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2010年是“五五”普法的总结验收年。认真做好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对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立足开发区实际,制定2010年普法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2010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务实创新,全面完成“五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决议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全面推动开发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全面提升普法工作水平,推进法治街道创建,促进我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建设平安开发区、法治开发区、和谐开发区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一、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切实加强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1、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组织和开发与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全面法治意识、法律素质,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公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弘扬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3、积极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二、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带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4、切实加强对“法律六进”工作的指导,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发挥专业法部门的作用,协调指导各专业部门深入机关、园区、企业、社区、单位、学校开展专业法专项宣传和主题宣传。

5、充分发挥法治宣传平台作用。继续依托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重点加强2010年新制定的法律法规宣传,充分调动各方面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宣传模式,巩固和发展普法阵地。

6、进一步深化“双千百日”活动,扎实推进“法律进企业”。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培训,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的能力。

7、进一步加强社区普法,积极推行社区主任法律助理制度,开展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社区民主法治水平,力争全年社区创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比例达到85%以上。

8、进一步加强新市民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新市民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教育功能,继续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三、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

9、制定“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方案,抓好动员部署,明确检查验收工作的要求和安排,确保检查验收工作规范有序、客观全面,高标准、高质量迎接实际检查验收。

10、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认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社区及各有关单位要在3月20日前完成自查工作。

11、认真做好迎接市区检查验收工作。社区及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总结汇报、档案资料整理、示范点的确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本地区、本部门的普法成果,迎接市区的检查验收。

12、加强对“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

13、认真总结推广“五五”普法工作的先进经验,做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推荐表彰工作。

四、创新法制宣传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4、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法治文化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法治文化社区、广场、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一批法治亮点,同时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

15、建立园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以园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为公共平台,开展各类法制讲座、演讲、知识竞赛、咨询服务等,促进园区法治建设。

五、认真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新发展

16、认真总结普法工作的成功经验,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经验交流活动,探索工作规律,为“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提供实践基础。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为了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鲜经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现就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的原则

创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目的是:通过培育和树立一批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党组织,以示范点的形式,把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加以规范、总结和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把示范点创建工作放到落实中心工作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找准党建工作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加强、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2、坚持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积极探索一些适应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做法,带动面上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要立足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示范点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取不同的工作措施,注意突出典型特色和实际效果,不搞互相攀比,不搞形式主义。

4、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树立精品意识,推荐、培育和考评示范点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培植的示范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代表本地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水平。

二、任务要求

按照当年创建、动态管理的原则,实现"1112"目标。全市创建10个左右的党建示范乡镇,100个左右的党建示范村,10个左右的党建示范社区和20个左右的党建示范企业。各县区创建任务分别为:

党建示范乡镇:甘州区创建3个以上,临泽县、高台县各创建2个以上,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各创建1个以上。

党建示范村:甘州区创建30个以上,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各创建15个以上,肃南县创建10个以上。

党建示范社区:甘州区创建3个以上,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各创建2个以上,民乐县、肃南县各创建1个以上。

党建示范企业:甘州区创建5个以上,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县各创建3个以上。

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基本条件是:

1、领导班子模范地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廉洁自律,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2、党员队伍能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队伍素质优良,作风过硬,能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各群团组织健全,作用发挥好。

3、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党建工作有创新,特点突出,特色鲜明。

4、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有一套科学的运行机制;活动阵地完善,电教等配套设施齐备。

5、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群、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反映较好。

三、方法措施

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要在坚持党建工作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把普遍性要求与各地的实际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农村党建示范点的创建要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相结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进行;社区党建示范点的创建要与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五个好"争创活动相结合,围绕建设和谐社区来进行;企业党建示范点的创建要与创新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相结合,围绕建设经济强、党建强的"双强型"企业来进行。具体的方法措施是:

1、摸清情况,确定对象。各县区对农村、企业和社区等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综合分析梳理,准确掌握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县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推荐名单和创建目标。

2、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创建对象确定之后,县区委组织部指导创建单位按照创建标准和条件,制定具体的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内容、进度、措施及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做到目标明确、时限具体、责任到人、措施得力,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3、重点扶持,精心培植。各级党组织要根据不同领域示范点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对原有的老典型不断挖掘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对新典型要创特色、出经验、求实效。对列入典型培育的示范点,要协调各方力量,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突破,帮助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示范点真正发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示范带动作用。

4、严格考评,动态管理。对创建的党建示范点,在基层党组织自查的基础上,由县区初验合格后,报市委组织部统一验收命名。对党建示范点实行动态管理,市委组织部每年对党建示范点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对工作滑坡,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及时进行调整;对新创建达到标准的,充实到示范点行列。

四、组织领导

1、落实工作责任。县区委组织部要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抓紧抓好。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真正把此项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联系党建示范点,经常深入示范点调查研究,帮助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落实。

2、加强督查指导。把督查指导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勤检查、勤督促、抓落实,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务求工作实效。要建立联系领导、帮扶部门和创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3、规范创建工作。要建立经验交流、监督检查、考评命名等制度,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党建示范点建设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要重视示范点工作档案建设,特别是要运用电教手段,通过拍摄工作汇报片或专题片的形式,对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电教资料。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化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深化拓展“树创”活动和开展“三新”学习讨论为重点,紧扣建设生活品质示范区和最清洁城区、最安全城区、最健康城区的“三最”主题,密切联系实际,围绕*的精、气、魂,通过广泛发动群众,集中各方智慧,力求形成语言精炼平实、内函丰富深厚、富有地域特色、适应发展要求的新时期“*精神与*经验”。并以引导全街道上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精神与*经验”,增强创业创新意识,进一步明确目标、增强信心,激发创新热情,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工作发展动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努力为街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品质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概况

今年1月4日,在我市召开的纪念视察*巷50周年?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总结*经验,弘扬*精神,全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要求。根据指示,我们将及时认真提炼“*精神和*经验”,使之成为街道今后发展的重要思想。

上世纪50年代,*巷居民艰苦创业,采用全民“大扫除”,搬走“垃圾山”,治理臭水沟,使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四害”无处藏身。58年1月5日,亲临*巷视察卫生工作后,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举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群众运动。之后,*巷紧随社会发展步伐,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时时走在前列,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单位,走出了一条从消灭“老四害”到治理“新四害”,从环境综合整治到全民健康教育这样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卫生发展之路。

*巷居民“除四害,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表率,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战胜天花、疟疾等流行性疾病,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人们不约而同地对生活环境和自身的健康状况倍加关注。*巷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居民需求新变化,将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转移到对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与普及上来,并成功地与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完成了《社区老年人膳食结构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等两个健康研究课题。*巷创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安静社区,第一个花园式居民区,全市第一个绿色社区和浙江省唯一的一个全国健康教育示范点。

今天,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构建和谐社会,*市提出了创建全国“最清洁城市”和“最健康城市”的新目标。*巷又率先实施了“洁美康”最宜居工程,力争在环境设施上有较大的改善,卫生法发展意识得到更新,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增强,市民素质得以提升,形成人人讲究卫生,美化生活和崇尚健康的社会风尚,让人们在一个清洁卫生、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中,拥有一种健康的身心,来面对活、创造生活与享受生活。“洁美康”全新的理念,继续引领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发展的新潮流。

三、重点内容

“*精神与*经验”大讨论是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辖区单位、居民群众等10万“*人”的一次生动学习实践的机会,也是扎实推进街道科学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设计丰富载体,突出主题教育和大讨论,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充分调动辖区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掀起“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大讨论局面。

1、结合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多层次的讨论活动。在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报告、《(修正案)》,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什么是*精神与*经验”、“*精神与*经验是怎样产生的”、“*精神与*经验的表述用语和内涵是什么”等三个问题,组织街道、社区、单位等不同层面和不同群体,开展座谈讨论、理论研究、征文比赛等载体,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和把握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精神和*经验的实质和内涵,使这一精神产物更完全符合十七大精神,更贴近*实际,更体现“*人”的心愿,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热潮引向深入,为推进我街道建设“最清洁街道”、“最健康街道”、“最安全街道”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结合“新理想、新目标、新作为”主题学习讨论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教育活动。区委区政府认真审视上城区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直面困难和矛盾,提出了把“老”“小”城区做精做大做优做强的时代要求。作为派出机构组织,街道将紧密结合这一新理念和*精神与经验,并围绕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三创”主题对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单位职工、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主题教育,利用座谈讨论、演讲竞赛、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正视*发展优势与资源,树立科学发展与争创一流的意识,赋予传统“卫生”、“双拥”、“社区体育”三大品牌新内涵,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楼宇经济,实现我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的崇高目标。

3、结合“民生民主”、“文明文化”等工作重点开展服务教育活动。在*精神和*经验大讨论过程中要与20*年本街道各项工作相结合,以精神与经验为载体和动力,强化“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意识,切实推进我街道各项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与民生民主工作相结合。围绕“庭院改善”、“危旧房改善”、“零贫困家庭”、“零就业家庭”、“零贫困学生”等实事工程,列出进度表,征求百姓意见,落实“四问四权”制度,班子领导深入单位和社区,深入基层,倾听民生,倾听民意,让问题在一线解决,让矛盾在一线化解,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二是与文明文化相结合。开展“十大*精神支柱”评选、举办“我为*骄傲”文艺晚会、推出“人文精神五条游览线”等活动,彰显*精神和*经验,创建和谐文明的环境。同时,开展地区性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人”的文体素质,积极创建浙江省文明示范街道。三是与社区“一社一品”工程相结合。在*巷打造“健康型社区”、金钱巷创建“体育型社区”、姚园寺巷推出阳光携手“一站五线”党员服务工程等过程中,设计各种丰富载体和活动,突出*精神和*经验与社区特色相结合,发挥广大党员群众的作用,支持社区各项建设,创建美好幸福家园。

四、阶段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提高认识(20*年4月?5月)

按照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制定“*精神和*经验”大讨论实施方案,提出明确要求。把落实十七大精神摆在重要位子,突出“*精神和*经验”的主题,坚持活动的实践性,在改进作风、解决问题、推进工作中树立良好的“*人”新形象,为创建“最清洁街道”、“最健康街道”、“最安全街道”打下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第二阶段:理清思路,推进落实(20*年6月?10月)

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围绕市、区重大工程,突出“三个相结合”的重要内容,落实“三问”、“三创”、“三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听取意见网络体系,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研讨会等活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大讨论活动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对照建设“*精神和*经验”大讨论活动目标任务,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习讨论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评议,巩固提高(20*年10月--12月)

街道要搞好大讨论活动的总结工作,巩固大讨论活动的成果。各科室、各社区要提炼在“*精神和*经验”大讨论活动的新理念、新思路,进一步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五、加强组织领导

1、班子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大讨论活动对街道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要带头学习,成为大讨论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街道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对大讨论活动进行督查,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这次全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开得很好、很有特色。刚才,__副局长传达了市司法局有关文件精神,并对今年全区司法行政系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大家也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今年的工作任务安排,重点突出,要求明确,措施具体,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争当司法行政工作排头兵

过去的一年,我区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在推进红岗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依法治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成绩,区里对司法行政工作很满意。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

当前,我区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矛盾的“凸显期”,司法行政工作既面临着大好形势,也面临着压力挑战。大家要高度重视,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努力开拓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在总结中求突破。司法行政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法制宣传、人民调解、释解、律师等工作都有规律可循。大家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研究规律,可围绕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去总结,也可围绕某一项具体工作去总结,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来。今年,司法行政工作在全市排名不靠前,是我们总结的不到位。在座的各位不少是司法行政系统的“老人”,工作的年头较长、经验较多、业务较精,要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用于工作,指导启发新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大家还可“拿来主义”,比如前段时间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就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很多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都可学、都可拿来用。二是要在探索中求创新。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会小会都讲,大家都在讲,不讲还不行,我们工作创新力度确实还不够。我认为创新就是把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你能办成,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完不成的任务你能完成就是创新。现在司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面临不少难点难题,涉及人的问题、钱的问题、物的问题,需要创新来破解,比如法律援助、公证、基层司法所建设。大家在工作中要多研究、多探索,要有思路、有想法,更要有办法、能解决。今年,社区矫正工作将在全市各区全面铺开,各街道、镇要在摸索中敢于创新,力争取得突破。三是要在奋进中求跨越。我区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中排名还不够靠前,这里涉及的原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但大家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这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是红岗司法行政系统的事,更是关系红岗区形象的大事。在座的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要树立更高工作目标,抱有不怕困难怕落后的决心,做到想事一条心、干事一股劲、同唱一台戏,一个声音喊到底,团结奋力追赶,力争年底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全市位次前移。

二、突出重点,深化措施,全力推进和谐平安红岗建设

司法行政系统肩负着为红岗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事关红岗稳定大局。我在平安创建矩阵现场办公会讲过,大家工作中要做到“讲稳定,肯以千言万语讲到位;重稳定,常悉千变万化想到位;抓稳定,能力千辛万苦做到位;保稳定,善排千难万险防到位”。

一是普法依法治理要有新业绩。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普法要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做到有针对性、有特色,确保见到实效。今年是“五五”普法验收之年,普法验收是司法行政系统件大事,4月份前区里组织验收,5月份市里来验收,国家、省里也要来验收,现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街道、杏树岗镇要与区司法局通力协作,快速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取得验收成功。

二要人民调解工作要有新提高。人民调解是筑牢维护红岗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预防纠纷、化解矛盾、法制宣传三大功能作用,着力促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点、历史欠账等方面的问题。当前,要将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责任上移,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解为事先预防,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要安置帮教工作要有新作为。区司法局、各街道、杏树岗镇要加强与公安部门沟通,做到管理无缝对接,防止脱管漏管。要充分发挥社区、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管理作用,积极探索帮教安置工作新途径,增强帮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四是法律服务工作要有新举措。红岗律师事务所、两个法律服务所、公证处要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决战“双百亿”、实现“双突破”目标任务,选好切入点,把握好结合点,积极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及时有效地为全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红岗律师事务所作为红岗区政府法律顾问,要服从大局,依法履职,多为区政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城区改造、涉法、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同时,要把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暖民心工程来做,着力解决社会弱势群体“有理无钱”的问题。

三、夯实基础,树立形象,聚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纵深开展

一是要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司法所是是整个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司法局、 各街道、杏树岗镇要围绕创建一流司法所为目标,下大功夫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人、财、物必须落实到位,软硬件两手都要抓紧、抓实,确保每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都达标。在现有司法所达标的基础上,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管理体制,全面发挥司法所职能,推动司法所建设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要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来源:文秘站 )是保障。司法行政系统要深入开展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能训练、争先创优等活动,力争人人都开口能说、提笔能写、事情能办、工作能做,实现队伍整体素质大提升。要建立培训、考核、监督等机制,杜绝无人办事、办不了事、工作不负责、办事不安心等现象发生,树立起司法行政系统良好形象。

社区创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特别是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系统构思,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方面坚持通盘考量,精心设计。我市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为总领,以有效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了30个创新项目,以此带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各级综治维稳体系建设、构建市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工程等5个项目。

二是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入手,谋划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等5个项目。

三是从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创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读)学校、改进市少保中心教育保护模式、拓展石家庄市蓝天职业培训中心职能、做好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和救治、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等8个项目。

四是从提升治安大局驾驭能力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范加强城镇居民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城市停车管理、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9个项目。

五是从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两个项目。六是从强化虚拟社会管控入手,谋划了创建互联网维稳工作新模式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形成我市社会管理的“六张网”,即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网、社会矛盾化解网、社会单位(组织)服务管理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防控网和虚拟社会管控网。

另一方面坚持党政总揽,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6名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直4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调度。同时,把就业、社保等“八项民生工程”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力求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使百姓及时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

工作推进中,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全市30个创新项目全部由市长与承办项目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全部建立“五个一”推进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领导分包、确定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班子攻坚、完善一套具体方案实施、保障一项配套资金支持,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打牢了基础。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个项目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季述职,落实了“市长督办卡”和落后单位约谈制度。近期,市委还成功举办了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和初步成效

(一)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市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推行街道(乡镇)、社区、楼院“三级网格”;二是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站“四级管理”模式,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应急处置、考核评价“五个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模式。我市在街道党工委试行建立居民区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综合党委三个功能性党委,分别负责协助管理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1+3”大工委制等创新模式,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

(二)坚持“三个注重”,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扎实有效。 一是注重夯实基础。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行政调解中心或调委会(调解室);市、县、乡、村四级排调工作实行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工作制度,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使各类调解工作的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注重难题破解。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普遍建立专 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业调委会166个,使热点矛盾纠纷的调解走向专业化。去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医患纠纷323起、交通事故纠纷355起。 三是注重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了责任追究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对230多项工程或决策项目进行了稳定风险评估,近30项工程被暂缓或叫停,大批隐患得到预防和超前化解。

(三)健全“四项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帮扶体系。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三项工作有效整合,发挥综合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一是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培训基地。二是健全管控衔接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定位管理。三是健全保护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少保中心职能,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网络。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96.1%,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8%和0.5‰以内。

(四)推行“四级巡控”,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积极推进警务改革。市区建设110个“110警务服务站”,整合交管、巡防、治安等警力,完善了网格化巡控格局。二是下大力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巡控网络。充实力量近3万名,并配备了交通工具350余台和必要装备。三是规范巡控队伍管理。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巡控力量职业化、巡控组织规范化、经费保障标准化、巡控手段信息化和考核方式常态化。四是加大技防投入。加速推进“天网覆盖”工程,为出租车全部安装了gps·led监控系统,金融网点、危爆仓库、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等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90%以上的村加入了“平安互助网”;投资1.4亿元覆盖整个市区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21.2%,街头犯罪下降9.3%。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五)巩固“两个阵地”,实现虚拟社会全时空管控。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与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夯实网吧管理、非营业场所监管、阵地管控等基础建设;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巡警”,运行联动管控、网上信息监控、网络舆情导控和常态化打击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四是以人、事、物、地为基本抓手,实施对网络多维度管控。去年以来,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38000余条,成功侦破涉网案件682起,妥善处置网上重大敏感事件12起。

三、深化措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回顾半年多创新试点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和回避。下一步,我市将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在重点推进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借势借力,落实好省市直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市对接的全新模式,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广阔平台和有效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省直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助推全市综合试点工作。一要真抓实干推项目。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项目、亮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二要借力平台破难题。市直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对口省直部门报告本部门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破解体制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要善于借力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求得“瓶颈”问题的强力突破。要通过汇报沟通,使我市工作与全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省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三要注重总结创经验。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市迅速掀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高潮。要注重培养典型、总结积累经验,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回报中央和省对我市的支持和厚爱。

(二)典型引路,搞好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工作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推广创新经验、扩大创新成果。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项目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加大试点经验交流的频次和范围,搭建交流体会、学习经验、借鉴“亮点”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全市的品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