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范文第1篇

有句广告语说的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心就是目标,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的位置就在哪里。

我们要成功,确立目标是基础。曾经听人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三只小鸟,他们一起去寻找自己成家立业的位置。他们一起飞到了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哎呀,这里真好,真高!所有的牛羊都在羡慕地仰望我们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另外两只小鸟则失望地飞走了,这两只小鸟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有一只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了,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

另一只很难过地说;“不,我的目标不能定位在这儿,因为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说完,它便向着太阳执着地飞去……最后,落在树上的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满足于一棵小树的鸟是麻雀,满足于一片云彩的鸟是大雁,飞向太阳的鸟才是雄鹰。每一个人,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但只因为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所以取得的成就也就不相同。有些人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就不再继续向前了,目标便永远凝固在那个点上。只有目标远大的人,才能不被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取得巨大的成功。

历史上伟人的成就大多源自年少时的梦想与目标,比如孙中山,当他很小的时候,听别人谈到农民起义的领袖李秀成的事迹后,激动地站了起来,并握紧拳头发誓要向李秀成那样做人,就因为儿时他定下了这样伟大的目标,才为他以后成为伟大的革命家奠定了基础。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但我们不妨学习他从小树立远大目标的方法。有了远大的目标,人生的航船才不会漫无边际地游荡;有了远大的目标,青春的热情才会找到喷发的突破口;有了远大的目标,白发皓首时才不会懊恼悔恨。

生活目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学目标;生活化;儿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综合型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1] 因此,在品德教育中,首要完成的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教学目标表现为理解人、指导人(基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影响人(促进个体成长)。用哲学的思维确定教学目标,赋予学习内容、教学资源等以整体性的意义,给予儿童经历、体验,让学习成为儿童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从小处说,这样的哲学思维能使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做事、做人;从大处讲,教师要基于儿童真实生活,按照教育原理和生活规律,整体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用教育去影响儿童的成长。

一般而言,对于一节课,教师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去思考课堂教学设计。“是什么”,即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儿童真实生活中的个人表现,明确认识:这是什么样子的行为?这样的表现是不是儿童真实的生命状态?“为什么”,即引导儿童确立观点,找到实证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有哪些社会的、个人的因素导致这样的现象发生?“怎么做”,即儿童在自我反思和互动合作的活动中明晰怎样做是善的,怎样的表现是符合规范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教、悟、学、呈现”四个角度去思考教学,实现教学预设与儿童真实生活愿望一致。

一、“教”的角度:基于儿童视角

儿童时期的经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老师说:“童年留在人生这棵大树最核心的年轮里,它始终在为人生提供滋养。”发现儿童,以儿童为本位,这是近现代教育的逻辑起点。成尚荣认为:“认识发现儿童与教育、与教师是同一语,谁真正发现了儿童,谁就赢得了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也曾说:“儿童社会充满简单之美。”儿童的本义是自由,其具有乐于探究、喜爱游戏的天性以及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和创造性。

我们在对儿童真实生活的认识上有三个误区。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论上的儿童是伟大的,实践中的儿童与发现的不一致,往往以理论遮蔽实践。二是理想代替现实。三是对儿童可能性的把握,认为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往往忽略儿童消极的、灰色的一面。[2]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设计,教师因为不了解或者无视儿童的真实生活,偏重于道德知识传授,忽略了道德情感体验;偏重于教师的权威和理智指导,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偏重于约束控制,忽视了学生的内省与合作。

有一次,笔者看到四五个小男孩在楼道里正在玩枪战。他们一只手卷成喇叭状,另一只胳膊伸直扮作长枪,口中振振有词:“你挂了!”“我来了!”伴随着“哒哒哒……”射击模拟声,楼道里人声鼎沸,乱作一团,甚至无视笔者的到来。笔者走近他们,把他们叫到身边,接着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枪战。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丛林中发现敌人,伏击扫射!

师:如果这个游戏情境发生在真实生活中,战士需要隐蔽吗?只要不怕死的就一定能活下来吗?如果既要夺得胜利又能成功地活下来,你觉得怎么做更合适?

大多数学生听到笔者的问话都会心地笑了。在这个简单的师生互动中,对与不对无须说教,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游戏也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在其中会面临着多种选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第一要来自于真实的生活,促进学生对生活认知的升华。在这个教育实例中,学生有自我反思,也有自我教育。教师在融入他们的过程中,实现了轻声慢步的行为养成教育。当然,教育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确定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灵活变通。指导儿童要受到教育情境的影响,做到审时度势,方能体现真正的教育智慧。尊重儿童生活,才是“道法自然”的教育。

儿童的生活中有三个世界:现实的世界、理想的世界、虚拟化的世界。在三个世界中儿童的学习方式、生活状态、价值取向都不同,常常发生猛烈的碰撞,以致价值迷乱,而价值迷乱又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方式。不能把儿童当成“小大人”,即按照成人的样子将儿童塑造成成人想要的样子。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基于儿童视角,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真实世界。合理的目标设计是把儿童和成人看作是蛹和蝶的不同状态,遵循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基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进而指导儿童生活。

二、“悟”的角度:源于生活体验

儿童在真实生活状态下获得个体经验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生活、以班级和学校为主要组织形式的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等。教师往往围绕学校生活这一特定的个体体验环境设计教学,而忽略了其他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对儿童教育十分敏感的教师,同样对他们所负有责任的儿童的家庭背景、生活历史、道德品质和具体情况十分敏感。[3] 儿童游戏中的假扮,儿童自发性的歌唱和跳跃,儿童自发性的涂鸦和临摹,儿童泛灵论的世界观念,儿童的幻想想象,儿童对童话神话的热爱,都是儿童生活的反映形式。以各类生活资源为主要载体,运用儿童所熟悉的学习方式,实现个体现有生活经验所指向的道德生长。

例如,一位教师在《校园绽放友谊花》一课中设计了调查项目:自己爸爸妈妈的好朋友中有哪些是童年朋友?今天他们的关系怎样?说说你的发现。85%的学生发现童年时期的友谊持续最久,在父母好朋友中占的比例最大。他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得出了“纯真的情谊最持久”“童年友谊要珍视”等心得,进而设计了“和朋友怎样相处”的目标,这样的一条生活主线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而另一位教师在《他们都是我的老师》一课目标设计中,以“猜猜我是谁”“老师的一天”“聆听感人的故事”等三个活动为载体。第一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人物的服饰、特长等来发现老师的特点;第二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调查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体会老师的繁忙和辛苦;第三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身边的好老师和最美教师张美丽的事迹,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之情。这样的活动设计,偏重于知识能力性的学习,忽视了儿童对于活动的自然选择,缺少了与儿童真实生活的密切结合,很难调动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经过同课异构比较,另外一位教师设计的“说一说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活动,调动了学生独有的个体经历和记忆,通过照片、小礼物、信件等真实生活的痕迹,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的教育目标。

三、“学”的角度:多维目标,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是通过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而实现的。完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要经历从知道到行动、从发现到反思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目标,至少有四个层次:一是知识传授,二是情感调动和激励,三是明确的态度以及明确的行动计划或者倾向性,四是思维方式。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又要组织学生围绕目标组织调控学习;既要设计“教”的目标以调整课堂行为,又要把握“学”的目标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现代交通的烦恼》教学目标设计为例: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想办法使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和填表格的方法来了解交通带来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之树立改变交通现状、畅想未来交通的志向。

上述三个目标中,目标1所使用的“了解”“学会”是含糊的、不可测量的;目标3缺乏针对性,不够具体;目标2和1之间指向的重点和难点不一致,过程和方法只解决了一个方面的任务,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涉及的任务更宽广,三个目标之间关系连接不紧密。

“科学取向教学论”强调目标的导学、导教和指导测量评价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做到简明、精要,可以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用学生学习后会做什么、会说什么和会表现什么来陈述目标。会做的目标,是技能目标;会说的目标,是知识目标;会表现出的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4]

没有目标,就无法评价;没有评价,目标就无法落实。评价本身即目标实施的一部分,而只有实施了即时性、过程性、主体性评价,目标的生活化才能完全落地。正如福柯所说:“人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经常也知道为什么做所做的事,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他们所做的事做了什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有效目标,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教育的效度。[5]

四、“呈现”的角度:内容分层,表述规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目标是一种教学上的前置行为,既要从内容上充分准备,又要从形式上规范呈现。目标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将获得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教学到什么程度。目标的设计层级方面,纵向地看,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横向地看,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预设到生成的逻辑顺序上把握目标,真正的教学效果等于“预设目标”加“生成目标”。预设目标是设计的重点,也是教学的底线,要做到可以评价和测量。生成目标决定于师生的创造,受人的因素影响。

目标设计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主要形式,表述要具体而明确。既要针对个体的学习指导,也要关注小组和集体的学习。学习目标不应太过广泛,那样无法开展具体教学,也不应太过狭义,导致无法进行差别化学习。既要突出主题性又要整合不同主题,把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相联系,把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联系。[6]目标设计表述应是教师的创作,杜绝胡乱一写或者随便一抄。只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才能引领教师完成备课、上课各个环节,实现“跳出教材教教材,超越学科学品德”的教学目的。

目标设计要体现学科的教育性,提出的德育目标准确而适合。既要体现德育回归生活的特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又要体现课程的综合性,让学生学到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生活的智慧;还要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提出教和学的具体流程。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生活化,才能激发儿童真实的生活思考,指导其行动,促进其形成习惯。教师要熟悉儿童的真实生活,遵从儿童的生活逻辑,去成人化,去虚假化,去空洞化,强调真实、真情、适合。教师要“蹲下身子来解读孩子的真实生活,解读教材,解读课程”[7],体现教育性和生活化,以儿童真实生活为主线,才能避免走上“知识的罗列和活动的堆积”的教学歧路。

参考文献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成尚荣.重新认识、发现儿童[J].人民教育,2014,(11):1.

[3][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6.

[4]皮连生.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设计与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12):29.

生活目标范文第3篇

巧用音乐实现《文化生活》课堂德育目标 文章 来源 于 3 e d u 教 育 网

今年秋季,四川省“新课改”的首届高中学生(高2013级)正在学习的思想政治课是《文化生活》。为了贯彻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落实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德育的时代性、生动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我尝试着把音乐引入了《文化生活》课堂教学。

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没有音乐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亚里士多德说过:“音乐对德行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正直的愉快。”音乐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为,“音乐作为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音乐在德育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情感性,而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说理性。为了减少政治课“说理引导”的枯燥乏味,增强其趣味性,我把音乐引入《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效应,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化,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在备课时,就从网络下载与《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音乐,保存在手机里,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契机,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这样教学,既能丰富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体现其“文化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的,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下面,我举例说明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体味文化”(教材P4)时,播放《十送红军》配合教材插图“合唱《长征组歌》”实施教学或者播放谭晶演唱的《人间遂宁》,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兴趣。在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材P10)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或者是《满城黄金甲》的主题曲《菊花台》,分析“文化经济化”,让学生深深感知“文化经济化”。

在讲“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教材P14)时,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配合教材插图“元妃省亲”,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讲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教材P16)时,播放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烧成的》主题曲《远在小河对岸》,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的理解。

在讲“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教材P19)时,播放《国际歌》或者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让学生体会优秀文化会增强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讲文化遗产(教材P30)时,我就播放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或者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增强学生热爱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讲“传统文艺的继承”(教材P41)时,可以播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是配乐朗诵曹操的《短歌行》,渗透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讲“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教材P48)时,播放《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片尾曲《把友情留在故乡》,结合孙子兵法的产生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教材P54),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配合教材“辅助文”实施教学。

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P64)时,播放解小东演唱的《中国娃》,引入“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教材P69)时,播放蒙古的《马头琴》,引入分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1)时,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6)时,播放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材P86)时,播放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或者周杰伦演唱的《蜗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讲“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材P90)时,播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或者韩磊演唱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主题歌《信仰》,深化学生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文化选择意识。

生活目标范文第4篇

“61”.在那张物理试卷上用鲜红的笔写着。为什么?为什么我看到这张试卷没有丝毫的感觉,一点后悔.自责的心情都没有?是因为尽力了?还是我已经习惯了.已经满足了。我越来越不能理解自己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次我从班里的11名退到19名的时候,我就开始走向失败。我的目标.动力,那种强烈的自尊心.进取心就开始散了。所以我从极里的60名一直到现在的120名。每一次,每一次考试后,我都在逃避,我从来不原意去看排名,我根本不想知道自己的位置,我以为,以为那种逃避就是对我最好的交待。一直都这样认为。可是我在逃避的过程中根本不知道别人的进步,当别人一步一步地前进时,我还在原地,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后退。就像电动楼梯,我们在不同的一边,永远不会相交。看着他们一直前进,前进,我却在后退心理真不是滋味。我离他们太远.太远了,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踪迹了。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奋斗者,只有我在逃避。

第一次失败后,我忘了许多,、包括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因而丧失了动力。今天,我终于清醒了,终于明白自己的职责了。我不会,不会再这样沉迷下去,逃避下去。只有,只有考上河中,我的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未来。现在,为了这个重大的目标,我一定会努力,我相信,我这次,一定.一定不会再失败了。尽管我们差距太远了,但是有目标才有动力,我绝对会追上你们的,我一定会实现我当初的诺言。

我要朝着目标前进!

生活目标范文第5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源自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员干部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的进行时”正是向人民作出的决心承诺。正所谓,初心常坚守,使命长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

“撸起袖子加油干”。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将之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中重点提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实实在在为民谋福利,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提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真抓实干,造福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基于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