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改造提升 风景名胜区内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 北京风景名胜区村庄风貌规划的探索性研究 风景名胜区村庄民居风貌的保护方法 风景名胜区条例 嵩山风景名胜区 桂林漓江 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规划探析 鸣谢风景名胜区名单 风景名胜区产品开发与持续竞争力的提升 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景中村”环境整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山地型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 对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几点看法 浅谈林虑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 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 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研究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探讨 宽阔水部级风景名胜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表1),村集体年经营收入2万元,村主导产业为茶叶种植、果树种植。经营模式一般采用自产自销的形式。将前云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村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作为花果山风景区内村庄,景区的不断发展并没有明显带动村庄的发展,景区对村庄发展的辐射力度不够,相关的特色产业、旅游服务业、乡村旅游等能促进村庄发展的产业形势、营销模式没有被利用起来,导致村庄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

二、前云村人居环境现状

(一)区位及周边环境

前云村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乡,位于花果山风景区东北部,西邻大村水库风景区、北小庄、海清寺。南邻河西庄,村庄位于花果山景区之中,区位条件优越,依山傍水独具特色,交通方便。前云村西部有景区知名古建筑――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对前云村的景观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村庄各处可以远眺塔身(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前云村位于新浦市区与花果山景区的中部,处于一个过渡地带,这决定了前云村在花果山景区当中的特殊地位――它应成为由市区向景区景观过渡的一个节点、中转站,但村庄这一功能有待挖掘。

(二)村庄布局

村庄所处位置为山地,因此,村庄布局随形就势,建筑布局依托等高线走向依次排开,并顺应地形,向山谷方向延伸,道路依等高线而建设,两条水沟发源于东面云台山脉上的石库门水库,从村庄穿过,东西走向,高差较大,最后汇入村西侧大村水库。北部有另一条水沟自山脉而下,亦呈东西走向流经村庄汇入大村水库。村沟限定着村庄的布局,将村庄划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村庄被分成八个组,呈簇团状分布。

(三)内部空间形态

前云村为典型山地村庄,内部空间高差较大。

村庄建筑用地紧凑,建筑之间的空间狭窄,具有明显的山地村庄布局特征。由于地形的限制,建筑的排布顺应等高线的排布方向,村庄街巷形态,受村庄布局影响,街巷形态与建筑的排布方式相呼应,街巷道路高差较大,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区别于平原地区正交网格状的街巷空间,形成的内部路网呈不规则式(图4),村庄道路与街巷的路面质量现状较差,水泥路面破损较严重,有些街巷路面材料仍为泥土质,严重影响村内景观与村庄形象,也不利于村民出行。村庄拥有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位于村庄南部的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知青大礼堂庭院),拥有牌坊等建筑,但现状较为破败,应当对其加以利用,不仅作为村民活动场所,也应当拥有能够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功能。

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自然式小游园,因其有千年古银杏而在村庄一带小有名气,银杏已被定为连云港市古树名木并加以重点保护,目前归花果山景区管理处管理(图5)。作为景区景观的一部分,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村民重要公共活动场地,通过空间南边水域可眺望花果山山脉,老君堂活动空间场地地面材质为泥土质,树坛石质围边破损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村民活动与整体景观的呈现。作为景区的一部分,老君堂活动空间没有得到良好的规划,与景区的发展脱节。

知青大礼堂与老年活动中心、村部皆为20世纪70年代知青下放时期的老建筑,三者所围合的空间形成一个公共活动场地,位于村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缺乏规划,大部分区域被菜地占据,或杂草丛生,在公共活动方面使用性不强(图6)。

(四)村庄建筑的总体特征

建筑风貌特色有待彰显,由于地处山地,早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民居建筑以山上石材为建筑原料建制房屋外墙,特色较为明显,但有些老房子亟待维修与保护。80年代之后新建民居混居其中,多采用砖、混凝土等材料建制房屋,并且外墙面饰面风格不协调,导致整个村庄建筑风格不协调、鱼龙混杂,这不仅存在于建筑与建筑之间,也存在于同一栋建筑之间。有些建筑外墙面需要清洗与维护或增设墙面绿化(尤其是知青大礼堂、知青宿舍、50年代老建筑)。这对于提升整个花果山风景区的景观形象也有裨益。

(五)村内市政设施状况

村供水管网建于1989年,排水管网建于1989年,垃圾环卫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于2009年,主要道路硬质化率100%。 垃圾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薄弱有待加强(图7)。

(六)绿化现状

现状民居宅前屋后多采用乡土树种银杏、樱桃、杏树、青桐进行绿化,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道路绿化相对薄弱,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滨水植物较少,而且分布杂乱,民居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月季、虞美人、金银花、南天竹等,但不注重搭配。

(七)农民对于村庄环境的认知

该村每年都会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近五年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投入347万元,在生活垃圾处理、乱堆乱放整理、河道沟塘疏浚、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村庄特色彰显、村庄活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图8)。多数村民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表现出不关心或观望的态度,村民对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意见,如在垃圾遍地、绿化不良、交通不便、少活动健身场所与公共活动方面有意见(图9),希望村庄环境整治能够力度更大,但村民们大多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也有少部分村民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或者参与维护管理。由此可见提高村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的参与度尤为重要。

从上述现状问题可以看出:前云村景观资源优良,但并没有被很好地整合与利用,缺乏产业化农业发展,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良好经营运作模式,人居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整个村庄与风景区建设发展脱节,制约着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反过来也对景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景区整体形象。

三、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鉴于村庄目前的人居环境现状,本文重点研究如何使得人居环境更好地与花果山风景区相协调,如何提升村庄整体的景观结构、景观质量,以及如何借助风景区的辐射影响来带动村民增收,发展有特色的、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等。

从整体层面来讲,前云村处于市区向景区的过渡地带,对于村庄发展的定位要有明确的思路,因村庄本身拥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名木古树、较为有特色的活动空间而有能力成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作为连接市区与景区的重要节点,应处理好旅游接待功能与居住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村庄的布局本身来说,一定的统一规划是必要的,不仅仅体现在对建筑传统风貌的统一(如西递宏村等著名旅游村庄),也体现在对建筑传统的保护与修缮,对特色街巷的生态化处理与景观设计。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不主张大规模的扩建,避免村庄传统风貌的衰退,应控制村庄边界,适当限制村庄建设用地,处理好村庄与山体、水库、景区的关系,保护农业用地与水域。

(一)对水资源、特色空间、建筑街巷的提升

村沟是前云村代表性景观之一,水沟穿村庄而过,对村内景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村沟水质较差,景观效果不佳,在对其清污的同时,要对水沟的驳岸进行生态性设计,将生态型景观融入村庄,提升村庄的形象。

保护老君堂特色空间,增加绿化,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千年银杏大树。设计过程中以保护为主、设计为辅,使老君堂活动空间焕然一新。建议将泥土地改为青砖铺地,这样既做到了在形式上古朴,也同时达到了生态要求。一改原先硬质驳岸的形式,在驳岸与水存在较大高差的情况下增加种植土,变垂直驳岸为缓坡亲水自然式驳岸,并在适当地方增设亲水平台。在老君堂周围可设置旅游服务设施,如农家乐餐饮、宾馆、旅游服务中心等等,以此让村庄成为花果山景区的良好衔接(图10)。

知青大礼堂为村部所在地,其庭院空间与村部、老年活动中心相连,是村内人群集中之地。此处应主要满足村内居民活动休憩,改造成小游园的形式,给予较多的硬质活动场地,通过不同高差花坛的组合来丰富游园空间变化,种植乡土乔木,增设树池围椅,使游园成为可游可憩、可观可赏的特色村民活动空间(图11)。

知青大礼堂等旧建筑虽然实用性不强,但其特色仍是很明显,有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民居建筑在风貌上颇具特色,能够反映当地的传统民居特点,对于这些建筑,应予以保护和修缮,保护其传统风貌要进行保留,对现有相对较新的建筑如90年代、2000年以后的民居建筑在外墙饰面上尽量做到风格协调,有些单调的外墙面建议增加垂直绿化,或进行清洗、粉刷。

整修破损的水泥路面,提高路面质量。街巷道路多为泥土路形式,可做成生态路面如铺设渗水砖、青砖等富有乡间气息的路面,提升街巷的景观质量。

(二)完善村内市政设施

目前村内污水垃圾处理等相关市政设施不完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水沟中,再从水沟中排入大村水库,严重影响水库水体质量与景观。作为景区的一部分,市政设施是否完善影响着景区的整体形象,改造中在村内居民点安放垃圾桶、建立垃圾收运制度、增加保洁人员,按照景区管理的标准进行市政设施的管理与机制的完善。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保险;社会保障

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现状分析

1999年,有12600万人已经进入了60岁以上,占了总人口比例的10%,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们国家的老龄化人口会达到总人口的30%。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对我们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身体护理、医疗卫生等需要也亟待解决,养老问题极其严峻。2013年我们国家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保费是376.90亿元,保费相对较少,只占到人身保险保费的9.1%。由此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家的健康保障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国家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养老观念阻碍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一些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重,一旦子女有些外出挣钱的想法,老年人便会恐慌,怕自己被子女抛弃而导致无人赡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日趋完善,老年人担心的不再是物质上的需要,更害怕的是寂寞和孤独。长期护理保险难以被公众接纳是这种传统养老观念长期阻碍的结果,这种传统思想影响了大部分的老年人,使得他们并不乐意去享受护理服务同时也不愿意去护理机构。其实,老龄人长时间入住专业化的护理机构会享受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机构内老年人在一起更能轻松地享受生活。可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转变传统观念才能有力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

(二)我国没有长期护理保障性立法,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保险业的政策环境是不太分明的,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不太健全的,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保险业无法可依的结果,随之而来的就会制约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护理法律,所以会缺乏对事物明确的衡量标准,比如对护理机构的界定、对护理等级的界定、对日常活动和日常使用生活工具能力丧失的界定,进而会造成对界定范围的模糊,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健全

我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加之缺乏丰富经验,导致保险公司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有很大的难度。正因为风险很大,我国的保险公司开发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大部分适用中青年,适用于老年人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少之又少,有的话也会以住院医疗费用保险等附加险形式存在,大多数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明确限制在65岁或60岁以下,适合于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非常稀少。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健康保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是非常不健全的。

(四)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缺乏专业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

充足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是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严重缺乏状态。在我国,政府来引导社会福利事业,由商业公司运作的情况很少,因而长期护理的社会化的程度比较低,资金的来源渠道也较少,就使得接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不能充分享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量。大多数人并不愿从事护理服务工作,而且也因为护工并不属于正式职业人员,所以人们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很小,因而造成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家庭护理模式

我们国家当前主要还是信奉传统的养老观念,对老年人的护理还是采用家庭护理模式,然而这种护理模式祈祷的效果不大而且会出现很多现实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问题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非常高,如果单独承担,大部分家庭面临巨大困难;继而体现在精力问题上,现代家庭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大部分家庭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对老人进行护理。最重要的是,那些亟需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不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由此可见,传统的养老观念必须改变,家庭护理也需要转变为全社会的护理,这种转变也更有利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保障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要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我们国家应全面制定与长期护理保险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健康发展。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其作用、地位、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说明,并且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社会基本保险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少不了基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有效配合。这就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发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时,明确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地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对长期护理及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

长期护理本身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被照顾人家中或者护理机构中向其提供的服务,这种护理包括医疗服务、居家服务、社会服务、运送服务或者其他支持性的服务。长期护理方式的采取是决定长期护理保险能否提供保险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知,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而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长期护理的质量。因此,只有专业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所以,完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应对“未富先老”的可行选择[N].人民日报,2013,05.(6):10.

[2] 张华东.对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发的供需矛盾分析[N].经济日报,2010,01.(8):11.

[3] 申|.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因素分析[N].光明日报,2009,07.(10):10.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我院2013级新入学护理专业本、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574份,收回问卷574份,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回收率95.4%。其中,2013级本科191人,2013级专科357人;男生25人,占4.56%;女生523人,占95.44%;年龄16~22岁,平均年龄(18.78±0.88)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3.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调查表数据库,双录双输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相关样本多重比较等。

二、结果

1.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

2.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

3.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

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

4.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

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

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

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3.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培养。

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对老年照护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等方法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兴趣中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和作用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

4.增强老年照护职业认同感。

增强职业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加强职业前景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我国老年照护起步晚,很多人对老年照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混淆了老年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的应该是全身心的照护,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老年照护属于专科护理,改变护生对老年照护发展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老年照护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消除顾虑;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对老年照护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照护职业前景可观;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护生,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照护事业发展尽力,实现自我价值。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

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6.改变本专科护生认知差异大的现状。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遗址景观;保护利用;老司域;遗址展示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48-03

1 引言

作为遗址景观,它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能够作为探究历史的物质载体,其脆弱性、敏感度一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同时,把遗址看作是我国重要的景观类型和景观资源,通过探讨遗址景观中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美学价值以及教育价值,进行创新性的保护与利用,使遗址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保护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政策法规的延伸,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为之所用,正如英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费尔顿博士说过:“维护文物建筑的一个最好办法是恰当地使用它们。”保护与利用不是相对的,用科技手段进行保护,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利用,二者相互补充,使遗址景观与城市建设和谐共处,即过去与现在完美结合。深入探讨遗址景观的利用理念,从现象去挖掘实物的本质。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能更富有地方特色。正如我们所说,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合理的利用。那么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遗址景观,它的保护与利用更要结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2 老司城遗址概况

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以东灵溪镇司城村,是永顺彭氏政权统治古溪州地区近600年的治所,是土司统治时期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土司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永顺土司域经历代兴建,目前考古发现的遗存以规模约19hm2的中心城址为核心,其它遗址遗迹沿灵溪河两岸分布,遗存年代主要集中于明代(14~17世纪)彭氏土司势力鼎盛时期。(图1、图2)

3 遗址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遗址景观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观赏性,不管是单体遗址还是大型遗址,将维护和景观设计与利用合为一体,从而实现遗址原貌的保护和景观魅力的绽放。随着文化遗产被广泛关注,对其保护模式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大多数观点认为,遗址景观的保护可以分为局部保护和整体保护两个方面,一方面,局部保护主要是对遗址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目的是进行科学的清理,减少外界干扰,保存完整的历史原状。用遗址作为背景对历史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整体保护以大型遗址为主,这种保护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将遗址展示和周围环境结合来,并公开对社会开放的模式。一直以来,人们根据遗址规模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对遗址景观进行重新规划,在不改变遗址原貌的前提下,采用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形式,结合周围地形地貌,使其成为一个可参观、休闲、教育为一体的环境空间。

3.1遗址景观的局部保护利用模式

我国对遗址的局部保护主要是遗址的展示,所谓展示就是对设计方法深化扩展,体现独特的空间。展示的主体多以文物、建筑、工业产品等,用以满足人们对社会性、公益性的需求。那么,对于遗址景观的展示,我们可以划分成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3.1.1 室内空间

3.1.1.1 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保存某一特定内容的遗址的原貌,并就地展出”。其中建筑形式与室内空间的展示、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对于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传承、观赏、休闲、教育等职能,是对历史文化进行收藏、保护和展示的场所。而其中的遗址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文化和建筑文化。因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且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其价值的认识往往依托于相关历史信息之上,那么,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可以使人们对遗址有直接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复原、仿制去追求这种历史特有的文化风格。

在现代,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的代表,除在建筑风格上与遗址景观保持统一,在室内的展示中将遗址本体与历史故事结合、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抽象化与具体化结合,突出中心,点亮遗址。

3.1.1.2 大跨度覆罩保护

覆罩保护即顶层覆罩,是遗址保护的一种,在选择材料时,运用大跨度的钢架结构,采用玻璃或塑料棚将遗址罩在其内。覆罩保护的设计基础是顶棚的样式,以艺术的手法,配合科技手段,用透明材料遮挡外部力量对遗址的侵害,既达到保护的功用又将遗址景观完美地展现。(图3)

3.1.2 室外空间

3.1.2.1 局部空间露天保护利用

1)设施围护――目前多采用栏杆或提示性的简易护栏。

2)本体加固――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用现代材料及工艺对遗址本体加固,包括使用化学药剂和物理的遮挡、支撑等。

3)象征性修复一部分修复,配合必要的考古发掘进行科学推测,并用传统材料及工艺修补,复原到一定程度。

3.1.2.2 原址回填、地表模拟保护利用“回填”是一个保存已发掘的遗址结构和面貌的方法。“回填”是一种长期的保护,但是如果不能使回填保留遗址的记忆和意义的话,它同样可能变成对遗址的抛弃。地表模拟则是对“回填”的补充,在遗址“回填”后按原状在地面上模拟展示,既解决了保护问题,又满足了地面参观的需要。

3.1.2.3 重建保护利用

1)原址重建――这类遗址一般历史不长而且有较为详细的文字记录,或者保留较多的实物遗存,可以利用重建的方法全面地再现该地所代表的历史。

2)推测性重建一既不在原址,又没有考古依据,全凭文献考证“再创作”。遗址的重建,是中国历代保护文物古迹使之得以流传下来。但其中的缺陷是把过去推倒重建,建造时仅根据建筑的结构和形式。目前,我们不提倡重建和复原但是从理论上是被允许的。以圆明园为例,这是人们现在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曾经的奇迹,是原址复修,还是异地重建?是直面废墟,还是重建辉煌?圆明园,每经历一个时段,就收藏一个悲惨的故事。它的遭遇,是中华民族最近那段贫弱、苦难、屈辱历史的缩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书。保护圆明园遗址废墟,当然不是保护它的杂乱。那些不属于废墟本身的“异物”都要予以清理,因为,废墟与真正意义上的“荒”和“废”没有关系,必须在资料翔实、又有科学保障、施工精细、尊重原真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让基本的山形水系和地下的蕴藏充分显露出来,才更像一座废墟。

3.2 遗址景观的整体保护利用模式

3.2.1 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修护,而且通过有效地环境设计使荒废的遗址可以重新被利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公共场所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因为是公园的形式,所以在设计中还要体现公园的基本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一个悠闲清新的环境、一个调节城市空气质量的净化器、一个展现城市特色的宣传画等等。可见,遗址公园不是简单的本体保护与利用,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整合、对遗址的深入研究进行创造性地设计。

3.2.2 景区遗址

这里所提到的景区遗址,是指遗址区处于风景名胜区之中,主要集中位于城市郊区,以墓葬区为主,将陵墓的保护与风景区的建设相结合,在风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展示性开发。

4 老司城遗址展示规划要求

4.1 展示规划必须满足遗址保护要求,所有用于遗址展示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的方案设计必须在不影响文物原状、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4.2 展示规划主要根据遗存保护的安全性、文物类型的代表性、遗存保存的完整性、真实性、可观赏性和交通服务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策划。

4.3 不可移动文物一律按照原址保护要求实施遗址保护性展示,不得在原址重建。

4.4 遗址展示设施应遵循对环境的最小干预原则,并具备可再处理性。

4.5 游客服务设施内容与规模应严格限制。遗址展示的环境设计不得采用包括大面积人工绿化等城市园林设计手法,设计效果应尊重历史场景和地域特征。

4.6 应特别注重提高游客体验水准,控制环境容量。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的开放容量应以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为标准,重要遗址现场应当在管理人员陪同、引导下参观。

5 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措施

5.1 保护原则

5.1.1 积极制定本体保护措施,提高措施的科学有效性。

5.1.2 采取保护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防治自然破坏。

5.1.3 保护与展示相结合,保护措施应充分考虑满足展示需求。

5.2 与展示有关的保护工程

5.2.1 遗址加固保护

对中心域址区结构存在危险性的土体采取支护加固措施。对揭露展示的建筑基址实施表面加固保护,表面加固应首先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并局部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情况谨慎采取加固措施。

5.2.2 清理修复局部残损

对局部存在残损但仍继续使用的右街、正街、河街、纸棚巷、鱼肚街以及环城道路等主要道路遗存进行清理,按照道路遗存的传统铺砌工艺和卵石铺砌图案进行局部修复,修复效果应整体和谐但局部可识别。

对大西门的城门楼平台遗存、衙署区外衙建筑基址的卵石铺砌土家族传统图案的局部残损进行修复,修复效果应整体和谐但局部可识别。

5.2.3 回填保护

价值特征不明显的,可观赏性一般的遗址原则上应进行科学回填。经适当保护隔离后用原发掘土进行科学回填措施。回填后遗址上方可进行模拟或地表标识展示。对生活区大西门外的遗址、大西门内两侧的建筑基址、南部建筑群等建筑基址实施考古回填保护;对衙署区内部的建筑基址实施考古回填保护。对生活区、衙署区内排水系统中无法发挥排水作用的排水沟渠遗存实施考古回填;对生活区、衙署区内道路系统中不作为展示道路的道路遗存实施考古回填。对紫金山墓葬区所有墓葬实施回填加固保护,恢复墓葬历史形制和外观。

5.2.4 保护棚

对建筑基址等需要揭露展示的建筑基址采取保护棚的形式加以保护,主要防雨、防日照。保护棚为轻型钢结构,作无基础或浅基础处理。考虑到防风防雨要求保护棚面积应大于建筑基址。

5.2.5 物理隔离保护

对排水沟渠等内表面实施防水隔离措施。位于主要参观路线节点上的排水沟渠采用u型透明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套接处理,观众可透过亚克力观看遗址保存情况。位于非参观流线上的排水沟渠内壁采用防水卷材处理,防止雨水对遗址表面的冲刷。(图4)

5.2.6 考古现场保护

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在发掘前应对可能出土的珍贵文物和遗址遗迹事先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和准备方案;对已确定为重点遗存的考古发掘区应搭建临时性保护棚、设置围护设施,制定相应安防措施;及时、完整地采集和保存遗址发掘现场的各项信息,为遗址回填后的深入研究、遗址地表模拟展示、以及再次考古发掘和遗存修复提供支撑。

5.2.7 场地排水

老司域排水系统应充分结合老司城原有排水网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在做好遗址保护前提下,可充分利用原排水系统。新修排水沟渠或暗管埋深不应对地下文化层造成干扰破坏,并尽量做到隐蔽,不对遗址整体环境造成干扰。通过排水系统设置及时排除遗址区内汇水,最终排向灵溪河。

原有排水沟渠首先应进行可利用评估,现状保存较好的排水沟渠,可通过制定保护措施后加以利用。保护措施主要解决汇水对遗址侧壁的冲刷,建议通过在沟壁外侧设置防水卷材进行防护处理。保存现状较差的排水沟渠,可经加固局部修复后参照前述措施恢复排水功能。新建排水沟渠或暗管应结合参观道路系统规划设置,建议将新规划排水沟渠设置在木栈道下方,通过敷设暗管与其他排水管沟相连。(图5)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老;养老服务模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与医疗资源亟需优化整合。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医药服务内涵丰富,其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价值也被现今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因此,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施背景

1.实施背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15年的16.1%(见附表),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8亿人,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蕴含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要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32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提及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各地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探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优势与前景,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标而努力。

2.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内涵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将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的创新。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老年人,还包括慢性病、残障、恢复期及绝症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提供方包括各类养老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站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些社会机构等;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既病防变、综合摄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支撑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新建模式(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还包括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老机构等;政策方面包括政策方针、法律保障等。

二、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如北京、天津、江苏睢宁等,本文以服务模式为依据,介绍以下几个地区试点情况。

1.陕西:支撑模式

2015年,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结合社区托老院18年养老服务经验,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实行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内涵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特色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了入住老年人的支持,医院也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2.黑龙江:新建模式

黑龙江省利用三级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救治、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全方位的养老养护、五星级的保健服务。例如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

3.辽宁:合作模式

辽宁省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开通方便老年人就医的绿色就诊通道。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和辽宁省亲和源公益养老中心签订协议,成立营口亲和源健康管理中心,每位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都会接受更加方便的体检、中医保健、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12家中医养老机构,开放中医养老床位1400张,全省1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多项协作关系。

4.浙江:社会资本

兴办浙江元墅公司以“机构+医疗+居家”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托管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养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和杭州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并开展连锁化运营,开创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中医服务项目上门的先河。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养生文化和技术,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建立了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7]。

三、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割据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医疗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而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使医疗及养老资源融合不够,“医”、“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包括机构监督及老年人需求评估的全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但我国大部分试点地区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估体系[8],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服务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2.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8万个,但通过内设、并设、引入医疗机构来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不到一半。据测算,我国目前需要1000万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2万人,经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人,且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特别是中医药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进程的瓶颈。

3.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尚未落实

医护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养老看护支出费用连续上涨,急需建立长期医养保险制度来缓解照护费用,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需要保险制度作为支撑,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多数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直接结算。4.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养老机构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无法做到医养深度结合,更不用说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没有规范,养老市场还不成熟,造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相关部门没有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发展基金;医保基金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如果开放医保,养老医疗易被滥用,滋生骗保现象。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多方协作,完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通过部门联动,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利用中医医院的资源和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医教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2.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

在高校教育规划中,结合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相关专业,加强健康养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提高老年家政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社会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念培训,设定资格准入,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

3.将中医药优势引入老年人健康服务

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引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方面,将中医提倡的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等营养学理论引入老年人膳食管理。手段方面,将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引入老年慢性病的调养。运动方面,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引入老年人运动管理,预防跌倒、强身健体。同时,引导优质中医资源,开展以中医为主题的养老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典范意义的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带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

4.发挥保险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居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协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比例,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压力;深化养老保险改革,将养老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同时,拓宽筹资渠道,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项资金,以此为杠杆,吸引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鼓励慈善团体等公益力量关注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塔娜,等.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3-6.

[2]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3]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广西医学,2016,38(1):143-146.

[4]赵文.中医药“医养结合”展现新生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18(2).

[5]佚名.“以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开创黑龙江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新篇章[N].黑龙江日报,2015-10-21(7).

[6]刘甦.辽宁设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09-21(1).

[7]章关春.浙江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迈大步[N].中国中医药报,2016-01-25(1).

[8]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N].经济参考报,2016-03-25(A23).

[9]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EB/OL].

[10]周蔓仪.“医养结合”要迈几道坎[N].中国中医药报,2015-0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