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职证明格式

在职证明格式

在职证明格式

在职证明格式范文第1篇

人力资源部发出的离职证明书只证明离职员工的受雇日期、职位及其离职原因。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离职证明格式,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离职证明格式1兹证明______先生/女士/小姐原系我公司____________部门职员,在职时间为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现已办理完所有离职手续。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离职证明格式2兹有______(姓名)同志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期间在我公司担任______职务,在职期间,工作努力,无不良工作表现。现因__________________原因申请离职,并已正式办理离职等相关手续。以后其一切相关事宜均与我司无关。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离职证明格式3兹证明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原系我公司市场开发部职员,在职时间为20__年01月01日至20__年07月31日。现已办理完所有离职手续。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20__年__月__日

离职证明格式4兹证明__自__年__月__日入职我公司担任__部门__岗位,至__年__月__日因__原因申请离职,在此工作期间无不良表现,工作良好,同事关系融洽,期间曾被授予“__”称号(荣誉)。经公司慎重考虑准予离职,已办理交接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离职证明格式5某某先生/女士/小姐自2008年01月0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人事专员职务,至20__年06月31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离职证明格式6___ 同志于 _年 _ 月_日至 _ 年_月_日任职于___公司,于_年_月_日正式与我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特此证明。

在职证明格式范文第2篇

申请个人认证的微博帐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绑定手机、有头像、粉丝数不低于100、关注数不低于30、至少2个橙v互粉好友、有发微博内容且能体现活跃的真实个人;

申请认证填写资料时,如果实际生日跟身份证生日不一致,以身份证号码为准。

2、个人认证标准:

请参考在职认证、职业资格认证、作品和获奖成就认证的各行业和种类的认证分类。

3、认证资料和方式:

微博个人认证支持好友帮助认证和上传材料认证方式。

1)好友帮助认证:

通过邀请微博已认证的好友(本行业或本单位等)帮助确认身份信息的方式,可简化所提交的材料并节省认证所需时间。好友为申请者提供认证信用担保。

2)上传材料认证:

用户可上传在职证明、职业资格证书、作品和获奖证明进行认证

在职认证:用户以上传盖章工作证明的方式认证本人在政府、机构、企业等单位正式在职工作身份的微博认证类型。

3)职业资格认证:

用户以提交合法取得的国家公认的职业资格证或从业资格证等的方式认证本人职业身份或技能水平的微博认证类型。

4)作品和获奖认证:

在职证明格式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建构

教师资格制度被认为在推动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乏有效性。因此,为提高制度的有效性,推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建构专门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本文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对职教教师资格制度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家的相关改革提供参考。

一、职教教师资格发放制度

职教教师资格发放制度主要涉及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分类,解决那些在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究竟应当依法取得何种教师资格的问题。

(一)职教教师资格横向分类

我国《教师资格条例》将教师资格分为七类,中职学校独占两类,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中职普通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申请的是同一种教师资格,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这不利于照顾两类教师的专业性差异,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效度。建议普通文化课教师资格与专业课教师资格分列,即在中职学校从事普通文化课教学活动,必须事先依法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教师资格证书,从事专业课教学活动,必须取得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书。另外,随着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专业课教师不仅能讲理论,还能指导实习、实训,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逐步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且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尤其是资格认证标准几乎无法统一。因此,建议取消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二)职教教师资格纵向分类

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合格制教师资格证书模式,且教师资格“一次认定、终身有效”。这种制度安排不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且忽视了不同教师资格申请对象的差异以及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建议增设短期证书和终身证书,并将原合格证书改为长期证书。其中,短期证书是一种临时性证书,且一次性有效,不能重复使用,过了有效期则自动失效,若要继续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申请长期教师资格证书。短期证书要求相对较低,认证程序相对简单,一般采用认定方式,即申请人只要达到了证书要求的基本条件,就可以获得短期教师资格。短期证书获得者被认为基本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但并不是合格的职教教师。长期证书是一种合格证书,其认证要求相对较高,认证程序相对复杂,除了基本条件认定以外,还要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过考试才能获得长期教师资格。长期证书获得者被认为是合格的职教教师,能胜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长期证书与短期证书一样也具有有效期,但并非一次性有效,到了有效期,可以通过注册的方式延长有效期。终身证书是一种荣誉证书,长期证书连续通过三次注册可以换取终身证书,终身证书终身有效,其获得者被认为是成熟的职教教师。

增设短期证书,有助于解决制度的规范性与现实可能性的矛盾,是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实际状况使然。一是为了方便广大兼职教师获得教师资格,避免兼职教师“无证上岗”(因为在兼职教师岗位吸引力不足的情况,有意来校做兼职教师的申请人要么难以达到长期教师资格要求,要么基于成本/收益计算,不愿意申请相对复杂的长期证书),从而维护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项职业准入制度的严谨性;二是给新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一段培养期,使其在培养期内达到合格教师资格要求,避免他们“先上岗,后取证”(因为大量的专业课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缺乏教师职业准备,因此短时期内难以达到长期教师资格要求);三是给欠发达地区的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一个缓冲期,使其在缓冲期内提高职教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达到合格标准。

二、职教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教师资格认证的对象、标准以及认证方式,直接决定了谁才有资格当教师以及教师资格证书的效度。

(一)职教教师资格认证对象

在现行教师资格制度框架下,兼职教师无需取得任何教师资格就可以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这不仅违背了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项职业准入制度的基本精神,削弱了教师资格制度的严谨性,而且随着兼职教师人数的不断增加(如2009年中职学校的兼职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12.82%),会严重影响职教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3]因此,建议将兼职教师纳入职教教师资格认证范围,任何人在职业学校从事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职教教师资格认证方式

国际经验表明,在教师资格认证方式上,是选择认定还是考试,抑或两者结合使用,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教师教育制度,取决于教师资格申请人的教育背景。一般而言,申请人若受过严格的教师教育,则可以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若申请人没有受过严格的教师教育,则需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资格认证。我国采取的是开放式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并没有建立严格的职教教师教育机构或职教教师专业、课程认证制度。因此,教师来源非常丰富,不同来源的职教教师申请人质量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须实施严格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认证制度,通过把好教师“入口”关,以确保职教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教师资格考试能较好地确保教师“入口”质量,可以减少教师资格认证的随意性以及人为因素对教师资格认证的负面影响,确保教师资格认证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除了受教师教育制度影响以外,教师资格认证方式的选择还受教师有效供给的影响。一般而言,教师有效供给充足,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空间会更大,教师资格认证的方式也会比较单一;如果教师有效供给不足,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空间就会受限,教师资格认证方式也会比较丰富。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为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通道的基础上,纷纷开辟了选择性教师资格认证通道。选择性通道主要是为那些未达到合格教师资格要求者开辟的,而且针对不同的认证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证方式。如在美国,对于不符合职业经历要求的职教教师申请人,会以国家职业能力测试代替职业经历;对于一些不完全具备获得教师资格条件的社会杰出人士(如音乐家、艺术家)可以直接进行教师资格认定;为没有受过教师教育的申请人,提供选择性教师培养方案,等等。正是基于职教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实考虑,笔者提出设立短期证书,短期证书在功能上相当于国外的选择性证书,对于短期证书可以采取相对更简单的认定方式进行认证。否则,如果采取单一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方式进行职教教师资格认证,可能会因大量申请人不能通过考试而加剧职教教师的供需矛盾。

(三)职教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集中反映了人们对教师资格问题的价值选择,围绕此问题的价值冲突是影响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能够广泛地代表人们的价值选择,那教师资格制度就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能更有效地被执行,否则,该制度将会遭遇合法性危机,也就难以被认同、接受和遵守。要使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则要求其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必须确保资格认证标准的效度,使得认证标准能反映职教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就现实性而言,认证标准必须考虑到职教教师有效供给状况、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制度实施的可能性。如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为了照顾地区差异性,并没有制定全国统一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而是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制定,导致各地标准参差不齐,进而影响了证书的信度和效度,也削弱了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项全国性制度的权威性。虽然地域的差异,在职业教育教学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作为一种专业标准,其不能因地域而不同。因此,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包括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与考试标准,从而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权威性,保证教师资格证书的信度和效度。

另外,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还受教师资格制度的定位影响。教师资格制度,简言之就是对教师资格条件及身份的制度化确认。“条件”与“身份”是对应的,教师资格认证条件要求越高,取得教师资格后获得的社会地位,特别是专业地位也就越高。但教师资格认证条件并不是越高越好,它往往受制于教师的有效供给。因此,既有一些国家(如我国)只是将教师资格认证条件设定为教师职业的基本准入条件,即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也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在基本准入条件以外,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条件并给予相应的更高的“身份”,以满足有更高追求的教师的需要,并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产生了两种教师资格制度,即“入门性”教师资格制度与“发展性”教师资格制度。笔者认为,在当前职教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问题均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并不具备实施“发展性”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条件,相对于满足教师更高的专业追求而言,“门槛”问题更迫切,更宜实施“入门性”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因此,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论是短期证书的认定标准,还是长期证书的考试标准均应突出基本准入要求。具体而言,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是职教教师资格申请人应达到的必要条件,主要考察申请人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发展替能。认定内容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的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具体而言,包括学历、普通话、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经历(专业技术职务或技术等级)等方面。认定形式主要以相关证明的鉴定为主,如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职业经历的相关证明、体检报告、思想品德鉴定证明、教学实习证明等,辅之以必要的面试(含试讲、实操)。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要求更高,主要考察申请人是否具备合格职教教师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考试形式可以分为笔试和面试(含试讲、实操)。笔试主要考察申请人的专业知识、职业教育学(含职业教育管理学、职业心理学)知识与能力、申请专业对应职业的基本知识与能力;面试主要考察申请人的师范技能及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均应尊重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职教教师的专业性,突出能力本位以及考试内容与职业任务的相关性。 转贴于   (四)职教教师资格注册制度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议实施教师资格注册制度,即教师资格证书只是在有效期内有效,到了有效期必须进行注册登记,达到注册条件并通过注册,证书才能继续有效,否则证书将失效。具体而言:(1)注册对象仅限于长期证书,临时性的短期证书不予注册。设置短期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有效供给不足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如果对临时性的短期证书给予注册,允许其长期有效,那将会成为这种“低标准”、“去专业化”的无奈之举的保护措施,从长远来看将不利于职教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2)考虑到我国各项工作一般以5年为一个规划周期,可以将注册周期定为5年。(3)注册条件应包括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如是否具备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完全行为能力;教学经历要求,如要求在注册周期内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任务,以便将拥有教师资格证书但长期不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清理出教师队伍,使教师资格证书真正成为教师的资格证书;教学业务考核要求,如要求每年教学业务考核合格,以保证通过教师资格注册的教师都是合格的职教教师,由此将经实践检验不适合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清理出职教教师队伍;继续教育要求,如要求教师在资格注册周期内参加必要的继续教育培训,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非教学工作经历要求,如教师在注册期内须积累一定的与任教专业相关的非教学工作经验,促使其能与时俱进地积累专业实践经验。(4)教师资格注册主要采取认定方式,即无问题式注册,只要符合教师资格注册条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就可以给予注册。

三、职教教师资格管理制度

教师资格管理制度是教师资格制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机制,教师资格证书的融通性、时效性等内容。

(一)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机制

造成现行教师资格制度执行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资格制度实施机制缺失,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而且层层交互委托的执行模式,造成制度执行不力和种种执行失真问题。根据新制度经济家诺思的观点,受人自身效用函数的影响,委托人执行模式会影响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他提出一种第三方实施的概念,但“在非人际关系化交换的条件下,纯粹自发的第三方实施系统的交易费用是相当高的。相比之下,由政治组织作为第三方、动用强制力量来实施合约,则在监管与实施合约方面存在巨大的规模效应”。诺思关于第三方实施机制的观点,为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机制创新提供了思路。建议组建实体性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中心。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中心全面负责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研制、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研制、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组织以及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不再将制度执行委托给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高等学校,而是直接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立派驻机构(如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中心XX站),在各地级城市设立办事处。省级站点负责各地市办事处教师资格认证的管理,根据教师资格认证管理中心的统一要求,负责组织本省的教师资格考试及相关培训工作;各地办事处负责本地短期证书认定以及长期证书的注册登记工作,协助省级站点做好教师资格考试的组织及相关培训工作。这种第三方实施机制较好地避免了层层交互委托造成的制度信息耗损、执行失真、监管乏力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的专业化,有利于制度问题的反馈,便于制度的完善。

(二)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融通性

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教师资格可以向下融通,而且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也可以相互融通,且对教师资格的专业间融通问题没有作明确规定。这种制度安排,忽视了各级各类教师的专业性,且对跨专业的外行教学行为缺乏约束力,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考虑到职教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不允许职教教师资格与其他教师资格相融通;为了确保内行教学,且考虑到中职普通文化课教师相对过剩的现实状况,普通文化课教师资格应不允许与专业课教师资格相互融通,普通文化课不同学科教师资格之间也不允许融通。另外,建议将职业教育专业进行分类,相近专业归为一大类,专业教师资格可以在专业大类内融通。因为受教师供给与办学成本的影响,完全不允许专业课教师资格在专业间融通并不现实。

四、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直接受制于教师的有效供给。教师有效供给充足,教师资格制度就有更大的实施空间,更易实施,也更有效。相反,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空间越有限,越难以实施,越低效。因此,要保证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有效性,必须切实解决职教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完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确保稳定的职教教师来源

解决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关键是完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职业学校提供稳定的、合格的教师来源。一方面应加强普通大学与高职院校合作,充分发挥普通大学与高职院校各自优势,联合培养职教教师。相比高职院校,普通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方面,具有学术优势,但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且缺乏专业针对性(因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更倾向于按职业划分,而普通大学的专业则倾向于按学科划分,且职业学校的专业更新周期更短);普通大学的劣势可以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来弥补,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同属于职业教育,更能满足职教教师职业性、实践性的要求,且高职与中职的专业设置基本一致,能更好地满足中职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另一方面实施更有作为的开放式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淡化机构,强化专业意识,切实将职教教师视为一种专业,并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在有条件的普通大学,包括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相应的职教教师专业,从而为职业教育提供稳定的、专业化的教师来源,尤其是专业教师来源。另外,围绕职教教师专业,系统研发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并建立职教教师专业认证制度,以此规范职教教师教育工作,提高职教教师培养质量。

(二)推进全员聘用制,构建职教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除了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完善以外,教师编制不足是造成职业学校教师有效供给不足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没有编制,对于公办学校来说就不能从政府那里获得人员经费,也就难以引进教师。为此,职业学校为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普遍实施了聘用教师制度,即利用学校自有资金聘请教师,这部分教师没有正式的财政编制,实行人事,不能完全享有国家事业单位的所有福利,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甚至在学校的地位也不如财政编制教师。受此影响,学校很难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当外聘教师,只能降低入职“门槛”,甚至对外聘教师的低要求有种心理上、文化上的认同感,很少要求他们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另外,与之相矛盾的是,一些不符合教师资格要求或不能有效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占据了有限的教师编制,但受教师编制“终身制”(起码退休或辞职前是这样)影响,学校无法将这些人清理出教师岗位,有限的编制资源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实行全员聘用制可以较好地解决此问题。一方面教师不再实行身份管理,而是按岗位进行管理,根据岗位聘请教师,并提出相应的岗位标准,提供相应的岗位报酬,避免学校根据教师身份不同设置不同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全员聘用制可以打破学校教师编制的“终身制”,通过竞争将不符合教师资格标准要求的教师淘汰,避免了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出不去”,优秀的教师“进不来”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岗位资源的效能,为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施放制度空间,使教师资格制度能真正起到教师队伍过滤器的作用。

在职证明格式范文第4篇

职业标准不能与实践脱节

记者: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以来,起到过哪些积极作用?面临着什么问题?

袁良栋: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20多年来,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了职业技能开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计划经济跨步市场经济,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出现和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快速的规模扩张,导致基础和内涵发展不足,也导致证书含金量和效用的社会认可度降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使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相对封闭,割裂了与经济、生产、教育之间的联系,造成了职业标准与实践脱节。而职业标准更新滞后,又使政府过多参与市场,导致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动力不足,影响了政府协调作用的发挥。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康发展。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制度发展完善最为迫切的需求。

党的十明确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制机制创新,需要不断完善政府调控和市场竞争的协调机制,需要政府主动强化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能力,注重制度相关方多元利益需求,从而提升制度中利益各方的参与和互动,以促进制度的良性改善。

营造制度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记者:影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将可能发生改变,这将给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运行带来哪些障碍和困难?

袁良栋:一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从内容来看,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大部分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需要通过政策法规等载体来落实和执行。

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实践证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选择应当是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协调生产。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安排应重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互补。

三是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副作用,影响着该项制度的落实和深化。

四是外部制度框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我国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人才、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面临着自身结构和运行组织方式的调整。

制度创新发展需要内生动力

记者: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该如何实现内部突破?

袁良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制度本身结构的动力机制。 在职业资格制度结构中,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法律制度、职业分类与职业标准、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职业资格鉴定制度、证书核发与管理等。这些制度组成了系统性的有机结构,并形成了一套约束特定行为和关系的行为规则。产业升级、社会分工专业化和生产组织管理精细化,对职业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规格要求和教育培训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人才评价和使用制度的变化等。同时,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也不断对制度的实施方式和效果产生影响。因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地变化着,调整的目标就是使制度的各组成部分相适应,以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

制度创新要抓住重点

记者: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是什么?主要任务应该有哪些?

袁良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新发展的目标主要是构建一个依法和自愿管理相适应、国家和民间资格相补充、学历和职业资格相衔接、分层和分类管理相结合、政府调控和市场竞争相协调的证书管理制度。

当前,应尽快健全、完善政府调控和市场竞争的利益协调机制,增强政府综合协调能力,建立行业企业主体地位和多元评价机制,提升制度中利益各方的参与和互动,以促进制度的良性改善。在此过程中,应注重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规、构架起互相沟通衔接的职业资格和学历资格证书框架,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将学历资格和职业资格统一到人才开发、评价和使用上来。

借鉴国际经验寻求突破

记者: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与创新来说,其他国家有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袁良栋: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比较, 可以发现其在法律法规、资格框架、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做法有很多共同之处,对我国证书制度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具体到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创新,主要应是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应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当前相关的配套法规只有部门规章,层级太低,单靠政府职能转换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来调解制度本身的矛盾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比较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时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有着完整的层级和结构,对制度的管理、资格框架、职业标准、认证教育与培训等各个环节都加以明确规定,保证了制度的调整、实施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责权利的约定。

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法律法规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关系协调中的作用,明确各方责权利法律义务关系。

二是构建统一的资格框架。从各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践来看,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是必要的,而且该框架与学历资格框架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融合为一体,有着内在的价值对应关系。我国应从技术方面建立两类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桥梁,构建一个资格价值体系,建立起对应关系,形成一个依托职业分类框架反映资格技术技能结构和层次的资格框架。

我们可借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构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资格证书的衔接,使各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与培训相互沟通,形成一定的梯次结构,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学历相并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这是在人力资源开发框架下,教育培训和劳动就业沟通衔接的必由之路。

三是理顺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除建立了法律法规体系外,还建立了完善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如综合管理协调制度、严格的监管制度、竞争性的教育培训制度、多元化的认证制度和证书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等。这些制度和措施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根本保证。

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的是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制度推行中,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采取分类指导和管理。中央鼓励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开展制度创新,在制度运行管理方面,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省区的做法是将认证的管理权限适当上移,服务下沉,在认证所站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引入了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建站和运营管理的公共资源投入。这些有益的探索值得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推广和试点。

我认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更加重视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更加重视权力配置格局从政府集中管理转向给地方、行业、企业等机构放权和为劳动者增权,更加注重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与手段的多元化。因此,职业资格的管理体制应在现有集中统一模式下,更加突出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制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在各方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使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协调发展。

探寻制度创新的实践路径

记者:您认为,该如何探寻职业资格制度创新的实践路径?

袁良栋: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难以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如果把它划分成不同的阶段,最可行的依据就是管理模式或者是管理模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被确认下来。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根据三个层次的法律的确立作为阶段划分界限,形成一个递进的关系。

在第一阶段,要完善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层面的统一,对部分管理职能适当下放权限。规范就业准入职业范围,更新调整机制、监督检查和处罚规则,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相关权责。

我建议,一是要把现有各类证书体系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中,先对各个资格体系内的资格进行统一、对应和互认,依据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清理和规范;二是逐步将现有各体系的资格进行统筹规划和调整,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间可依据职业分类框架进行资格的名称、内涵、标准、资格等级的规范,调整名称、内涵和效用相同或相近的资格;三是尝试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资格也纳入其中,分类管理;四是将职业资格单向对应衔接的学历资格纳入框架。

同时,建立综合协调机构,发挥政府综合协调功能。政府主导职业分类、标准制定、资格设置、认证管理、证书核发和管理;调整相关方权责,将认证所站管理职能上移至市级认证机构,变认证所站为认证场所,与现有考试中心职能统一;加大对行业机构的扶持力度,提升其业务支撑和服务能力,对部分基础较好的行业和部分职业进行自愿管理试点。

在第二阶段,逐步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分类分层管理,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内部结构的整合优化,完善依法监管机制。加快推动《职业资格证书条例》和《就业准入条例》的立法工作,以提高法律规范层级和效率;完善资格框架,逐步整合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建立职业资格与学历资格双向沟通衔接,建立互认关系和规则。

随着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向集中统一下的分层管理模式过渡。我们应该结合立法进程和政府体制改革进程,及时调整相关制度配套措施。

在第三阶段,逐步实现政府监管下的竞争性分权管理,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依法管理和自愿管理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职业资格专项立法工作。

在职证明格式范文第5篇

各县(市、区)政工取评办、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做好****年度全市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

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

全市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按照渐少

政职[****]**号,浙企政职办[****]*号,政职办[****]*号、政职办[****]*号、职改办[****]*号文件精神执行。

二、申报时间和组织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申报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于月*O目前

将审核盖章的《申报___职务评审对象花名册》(并带软盘)及相关材料送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将于*月下旬对申报中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月中旬召开评审会进行评审,同时完成申报高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工作。

三、报评材料

、高级政工师评审材料仍按浙企政职办[****]*号文件执行

****年度申报高级政工师岗位人员培训班拟定于*月底在杭州举办,

各地各单位要在*月*0日前将本地本单位准备参加培训班

的人员名单报我办。

*、政工师评审材料

()材料清单一式*份(一份贴在材料袋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人一式*份。其中呈报

单位意见栏要求概括地反映申报者政治、业务表现情况,表明推荐态度;

(*)业务总结一式*份。内容为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

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字数在*千字以上;

(*)《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

表(公示表)》,一式**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5)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各一

式*份;

(*)有关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各一式*份。须提供任用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业论文*篇和三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包括策划和组织的活动、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工件报告、经验推介或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

()外语考试合格证书(综合C级或省外语等级考核英语二级、日语三级)复印件一式*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破格申报的,还需提交所在单位填写的《破格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人对照破格条件写出破格理批注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

(0)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结果挂钩的,需提交相应的证书;

()填报经本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签名的《如实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保证书》;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所有复印材料必须携带原件,由评委会办公室验审原件。所有申报材料(除《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用A*纸外),须中文打字,统一周A*纸复印。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外,其它材料一式*份整理成册。

*、助理政工师评审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份。

(*)《晋升(推荐)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一式0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

*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5)必须提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撰写专业论文篇和*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并提供复印件*份。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获得的荣誉称号的证书或奖状的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式*份。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需确认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要填写《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份,并提供学历证书和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四、材料要求

根据职改办[****]*号文件的要求,各申报对象要翔实、准确地提供能反映本人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的书面材料和相关证明。对于必须由推荐单位人事部门(职改)部门提供的材料,申报对象不得自行填写;对于要求公示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及时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否则无效。

五、答辩事项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主要是考察评平对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意识以及提供业绩材料的真实性。答辩时间另行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