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长江的诗句

关于长江的诗句

关于长江的诗句

关于长江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柳贯;诗宗;江西诗派;考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80-01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与虞集、揭菟埂⒒貌⒊啤叭辶炙慕堋薄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曾师从于柳贯。《元史》称柳贯“作文沉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四库馆臣评价曰:“文章原本经术、精湛闳肆,与金华黄孟嗌舷隆!绷贯既以文名显于世,其诗名遂为文名所掩。胡应麟《诗薮》云:“元婺中若黄文献、柳文肃皆以文名,而诗亦华整。”这主要是就其馆阁诗而言。柳贯还有一部分诗写得古硬奇险,“蹊径f峭”。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柳贯诗宗江西诗派,属江西诗派一路,当然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争议颇大。

徐永明的《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在论及柳贯的诗歌创作时也提到了这一问题。在他引用的材料中,钱钟书认为柳诗风格接近江西诗派,《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柳贯崇拜江西诗派。查洪德在其近著《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则延续了这一说法。他说:“柳贯诗的生涩粗厉,显然受江西诗派影响……他又曾自言:‘诗成置我江西社’。他的同乡同门好友黄闷榔涫‘古硬奇逸,而意味渊永’,也是说他属江西一路。”先不论他的结论正确与否,仅是其后面引用的证明材料就存在着断章取义的问题。他引用了柳贯的诗“诗成置我江西社”,它的下句是“兔苑梁园隔几尘”。先不说引用这句诗本身的对错,同样是这句诗,钱基博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盖不安于江西之槎为横恣,而蕲于为唐诗之妥帖出高浑者也。”至于黄玫钠兰郏原句应该是:“老不废诗,视少作尤古硬奇逸,而意味渊永,后学之士争传诵之。”徐永明根据这句话认为:“这表明柳贯诗歌的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变化。但邓绍基先生主编的《元代文学史》在引述黄玫恼庖痪浠笆彼盗贯‘少作尤古硬奇逸’,显然是断章取义,不符合黄玫脑意。”查洪德在这里显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诗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园隔几尘。”双方因为对这句诗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了分歧:《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查洪德认为柳贯宗江西诗派,钱基博认为柳贯诗主晋人和唐人。徐永明则延续了邓绍基的观点,以为柳贯受杜甫和李白的影响较深,对这句诗的解释却不置可否。因此,柳贯的这句诗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句诗出自柳贯的《春尽日,雨中宴坐,次刘士斡宪使见贻之作》:“诗来慰我苦吟身,黄绢中间见受辛。……诗成置我江西社,兔苑梁园隔几尘。”这是一首宴会上的诗,末句也点明了这一主题。柳贯使用“兔苑梁园”这个典故,意思是说今天的宴会就好像当年梁孝王在兔苑梁园举行宴会一样,吟咏歌赋,名士云集。这完全是应酬之词。这样看来,“诗成置我江西社”中的“我”不是仅仅指柳贯自己,而是“我们”的代称,代指来参加宴会的名士团体。退一步说,即使柳贯自己崇尚江西诗派,宴会中的各位名士也不可能都主江西诗派。因此,“江西社”在这里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代称。“诗成置我江西社”隐含的意思是今天在宴会中吟咏歌赋的诸位名士,就如同江西诗派中的人物,都是文采非凡。这里柳贯要传达的信息同“兔苑梁园隔几尘”一样,都是宴会上的应酬之辞。

需要强调的是,“诗成置我江西社”,柳贯在这里的用词是“江西社”,而不是“江西派”,这句在诗歌中并不要求押韵。这里所指的“江西社”和元初由方凤、吴思齐、谢翱等人结成的“月泉吟社”一样,是指一个诗人团体,并不存在宗派问题。这首宴会之作中还有一句与“诗成置我江西社”相似的诗,即全诗的首句“诗来慰我苦吟身”,苦吟是中晚唐诗人的典型特征,如果非要把“诗成置我江西社”这句诗说成是柳贯宗江西诗派的证据,也可以根据“诗来慰我苦吟身”称柳贯主中晚唐诗风,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柳贯又有诗云:“何庸夸险绝,吾实厌神奇。”明确反对江西诗派“化腐朽为神奇”的创作技法。柳贯主张作诗要“出于心”“清水出芙蓉”,反对精雕细琢。这种诗论观,在其集子中多次出现,如“颇愿濯出清芙蓉”“苦为江梅欠好歌,更愁琢句损天和”。这些创作观点,与江西诗派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柳贯的部分诗作写得古硬奇险,“蹊径f峭”,这一点各大家均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柳贯论诗并不主江西诗派,也不崇拜江西诗派,只是在诗歌创作中或多或少受到了江西诗派的影响。这些影响在柳贯的诗论和诗歌创作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他不属于江西诗派一路。

参考文献:

[1]柳贯.柳待制文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2]柳贯.柳贯诗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3]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6]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关于长江的诗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起承转合;诗歌;押韵;韵法;韵式

中图分类号:L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8003

收稿日期:2013-12-10

作者简介:毛翰(1955- ),男,湖北广水人,教授,主要从事诗歌研究。

①吴颂今《歌词写作十八讲》,2012年4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Rhyme and transition in poetry

MAO Han

(School of Literature,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21, China)

Abstract:Transition, the term about poetry's implication structure or composition, can also be used to generalize the rhyming rules of poetry. In a variety of rhyming styles of poetry, the rhyming style of transition has unique advantages and therefore retains strong vitality.

Key words: transition; poetry; being in rhyme; rhyme; rhyming style

吴颂今先生大著《歌词写作十八讲》①交付出版之前,命我作一序言。于是,我作为此书的第一个读者,认真地拜读了全稿。我发现,此书在歌词的审美特征和创作技巧的多个方面的论述,都不乏创见和个性。譬如,关于中国歌词的押韵规律,就独出心裁地提出,其中有一个“起承转合”。

书中说,首句起韵,就是歌词的第一句先要选定一个韵脚,接下去,后面每逢双句押相同的韵,即二四六八句的尾字押韵。第一句就入韵,即押‘起韵’,定下一个基调,以提示后面的诗句所采用的韵辙,满足中国听众特定的心理期待。书中接着写道,如果是四句歌词,通常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第三句不押。为什么这样呢?

这种押韵跟起承转合的道理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起句,你就确定了一个韵。第二句就是承,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承接上一句,既然第一句规定了一个韵,那么,你第二句就要继承,所以,还要押韵。第三句是转,转是变化,这个时候就可以不押韵了。第四句是合,就是回到了开头,又押上第一句开头相同的韵,圆满地结束一个段落。

众所周知,“起承转合”从来就是关于诗文的意蕴结构或曰章法的术语。这一术语甚至可以借用于音乐,概括音乐的曲式结构:起即呈示,作为主题的最初陈述;承即巩固,通过有变化的复述来加强主题;转即转变,展开新的主题;合即结束,回归最初的音乐主题。但“起承转合”这一术语一直与诗歌的押韵无关。歌词的押韵规律居然也可以用“起承转合”来概括,这是颂今先生的一个独到的发现。

关于押韵,在诗、歌词尤其是在民歌民谣里往往是四句一段,构成一个韵律单元,如“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其中,第一句就要押韵,第二句也要押韵,第三句不要押韵,第四句又要押韵。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第一、二、四句入韵,第三句出韵,这种规则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吗?它有什么审美的理据吗?我们可能从来都没有深究过,只当是古来如此,习惯使然。但颂今先生在这个问题上较真了,他关于歌词押韵的起承转合之说乃独家创见,就笔者阅历所及,从古至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论述。

依据现存文献,诗家所谓起承转合,最早见于元代。杨载(1271~1323)在其《诗法家数》论述律诗的创作方法时,拈出“起承转合”四字,并以破题、颔联、颈联、结句与之对应。傅若金(1304~1343)《诗法正论》转述范(1272~1330)之言,说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以绝句言之,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结句为合;以律诗言之,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起承转合的运用则要求“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范宣称,以这一原则来衡量古今诗歌,莫不皆然。

将关于诗歌的意蕴结构或曰章法的“起承转合”转用于诗歌的韵法,让人耳目一新。而以“起承转合”的韵式去考察中国诗歌,不难发现,这一韵式早已客观地存在着。中国古代诗人早已在娴熟自如地运用着,中国古代诗歌的韵脚早已在那里起承转合着,它的历史是那样地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以及《诗经》首篇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七言绝句一经问世,也即见韵脚的起承转合,如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南朝宋汤惠休《愁思引》:“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思君末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唐人张若虚一首长歌《春江花月夜》,每四句一转韵,分明在进行着韵脚的一轮又一轮的起承转合。先是庚青韵的起承转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再是先天韵的起承转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三是人文韵的起承转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节,不断换韵,先后用了九个不同的韵脚。每节四句,皆为第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出韵。

然而,这样的用韵规范,用得久了,便不免有老套之感。于是,人们就想突破这起承转合的套路,另辟蹊径。但套路之外,可行的路径并不多。对于四句诗歌,四个可能的韵脚,跳出起承转合(AAXA)的韵式后,可能的选择大概只有几种:要么首句不押韵(XAXA),要么句句押韵(AAAA),要么后两句换韵(AABB),要么交韵(ABAB),要么抱韵(ABBA)。此外,就只能句句不押韵(XXXX)了。

首句不押韵(XAXA)亦即偶句韵。因为首句未入韵,次句便无所承接,诗的声律便不大和谐。为了减少其负面影响,就只能在平仄上打主意,依靠平仄的对应来做些许补救。办法是,押平韵则仄起,如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押仄韵则平起,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一韵式在五言诗里用得较多,《三字经》用之更理所当然,因为五言以内的诗,其句子短促,不妨说,其一句只是半句。而当诗歌的句子较长,加上平仄不能自然应对,首句无韵的缺憾就凸现出来。笔者曾习作歌词《》,用“以虹为丝,以月为钩,有一位仙人在这里垂钓”开头,因首句未能入韵(该押韵的“钩”字难以押韵),就感觉很不上口。虽然第三、四句连续用韵:“御风为歌,鼓浪为谣,有一座仙山神州怀抱。”仍然不能补救。为此,只好在前面加了一个引子:“仙山约,水云邀,泛兰舟,望海潮。”

句句押韵(AAAA)亦即排韵。这一韵式也是古已有之,它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吴越春秋》所记载的上古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为肉的古字,代指猎物。古汉语里,竹、土、的韵母应该都是ou,在南方的一些方言里,至今如此。其短促的诗句,句句都落在韵脚上。《诗经》四言诗也屡见句句押韵者,如《硕鼠》第一节。汉晋时代,句句押韵的七言诗风行,其四句者如晋代《丁令威歌》:“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但七言诗的这一韵式,终因用韵太密,一韵到底,缺少变化,刘宋之后迅速衰落。而五言诗较七言诗句式简短,句句押韵就更显迫促,所以一直不见有句句押韵的作品。民歌里句句押韵的要多一些,但也不如起承转合的韵式更为常用。

后两句换韵(AABB),这一韵式也渊源有自,《沧浪歌》云:“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七言诗换韵,最早的则数东晋人熊甫的《别歌》:“徂风飚起盖山陵,氛雾蔽日玉石焚。往事既去可长叹,念别惆怅复会难。”但这样前两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与后世绝句的韵式不合,历来的文人诗里十分少见。绝句不用此韵式,也应该是一种基于声韵美的取舍。

交韵(ABAB)即两韵交替出现,单句与单句押韵,双句与双句押韵。交韵常见于欧美诗歌,罕见于中国诗歌,《诗经》里偶有所见,后世近乎绝迹。试看欧阳修《生查子》上片:“含羞整翠鬟,得意频相顾。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抱韵(ABBA)即在四句诗中,一、四句押一韵,二、三句押另一韵,后者被前者所抱,故名。抱韵亦常见于欧美诗歌,罕见于中国诗歌,《诗经》里惊鸿一现,后世已成吉光片羽。试看五代词人欧阳炯《壶天晓》(西江月)上片:“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句句不押韵(XXXX),依中国传统的诗歌美学,那已不大成其为诗了。

如此看来,起承转合虽成套路,另寻蹊径却非易事。起承转合之外的几种韵式,因其各自的局限,均难以成为主流。而起承转合的韵式,则以自己独到的审美优势,至今葆有顽强的生命力。

《歌词写作十八讲》出版后,有人对拙序推崇吴颂今先生的“词韵起承转合论”不以为然,不承认中国诗歌有“起承转合”这一押韵规律的存在,理由是清人沈德潜《说诗语》说过“起句可不用韵”,只此一句便可说明问题,断定根本无此规律陈维建新浪微博2012年9月7日。。

只凭沈德潜一语,即断定诗歌押韵根本没有起承转合的规律,这未免武断。起句不用韵时,固无起承转合可言;起句用韵时,韵脚的起承转合则往往是存在的。况且,诗与歌词二者有别,歌词,尤其民歌民谣,多是开头一句即押韵,从南宋民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到今日民谣“全厂拼命干,挣了几十万。买个乌龟壳,坐个王八蛋。”韵脚的起承转合,是很少有例外的。现代歌词以起承转合方式押韵的也随处可见,例如方冰作词的那首民歌体的经典之作《歌唱二小放牛郎》:“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第一、二、四句入韵,第三句出韵,这是民歌民谣押韵的惯例。文人诗歌源于民歌民谣,欲淡化其影响,显示自己的创意和雅气,首句会故意不入韵。

但不能因此就否认中国诗歌的“起承转合”、“入入出入”这一押韵规律的存在。

如果因为有例外,就否定规律的存在,那么,作为诗歌的意蕴结构或章法规律的“起承转合”也是不能成立的。试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这四句诗,描绘了四幅图画,四图并列,呈现于读者眼前,哪里还有什么平起、顺承、跳转、妙合可言呢?但我们能因为这“两个黄鹂”式及其它各式的另类章法出现,就否定诗歌的起承转合式的章法的相当普遍的存在吗?

明清时代,诗家对起承转合多有质疑。王夫之《姜斋诗话》就认为,起承转合只不过是诗的章法之一,对于用它套用于律诗,更予以严辞痛斥:

起承转收,一法也。试取初盛唐律验之,谁必株守此法者?法莫要于成章,立此四法,则不成章矣。且道“卢家”一诗作何解?是何章法?又如“火树银花合”,浑然一气;“亦知戍不返”,曲折无端。其他或平铺六句,以二语括之;或六七句意已无余,末句用飞白法开,义趣超远:起不必起,收不必收,乃使生气灵通,成章而达。至若“故国平居有所思”,“有所”二字,虚笼喝起,以下曲江、蓬莱、昆明、紫阁,皆所思者,此自《大雅》来;谢客五言长篇用为章法;杜更藏锋不露,抟合无垠:何起何收,何承何转?陋人之法,乌足展骐骥之足哉?近世唯杨用修辨之甚悉。用修工于用法,唯其能破陋人之法也。

关于长江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二皇甫 润州 文化 影响

二皇甫为唐代大历时期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之并称,二兄弟为秘书少监、集贤院修撰皇甫彬之侄,俱进士及第。冉,字茂政,十岁即能文,十五岁时为张九龄赏识,独孤及认为 “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犹今之声略,涵咏,颜谢”[1]。曾,字孝常,冉之弟也,工诗,天宝十二年杨儇榜进士。善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云:“昔孟阳之与景阳,诗罔惭厥弟,协居上品,载处下流。今侍御之与补阙,文辞亦尔。体制清洁,华不胜文。”[2]

一.文士宴集与诗酒唱和的风气

文人宴集诗酒风流是唐代江南文化中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其中中唐时期江南地区文士的诗会活动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学群体创作活动,江南文士开展诗酒文会直接推动了唐代江南文学的繁荣发展。

文人诗酒宴集在江南有着悠久的传统,其中影响最大,几乎是后代文士高雅脱俗风流宴集榜样的,无疑是东晋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之会。兰亭诗酒宴集的传统在唐代江南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光大,成为唐代江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安史之乱后江南成为两京外的文化中心,大量文士或避乱、或仕职、或漫游而聚集于此,在优美的山水之间,文人墨客追慕江南文化传统的高雅脱俗之风,频繁而广泛地开展诗酒文会,诚如皇甫冉所云“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中唐的文士宴集,较多的是以那些任职江南爱好文学的地方长官或江南本土颇负盛名的文士为中心,周围聚集一批文士进行群体诗歌创作,诗会中诗歌创作形式多样,常见的是同咏、分题、分韵、联句等,其中最能体现诗会社交性、群体性特点的莫过于各种或大或小的诗会联句,联句为多人共作一首诗,注重意脉的关联、对偶的精当及语言的丰赡,形式技巧要求很高,颇能显示作家的学识与才华,同时又带有很强的社交娱乐性质,所以成为文人集团群体创作的最好的形式。大历年间鲍防、严维的浙东越州诗会和颜真卿、皎然浙西湖州诗会都有皇甫曾的作品留存,《会稽掇英总集》卷二一0皇甫曾《题云门一上人》唱和诗1首,皇甫曾大历六年为舒州司马,后卸任闲居丹阳,此时到湖州游历,故参加了诗会宴集。

大历十一年冬皎然在常州和皇甫曾、王遘、李纵、郑说、崔子向、齐翔等人诗会联句。皇甫曾此时居于常州,赵州李纵为李纾之弟,大历间在江南为常州长史。太原祁人王遘大历中为祠部郎中,定州义丰齐翔,大历中官吏部郎中、括州刺史,金陵崔子向,工诗好佛,他们当为到常州游历。皎然到常州遂与诸人诗会宴集,作有《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建元寺西院李员外纵联句》等诗。浙东浙西诗会极大推动了大历时期江南文学的繁荣局面。大历江南诗人的创作风格向较为内敛的细腻纤巧的南朝文风的回归,皎然在《诗式》卷四“齐梁诗”一条中提及大历时期江南诗人诗歌创作与齐梁诗的关系:“大历中,词人多在江外。皇甫冉、严维、张继素、刘长卿、李嘉v、朱放,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何得推过齐梁作者?迄今余波尚寝,后生相效,没溺者多。”皎然此语指出了江南诗人此时以吟咏山水风月为主的创作特点,与南朝齐梁文学风格的类似,可见中晚唐文学的南朝化倾向即在此时发端。

江南诗会使得联句诗歌艺术趋于完善成熟,尤以大历时期浙东、浙西诗会成就最为突出。江南诗会为文士切磋诗歌艺术、提高参与者的诗歌技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对整个社会又有一种倡导与示范作用,引导社会的文化风气,对促进文学的繁荣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皇甫家族家学传承与文化底蕴

江南文学家族的来源主要有传统世家大族、新兴的普通家族两类。家族是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曲阿的皇甫家族,即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均进士及第。皇甫冉十岁能属文,张九龄一见,叹以清才,辛文房《唐才子传》赞为:“至其造语玄微,端可平揖沈、谢,雄视潘、张。”[3]皇甫曾亦善诗,出王维之门,其与兄名望相当。

唐代士人家庭往往很早就对子弟进行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除了父教子或子教孙外,还有兄诲弟。皇甫冉、皇甫曾兄弟即是如此,据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云:“母弟殿中侍御史曾字孝常,与君同秉学诗之训,君有诲诱之助焉。既而丽藻竞爽,盛名相亚,同乎生者,方之景阳、孟阳。”皇甫冉不仅与弟弟一起学诗,而且还辅导教诲弟弟,最终二人俱能为诗,时人将他们比作西晋著名兄弟诗人张载、张协。

皇甫冉、皇甫曾两兄弟生活在肃、代宗时期,其活动范围基本在家乡润州及江南地区,他们与当时活跃于江南地区的众多地方官诗人及诗僧、隐士相互酬唱。如大历三年,张继避乱江南,有诗赠皇甫冉表达思念之意,皇甫冉答张继的赠诗云:“怅恨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酬张继》)。皇甫冉于代宗大历初在京城长安任左补阙,大历五年回老家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省亲。这时其好友张继正在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任转运使判官,先写了一首《奉寄皇甫补阙》的六言小诗表示思念之情,皇甫冉就写了这首七言绝句作为酬答。

诗人因思念友人心切而登高远望,“怅”字统领全诗,为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次句点染。“迢遥西塞限东关”,西塞山在鄂州武昌(今湖北大冶)东长江边上,与洪州相邻;东关指秣陵关,在润州上元(今江苏南京)。诗人登高远眺,不见友人,只见长江浩茫,阻隔东西,非但不能减缓思念之情,反而增添惆怅之感。这首诗前三句直接叙写别情,选用五个相互关联的地名,恰到好处地通过空间的辽阔阻隔传达出友情的绵远深沉。后一句融情于景,以寒潮的无知反衬出人的有情,并借助夕阳这一传统意象点染离愁,从而产生怅然不尽,情意悠长的艺术效果。而贯穿全诗的,还有一条渺渺茫茫,潮涨潮落的长江水,予人以时间、空间和友谊的更为深层的体味。

皇甫兄弟生长于吴越水乡,吴人率真尚勇的习性和山水隐逸的风尚在他们身上有着较好的保存,使他们在与朝廷权贵交往时,虽然态度卑恭,心情迫切,还不至于如大历十才子一般摇尾乞怜,虽渴望仕进,但二人的多次辞官之举也表明了他们对于行藏之路的态度还是较为洒脱的。值得注意的是,二皇甫多生活于家乡润州,在他们的笔下,出现了很多关于对润州风土人情的描写,如皇甫冉的《杂言迎神词二首》,此诗作于他及第前由洛阳归润州时期。这两首诗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详细地描述了其家乡润州的民间祭祀风俗:

启庭户,列芳鲜,

人心望岁祈丰年

露下占衣,月隐壁;

神心降和福远客。

目妙吵,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纷下拜,屡加篷

---《迎神》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来无声,去无迹

---《送神》

南方普遍都有好鬼淫祠的风俗,皇甫冉的这首诗运用吴地的方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地方人民祭祀祈福的民俗图。这首诗是运用楚辞体和吴地方言进行创作,展现出润州地区吴头楚尾的地域特色。

在文人的创作实践中,优秀的家学渊源和文化底蕴往往更便于家族诗人在艺文上的研习切磋,其崇宗意识又增强了家族自豪感与凝聚力,促进后辈仰追先贤,且往往于传承中寻求突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兴盛。

三.结语

二皇甫作为大历时期江南家族诗人的杰出代表,其创作主题与风格深受家乡润州一带文化氛围的影响,润州一带盛行的群贤宴集诗酒文会以及皇甫家族兄弟相协的学习氛围和家学底蕴都为二皇甫的创作带来不可小觑的影响。

注 释

[1]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全唐文》卷三八八)

[2]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

[3][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四库全书・史部》)卷三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王超.皇甫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关于长江的诗句范文第4篇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练习一

8.本诗前两句在写法上或运用反衬,或用字巧妙。请结合具体诗句选择其一,作简要分析。(2分)

9.诗歌后两句,在构思上虚实结合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8.答案:①示例一:首句运用了反衬的写法,以橘柚飘香的美好景色反衬友人“醉别”,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惜别之情。示例二: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描绘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内心的凄凉,渲染了一种惜别的凄清气氛。

评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诗的三四句乃虚拟。诗人借助想象,以“忆”字领起,虚构了一个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虚幻境界,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6、(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5分)

(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6、(1)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填,位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1)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2)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主客移位),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三

8.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6分)

9.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8.橘柚香。(1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分)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分)结合诗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说明: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浇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耐人涵咏,此为第三层。)(6分)

9.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联系诗句分析。(说明: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想象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5分)

赏析

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关于长江的诗句范文第5篇

概念阐释

古体诗,亦称古风,是指在中国唐朝之前的诗歌,而唐朝之后盛行的是绝句和律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不讲押韵,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少则可以是两三句,每句字数没有限制,或三、四、五、六、七言,以至十一言,其中以五、七言体较为常见。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外,还有一些每句字数不一的杂言古体诗。

经典阅读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选自《全唐诗鉴赏辞典》)

阅读手记

诗人驻足于幽州台上,以全部的心神去搜索幽州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意蕴:悠悠的历史长河啊,你孕育了多少明君和贤臣,成就过多少丰功伟业;你又见证过多少悲凉和激愤,洗刷过多少罪恶和耻辱!悠悠的历史长河啊,在你的面前,个人的生命何其短暂!无论贤愚,都是匆匆过客。而可悲的是:我竟连这短暂的人生都无法好好地把握。怀才不遇,思之怆然,怎不令人涕下!这首古体诗文辞的凝重与情感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此诗的含意很单纯――“莫负好时光”。大家熟悉的劝人惜时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以直言相劝,而非委婉地表达。在劝人的诗句之中,很少有像《金缕衣》这样含蓄的。这首古体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去体味,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阅读目标

1.利用工具书掌握古体诗中生字的读音及字形字义,能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在反复朗读中体悟古体诗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注释掌握诗歌的意思。

3.在朗读中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读演练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感悟

这是一首出自《诗经》的四言古体诗,诗歌语言生动且很口语化,不讲究用韵,似乎就是在与人对话,显得非常自然而真实。诗歌创作于奴隶社会,那时的统治阶级占据着土地和生产工具,他们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却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对劳动者的生活不管不顾,被劳动者愤恨地称为“硕鼠”。这首诗写出了劳动者的心声:离开“硕鼠”,去寻找自己的“乐土”!

阅读思考

1.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女: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 无: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硕鼠”指的是社会中的什么人?

3.你认为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概念阐释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前句为出句,后句为对句)

近体诗分为两大类:

1.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2.绝句,由四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近体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经典阅读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选自《全唐诗鉴赏辞典》)

阅读手记

这首近体诗写诗人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萧萧”和“滚滚”要读出长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上句写长年漂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读出漂泊之感。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完结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情。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在学习近体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近体诗比古体诗更讲求严格的格律,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很大的进步。这首诗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首诗题目中有“怨”字,诗中却全不见“怨”字。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显示了她的痴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她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然而又让人感到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阅读目标

1.认真反复朗读,掌握近体诗的内容,并达到诵读的水平。

2.在反复朗读中进一步体悟近体诗的特点,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3.在朗读中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自己的知识。

品读演练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选自《唐诗三百首》)

阅读感悟

诗人要去遥远的安西任职,回头向东眺望千里之外的家乡,涕泪擦了又擦依然不干。途中与入京使者相遇,在马上无法写家信,就请使者捎个口信,给家人报个平安。这首诗的优点就在于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为同学们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阅读思考

1.试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路漫漫”和“泪不干”是在向人们诉说什么?

3.这是一首_________言_________(绝句、律诗),押_________韵,韵脚是_________。

基础巩固版

乐府诗

■曾凡婧

概念阐释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编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从中观察风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

在中国古代的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乐府诗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人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心声。乐府诗中的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怀的诗。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史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乐府诗篇。阅读经典篇章,品味中华民族的不朽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长艺术才气。

经典阅读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叙事诗,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泪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在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所见到的情景,通过描写老兵的情感变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鸟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选自《乐府诗集》)

阅读手记

这是一番战争之后萧条的景象:城南城北到处都充满着浓郁的血腥之气,死尸横七竖八凌乱地倒在地上,鸦群飞过,哀鸣深深;骁悍的军士已在战场中如秋花般凋谢,只剩下那迷途的老马在叹息。而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贪婪的人啊,我们为你建筑了豪华的宫殿,提供了华美的宴席。你为什么还让我们出征命丧黄泉呢?诗歌控诉了统治阶级的贪婪与残暴,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境地和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

阅读目标

1.反复朗读,疏通文意。要掌握诗歌的内容,就要在预习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结合所学的古诗文翻译的方法疏通文意,并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2.品味语句。在轻声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情感并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重点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3.吟唱诗歌。乐府诗歌本来就是传唱的,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我们熟悉的类似歌曲旋律的方式来试着进行吟唱,以达到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

品读演练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选自《乐府诗集》)

阅读感悟

乐府诗起源于人们的劳动、生活,所以具有极浓的生活气息,有好多诗句非常口语化:人们正在愉快地采莲,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鱼儿游动在荷叶之间。一会儿鱼儿在荷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又追逐在荷叶的西边,一会儿鱼儿在荷叶的南边跳,一会儿又窜往荷叶的北边。同学们的作文也应如此,来源于生活,是生活、情感的记录与升华,而不应为“作文”而作文。

阅读思考

1.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

2.你认为作者是在写鱼儿吗?如果不是,那作者在写什么?

概念阐释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类似于今天的歌词。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词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根据风格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委婉、曲尽情态,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名句都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颇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宴乐娱宾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笔下都成为了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像“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人们接受。

词的形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只能把它当做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以长短句为主。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且各不相同。

经典阅读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阅读手记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形容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了怀念故国之情。整首词真实地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心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所在。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阅读目标

1.诵读。宋词最大的特点是情韵并美,同学们应在诵读中熟悉作品,理解内容,体味感情,感受韵律。在预习的基础上诵读。对宋词进行逐层深化的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以达到理解内容、体味情感、感受韵律并熟读成诵的目的。

2.挖掘。根据所学的词的知识和词后所附的注释,挖掘出有关本首词的相关知识,如词牌名与词名、押韵与韵脚、上下片的内容与联系、词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以达到理解作品内容的目的。

3.品味。在诵读中品意蕴、品情感、品诗句并谈感受,重点放在品味语句上,以品味语句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达到理解全篇的目的。

4.分析。通过合作学习,结合词后的注释,边读边了解词的内容,分析字句、分析典故、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等,以达到提高分析、鉴赏、评价诗词能力的目的。

品读演练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

[北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感悟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情节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上下阙意思承接自然,浑然一体,表达出了深深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