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鲁迅的作品

关于鲁迅的作品

关于鲁迅的作品

关于鲁迅的作品范文第1篇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开始,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鲁迅作品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入选的数量和篇目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从2001年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在教学实践中讲授鲁迅作品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如何处理鲁迅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问题呢?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政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政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关于鲁迅的作品范文第2篇

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

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远的不说,仅就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事实上,这些年来许多入选中小学教材的作家作品在学界都出现了争议。而具体到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化,亦是如此,我们不能说鲁迅入选的作品就比鲁迅其他未入选的作品优秀,而要从不同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学需要中找原因;我们也不能认为鲁迅作品的优秀与伟大在于其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且数量多,而只能把这种现象看作鲁迅作品价值的一种体现与参考。同理,我们也没理由把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作是时代对鲁迅价值的认定,这不足为定。鲁迅作品的魅力与伟大,在于其对国民性深邃的洞察与表现,在于其“绝望”哲学的现代性思考,在于其语言形式的精炼与探索,这些都不会随一时、一事而改变的。而且,很耐人寻味的是,鲁迅自己认为自己的作品“黑暗”,希望它们“早朽”,更不愿成为教材选文。因此,对于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变迁,特别是近年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变少的情况,应该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其一,其中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与教育情况变化的结果,可以从今天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讨论,数量多不见得就是鲁迅传播的好事,篇目选择得当和教学处理深入才是关键,而且这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而简单地将教材减少鲁迅作品等同蓄意降低鲁迅的文学地位、否定鲁迅作品价值,甚至据此大鸣大论,似乎失之偏颇、考虑不周;其二,对于以之为论,借机泼鲁迅脏水的人,则不能不提防其险恶用心,为博出位,抑或是求新立异,先生作品里对此类人等的嘴脸早有摹画。其三,最重要的是,要静下心思琢磨琢磨,在中学教学甚至是大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地走近鲁迅、读懂鲁迅。

二、改变长期的“神化——异化”的鲁迅传播方式,引导学生以“作者——读者”的平等立场走近鲁迅

鲁迅作品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而且一直是教学、考试的重点,按理说应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教学经验,然而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是经验,而是成见: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批判性强、时代性强,成为相当一部分师生对鲁迅作品的印象,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苍白地围绕揭露、批判封建主义展开。其结果就是很多的学生甚至老师对学习鲁迅作品都发憷,都不喜欢学习鲁迅作品的课文。产生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样的,这当然与鲁迅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特色的语言有关,但更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基于政治原因、教育目的对鲁迅神化而导致对其作品的误读。一方面,主流声音给予鲁迅及其作品高度的评价,诸如“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魂”等等称号不一而足,将其置于中国文学圣坛的位置,鲁迅所批判的必然是腐朽的、反动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对鲁迅作品则进行预设的、反封建性的苍白空洞的宣讲,再深入些的是对其进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而缺乏对鲁迅作品深入地真切地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更谈不上对鲁迅作品艺术美及其哲学思想的充分体悟与把握。可以想见,这样处理下的鲁迅作品如何能对青春年少、充满梦想的青少年产生魅力,而且随着近年多元文化语境的建立,人们开始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人与事,一些与鲁迅论战或遭鲁迅抨击的历史人物开始以别样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到一个温和、复苏的阶段,这都使得不少人开始有意无意间在只言片语中找寻鲁迅的缺陷与错误,形成对鲁迅其人其作的深一层误读。初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这种误读不仅仅影响他们个人的学业与成长,进而可能改变鲁迅作品在我们整个民族中传播与接受的流脉。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学教材在选择与处理鲁迅作品应该更加慎重。首先,应该尽量剔除政治因素与标准,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和艺术美的作品,把鲁迅的真正的文学佳作提供给中学课堂,而非简单地看数量的多少,选择不当,数量的多倒会适得其反,加深鲁迅作品与初高中生的隔膜。第二,教师应该有意地排除之前主流声音对鲁迅的评价与认定,把鲁迅 请下神坛,并适当寻找教材之外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不带任何预设观念的阅读,从一个普通人、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一个全面的、人性的鲁迅,引导学生切身体悟鲁迅作品的深邃与魅力,让学生与鲁迅建立平等的作者与读者关系,使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第一感觉接触鲁迅、理解鲁迅,这不仅是还学生以读者的权利与自由,也是对鲁迅及其精神真正的尊重与传承。事实上,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改革,对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了删减、调整,但在选读本中大幅增加了鲁迅作品的数量与范围,这种变化正体现和切合了今日鲁迅传播、接受的正确方向。

关于鲁迅的作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 鲁迅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鲁迅,在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始终是一个我们无法绕过的标杆式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不仅被奉为民族魂的象征,而且成为中国学子挥之不去的一个教学符号。最近几年,中学教材中有关鲁迅作品的遴选问题一直众讼纷纭,极端者甚至提出要将鲁迅逐出中学教材,可谓掀起一股“反鲁风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与中学教学界掀起暴风骤雨不同,诸多高校对鲁迅教学的争论几近于无,各个高校的鲁迅教学,似乎各自为战,更缺乏探讨与交流。针对这一境况,根据我近八年的现代文学的教学经验,在认为现代文学的讲授中,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探讨不仅不可回避,而且是我们进入现代文学、理解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通道。如何引导大学生理解鲁迅,如何引导新世纪的学子进入鲁迅作品所营造的思想世界,如何在理解的同时对鲁迅及其作品进行时代性反思与汲取,仍是高校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僵化与冷漠:当前高校学子对待鲁迅的基本态度

对于新中国的普通民众而言,鲁迅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精神符号,而这一符号的定型,恐怕离不开这一铿锵有力的论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1]用三个“伟大”与三个“家”来界定鲁迅,在为鲁迅罩上了一层炫目光环的同时,也无形中为鲁迅教学设置了诸多藩篱,为人们的认知带来了诸多限制,甚至成为让年轻学子望而生畏的一个僵硬的符号。

高校学子在进入大学课堂以前,已经通过中小学课本、通过反复的量化的考试认识了鲁迅,在他们的学习经验中,鲁迅永远跟战斗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精神就是跟他们格格不入的战斗精神,鲁迅就是一个横眉冷目的战斗文人,对鲁迅,他们一直是又怕又恨,怕其中繁复的思想分析和那些文白交杂的语言,恨中学几乎每次考试都有鲁迅的问题,甚至在不少中学校园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这种“怕”,一方面源于高度意识形态下被迫学习鲁迅的不愉快的经验,这种经验抽干了鲁迅丰盈的思想内涵与文学特质,而成为一种僵化的意识解读。另一方面则与当代鲁迅教学一直未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有关。中学时代的鲁迅教学多为应付考试,设置标准答案,而这些答案多与当下生存经验有不小的隔阂。因此,这些学生进入大学课堂,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基本固化于中学课本的定义,而这一定义基本局限于的上述论述。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当高校教师试图将鲁迅及其作品引入课堂,学生们要么以冷漠的姿态敬而远之,要么沿袭固化的知识背景,对鲁迅进行程式化的解读。

我系尝试开过鲁迅研究的选修课,结果选课者人数寥寥,不少学生宁愿去选枯燥的应用写作,也不愿意学鲁迅,问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一是鲁迅在中学已经讲得够多了,不想再听了,其二是鲁迅的作品不好看,看起来很吃力;其三是鲁迅是革命时代的偶像,现在已经过时了。他们对鲁迅课程普遍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听、不看、不想,这种冷漠态度,对照西方高校学子对经典作家如荷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热忱,的确值得我们焦虑,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是否被接受的问题,而涉及现代经典如何被传承的命题。当被诸多学者视为文学大师与精神大师的鲁迅已经不能吸引年轻学子的心灵,已经不能激发他们潜在的精神诉求,现代文学该依靠什么来传承自我?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2]在以高速度的方式跨步走在21世纪的未来之途的同时,如何让学子重新点燃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的热情,如何让学子意识到鲁迅并从生存经验的深处去感受鲁迅的重要性,显然颇值得思虑。

除了以冷漠的方式来抗拒鲁迅以来,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子多以僵化的方式来阐释鲁迅及其作品。在课堂上,每当问及鲁迅其人其文的问题时,学生们的回答基本雷同,都是基于中学课本教学而衍生的标准答案,比如,让学生阐释《狂人日记》中“狂人”的看法,答案不外乎“狂人是封建传统的反抗者、是吃人社会的牺牲品”这一僵化的答案,除此之外,这些年轻的学生似乎失去了自我发挥与想象的能力。与以冷漠姿态对待的鲁迅的学生比较而言,他们虽然对鲁迅产生了兴趣,但这兴趣是在僵化的知识体系上形成的固定的认知图式,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另一种冷漠,即缺乏发现与创造力的冷漠,同样值得高校教师注意。

那么,面对日益疏远鲁迅的年轻学子,如何去引导他们发现鲁迅、理解鲁迅,从而在一个关乎心灵与精神的层面重新认识鲁迅的意义,的确是新世纪以来高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二、立体呈现与差异性解读:如何理解鲁迅及其作品

由于配合革命宣传的需要,鲁迅一直处于“被塑造”的过程中,特别在新中国成立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鲁迅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僵化的革命文化的符号。我认为,要让高校学子真正理解鲁迅,必须打破这一僵化的符号阐释,从立体呈现与多元透视的角度出发来学习鲁迅,让学生理解鲁迅其人其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对鲁迅一体化的论述在学术界、思想界开始破冰,并逐渐趋向多元形态的探讨,李泽厚、刘再复、林贤治、王富仁等学者纷纷从不同层面来讲述鲁迅,探究鲁迅的深层次思想,为我们立体地把握鲁迅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通道;与此同时,鲁迅先生的一些日记与书信也纷纷出版,为进一步理解鲁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高校教师的教学不应再是为了应付量化考试,不应再是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因此,在讲述鲁迅其人时,可以采取如下教学方式:其一,将刘再复等学者有关鲁迅其人及鲁迅精神的解读作为参考文,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和理解后,对其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诸家的评价进行概述,并阐述自身的心得,这样不但有利于吸收当代大家的文化思想,而且可以从一种批判继承的角度出发来深入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其二,引导学生去阅读鲁迅的第一手资料,如鲁迅的书信、日记,鲁迅本人的作品,等等,从第一手资料出发,来体会鲁迅的精神品格与其人生历程。这种借助原始资料与大家评说的方法,不仅能打破僵化的鲁迅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从一种思想性、历史性的层面来理解鲁迅,并通过多方面的资料阅读,形成一个立体的鲁迅印象,从而知道,鲁迅并不是一个符号,也并不只是一个横眉怒对的战斗者,他有过寂寞孤独的人生体验,有过漫长的思想成长道路,他的意义并不在于革命意义上的冠冕堂皇,更在于他对现代知识分子思想人格的潜在影响。

只有理解了鲁迅的真实的人生世界与思想世界,才能真正深入理解鲁迅的作品,并在其中寻求到现代精神确定的意义所在。在鲁迅作品教学层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文本的多义性,引导他们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对之进行差异解读,进行自我与他者的对话。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都必须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沟通与创造,“……在每一句话、每一个手语、每一次感受中,都有对话的回响(微型对话)”,而且,“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3]。当代读者与经典之间的阅读与被阅读,也可视为超越时空的对话,正是这种充满张力与创造性的对话性阅读,才会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更何况,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并非因为其意义内涵是一成不变、僵化呆板的,而是因为,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经典充满多义性与创造性的内部往往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产生新的内涵。比如,阿Q形象在新文化时期,具有反封建性的功能,而到了新的时代语境下,他的形象内涵自然可与当代文学的劣根性等结合起来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只有立足于时代语境之中,立足于自我的生命体验,才能对经典进行创作与传承,鲁迅的作品作为现代文学经典之作,它在不同时代同样有不同的意义维度,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尊重自我感受与生存体验,从创造性的角度来阐释鲁迅的作品。

其二,鲁迅的作品可谓博大精深,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之进行连篇累牍的阐释,也仍然不能夸口真正读“懂”,因此,面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完全理解鲁迅,更忌讳以主题先行的方式来人为地阐释鲁迅,要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真正兴趣,需要从作品的细节入手,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共同的阅读体验中,感受到鲁迅为文的魅力与趣味所在。比如,我带领学生以细读的方式共同赏析《在酒楼上》,就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思想意识分析,发现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的,但讲述的并非作者自己,而是作品的主人公吕纬甫,但是,作为叙述者的“我”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讲述者,而是参与到故事进程中,与主人公产生对话关系,形成互相渗透的作用,其中隐藏了鲁迅复杂的内心冲突。这种复调式的小说书写,如果不通过逐句的文本细读,是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的。

其三,带领学生学习鲁迅作品,不能就作品论作品,否则会陷入狭隘的文本泥淖,应该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导入作品形成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将鲁迅作品与同时代的中外作家作品进行类比性研究,这样不但能丰富作品的内在涵义,而且能让学生在一个比较视野下,生成对鲁迅作品的深刻认识。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为现代思想的一个标杆,高校教师有责任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新一代的学子理解鲁迅,热爱鲁迅,并传承鲁迅精神。

参考文献:

[1].新民主主义论.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关于鲁迅的作品范文第4篇

(一)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宣告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基础教育改革本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强调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可以说新课改为中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使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在探索中发展。

笔者针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部分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①被访者都认为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的教学难点。董老师和两位学生都承认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认真,但是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②学生普遍认为鲁迅作品无趣、难以理解,不爱学。③学生的潜意识里能够认可鲁迅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拥有学习鲁迅作品的意愿,但是语文课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找到造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那么,在具体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的开展举步维艰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中学鲁迅作品的独特性

谈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为什么问题多多、困难重重,鲁迅作品的独特性是不可回避的主要原因。

(1)鲁迅作品的冷基调

鲁迅作品的基调是阴冷的,它们常常引发读者进行思考,读起来显得无比沉重。正如鲁迅自己所说,他的话往往让酷爱温暖的人觉得冷酷。

(2)思想过于深刻、含蓄

鲁迅作品大都写的非常含蓄。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鲁迅曾多次受到国民政府的追捕,这也使他更加珍视生命,因为这样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在灾难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鲁迅的话不得不含蓄地表达,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他对于募集水灾捐款的小女孩的“欺骗”态度,而鲁迅的这种态度,也充分表现在了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中,这成为了学生难以理解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3)作品精神与时代疏离

单从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来看,尤其是杂文,文章的写作背景复杂,当代中学生对那个时代知之甚少的同时,也没有了解那段令人忧心的历史的兴趣,学生看不懂文章的深意,自然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文章内容所表现的对于国民性的批判等问题,由于中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的限制,更是难以理解。至于其作品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中学生对作品的表面文章尚且看不明白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去探究作品深刻的立意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了,又没有教师的启发,中学生自然就觉得鲁迅作品缺少现实意义,加之文章用词生僻、造句拗口,中学生怎么会感兴趣呢?

2.教与学的投入度过低

对于以上提出的三点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虽然它们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但却是可以通过教学的努力克服的,从另一方面说,鲁迅作品的冷峻基调与思想的含蓄、深刻,正是其吸引读者之处。而教师没有把鲁迅作品透彻的讲解出来,才是造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

(1)鲁迅作品难教

长期以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多注重传播鲁迅作品知识,而非对文本的细读,更谈不上带领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读,教学缺少创造性。教师多只重视对字词的考查,对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的死记硬背,对思想高度的僵硬升华,教授速度往往超越中学生的理解速度,一味要求背诵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僵化的教学方式足以构成中学生反感鲁迅的充足理由。还有的教师用刻板、非此及彼的“标准答案”去约束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轻者否定,重者讽刺,这便严重地扼杀了中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火花和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自然也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全面、深刻、正确地理解鲁迅。

(2)鲁迅作品难学

很多中学生感到鲁迅作品很难学,甚至不去学。学生在学习中虽然也非常努力,但总是觉得难以走进鲁迅,难以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样,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鲁迅作品的兴趣和钻研的动力,在课堂上得过且过,不再探究鲁迅作品,不再思考作品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一些现成的问题和答案。

(3)教学状况难改变

关于鲁迅的作品范文第5篇

关键词:鲁迅;美术形象;视觉修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041-02

从第一张鲁迅肖像诞生之日起,鲁迅的形象在美术界就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也许也是文坛宿将中被描绘频率最高的一位。无论政局如何变换,也不论艺术内部的表现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鲁迅都是作为一个长期被关注与表现的主体形象,经常在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不可否认这其中意识形态的导向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不乏对鲁迅怀着真诚的崇敬与景仰的艺术家,尤其是在鲁迅一手扶持的木刻版画界。鲁迅美术形象在运用视觉修辞手法时较为多样,注重于从不同侧面、运用各种方法塑造鲁迅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品性,总体上看大部分作品倾向于用一种概括的、抽象的语言和形态特征表现鲁迅的精神境界。在受鲁迅影响最大、表现鲁迅题材最为踊跃的版画界,当时大部分的版画家都践行鲁迅对于木刻创作的教导:“以黑白为正宗”的方法塑造“刚健、分明”的视觉效果,有着表现主义的趣味特征。下面就一些典型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

现存较早的一幅以鲁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是陶元庆于1926年根据鲁迅的照片绘制的木炭笔肖像。这幅肖像鲁迅亲眼见过并极为赞赏,认为此画将他的精神刻画出来了。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幅典型的肖像作品并没有运用一些特别的技法或结构方式以展示鲁迅不同寻常的内心世界,而是采用朴实的记录与再现方法以头像的方式展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鲁迅,而画面所折射出来的鲁迅的精神气质应归功于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巧。之所以将这幅并未运用上述视觉修辞方法的作品作为第一个叙述对象,目的在于通过与后续作品进行视觉上的对比,凸显作者在对鲁迅的先验印象影响下所运用修辞方式对作品所产生的影响。

曹白于1935年所作的《鲁迅像》运用了当时颇为流行的木刻技法和表现方式为后来很多肖像作品树立了样本,画面背景由诸多具有象征意味的视觉符号构成:鲁迅的《呐喊》,风月谈、村庄、野狗、军阀等等,每一个意象都将观者拉回到那个时代特殊的背景中去。作者试图以视像的堆积、排列来构筑鲁迅复杂、深邃的精神世界。作品鲁迅在画面上的题字和作者因刻此版画所遭受的牢狱之灾也让这幅作品享有特殊的地位。

汪子美纪念鲁迅的漫画作品《鲁迅奋斗画传》在整个以鲁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中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此画初次发表于1936年11月的《时代漫画》(第32期),是八个画面的组画,题目分别是1、时期;2、语丝时期;3、阿Q时期;4、打哈叭狗时期;5、转变时期;6、扫除文坛时期;7、统一战线时期;8、追踪高尔基而去。画面上的鲁迅形象头发凌乱、神情枯槁,迥异于其他作品中意气风发的斗士形象或语重心长的导师姿态。作者以鲁迅手持剪刀剪断蜘蛛网象征他扫除文坛陈陈相因的旧习气;以鲁迅在阳光下吹冲锋号象征他在革命统一战线的先锋形象;以追随高尔基而去象征他对共产主义的精神追求。作品不论是在立意还是技法表现上都堪称别具一格。

马达刻于1939年的《鲁迅像》是一幅典型的运用视觉暗喻方法的作品,鲁迅头像居于画面正中,四角的四个文艺界战士形象分别代表文学、美术、音乐和戏剧四个艺术门类,也象征了当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设立的四个系。从这几幅解放前典型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文人式的婉转甚至有点晦涩的隐喻方式与“”期间一望而知的、直白的比喻或象征有着显著的差异,一种修辞方式在艺术作品中不同形态的呈现缩略了太多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社会文化审美思潮的转变、受众群体在艺术接受层面上的改变、执政党文艺政策方针至上而下的全面推行对艺术家创作的直接影响。

50年代,各地的美术团体组织当时艺坛颇有名气的一些美术家们创作了很多以鲁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如谢笳声的雕塑《鲁迅先生像》、李宗津的油画《夜谈》、司徒乔的《故乡》插图、蒋兆和的《纪念刘和珍君》、彦涵的套色木刻《鲁迅先生像》、黄永玉的木刻《歌颂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培养》等,这些作品发表在各地的文艺报刊杂志上,当时有很多读者对这些美术作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感想和意见,也向美术家们指出要“深入研究正确描绘”的要求,①这对后来鲁迅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这些为数众多的以鲁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进行图像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对于鲁迅形象的塑造更多地倾向于表现其政治家的内蕴而非文学家的风骨。

颜仲的《鲁迅像》作于1959年,与当时其他版画家不同的是,颜专攻黑白木刻人物肖像 ,这与鲁迅的倡导不无关联,鲁迅曾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1935年6月给李桦的信),也就是说黑白木刻是最能表现“力之美”的,也是最有概括力的艺术语言。他所作的中国文化名人肖像也大多是以鲁迅为中心的。一般来说肖像创作的形式大多是以黄金分割律构图框架内的人物头像,也有少部分扩展到胸像,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有效地使用视觉修辞以表现主题就显得至关重要的。这幅作品有着特定的形象表情要求:“俯首甘为孺子牛”,要突出、强化这种视觉感受,也需要一种大胆鲜明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手法。严采取的方案是刻意横向运刀,制造一种对比强烈的黑白光影效果。整个脸部右侧不施刀痕,脸部的整体感觉完全由左侧即背光部分的准确造型显现。这种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的方法直接对应鲁迅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文风,可以说解放初期鲁迅形象的塑造方法大多基于艺术家对鲁迅人格、文风的整体思考。

赵延年《鲁迅像》是赵1961年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创作的一幅黑白木刻作品。李允经认为赵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对于赵延年的《鲁迅像》李允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顾及了鲁迅所处历史时代和毕生抗击黑暗所形成的独特心态,侧重表现了他横眉冷对的性格侧面,是更逼进他的精神内涵。”②与颜仲对鲁迅精神的解读不同,赵认为鲁迅最根本的精神内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所以他用粗放的刀法、强烈的黑白、冷峻轻蔑的神态构建了一个钢筋铁骨般的鲁迅。鲁迅凌厉的眼神直视观众,面部几乎全直线和斜线的处理加强了这种严峻的气氛,我们知道当画面人物直视观者的眼睛时,由人物视线发散的力量与观者形成一种想象层面的、心理上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传播效果。这种压迫式的、威慑性的视觉处理方式在七十年代得到广泛的运用。图像在传播、接受过程中对观者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是隐形的、复杂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何米切尔(W. J. T. Mitchell)在他那本图像学专著的开篇就着重指出:“图像学不是研究图像的科学,而是研究图像的政治心理学,是研究对图像的恐惧和崇拜,是研究两者之间的争斗。”③

尽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艺术家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调整自己的创作心态、表现方式,以适应不断强调的大众文艺方针的需要,但当时文艺界的领导们似乎并不十分满意。1961年第4期《美术》杂志发表的《革命历史画创作座谈会纪要》就革命英雄形象的塑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凡是有关革命者的牺牲、生活的贫困艰苦,肉体上受到的残害与创伤这一类的具体描写的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不是强调这些具体情节而淹没革命者的坚强不拔的精神,不是避免这些具体的情节怕它会歪曲了革命者的精神,而是通过这些具体情节来表现革命者的精神。”也就是说不应该直接描绘革命者肉体上的羸弱或受到的创伤、残害,而应该将革命者截然分为精神和肉体两部分,作为对历史事件进行视觉还原的叙述者和革命形象的塑造者,美术工作者应该在其作品中充分强调作为本质属性的精神信念。所谓本质属性、精神内涵等这些形而上的界定或阐释原本应该是用艺术家自己的经验来评价、推论、解释的,这样由权威杂志正式颁布的条文无疑将艺术家对于鲁迅的阐释限定在了一个具有倾向性的框架之内。④同时随着“两结合”“三突出”⑤等艺术表现律的不断强化,艺术家能够施展拳脚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院级课题资助项目。

注释:

①李允经.评赵延年鲁迅作品插图自选集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5,(01).

②李允经.中国现代版画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82.

③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 by W. J. T. Mitchell[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