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培养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质量

体育学博士生是最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博士生的质量是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质量的理念贯穿博士生全过程,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生,制定科学的培养机制对提高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

我国2006年开始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和目标,以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办法展开。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经费短缺、遏制了质量下滑以及教育经费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也出现了收费后资助体系不完善影响生源,部分导师经费不足出现抵触情绪,资助制后师生关系的协调等问题,这使得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一些试点学校出现反复,没有实行的学校不敢推进培养机制改革。但几年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向正确,尚待完善。

首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研究生招生统一收费,研究生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应当进行成本分担,收费制改革是价值理性主导下的公平追求,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1](P.38-40)同时建立动态的资助体系,通过资助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与研究生的学业成绩挂钩,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全面收费,提高奖学金的数额和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这是一项很好的改革措施,也是国外通行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现行研究生资助体系存在资助目标功能单一、奖助学金资助面过窄等问题,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必须促进和加强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改革不让收费成为改革的障碍。其次,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学者大多比较赞成采取此项措施,认为利大于弊,有助于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保障学生基本生活费用,免除了学习的后顾之忧。[2]同时,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也需要把握好度,否则会造成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影响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近几年体育学研究生在招生规模和导师队伍建设上都有较快的发展,也出现了生源质量不高、课题经费不足、缺少培养平台及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整体情况相对较好,招生规模较小且生源充足,导师队伍承担课题数量和经费较多,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层面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从 1987 年开始招生,多年来,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偏小,积累的经验不多。还存在课程内容单薄、授课形式单一、可供博士生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少等问题。[3]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相比较为滞后,当前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方式

当前博士生招考制度导致过分重视笔试成绩,忽视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体育学科是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博士生的研究内容和就业方向主要在应用领域,现行招考制度使创新能力强和专业技能突出的人才,可能因为英语等考试被淘汰,这种考试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严格量化的招生制度面前,导师失去招生自主选择权,选不到导师满意的培养对象,很难让导师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影响了博士生培养体系中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另外,在职兼读比例居高不下,博士学位所要求的高学术水准必须经过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在职人员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及研究。

(二)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科研条件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科研氛围则对博士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良好的科研环境对培养高水平博士起到直接作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科研环境主要表现“人和财”的不足。人的不足主要是表现在导师队伍梯队建设跟不上,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缺少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和相近学科专家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财的不足主要是经费投入较少、科研经费不足,博士生生活补贴较少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经费限制了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积极性等。体育学科只有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由于缺少部级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的支撑,课题数量和资助力度难以突破,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体育学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3.43%下降到2011年的3%。人和财的不足使得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科研环境相对较差,培养高质量博士生较困难,标志性成果稀少。

(三)导师队伍

在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的关键因素。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水平提高和知识结构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类型的快速增加,博士生导师不仅要指导博士生,还要指导硕士生,以及专业学位、同等学力和访问学者,加上博士生导师的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较多,以致指导博士生的时间和专注程度锐减。我国各高校对导师的聘用基本是终身制,一旦被学校聘为博导,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无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如何,无论是否具有科研课题或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将永远具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这种体制导致部分博士生导师缺乏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思进取,知识体系陈旧,科研项目和经费稀少,所指导的博士生无课题研究可参与,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博士生质量。

三、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

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使得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下滑。博士生就业主要渠道是高校和体育科研机构的师资和科研人员,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更多博士生主要任务是基础课教学,跨学科攻读体育学的博士生回归原学科从事基础课教学的也屡见不鲜,没有显现出高层次人才具有的价值,所以就业单位对博士生的期望值下降。培养机制改革主要从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招生制度为切入点,与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环节较一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为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提供内在的发展动力。

(一)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

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负责”,即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责任人,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负责,通过指导博士生从事创新科研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资助”,即导师根据博士生科研与学习的情况,用科研经费(或者导师基金)资助部分学费和生活费,让博士生没有生活费用的后顾之忧,安心于科研和学习。科研是这个制度的支撑点,导师的科研项目决定了培养博士生资格和招生数量,博士生的科研积极性与能力决定了入学资格和受资助程度。制度要赋予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等多个环节中有决定权、淘汰权和自。同时要健全博士生权益表达机制和申诉机制来约束和制衡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的绝对掌控权,保护博士生的合法权益。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和科研指导,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理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奠定基础,是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部分。

(二)建立完善的奖助体系

博士生奖助体系的目标应是让优秀的人才不会因经济贫困问题而影响学业,能帮助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激励博士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潜力,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所以,博士生奖助体系应该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高水准”。博士生不仅是学生,还是科研人员,在读期间需要大量参与课题研究,所以博士生的资助应该分劳动报酬、学业激励、生活津贴三种,学校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导师负责劳动报酬、学业激励性质的资助,才有利于博士生的科研创新。把博士生当作科研人员来激励,能充分发挥资助资源的效益,也符合博士生培养规律。这些资助不仅能满足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开支,而且应达到拥有良好的科研与学术交流的环境。从而吸引优秀的生源能够进入这个领域从事科研。其次是“多渠道”。对博士生资助体系需要打破依赖国家的奖助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和导师等多渠道资助体系。学校要与社会加强联系,借助企业社团的力量,建立专门基金会;导师要利用自身科研实力与相关企业部门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加强科研项目申请和新技术转化,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培养单位真正建立起“奖学金、导师科研津贴、三助岗位工资、固定生活补助”的多元化博士生资助体系,才能为高水准资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再次“区别对待”。体育学博士生有全日制脱产和非脱产在职两种,前者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全部工作就是读书学习做科研,生活等费用主要来自奖助体系;后者有固定工作和经济来源,本职工作为主,有较为充裕的经济来源。奖助体系应区别对待这两类学生,免除前者学费并给予资助,提高后者学费标准不提供奖助学金。将在职博士学费注入奖助资金,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导师的压力,对提高全日制脱产博士生奖助标准有一定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批判性反思是超越的前提,有批判性自主反思的精神,才会理性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培养机制改革,以问题为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过程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出相对有效的方案,完善了博士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措施能否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保障。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导师的评价,培养机制改革中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具有绝对掌控权,那么对导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导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评价,严格遴选聘任制度,建立科学评估标准,对导师的道德水准、治学态度、知识水平、科研方向、研究能力、学术成果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将评聘分离,打破导师终身制,通过考核决定导师上岗与招生指标。还有对博士生的评价,博士生在校的学习、科研和其它各方面表现决定了获得奖助学金的标准,这就需要通过评价来完成。另外,评价还要根据学科专业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对奖助学金的评定采取分类分层的操作方式,建立动态激励机制,真正体现了公平、合理。从而促进博士生刻苦学习和潜心科研的积极性,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雄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对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思维模式培养的结合,注重个性化,为达到培养目标莫定基拙。

博士生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正是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的创新,即是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医疗技术的需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在中医药领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社会对这种高级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中医药博士生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1构建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条件

1.1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我们取消了论资排辈,采取院内外专家同行评议制度,结合申请者的科研情况,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导师优先聘用。同时,注重导师组的作用,即采取“群策公关法”,集思广益,促使博士生产生创新性思维。

1.2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博士生的招生面。根据培养目标,允许具有创新潜质的、临床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出众的临床工作技能并有科研成果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博士或跨专业的招生,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他们发展的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更加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

1.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多方面给予博士生优先和照顾,例如,增加博士生借阅图书数目并延长借阅时间,优先使用校际联用图书卡,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藏书。再如,允许博士生与导师组协商并自选课题,对于他们的新颖、新奇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上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对于他们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而是以一种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达到未知和创新的领域),可能面对不被接受的局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解除博士生的压力,协调好他们与导师组的关系,消除他们对完成、实施新想法的条件等方面的顾虑。此外,尽量排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博士生的最佳脑力资源状态,也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2注重博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博士生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培养,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洞察力,培养他们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图,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思维匣处于开放状态,更加容易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思维模式更替,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在博士生学习、工作期间,尊重他们的灵感和直觉,鼓励他们随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思想火花,坚持写“做梦日记”,以利于当创新性思想一旦出现,他们能够及时抓住,并进行跟踪。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培养博士生随手记录的习惯,尤其在听取跨学科、专业的学术讲座中要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

2.2重视新兴学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博士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教给他们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关于“物理学与现代文明”的讲座,对同学们很有启发,触发了一些同学的灵感并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为创新开启思路。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实验课程学校无法开设就送到综合性大学去培养。宽广、扎实的多学科知识给他们今后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博士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个性化发现与培养考虑到博士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准确判断其适宜的发展方向。结合个体情况,对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个性特点,培养新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科学研究中、在必要时进行模式更替(所谓模式更替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修改或替换旧的思维模式的过程,是转变思想观念或思维模式的过程……)。如,在首届3名博士生中,分别在科研思路、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具有倾向性和优势,与他们的个性相符合,因此在培养中就注重分别培养,将他们的各项特长有效发挥,毕业后都走向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2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一名博士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发散思维(pergent thinking)和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中医药院校的博士生一般均接受过正规的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教育,可以说知识面是比较宽广的,但由于受到中医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收敛思维。为此,我们在注意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的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一定的侧重,鼓励他们结合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进行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学会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培养这种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技能。通过思维培养,培育博士生正确看待事物,客观辨证地看待问题的各个部分以及总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为民所用。

4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要想达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注重积累和准备是必需的。为此我们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其创新成果要具有个体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可以进行初级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更大创新的起点。鼓励博士生的思想具有地区、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远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毕业后2-5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地区、民族、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毕业后5一10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世界新颖性,进行历史性的创新。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20-0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又称之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是指高校与企业联合各自优势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培养适应不同需求、素质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开放式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培养的思想最早诞生于美国(19世纪前半叶),20世纪中叶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盛行,发展至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法国的“学徒培训中心”培养模式和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培养模式[1,2]。

校企联合培养依托行业发展,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通过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和基于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培养接地气的高素质行业人才[3]。问世以来,不仅对各国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大提升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通过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我国高校与企业积极探索和发展了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国家产学研工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等,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工程硕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国防科大)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新材)合作建立了湖南省复合材料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探索联合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在高校,课题研究在企业)、合办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合作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模式和方法。笔者正是该创新基地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现作为教员,对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有些微体会。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校企联合培养共赢的基础

校企联合培养追求“高校―企业―学生”共赢的目标。理论上,共赢目标的愿景无限美好,但实际上国内外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共赢”必须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基础。深度融合,则“共赢”枝繁叶茂;不然,则空空如也。

根据邢素丽等人[4]的论述,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包括:(1)需融学科和产业、学问和技术、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内涵于一体;(2)需融高校科研、企业课题、国家和省课题内涵于一体;(3)需融高校学科优势、企业需求内涵于一体;(4)需融新技术、新需求、新理论、新应用内涵于一体。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以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为平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等之间的融合,为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激活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料,以共同研发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为契机,深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共赢。兆瓦级复合材料叶片研发需要解决四大关键技术:气动布局、结构、制备和全尺寸测试。气动布局直接关系叶片捕捉风能的效率和风能的利用率;合理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叶片安全运行20年的保证;叶片效能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如何制备出质量稳定的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难点包括模具设计与制备、工艺设计与实现、制备控制与效率等,稍有不慎,整个叶片制备失败或质量差下,动辄就是百万级别的经济损失;制备完成后,在国际认证机构(例如船级社)的监视下,完成全尺寸静力测试和疲劳测试考核,才能获得市场准入资格。

国防科大充分利用自己气动设计、结构设计、大尺寸复合材料整体成型制备和大型构件全尺寸测试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结合时代新材资金、场地和人力,共同研发了1.5~4.0MW、低风速型、超长型、海上超大型等多款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并实现产业化,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国内外50多个风场装机运行,为国家新能源战略计划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项目校企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笔者)全程参与了兆瓦级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气动设计、结构设计、成型制备和全尺寸测试的所有工作,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复合材料学、流变学、热力学、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以超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为研究背景,针对结构设计和成型制备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机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源刊8篇,EI源刊6篇),申请国家发明10余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顺利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支撑了2项科技鉴定成果。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其根本原因就是校企合一,深度融合!

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通常是两段式,即课程学习阶段在高校进行,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培养阶段在企业进行,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阶段,如果没有产学研深度融合,博士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困难主要是人、财、物三方面的保障问题,此问题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尤为突出。博士生在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往往是单枪匹马,企业的性质决定了难以给博士生配备助手,而很多论文的实验研究是必须有帮手才能完成。比如,我们采用光学测试系统监测大型风电叶片极限载荷下的变形,需要十几个助手才能完成,在企业往往一个助手都没有,如果不是深度合作,此类实验就无法完成。此外,材料学科开展研究通常需要购买大量的原材料,购买原材料的资金谁出,如果没有明确,学生就不知所然,如果高校出,学生只能通过高校购买平台进行购买,来回奔波,疲于奔命,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假设企业出资,如果需要层层审批和控制,以学生一己之力,难以协调。因此,校企联合培养,深度合作,解决博士生资金和资金使用问题,是保证其论文课题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双导师制是校企联合培养成功的保障

校企联合培养,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方式,即由校方导师与企方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校方导师为主导师,企方导师为副导师。校企联合培养课题论文阶段在企业完成,这种双导师制,很好地解决了导师随时指导、监督和协调的难题,可以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顺利完成论文研究[5]。

两导师的分工,有专家提出,选题确定后,由企方导师负责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学位论文的初审;校方导师根据研究生论文题目及培养人才的需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校企双方导师及时交流,共同解决在创新基地研究生的科研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每月按时向校企双方导师汇报工作学习情况,双方导师填写《指导情况记录表》,及时指导学生。这样,既保证了研究生培养要求,又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强科研实际训练,提高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以亲身经历而言,两导师的分工,笔者有不同的看法。企方导师的精力首先是以企业为主,负责企业的各种任务,目前令人尴尬的情况是:企方导师根本无暇顾及学生论文的指导,更别谈负责工作安排、现场学术指导和学位论文的初审。因此,笔者认为,校方导师不仅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学术指导、论文审阅与组织论文答辩等工作,还要负责工作安排。这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这样是不是就不需要企方导师了?答案是当然需要,而且非常必要,只是角色定位应该是负责人、财、物的协调,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开展。人、财、物的协调对于学生开展论文工作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企方导师来说,往往易如反掌。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通常都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每周或每月定期向校方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完全可以做到积极主动,这样校方导师综合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与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工作安排也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高效可行。

双导师制是一种很好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但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工,才能保障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否则,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人。

三、完备的创新平台是校企联合培养可行的前提条件

有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双导师制度的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否可行,还取决于一个重要条件――完备的创新平台。

国防科大与时代新材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之所以行之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时代新材拥有一个新材料检测中心,该中心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研究所需的多数检测设备和系统,即便是需要搭建平台,该中心也能快速完成。笔者博士论文涉及的实验和检测,几乎都是在该中心完成。假设时代新材没有该检测中心,即使是简单的力学性能测试都需要在高校完成,那么学生必然疲于奔波,留给论文研究和项目开发的时间还会剩多少?因此,一个开展论文课题研究所需的创新平台,对于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在是太必要了!如果没有,笔者建议不要轻易提校企联合培养,高校和导师要慎之又慎,以免误人子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只有建立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双导师制给予保障,企业拥有开展论文课题研究的创新平台,才能实现高校―企业―研究生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卢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王正青.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策略与经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8-62.

[3]周东斌,舒蒙.校企联合培养教育管理在高校的实践探索[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35):101-104.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4篇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军地院校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在德育、学术和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共通性,同时军队院校对工学博士生的军事素质要求和身心素质要求更高,地方院校对注重工学博士生国际素养的培养。在制定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时,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兼顾高标准与可行性、兼顾稳定性与变动性,提高工学博士生国际化素养,加强工学博士生工程伦理教育。

关键词: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国际化

一、军地院校工学博士生共同培养目标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文件也对博士学位的授予要求(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如1992年教育部制定的《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三)身体健康。”军地院校在培养工学博士生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循这三方面的要求。

(一)德育培养目标

德育培养就是使博士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德育培养目标上,工学博士生与其他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地方普通院校工学博士生的要求与军校工学博士生的要求也基本一致。

在遵守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军地工学博士培养院校都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博士生的德育培养目标作了进一步明确。如清华大学2010年7月最新修订的《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对博士生的德育培养目标是: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思想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再如,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确定的德育培养目标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正确分析社会现象,指导工作实践,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敬业精神,追求科学,求真务实,学风严谨。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与艰苦创业精神,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团结协作与合作精神强。心理健康,情操高尚,行为规范。献身军队思想牢固,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

(二)学术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授予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军地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工学博士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学术培养目标。如2010年5月新修订的《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规定:博士生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动向;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四会(听、说、读、写)水平。

工学博士生虽然最终要培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成为专家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具备宽广的基础理论。只有工程技术理论基础扎实,具体学科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道路才能具有扎实的根基,学术路子才能越走越宽。掌握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是工学博士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否则要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这就要求准确把握专业理论前沿,全面了解学术动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储备本学科领域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赋予工学博士的使命任务是要在工程技术领域作出重大发明创造,因此衡量一名工学博士生是否合格、能否最终顺利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标准,就是能独当一面,在学科某一领域开展研究,进行技术攻关,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体育培养目标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军地院校都比较注重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把身体健康也纳入工学博士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山东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第四条为:“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再如二炮工程学院博士生研究培养方案中在“培养目标”的“军政素质”项中,要求博士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不少院校都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除了体格强健的含义之外,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近年来,很多媒体报道过“博士生自杀”的新闻,与博士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在面对挫折时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而选择了极端的逃避方式。不少院校将工学博士生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出了专门规定。如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博士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海战的心理素质。

二、军地院校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比较评析

军地院校工学博士生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较多共性,如都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知识广博专深,强调科研能力培养,强调创造性,等等。但主要由于双方所培养的人才就业去向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军队院校对工学博士生的军事素质要求

军事素质是军事人才所具备的有关与军事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总和。军委五句话总要求中就有“军事过硬”的明确要求。由于军队院校主要面向部队用人单位培养博士生,军队院校工学博士要培养的是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的科学家、军事和技术专家,因此对军事素质有专门的要求,在培养目标的设置上,突出了军事素质的培养。部队工学博士既是科学家,又是技术专家。军事素质体现在科学家队伍上,就是要能够站在科学前沿,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体现在技术专家队伍上,就是要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能够迅速排除各种故障、解决复杂难题。

工学博士生毕业到军队各级单位后,一般职务都比较高,有的甚至担任一定级别的领导,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部队组织管理能力。如二炮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博士生军事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不怕牺牲,不畏强敌,敢打必胜;具有较强的指挥管理能力,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善于组织谋划,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也规定:具有良好的军人素养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必要的军事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管理部队的能力,能为部队起表率作用。

(二)军队院校对工学博士生的身心素质要求更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普通院校在工学博士生实践培养过程中,虽然培养目标中有“体”,但实际培养过程中体现不多,主要是靠引导博士生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如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比赛等方式鼓励博士生锻炼身体。因此地方院校工科博士生在体育培养目标方面主要靠博士生个人自己安排,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对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的工科博士生,地方院校也应有所侧重,积极引导他们加强军事素质的提高。博士生原所在单位也应加强指导督促。积极跟踪新军事变革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军事素质,打牢为国防和军队事业贡献力量的军事基础。

军队院校基本上都把工学博士生的体育培养目标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并对身心素质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军队院校工学博士生参加体能训练则是必修课。现代战争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要求部队有更加快速的反应能力、(其他要求具体表现)对军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军队院校工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中,要对身体和心理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战争中的高强度对抗的需要,适应战场艰苦生活和严酷的战斗环境。因此,军队院校在为提高博士生身体素质,提高其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在毕业前,安排体能考核,按照《军队干部体能考核》所确立的标准来评判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者,不允许如期答辩,待通过所有考核项目后另行安排。

军人职业本身具有强度高、压力大的特征。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参战者心理素质的高低,战争承受力的强弱,不仅影响个体能力和装备效能的充分发挥,还会关系战斗乃至战争的成败。随着近年来我军对军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包括军事院校在内的各级部队单位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以提高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军队院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行为训练中心,对包括工学博士生在内的全体学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训练。

(三)地方院校对注重工学博士生国际素养的培养

我国不少地方高校都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而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国际化人才竞争,要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和创新型人才,博士生培养居于重要地位,其国际视野是否宽广是关键。

首先,地方大学更注重工学博士生外语学术交流水平的提高。国际化,语言是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参与交流和竞争。军地院校都十分注重博士生外语水平的培养,在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外语是必考科目,外语课也是工学博士生的必修课。不少地方院校将“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列为工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目标,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有的院校还对第二外国语作出了要求。从整体上来看,地方院校对工学博士生的外语要求比军队院校要高,更注重学术应用性。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机械工程专业实现了20门课用英文讲授,大大提高了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水平,学生的英文实用能力大大提高,适应国际工程工作环境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地方院校更注重开拓工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视野。现代工程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大部分最新科研成果都是用英语最先。因此,工科博士生有必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学科前沿最新动态,了解外国同行研究重点,开拓自身国际视野。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要赶超先进国家,必须积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一要能听懂对方的学术报告,而且能就对方的观点提出疑问或赞同,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再次,地方院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和中外联合办学。虽然军队院校近年来也纳入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项目,但参与学校数量及名额与地方大学相比还很少。目前我国扩大对外交流,大量派遣出国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极接收外国学生来我国攻读博士学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建立合作项目,联合培养人才,促进我国博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与师资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部分薄弱学科的建设。

三、科学制定军地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建议

军地工学博士生的具体培养目标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基本一致,通过相互比较和借鉴,可以得出进一步完善军地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方面的建议。

(一)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对工科博士研究生而言,他们已具备较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大部分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但军地院校制定工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要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包括: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要符合高等教育的性质并能实现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根据工科博士生身心发展特征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要与工程实践及前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衔接。

(二)工科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兼顾高标准与可行性

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工程人才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面向普通经济建设事业,还是面向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其培养目标不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上都应当有较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应该是经过博士生的个人努力以及培养单位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标准过高,实际上无法达到,那就难以起到指引和激励的作用。

首先,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高标准主要应体现在学术培养目标上。工学博士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作出创新性、高质量科研成果,达到很高水平,为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工学博士生学术培养目标的制定,以社会需求及学科发展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其次,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要兼顾可行性。要考虑当前我国博士生培养水平和培养基础,充分考虑到院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配备和实验室设备等情况。如果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很难实现,那么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失败的。

(三)工学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兼顾稳定性与变动性

培养目标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经常修改。但是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日新月异,因此,制定工科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没有弹性就不可能有稳定性。

另外,工科博士生培养目标应根据博士就业去向日趋多元化的趋势进行调整。我国博士生教育一直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学术性人才,承担着为高等院校输送师资和为科研机构补充研究人员的职能。近年来,随着就业去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博士选择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据统计,1995年至2008年间,43.9%的博士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10.8%的博士选择进行如科研院所工作,2.9%的博士选择从事博士后工作,5.2%的博士进入各级政府部门,15.2%的博士进入企事业单位。而且从2006年开始,选择进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2]根据笔者的调查访问,地方院校工学博士毕业生的去向与我国整体博士生毕业去向基本一致,位列前列的依次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学博士,也大都从事研发工作。军队院校工学博士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依次是军队院校、军事科研机构、军事机构和基层部队。

(四)提高工学博士生国际化素养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工学博士生作为国家重要高层次人才目标,必须注重提高其国际化素养。

首先,要提高工学博士生外语学术交流水平。我国高校推进工学博士生国际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国际化语言问题,即使用英语的教学水平。虽然工学博士生从小就学习外语,但由于外语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使用环境,学生没有机会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当改变英语的学习方法,变课堂纯英语教学为用英语讲授专业课或开设双语专业课,使博士生在这样实践环境中学会专业,同时也学会英语,具备较高外语学术交流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

其次,要提高校际交流和合作办学水平,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师资。我们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推动我国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和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如同济大学实施的部分实践设计联合课程,通过与外方合作,双方学校的博士生和指导教师混合编组,大家为完成一个共同的工程项目而合作。联合课程使学生能直接接受外国教授指导,与外国工学博士生沟通,达到国际化培养的目的。

(五)加强工学博士生工程伦理教育

现代工程活动是复杂的社会活动,在工程的设计、决策、实施和运行管理中会涉及到社会的政治、法律、文化以至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如果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缺乏有关与专业活动相关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的知识,是不能胜任现代工程要求的。这就对工程师提出了伦理要求,也就是所谓工程伦理,即参与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人员与科技人员应具的伦理精神道德品质、应循的道德规范与应承担的道德责任。正如美国工程伦理学家品库斯(R. L. Pinkus)所认为的:“处于现实社会环境中的工程,要在经费预算、工期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所使用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需要将科学事实、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产含有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的技术产品。”[3]因此,在对工程技术专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工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开展相关的工程伦理教育教育尤为必要。军地各院校在工学博士生德育培养目标中应对这一问题进行明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

[2]蔡学军、范巍等:《中国博士发展状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2页

[3]Rosa Lynn Pinkus, et al. Engineering Eth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

博士生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士生 培养质量 高校 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宋伟(1979- ),男,山东高密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博士,山东理工大学国防教育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45-02

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现状

博士生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培养产品,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学术人才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后备人才的生力军,他们代表了科技界、学术界的未来和希望。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博士生教育对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007年9月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在全国所有博士生培养单位和部分用人单位开展的博士质量调查工作,并在2009年12月形成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表明,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生导师均对博士生整体的培养质量给予了的比较积极的评价。报告大体上认为,经过近几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已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报告也指出,虽然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诸如优秀生源严重流失、博士生创新能力不足、培养机制相对落后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居住环境”的科学,但如今它已经渗透到许多研究领域,并形成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如教育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关于学术生态的概念,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对其进行了界定。有学者认为,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行政、学术与其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彼此制约的复杂的统一体,它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有学者认为,高校学术生态可以分为内部学术生态(小学术环境)和外部学术生态(大学术环境);前者主要指高校校内和学术群落(学术团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种关系和氛围,后者主要指高校学术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生态要素的关系。简单来说,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是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发展学术的过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总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于高校师生的学术发展和高校自身的提升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有“健康、向上、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

三、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是整个学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考察当前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看到整个学术界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现象。早在2001年李铁映就对不良学风之表现进行过形象的表述:(1)浮躁而急功近利:求数量、追速度而不求质量;东拼西凑;求大而不求精;夸夸其谈,言之无物。(2)缺乏学术道德:自吹自擂,目空一切,借端炒作,欺世盗名;抄袭剽窃,招摇撞骗;违背事实,不求实证。(3)教条主义严重: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言必称本本或外国。(4)理论脱离实践: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脱离现实。(5)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或互相吹捧,或旁敲侧击,或互相攻讦。当然,当前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不仅仅表现在学风上,还表现在各个方面。

高校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也必然导致高校博士生学术生态环境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博士生学习研究耐不住寂寞,不刻苦不下功夫,“读博士”成了“混博士”;违背学术道德,抄袭他人成果,伪造实验数据,引用不加注释;治学不严谨,没有科学精神,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急功近利,一稿多投,只求数量、不讲质量;参与论文黑市交易,存在“当”或“请”现象;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学分或影响论文答辩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功利化大环境的不良影响;导师要求不严格甚至是不以身作则;高校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不足;高校博士生培养机制存在缺陷;高校博士生学术评价简单化、形式主义;高校博士生学术团体的缺失;高校学术监督奖惩机制存在漏洞等。

四、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的途径

笔者建议针对当前的形势,可以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树立一个观念,把牢两个关口,抓好三个教育,完善四个机制,来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重要基石的观念

高校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注重总结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高校健康发展,保障学生尤其是博士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的观念。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及导师等承担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有关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负其责、形成合力,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经常开展理论学习、深入检查落实、纳入部门个人考核体系等方法,努力营造适合博士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学术生态环境,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观念。

(二)把牢导师遴选关和博士生录取关

导师是学术生态环境中对博士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因此,导师不仅对提高博士生的专业水平负责,也应对博士生的学术道德负责。因此,学校严把导师遴选关对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十分重要。学校在遴选导师时,不仅仅将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科研成果等作为重要依据,还应对导师的学术道德进行严格的考量,将不能恪守学术道德准则的导师挡在入口之外。

生源质量是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严把入学录取关,才能为以后的一系列博士生培养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才能为培养出在科学和学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打好基础,也才能使构建良好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成为可能。因此,高校在严格博士生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在参考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硕士毕业院校、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一定的学术工作经验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考生恪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基本素养,有不良学术行为的不能录取。

(三)抓好博士生专业课教育、公共课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

博士生尤其是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要想在所研究的领域内有所建树,就必须打牢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博士生论文写作和从事科研的基础。而现在有些博士生治学态度浮躁,在专业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经典书目不去精读,甚至对某些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展有关研究,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就需要导师和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对博士生专业课的教育,通过指定专业必读书目、了解专业前沿信息、严格专业课程授课、加强专业课学习监督等方法,指导博士生开展系统扎实的专业课学习,打牢专业基础。

当前各高校所开展的博士公共课教育,一般是英语课和政治课的学习,毋庸讳言,对于这两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教育界是有普遍共识的。但为了提高教育效果,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尝试也是有必要的。目前,各高校对英语的教学改革比较重视,诸如开展了某些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增加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等,这对提高博士生的英语能力,适应“学术全球化”的趋势非常有必要。但对政治课的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就要小得多,有必要对政治课进行深入改革,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设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对于博士生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构建高校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进而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有必要。博士生学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学术精神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责任教育和学术创新教育等。学校一方面可设置有关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发展史和学术规范规章制度的相关课程或讲座,并将学术规范明确告知博士生;另一方面,要与博士生导师配合,通过正面事例的引导激发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进而最终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意志和学术道德行为习惯。

(四)完善博士生学术创新机制、学术交流机制、学术评价机制和学术监督机制

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博士生培养中的核心内容,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大物质投入,通过诸如建设实验室、资料室、博士工作室等软硬件环境,打造培养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物质平台;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学术创新报告、开展学术创新大赛、加大学术创新奖励、鼓励博士生从事风险性创新课题研究等方法促使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发挥博士生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学术交流机制的形成是博士生快速健康成长的保障,学校一方面可通过促进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博士学术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施联合培养等方法鼓励引导博士生多参加学术活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导师在学术交流中作用的发挥,为导师建立相互交流和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鼓励导师带着博士生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改革简单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做到不仅仅关注量更要关注质,不仅仅关注最终结果更要加强过程培养,这就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导师加大对博士生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细化学期、学年学习任务和科研进程,加大学年和中期考核,防止博士生平时不努力,最后抱佛脚“赶”论文的现象。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监督机制的存在和良性运转对于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博士生生态环境,就少不了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体系。当然,博士生培养是一个有序的连贯过程,只有连贯的、系统的博士生培养监督活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构建的博士生学术监督体系要全方位、全过程并且要有奖惩甚至是淘汰机制,明确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对博士生的学术监督职责,调动博士生学术社团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等.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绩、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2]李涛,陈玉玲.学术生态危机与研究生学术生态的维护[J].现代教育理,2009(5).

[3]李铁映.关于学风问题的思考[J].学术界(双月刊),2001(5).

[4]王文江.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