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诚信

大学生诚信范文第1篇

明码标价的高考替考、高考体育加分等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在反思的同时,更加应该看到如此多的违规考试事件,让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进入了社会腐败的浪潮中,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背道而驰,而且这些“不诚信教育”也会对每个人以后的选择产生负面影响。“诚”和“信”在含义上不尽相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诚,信也”、“信,诚也”,这种解释说明“诚”和“信”是互通的,但是儒家思想中对“诚”和“信”有着分别的论述,“诚”指的是人的内在德性,“信”更加倾向于外在的遵守信用。诚信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意思是真实不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发展对策

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大学生行为上首先能做到“不能”不诚信、“不敢”触碰法律,其次通过与德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和诚信意识,使其做到“不想”不诚信,这才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归宿。

(一)从法治方面来看

首先,应加强考试制度建设,严厉打击作弊行为,制定法律制度后,还应该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引导大学生“知法”、“守法”、“依法办事”。其次,国家应加强大学生诚信评估体系的制度构建,为大学生诚信指数的评估,提供一个更好地平台,并且应将学生纳入诚信体系之中,激发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教育,不仅可以减少诚信教育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促进诚信制度的不断完善。但是,建立在学校诚信评估体系基础上,在调查和处理违规学生时,要采用人性化的态度和弹性化的处理方式,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人格,对于存在争议的违规事件,应该保留大学生的申诉权利,对于已经确认违反制度的学生,应该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之上保留其申诉的权利,这样既保证了制度的顺利实施,同时又保障了学生的尊严和权利。

(二)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首先,应实施家庭教育专业化,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的系统性、专业性指导,走出家庭教育无序化的困境。大学生是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家庭教育必须适应其认知特点,给以及时的、专业化的指导。其次,家庭教育中应给孩子传输更多的正能量,比如:家长应以身作则,当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走寻找替考、想方设法加分等捷径的同时,又该如何去教育孩子什么叫“诚信”。

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校园诚信文化建设”,通过在各个高校设置“诚信试场”,给予孩子充分的荣誉和肯定,诚信考试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学校重视对学生意识养成的方法,学生得到了高度信任,激发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自律,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控制来达到诚信的要求。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校园的诚信文化建设,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他们的人生信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终身教育,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重大。目前大学生诚信意识不强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问题在学校环境中的体现。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载体,如:报纸、期刊、书籍、电视、电影、网络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大众传播过程,实现传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要注重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努力消除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大学生诚信范文第2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也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当前多数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但个别学生的行为也令人担忧 ,表现出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学习、生活、经济、就业、网络道德方便都着实令人担忧。如此令人堪忧的诚信缺失状况,给大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高违约率”影响银行助学贷款发放;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心理疾病增多;学校管理负担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等,这些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诚信教育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诚信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效益原则导致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滋生,淡化了部分人的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某些人为了满足个人私利而不择手段,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社会现象,并且没有得到应有的遏制。

2.高校诚信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

当前高校诚信教育意识非常欠缺,诚信教育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评价仍仅仅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考量。同时,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单调、枯燥,过于理论化、原则化,教育方法多以说教为主,形式主义严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较少,缺乏教育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真正能转化成实践并起到指导作用的成果不多。此外,高校对学生的诚信管理不到位,个别教师言行不一,道德品质败坏也推波助澜,成为大学生诚信缺乏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3.家庭教育不到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诚信意识淡薄,只知道索取,根本不知道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4.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健全,思想还不够独立、坚定,他们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以致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方向,放下诚信之心,选择妥协退让。此外,部分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不强,人格不健全等也是造成其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个人行为的一般规律,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逐利益是人行为活动的强大动力,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降低自己的诚信标准。

5.缺乏诚信约束机制

目前我国的诚信教育约定成俗多,约束机制少。由于缺乏信用约束机制,人的不诚信行为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对于高校来说, 校纪校规是保障诚信的防线, 突破它的行为就应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我国高校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诚信监督体系和诚信信息查询系统,也没有诚信奖励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经济上的各种行为没有相应的评估标准。

三、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1.优化诚信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只有在法律制度、现代信用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社会要积极重构道德体系,倡导并实践诚信道德,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出台完备的法律、法规,遏制社会上出现的不诚信的行为,对某些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坚决打击,对诚信的单位和个人以鼓励。同时,宣传良好的诚信主题活动,让全体公民积极参与进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的社会风尚。

2.建立完善诚信评价的奖惩机制

高校要把学生个人诚信评价的结果与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测评、评先评优、推选入党、遴选学生干部、毕业生推荐就业、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等挂钩。同时,学生诚信度评价等级还应该进入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供用人单位在今后的考核培训和使用时作参考。

2.1发挥家庭的作用

大学生诚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由于受社会环境、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存在的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加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导致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故意拖欠学费、借贷逾期不还、编造理由逃避责任、“坦然”违约等不诚信行为和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大学生诚信品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甚至已经步入“诚信危机”之中。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并尽快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因此,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诚信考评体系,是目前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培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角度出发,以指标量化的方式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制定确实有效的考评办法、措施及应用方法,从而构建相对完整的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考核的良好结合。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既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目标要求和导向,又是对他们诚信行为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要使测评结果准确、客观、有用,在选取和建立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态度,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是一个系统的体现。这就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和充分的信息量,能够反映大学生诚信的品质,并且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所构建的考评体系能有效地测评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态度和行为,且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要求相符合,能从主体上反映出他们的诚信品质,以更好地激发和激励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三,可比性原则。建立考评体系,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够区分出大学生的诚信度差异。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定性、定量和适用范围等必须明确,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诚信度进行自省,又可以与他人的诚信度进行比较,有利于诚信品质的养成和提高。

第四,教育性原则。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一种途径、手段,是开展诚信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诚信档案本身内在的教育性职能,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自觉性。

第五,合理性原则。诚信考评体系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其指标体系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既要考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目标,又要考虑他们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合理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要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的合理性。

第六,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指标可量化,即评价结果要以分值形式体现;二是量化指标分值的可获得性,要与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表现直接挂钩;三是评价指标不宜过多,既要能够反映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在要求,又应尽可能简化。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1.确定诚信评价的关键要素

(1)正确的诚信价值观。诚信是每个人判断真善美丑的信念体系,决定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自身诚信价值观比较真实的流露。大学生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关键在于他的诚信价值观是否正确。

(2)积极的诚信态度。有了正确的诚信价值观,还必须要有积极的、与价值观相吻合的诚信态度,即做人做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努力成才的信念和目标,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具有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做事准则,具有自主成熟的健康人格等,并且自然表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

(3)负责的诚信行为。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是态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学生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做到思想与言行的统一和协调,才可能拥有好的诚信品质。

2.确定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

按照构建诚信考评体系的原则,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学习生活实际,其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诚信。学习诚信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直接体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知识视为考试成绩、学术论文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就导致了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或实习报告或论文、考试不理想就向老师送礼求情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学习诚信应主要考评这些不诚信行为,并对作弊、抄袭等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2)工作诚信。大学生活是群体生活,并不是要当学生干部才有“工作”可做,每个人在其中都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很多的工作、活动要组织和参加,工作诚信应包含学生对待工作及活动的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参与集体活动情况、虚报瞒报工作情况、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3)纪律诚信。主要对学生的纪律观念、行为表现进行考评,应包含打架斗殴、偷盗、损坏公物、违章用电、造谣诽谤、扰乱公共秩序、酗酒闹事、不请假外出和不服从正常管理等常发生的行为考评。

(4)生活诚信。生活的范畴很广,可以说包含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这里主要指对个人在大学集体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考评,应对值日不负责、个人内务脏乱、违反作息时间、不诚实交往、靠非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不履行承诺等不诚信行为进行考评。

(5)经济诚信。主要对故意拖欠学费、借他人钱物超期不还、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用虚假理由或材料获取困难补助、用贷款或困难补助购置高档品、拥有贫困生档案却铺张浪费等不诚信行为的考评。

3.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功能

(1)评价和对比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记录,它对学生的诚信表现有较为全面的描述,通过量化考核结果,可以从面上区分出不同大学生的诚信度,以达到评价的目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真正讲诚信的大学生,量化考核的结果一定是优秀的。

(2)激励和引导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是对他们信用度的测评和记录,良好的测评结果是他们的一笔无形资产、财富,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激励和引导自己做诚信人,做诚信事,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3)教育和完善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的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的目标,并使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诚信约束、自我人格完善,通过“评价—反馈—自省—调节”的循环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和巩固诚信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大学生诚信度的考评办法、措施和应用

1.考评办法

第一,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方便操作的角度出发,分别赋予学习诚信、工作诚信、纪律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等五个方面的诚信度基础分为100分,即总分为500分。

第二,根据学习诚信、工作诚信等五个方面的考评内容,分别制定具体的详细的考评指标,并结合各具体指标的重要性、突出性明确应扣分值。例如:学习诚信的基础分为100分,具体考评指标可评述为:1)禁止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否则对考试作弊者扣60分/次,抄袭论文或实习报告者扣30分/次,抄袭作业者扣20分/次;2)上课不能迟到、早退或旷课,否则对旷课者扣10分/学时,迟到或早退者扣5分/次等。由于诚信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要求,所以只对不诚信行为采取扣分方式,而无须对诚信行为加分。

第三,为了更好地约束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学习诚信、工作诚信等五个方面的单项得分可以为负分,五个方面的得分总和才是最终测评成绩。比如,某生一学年中考试作弊一次扣60分,抄袭实习报告一次扣30分,旷课4学时扣40分,则该生的学习诚信得分为-130分。这样既可以对单个方面的诚信状况进行测评,又能对整个诚信度进行考评。

第四,一般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诚信度综合测评,测评结果如实填入大学生诚信档案登记表。诚信档案登记表每人一份,可以采取纸质档与电子档并存的方式,以便于保存和查询。

第五,为了保证综合测评结果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平时必须做好学生诚信“违章”的记录。可以设计大学生个人诚信信息系统(或不诚信行为记录表等),将每个学生诚信“违章”情况及时登记,以减轻综合测评时的工作量,而且更为科学合理。

2.考评措施

第一,建立校、院(系)两级组织机构,采取以学院(系)考评为主,院(系)、校同时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学生学习、工作、活动的主要范围在学院(系),最终测评的组织工作也在学院(系),因此学院要认真组织安排好诚信状况检查、登记、测评等重要工作。同时,校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团委等部门也应根据工作职责、组织活动情况等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评,及时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系)。校、院(系)之间必须做到很好的沟通与配合,而且严格执行考评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为了统一标准,确保考评工作的公平、公正,参加考评的人员组成应以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任课教师、团委和学生会干部及学生党员骨干为主,要强化工作责任和要求,做好分工与配合。比如,对于学习诚信考评,应采取任课教师课堂考核与院(系)、校考评相结合;对于生活诚信、纪律诚信等,则应以院(系)、校考评为主等。需要说明的是,考评工作不宜让学生班级自行组织,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级学生干部在执行考评标准、力度上肯定会存在较大差异,比如有的班级为了“照顾”学生的

“个人利益”和“班级荣誉”而采取少记少报等做法,这就不能公正地测评出学生的诚信状况。

第三,考评过程应采取全部检查、部分抽查和随时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且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有质的真实评价。这需要建立一系列考评制度,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检查、抽查和考评,才能测评出真实的情况。对于每一次查到的诚信“违章”行为,都必须及时做好登记,并明确告知当事人,这样既能起到约束、提醒和教育的作用,又能为年度测评打好基础。

第四,为了更加准确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当中发生的不诚信行为,增强测评结果的公平性、可靠性,除了院(系)、校的考评工作人员外,还要动员更多的教职工、班级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做好每个学生不诚信行为的监督、教育、管理和信息沟通工作,全面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3.考评结果的应用

第一,可将大学生诚信度划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对应的测评分值为450~500分、400~450分、350~400分、0~350分四个分数段,分别评述为诚信度高、诚信度较高、诚信度一般、诚信度低。如果需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A级可分为3A(AAA)、2A(AA)、1A(A),对应测评分值为485~500分,470~485分、450~470分,其他等级的细分以此类推。

第二,诚信考评结果必须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组织发展、就业等工作挂钩,才能增强学生对诚信的重视,起到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比如,推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其诚信度不能低于A级;推选文体活动积极分子的学生诚信度不能低于B级等。

第三,特别强调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需要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考核的良好结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体系、内容再科学也不能完全替代诚信教育工作。单纯依靠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也有可能会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另外,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本身还有许多覆盖不到的地方,而这些不足也应依靠诚信教育来弥补,以确保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实施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任皓,方向明.试论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1).

大学生诚信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4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34-01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它在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在中国,诚信危机充斥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连高校都不能幸免。本文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入手,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探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问题;原因;对策

一、诚信的含义

诚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初始性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全人类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中,是最起码的基本的道德。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诚实就是言行与内心一致,不虚假,也就是忠诚老实。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的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的真相。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

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好的,绝大多数学生是真诚善良、言而有信的。但最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

1.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现在很多高校里都流传着这样的课桌文学:“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在不深,会抄就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队伍。2.学术抄袭司空见惯。目前,抄袭作业、写论文移花接木、做实验假想数据等等现象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其三、简历注水花样百出。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个个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二)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

1.骗贷逃贷。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以资助家庭经济贫困子女顺利完成大学阶段学业为目的,以大学生自己的身份、人格和信誉为担保的贷款,是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贷款。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却被少数不讲信用的学生抹上了一层阴影。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现在全国已有不少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2.拖欠学费。恶意拖欠学费住宿费的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新大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的名字出现在学费催缴单上。其三、随意违约。大学生中任意变更、不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履行就业协议的情况更是突出。

(三)人际关系淡漠。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很多都只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就有可能会让别人占上他们的便宜。由于缺乏真诚和信任,现在大学里出现了很多与大学生年轻、健康、向上形象不符的现象。比如说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愿意同同学、老师交往的现象;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甚至盗窃别人财物的现象;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的现象;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现象等等。人际关系的淡漠,容易导致大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三、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诚信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再加上学校教育的疏忽和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学生诚信问题。要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好诚信教育,培养完善人格。

1.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做到:加强教学管理,紧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老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监控及管理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根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高校应致力于建设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大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懂得求实进取,追求高尚的人格魅力,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强化诚信共识,营造诚信氛围。

在全社会开展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在学校积极营造“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得忘义为耻”的校园氛围。假如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守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树立不起来的。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三)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诚信信念。

无论外界给予我们怎样的诚信管理,诚信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做起。大学生应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要以严格的个人修养来约束自己。“言必信,行必果”,自觉接受老师和其他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人,在生活中要时时注意培养诚信品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则要不断强化诚信的意识和规则,把诚信作为人格和信念,让诚信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1]戴宏、黎能进、谢树林.诚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

[2]吴秀明.关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的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3]陈秀美.关于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4]陆锦冲等.太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与高等教育的诚信重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简介:

大学生诚信范文第5篇

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诚信”的核心是强调忠诚,主要包涵朋友的信义、爱人的忠贞、君臣的忠实等。孔子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士”,亦即君子,且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此。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之一就是有“信”和“守信”,他曾郑重地说:“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信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可见,作为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欲成君子不可“无信”。

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一种保证,诚信就是一诺千金。信用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反映,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指的是一个人的资信记录,是指一个人的负责任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道德人品问题。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的事业将会走向成功,人生将会亮丽多姿。反之,一个处处背离信用的人,如果经常食言,久而久之他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和信任,最终会抑郁、不得志,其人生必将黯淡无光。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诚信看成与生命一样重要,视诚信为自身道德品质的生命,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诚信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要求,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一个民族如果是一个不讲信用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只能是一个可怜的生物群落。xx主席提出“以德治国”,大力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在xx大报告中着重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可见讲诚信,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关乎民族进步、生存与发展的大事。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稳。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的今天,在举国上下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今天,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已积极行动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爱国学习、厚德成才,以诚信为处世做人原则,从道德操守着眼,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初步塑造了大学生的诚信新形象。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某些方面仍不成熟、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仍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亟待探讨解决。

(一)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要切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压力加重等现象,采取有步骤、有计划的诚信教育措施,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做耐心细微的思想工作,帮助大学生减轻各种压力,正确面对生活挑战,保持乐观、向上、健康的精神状态,养成“言必行、行必果”的习惯,从而切实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二)广泛开展诚信评价,营造诚信教育氛围

针对部分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是非不分、标准不明的现象,我们应该合理有效的组织大学生开展诚信评价,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敏感话题、国内国际局势展开讨论与评价,对各种社会要求和行为规范进行道德评价,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明确诚信教育的价值标准,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明确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切实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三)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加强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