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黄河的古诗

关于黄河的古诗

关于黄河的古诗

关于黄河的古诗范文第1篇

首先,并非所有《诗经》中的“河”都专指黄河。除《关雎》外,《诗经》写到“河”的共有14首,分别为:《邶风・新台》,《{风・柏舟》、《君子偕老》,《卫风・硕人》、《河广》,《王风・葛》,《郑风・清人》,《魏风・伐檀》,《陈风・衡门》,《小雅・小曼》、《巧言》,《大雅・时迈》,《周颂・般》,《商颂・玄鸟》。《{风・柏舟》的“河”解为黄河显然与事实有违。《{风・柏舟》共两章: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关于此诗主旨,方玉润《诗经原始》引姚际恒诗解曰:“当是贞妇有夫早死,其母欲嫁之,而誓死不愿之作。”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亦曰;“母氏欲其嫁一人,而自愿别嫁一人,以死矢之。”婚恋受阻,女主人公泛舟水上,以排遣心中郁闷,释放满腹忧伤,但惟有满目苍凉。《廊风》实乃《卫风》,为今河南濮阳、安阳一带的诗歌。卫国处于黄河下游,黄河流经此地气势如何,今天无从得知,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卫国地理环境近似的开封黄河景象想象其风韵。由于泥沙淤积,出郑州后,黄河河道甚为宽广,丰水期两岸之间不辨牛马,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枯水期则几乎断流,到处是裸漏沙地。黄河之水自古泥沙过半,浑浊不堪,泾渭分明和黄河千年一清之说非今人创造,实有渊源。《诗经・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浞浞其址。”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较之黄土高原其他支流含沙量要低,黄河的水质由此可见一斑。《左传》襄公八年云:“《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张衡《归田赋》云:“俟河清乎未期。”王粲《登楼赋》云:“俟河清其未极。”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亦云:“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俟河之清”是文人亘古的悲叹,也是黄河亘古浑浊的铁证。《战国策・燕策一》及《韩非子・初见秦》皆云齐地势险要,有“清济浊河”之限,济水与黄河皆为齐国屏障,河水因混浊而有浊河之名。由于大量泥沙淤积,黄河下游滩涂宽广,通航甚难,加之河水浑浊,四望苍黄,泛舟黄河以驱除心中的郁闷,慰藉受伤的心灵,恐是亘古未闻之事。

先秦、秦汉人习惯将鄂尔多斯以下流经诸夏境内之黄河分别称作西河、南河、东河,如《礼记・王制》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柬河至于束海,千里而遥。自束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孟子・万章》亦称“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黄河既能以“某河”分段名之,“河”理所当然由专名演化为一般泛指。《庄子・外物》任公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垂钓东海,得鱼,使得“涮河之东,苍梧以北,莫不厌鱼者”,司马贞《史记索隐》云:“韦昭云:‘浙江在今钱塘’……《庄子》所谓‘涮河’,即其水也”。司马相如《大人赋》曰:“遍览八舷而观四荒兮,劫渡九江而越五河。”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颜师古云:“五色之河也。《仙经》云紫、碧、绛、青、黄之河也。”山河作为两种最常见的地理自然样式,经常对举,进而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如《诗经・{风・君子偕老》云:“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庄子・秋水》云:“是犹使蚁负山,商i驰河也,必不胜任矣。”贾谊《过秦论》云:“(秦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诸处山河对举,山非特指,如果将河解释为黄河,则过于牵强。黄河之朊以称为“黄河”,实乃由战国时期“浊河”演化而来,裴《史记集解》引西晋学者晋灼曰:“齐西有平原。河水东北过高唐,高唐即平原也。孟津号黄河,故曰浊河。”黄河之名最早出现,见于《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高祖刘邦登基,与功臣盟誓,据此类推,黄河得名至迟不会晚于秦末。但两汉各种典籍言及黄河,绝大多数统称为“河”,直至魏晋之后,黄河之名才普及开来。

其次,该诗出自《诗经》“国风”《周南》,而《周南》、《召南》是南音,所载皆为江汉汝水流域民歌,而非黄河流域民歌。西周国都丰镐,因是天子所居地故称“宗周”;周公旦摄政时所建东都洛邑因是天下统治中心而号曰“成周”,西都宗周和东都成周二邦城畿相连,号称“邦畿千里”。《诗经》“十五国风”有“王风”,乃成周王城一带民歌。王城在成周附近,因平王东迁修筑宫室而得名,与成周实为一地。朱熹《诗集传》云:“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内六百里之地,在《禹贡》豫州大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也。”洛邑之东成皋、荥阳、虎牢之地,乃郑国分野,其诗为“郑风”。郑之东则为宋,郑宋相依,“三颂”之“商颂”系宋乐也。黄河在成周、郑之北,在郑境东北入卫、齐而至于海,《诗经》之“二南”乃东都、郑、宋之南江汉汝水流域民歌,与黄河无涉。傅斯年《诗经讲义稿・分叙》云:“《周南》、《召南》都是南国之诗,并没有岐周的诗。南国者,自河而南,至于江汉之域,在西周下一半文化非常的高,周室在那里建设了好多国。”作为江汉汝水流域民歌,将“河”解为“黄河”,显然与实际不符。

关于黄河的古诗范文第2篇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关于黄河的古诗范文第3篇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00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所以,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00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党军队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后的41年间,黄河从末泛滥过。而且,经过治理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成了一条造福于民的河。

总之,这条大河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塑像高5米重12.5吨,取名”哺育”。身着唐装,端庄贤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怀中的孩子,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与黄河年在关系。

诸位请看周围的山,这一带的山称邙山,一直从洛阳绵郑州,过去是荒山秃领,经过绿化,现已是浓阴覆盖。游览区的一些参观项目就掩映在这绿色之中。

先请看右面的山头,那里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只是为什么在如此优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观的动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诸位能回答得出吗?好,请大家好好猜一猜。

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有游览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说中的大禹的像。耸立在黄河岸边峭壁上的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吨。左手握一像锄头似的工具,右手高举,目光炯炯凝视着河的远方。大禹的父亲鲧也曾治水,但最终失败。大禹治水时,总结教训,发明新方法,缍成功。并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之王。”制黄河者治国家”一语或许就由此而来。为治理这条暴虐的河,过去的民众用尽了智慧和体力,而人类的智慧又在治水中发展。因此黄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国文化的源泉。

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黄河文明,现在山下正兴建一座将由三千块碑组成的黄河碑林。碑林集中了从唐朝至现代前来这里瞻仰黄河的诗人和文人们的作品,一旦完工,可与集中了历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围的山上还有一些亭台楼阁,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这样写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正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登上高处,远眺黄河,更能领略其气势。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领诸位一直登上那个最高的亭子。

那么,在登山之前,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古象的答案吧。诸位猜到了吗?

看来答案各异,实际上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现在的河南省属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简称。山上的古象塑像显示了这个典故。

关于黄河的古诗范文第4篇

独具特色的文化

黄河三门峡文化作为整个黄河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特色独具,是中华文化、周边文化、黄河文明和水文化的有机结合。

――以历史古迹为核心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文化。

千里漕运,险在三门。

关于三门峡,最早的传说可追溯到“大禹神斧劈三门”,三门峡也由此得名。三门漕运,史称开元新河,唐代开元年间开凿运河,在中国古代漕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以诗词歌赋为核心的诗词文化。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古以来,黄河就是文人骚客关注和讴歌的对象。三门峡由于其在黄河历史长河中的特殊地位,也留传下许多动人的诗词,形成了黄河三门峡诗词文化。

古有李世民的“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今有著名诗人贺敬之的名篇《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门不在,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枢纽建设与管理文化。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从规划、勘测、设计、原建、增建到改建,所经历的曲折在水利建设史上是少有的,积累的经验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那个火红年代和艰苦岁月里人们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也是值得今人挖掘的精神富矿。可以说,其建设与管理文化,在黄河三门峡文化体系中有着典型的先导意义。

――以水利知识为核心的科普文化。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人形象地称为“水利工程师的摇篮”,它锻炼和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队伍,包括各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近2万人,还为全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现场培训技工和学徒工7000多人。

――以民风民俗为核心的周边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三门峡市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所在地域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有函谷关、虢国车马坑遗址、亚武山等名胜古迹,有以地坑院、黄土窑洞为代表的特有的民居文化。

黄河三门峡周边文化,融合了当地的语言、民居、服饰、饮食、宗教、礼仪节庆、民间手工艺、民间游艺等多种元素,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有益补充。

风景今胜昔

三门峡峡谷景色优美,自古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佳话。

大禹治水,斧劈三门;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黄河古栈道”以及张公岛、梳妆台等众多名胜古迹均蕴藏着不少美丽的传说;峡谷石岛上多达70余处的题刻诗文。这些都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工管分局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资源为核心,实施了张公岛、梳妆台更新工程,开发建设廊道水晶宫、中流砥柱观景台、一步跨两省界石等景点,增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对外传播途径。

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河三门峡展览馆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2008年,工管分局本着高起点、高层次、出精品的原则,对展览馆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对软件部分进行了系统完善,新增加虢国文化、崤函文化、黄河纤夫、地质勘探等雕塑和三门峡水利枢纽全景、闸门启闭流程等模型。

2008年10月,展览馆重新布展工程正式竣工后,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黄河三门峡文化底蕴和内涵;更为直接地反映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原建背景、工程建设、改建历程、科技创新、综合效益发挥等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并成为研究和弘扬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主要场所。

今天,漫步黄河三门峡坝区,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这里已经成为三门峡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束之高阁到走进百姓生活

没有文化内涵的景区,是没有生命力的。

工管分局把让束之高阁的黄河三门峡文化走进百姓生活,作为发挥坝区枢纽工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景观等各种文化资源优势的必需举措。

――修建“三门八景”景观。“三门八景”是黄河三门峡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全新品牌可进行恢复和开发。

――实施黄河漂流项目。从三门峡大坝向下,峡谷时宽时窄,且河面落差大,在激流中飞驰而下,惊心动魄。黄河漂流项目,既能让游客更为真切地感受黄河,又能增强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亲和力。

――充实完善休、学、游项目。发展、充实完善三门峡水利枢纽坝区休闲、教学、生态等旅游项目,才能使黄河三门峡文化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作用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围绕文化研究成果开发旅游纪念品。仿制大禹青铜塑像、黄河奇石、豫西剪纸、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微观模型等黄河三门峡旅游纪念品,寓意着浓厚的风情文化,是黄河三门峡文化的传播者。

关于黄河的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爱传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27-01

打开初中语文课本,里面不仅有含蓄隽永的诗歌,文情并茂的散文,说理透辟的议论文,也有构思巧妙、情节曲折的小说……这些作品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无不折射着丰富的爱。孔子、孟子仁者爱人的“里仁为美”;爱国之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人格之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友人之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恋人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母子之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爱祖国河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没有爱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语文老师是贫乏的。挖掘爱,才能张显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让爱回归,方能找回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与灵魂。下面笔者从七个方面阐述爱是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灵魂。

一、仁者之爱

“仁”是《论语》的核心。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爱民这一问题是事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从血缘的感情出发主张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则认为生命虽然是人人都想要拥有的,但人们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学习“仁者爱人”的思想是整个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今天教育学生如何走出道德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家国之爱

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是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落实的。爱国之情在古诗文中的反映以屈原、杜甫、陆游等为代表。《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在《三吏》、《三别》中,更是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他把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陆游早年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关有感》),在《夜读兵书》中写下“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达了抗敌报国的决心;中年亦“报国计安心,灭胡心未休”(《枕上》);到了老年仍在诗中发出了奋激铿锵的声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三、人格之爱

古诗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以古诗文中各种各样有成就的人物为榜样,从内心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追求。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而他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陋室铭》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四、友人之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友人的名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人之间深深的牵挂之情。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给友人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十二篇,约占七分之一。他的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譬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这些友人之间的送别诗告诫我们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五、恋人之爱

爱情,这一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也是古诗文作品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于孤灯之下,拂去书案的尘埃,翻开那早已泛黄的《诗经》:一条大河向东流,河心沙洲上,荒草萋萋,一对美丽的鸟儿发出“关、关……”的鸣叫,似在向一个人倾诉着无穷的爱慕和思念:深秋清晨,蒹葭河畔,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我日思夜想的人啊,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心中的伊人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爱情、爱情诗,是永恒的,而真挚率真的情感又给学生什么样的启示呢?

六、母子之爱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通过古诗文教学教育学生懂得体贴父母,引导学生学会尊敬父母,激励学生学会关心父母,是初中古诗文教学很重要的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等等, 这些都是母爱的颂歌,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深笃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怀。

七、河山之爱

写长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黄河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写泰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等。这些名篇名句,无不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综上所述,初中古诗文教学是爱的传递。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积累词汇、理解课文、增强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渗透爱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生命,引导学生珍爱友情、孝爱父母、尊爱师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人教版教材、教参(七年级―九年级),课程教材研究中心、初中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