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语言

世界语言

世界语言

世界语言范文第1篇

你对语言了解多少?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种语言吗?哪个国家的方言最多?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你知道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语言吗?

Did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over 5,000 languages in the worl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2500种语言列为濒危语种。

1)UNESCO has identified 2,500 languages which are at risk of 2)extinction.

大多数几近绝迹的语言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

Most of the 3)endangered and extinct languages 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全世界有2200种语言源自亚洲,而欧洲仅有260种。

2,200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are found in Asia, while Europe has a mere 260.

 

大约60%的英语源于法语。

About 60% of English is derived from French.

菲律宾有超过1000种方言。 

The Philippines has more than 1000 regional dialects.

索马里是唯一一个所有人都说同一种语言——索马里语的非洲国家。

4)Somalia is the only African country in which the entire population speaks the same language—5)Somali.

 

巧合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地区的祖尼人说着和日语非常类似的语言。

The 6)Zuni tribe of New Mexico (USA) speaks a language that’s too similar to Japanese to be 7)coincidental.

阿布卡兹语只有2个元音,却有60个辅音。

8)Abkhaz has only two 9)vowel sounds, but it has 60 10)consonant sounds.

最常见的人造语言是世界语。

The most common 11)artificial language is 12)Esperanto.

已知最古老的书写文字是苏美尔语,它起源于大约公元前3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The oldest known written language is 13)Sumerian, which 14)originated in 15)Mesopotamia around 3,500 B.C.

 

冰岛的语言跟北欧海盗使用的古斯堪的纳维亚语非常类似。

The 16)Icelandic language is remarkably similar to 17)Old Norse, the language of the 18)Vikings.

 

在中国说英语的人比美国多。

China has more English speakers than the United States.

在泰国语中,有人会使用“slave”代替“I”以示礼貌。

In 19)Thai, one shows politeness by using the word “slave” for “I”.

拥有最多语言的国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共有830种。

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spoken languages is 20)Papua New Guinea—830!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字母表被认为是希腊字母表。

The first true 21)alphabet is believed to be the Greek alphabet.

世界语言范文第2篇

大家好!

我一向自诩会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没想到不久前,一个老外竟当了一回我的普通话老师。

那天,我们景区来了几个美国人,我想趁此机会练练英语口语,便自告奋勇给他们当导游。谁知这几个老外摆摆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话说:“小姐,咱们说普通话吧,中国话很美!”我听了有点儿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尽心地用普通话为他们介绍我们的每一个景点。然而,当我用“剽(biao)悍”一词来形容我们演出团的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时,一个老外一本正经地纠正道:“不对。不对,小姐,这个词应该念‘剽(piao)悍’,而不是读‘长膘’的那个‘膘’的音。”我听了大吃一惊----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竟想当我的普通话老师?但我不愿扫了他的兴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当我翻开词典时,居然真的是我错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极了。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字说错了算什么?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不是照样干活,照样吃饭?我可不这样看,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统一语,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讲好它。何况我们是在祖国的窗口城市----深圳,我们从事的又是窗口行业----旅游业。我们不但要告诉五湖四海的客人,这里有世界上最美的景观,而且还要告诉他们,在这里,您处处都能听到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从大处讲,推广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我们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从小处说,它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因南腔北调所闹的笑话,那些因语言障碍所造成的麻烦还少吗?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是湖北人,母亲是潮汕人,当年,为了支援山区,他们来到了湖北的一座小山城。可以想象,在那偏远的地方,我那说着一口带有浓重潮汕口音的所谓“普通话”的当医生的母亲,与她的病人,同事的交流是多么地艰难呵!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与我那说四川话的奶奶之间的家常谈话也存在着严重障碍,虽然我的父亲不时地给她们充当翻译,但我们知道,如果是科学论文。官样文章兴许经得起这样一次次的翻译,可这是最朴实的家常话,每一次这样的翻译都是一次语义和情感上的剥落。于是,就在一个屋顶之下,就在一个家庭之内,语言,仅仅是因为语言,就使人与人之间的障碍那样地难以逾越,小小的家庭变得那样山高水远!为此,在姐姐和我出生以后到了学说话的年龄时,我的母亲就让我们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她要让她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后来,我姐姐成了师范专科学校一名出色的普通话语音老师,而我则来到了深圳,成为了著名旅游景点的播音员,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特区的旅游事业贡献着我的力量。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普通话和我们的祖国一样,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它成了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了香港,澳门同胞以及外国人争相学习的热门语言。普通话,在这个时候,它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沟通的需要,它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它让我们骄做!它让我们自豪!它让我们扬眉吐气了!

世界语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告语言 偏离 语音 语法结构

一、引言

“零度”和“偏离”是比利时列日学派和法国新修辞学派修辞学中最核心的概念。这两个学派提出零度和偏离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文学作品的风格。著名修辞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王希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说:“如果零度是用来描写正常的、规范的、中性的话语状态,那么偏离则是用来描写对零度的违反状态。”[1]事实上,纯粹的零度是不存在的,一切言语都是对规则的偏离。偏离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凡是能使信息增值、提高表达效果的,属于正偏离;反之,一切使信息损耗、削弱了表达效果的就是负偏离。[2]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理论,王先生又进一步提出了四个世界理论。他指出,正负偏离在语言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里以零度为坐标相互对称地存在着。这里所说的语言世界指的是语言本身,即修辞学所讲的小语境,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修辞等多方面。语言世界的零度指的是被全社会所公认的客观存在的、正常的、规范的语言和语用规则,语言世界的正偏离是指那种取得极好的修辞效果的,有巨大艺术魅力的语言偏离,而那种不正确的、不规范的、损害了表达效果,没有实际活动的必要性作支柱的修辞状态便是对语言世界的负偏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通过声音、色彩、图案、音乐等多种方式表达诉求,以刺激受众的购买欲望。但是,不论采用何种形式,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林月腾在《广告语言》里所说:“广告语言是广告的魂,没有广告语言,广告不能成为广告。”[3]语言是广告的重要内容。一些创意新奇、效果良好的广告,都有着异彩纷呈的语言世界。本文运用零度偏离理论来分析现代广告在语言世界中的正负偏离情况。根据零度偏离理论,如果说广告在语言世界的零度是指那些正确的、规范的广告表达形式的话,那么,那些由于巧妙运用语言,使信息增值,取得极好的表达效果的广告语言,就是对语言世界的正偏离;而那些不正确、不规范的广告表达形式,则是广告语言对语言世界的负偏离。

二、广告语言对汉语语音的偏离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古代把语音和人的内心感情密切联系起来:“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现代作家老舍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每个字的读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作报告也是这样。”(老舍《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一注意到字音的安排,也就必然注意到字眼的选择,字虽同义,而声音不同,我们就需选用那个音义俱美的。”(老舍《出口成章》)

广告创作涉及到语言问题时,无论是作为有声语言的电视广告,还是作为无声语言的报纸杂志广告,都应该特别讲究声音的美。那些听起来使人感觉悦耳,读起来使人感觉顺口,获得了理想的广告效应的,一定是合理运用了各种形式的语音组合,包括音节、节拍、平仄、押韵。这种广告,是对语言世界的正偏离。王力先生说:“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汉语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声调、音韵、节拍和旋律上,也就是表现在音响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长短舒促等方面。因此,在广告语言创作上,应当合理地调配声音,使广告语言上口悦耳、节奏鲜明,有音乐感,富有艺术情趣。试看下面几则广告:

(1)立百年品牌,成世纪伟业。(中央电视台欧象地板广告)

(2)源于自然灵感,超越生活品质。(中央电视台森迈地板广告)

(3)孔子故里,东方圣城。(中央电视台曲阜城市旅游广告)

(4)拥抱碧海蓝天,体验渔家风情。(中央电视台威海城市旅游广告)

(5)品味名邸风情,尽享优越人生。(湖南卫视某房地产广告)

(6)时时送温暖,款款送真情。(某羽绒服广告)

(7)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中央电视台才子男装广告)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则广告用语的声调配合:

(1)'/ / - / - - / / / /

(2)'- - / / -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一般来说,平声读起来语气舒缓,仄声读起来语调曲折多变,语气较重。声调和语言表达效果关系很大,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几例广告很好地利用了平仄的交替和对应,由于平仄调配得好,和谐、悦耳,起伏顿挫,构成了语言的抑扬美,广告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这是广告对语音世界的正偏离。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广告,平仄不协调,简单的句子不断重复,读起来很拗口,听起来很别扭,令人生厌,这是广告对语音世界的负偏离。

除了声调的平仄之外,还有韵脚问题,也是属于音律问题。为了使韵脚和谐,加深印象,我们需要从同义词中挑选最合韵的字眼。许多成功的广告就是借助相同的韵脚,来展现语言的回环美。例如:

(8)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中央电视台义乌城市旅游广告)

(9)肌肤保鲜,我用瑾泉。(湖南卫视瑾泉化妆品广告)

(10)血气充足才健康,补血认准九芝堂。手暖脚暖睡得香,浑身有劲血气旺。(湖南卫视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广告)

(11)人靠衣装,美靠亮庄。(亮庄化妆品广告)

这几例广告语,分别通过“洋”与“堂”,“鲜”与“泉”,“康、堂”与“香、旺”,“装”与“庄”的同韵往复,形成语言的回环美。这也是广告语言对语音世界的正偏离。

三、广告语言对汉语语法结构的偏离

现代汉语语法结构非常复杂,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法和句法。词法是指词的结构规律和词的变化规律,句法指句子的结构规律和变化规律。作为集艺术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广告语言,同样必须遵循词法和句法。

(一)对传统词义的偏离

词义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词有词汇意义,也有语法意义,有些词还有修辞意义。当一个词只具备词汇意义时,按照零度偏离理论,这便是词义的零度形式;当一个词具备了语法意义甚至修辞意义时,词义便发生了偏离。发生偏离以后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是正偏离;效果不好甚至适得其反的,就是负偏离。

广告语言对传统词义的偏离,最常见的是化用成文。“化用成文”这种语言修辞策略,所涉及的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法,即“点化”。所谓“点化”,就是继承和效仿前人的写法,并加以变化。广告创作人员将这种传统的诗歌创作手法,应用到广告语言中,有时会产生很好的广告效应。如:

(12)“当”之无愧(长沙某当铺广告)

(13)您理想的发源地(护发养发机构广告)

(14)成功之路,从头开始。(某理发店广告)

(15)人人爱戴(莫耐特首饰公司广告)

(16)无中生有(诗碧生发剂广告)

(17)臭名远扬,香飘万里。(王致和臭豆腐广告)

(18)一面之交,终身难忘。(陈克明面条)

按照学者何新祥的说法,这些广告用语采用的是传统词义的变义使用。[4]所谓变义使用,就是在成语、熟语等结构成分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赋予词语中某个与广告商品有关的语素以特殊的含义,使其产生意外的效果,为广告诉求服务。在例(12)中,“当之无愧”本意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需感到惭愧,“当”意为“承当”,而在这里“当”化用为“典当”,广告效应非常显著。例(13)中,“发源地”原指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此处“发”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既指“头发”,也指“起源、生长”,一语双关,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例(14)中的“头”和例(13)一样,本意为“开头”,此处特指“头发”,这种用法在美发机构、美发产品的广告中时常见到。例(16)中,“无中生有”的百度词典解释为:“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但此处指该生发剂具有让秀发重生的神奇功效。例(17)中,“臭名远扬”本是一个贬义词,百度汉语解释为:“坏名声传得很远。”但作为臭豆腐而言,却需要它“臭”,而且要“臭”得远,“臭”得出名。“臭名远扬”后面接上“香飘万里”,新生的意义随即产生,在语言世界中,臭豆腐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定位。例(18)中的“面”也是如此。

汉语的语言世界丰富多彩。在广告创作中,巧妙合理地运用传统语言文化,为广告创意服务,既是对汉语语言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发扬,不管是在语言世界,还是文化世界,都算一种正偏离。

另有一种化用成文的方式,何新祥称之为“篡改使用”。所谓“篡改使用”,就是有意改变成语或熟语的某个结构成分,利用成语或熟语的原来意义和篡改的新添意义,将其用于广告语言中。[4]

(19)食全食美(某餐馆招牌广告)

(20)健康饮水,用“芯”体验。(饮水机广告)

(21)粮全其美(台湾葱抓饼广告)

(22)百家争茗(茶叶公司广告)

这几例广告语的结构成分都是对传统词汇的篡改。例(19)是化用成语“十全十美”,广告创作的目的,既想借用“十全十美”的本意来赞美餐馆的美食,又想将餐馆的性质融入广告词。例(20)中,“芯”与“心”同音,诉求的是这款饮水机取胜之处在于它的芯片。例(21)中,台湾葱抓饼的最大特点就是五谷搭配,营养丰富,所以广告商化用成语“两全其美”,将“两”改为“粮”。例(22)中,“百家争茗”本为“百家争鸣”,本意为各种学术派别在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竞相发展,政治上、学术上各种意见自由争论的局面,此处“茗”指茶叶,意为:我们的茶叶品质优秀,是客户争相购买的好茶叶。

对于这类广告语,我们必须全面地作出分析。王希杰的偏离理论指出,正负偏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在一定的语境下,负偏离可能会转化为正偏离。在不同的世界,偏离的效果也会不同。这几例广告,通过改变成语的结构,给受众的感觉是新奇、有趣,人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容易从心理上接受这一产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成语、熟语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粹,擅自修改它的成分,对于文化却是一种伤害,十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另外,类似于某白酒广告词“地酒天长”这类语言,字面上也是不符合词法的。因此,这类广告语,从心理世界上看,它是正偏离,但是从文化世界和语言世界来看,却是负偏离。

(二)对句式结构的偏离

句子是交际的最小单位。站在语法学的立场上说,每一个句子都合乎语法和逻辑的要求,已经足够。但按照王希杰教授的说法,这还只能算是表达的零度形式,从修辞学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句子都应当同先行句、后续句搭配得上,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式上给人以美感,内容上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这才是修辞的更高境界,即正偏离。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与一般的文学语言相比,它更讲求经济效益。因此,它对形式的要求就会高于一般的文学或事务语言,既要简洁明了,又追求较强的艺术性。因此,广告创作者在广告语言创作上更应该注重句式的选择。

首先,长句和短句之间,选择短句。长句和短句,指的是句子包含词语数量的多少。长短的标准,是相对于常规句而言的。在语言交际中,长句和短句各有特点。长句的结构比较复杂,组织严密,容量较大,有气势,叙事具体,说理周详。短句结构简单,语法关系明确,跳跃性强,短小精悍,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来,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印象。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广告必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在语言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短句。例如:

(23)烧贝壳,小小个,烧贝壳,金黄色,烧贝壳美味又独特,蛋糕就吃烧贝壳。(湖南卫视三辉麦风食品广告)

(24)旺旺碎冰冰,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好玩伴;旺旺碎冰冰,大家都一半,成功需要好同伴;旺旺碎冰冰,一人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旺旺与你长相伴。(湖南卫视旺旺食品广告)

例(23)前四句主谓式,分别由四个三字句构成,节奏分明,简洁明快,读起来铿锵有力;后两句稍长,但也是一个简单复句,和前四句配合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例(24)是一则儿童食品广告,整个广告由三节构成,每节由三四个短小精悍的句子组成,广告画面由几个小朋友以儿歌方式演唱表演,生动跳跃,活泼有趣。这种句式的选择,相对于零度形式的常规句的平淡无奇,艺术性更强,效果更好,属于正偏离。

其次,整句和散句之间,选择整句。一组句子,句子和句子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点,叫作整句;一组句子,句式不同,长短不一,也没有相同的词语,这叫散句。整句和散句,各有特色。整句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而散句能体现语言的变化美。在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的写作中,我们会将整句和散句有机结合,形成整齐和变化的统一。但是,广告语言毕竟不同于文学创作,它的经济性决定了句式的选择要做到简单和规整。所谓语句的规整,是指广告作者在创作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意义相连的语句,让广告语言表现出整齐、美观、匀称、显目、音韵悠扬、气势贯通,而内容也显得集中、突出、鲜明,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这在广告标语中极为常见:

(25)爱生活,爱拉芳。(拉芳化妆品广告)

(26)白里透红,与众不同。(雅倩化妆品广告)

(27)沸腾的事业,冷静的支持。(奥柯玛空调广告)

(28)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伊利苦咖啡广告)

(29)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太平洋保险公司广告)

(30)传播现代营销方式,关注新锐商业理念,洞悉潜在无限商机。(《商界》杂志推广广告)

上述几例,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里面有三字格整句,有四字格、五字格、七字格、八字格整句。消费者之所以能够很好地接受它、记住它,有其原因。第一,它符合广告语言的自身特点:广告语言不能太长,句子太长,读者不得要领,也不能句句如诗,太隐晦含蓄,否则一下子看不明白,只有形同诗歌,又不是诗歌的那种结构规整的语句,才是最佳的语句形式。因为这种句式,形式整齐,让人赏心悦目,能表达多项内容;它概括力强,让读者瞬间抓住广告要领,具有较强的表现功能。第二,它符合中国人的语言审美习惯:中国人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语言上讲求均衡与对称。培根说:“绝妙的美都显示出奇异的均衡关系。”[6]所以,广告语言在形式上也要像诗歌一样,上下匀称,结构规整,琅琅上口,好念好记。这样安排广告的句式结构,在语言世界中,是一种正偏离。

总之,广告语言也是语言的广告。我们在进行广告创作时,应该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意识。广告语言不仅要求正确、规范,而且要求声韵美、形式美。那些缺乏艺术性,甚至粗制滥造的广告语言是对语言文字的亵渎,是对语言世界的负偏离。

(本文系湖南省语委、湖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XYJ2015GB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84.

[2]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

446.

[3]林月腾.广告语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5.

[4]何新祥.广告语言修辞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193.

[5][美]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

世界语言范文第4篇

以前,我一直觉得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一把开启通向不同文化之门的钥匙。学习语言之后,过去觉得佶屈聱牙的中文译本,在对比英文原文后发现,哎呀,这明明可以翻译得更接地气的嘛;过去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方,在看到原著的那一刻恍然大悟,怪译者翻译得过于天马行空。《诗经》的诗意,莎士比亚的感性,再优秀的译者也难以百分百呈现。掌握一门外语,让我可以直接体会文字里的爱恨情仇,体会作者的心境。不过,一个好的译者也会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记得有一次,我心血沓毕攵员纫幌虏煌译本之间的差异。John Green有一本书名为Paper Town(《纸镇》),书里有一个小伙子叫Ben(本)。他之前做了一个肾脏手术,因而被同学取了绰号“Bloody Ben”,也没女生愿意与他一起参加毕业舞会。根据我的理解,这个绰号应该是说Ben做了手术之后,他给人一种血淋淋的感觉。然而中译本的译法让人忍俊不禁:血本无归。乍一看会觉得很不可思议,简直在曲解中文成语的意思。但是细想,这个译法还真是妙呀。它既然是同学取的外号,自然不能以字面意思解释,所以也不能够与原来的成语含义相联系。它既给人“血本”的基本印象,又突出了“无归”,即没有人愿意与他一起参加舞会。每每念及这些精妙的翻译,它们带给我的不只是一笑,更是文字所表达的全新意境。

最初学语言的时候,我简直是一个程序错乱的翻译软件,总是会冒失地切换语言。在一次英语辩论的时候,我被逼急了,脱口而出一个“就是……”。周围小伙伴一愣,我才意识到,这是一场英文辩论。还有一次,我和德国小伙伴一起去吃麦当劳。“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便开始玩了起来。其中有一个名叫Tom的德国男孩,他拿着纸杯罩着自己的嘴,然后用一种奇怪的语调说道:“Mein Name ist Bane.”(我的名字是班恩。)我一开始还处于很混沌的状态,我听懂了前面的“我的名字是”(Mein Name ist),后面我就理所当然地根据发音的中文谐音来翻译了。于是,我理解的便是:“我的名字是 ‘笨’。”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只是一个中国人的一厢情愿。尽管“Bane”的发音与“笨”有点相似,但它讲的是DC漫画旗下的超级反派班恩。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段子让我明白,学语言的时候不必在意犯错,因为这些错误后来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很多人知道我掌握多国语言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哇塞,好酷!用外语和外国人交流时,我真的会有一种小酷的感觉。还记得某次我走在河坊街,看到一个外国人在用手势跟店家比划。店家一头雾水,我便走上前去,当起了他与店家的临时翻译。我至今都记得他脸上惊喜的神情,他还问了我的年纪,直夸我的英语棒。当我在德国交流,第一次用德语对我的寄宿家庭主人说“谢谢,我已经饱了”的时候,他们也难掩自己的惊讶。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母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不经意间你便可以温暖到他们的内心,同时收获一份份宝贵的国际情谊。

世界语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世界;表达;启示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097-02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无论是自然的有声语言还是诸如体势、文字、表情等无声的作为辅的交际语言,与人类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生活中,人们至少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语言用于交流和生存的需要,可以说,语言活在社会中。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社会,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运用着语言。我们的社会究竟存在于怎样的一个世界?人类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人们又真的认识这个世界吗?想清楚这些问题,或许人们会在这个熟悉而又倍感陌生的世界中找到一些答案,认识这个世界,感知它的存在,并慢慢地融入这个世界。

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们怎么认识这个世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正如一千个人的大脑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的世界观各不相同,且各自所有。那人是怎样产生自己的世界观,又是怎么认识所处的世界呢?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界的认识,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参与直接改革,即直接接触,二是通过语言获得间接认识,即间接接触。对于人来说,并不是事事都是直接经验,于是,以语言表达为媒介的间接接触就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在人类世界中,几乎没有不被语言所入侵、所表现的领域。虽然人类作为个体接触世界的范围是那样狭窄,活动领域是如此有限,但是,智者总能在大脑中把整个世界直接或间接的表述出来。这种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大部分是以语言作为媒介完成的。那么,人类是如何摄取外部世界的信息而借之于口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呢?作为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除了少许具有特殊功能的人外,无非都是通过眼、舌、鼻、口、耳等这些感官器官提供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形式来感知这个世界的。通过这些感知方式获得的信息在人脑中逐渐构筑起一个内部的精神意识世界。而这一内部精神意识世界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和意识到全部外部世界的内容总和。这期间存在一个信息内化的过程——信息的转化、加工与重构。要知道,人脑中形成的这些精神意识内容不是外在客观世界事物的直接移入,人类大脑没有这样的容量,更没有这项功能,那就得借助感官获得信息,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鼻之所嗅,手之所触都会将感知到的信息通过神经末梢传递给大脑,并在大脑中重新加工处理形成新的信息,然后将新信息存储在大脑中来建构个人内部世界。这个新信息要比原来的我们所看到的或感知到的外部世界信息丰富,因为人类的主动意识或是本身自察的功能也重塑这一信息,因此,最终人脑得到的可能是外部世界有,也可能没有的物自体影像。这样,我们脑海中也就产生了与外在世界基本相对应的内在精神意识的世界。这就是外物的“内化”过程。通常情况下,外部世界就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向人脑中移入影像并在人脑中对这些移入物进行重构,以此实现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统一。我们用语言表述的世界都是与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相对应的人类的内部世界中的信息,例如:表述一棵树的特征,人不可能把鲜活的树放在自己的大脑里,然后仔细地客观地表述它,并最终记住树这一客观事实。事实上,这是一个绝对不可能事件,人类完全做不到。韩宝育先生《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一书中写道过:“我们所把握的一切有关外部的知识都通过人的感官器官过滤后所得到的那些个世界的影像。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外部世界的讨论与争辩所获得的事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外部世界的事实,而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移入物,这种移入物通过了人的感官器官,当然也经过了人的感官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表达都是在人脑中实现并最终归结为人脑的精神意识,都出自内部世界。当我们表述一棵树的时候,这棵树一定是经过了我们的视觉或者触觉器官加工过,然后在大脑进行重构,才产生了与外在世界的树相一致的影像。而当我们表达时,就是依据大脑中的这个影像完成的。每个人都有这项功能,但是,人看到相同的物自体却有不一样的表述结果。举个例子,体检时总会有检验是否是色盲或色弱这一项目。被检查人会看一些五彩斑斓的花点儿中隐藏的数字或动物图形,有些人可以轻易的辨别出来,而有些人即使有旁人的指点也不一定分辨得清楚,同样都是用视觉器官,可是得到不同的答案。再比如,人都会遇到困难,有些人处之以积极,有些人却处之以消极,同样是映射到大脑并内化的信息,不同的人看待它的角度却不同。这些现象都说明:首先,当人利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世界的时候,也是构建自己内部世界的过程,用的都是自己感知器官,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人们之间也不可能具备一样的感知能力。其次,人们处理感知到的信息是在大脑中进行的,而大脑的运作速度也是有快慢之分,这也无可厚非,况且,进入人大脑的信息也不可能都按照同一方式进行处理。最后,人们都是在自己已有地精神意识基础上进行新信息的加工的,个人先前的精神意识积淀良莠不齐,这也是造成人的内部世界千差万别的一个重大原因。因此,各种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进而产生不同的内部世界。

归根结底,之所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同就是人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所营造的存在于自己头脑同时只为自己所拥有的内部世界。人活在自己的内部世界中。

二、人们如何交流?交流了什么吗?

接下来产生的问题是,如果说人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那么在这个语言的社会中,人们如何交流?人们交流的信息怎样才能有共同的意识焦点,产生共鸣呢?毕竟,各人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内部世界。

首先,人们交际中无论表达方还是接收方,所使用的语言都是经过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与义结合存在一致性。其次,人们交流的信息都是用自己的眼、舌、鼻、口、耳五种感官器官进行感知的,因此,感知内容也不会有很大差别。感知事物的范围也同样如此,例如,你看到了风筝,他也看到了风筝。再次,一个社会团体中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相同相似的价值判断,存在评判的主流。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人类对于内外世界信息的处理是相似的,都存在一个信息的内化过程,把外部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意识,也才有了共同的意识焦点。所有这些种种的一致与相似,保证了一个认知事物在移入同一社团成员人脑时具有同一的性质,也为人类交流提供了保证,人们的交流有了焦点。在需要表达时,表达方选中自己的精神意识后,采用语言形之于外的语音形式通过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便完成了表达的任务。这段声音在空间经过介质传播后进入接收方的耳朵里,进而进入大脑,这段声音瞬间便激起了存在于接收大脑中相同或相似的精神意识,于是产生了共鸣,这一过程就是人们平时完整的表达过程。

假设上图左框为甲的大脑,里面的数字表示甲的内部世界存在的精神意识的若干,右框是乙的大脑,里面的数字也表示存在于乙的精神意识,中间的长箭头表示发自甲的发音器官的语音形式。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出来,由于甲乙两人感知世界的基本形式、范围、判断准则以及处理内外部世界信息的方式都相同或相似等等,他们的精神意识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因此,也就有了交流信息的可能性。在甲乙的交际中,可以说双方都有各自的内部世界和精神意识,表达方口中发出而由接收方接受的声音在进入接受方大脑后,激活和唤起的是接收方大脑中已有的精神意识内容,接收方用自己独有的处理信息的方式处理被唤起的信息,最后得到的仍然是接受方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例如,当甲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选中已经内化后的信息2,通过发出语音声响,传进乙的耳朵并进入大脑,刺激乙的相类似的精神意识2,乙的大脑用自己处理信息的方式处理被唤起的信息2,于是便找到了共鸣,完成了表达。这样来看,我们的表达似乎就是没有表达什么,因为各自的内部世界或是大脑中都已经有了类似的需要表达与接收的相关信息,交际时需要找到了一个介质进行刺激产生共鸣即可完成。

三、生活启示——营造人类各自美好的内部世界

上面的推论再次印证人们确实活在各自的内部世界中,因为,表达就是一种类似于没有表达的行为。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看到事物的积极一面。当一个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感官器官移入人脑时,经过加工、重塑和再构的内化过程,成为人的部分精神实体。人们为什么不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性的多看到事物的积极一面呢?为什么不摒弃用偏执的眼光看待各自内部世界中的信息呢?或许,聪明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察和自省不断的改造自己的内部世界,使自己的精神意识长期处于积极阳光的一面。

“考虑到人生活在用自己特定的感觉器官构筑的内部世界中,并首先要通过内部世界的操作才能实现外部世界的影像,这通常是人与生命体的通则。”(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2002)这也许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与其说看不惯别人的种种缺点,不如说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应该不断增加构筑自己内部世界的信息,进而提高个人修养,才能很好的对外部世界实施改造。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如此,如果甲对乙说很难和你交流,排除外部环境与交际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甲没有在乙已有的内部世界中找到相同或是相似的精神实体进行共鸣,从而无法进行交际。所以,人们更应该积极地去丰富自己的内部世界,“学海无涯”,这样才能更加健谈。

在这个语言的世界下,人活在自己内部世界中,外在的客观世界用语言表达,都是经过内化后的精神意识,并为个人所独有。这个结论给世界人们最大的启示莫过于是引导人们积极地营造自己的内部世界,改造我们所处的这个美好世界。

参考文献:

[1][瑞士]菲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赵锦丽.浅谈语言活动中表达与理解[J].文学教育·硕士论坛,2008.1.