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范文精选

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就各国具体情况来看,各国主要根据本国经济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例如英国以两周国债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而美国以三个月国库券和联邦基金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李社环,2004)。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和金融实践中,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上有共识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大部分学者认为国债回购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更适合做基准利率,例如温彬(2004)从七个方面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再贴现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利率进行比较和实证研究,得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回购利率更适合做基准利率;冯宗宪(2009)定量研究了SHIBOR的基准性,认为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SHIBOR的基准性都优于银行间债券回购的利率,适合成为中国的市场基准利率;戴国强(2006)对利率体系中的各种利率进行统计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银行间回购利率的基准性在短期要优于其他利率。王志栋(2012)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候选的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进行检验,发现一周银行间回购利率是当前中国货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准利率。所以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就基准利率的波动性而言,基准利率的波动性行为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的稳定,通过比较研究和数量分析来研究基准利率的波动的非平稳性、波动理性、波动灵敏度和波动均值,可以更好帮助我们发现哪些市场利率更具有基准利率的特点,更有助于我们培养一个市场认可的基准利率。

二、基准利率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1.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参照大多数文献的和根据我们前言中的分析,不仅选取国际成熟基准利率LIBOR的各种基本属性作为参考,也选取了隔夜和七天两种时间跨度的利率来分别分析。因为短期的货币市场利率更具有基准利率的特性。选取的样本为2006年10月8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并剔除了一些非交易的间断点,因为SHIBOR在2006年以后才形成,所以我们的时间从SHIBOR成立时开始。所以以下我们在模型中的数据具体表示为:CI001隔夜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CI007七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IB001隔夜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IB007七天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LI001隔夜美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007七天美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001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007七天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2.模型的建立

在处理上述数据上我们主要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分析,将以上八个时间序列的波动图,可以看出LIBOR的波动性明显强于国内的利率。根据波动图形我们初步假设利率的时间序列存在均值回复现象,即当利率较高时有下降的趋势,利率较低时有上升的趋势;并且我们看到利率存在的波动聚集和尖峰厚尾的现象。我们将在下面进行检验。首先,我们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采用带截距项的ADF单位根进行的检验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到国内的三组利率的时间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国际上的LIBOR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所以看出成熟市场的基准利率并不一定表现为平稳序列,由此我们我国的基准利率的平稳性与国际成熟市场的平稳性存在一定距离。就国内三个序列来比较,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平稳性明显高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的利率平稳性,其中SHIBOR的平稳性最好。然后我们对基准利率时间序列进行ARCH效应检验,通过ARCH-LM检验,我们发现8各时间序列均存在很强的波动聚集效应,所以我们断定基准利率的的时间序列存在ARCH效应,可以建立波动模型。在选择波动模型检验各序列的波动性的时候,GARCH并不能解释非对称的冲击对时间序列的影响,但往往好的消息和坏的消息对利率上升或是下降的影响并不是对称的,基于这个问题我们采用非对称的ARCH模型中EGARCH模型对8个基准利率时间序列进行实证检验,EGARCH模型的条件方差表达。

三、结论与建议

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1.1网络新闻的片面性网络新闻注重实效性,往往在第一时间重大事件,传统媒体还未作出相关报道,读者在阅读时无从考证真实与否,短时间内不能了解到事实真相。而且网络新闻的报道使读者会先入为主,并且其自身的片面性会对读者造成不良影响。

1.2网络新闻一味猎奇,追求轰动效应现在各大网站页面上充斥着许多具有耸动性的标题,多数靠标题吸引读者眼球,因此也出现许多标题与内容不符的情况,更有甚者不惜虚假新闻来赚取点击率。由于一味追求点击率与轰动效应,也为虚假新闻的存在提供了空间。猎奇新闻造成的一种错觉是:反常消息的出现才是正常的。当太多反常消息同时出现,少部分会让读者忽略正常但是相对重要的消息。当新闻工作者决定炒作一个议题,很可能就排斥了其他议题。在少数不堪的报导中,新闻工作者提不出其他细节却自行推测,变成部分事实与部分推测混杂,造就了可信度折半的新闻文章,更不用说它们往往来源不明。

1.3谣言及不良信息充斥在一些网络新闻报道中,由于言论自由并且没有合适的审核制度,容易出现一些不当的诽谤及谣言,例如:柑橘蛆虫事件:全国的柑橘果农受损“、地震”传言令山西数百万民众受惊、“爆炸谣言”导致江苏盐城群众大逃亡和部分民众遇难、躺着中枪的“中非希望工程”及卢俊卿父女、被网络谣言恶意抹黑的“张海迪”、网络谣言引发疯狂的食盐抢购风潮、“被去世”的名人等一些数不胜数的谣言。这些不实谣言均给当事人带来恶劣影响。同时还有许多非法、暴力、色情信息充斥其中。

2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原因

2.1网络新闻的匿名网络信息的来源一部分是匿名的,在受众与传播者界限模糊的环境下,受众身份的隐匿性直接造成了信息源的普遍匿名性。这种匿名性一方面带来的是信息的民主权,另一方面则为主观歪曲带来了方便。这就造成了新闻者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使得新闻者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极有可能虚假、谣传的新闻。由于新闻的匿名,使得网络新闻传播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2.2网络信息出口的多元化就现在情况来看,网络新闻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媒体自办网站的消息;二是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的信息;三是网民个人的消息。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开放性的信息使得网络新闻真实性难以保证。从新闻的真实性评价来看,这三类新闻的真实性是依次降低的。传统媒体网站的新闻消息,大体是传统媒体信息的翻版和补充,它的信任度较高,网络新闻来源一般具有权威性。商业网络新闻来源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及各网站之间转载,这些转载来的新闻有些则是未经考证的“事实”。甚至有些网站为了刺激网民,凭空捏造新闻发到网上,这些信息很难让网民辨别真伪。个人网站的新闻仅靠个人的道德素养来规范其行为,真实性是很难保证的。

2.3网络信息审核不力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其新闻稿件往往经过初选,复选等层层把关,经编辑的严格审查后进行,以保证新闻的严谨、真实、有效。然而网络新闻基本上没有什么审查程序,相关网络编辑在审查中也可能由于新闻量过多而造成审查不力。编辑对新闻的把关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它要求编辑站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所以多个审查人员才能真正做到客观对待新闻事件,然而现在网络编辑多是由于一人担任选稿与编辑上网的工作,造成主观随意性加大,并且对于一件事情会有多个版本的报道,审查者由于自身原因也可能受到误导,有意无意中造成虚假信息的传播。

3解决网络新闻传播失真的对策

3.1加强信息法规建设。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建设与健全网络信息传播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国家应制订相关法律使得网络新闻传播有法可依,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对网络新闻的与传播进行严格审查与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加大执法力度,做好各个层面的监察。

3.2增强网络媒体自律性网络媒体首先应端正态度,保持公正客观对待网络新闻制作,做到杜绝网络新闻就是“粘贴新闻”的错误想法,发挥网络新闻的优势,将传统新闻不具备的的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运用其中,增加络新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要严格责任制度,赏罚分明,对那些把关不严、不实新闻的人进行警示,从行政上、经济上给予一定处罚,严把审查核对关。还要做到严格审稿制度,不能片面追求新闻的实效性,而忽略新闻的真实性。

3.3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要做到提高网络新闻可信度,需要保证从业者有良好的新闻传播素养与理论学习,对从业者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从而做到能甄别虚假新闻,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当好把关人的角色。同时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理论学习达到目标。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从业者的思想水平,强化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传递有价值、有信誉的信息。

4结论

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论文网]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们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应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超级秘书网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肯尼斯·赫文[美]、托德·多纳著:《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直播老山汉墓抚仙湖中央电视台

引言

2000年8月20日和2001年6月3日上午,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先后对我国北京郊区老山西汉墓葬遗址和云南澄江县抚仙湖水下古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两次直播分别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实践活动中的“破天荒”记录:前者是第一次陆上考古发掘直播,后者则是首次水下考古发掘直播。参加直播的编导,摄影及主持人皆谓身经百战,经验颇丰,但面对考古发掘这一全新领域,是否还能感到一如往日的轻车熟路,手到擒来呢?

由于笔者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本科毕业于考古学专业),特意亲睹了两次直播的全过程,收获良多。其直播效果是否完全达到了编导的意图和观众的预期,对今后的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央视在两次直播活动中,对考古发掘的现场报道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指导思想和业务技巧上都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选准时段,恰当切入

应该看到,任何一次现场直播,都会遇到时段的选择,即寻找直播切入点和确定时间长度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选准时段呢?这就要注意直播题材的特点及收视群体性格。

考古发掘是一项量大耗时、细耕慢作的持久工作,粗心急躁只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在遗址中,每一粒种子、每一块陶片、每一根骨头都极有可能成为定性断代的重要依据,一项任务完成下来,往往历时数月甚至数年。因此,直播不可能从头跟到尾,那么从哪一点切入为宜?时段又以多长为妥?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考古发掘的“重头戏”是文物的大量出土,对墓葬遗址来说,往往是开棺阶段。显然,观众对这一阶段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其它缓慢平淡的发掘过程不太注意。因此,直播的切入点应该放在文物出土可能性较大的阶段;而对起点的时间设定,还要考虑到直播时间表、发掘进度及观众收视心理。一般说来,考古专题的时长应控制在三小时以内。短了,内容会显得空乏单薄,观众没什么印象;长了,画面会留于单调枯燥,观众易产生逆反心理。掌握了观众心理,再估算出发掘的进度,从而可以做到较为准确地制订直播时间表,与同一频道的其它节目相协调。

“老山汉墓探秘”和“抚仙湖探秘”两次直播时长都在二至三小时,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观众的收视心态。但是在切入点的设定上前者略显靠前,因为直播的主体是汉墓开棺,而观众实际上只是在直播的收尾阶段看到了考古人员移开了一条长长的棺木,开棺没有完成,而直播活动却因时间表的限定不得不中止,观众应媒体制造的心理预期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之相比,“抚仙湖探秘”直播切入点恰当多了,因为在直播中期就有文物出现,观众在期待中真直切切“见”到了从水下打捞上来的两件文物:建筑石板和陶釜。

二,插播窜场,背景分析

现场直播,强调的是现场,但这并不是说现场直播就不能有插播的介入。事实上,任何一次现场直播必然包括了一定数量的插播片断。插播包括了实录插播和分场景插播,前者多为录像背景资料,后者多为演播室(非主作业区)场景。插播的作用在于它能使直播的题材更为充实,形象更为丰满,架构更为完善,如果将直播比喻为一段艳丽的锦绸,那么插播可谓是“锦上之花”了。

考古发掘是缓慢单调的劳动,如果摄影镜头总是对着考古人员或遗址,电视画面将显得平淡无奇,观众会产生视觉疲劳而失去观看的兴趣与耐心。这时,插播就应及时补入,以打破长时间直播造成的观众心理抵制屏障,将鲜活的画面语言借机传达给观众,让他们恢复收视的兴趣与主动,将观看进行到底。另外,发掘工作是一项逻辑严密、系统科学的整体工程,前后期的工作是环环相扣、一线贯通的,不可能截取其中某个片断进行研究,否则最后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直播间隙,很有必要向观众插播发掘前的详细背景资料,使他们对本次考古发掘有一个宏观而完整的认知。

在“老山汉墓探秘”电视直播中,也的确看到了一些插播,如在墓区现场,主持人康辉解说告一段落后,画面转切到演播室分场景,在水均益的主持下,使演播室与发掘现场有机融合起来。另外,也插播了一些有关该墓如何被发现、盗墓者的破坏及被捕过程的录像资料。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插播没有介绍有关发掘前期的具体情况,观众对墓葬的整体外形、开挖方法、年代确认等皆不甚了了。而在“抚仙湖探秘”直播中,插播运用得更为娴熟了,观众从平面和三维地图上了解了水下遗址的轮廓全貌,知道了耿卫是如何发现该遗址的等等。另外,插播的分场景搬到了主作业区附近,形式上亦更为新颖、丰富了。

三,主持牵线,解说留人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直播节目的核心,他(她)在直播过程中的解说起着穿针引线的桥梁作用。要取得良好的主持效果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增加现场直播成功的筹码,主持人就必须认识到两点:首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传媒代言人,又是观众的代表;其次,提高现场意识,报道要有临场感,解说要能打动观众,让观众跟着镜头“走进”现场。

考古在普通人眼中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发掘工作也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主持人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是不是就一定能很顺利地引导他们“入场”呢?我看未必。主持人的解说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

1,解说内容要深入浅出。考古发掘的专业性相当强,文物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大观众群体性格千差万别、素质有高有低,因此主持人在解说时,其遣词造句必须做到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性与客观性。主持人要作观众的代表,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提问,激起观众的兴奋点,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留住观众的好奇心。在这两次考古直播中,几位主持人的解说,基本上把握住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水均益和敬一丹还利用了央视国际网站及时与网民受众沟通,代表他们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

2,解说时机要恰到好处。文物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一旦出土暴露于地面(水面),就可能因保护不及时而质变衰化。因此,考古人员在发现文物后,就会立即采取抢救性措施(如与空气隔离、避免光照等)将其保存。而观众可能就无法通过镜头看清文物的“真面目”,此时,解说就应适时介入,通过主持人对考古人员的发问来侧面描述文物的外形、内涵及价值。另外,当镜头长久停留于某一操作现场,观众渐觉怠意之时,主持人也应及时补进解说,以生动的语言、妙趣的提问来消除观众心理上的疲惫。应该肯定在央视这两次直播中,康辉、黄海波和敬一丹在解说时机的切入上还是把握得比较好的,尤其是黄海波做为我国第一位水下主持人,要在克服潜水障碍的同时确保解说的高质量,实属不易。超级秘书网

3,主持人解说与专家解说的良性互补。对于象考古发掘这样专业性、知识性相当突出的主题直播节目,有必要将主持人解说和专家解说两种方式融合使用。主作业区解说员(如墓区的康辉、水下的黄海波)可以是非考古专业的专业主持人,但非主作业区的解说员(如演播室、区的专家),应该是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当然,二者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持人解说为主导,担负现场的向导和解说任务;场外解说作辅助,对于一些超出主持人知识范畴以外的介绍或漏报错报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老山汉墓探秘”直播中,水均益邀请了两位专家,而“抚仙湖探秘”直播时,敬一丹则组成了一个专家群。主持人的解说作到了循循善诱,对专家的闭合式发问简短、明朗,使解说紧跟画面;开放式发问自由、灵活,让专家充分发挥,将更多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在两次直播中,主持人与专家配合协作、取长补短,使解说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1.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保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查档就行了。不能做到有效利用人事档案资源,既便是利用,也仅限于人员的简历、职称等范围,这种现象的持续,会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率降低,其服务于博物馆工作的作用就不能真正发挥。

2.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缺乏特性

博物馆人事档案的内容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记载方式,存在单一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职工各方面的才能和特长等特点,实际上博物馆职工大都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都具有突出的专业才能和个性。传统的人事档案记载方式会模糊了这种个性特征,从人事档案中很难清楚地了解)到每位职工全面的实际情况。

3.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不够

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随着博物馆工作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事档案管理应该逐渐信息化。但博物馆仍然采用传统手工的记录方法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既使引入了微机操作,但是仍旧无法达到无纸化办公程度,信息化程度不高,不仅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同时也降低了博物馆工作效率。

二、加强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领导应增强档案意识

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摆在重要议事议程,定期提出任务要求和听取工作汇报,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2.完善制度

根据博物馆人事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博物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为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合理利用、规范整理,应建立完善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整理、查找、检查、核对、传递等各项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更要关注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及时将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

3.利用信息化技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必由之路。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理论和新技术的运用、开发新手段。及时快速将人事档案信息以影象、数字化等形式予以保留。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利用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录入。通过处理后,原来的文字图片甚至声像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一旦档案发生变化时,可以随时更新信息,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