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类

地质类

地质类

地质类范文第1篇

2005-7-10 论文中国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报告章节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第四章 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编写实习报告—地质类”版权归所有;请注明出处!

地质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热;地热构造;成因类型;张家口

地热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以其在供暖、疗养、养殖、旅游等多方面的用途,备受人们关注。张家口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分析研究其地质条件、地热构造和成因类型分析,对于未来勘探、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热水资源,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1.地热背景

1.1地热资源分布

张家口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坝下盆地和中低山地中,点多面广,地理分布范围跨度较大。通过对怀来、赤城、阳原、蔚县、涿鹿、宣化各地地热资源不完全统计,共发现水温≥25。地热田(点)12处(图1)。

1.2地热地质条件

1)地层。根据以往勘查和研究成果,张家口地热田(点)多位于新生代断陷盆地中。断陷盆地上覆盖层为厚层新生界地层(固结、半固结或松散沉积物)、中生界火山碎屑岩和煤系地层;下伏地层多为古生界、元古界海相沉积地层。盆地深埋古生界、元古界地层为主要地热储层,上覆厚层中、新生界地层提供良好封闭条件。

2)构造。研究区地热田(点)分布宏观上受近东西向尚义赤城深大断裂和北北东向大河南大海陀深断裂影响,实际位置与次级断裂构造(下花园断裂、桑干河断裂、蔚县延庆断裂)关系密切,区域上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带状展布。且多分布在北北东、东西、北西向断裂的复合部位。

多组断裂构造交汇处,裂隙纵横交错,岩石破碎,构造应力相对释放,压力相对减少,为深部地热流体向上迁移,提供了良好空间。新构造运动,尤其是继承性断裂构造切穿了巨厚层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为深埋热源的上移创造了最直接条件。

3)岩浆岩。燕山期中酸性岩体、火山岩内,岩体、火山岩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带,特别是构造与岩体、火山岩复合交汇处是地热田(点)分布的有利场所。

2.地热特征

2.1地热成因类型

张家口地区地热田(点)的总体分布与断裂构造形影相随,息息相关,断裂构造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地下热水成因类型为板内地热隆起断裂型。地热田(点)浅部无近代火山或岩浆热源,根据热源来源,结合实际勘查成果,可进一步分为深埋封闭型(I型)和火山岩余热型(II型),典型代表分别为怀来后郝窑地热田和赤城汤泉地热田。

2.2地热田(点)地质特征

研究区主要地热田(点)已发现12处,水温在20℃~88℃之间,东部地区受燕山期岩浆活动影响,水温较高,一般为40~C~60℃,最高可达88.6℃,属低温温热水和低温热水;西部主要为断裂深循环热水,上升后与上覆新生代盖层中冷水混合,水温较低,一般小于40℃,最高42℃,属低温温水。地热田(点)地热地质特征及水化学特征见表1。

3.典型地热田

3.1怀来后郝窑地热田(I型)

后郝窑地热田位于怀来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长城系海相沉积地层、中生界侏罗系熔结凝灰岩、新生界厚层沉积物。

地热田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北北东向大河南大海陀深断裂和北东东向蔚县延庆断裂的西北侧(图1)。通过重力、人工地震和电法测量,在热田范围内共发现3组12条断裂,多为隐伏型,只在局部地段有出露。断裂构造复杂多变,按走向分为北西、北东东和北北东向三组构造断裂带,上述三组断裂带构成地热田边界,地热田被其切割成不规则北西向展布的菱形四边形。

北西向断裂构造为控热主干断裂,其西南侧为太古界片麻岩,东北侧为中生界侏罗系熔结凝灰岩,在与北东东、北北东向断裂交汇处,岩石破碎,张性羽状构造裂隙发育,形成地下热水富集带和上涌通道。晚新生代以来,断陷盆地内堆积了巨厚沉积物,新近系河湖相粗粒沉积物构成了下部储热层,基岩深部热水沿断裂裂隙上涌进入新近系储水层,又依次顶托补给,储存于第四系含水层中(图2)。

3.2赤城汤泉地热田(II型)

汤泉地热田出露地层主要为燕山期巨斑状花岗岩,山间沟谷和山坡低洼处为第四系冲洪积、坡积。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西向尚义

赤城深大断裂与北北东向大河南大海陀大断裂交汇部位的西南侧(图1),区内现已发现断裂构造15条,根据断层走向分为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北北西向两组,所有断层均属高角度断裂。

区内共发现泉点9处(4处水温>25℃),位置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图3)。F12和F13分别控制张38号泉和张37号泉;F3、F14和F15交汇处见张33号、张36号泉;F4属张性断裂,F5属压性断层,在断裂带出露张39号和张40号泉。

汤泉地热田为典型火山岩余热型地热田,基岩断裂交错处,泉点集中。泉水最高温度60℃,温度与断裂倾角关系密切,倾角陡,断裂切割岩体深度大,水体深循环途径长,受火山余热影响久,水温较高;反之,水温较低。

地质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井地质条件;同采地质地段;指标;分类

0 前言

根据(矿井地质规程》对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分类,较普遍的反映是:一个具体的井田,很难根据它的各项地质因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的指标,唯一地确定它的矿井地质条件类别。这种矿井地质条件类别的不确定性,来自分类指标条文的模糊性及不同人对它理解的差异性,但根本原因在于地质体的复杂性。

1 地质体的复杂性

(1)多样性。影响开采条件的地质因素很多,它们在成因、特征、大小和对开采条件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上也很不相同。许多地质因素还具有地区性,要制订包括所有井田或煤层的开采地质条件的分类方案,是相当困难的。(2)变化幅度广阔性。地质体大小或特征的变化幅度是非常广阔的。断层落差可以从几百米、几十米到一米左右;走向延伸可以从几百、几十公里到短于工作面;褶曲可以从很大到小于工作面;有的对井田影响甚微,有的则成了安全的严重威胁等。由于地质体范围的巨大变化,同一种地质因素对不同井田的开采条件影响的差别也很大。对变化幅度如此巨大的多种地质因素分为四个等级,它们的界限必然是模糊的。(3)空间性。地质体都是三度空间的,不能忽视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同样条数和总长度的一些较小的断层,由于空间分布不同,对生产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等距平行排列,垂直走向,对生产影响甚微;相交于一隅,相交处可能无法回采,且全都与煤层走向斜交,影响最严重。确定煤层稳定性时,样点的选取也有空间分布的问题,如果不考虑样点分布的空间性,则同一煤层,最终评定结果,可能是稳定、较稳定煤层,也可能是不稳定煤层,内蒙古不稳定煤层。(4)叠加性。煤层的破坏效应,包括煤层原生成因的分叉尖灭及后生的冲蚀带、陷落柱、断层、岩浆岩等的影响使煤层变薄或中断。它们中任何一种破坏效应都影响煤层的开采条件,煤层受到的破坏就是它们的全部破坏效应之和。故此“原则上应以三个地质因素(断层、褶曲、岩浆岩)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主来加以综合评定”的做法,在不少情况下会导致对开采条件的错误评价。假设,某井田有断层、冲蚀带和岩墙各三条,煤层有局部不可采区域三小块,有岩床和陷落柱各三个。从每种因素来说,数量都不多,故按规程井田应届I类。但这些因素若互相交叉切割,其综合影响却会使开采条件变得相当恶劣。但有些情况,其地质效应又是不可加的。如岩墙沿小断层侵入,它们对煤层的破坏效应只相当于岩墙(或断层)的单独效应。因此,在评价井田类别时,应考虑各地质因素所起的综合作用,否则,其评价结果往往是错误的。

2 评价指标的一般性原则

(1)分类指标必须有广泛的实用性。(2)分类因素与分类指标要相对稳定。(3)分类要与技术条件密切联系,同时突出地质因素的影响,不应受社会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3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指标

上述分析表明,影响煤层开采的地质因素多,变化大,空间配置与相关关系复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以所有地质因素为直接分类基础理的分类方案,其界定是模糊的,分类结果是不唯一的,起不到指导生产的作用,因此,寻找一个综合的分类指标,是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关键。

3.1 “同采地质地段”

本文提出“同采地质地段”作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的唯一指标。

“同采地质地段”是指具有相同开采地质条件,能连续推采的煤层地段。在一个同采地质地段内,用相同的采煤工艺和设备可以连续完成采煤任务。同采地质地段的边界,为各地质体本身的边界及采区界、水平界、矿界等等。

“同采地质地段”的划分方法:将所有影响连续推采的地质量因素的界线,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则这些界线所围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地段,就是“同采地质地段”。其中的每一块,具有相同的开采技术条件。地段之间,其开采技术条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样的分类指标具有简单、统一、实用的特点。

“同采地质地段”以能否连续推采为唯一划分标准。如某小断层落差略大于1/2采高,但该煤层有伪顶(或伪底),且伪顶(或伪底)的硬度较小,机组能够切割,则这个断层就不能作为划分“同采地质地段”的边界。

3.2 “同采地质地段”的等级划分

“同采地质地段”的大小差别很大,要以一定的标准对它们分成若干等级。衡量“同采地质地段”等级的最合适的标准就是各种采煤方法对连续推采面积的一般尺寸要求。因此,本文做如下划分:

(1)一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综采。(2)二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机采。(3)三类同采地质地段:适合于炮采,能布置出正规炮采工作面。(4)四类同采地质地段:虽布置不出正规工作面,但仍可开采。(5)五类同采地质地段:生产上已无法开采、利用的块段。

4 分类方法

以各煤层各类“同采地质地段”圈定的储量占本煤层总储量的百分比来划定煤层类别。

再以各类煤层所占有的储量占矿井总储量的百分比,确定矿井类别。

由于此分类方案要求所有影响连续推采的各种地质因素,都必须充分准确的反映出来。因此在进行分类时,必须以已回采或开拓的水平和采区为分类的基础,未开拓的(或延伸)邻近水平(或采区),则采用同层外推法和类比法进行评价。公式为:P’=KP

式中,P—已回采(或开拓)的水平(或采区)中某一煤层某类“同采地质地段”圈定储量占该水平该层总储量的百分比;P’—延伸(或邻近)水平(或采区)中某一煤层某类“同采地质地段”圈定储量占该水平该层总储量的百分比;K—相关系数。

K值主要反映未知区与已知区相比较,由于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同采地质地段”在面积和量上的差别。

请注意,外推和类比一般应由同一煤层的已知区去推断该层未知区。因为同一煤层的不同地段相关性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评价煤层类别时,以各水平(或采区)的储量加权求得。

地质类范文第4篇

我国以成矿地质的背景分析为基础,划出了吉林省东部铁矿成因类型,并且归纳了种种成因类型矿床的地质特性。从近几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中认为吉林省的东部的地质具有铁矿能够成矿的条件,而且铁矿资源的潜力比较大,突破铁矿的找矿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关键词:

铁矿;找矿;成因类型;地质条件;地质背景;类型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8601

0 引言

因为在吉林省东部探测到板石沟铁矿、老牛沟铁矿等鞍山式的大型铁矿床,由此可以看出吉林省的东部是鞍山市生产铁矿较为有利的地域。所以,对吉林省东部铁矿的勘测及地域的资源潜力的预测意义重大。

1 成矿的地质背景

吉林省地质勘测局根据地质构造上的运动、岩浆的运动、沉积的作用、变质的作用和成矿的作用以及地质在构造演化上的差异以及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将吉林省东部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中朝准地台,北部为吉黑褶皱系。

由古海底的火山喷发并且沉积,而且经过区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由片麻岩、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类似的东西向带状弧形分布的绿岩地体大多呈现大小不一的孤岛的形状遍布在各种由变花岗岩和混合岩形成的地域中。而最为重要的铁矿赋矿是硅铁。这就是著名的去太古宙地层。

在辽东的台隆、铁岭-靖宇台拱、龙岗古陆的南北两旁遍布着大部分的元古宇。由海相陆源碎屑岩构建的古元古界集安群的早期存在着基性―中酸性的火山构建,中期和晚期则存在着含有硼、镁材质的和碳酸盐形成的岩石和含铁和磷的岩石形成。老岭群是海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区域变质程度还相对较浅,而其中包含的大栗子式铁矿的主要赋矿层则是由大栗子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而大多以绿色的岩石构造而成的一套由地槽型的火山长期沉积所形成的变质较浅的是中元古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由沉积了地台型浅海相沉积建造并且位于由古老变质岩系组成的大陆块上,并且新元古界还包括了塔东类型、临江类型和浑江类型的铁矿。

地台和地槽这两种沉积类型构成了古生代,而古生代又是夕卡岩类型矿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生代时期的晚期,东南部的地台区和北部的地槽区组成了一个整体,并且整体全部上升,形成了大陆。在三叠纪晚期时,以古生代为基础所发展和演化出来的山间盆地,发育成为杂色粗碎屑的岩石构造而成。而侏罗纪时期受到了中生代的构造上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拗陷、断拗盆地,发育成为杂色粗碎屑的岩石、中基性-中酸性的火山岩石和火山碎屑的岩石含煤组成。白垩纪时期以来则是将陆湖盆地沉积作为重点,火山的活动也相对的减弱了。而且,新生代时期的矿脉由于中生代的构造环境的背景的影响,形成了吉林省主要的北东向的大断裂,发育出裂隙-中心式的火山岩石带和火山台地。

区域里的岩浆的入侵活动频率很高,各时代所产生的花岗岩石约占全省暴露面积的60%。其中部分基性-超基性的杂岩体和含有钒钛的磁铁矿有关系,由此形成了岩浆岩矿脉。

2 铁矿的成因类型和其地质特点

2.1 铁矿的成因类型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将拥有的所有在工业上有意义的铁矿床根据它的成因类型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沉积后发生变质的类型、沉积类型、夕卡岩类型、岩浆类型和风化淋滤类型等。而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则主要是沉积后发生变质的类型、岩浆类型、夕卡岩类型、沉积类型及风化淋滤类型的矿脉。

2.2 铁矿的地质特点及其类型

2.2.1 沉积产生的变质型

沉积产生的变质类型铁矿脉主要是由受到变质了的铁硅质组成的铁矿脉和受变质碳酸盐组成的矿脉组成。

鞍山式的铁矿以板石沟的铁矿为代表的铁矿的类型就是受变质的铁硅质组成的铁矿。铁矿体存在于前寒武纪时期的古老的区域的变质了的岩石系里,该变质了的岩石系是由低角闪的岩石相的黑云(角闪)的变粒岩石、云母的石英片岩石和斜长的角闪的岩石等组成的变质了的岩石系。其中的矿石大多是条形带状或条形纹状的,大多数是以石英为首的条带(纹)和以黑色的大的磁铁矿为主的条带(纹)交错存在的。矿脉的规模很大,和国外的阿尔果马类型的铁矿极其相似。由于多数的含铁的发生变质的岩石系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混合岩石化和花岗岩石化的影响,矿体已经支离破碎成了及其小的块状体。而且,矿石也主要是为贫矿,磁性铁品质一般15%到40%,仅含有少量的黄铁矿。

由大栗子的铁矿组成的并且出产于古元古界辽河群的千枚岩石与碳酸盐类的岩石层,并且受到了细微的地域的变质影响的是受变质硅酸盐建造型铁矿床。如泥岩、砂岩、灰岩等类似的由碎屑-碳酸盐岩组成的则是含矿岩系。其矿体呈现为一层层的、类似于扁豆形的、类似于地瓜形的和不规则的形态,沿着走向大约有100~300m长,倾斜的深度大约为200~500m,厚度的变化非常的明显。矿石中的矿物包括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等。矿石也则是以块形、条带形组成的,其次就是鲕状的构造。矿石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了赤铁矿类型、磁铁矿类型、菱铁矿类型和次生褐铁矿类型。磁铁矿类型、赤铁矿类型矿石的围岩大多都是千枚岩石,而菱铁矿类型矿石的围岩大多是大理岩石。

2.2.2 沉积型

铁矿床是在新元古代的青白口纪时期和震旦纪时期、古生代寒武纪时期以及石炭纪时期所形成的矿床。此类型的矿床的特点为多矿点、少小型,数量为53处,并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临江类型和浑江类型,并且分别存在于青白口和震旦,以大栗子红旗区含锰的铁矿为代表的是临江类型,而以青沟子铁矿、太平铁矿为代表的为浑江类型。矿床大多数遍布在浑江-大栗子-乱泥塘一带。

2.2.3 夕卡岩石型

夕卡岩石类型的铁矿床的主要作用就是和华力西晚

期、印支期、燕山期的中酸性的具有侵入性的岩石有所关联,形成矿脉的时期在古生代和中生代。夕卡岩型铁矿床是中酸性岩浆岩侵入体与碳酸盐岩、钙质泥岩接触后发生双交代形成的,主要生产在中酸入岩与古生代碳酸盐岩、钙质泥岩接触带。其矿点共有220个,小型的有10个。夕卡岩型矿脉大多都是盲矿的,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块小却多的特点。矿石多为块状,磁性铁的最高品质接近65%。代表矿床有吉昌的铁矿区、新立的铁矿区等。矿脉的19.5%分布于台区,80.5%的矿床坐落在北部槽区。

2.2.4 岩浆类型

岩浆类型矿脉形成时代是加里东期到燕山期,主要是由基性-超基性的岩浆结晶引起的分异作用形成的铁矿,具有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的特点。江源五道阳岔钒钛磁铁矿、安图青林子钒钛磁铁矿等为岩浆型矿床的代表矿床。江源五道阳岔钒钛磁铁矿的矿脉,整体坐落于太古宙时代晚期的辉长岩里,磁铁矿与辉石及斜着的呈长条状的岩石交错遍布着。磁性铁的颗粒是由里到外的逐步变得细小,品质也会逐渐的降低,大多数的品质在5%到30%之间。矿脉里含有钒、钛、铬等对人体有利的元素,并且,大多数的钒、钛元素都已经达到了或者接近边界的品质。而矿脉也具有规模较小,品质较低的特点。

3 找矿方向

(1)在找寻矿脉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将沉积了的变质的铁矿作为最为重要的找矿对象。因为,这类铁矿是吉林的东部地区最为主要的铁矿的类型,它的主要的特点就是远景的储量非常的大,相对集中的分布,方便采选。因此,应该将找矿的重点放在生产矿山深部和地区。而大型的铁矿远景的找矿区主要有阳岔河、老牛沟、板石沟、乱泥塘、大栗子红旗区、大栗子东风区、塔东、铁矿脉等共14处,它们均坐落在已知了的矿体的深部,是已知晓的矿体的外推部分,资源的潜在力比较大,可预测大约有3341的资源量。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航磁异常找矿的技术能力。在覆盖的区域、半覆盖的区域和硅铁沉积的变质地层走向一致的航磁异常的地段,寻找沉积变质类型的铁矿脉。

(2)应该增加对沉积类型的铁矿的沉积的环境和矿脉变化的保存和维护的研究。并且在中生代时期的火山岩石和寒武纪的页岩石的下面去探寻新的沉积类型的铁矿脉。

(3)开展攻深找盲。找矿区域主要是在已经知道了的矿区的深部进行探寻,找矿的潜力会大大的增加。吉林省的铁矿的成因类型是将沉积的变质类型和沉积类型作为主要的,而且,矿体主要会受到层位的影响,而主要的矿体受单斜组成的影响,但是,深部却很少会被控制。例如塔东铁矿最深的孔深达到了892.15m,深部的矿体还未被控制。因此,深部找矿的潜力很大。

4 结束语

随着国际铁矿石贸易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单一从铁矿石价格谈判来看价格上涨,单从丧失谈判定价权来追究价格上涨的“对与错”都是片面的,我们应当更多考虑包括价格竞争、资源竞争、渠道竞争、谈判博弈等多方面策略并加以落实,从而确立中国钢铁企业的在谈判中的综合优势地位。找到适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从长远把握贸易谈判和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廖素娟.佛子冲地区铅锌矿成矿条件及找矿预测[J].科技与企业,2012,(8).

地质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石油勘探;石油地质类型;作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对石油资源依赖性越来越高。在石油勘探中,为了更好的提升石油勘探效果,需要对石油地质类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地质类型情况,采取合适的石油勘探技术,保证石油资源开发正常进行。

石油开发中,通常石油勘探规模大和周期长,所以对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进行石油勘探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勘探效率,需要根据地质类型应用不同的勘探技术,所以加强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业研究,对于促进石油行业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石油地质类型的分类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的地质构造有很大不同,另外地壳不断运行,导致岩石的沉积形成了一系列地质层。在进行勘探中,需要对地质构建进行进行了解,更好的提升石油地质勘探效率,促进石油行业的发展。

1.1生油气层

在进行石油地质勘探中,生油气层岩层主要是是泥岩和碳酸盐岩。另外,液化石油气资源需要经过万年的发育才能生成,所以生油气层是原有生物生存场所。

1.2储集层

在进行石油地质勘探中,储集层是储存石油的底层。在地壳运动中,导致岩石沉降形成一些列地质层,原有生物遗留的有机物,经过多年变化,会形成石油。石油经过不断流动会积累在储集层。储集层的岩石具有多孔性,能够很好的对石油进行储1存.3。盖层

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对盖层的勘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石油资源生成中,盖层可以阻止外界环境中物质和有机物发生反应,对石油资源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盖层可以对油气资源进行储存,很好的避免了油气资源出现外泄问题。在进行石油地质勘探中,通过对盖层进行勘探,可以对石油资源质量进行有效评估,从而更好的进行石油资源开发。

1.4地质层

在石油地质勘探中,在岩层内发生的油层叫做地质层。地质层是在石油开发中主要的出油层,可以分为常规和非常规油田地2质不层同。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技术的影响

2.1生油气层

在对石油地质勘探中,由于生油气层石油主要集中在烃源岩中,为石油勘探提供明确的目标区域。另外在生油气层中,泥岩和碳酸盐岩是主要成分,而且泥质岩和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构成部分,对石油勘探提供重要依据。所以在石油勘探中,根据生油气层特点,然后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判断,可以更好的对石油进行勘探,更好的对石油资源进行开发。

2.2储集层

在对石油地质勘探中,需要根据储集层的特征,确定对应的勘探策略,可以很好的提升勘探技术准确性。另外在石油勘探中,储集层会对勘探技术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进行在对石油地质勘探中,需要对储集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进行石油勘探。

2.3盖层

在石油勘探中,由于盖层地质密强度大,地层裂缝比较少,主要起封堵生油层作用,保证石油不会在盖层进行流失,所以在盖层地质层会对石油勘探技术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根据盖层的特征进行全面了解,更好的对石油资源进行勘探。

2.4地质层

在石油勘探中,把碳酸盐岩地质层作为油气勘探的重点,所以在石油勘探中,要避免主观判断的盲目性,应达到开发效果,更好保证石油勘探效果。

3 针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影响的对策

3.1加强石油勘探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在对石油地质勘探中,需要掌握石油地质类型情况,然后根据石油地质类型情况应用不同的勘探技术。随时石油资源不断进行开发,勘探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的对石油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石油勘探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在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地质构造,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然后通过模型对石油勘探进行科学评估,然后进行科学的勘探方法进行勘探。

3.2在注重勘探安全基础上提高探勘质量

在具体的石油勘探中,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对石油企业的经济的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在石油勘探中,需要在注重勘探安全基础上提高勘探质量。另外在石油勘探中,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可以通过使用新技术,可以更好的提升石油勘探的安全性。

4 总结

在进行石油勘探中,会遇到各种地质类型,会对石油勘探效率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然后选用有针对性的勘探技术,更好的提升石油勘探的效率,促进石油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天虎.石油勘探过程中录井工作及其难点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300:101105.

[2]周冕.探讨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9(09):124126.

[3]罗永.关于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作用的思考[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19(06):13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