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再就业

大学生再就业

大学生再就业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1篇

一、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近年来一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大学生就业压力源于结构性的矛盾

这里所说的“结构性矛盾”包括短期供给过量、区域选择不均衡、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

首先,在时间结构方面,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大大超出了需求的增长,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其次,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很大,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差异。再次,在能力结构上,目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或工作过程的需要进行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2、大学生的择业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没有着眼国家需求,未能让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国家发展的实际;让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小上,而是一味放在了“起薪”水平和社会地位上。他们不想从基层做起,而想直接挤进机关;不想在企业“吃苦”,而想直接做个高级白领;更没有勇气自主创业,甚至干脆在家等待机遇。

(二)经济危机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运营困难甚至倒闭,部分跨国公司的利润也骤减。这些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被迫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校招数量明显萎缩,部分企业甚至取消了校招计划,这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大学生就业还面临“挤出效应”。首先,由于经济危机重创欧美经济,一些留学生将因国外就业机会减少而回国,他们将挤占部分就业岗位。其次,新经济形势下,一些企业将裁员,这些裁员中有学历、有就业经验者的再次就业也将挤占部分新增岗位。再次,名校好专业学生为实现就业将降低其就业期望值,他们将往下挤占就业岗位。

另外,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上除大学生以外的失业人数大量增加,目前,吸纳就业能力比较强的企业,一般对知识和素质要求不高,甚至很多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也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应对,更何况针对失业人员的社会培训非常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一)政府应强化促进就业责任

面对经济危机的压力,要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有关政策消除体制内和体制外就业的差异,提高体制外就业的稳定性和保障水平。同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择业观一定要跟得上经济的变化。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为职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也为自己积累工作经验。虽然中小企业的报酬较低,但接触的业务面会广一些,学到的东西自然多,能为以后的成功打好基础。

第二,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增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对大学生就业的需求。

第四,可以考虑一些西方国家将创业培训教育纳入正规的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法规,比如免税政策和贷款政策,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二)高等院校应创新教学模式,做好职业指导服务

大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基地和摇篮,应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坚持“能力本位、德技并举”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四个一体”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就业能力与发展潜力一体,教育与教学一体,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一体,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校企合作,以实习基地为依托构建基于企业岗位群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在校生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高校除了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外,更为有效的是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的机会,职业体验除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外,还包括让学生亲自寻找招聘信息并做分析、写求职简历和自荐信、参加就业双选会等。另外,通过校企合作,了解社会需求,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体系,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的“市场能力”。

(三)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一是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二是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三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升就业能力的根本。四是正确的择业心态是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

三、大学生的就业前景

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仍然困难重重,有些短时间难以调整或彻底解决,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中国有足够大的经济体量,在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用人需求仍然会伴随GDP的增长而增长,大学生就业在其中不会是一个遇到巨大问题的阶段。2009年面临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8.7%的高增长,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说明。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困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本文主要从当今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之后的就业难点出发,对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对策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全国各大高校因为扩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难”问题,现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天之骄子”。因此,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实施和有组织的、有计划地“大学生村官”计划。通过一些列的考试选拔工作把具有一定世界眼光以及相应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生引向我国的基层农村,帮助他们就业的同时,不断加快解决我国所遗留的“三农问题”。总而言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氛围中让大学生“村官”更加深入我国农村,把有优秀大学生不断引向国家基层的这个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之后,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社会各界人士认真商榷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困难

根据我国近些年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的初步调查以及分析来看,在我国的大学生“村官”中,尤其是即将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当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造成了他们的再就业困难:一是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村官”把到村任职这项工作作为是“曲线就业”的一种铺垫,虽然着眼长远但却从不立足当前,有一定的“混日子等机会”的思想;二是受我国当地农村自然条件以及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状态下相对显得较为滞后,在大学生“村官”流动问题的去向方面,一般政策仅仅局限于国家公开考录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选聘以及在当地继续留任或者转入当地的见习岗位等四条不同的流动渠道,但是却没有给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出一些自主创业的优惠条件;三是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在激励机制以及整个系统方面还不是很健全,也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存在了一些不良思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进而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四是现在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合同期限较短。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村官”的服务合同期限为3年,如果续聘1年之后,也就只有4年的期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在4年的服务合同期间内对本地的乡情、村情以及社情虽然能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工作期间也掌握了一定的当地基层的工作方法,但是却因为合同服务的时间较为短暂,即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也发挥不出他们应有的作用,加之大学生在服务期满之后再就业还比较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时候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五是服务期满之后的大学生村“村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时候一般不能够有效、充分的发挥他们在服务期内在基层工作时候的长处,因此,很难做到“人尽其才”。

二、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大学生“村官”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服务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尤其是对大学生“村官”在选拔工作、培养以及使用、管理、待遇、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作出相应的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所在的各县乡单位也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不仅如此,大学生所在的单位要积极的实行相关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并由大学生所在的乡镇党委根据该生在平时的工作状况以及现实表现,分别采取述职以及民主测评等不同方式对该生进行综合的评定以及思想工作的鉴定,并依据相关的综合评定结果,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方便今后用人单位在挑选时进行考量。

(二)强化、培养、帮带,大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和素质

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在任前以及任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官”列入正式的干部教育以及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中来。在培训的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县、乡、村的领导以及外地优秀大学生“村官”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介绍自身经验,现身说法,并经常组织当地大学生“村官”到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较好乡镇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工作,让大学生“村官”在掌握当地政策法规、实用技术以及基层工作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较好地成效。

(三)加强信息支持,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当今大学生“村官”在获得相关就业信息等渠道方面较窄的实际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相关乡镇的组织人事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等现代化渠道,为当地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国家、地方公务员考试、特岗教师等岗位考试的招考信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推荐一些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选调生考试,进一步的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就业面。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解决越来越多优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构建出大学生“村官”就业的系统工程,如何引导当今大学生正确对待“村官”之后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3篇

1.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的转化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教兴国、技术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战略方针及政策,针对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疑难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专项科研经费。校企产学研合作、产业结构升级、咨询决策等新技术开发,也生成了众多技术开发与应用、咨询决策与服务方面的合作项目。作为知识传播交流、新技术开发和高科技研究机构集聚地的高校,无疑成为项目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咨询决策的主流群体,其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及其经济服务的确定性成为项目后期研究的热点问题。高校所拥有的科研项目大都具有前瞻性、技术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的研究成果,必将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具有市场潜力的高端艺术创意产品,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合校企资源、社会力量,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拓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渠道。

2.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的转化能够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

各种再生废弃材料通过艺术创意,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项目导师将全面跟踪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在此过程中,自主创业者得以迅速成长,并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领头羊,从而突破了传统就业的瓶颈,成为自主创业活动的主流。项目组可以利用项目研究的资源为自主创业者提供一定的自主创业场地和基础运行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风险,对于正在起步尤其是资金匮乏的创业型企业,项目组的跟进式指导更加重要。利用项目组成熟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誉,为自主创业者搭建商业信誉平台,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自主创业者在项目导师的帮助下,能够获得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获取可靠的市场信息及优惠的政策、稳定的保障援助及相应成熟的技术服务。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构建以专业技能、可塑能力及创造力为基础

1.转变观念,掌握创业信息。

当代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就业观念上转变,即确定自主创业的目标和定位。许多在校生的理念并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得高分,以期成为就业的筹码;另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兴趣不浓,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只求考试及格,获取文凭。中国家庭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到薪水高且压力较小的工作。此外,由于自主意识及能力的缺乏,一些大学生依赖家长、教师,缺乏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创造能力,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普遍存在[4]。就业岗位的紧缩与从业队伍的累积,固有的被动就业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就业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既要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技能,又要结合专业特点拥有融会贯通的创造能力。因此,大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初要着手专业学习和创业,即确立中长期创业就业的方向和近期获取专业知识的目标。此外,要积极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及金融信息,关注地方经济、技术更新、人才需求,变被动就业、单一就业为主动积极创业,为自主创业建立信息平台。

2.夯实基础,降低创业就业的风险。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自觉地以自主创业的专业知识为学习重点,淡化学科界限,拓展知识结构,注重边缘学科的交叉与渗透,通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从中找到可利用和开发的内容,把握自主创业所需要的重点知识,为将来自主创业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各专业的大学生均能根据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开展自主创业,例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针对自己的创业就业定向,有的放矢地学习哲学、营销、历史等学科知识,搭建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之间的桥梁,为自主创业储备必需的能量。此外,要积极探索学习方法,以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活动相结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实践项目”、“专业技能大赛”等专项活动将课堂学习与创业竞赛、创业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要注重协作,促进项目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创新团队、重点建设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导师的软资源———各类各级教科研项目,学校的硬资源———现有的研究场地、软件设备,积极开发大学生创业项目,使自主创业活动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5]。同时,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努力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废弃物资源再生项目成果、技术优势,预测其创业风险,解决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寻找具有个性化自主创业的路径,促成其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挑战自我,把握创业就业的重点。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养。以科学的态度,如实剖析自己,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惟其如此,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实践自我,并在实践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自主创业的支点。第二,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开拓进取。应对纷扰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仅有书本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不断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开拓性实践和创造性尝试,不断刷新自身的知识点,在实践中认清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摒弃万事俱备才开始创业的观念,勇于进取。第三,敏锐的洞察力有助于把握创业就业的方向。大学生在从事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必须有夯实的基本经营素质(如: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活动中,缺乏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市场预测能力,导致经营战略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因此,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在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中显得尤为重要[6]。第四,态度决定一切。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不明确,盲目、盲从甚至是三分钟热血,并没有真正自主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往往失败后就一蹶不振。

三、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是以废弃物资源再生的艺术创新成果为创业的载体

1.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品是建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之一是拥有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而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的产品,不仅要具有低耗、节能等特点,而且要富有艺术的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潜力。因此,以废弃物资源再生为基石,并以艺术的创新设计为支撑的有实用和审美特色的再生资源成为建构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发展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关键是融入艺术创意,从而构建废弃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物资基础。熊彼特在20世纪初,在著名的长波理论中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因此,废弃物资源再生融入和渗透了艺术的创新设计,才能赋予废弃物以新的生命力。而废弃物资源再生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济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废弃物资源再生的效益,重新认识有效地对废弃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把废弃物再生资源推向市场,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废弃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以艺术创意来提升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品位,从而创新废弃物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注重艺术设计与废弃物资源的和谐对话,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强化艺术在废弃物资源中的融合与渗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体现了建设经济生态文明的要求,也促进了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有效发挥艺术创意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文价值,为废弃物资源创造新的再生模式。

(3)研究艺术创意在废弃物资源再生中发生作用的机理和途径,从而拓展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利用艺术创意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合理结合4R(Re-fuse、Reduce、Reuse、Recycle)原理,通过发展废弃物资源的再生产品,在创新再生产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再生产品造型设计的审美上,维持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构建全新的废弃物再生艺术品,提升废弃物再生产品的艺术内涵和无形资产,增加了其附加值。

2.废弃物资源再生的艺术创新在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作用研究。

这个命题应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构建中废弃物资源再生与艺术创意如何发生作用;二是以艺术创意为内涵的废弃物资源再生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发生什么样的作用。

(1)以艺术创新为核心的废弃物资源再生,展现了其审美与实用衔接、转化的双重价值。在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时代背景下,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成为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而通过艺术创新设计赋予废弃物新的形式和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特殊装饰内涵、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或经济实用、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8]。装饰审美与实用功能两者的完美结合提升了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品中的附加值。

(2)数量惊人的废弃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现代垃圾污染,艺术创新设计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对大量的废弃物资源,采用简约的造型、低调的技术措施和合理的低造价所进行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3)废弃物资源再生的创新设计是低碳节能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赋予废弃物以艺术创意的新理念,具有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知识密集等特点,其发展较少受土地与资源的限制,其融合性强的特点,又能将技术、商业、创造和文化融为一体,使制造业得以延伸,拓展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废弃物资源再生与艺术创意的结合,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第三产业本身的内部结构,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

一、失地农民的生活及再就业现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培根的话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每征一亩地,将造成1.4个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 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国家统计局对近3 000家农户调查显示,耕地被征收前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 765元,征收后下降了26元。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东部某省历年累计200余万的失地农村人口中,有30万人左右是失地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问题更为突出,西南某省20%的失地农户仅靠土地征用补偿金生活,25.6%的失地农户最急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24.8%的失地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另据部门统计,去年全国受理土地案件中,大部分为农民失地又失业问题。①多数失地农民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

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就不可能再以种地为职业,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他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尤为突出,虽然他们过去是农业生产的好手,但现在只能从事简单的看管、搬运等临时性工作。许多农户在全部或大部分耕地失去后,希望从事非农经营,然而由于过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农民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有限,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教育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强大动力

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从理论上讲,教育培训是对劳动力素质的开发,也即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培训提高经济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则是劳动者参加社会合法劳动的过程,是劳动者进入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及其他生

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教育培训创造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素质),而就业实现劳动力的价值(劳动能力)。劳动者素质将教育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就是素质、培训和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联结,实施素质就业离不开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能够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并能提升其职业地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手工作业的工种由于不采用

机器作业,使用的劳动工具也比较简单,因而,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产品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同时,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出和国民收入,从而增加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并能进一步刺激投资的增长,增加社会的就业量。所以,教育培训对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更是如此。

近年来,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农民自觉接受教育培训意识薄弱,而且政府在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也存在着多头管理;培训模式不合理;培训形式不科学;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力度不够强;组织分散,投入有限等一些问题,致使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三、加强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的献言

(一)树立“以农民为本”的观念,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农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依靠的主要群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首先应“以农民为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的载体,说到底农民应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受益者。所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能以牺牲失地农民的利益为前提,否则最终的结果必将阻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因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宗旨,充分体现失地农民的利益和意志,保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从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想失地农民所想,急失地农民所急,办失地农民所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走向贫困的最好办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从大的就业观念来看,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来源,赖以谋生的工作岗位,失去了土地就等于下了岗、失了业。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关系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他们再就业问题与失业职工同等重要和严峻,应当而且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政府主导和服务职能

教育培训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减少在再就业安置中的不公正现象。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节主要的社会制度,来从全社会的角度处理这种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尽量排除社会历史和自然方面的偶然仁义因素对于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②

过去,我们的培训往往只停留在“为了培训而培训”的意义上,政府部门对于失地农民的培训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对待的,很少关注培训的质量以及培训的最终目的的完成情况,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无法完成培训的实际目的――帮助、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毕竟,培训只是一种手段,我们不是为了培训而培训,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政府的政策措施只有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上来才是切实有效的,才能保证城市化长期平稳的发展。③所以,抓好抓实失地农民教育培训,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1.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以晚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为主要形式,大力宣传就业政策。选择一批失地不失志,自力更生创大业的先进典型农民,采取新闻报道、巡回做报告等形式,树立典型失地农民就业榜样,进行宣传表彰。同时,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生动直观、政策指导性强的优势,以声图并茂的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发展大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有活干就是就业”的理念,使其自觉融入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大环境中。

2.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培训模式。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要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发挥地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对失地农民转型培训纳入农民教育体系。

首先,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式,调整专业结构。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第一产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鼓励大量失地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农民教育中心培训机构要转变观念,瞄准这一个培训大市场,改变传统的专业学科布局,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信息、理、工、商等类型的专业建设,与传统的农民类专业建立专业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应倾向于“转型”人才的培养,可从失地农民中选择性地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流通、农业经纪人等“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具有市场预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企业家或创业农户,使失地农民向“失地”而“不失农”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让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也能缓解农民“失地”后对城市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

其次,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促进失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信息网络不断普及完善,对失地农民就业教育培训也要着眼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调整农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失地农民教育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联合办学、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在培训时限上采取弹性学制,可以脱产也可以半脱产;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不受学籍、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开放式入学;在教学形式上不受某种固定模式的限制,根据职业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理论知识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突出技能操作训练,强化培训者运用技术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培训与就业和使用相结合。根据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培训重点,大力推广订单式、预约式培训,增强培训工作实效。

3.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就业培训费用政府可给予一定财政支持,也可从土地征用款项和集体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有条件的地方可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和事业技能免费培训,也可采取由失地农民支付培训费,政府部门视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或按定额报销的方式。激发失地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让失地农民享受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说,有关部门减免办证办照条件,给失地农民生存撑起一片天。通过社区就业服务中介组织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失地农民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再就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劳务输出,借地发展。另外,政府可采用多种方式扶持、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小额贷款与自主创业相结合,对符合条件的为其提供自主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其通过创业而实现就业;二是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在费用上予以减免,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自谋职业,缓解公共就业压力;三是积极开展劳务合作关系,促进就业。

4.完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增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首先,建立以县就业局为龙头,各镇乡为纽带的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一条龙”服务,采取网上搜集与网下联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终端站点及时用工信息,向失地农民推介各类就业岗位,提供即时岗位信息和即时就业服务。其次,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再次,加强与当地企业的联系,由村站点管理员对本村失地农民的就业意向进行征集和汇总,适时向用工单位发送《就业意向书》、《就业推荐信》等,根据企业的需求,并以企业为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同时,利用辅助教学网站、信息栏等,采取专家答疑、政策咨询、行情分析等形式,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点子、谋出路,帮助失地农民找准创业门路,并保证创业农民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三)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

保障持续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之道。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建立并强化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适应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方面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因为目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主要有两种途径:招工安置和就地安置,就实际效果来讲,均非长远之计。招工安置面窄,且有一定的用工要求,被安置人员还面临着企业减员增效、破产、停产而重新失业的风险;就地安置可以为大量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短期效果显著,但村办企业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能力差,很难形成规模,大部分已濒临破产的边缘,失地农民只能再次失业。

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教育培训中,强针对性、实用性、目标性同时也带来就业选择的局限性。快餐式的培训方式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他们与那些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多方位的培训教化出来的人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弱势的。因此,在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还要辅之以一种长期的完善的学习、培训机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提高农民自身整体素质,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

(四)加强失地农民市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

个人的思想意识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大多数失地农民难以适应城市生活,有客观方面的限制,同时也有个人意识的原因。培养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是融入城市生活,拓宽就业渠道的关键。政府或者村委会可以对失地农民进行城市文化生活的宣传、解释、培训等,让失地农民心理上能够接受学习城市生活及其文明,更新观念,学会适应城市的生活规则,培养社区和公共意识,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转变,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中去,享受工业化城市化的文明成果。还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既能遵纪守法,又能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基础性的事业,是应由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政府的宏观领导和政策创新,充分发挥信息社会的巨大优势,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重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孙乃会,李亚新.构建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J].载于2008年3月13日农民日报.

大学生再就业范文第5篇

承担者,在人与工作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因此,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梁,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责任。立足本职工作,坚持爱岗敬业是一种承诺,是一种义务,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只有珍惜岗位,才能敬岗爱业。

工作岗位是我们展示自我价值的天地,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舞台。只有爱岗敬业,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作为单位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单位主人翁的姿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出色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组织上把你、我安排到这个岗位,我们就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无论什么岗位只是分工的不同,都是为单位、为国家做贡献,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每位职工最起码的要求。要做到爱岗敬业,就要熟练掌握本职岗位业务技能,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自己锻炼成胜任这个岗位的复合人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干出更多的工作业绩,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爱岗敬业,要团结同志,尊重同事,服从组织领导;要经受得住表扬,不骄傲自满;承受得起委曲和批评,不自暴自弃;还要树立大局观念,处处关心单位,处处热爱单位,对单位有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全力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和整体形象。

无论是普通职工,还是股室负责人,都要有一种业务能力竞争意识,你今天不努力学习,明天就会落后于别人,你就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只有不断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挥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你就会发现每天都很快乐,并有一种心情舒坦的感觉,还会体会到人生的精髓在于专心工作,人生的真谛在于快乐的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