡挖溢采,破坏防水煤柱而发生透水事故。

(6)测量失误和违章作业,管理不严,造成水害。

4.防治矿井水害的措施及建议

煤矿井下水灾防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1)矿井按照本单位的水文地质划分类型以及水害的特殊情况,配备落实专门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人员队伍。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购。

(2)矿井要建立健全防治水岗位责任制、技术管理、预测预报、隐患排查等制度,建立健全矿井防治水害的各种台账和图表及基础资料。

(3)编制本单位防治水害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落实专项工程,并组织实施。

(4)查明本矿井及近邻矿井的水源和可能的涌水通道,如冲积层、断层、裂隙含水层及隔水层,老窑和现采小窑的水文地质、地面的塌陷裂缝情况,为防治水提供决策依据。

(5)井下探水注意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窑水文复杂区域、含水层、断层、溶洞、陷落柱、灌浆区、钻孔等要认真落实防治水安全措施。

(6)矿井要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培训教育,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特别对水害事故的征兆及避险措施路线要让每一个职工掌握,按照防治水规定做好防治水演练,提高职工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7)坚持化探、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原则,查明矿井水的赋存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8)当矿井发生水害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通知矿井调度室,通知井下所有受水害影响区域的人员撤离升井,并通知周边邻近矿井人员撤离升井。

(9)集团公司、矿井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设备,特别是大型的强排水泵及管线、供电设备,以备急用。

总之,煤矿水灾成因复杂,征兆繁多,水害事故对矿井影响十分严重,防治水害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只要我们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措施,水害事故就一定能避免,矿井就一定会安全生产。

矿井灾害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井 火灾 危害 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不仅会烧毁井下大量的机电设备器材和煤炭资源,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损失,而且还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弥漫井下,使大批矿工中毒死亡。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还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严重地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很有必要探讨煤矿火灾的危害和预防煤矿火灾的有效措施,这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矿井火灾的概念和分类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巷道内、硐室内和采区内,也包括发生在地面井口附近和烟气能随风蔓延到矿井中,威胁煤矿生产及人身安全的火灾,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

矿井火灾根据发生的原因分为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和明火引起的外因火灾两大类。

矿井外因火灾大多数是由明火引起的。如井下明火爆破、放炮违反规定,井下焊接或切割金属设备,携带易燃物品下井,以及井下吸烟、用电炉或灯泡取暖灯产生明火,引起火灾;电缆、电线、电动机、电煤钻灯电器设备损坏、漏电、短路或超负荷,保险丝选择不当,带油的开关、配电箱中油料着火灯引起火灾;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引发矿井明火火灾;地面井口附近火灾,火焰顺风流进入井下而引起的火灾。

矿井内因火灾时指煤炭自身吸氧、氧化、发热,热量逐渐积聚达到着火温度而形成的火灾。矿井内因火灾常常发生在采空区,特别是遗留有许多破碎煤炭而尚未封闭或封闭不严的采空区。

2、矿井火灾的危害

矿井火灾对煤矿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井下一旦发生火灾,首先会造成矿井局部或全部停产,直接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2)烧毁设备设施,消耗灭火器材;烧毁和冻结大量煤炭资源。(3)产生大量有害有毒气体和高温烟雾,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4)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5)矿井火灾可引起井巷中风流紊乱,给矿井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危害。(6)扑灭矿井火灾,又可能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

3、预防措施

3.1 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

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措施涉及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一是减少发火隐患,预防煤炭自燃。

(1)在开采技术方面,要正确选择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开采程序,合理布置采区,不得任意采掘规定的段间、区间煤柱,以提高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煤层的矿井先天防火能力。

(2)在通风技术方面,要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正确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采取均压防火措施,加强通风防火管理等,以减少漏风,这对防止煤炭自然发火有重要作用。预防性灌浆,注阻化剂、惰性气体等。二是掌握自然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把自然发火消灭在“萌芽”阶段。三是对采掘生产过程中遗留下的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如加强“三道,维修,加强对废旧巷处理,及时充填煤巷碹,及时处理高温火点等。

3.2 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矿井外因火灾在矿井火灾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不大,只有20%左右,但由于外因火灾的突发性和意外性,一旦发生,往往容易造成人们的惊慌失措而酿成重大事故。另外,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外因火灾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矿井必须十分重视外因火灾的预防工作。

3.2.1矿井外因火灾防治的一般措施

(1)建议防火制度。《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和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矿井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措施的规定。

(2)防止火烟入井。为了防止井口附近可能发生的火灾烟雾进入井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不得小于80m。木料场距矸石山不得小于50m。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区范围内。

(3)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地面消防水池的容量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的水量。

(4)采用不燃性建筑材料《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房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采用不燃性材料和建筑。对现有生产矿井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须制定防火制度。

(5)设置防火门。为了防止地面火灾波及井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应装设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严密并容易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6)设置消防材料库。《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并应遵守以下规定:井口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井下消防材料库应设在每一个生产水平的井底场或主要运输大巷中,并应装备消防列车。消防材料库存贮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材料和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3.2.2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预防外因火灾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明火引火的措施、预防放炮引火的措施、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和防止摩擦火花等几个方面。这几项措施的具体做法与防止引燃瓦斯火源的方法基本相同。除此之外,还应认真保管和使用易燃物,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油和棉纱、布头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也要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4、结语

总之,矿井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要重点研究矿井火灾的预防措施,真正将科学的防治措施落实到实处,将火灾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阶段,这样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学秋.中国煤矿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矿井灾害防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防治水 顶板 水害 充水 预测预报 应急救援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突出、粉尘爆炸、顶板冒裂、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列第二。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及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1 矿井水害类型

主要包括地表水水害、矿层顶板水害、矿层底板水害、老空积水水害、断层破碎带水害和岩溶陷落柱水害等6种类型。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复杂,预先查明的难度大,造成的矿井突水概率较高,是矿山开采发生频率最高、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灾害。老空积水主要储集在矿井本身的采空区、与采空区相连的巷道内或矿井周边小矿采空区。这种积水体分布集中,水压传递迅速,采掘工作面一旦接近或揭露,老空积水便可突然溃出,发生透水事故,是矿山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水害。断层破碎带水害既可能与矿层顶板含水层或底板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也可能与老空水发生水力联系,是矿山水害类型中最为普遍的一类,预防和治理的难度较大且复杂。

2 充水条件分析

矿井充水条件分析,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三个方面的内容。矿井充水通道是指连接充水水源与矿井之间的流水通道,它是矿井充水因素中最关键,也是最难以准确认识的因素。在矿井生产中,把地下水涌人矿井内水量的多少称为矿井充水程度,用来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通过富水系数和矿井涌水量来表征。

根据充水条件特征,充水条件分析可划分为人为充水条件分析和自然充水条件分析。自然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基岩裂隙地下水、承压水、潜水、碳酸盐岩岩溶地下水、上层滞水、松散孔隙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顶板水、底板水、周边水等。主要充水通道包括线状断裂、地震通道、点状岩溶陷落柱、窄条状隐伏露头和面状裂隙网络等。人为充水水源主要有袭夺水和老空水。主要充水通道包括底板矿压破坏带、顶板切冒带、顶板冒落裂隙带、顶板抽冒带、底板水压导升带、地面岩溶塌陷带、封孔质量不佳钻孔等。

3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

目前,矿井防治水必须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先治后采的“16字”基本原则。近年来,主要有下列2类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

(1)脆弱性指数法。这一方法主要用在煤层底板突水的预测预报。煤层底板突水是我国大部分煤矿在开发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40多年前所提出的突水系数法,已无法满足深部带压开采和现代采煤方法提出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有效方法。脆弱性指数法采用的基本模型就是将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功能的GIS与可确定底板突水多种主控因素权重系数的信息融合耦合于一体的评价模型。应用非线性ANN方法,根据大量的已知突水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学习,确定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底板突水评价的脆弱性指数模型。

(2)三图双预测法。这一方法主要用在煤层顶板突水灾害预测预报。“三图”指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和顶板突水条件综合评价分区图。“双预测”指天然状态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和人为改造状态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4 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突水前水灾预测预防预案和突水后水灾现场救援与处置两部分内容。

(1)突水前水灾预测预防预案。要加强矿井防治水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执行防治水有关规程;水文地质勘探和防治水预测预报;机构设置和人员队伍配置及资金;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增强抵御水害能力;完善防治水工程设施,建立专业抢险救灾队伍或与专业队伍签订合作协议。

要重点关注以下水灾预兆现象:煤壁“挂汗”;工作面出现雾气;可闻到水的“嘶嘶”声;工作面气温降低,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硫化氢气味或PH值很低的强酸性水;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现滴水淋水;滴水淋水中可现少量细砂粒物质。

(2)突水后水灾现场抢险救援与处置。突水后的水量估算方法主要有浮标法、水泵标定法和容积法。被困人员的自救互救要做好以下工作:防止有害气体,躺卧待救;充分利用空间,适度集中;适量饮水,不过度兴奋;及时通告逃生路线;避开主水流;分区隔离。

救援现场的指挥与处置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分析人员位置;判断水灾情况;注意环境,防止疫情;防止突变环境;防止次生事故;排堵截结合;利用压风管;观测流水,监听金属,适度放炮。

5 煤矿水害事故频发原因及对策

矿井灾害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133-01

引言:导致煤矿水害的原因非常复杂,除自然条件外,还有与管理水平比较低、生产技术和防治能力比较差有密切关系。因此,防治水害,减轻灾害损失的基本方法是整顿矿业秩序,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防治措施。

一、防治水害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煤炭生产结构,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规划,逐步压减安全保障性较差地区和灾害多发矿山的生产规模,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以“灾害少、效益高”为目标的新型矿井建设,实现集约化生产。

(二)加大力度,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业市场。近年来,国家大力整顿矿业秩序,收到比较明显成效。但煤矿生产仍比较混乱,特别是应该取缔的小煤矿,或者尚未关闭,或者屡灭屡生,违规生产或无证开采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因此,需进一步加大煤矿整治力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整顿矿业秩序,规范矿业市场,从根本上为防治煤矿突水事故提供宏观保障。

(三)实施煤矿安全战略,强化煤炭行业管理。完善煤矿安全准入和安全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办矿准入门槛以及安全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

(四)加强基础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完善煤矿安全科技体系。特别是针对煤矿生产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国家应加大研究投入组织联合攻关,取得突破,深入研究灾害发生机理、发生条件,完善防治技术方法,为有效防治灾害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五)完善煤矿安全技术标准体系。清理已有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标准,总结评价已有标准的适用性,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完善各项技术标准,尽快形成标准体系。

(六)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煤矿安全体系和应急系统。政府和煤矿企业,把安全作为煤矿生产的头等大事,在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体系和应急机制,不仅明显减少事故发生,而且一旦发生事故也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防治水害的技术措施

井下防治水措施井下防治水大致可分为井下防水和疏于排水两大类,当煤层与水体或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存在时,适合采用防水措施;当煤层离含水层很近或直接接触时,应采取积极的疏排措施。这类措施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要比防水措施更为有效,但疏排费用较高。因此,在考虑防治方法冰应权衡利弊,洽当选择。

(一)合理进行开拓与开采。在矿井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划分井田,选择合适的开拓、开采方法。在进行矿井布局时,应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安排条件简单、水量小、易于开采的矿井上马,以便摸索和积累防治水经验,为开采水文条件复杂的煤层打下基础。

(二)留设防水隔离煤柱。防水隔离煤柱是矿井用来防水的重要设施,各大煤炭集团对各矿井的防水隔离煤柱应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本矿或小煤矿开采或复采矿井留设的防水隔离煤柱,也不准在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内开掘硐室或巷道。

在煤层与含水层或含水带的接触地段,预留一定宽度的煤层不采,使工作面与地下水源保持一定距离,这种预留不采的煤层,称为防水隔离煤柱,井下留设防水隔离煤柱,可以阻止地下水涌入矿井,同时还可以防止瓦斯与火灾事故漫延。防水隔离煤柱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1、井田边界和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相邻两个矿井或井田之间是不能沟通的,否则一旦有一个矿并发生突水淹井事故,邻近矿井就会受到影响。井田防水隔离煤柱大都是人为留设的,此时,以煤柱中心线为矿井的边界;有些是以断层为界留没的,这种情况,断层两侧需各留一定宽度的煤柱,作为各自开采的边界;煤层露头风化带也必须留设防水隔离煤柱,在此煤柱不准开掘硐室或巷道。2、与被淹井巷间的防水隔离煤柱。井下有时有局部积水或被淹井巷,当积水很多不易排于时,也要留设防水隔离煤柱,使生产区与被淹区隔开。3、冲积层或风化带防水隔离煤柱。井下采掘工作面有时离冲积层或地表很近,而冲积层内又往往有水和流砂。在这种情况下,采掘工作面必须与冲积层保持一定的距离。为此,要留设―定的煤柱。4、断层防水隔离煤柱.多数断层是导水的,断层破碎带本身,也常常含有大量的水。有的大断层沟通过多个含水层,或与地表水沟通,形成复杂的水力联系。采掘工程碰到这样的断层是很危险的。因此,断层两端有时也要留有一定的煤柱。5、其他防水隔离煤柱,在来掘过程中,如接近水量较大的钻孔。含水或导水陷落柱等,也要田设防水隔离煤柱。

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断层的突水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矿井水害的发生,另外,煤矿防治水要从煤矿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来降低水灾对矿井的威胁,从而使煤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隋鹏程.中国矿山灾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武强,李周尧.矿井水灾防治[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3]杨起,韩德馨.中国煤田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