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范文第1篇

中华文明发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成一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世隔绝″的自然地理条件,西南、西面临山,东面,东临海岸,北面、西北面为沙漠与大草原,再加上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浓厚的土壤,使中国的农耕文化延续几千年。再看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也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大到一个国家,中到一个城市,小到一幢建筑的结构与形态,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对人居自然环境的选择与评析,应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诸多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是自然环境中重要的因素,它主要通过温、风、雨三因子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优劣。

温度:主要是太阳辐射引起的近地面的大气温度。地面接受太阳辐射能,与太阳入射线与地面形成的夹角即高度角有关。而太阳高度角又与纬度有关,从而使地球近地面大气温度具有明显的的纬度地带性。这就是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减小,吸收的辐射能减少,气温下降,一般纬度每增加l°,气温也下降1℃。反之,气温升高。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这一规律,故在《周礼·地官》中云:“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综合吸收与失散热量的结果发现:低纬度区,热量吸收超过失散;高纬度区失散超过吸收。,只有30°纬度区,热量收支平衡,略有赢余。这也许就是30°纬度带附近,人类文明遗址较为集中的重要原因。非洲的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印度河下游、长江中下游、黄河流域等人类文明发祥地,均在25°~30°纬度带内。相对稳定而平衡的温度条件,成为最适宜生物繁衍生息和人类居住的地方。

风: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是运动的空气。而空气流动是气温引起的气压差异的必然结果。地球表面70%以上面积是海洋,由于海陆的物理特性差异,大陆与海洋之间形成特殊的大气环流。从风这个气候因子分析,地处北半球的中国境内,人居环境选择上以背北季风、迎东南季风为利,尤其是夏季温热的南方,建筑朝向以南偏东为吉,并应随纬度降低而偏东角度增大。相反,在北方气候条件下以冬季寒风、春秋“沙尘”为主要矛盾,故在建筑朝向上应选择与西北季风成垂直的西南“热轴”为佳,随纬度增高而南偏西角度增大,以南偏西45°为限。同一纬度带内,人居环境就通风纳凉和湿润透气条件而论,以东南为最佳,可获得海陆风和东南季风双重优势。

雨:即大气降水,是地面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成为人居环境优选的气候原因。

气候因素,除了以经纬度有水平分异外,还受地面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体只要有500米左右高度,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垂直分异现象。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地形因素:地形,是地球表面起伏变化的形态。地形也可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台地和平原等类型。《阳宅十书》中讲:“人之居地,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纵内形得法,终究称不为上宅。”这就道出了地形环境的重要。

在地形选择中,应优选转折的过渡地段,因为这容易找到《葬经翼》中所讲的“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博山篇》云:“势来形止,生气可乘。龙欲其聚,不欲其散。龙欲其止,不欲其行。”也就是“冲阴和阳”的吉地。如山地向谷地过渡的山前洪积扇;丘陵向平原过渡的谷口冲积扇,沿河阶地、河口三角洲。在这类地形转折地段,地形起伏平缓而有一定的倾斜。地面排水良好,地下有一定填深的侧渗地下水活动,可以实现风水中要求的“地高而不旱,居下而不涝”的人居环境,达到《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高毋近旱而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因天时,就地利……”的环境要求。

在地形考察分析中,要求山有“来龙去脉”,山岳绵亘起伏,屈曲奔变,过峡束脉,为“真龙”结穴之地,可以人居基地之“背景”倚靠。因为山岳连绵起伏,山势远大,这为集雨面积广大,即为“天门开”;山形屈曲奔变,天际线即山脊线必然优美;若山体发分枝顺、逆相伴,必有“圈椅状”、“马蹄形”山弯山岙、山埠、山冲、坝子等地形单元出现;山脉的末端出现过峡束脉,必然形成“蜂腰”、“鹤膝”状的“马鞍”地形,就成为“结咽束气”的玄武主山,其主山之前就可免受来自后山的山洪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威胁。若能玄武之前又有平缓突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似绵又断”的岗地,与主山呈“胎息”状,这就是“突穴”,形家称“玄武脑”,是聚气“宝地”,是人居最佳环境。

——地貌因素:地貌,它反映地面形态、成因、组成和发展演变趋势的综合特征。其中形态、成因和物质组成犹为重要。因此,在地貌类型划分中必须反映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从地貌学分析“风水宝地”,就是寻找空间布局上相对独立的地貌单元。古老的构造盆地,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居住地。如关中盆地,是周先民的发祥地;浙江人主要居住在46个大小盆地中,大多为古老的第三纪红层盆地。就全国而言,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河河洲、辽河三角洲等都是人口密集区域。从浙江省看,三江交汇的宁波、钱塘江河口的杭州市、瓯江河口的温州市、椒江河口的台州市,均为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具特色的城市,正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是大都市优选之地。至于河流二级以上的阶地、台地一般面积较小,大都是村镇优选的地方,是水景住宅、亲水建筑的好地址。而山前古洪积扇,则是山居别墅、旅游景观住宅的优选地;港湾平原边缘的山前古洪积扇,更是开发海滨别墅的最佳地段。

——水文因素:水是生命之源泉,被风水家视为“地之血脉”、“穴之外气”,故在人居环境选择中尤为重要。风水称“有山无水休寻地”。在“形势宗”风水中视“气为水之母,水为气之子,气行则水随,水止则气蓄。”;《水龙经》云:“水积如山脉之住,水流如山脉之动,水流动则气脉分,水流则气脉凝聚”。“大河类干龙之形,水河乃支龙之体”。水文条件包括地上水和地下水,在自然环境选址中主要看地上水的水系布局。凡水面广大、深渊,水流屈曲环抱,必有佳地。在“风水学”中所谓“大荡大河收气厚,涓流点滴不关风″。在平原地区,凡水系交织汇聚之地,为气融注之处,可择高亢之地作为建筑基址。《博山篇·论水》云:“水近穴,须梭织。到穴前,须环曲。既过穴,又梭织。若此水,水之吉。”《水龙经》也讲:“平洋只以水为龙,水绕处是龙身泊,故凡寻龙,须看水来回绕处求之”。如果单体建筑选址,《阳宅大书》讲:“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水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水龙经》云:“后有河兜,荣华之宅;前逢池沼,宝贵之家。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化富绕。”

在水系布局优选的基础上,也要看水质、水声等。如《博山篇·论水》:“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其色淡,气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馊,不足论

。”“水有声为凶,无声为吉。咚咚可取,最忌悲泣。”

——植被与土壤因素:风水将植被视为“龙之毛发”,把土壤比拟为“龙之肉”,将岩石看为“龙之骨”。植被生长的好坏是生态环境质量的直接反映,故风水中强调“童山不可栖”、“童山不可葬”。良好的自然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可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因此,人居环境应优选原始自然植被保护良好的山麓、低丘缓坡地。

自然环境范文第2篇

一、地位、任务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小学自然、社会,初中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重视进行环境教育”。这就决定小学自然课是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自然教学大纲》教学要求的第一项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的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了解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护和探索,从而对大自然的概貌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自然学科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落实《课程计划》的规定和体现《自然教学大纲》的需要,决不是穿靴戴帽,另搞一套。

根据课程计划和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自然课要完成的任务中也包括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教育。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获得一些浅显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增加环保意识,在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上烙下保护生态环境的印记,让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影响他们一生,以致他们将来长大了走向社会后,不做对生态环境有损害的事。

二、内容、要求、方法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时《教学大纲》规定“教学内容应正确反映自然事物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的环境内容,找好结合渗透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将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我们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按其渗透和结合的程度,分为典型环境教育课和渗透环境教育课(简称典型课和渗透课)。1~6年级典型课共14节,渗透课共38节,针对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低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习惯。

中年级: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知道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行为习惯。

高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保护、改造和探索的一些情况,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基本方法:

环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观察、考察、实验、讨论等方法。

三、课堂教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依据《自然教学大纲》和《武汉市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指导意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做到全面、明确、具体、适当,然后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教学都必须指向目标这个核心,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1.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多,集中突出地反映了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一课就是一个具体的环保内容。

低年级以环境保护启蒙教学为目标,结合实际,诱导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例如《美丽的大自然》,可以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具,展现大自然的旖旎风光、鱼虫鸟兽、神秘太空、珍稀动植物等,也可带学生游览校园,让他们用眼睛看大自然,用语言描述大自然,使之通过感官的感知和语言的加工,将感知到的一个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大自然美丽的具体表象。以此实现本课环境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中、高年级则是小学环境教育的关键年级,此时的学生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自然事物的个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阶段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为主,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知道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在利用、保护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做过的探索。例如《水的污染与保护》、《空气的污染与保护》、《保护大自然》等课,要带领同学们实地考察,或借助录像资料,让他们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深切地感受到当人们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就会破坏大自然,甚至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使同学们从小就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不做或少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2.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的环境和环境问题方面的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一类课教师授课时,环境教育的知识不必展开,只是结合教材内容找到自然知识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点到即可。例如《声音》一课,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声音有悦耳和嘈杂之分,知道了悦耳的声音对健康有利,嘈杂的声音则损坏人体健康后,告诉同学们:“嘈杂的声音就是噪声,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还要注意教材前后有关知识的衔接。例如《溶解》可为《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以及《雨和雪》作铺垫,空气中如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溶解于雨雪,就可能形成酸雨,对动植物生长及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破坏作用。

总之自然课中渗透环境教育,无论是典型课,还是渗透课,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可能接受的能力,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切忌不分教育对象和教学实际用同一模式进行,在渗透的深度上,也要把握好。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不能上成某一学科的知识拓宽课和环境专业课。喧宾夺主、牵强附会,为渗透而渗透,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厌烦心理。

四、课外活动

要真正地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仅靠课堂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其它媒体,利用课外时间共同辅助完成。例如学校与环保部门挂钩,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科学实验,开展社会环境调查,参与社会各种环保宣传活动,创办校园教育园地,举办知识讲座、演讲征文竞赛、学习动植物的养殖等。

自然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范文第4篇

一、舞蹈的产生及发展

舞蹈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在一些庆祝活动中,以群体的方式大家一同载歌载舞,展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在强烈的律动下,结合简单拙朴的节奏,使每个人都能融入到集体中,感受统一的思想,这种最原始的需求促成了舞蹈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意识不断提高,舞蹈也从即兴抒情发展到较为稳定的形式。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也促进舞蹈的发展,民间舞蹈也逐渐变得多姿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

隋唐时期,舞蹈进入发展的全盛阶段,极尽辉煌,曼妙的舞姿、节奏的多变、气势的恢弘,无不展现了舞蹈形式上的风采和魅力,代表作有《上元舞》及《霓裳羽衣》等。现如今,舞蹈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变迁及中西方思想的融合,很多元素渗透到舞蹈艺术中。无论社会如何改变,中国的舞蹈艺术依然有着中国独有的特色与风采,这些特质与中国的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是舞蹈对自然环境的依恋。

二、舞蹈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不受人类影响的生态环境;第二类是受人类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第三类是由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主要是指环绕生物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作为一种基质因素,是构成舞蹈生态环境的基石,各地区、各民族根据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演绎出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生产技术等形成的某些动作都有可能化为舞蹈动作。如朝鲜族舞蹈大多与田间劳作有关,舞蹈史诗《云南映象》也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自然条件存在种种差异,使得人类的群体之间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都独自形成各具特色的体系,舞蹈作为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会脱离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与制约。

(一)地形与舞蹈的关系地球表面有陆地与海洋,存在多种地形,地势也有高低之分,中国的地域面积较大,地势与地形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相对来说较为明显。由此而产生的舞蹈风格的差异性就极为普遍,如东北地区盛行秧歌,每个区域在秧歌的演绎上也较为不同。北方地区的秧歌以热情风趣著称,山东秧歌分为三种,中北部地区的秧歌以温婉稳健著称,胶州秧歌则较为灵活多变,海洋秧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歌舞相间,热闹非凡。虽说同属秧歌,有共同的特征与表现形式,但因地区环境的不同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舞蹈艺术特性。正因为这些差异性,也使得中国的舞蹈更具有特色,更加纷繁,充满了怡人的魅力。

(二)气候与舞蹈的关系气候类型一般指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由阳光的强弱、水分、陆地面积的大小和海陆位置分布形成。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如南北方气候存在较大的差异,所生长的农作物也有很大的不同。气候的不同对人类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国北方人的性格较为慷慨豪迈,与其寒冷的气候和原始的狩猎生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江南水乡的阴柔同样也造就了南方人的温婉与柔美、细腻与平和。身体条件、意识形态与脾气秉性的差异,在舞蹈的表现中也有多种形式的演绎与诠释。北方人的舞步较为粗犷,展现了北方人的大气与豪情;南方人的舞步较为沉静,突显南方人的平缓与柔情。

(三)景观与舞蹈的关系景观泛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指人工创造出来的人文景观。总体上来说,景观是自然环境的外部表现形式,不同的景观环境拥有的生物种类和群落也略有差异。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将这种差异投放到文化意识形态上。表现在舞蹈文化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舞蹈形式也必然有自然界的某种烙印。如很多民间舞蹈动作中,会模拟动物的形象,究其原因,皆与地理环境差异有关。北方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舞蹈动作中有很多模仿雄鹰与骏马等动物的神态,展现人们内心的奔放,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南方民族多以模仿花、鸟、虫、鱼为主,其中孔雀舞最为著名,结合落日的温情,呈现出江南的清新秀美与自然怡人。

(四)水域与舞蹈的关系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的区域是大海。水是生命之源,具有变幻莫测的特征,拥有无限的智慧,散发着无穷的力量。海洋时刻给人以一种清澈、温馨、浩瀚之感,让人可以抛却一切烦恼,置身于美好的生活中。同时,海洋也给人一种巨大的能力,在这流动的因子中感受着世界的变迁。总体来说,中国的沿海城市较为发达,海洋之于商业,孕育着中华儿女,在这些经济和文化同样发达的地域,便于接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形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展自己的文化艺术,其中舞蹈文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很多舞蹈形式已脱离了最初、最原始的形态,成为极具新时代的新舞蹈。

三、结语

自然环境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人居环境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纲领。当前,国家城市发展的理念已经转向舒适和宜人的方面,因此探寻适宜的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建设的影响因素是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的。本文以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成都市为例,探索自然条件对于该市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基于结论评价该市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人居环境 自然条件 影响

21世纪,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焦点,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使的全世界面对一系列继续发展与优化的问题。工业化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造就了今天的城市品质,也为人居环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谓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包括城市,集镇和村庄及维护人类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不仅指人类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一、影响人居环境的因素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因素(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资源)三个大类。其中,城市的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天生和潜在优势,也是良好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具有自然优势的城市往往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二、成都的自然条件

据《华阳国志》记载,成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位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因此,“陆海”和“天府”给成都的自然条件定了性,也造就了成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性格。

1.地理位置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 平均海拔约500米。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也是是宝成、成昆、成渝、达成以及未来沪汉蓉、成兰、成贵、川青、川藏等铁路干线,成绵乐、成西、成渝城际铁路的交汇点,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和六大铁路客运中心之一,成都北编组站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成都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运输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2.地质条件

2.1.地表组成物质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得力于河流出山后,在冲积扇上来回摆动而堆积的地层。这种地层的特点,就是典型的河流冲击物的二元结构。上面是细腻的土壤,适合作物种植,下面是沙河烁石层,孔隙度大,含水性能高。二者上下结合,就是一套完美的农业土壤结构。加上两三千年来深耕细作的影响,表土积累大量腐殖质,形成了肥力很大的水稻土,更加增添了成都平原土壤的肥沃程度,在农业社会里物产丰富,自然奠定了休闲城市的“地利”基础。而主要的地表组成物质粘土,沙和砾石,也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对于城市的建设也较为有利。

2.2.地下水

成都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为地下水的蕴藏和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成都平原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北西向南东径流,地下水埋深较浅,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以1-3M为主,广布于平原全区;平原周边山地丘陵地带,地下水相对较为贫乏。平原降水丰沛,河道,渠系分布密集,农灌用水量大,对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起到了积极作用。成都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模数72.02万m3/km2?a,位居全省之冠,地下贮存量之大,有较强的调蓄能力,是一个大型的地下水库。

2.3. 地震

成都平原发源于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因此,成都平原地质结构减震效果较好。成都平原板块很硬,地震释放的能量只能选择薄弱的方向延断裂带向北释放。成都平原不是地震活跃带,发生地震的几率很小,一般震级都在3级以下,所以历史上周边大地震对成都造成的损失都不大。

纵观成都的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地表组成物质肥沃,地表承载力较强,城市建设限制较少;地下水蕴含量丰富且地震发生频率低,对于良好人居环境的营造和建设非常有利。

3.地形与地貌

成都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最高处在大邑县西岭镇苗基岭,海拔5364米;最低处在金堂县云合镇金简桥下资水河出境处,海拔387米;全市相对高差达4977米。地貌组合规则有序,平行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中高山区、沿山丘陵区、平原台地区、低山区、丘陵区。龙门山、邛崃山雄据西北,龙泉山斜贯东南,长秋山横亘南端,为中部成都平原筑成天然屏障,平原与山区之间为丘陵过渡带,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属川中丘陵区。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0.1%、27.6%、32.3%。

成都多样化的地形地貌,不仅增添了成都山水并秀,风光如画的自然景观,也为良好人居环境的创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1)物产资源丰富

由于成都市海拔高度的显著差异,因此形成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与多彩多姿的自然景观,并使市域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为全市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成都西部山地岩性多样,经构造运动、风化侵蚀等作用后,形成各种地貌形态,以名山秀水与奇峰异洞居多,如:彭州影厂沟瀑布群,邛崃天台山风景区,都江堰青城山,邛崃金龙溶洞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2)平原地貌

成都市三种主要地貌类型中,以平原地貌为主体,占全市面积的40.113% ,土地利用率最高,垦殖指数达3812% ,是四川省最宜发展大规模机械耕作的地区。粮食、油料及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保证全市人民的粮食、油料、蔬菜和副食品的供应有重要意义。

另外平原地区的城市,城市拓展性和通达性相对较好,平坦的地势有利于交通和城市的建设。成都历来陆路驿道纵横,水运发达,交通方便,也与平坦的地貌条件有关。成都城区楼房鳞比,街道宽阔平坦,具有典型平原城市特色,也是成都所处特殊地貌条件的结果。

平原不仅是发展农业的绝对好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建设,尤其是人们选择居住的好地方。成都的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该处是人们安居乐业,创建良好居住环境的较优选择。

4.气候条件

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年日照时数1042-1412小时;年平均风速1.3米/秒,最多风向为静风,次多风向为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79-84%;年平均蒸发量877-1132毫米,地域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季节分布是春夏高、秋冬低。

成都特有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和舒适性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冬季较暖,少雨,无霜期较长;春季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回升早,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相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城市,更有利于人们生活以及休闲。

(2)成都是四川多云雾地区,云雾多,空气中水汽不易辐射和扩散,常有闷热之感。而成都全年日照只有1213小时,日照不足,阴天占全年时间的三分之二,加上成都湿度较大,全年相对湿度为82%,因此,成都地区楼房建筑间距较大,基底架空较多。

(3)成都地区静风频率高,同时云雾多,不利于城市上空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稀释,另外成都大气悬浮颗粒污染分布范围较广,北从驷马桥,东到川棉一厂,西至无机校,西南抵红牌楼,南止火车南站,也与成都的山地走向和全年的风向有关。

成都的气候条件,对于成都人居环境的休闲舒适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风向风速以及多云雾的影响而导致的污染问题也不可小视,空气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为成都打造优越的人居环境增加了阻力。

5.水文条件

成都平原河流分属岷江,沱江,涪江水系。各水系从西北部各大小山口进入平原后呈扇状分流。岷江水系流经平原西南部后汇于新津县流出区外;沱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汇于金堂赵镇流出区外;涪江水系流经平原东北部后流出区外。各水系在平原的分流密度平均每公里2.5条,与江河配套的各级渠系每公里达2-4条,是典型水网化平原。特别是都江堰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渠首处于岷江冲积扇顶点,利用岷江丰沛的水量控灌整个成都平原。优越都江堰的灌溉,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三、总结

城市具有一定的自然条件,作为地理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的自然环境及条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自然条件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具有先决性和客观性,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成都市的自然条件为成都人居环境的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地势平坦,地貌上无特殊天然障碍,易于规划布局;市区所在平原部分无大规模的斜坡和地质灾害, 市区周围河渠纵横为郊区农业生产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等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温润,易于休养生息;自然资源丰富,利于城市建设发展等。总的来说,成都的人居环境由于自然因素的优势较为宜人;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今后成都人居环境的打造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汪苏华,李钟武. 成都市城市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合理利用与保护[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15).

[3] 刘颂,刘滨谊.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1995(5).

[4] 李丽萍,郭宝华.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