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结课 原则 方法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堂高中英语好课,应当精心设计好课堂结尾,巧妙的结尾可以达到“课虽尽,趣犹存”的境界,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良好的结课设计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知识、画龙点睛和激起学生思维高潮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宽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结课和导课脉络贯通,善始善终,收到曲终意长、课停思涌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的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结课的基本原则

(一)顺畅贴切,水到渠成。

结课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体现,它既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又是课堂教学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授课,使课堂教学的结课顺畅贴切,水到渠成。因此,教师既要避免教学节奏过快,留过多时间给结课;又要避免讲授内容过多下课了还没讲完,最后草率结束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教师要调节好教学时间安排好教学内容,在下课前几分钟做好结课的准备,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结课方法。

(二)语言精练,干脆利索。

结课时语言一定要精而短,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干脆利落地结束教学,不能连篇累牍,否则就会给人有失偏颇、头小尾大的感觉。

(三)画龙点睛,梳理归纳。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几点或几条,重点是什么,反复强调一下,强化记忆。结课教师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当堂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四)照应开头,结构完整。

写文章要注意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结课要适当照应开头紧扣课堂导人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做到善始善终,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感觉,不能有头无尾。

二、结课的基本方法

(一)排序结课法。

排序结课法就是将课文中的事例按时间顺序、发展的顺序和逻辑顺序加以整理和组合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理清眉目,形成整体的认识,便于学生记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2 Lesson 1 “Cultural Relics”中的“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与the amber room有关的重大历史人物:

FrederickⅠ――?摇?摇Frederick WilliamⅠ――?摇?摇Peter the Great――

CatherineⅡ――?摇?摇The Nazi army――?摇?摇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根据这些与the amber room有关的历史人物,学生能很清楚琥珀屋的来龙去脉。学生能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迅速详细记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学生还可以加速复述课文的速度,而且还能学到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二)比较结课法。

比较结课法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去比较鉴别。通过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理解。这种结课法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

例如在讲解带有as和which的定语从句时,在结课前可以列表比较用法区别,使学生一目了然。作as与which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区别如下:

(三)开放式结课法。

结课前几分钟学生们刚学完新知识,思维正处于亢奋状态。此时教师就要抓住机会,根据学生心理和所学内容,采用开放式的方法,启发学生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5 Unit 2 “The United Kingdom”中的Puzzles in Geography后,教师让学生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归纳总结对英国地理的新认识,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完善,最后教师作评价。这种开放式的结课,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而且能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能力。

(四)朗读结课法。

教学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朗读全文或重点段落,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奏;既可以在朗读中体味文章的境界,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回顾知识、熏陶情感,又能借助朗读来强化熟知更多的有关英语文化背景和英美社会习惯和概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中的阅读部分“Geography of Canada”下课前的几分钟,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这篇课文,朗读了一遍学生们如同跟随Li Daiyu和Liu Qian他们进行了一次跨越加拿大的旅行,如同身临其境般和他们欣赏、体会和了解加拿大,在朗读中得到感悟,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熟知。

此外,还有一些课文人物对话很多,在文章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如在讲学人教版Book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的阅读课结课前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培养学生的语感。

另外,朗读还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以朗读来结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五)框架结课法。

上课前教师预先设计好框架结构图,课堂教学中或明或暗地把内容集中板书在已显示或待显示的框架之中,在结课时引导学生研究框架中所填内容,使他们认识到内容关联并把握整体结构。

例如教学人教版Book 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的阅读部分时,为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展示教学中的重要句式,以框架填入的方式使之形成教学内容的概要性小结。通过框架式小结,使学生从根本上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本课的框架如下:

此法与表格原理和效能相似,但形式活泼一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六)激情结课法。

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充满激情,用饱满热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感情,且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寄厚望于学生,使学生从思想上受到鼓舞,进而变成探究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的阅读部分“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时,结课前可用一些简短而又充满激情的话激发和鼓励学生像那些伟大的女性一样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用智慧和知识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种结课法用话语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心潮难以平静,收到发人深省的教学效果。这样的结课是画着惊叹号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七)悬念结课法。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的Reading部分,设计用两课时完成。当第一课时学到Li Qiang逐渐远离地球遇到空气稀薄氧气越来越少而头痛时,唤起了学生们的担心和忧虑。结课时,我也忧虑地说:“How sad!Can Li Qiang go to the future without accident?What will happen next?”像这样嘎然而止的做法,造成学生渴望了解的心理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八)延伸结课法。

延伸课外,引来活水。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把课题内容扩展开来,有目的地把所讲知识延伸到课外。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中的阅读部分“An Interview”结课时,我根据学生已经了解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的区别的情况,进而问及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和历史,并安排学生课下阅读这方面的材料。根据课文内容,把课外阅读中国与奥运会的历史作适当扩展,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并在课外阅读中巩固了对现代奥运会历史的了解。这是根据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作适当扩展的结尾方式。

三、结语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每种结课方式都各有侧重,教师应积极贯彻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具体课堂中结合自身的需要及学生的特点灵活使用,做到“因课而异”“因材施教”。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教师不仅要有审视课堂的教学自觉,还需要有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恒心,更需要大胆实践其他教学方式的勇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模块)[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1、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学习材料,丰富学生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有兴趣学习时,注意力一定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清晰地显示出被观察对象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例如:二年级数学教学出现了混合运算,为使学生记清运算顺序,教师设计了“计算台阶”的教学课件,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台阶图形,加上“+”“-”“×”“÷”符号并依次标记一级运算、二级运算等。在教学由高级到低级运算时,台阶高处出现一只一级一级往下跳的小白兔,学生饶有兴趣却又印象、深刻地记住了正确的运算顺序。当运算中出现了小括号时,学生常常会混淆运算顺序,为此又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天,加、减、乘、除号碰到了一起,加号对减号说:“看乘号、除号多神气,不管站到哪里都要在我们前面先计算,什么时候咱们也神气神气?”乘号和除号昂起头:“哼,只要我们在,你们就乖乖等在后面吧。”这时候又一个声音响起来:“加、减号别着急,只要我到这里来,谁都可以先计算。”看到这里,学生急切地想知道谁这样“神通广大”?于是大家目不转晴地盯着屏幕。当屏幕上出现了两个相对而立的酷似“月牙”的小精灵时,学生立刻认出了它们:“小括号!”老师趁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它的用处,学生得出讨论:不论哪级运算,只要装进小括号里,就要先算括号里。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不仅对小括号这种抽象的数学符号有了直观的感知,而且对她的用途有了初步了解,印象特别深刻,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发现学习规律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少年儿童的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物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动力,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并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材料(实物材料、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动手,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例如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教师从分数的产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运用计算机创设一种问题情景,即两个同学平分梨子的一种动态过程,在孩子们熟悉的“半个”上做文章,当投影仪上两人平分一个梨子时、学生思考每人分得的是通常所说的几个梨子?再进一步思考什么情况下就可以把分得的一份梨子做半个梨子,学生们紧紧抓住“半个”,围绕半个梨子与整个梨子之间的关系,去发现 1/2实质上表示的是一份与两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1和2之间的关系。从而放手让孩子们去发现“平均分”,发现分数,去设想、创造“1/2”的写法,想办法给“1/2”的各部分命名。同时分组操作,放手让学生把一个物体任意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并思考在操作中是否有发现?之后由各小组的代表在视频演示仪下操作,向师生汇报交流各人的发现,继而得出结论。我们感到这样的教学创设了一种人类发现分数的情景,学生经历和重演了一次人类发现分数的过程。 又如,在《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教师出示一组用不同颜色书写的含有单价、数量、总价的几道除法应用题,让学生在自己解答、操作文字材料、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适时通过计算机的闪烁、变色等方法突出地抽象出数量关系式,得出了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阶=数量这三个关系式。这样的教法学法,学生喜欢并学得很活,效果较好。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一种设想、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造的乐趣。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一、优化课堂教学要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入手

(一)不同的教育思想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说,把课堂教学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说把课堂教学分为情况问题假设解决验证。以前苏联凯洛夫为代表的知识中心说把课堂教学分为复习检检查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二)不同的课型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小学数学的新授课是以掌握新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结构。

(三)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尝试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出示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自学辅导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引读算议讲练。

(四)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概念课,性质法则课,几何知识课,应用题课。由于数学知识的特点不同,学生学习各类数学知识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所以课堂教学结构也不相同。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抓好三个层次的教学

(一)基本训练

1、基本训练的要求

基本训练的原意是基本、简单的训练,如口算,简单计量单位的换算,简单几何图形求面积计算,基本应用题列式等。现在把它作为课题教学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有三个:(1)通过基本训练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2)通过基本训练复习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准备。(3)通过基本训练进行智能培养,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智能准备。

2、进行基本训练时要注意的问题

(1)时间控制。基本训练所用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开始的5分钟左右,这样就不会因基本训练而占用了一节课的最佳时间。

(2)基本训练的设计要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展开。

(3)基本训练的迁移功能要适时、适量、适度。

(二)学习新知

1、小学数学知识系统的横向结构

(1)概念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直观演示或旧知识引入质疑讨论辨析归纳。

(2)法则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操作演示弄清算理分析归纳概括法则。

(3)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①认识平面图形:实物图形特征;②认识立体图形:实物特征图形特征。

(4)应用题教学知识系统的纵向结构,纵向结构是指教材编排顺序的结构。根據新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知识点的多少、知识的难易程度每一章教材都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教材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2、学习新知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避免见例题就讲,平均使用力量的做法。要在新知识的新上下功夫,要使结构有超优,掀得起高潮。

(2)要避免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形式主义。有些课堂教学有问有答,有讲有练,直观教具一大堆,又唱又跳,热热闹闹,好像一课堂的容量很大,实际上如果不从思维的逻辑性设计结构,其结构一定是很混乱、松散的。

(3)要注意学习新知的导入和归纳。导入是学习新知的开始,学生一接触新知必然产生认识的不平衡,教师要抓住时机揭示矛盾,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的动力。学习探究新知的目的是要得到带有一定规律的结论,这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归纳。归纳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暂时的平衡,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练习安排

1、基本练习和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中练习的种类很多,但从结构上看主要为基本练习和课堂练习两种,这两种练习的层次不同,各方面的要求也不同。

2、练习安排要注意的问题

(1)练习时间要有保证。没有充足时间练习的数学课不能叫一节好课。新授课的课内练习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课内练习课外做,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做法一定要改变。

(2)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重点部分要集中练,难点部分要分散练,混淆部分要对比赛。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把握三个基本环节,实现有效教学《教育探索》2010012期作者/葛军本文总字数:3849字

葛军

(南京师范大学a.附属实验学校b.教师教育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本然要求。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切实把握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执行规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把握“核心问题的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达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有效教学;规范;核心问题;达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58-02

追求有效教学,理应是教学的本然要求,现在似乎成为一个“新生事物”,甚至被奉为“创新”之口号,这值得警惕,不能认为只有新课改下新课改的人才能创新出“有效教学”这个词。其实,恰是新课改中存在着课堂教学有效程度受到轻视的现象,使得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出现了不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是趋于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局面。因此,我们分析了多年来人们在追求有效教学方面的努力方式,认为面对大市区域内(也可类推至全省区域内)前学习水平(即进入该学段前的)处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应紧扣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即自觉遵守教与学规范、实施核心问题的教学、时时处处追求较高的教学达成,方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教学,我们经过六年多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执行规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

规范是保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规范,是实施课堂教学切实有效的基本保障。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反映,一堂课上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较好,但因学生学习规范遵守的程度较低,教师觉得课堂教学未能顺利开展,因而感觉此堂课多少有点可惜。由此,还会导致教师讨厌或放弃“差生”。当下,教学秩序和纪律已是教育领域频率最高的讨论话题…。

课堂有效,源于教师和学生对规范的遵守。有规范才有师生的空间;有师生的空间才有师生的创造性发挥,才有师生教学目标的追求与达成;而较高目标追求与达成,恰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体现。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要求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动作的达成。比如美国中小学生守则中的条例就是细化可操作的。

我们从教师的备课、课堂的教与学行为、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和《学生学习基本规范》。《学生学习基本规范》从课前预习到上课听讲、回答、笔记、“三本”(练习本、错题本和课堂笔记本)、行为规范以及课后作业都对学生提出了规范要求,每节课都有督导人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察。《教师教学基本规范》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行为规范、课后辅导、作业批改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确保规范的实施和教与学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采用全员参与、全员督导、全员促进的策略,来执行所制定的规范。学校督导、年级组、班级及学科教师组齐抓共促,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提醒、及时促改。经过坚持时时抓,日日促,学生由不自觉、有反复,进步到半自觉、少反复、互相纠,再进步到自觉但偶有反复,进而达到自觉营造氛围、自觉纠正的状态,学校逐步形成了执行规范的良好氛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创建了良好的环境。

二、把握“核心问题的教学”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什么才有效,这个问题如今被热热闹闹的怎么教的讨论所掩盖,其实教什么才是本质的,然后,才是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从教学的历史脉络看,自古以来我国在教法上的研究就先于、优于西方,如今若能及时传承并发扬光大,不生吞国外的教学方式可能更为有利。因为国外的教学方式的文化背景与我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差异很大。至于教什么,姑且不说书本上内容的选择是否真的科学合理、适合来来,单就某阶段学习内容而言,这部分内容中基本问题是什么,从怎样的角度去认识这一基本问题,解决这样的基本问题运用怎样的基本方法,得到怎样的结论,这样的方法与结论可以用来处理同类或他类问题吗?所得的结论的反面又是什么情形呢?等等。这都是我们教学时应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笔者将其称之为“核心问题”,“它是在学科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长力的那部分问题(内容)”‘副。核心问题,亦如日本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先生认为的,学习者走上社会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若培养了这方面的素质的话),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3]。核心问题是以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规律、实验等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为“内芯”的。在把握了核心问题教学的前提下,辅之以适合学情的教法,就可以容易地、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必然是教核心问题,让学生掌握这样的核心内容。

那么,如何引导教师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呢?思路是加强研讨,积累自我认识,同时强化团队研讨的功能。首先,要求教师(尤其是新手)熟悉5年的高考题(或中考题),就每一个基本知识点,认识其在考题中出现的频率,从而理解与把握测试的要求与做法,这是因为高考(或中考)中基本必考的知识与方法必然是学科、学法及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的体现。其次,将考题归类,分析各自解答的共同点与/i帆妊?再次,分解出各自知识点在考题中的表现层次。山£后,就同一知识点归纳出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结方式,以及昕体脱出的不同方法的运用。据此,加以直接映照到教材·f.每仃课的内容的取舍及所可能达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要求,从而确定教材内容的呈现所应达到的层次。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的要求。

在上述教学行为完成的过程中,加强集体研讨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教师快速提升专业水平、达到高效教学的捷径。通过各自的理解,进行问题交流,形成供传承与光大的“备课纲要”,既可以澄清各自模糊的认识,又可以统一到认识核心问题教学的层面上,人人胸中有数,自然就能有的放矢,确保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是基本的、重要的,其学习的难度是适宜的,其学习量也必然是适合的,其目标达成是清晰可超越的,学生学习心态是轻松自如的。不仅如此,为了快速地引导教师上台阶,我们邀请各学科的真正的高水平研究专家与教师对话,从根本上达到有效把握核心内容,确保他们能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三、教学达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

现在有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脚动起来了、口动起来了、手动起来了H1,就是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了,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了,至于学生掌握程度低,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或本身前思维水平(即指进入此班、此年级前的)所导致的,肯定与教师的教学关联不大。这祥的现象表明:其一,教师对课堂所教什么肯定认识不清,更不用说认识到课堂教学应是核心问题的教学了;其二,课堂应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可是他们对学生的情况不能了然于心,这应该说是失败的教学。课堂是学生思维迸发、提升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遵从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课堂教学是思维的教学,也是高效率的教学。

课堂教学达成的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否是“核心教学”;其二,绝大多数学生的基本概念、公式、法则等是否把握到位了,这些包括课堂上的练习、基本问题的解答和课后的作业的完成状态(非机械量的要求),以及作业题解是否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三,学生对课堂上基本问题的延伸问题的思考程度。

为了让教师形成良好的课堂达成意识,我们构建了课堂教学达成度的公式。即:课堂上学生学会多少(以M表示)是课堂有效达成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此,必须考虑两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选择的内容有效(用Ⅳ表示)吗?二是所用时间短(用r表示)吗?而肼=NxC,C为问题求解的准确率,于是,课堂达成的效应(即课堂达成度)可以用表达式表示:课堂达成度E=K×等,其中K为学习环境影响效应系数,教师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氛围等都会使系数友生变化。

为实现每节课堂教学都有较高的达成度,我们主要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以“生态”(学生学习的状态)为根本,学生是你的沟通者、达成者、成果者。

第二,加强团队研讨,共同确定不同层次水平学生针对课堂内容应达到的摹本学习成果,细化到解答具体问题及其所能反应的程度,等等为切实促进教师自觉贯彻课堂达成,需加强督导,惜导课‘;筻的更为直接的手段就是课下l~3分钟迅速抽测(或个别交流,或基本笔测一题一答,等等),引领教师形成在规范下抓核心问题、在核心问题下求达成的教学行为意识;同时也引领学生养成课堂上聚精会神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考虑如何恰当地“承上启下”,特别注重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作业的内容重要,形式也重要。作业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要规范),更要体现在学生思考的内容上”5I。以便顺利地、容易地为下一次课堂学习拓展通道,也努力引领学生迈向“学就是为了不学”的境界。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由于传播学理论结构具有复杂性,导致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新时期高校教学体制步入改革阶段,传播学理论教学更加注重“实效性”原则,这些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实效性原则特点:

1.学生为主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准则,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实现传播学理论教学水平提升。任何一项教学方案设计都要围绕着学生开展,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教师应懂得建立科学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把握最佳课堂学习的机会。

2.教师为辅

在遵循学生主体原则下,教师具有多方面的调控作用,这也是传播学课堂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无论是课堂教学流程调控或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都必须依赖于课堂学习活动,才能体会到课堂知识学习的乐趣。传播学理论知识结构复杂,教师必须拟清各项教学方案,按照预定教案采取科学的教学流程。

3.师生互助

课堂教学实效性决定于师生双方,只有两者互相融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率,师生互动也是实效性原则的基本表现。随着传播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快速发展,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关系更明显。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教师通过案例讲述、小组讨论等方式,拓宽了学生对课堂实效性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传播学知识的学习乐趣。

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综合对策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实效性”是判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注重实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指导教师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因此,需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建立更加全面的课堂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根本

传媒学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学习传媒学要从各项理论知识开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一般来说,传媒学都是各个专业领域组合而成的知识体系,要求课堂教学从多个方面进行,向学生呈现多元化知识平台。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以教材为基础

教材是一切教学方案设计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当前,提高传播学理论教学课堂效率,要科学地分配教材内容。例如,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定多元化教材利用方式,帮助课堂教学制定科学性的操作流程,这些都是基本的教材内容。

3.以方法为重心

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学,都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教学大纲也提出传媒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应用不同方式完成教学活动,这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应用,根据不同教材题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流程。比如,案例教学法、师生讨论法等,都是建立在教学方法基础上的新体系,可从多个方面提升传播学理论教学质量水平。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